第一篇: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郭昌盛
论文摘要
注册农技协服务品牌,引入农业技术和农资服务的连锁模式,通过在基层农技协(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盟连锁机构,进行统一的农资配送,开展农村科普服务,逐步实现农资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动。全面提升中国农技协和基层农技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农村科普农民专业合作 连锁服务品牌建设
一、为什么要建设新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
1、过去的成效: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于1995年,至今已十余年了。应该说,这一组织的成立,对于全国农技协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协会在组织建设、理论探讨、政策争取、环境营造、科普示范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特别是中国农技协组织开展的“科技致富大王”科技下乡活动,已在全国形成科普活动品牌,并得到了中国科协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并被写进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文件。
但是,纵观中国农技协目前的工作内容和服务方式,还缺乏行之有效的为基层服务的手段,摧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协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2、现在的形势:
——科 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增强了科协系统的向心力。中国科协、国家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进行大力的表彰和科 普经费的资助,对于基层农技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
作用,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各级科协组织和中国农技协的向心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正式实施,必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正 式实施。国家把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法律规范的角度,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为农民服务的民间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视。法律的正式实施,必将会促进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对我国亿万农民,尤其是农技协组织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基层农技协组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转化升级,给农技协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有关组织,依照本法规定,依据各自职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并 且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机关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随着法律的深入实施,国家有关的扶持和支持政策也将逐步落实。基层农技协组织为了名正言顺地获得国家 的政策支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化,进行工商登记,取得合作社法人,也将势在必行。纯粹的农技协技术服务组织数量的减少,质量的降低将在所难免。
——全 社会支持和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科协系统今后的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曾经,中国科协是农民专业合作和农民技术服务组织的主要引导者和培育者。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日益发展,社会作用的日益突显,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吸引了社会各种组织的关注。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农 业、科技、民政,以及科协、供销社、团委、妇联,甚至是民间NGO组 织、国外慈善组织等,都把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投入大量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参与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给予多方面的扶持。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领域,科协一支独秀的现象正在淡化、科协在其中的作用也在日渐削弱。
面对新的形势,既有机遇,但更多的是严峻的挑战。
各级科协组织和中国农技协除了目前正在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还能拿什么“法宝”来吸引和团结基层农民合作组织?在新的形势下,又如何进一步地为这些组织开展更好的服务?
我想,这是科协系统,更是作为全国农技协联合组织的中国农协急待思考的问题。
二、怎样建设新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
科协系统过去对基层的服务,坚持强调公益性的原则,为基层组织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正是因为过份强调了“公益”,而使基层科协组织和中国农技协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动力。
新形势下,必须把公益服务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在坚持公益的原则下,通过建立服务品牌、引入市场经营理念,着力打造并形成科协和农技协系统的农村科普服务新的体系。
1、注册农技协服务的统一品牌。
树立品牌意识,向国家工商总局和知识产权局,进行服务品牌的商标、服务标识的注册登记工作,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同时,在中国农技协建立相对独立运作“农技服务中心”“农技推广中心”,进行“新农技”“新农合”“新农协”“新联合”等名称的农技服务品牌的注册、维护和运作、管理工作。设计统一的形象标识,通过互联网、会刊、报纸等,进行品牌的广泛宣传。并制订连锁经营的服务体系和运作计划。
2、建立农业技术和生产资料的提供商联盟。
面 向社会农资企业、龙头企业、基层农技协组织,进行优质、无公害和有
机农资、生产资料、机械、器具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征集,建立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库。为连锁经 营作好资源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选择农民最急需、生产商中最有积极性的,作为长期供货商,并逐步进行供货商的滚动发展。在时机成熟时,对供货商进行一定 的收费加盟。
3、建立品牌加盟和连锁经营的基层服务体系。
面 向基层农技协或科协组织,进行品牌的统一授权加盟,利用其现有的农技协服务网点,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进行宣传等。通过服务 网点,面向基层协会会员和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普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农资统购、作物统防、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产品服务等。
4、形成农技科普服务和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平台。
在经过5至10年发展的基础上,力争在全国每个县每个乡镇都拥有1个 以上的加盟点。在开展农技科普服务的同时,利用这一庞大的组织系,逐步开展农副产品的流通销售。如把甲地的木耳,通过这个体系销到乙地,甚至是全国;也可 以把乙地的产品,销到甲地,甚至是全国。实现一个加盟点,既是农业科普服务站、农资流通站、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站、庄稼医院、农村图书馆、文化站,更是一个 乡镇农家超市。
三、建立新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村科普,支持和促进包括农技协在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除了农业技术培训、示范等科普服务外,还应有更实实在在的行动,涵盖更广泛的内容。
通过科普服务新体系的建设,在全国形成农技协服务品牌,相对于中国农技协目前进行的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授牌命名等活动,内涵更丰富、服务更具体,更加贴近基层农民的需求,因而更具影响力,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如果能达到预期,中国农技协将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农村科普服务领域的“巨无霸”,将会促进各级科协和中国农技协的各项工作,为“三农”服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1、公益服务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公 益服务,可以由国家投入。但国家的投入,面对巨大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需求,毕竟车水杯薪。中国农技协作为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没有财政投入,组织本身的 生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引入市场理念,进行公益科普,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不仅可以为农民提更优质的农业科普服务,还可以为自身的发展积累一定 的物质财累。
2、公益科普服务和农村物流的有机结合。
