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荣旗“四轮驱动”有效促进农村实用人才蓬勃发展
阿荣旗“三管齐下”
推进农村实用人才蓬勃发展
阿荣旗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创新培训方式,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丰富载体,拓宽培训渠道。一是“阵地”培训。依托呼伦贝尔农区人才市场,创建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基地,每年至少举办培训班 2期。先后进行了 32项农业科技试验,引进农作物新品种 365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48个、农作物良种 3万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在线培训。通过全旗 173个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搭建了卫星接收、互联网、光盘传播三位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目前,已为群众解答农业疑难问题 2.8万人次,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 1200多条。三是典型示范培训。通过推荐、选拔,树立了 109名掌握生产技能的种养业能人、专业经营户和从事农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的带头人、经纪人典型,重点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辅导,切实发挥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农户 2000多户,户均增收 25%以上。
优化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组织旗农业、林业、畜牧、科技、劳动等涉农涉牧部门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帮助农村实用人 1
才解决实际问题320多个。同时,充分发挥专业经济合作社的作用,通过引导、帮扶农村乡土人才跑市场、找销路,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素质。此外,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库分类登记情况,对不同行业、层次、身份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分类培训,并组织有潜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外出考察培训,开拓眼界,提升素质,激发潜能。目前,先后选拔 37名农村实用人才到山东寿光、天津宝坻、中国农科院等地学习考察。
完善制度,构建激励机制。建立财政投入机制,旗财政每年列入 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特派员的创业行动,制定不同等级的补助标准,最低每月补助 200元,最高 700元。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兴办经济实体,先后为农村实用人才协调资金 90多万元,优先办理各类手续 300多项,提供各类信息技术 200多项,解决实际困难 150多个。此外,设立奖励基金,对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实用人才,进行表彰奖励、重用或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地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杨霄春)
第二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司法行政工作蓬勃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 促进司法行政工作蓬勃发展
荔湾区司法局逢源街司法所 李晓康
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建设的核心存在,历来是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任何一个系统要生存、发展、壮大,离不开文化建设的助推。司法行政系统的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在“三个代表”理论中,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构成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各系统为落实党的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政法部门也不例外。政法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先进文化代表中的重要分支。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司法行政机关自身也应当建立一整套的文化体系,形成司法行政文化,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服务社会。进一步加强荔湾区司法行政系统文化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司法行政系统的良好形象,为和谐荔湾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
一、指导原则和目标要求
司法行政文化是司法行政队伍在长期的工作、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各类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司法行政队伍共同的价值追求、工作理念、思维方向和行动准则。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创新,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在继承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载体和制度,形成富于特色、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司法行政文化体系。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司法行政职业道德风尚得 到进一步弘扬,司法行政干部的文化素养显著提高,机关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队伍建设更加富有成效,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司法行政文化的主要内容
司法行政文化指的是司法行政人员共有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同,它是司法行政美德和精神的所在。其内容极为丰富,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精神理念文化
它是在长期司法行政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人们共同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和思想境界,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在整个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司法行政的日常运作、社会公众形象、管理方式等都是精神理念文化的直观体现。
(二)形象文化
它是司法行政职能和人员素质的外化和直觉观感,是一种定位。具体到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即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在社会上树立勤勉有加的敬业形象、守身如玉的廉洁形象、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等。
(三)制度文化
它是一定精神理念文化的产物,是司法行政部门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工作人员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
(四)行为文化
它是指司法行政人员在依法行政、日常工作、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部门活力的动态体现,也是精神理念、集体价值观的折射,包括领导人员行为、模范人物行为、机关人员行为等。
(五)执业文化
由于司法行政职能的特殊性,司法行政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司法行政人员的政治素质必须无条件地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日常司法行政工作中,司法行政从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至于业务素质,司法行政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司法行政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为了跟上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司法行政部门需要不断地获取和创造知识,储存知识,阐明知识,向司法行政人员灌注知识。
(六)物质文化
这是以物质形态为特征的部门表象文化,是一种以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司法行政文化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是以艺术语言、动作、音视频、图文等手段,形象反映司法行政工作的一切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以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包括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载体与场所、组织与实施等,也包括机关办公地点的位置,办公大楼的建筑形式特点,空间结构布局,环境布置摆设,内部机构图示,体现机关精神和机关作风建设要求的张贴物、标语警句、题词以及出入接待制度等等。物态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影响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一)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不是建立“新城区”,而是改造“老城区”,其首要的工作是认真对待并仔细分析司法行政现有的文化。因为司法行政文化一旦建成之后,后续发展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在建立之初,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要根据司法行政部门各个层面的需求开展能被各个部门接受的文化建设活动,低位起步,强调全方位、大容量、群众性;
第二,要切实建设一种立足于司法行政现状,又顺应司法行政发展要求,满足社会经济形势需要,具有前瞻性、能自我更新的文化;
第三,要从长计议,全面规划,系统安排,配套实施。既要从每一件小的活动起步,又要注意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尤其是用司法行政的精神理念指导每一项活动,统领全盘。
(二)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
司法行政文化的着眼点是保障机关行为的社会性、公平性、规范性、协调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在:在价值观上,要求工作人员以国家利益为重,服务于人民及整个社会,并落实在各项政策和具体行动中;在内部管理上,注重程序,讲究规范,要求依法行政、照章办事、逐级负责、权责分明、协调配合;在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上,强调“德才兼备”,注重思想政治素质。以此为基点,努力培育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激励型的司法行政文化。
四、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要通过改善环境、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培养精神等途径,全面提高司法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思想道德和 4 职业道德,在工作、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充分展现干部风采,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一)创新执法服务工作理念,加强司法行政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和特点,总结提炼语言简炼、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工作理念,在内部大力倡导,使其为全体人员所接受,进而转化为工作动力。以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文化建设,着力培养忠于法律、诚信为本、修德敬业、维护正义的执业精神;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为主体的文化建设,着力培养无私奉献、奋发有为、服务为民的敬业精神。在工作理念的指导下,广大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自觉遵守职业操守,塑造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高执法服务效能,加强司法行政行为文化建设。提高执法服务效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四项机制”建设,规范办事(案)程序,强化制度的执行效力,提高办事(案)效率。二是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认真按照目标任务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逐项抓好落实,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强化工作督查。不断完善政务督查工作机制,对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及时进行检查督导,对重大事项、重点工作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
(三)加强素质教育,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和用人机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培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适应的价值取向、职业操守、行为方式和生活信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司法行政队伍的职业品质。大力实施素质提 高,组织开展以学电脑、学法律、学管理为内容的“三学”活动,增强干部服务为民的工作能力。培养和推广先进典型,开展选树六类标兵(读书学习标兵、爱岗敬业标兵、思想工作标兵、业务技能标兵、廉洁勤政标兵、调研宣传标兵)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干部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意识,在各自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为全系统文化建设铺垫浓厚的文化土壤。深入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坚持创建人民满意政法部门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市司法局组织的“星级司法所”评定活动。把“诚实守信、坚持真理、维护公正、舍身护法”作为司法行政干部的工作理念,切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力争更多的部门跨入各级文明创建工作的先进行列。
(五)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干部精神文化生活。立足实际,积极征求干部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意见和建议,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书画摄影展、文艺联欢等活动,为干部展示才华、学习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充分挖掘干部的潜能,激发干部的热情,培养干部健康的生活情趣,增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文化底蕴,展示司法行政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对司法行政文化环境的挖掘创造,体现司法行政工作特色,展现司法行政工作成果。保持办公场所的整洁,注重提高工作环境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通过建设司法行政文化长廊,设置先进模范人物宣传栏、格言警 句栏等形式,营造充满文化气息的工作环境。
(七)大力拓展传播渠道,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要运用新闻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媒体,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把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成果充分向社会展示,提高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认识,树立司法行政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
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狠抓落实,推动全系统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一)要切实提高对司法行政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建设司法行政文化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各区司法局应通过不断学习、交流和研讨,澄清对文化建设的模糊认识,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要加强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各部门负责人要将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来抓,明确专人负责,认真分析研究,集思广益,找出本部门(行业)文化建设的资源优势和亟待完善的努力方向,制定部门(行业)文化建设规划,规划要力求体现本部门(行业)特色和工作成果。