国家鼓励农村物流市场的建设。通过建立统一的连锁,不仅能让农民在家门口购买到优质、正品的农资,引进到最新的技术和品种。得到实用技术培训,还能通过这一体系,进行农产品的物流和销售,将农家店办到全国,解决农民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3、公益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在 坚持为农民服务不收费、少收费的公益原则下,通过加盟和品牌、品牌的有偿使用,收取供应商的加盟费,基层网点的加盟费。同时,通过进行农资和新技术新品种 统一配送销售,农产品的销售,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润提成。这些都可以为各级科协和中国农技协带来可观的收入,用来支持公事业的发展。
另外,可以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政策,将这些网点的建设,纳入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的有关服务体系,争取一定的配套经费支持;拓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内涵,把这一体系建设,纳入计划,鼓励基层科协和农技协组织及科普示范带头人积极参与和加盟。
结语: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必须要进行工作机制的创新,必须要有吸引基层组织的措施和内容。通过中国农协农村科普服务新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三农”的需要,促进公益科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篇:论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
论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王耀 工程管理093班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获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村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于保护“双赢”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关键词农业发展;巨大成就;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
引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大多数在农村,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发展农业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正文
1五年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时期。
中国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及时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和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等新情况,作出了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克服了新阶段农业发展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
1.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都已跃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1.2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增强,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近年来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部分领域已经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1.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大幅度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开始出现全面繁荣的新局面。
1.4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53.4%下降到46.2%,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广大中国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同时,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约占全球22%人口的吃穿问题,对世界农业乃至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10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
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较重、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
2.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预计全年粮食产量4.57亿吨,比上年增长1%;糖料产量1.01亿吨,增长17.3%蔬菜产量达5亿吨,增产7.1%,油料产量2900万吨,增长1.2%;棉花由于调减了面积,产量达492万吨,减产7.5%。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6590、2360和1350万吨,分别增长4%、1%和20%;水产品产量4513万吨,增长3%。
2.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全国优质水稻面积5800多万亩,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小麦1.09亿亩,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优质专用玉米8900万亩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双低”油菜面积7100万亩,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优质农产品生产开始向优势产区集中,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全国的50%左右,湖北、湖南、四川、江苏和安徽的“双低”油菜面积占全国的76%,东北优质专用玉米、优质专用大豆面积分别占全国的41%和63%。苹果带、柑桔带以及肉牛肉羊、牛奶和优质水产品等产业带建设,开始起步。
2.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工作,新制定了363项农业行业标准,其中122项为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国内上市农产品符合市场准入规定,出口农产品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的质量安全已有了可靠的保证。
2.4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预计乡镇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1800亿元,增长8.3%;利润达7200亿元,增长7.3%;税收2500亿元,增长8.3%;从业人数1.31亿人。全年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7850亿元,增长12.7%。农垦系统扭转了连续5年亏损的局面,实现了整体扭亏增盈,利润超过13亿元。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6.6万个,带动农户5900万户,平均每户从中增收900元。
2.5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上年增长
4.8%。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来自乡镇企业和农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当前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一些地方农业结构趋同,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迷的问题仍很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转移就业的空间有限,农民收入增长乏
力等。这些问题充分说明,中国农业发展仍处在新阶段的爬坡时期,加快农业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将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中国农业发展的任务与工作措施
去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为中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发展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坚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主线,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农产品竞争里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1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进行重点培育,扶优扶强,并使其不断向最适宜的产区集中,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今年重点抓好高油大豆和优质小麦等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力争实现突破。
3.2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适应建设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突出重点产业和优势产品,加速农业科技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围绕开展“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实施《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计划》,以推广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3.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要措施,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市场准入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农业投入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控制。加强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扶持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信息体系,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
3.4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着重抓好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建设。把农业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5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着重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结论 总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一号文件”和温总理的报告都高度重视了农村经济的问题,我想,有国家的重视和那么多农村经济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村经济问题应该是能较快解决的。让我们期待和祝福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1]黄国勤 高旺盛.中国集约型农作制可持续发展[M].南昌:江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0.[2] 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3] 黄国勤.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J ].古今农业,1999(1):9021.[9] 赵其国,黄国勤,钱海燕.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J ].土壤学报,2007 ,44
第三篇: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郭元镇郭元初级中学沙春华
作为人类对社会漫长发展历程的一种深刻反思,作为人类对自身发展条件提出的新的展望观,“可持续发展”这一推动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将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一方面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求教育变革自身原有的生产方式,注重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叙是确保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观念问题是一切行动的纲领,更新观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首要工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育行为是盲目的、低效的。看看教育的现实,我们一些学校的工作不可谓不卖力,但办学水平却总是在低谷徘徊,即使偶或成功,也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大多是教育群体在教育理念上出了问题,导致教育行为的偏差或出现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而反观一些在社会上久负盛名的学校,其成功没有一个不是在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强大推动下促成的,洋思初中的成功,平潮中学、白蒲中学的崛起,通中、如中等校的长盛不衰无不昭示着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那么,如何形成正确教育理念并使之最终成为教育群体的自觉行为呢?(1)领导集体尤其是校长要致力于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宣传、倡导、身体力行,明诏大呼与无言之教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辐射、影响教育群体的思想。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有强烈的教育、引导教师群体认同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意识。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宣传机会,利用多种传播形式宣传先进教育理念,使全校上下人人熟知。可采用的方式有:其一,同一性教育的方式。领导集体要形成共识,坚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在不同的场合或同一场合,传递同一种教育理念的信患。其二,根据分工不同对教职工分门别粪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思想的教育与管理。其三,发挥骨干的作用。通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骨干力量上下沟通,带动教职工认同并实践先进教育理念。(2)努力营造一种凝聚型的“信任文化环境‟‟,以期使全体教育成员形成共识,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真正的“组织体‟‟。达成此目标的基本方法有二。第一是展开对话,学校管理者除了要
有民主作风,容人之量外,更要致力于“平等对话“氛围的营造,要让每一个成员自觉“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要竭尽全力帮助学校成员建立起与学校共命运的意识,帮助他们克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人微言轻”的心理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启动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为形成共识提供必要条件。第二是引导讨论。这里所说的讨论是指学校内部成员就有关学校发展的重要理念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加以辩护。这种讨论的实质就是引导纠偏。思想认识的转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要纠正偏离的思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细致,坚持不懈。要坚持以情感人,对不同意见要不怀偏见,真正从科学的角度去讨论,以诚相见,服从真理;要坚持以理喻人,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坚“包容并蓄”,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让“时间‟‟来消融观念上的分歧,逐步趋向“共识‟‟。(3)运用管理手段,通过教育理念书!度化的途径来强化、优化教育群体的教育行为,在管理中不断渗透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活动过程具有 很强的导向功能,科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整个过程和所有方面。在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从定向到实施,从控制到评估,都应贯穿先进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通过管理活动的渗透导向作用,久而久之,先进教育理念就能为教育群体所认同、接受,并逐渐变成他们自觉的教育行为。
二、找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点——建设优秀的教育群体。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1)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问题,这是优秀教育群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一个学校要想获得成功,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选好领头雁绝对是一必要条件,“校长是学校之魂”是对领头雁作用的经典性描述。既如此,校长的选拔任用就不可等闲视之。首先,要结合正在进行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着手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校长选拔机制,让那些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中青年骨干能够通过自身的工作表现、通过正常渠道得以“人尽其才‟‟,一展抱负,使那些投机钻营、思想僵化、尸位素餐之辈的自然淘汰成为一种必然。如此,则是时代的幸运,教育的希望。其次,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其核心是落实有效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最初的表述“民主监督”,较符合流行的提法,但后来觉得此“民主监督‟‟易流于虚空,故改为现在的说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必须依法保证校长享有充分的人事权、财务权、决策权,筒言之,“就是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萧宗六:(《学校管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4,69页。)第二,必须建立健全学校议事规则,使校长的人事、财务决策权的运用在制度化、程序化的范围内运行,对校长的用权进行必要的制约,防止校长“独断独行‟‟,这是健全学校领导机制的极重要的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第三,实行重大事项(人事、财务、办学举措等)领导集体表决铡、部门主管负责制。“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不等于校长事必亲躬或校长家长制。优秀的校长总是善借集体的力量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人负责”。一方面避免了校长“事必亲躬,疲于应付”的尴尬,也使领导集体中其他成员不至于有被冷落的感觉,不至于作“壁上观”。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领导集体其他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于良好领导集体的形成。第四,建立必要的权力制衡机制。除现有的民主渠道外,还应着力建立校内权力铡衡机制。在现行体制下,这一机制的建立主要依靠改造现有的教代会制度而成。其初步构想如下:每个学校设3名以上的教代会常任代表,常任代表会议有对学校事务的建议、质询、否决权(其中否决权的行使须以召开全体教师会的形式,获半数以上支持方能生效)。代表由教师无记名投票产生,实行任期制,一般与校长的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任期内校长无权解聘,不犯刑律,不得罢免其代表资格(罢免权在全体教师会)。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参“政‟‟议“政”,但不参与执“政”,所起的是过滤作用和把关作用。相信常任代表会议制度能够使我们的民主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落实,从而构成对校长负责制的有效监督。(2)优秀教育群体建设的第二个层面就是教师的选择、任用与培养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选择。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严把进口关,知识结构仅是进人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其敬业精神,爱生修养。