(三)要做好结合文章。司法行政文化来自于司法行政工作实践,并要服务于司法行政工作实践,各部门要坚持把文化建设与司法行政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相结合,抓住重点,找准切入点,创新亮点,使司法行政文化建设不断推陈出新,超越完善。
第三篇: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新农村建设
文章标题: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靠人才,重在培养和使用一批能代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实用人才。
一、充分认识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一)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雁”。在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技能型、经营
管理型、市场营销型和劳务输出型的农村实用人才,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一批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是农村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致富领头雁。选定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依据个人所长,因村制宜,因产业制宜,对群众在资金上支持,在技术上帮带,在市场上引路,必能在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中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二)农村实用人才是科技应用、创新的“接力棒”。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是上连“技术专家”,下连“一线农民”的桥梁纽带。能结合生产实践对自身所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手把手传授给农民,充分发挥科技应用的“接力棒”作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走出“象牙塔”,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各行各业、走进生产生活。广大农村实用人才在科技应用的实践中,不仅是单纯被动吸收,还能总结完善,提高科技应用的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简化其程序、降低其成本,不断改进和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成效,从而提高先进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增效中的贡献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在原有思路、程序、水准上进行突破,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被抓关键、切中要害,及时,适当地进行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
(三)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农村实用人才中,有的是市场信息捕获的能手、有的是产品流通销售的高手、有的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抓手,占据着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备的信息、市场、技术等要素。且富有吃苦耐劳、奋力拼搏、勇于探索的精神,必定比一般农民提早发现商机、提前抢占先机、提速跨入市场,从而成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在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就活跃着一支极具能量和智慧的农村实用人才即农村经纪人队伍,他们长期活跃于市场,能及时准确把握市场供求信息、预测市场产品需求,使农产品及时外销。
二、强化措施,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虽然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方面还存在组织管理的松散性、培养开发的盲目性、服务理念的滞后性、经费投入的局限性等现象,因而各级党委及其相关部门,必须更新理念、创新机制,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使用。
(一)要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要通过制定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资格认定、选拔、激励等制度,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完善走访座谈、情况交流、领导挂点等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实现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目标制度化
(二)要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长效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教育和培训模式,挖掘农村内部资源和力量,建立和完善解决农村实用人才短缺,提高农民致富能力的长效机制。要统筹制定和规划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从农村社会经济实际出发,坚持走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路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实效,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充分利用各级教育培训设施、人才等资源,做好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要从人才开发的源头入手,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要采取生动、直观、形象的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大力提倡田头示范、现场答疑、巡视辅导、电视讲座、网络教学、专题授课、结对帮扶、聘请顾问等形式,增强培训形式的灵活性。
(三)要强化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开的选拔和表彰制度。通过宣传和树立典型,起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效应。同时要积极发挥农村专合组织培养、凝聚人才的作用,整合资源,增强功能,逐步形成专合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的格局,积极发挥专业大户等农村高层次人才的带动作用。把农村使用人才选拔制度、职评制度、使用制度与激励制度结合起来,对那些能力较强、水平较高、贡献较大的农村实用人才,优先教育培养、优先晋级升职,优先充实到基层领导班子中来。
(四)要增加经费投入。逐步增加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经费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制。县乡两极财政每年应从支农资金中划出3-5的经费,专门用于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培训机构,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渠道。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科技推广等各类项目的培训经费,要实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使其真正用于农村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新农村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阿荣旗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阿荣旗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练 梅 莫根虎
近日,阿荣旗民政局就全旗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
民政局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民政对象的社会服务组织体系,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等领域制定出台了大量的社会政策法规和从业标准,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为全旗民政社会工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民政部门在长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培养了一批民政社会工作人才,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保证。虽然民政服务机构有了很大发展,服务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现有的服务制度、服务手段、服务队伍同当前人们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社会服务、社会救助及殡葬管理从业人员情况表