二是要严格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结束,由全体教师集体决定其去留。其次是教师的任用与培养。这是促成优秀教育集体形成的最重要的着力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好工作:第一,必须始终将教师的思想统一于科学教育理念的大旗之下,致力于发展教育集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念。一切教育教学行为要尽可能符合学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者要从此理念出发制订出相应的教师行为准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以实现教育理念的制度化管理。第二,明确教师的努力方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任何革新,其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态度又取决于其使命感及自身觉悟。因此,下最大决心培养、提高教师应该成为
学校工作一个核心环节,成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支点。应该鼓励教师从适应未来教育的角度不断去充实、完善、发展自己。第三,教师的任用要坚持按制度办事。要进一步深化现行的教师聘任制。第四,允许教师在适当范围内正常
流动,以搞活教师队伍打破教师的学校终身所有制及部门所有制。
三、牢牢抓紧学生发展这一根本点,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1)要牢固树立“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教育理念,要竭尽全力使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依据全体教师的智慧明确学生培养各方面的目标及教育策略,主要着力于目标的其体实施及教育目标的个体化实现。(3)学校管理的重心必须下移。不少的教育界同仁时常发出“教师难当,学生难做”的感叹,是的,现在的学校管理确有不少亟待改变的地方。造成上述感受的“查教师,查而不当;管学生,管而不实”的毛病就是一突出表现,它“重教轻学,重学轻养”,是形式主义在教育中的大发作。不少的管理者满足于结果考核,满足于所谓“六认真”检查,且美其名曰“过程管理”,而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具体的一个个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则被摆在次要位置。事实上,这才是管理的核心,才是真正的过程管理,才是应该着力用心的地方。这说明学校管理中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辩证关系我们很有重新审视的必要。我们认为,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管理则是实现有效学生管理的手段而非学校管理的目的本身。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4)注重营造凝聚智慧的良好育人环境,以改善学生在学校的“生态环境”,努力变“炼狱”为“乐土”。可从以下诸方面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第一,重视学校及周边环境建设,师生群策群力,力争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第二,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校内人际关系,努力建设具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友谊”。第三,创造丰富多彩的业余教育生活,不断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以增长其知识,丰富其精神,发展其能力,使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留连往返的强烈感受,让每一朵花都微笑。
学校的发展固然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但如果我们能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重视优秀的教育群体的建设,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说是抓住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四篇: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 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针对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和法律等各个层次,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2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林业部门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地绿化现有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科学地经营管理好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增加木材和其他林副产品的生产,以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通过林业建设,可充分发挥森林的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环境保护等多种效能,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而服务;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再造及抚育间伐和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林业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年),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二是1978~1992年,林
业发展的探索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在集体林区和其他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三是始于1992年至今,受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状况影响,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原林业部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3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其实现对策
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某种物质产品。这种功能的维护不仅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而且是由使用价值所表现出的经济获益持续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所依赖于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是森林价值的本质所在。
林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和资本可替代性等;二是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等;三是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环境等。2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诸多方面发展 2.1依靠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以加快林业的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今的“数字林业”已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使林业经营和管理逐步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二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三要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3.2.2注重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效益,它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三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引起环境恶化而最终阻止经济的增长。在当前这个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时期,不仅要使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要使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如果采取单纯只注重生态效益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最终要导致经济效益滑坡,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也失去了物质保证。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3)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二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三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实行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等种植模式。2.3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机制。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开展森林的分类经营和生态系统经营,实行森林资产化管理,在经营模式和技术体系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法律机制
(1)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环保优先原则,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林业立法中要充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充分考虑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三是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
(3)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
(4)在执法方面,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一是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确保森林生长量与采伐量的长期稳定;二是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占地的违法行为;三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从源头上控制破坏森林行为的发生。
第五篇:对金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金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金昌市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必然面临着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的问题。如何有效克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瓶颈,是加快金昌经济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实践证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金昌这样一个资源型矿业城市尤为重要,是实现金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金昌市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地级市,是一个以开采冶炼镍等有色金属为主的资源型工矿城市,被誉为“中国的镍都”。金昌市辖一县一区,总面积8896平方公里,总人口46.44万,其中城镇人口28.84万,地处河西走廊中部。
近年来,金昌市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金昌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发展,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产业化,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金昌市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进出口总额跃居全省第一,人均GDP超过65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62.1%,步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机遇期。截至今年6月份,金昌市实现生产总值104.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4%,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1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5.8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98亿元,增长7.1%。完成工业增加值79.88亿元,同比增长18.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增长24.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5亿元,增长17.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49元,增长12.1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93元,增长20.16%。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4.05亿元,增长16.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34亿元,增长3.7%。
二、经济发展的特征
(一)矿业城市特征明显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城市因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其兴衰也往往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和产业在经济结构提升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这类城市的发展较多地受资源基础、开发规模、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和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制约,它对矿产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金昌是依托有色金属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同样具有明显的矿业城市发展特征。
(二)经济主体的高耗能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金昌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这决定了金昌工业以重工业、资源输出型、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高耗能、高成本、高费用工业现状,也决定了其对金昌市经济增长拉动的代价是高耗能高污染。
(三)投资拉动型经济
金昌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的迅速扩张与持续投入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历史经验表明,金昌经济增长中每一次大起大落,都与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建市三十年来,金昌市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基本上是投资
拉动型,除个别年份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金昌市生产总值增长的变化基本一致。目前,金昌投资率已提升到55%左右,投资需求对金昌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投资拉动型经济特征更加凸现。
(四)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
金昌是在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区划中建设起来的新兴工矿城市,城乡二元化结构反差特征尤为显著,先进工业群体与传统耕作方法形成了强烈反差。2010年金昌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53元,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147元,相当于同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9.23%,与城镇居民九十年代中期的消费水平相当,滞后十余年时间。
三、影响金昌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单一的资源指向性布局制约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50年代,金昌市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60年代以后随着金川集团公司的建设和发展,以镍、铜、钴采、选、冶工业为主导,有色金属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至1981年的工业增加值即占GDP的56.6%,9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在70%左右,2007年更是高达80.9%。其生产加工的镍产量占全国的88%,铜产量居全国第二,贵金属产量占全国的90%。这种突出的资源指向性特征导致产品结构单一,而表现出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和脆弱性。近年来,金昌经济随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剧烈波动而起伏明显,也再次证明了此问题的严重性。
(二)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金昌以有色金属冶炼和初加工产品及其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一个重化工基地。但内部结构严重失衡,轻重工业比例达到2∶98左右。由此带来高投资、高污染、产业链延伸度低,原材料“双重利润”流失严重,重化工业发展与节能降耗矛盾日益突出。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协调
金昌市从1981年以后,一、二、三产业比例顺序即呈重工业化特征的“231”型,30多年来一直维持这种稳定的状态,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15.4%;从就业结构看,近年来变化缓慢,基本保持“3 1 2”的格局,2010年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为33.15:28.1:38.75,农业从业人员仍占三分之一。表明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引导产业结构的有效转换。
(四)农村经济仍呈粗放经营状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
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地方工业经济总量中仅占5%左右,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链条短;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农户总收入的80%左右,农民收入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10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3倍,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和劳动保障等社会福利,收入差距更大。这种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孕育着社会发展的不公平与不稳定。
(五)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金昌属内陆严重干旱区,风大沙多、植被稀少、草场退化、水源短缺,是全国108个缺水城市之一,也是全国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金昌市每年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为7.17亿m3,但可利用的水量为5.37亿m3,目前金昌市水资源缺口达1.8亿m3,地下水资源严重
超采,出现了大范围的地下漏斗。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缺水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加之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需要处理大量土壤岩石、废物废气等,不可避免地给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与损害,对生态平衡带来巨大威胁。
四、几点思考
(一)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立足资源状况、现实基础、区位条件、技术实力和投资来源等要素,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大力发展接替和替代产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一是由单一经济向多元化经济转变,要围绕再生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通过资源配置和资产存量优化,推动资源主导型产业向多元主导产业发展,使资产增量转移到效益较优的产业或部门,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从而使城市在经济总量的扩张中逐步减轻对传统产业的依赖,进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城市经济支撑体系;二是由资源化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变,要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地企互利合作、健全商贸流通体系、经济转型升级,使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例更趋合理,向综合性区域经济中心过渡,尽早把金昌建设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三是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适度开发战略带动集约经营战略,降低物耗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名优品牌,塑造城市经济新形象。
(二)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矿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其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目前,金昌通过循环经济催生的有色金属、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氟化工等七条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成为金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了突破口。今后,必须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把生产的废弃物变为再生资源,提高二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从消除或减少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环境恶化尖锐矛盾。
(三)加大科技投入,延长经济产业链
提高资源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大科技投入。一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创新,通过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二是充分发挥金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高新材料工业园的作用,通过实施院地院企合作,进一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促进开发区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型。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继续推进“一特两化”农业布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以啤酒大麦为主的啤酒原料产业、以舍饲养羊为主的养殖业、以优质饲草为主的草产业、以胡萝卜和红辣椒为主的无公害蔬菜产业,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
持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产业合理分工、人才技术信息合理交流,加速城乡生产要素的融合,实现发展农村、富裕农民。
(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注重投资效果
正视金昌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资本匮乏、结构刚性等“瓶颈”,树立有项目、有投资,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思想,紧紧抓住全省实施“发展抓项目”的战略机遇期,根据金昌市要素禀赋特点,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则,着力抓好一批对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项目,促使重化工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加快金昌市投资步伐的同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办事,谨慎立项,科学管理,力求达到最佳投资效益。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投资机制,放宽投资领域,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参与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六)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
消费需求不足是当前及今后时期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各级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拓展城乡居民的消费空间,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在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总量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新兴服务产业,对满足居民需求不足的社会服务领域如社区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房地产服务、教育服务,有关部门应通过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良好的消费条件和设施环境,进而扩大消费需求;二是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居民收入现有的分配结构,加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改善城乡之间和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三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四是努力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提高购买力实现程度。
(七)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金昌市已经进入城镇化稳步较快发展的阶段,当前要着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要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地位,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从市情出发,坚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扩大承载能力,形成区域特色,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树立“环境第一”的现代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做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