多年来,民政基层机构和队伍力量比较薄弱,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制约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结合城乡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创新民政基层的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民政基层服务组织,是解决民政基层力量薄弱、夯实民政基础的有效途径。
二、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民政系统认真履行职责,立足民政实际,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搭建社会工作载体和平台,为社工人才施展才能创造了条件。民政局在近年来出台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管理,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等政策,为广泛使用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了政策依据。
民政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量不足,目前从事社会福利工作6人,从事社会救助工作5人,从事殡葬管理工作16人,从事优抚安置工作1人,从事慈善事业1人,民间组织管理、社区服务1人,婚姻登记、收养服务类1人,兼职人员较多,不能完全满足民政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二是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体上专业化程度较低,虽然接受过专业培训,但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人员中缺少具有专业学历人员,殡葬管理事业人员中仅有2人具有专业学历,只占全体工作人员的12.5%。三是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一系列体制障碍,编制限制,制约了福利服务和社会救助工作的更大发展。
三、加快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建议
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力度。首先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大力提高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其次,积极协助教育部门,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拓宽社会工作人才的就业范围。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殡葬管理等领域的事业单位中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开发,深入研究老年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等各类民政服务事业单位、社区及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标准、等级设定、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
三是建立有效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社会工作人才的创造活力。规范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和保险待遇,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同时,抓住大力推行公共财政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第五篇:加强银行内控管理 促进业务蓬勃发展
加强银行内控管理 促进业务蓬勃发展
内部控制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其目的就是要规避风险。银行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的特点,其经营标的物是货币,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目标。从近几年银行发生的案件看,有许多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造成的。因此,中国银行克拉玛依分行要想平稳地开展各项业务,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强内控管理。
在中行新疆分行,你会时不时听到干部员工挂在嘴边的三个“一把手工程”,这其中之一就是“一把手”抓内控建设工程。将内控建设放在银行“工程”的高度,并由“一把手”亲自抓,可见该行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
中行新疆分行的三个“一把手工程”,就是由该行所属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业务发展、内控建设和文明优质服务三项工作。
仔细探究其中的理念,这“业务发展”和“优质服务”两大工程,系该行的业务经营和增值服务,是“养鱼”工程。只有业务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才能越来越大,银行经营利润才能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公司和个人客户。业务发展和优质服务属于银行的“生财”体系。唯有“内控建设”,是一个“花钱”的工程,因为,内控建设需要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别看这个“花钱”工程,它可是该行“养鱼”工程的保障,这个工程一旦成为豆腐渣,中行新疆分行克拉玛依行池中养大的“活鱼”要么随市场之水流失,要么因竭水而亡。因此中行新疆分行克拉玛依行上下奉行“促发展,保质量,防风险,全面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将三个“一把手工程”这个理念在管理上的淋漓精致的体现出来。
一、内控管理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和薄弱环节
(一)对内控管理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模糊,存在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的现象。由于内控管理是一个监督的过程,所以当业务平稳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淡漠了对它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内控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中,在业务与内控的岗位取舍时往往牺牲内控岗位;在业务人员与内控人员都紧张时,时常压缩内控人员;在业绩考核时,也主要以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甚至出现业务一好遮百丑的现象。长此以往,既削弱了内控队伍的力量,也影响了内控人员的积极性,还给业务经营带来隐患。
(二)内控制度的建设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内控制度明显地存在滞后现象。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不创新业务就没有出路,就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毫无疑问,银行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业务。但创新业务必须与管理并举,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说应该内控优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创新在先,内控在后,制度滞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新业务的开办中,为了强占市场,先办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未能及时跟上,出现一些断层甚至空白点。二是在内部岗位改革上,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方便服务,也有改革在先制度滞后问题。
(三)规章制度与业务操作不相匹配,业务人员制度观念淡薄,对执行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差错事故时有发生。一方面表现在上级行业务管理部门对于现行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缺乏系统梳理,有的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银行业务发展和业务处理的要求,管理制度出现缺失、执行不统一、控制过度及控制不力等问题。另一方面,我行前台一线业务操作人员感情代替规章、疏于内控、违章操作、违反程序办理业务,形成事故隐患。
(四)内控管理检查部门较多,缺乏协调。目前,对基层行的内部监控管理既有业务职能管理部门,又有监察的内控部门,还有上级行的稽核中心,此外还有人行等外审部门。各个检查部门依据不同的业务规章,带着不同的检查目的进行检查,检查重点不尽相同。在检查中,又常常相互采信、互为依据,使得有的业务检查多遍,有的业务没有检查一遍,导致监控效率降低。另外,有些检查结论相互矛盾,也使得基层行无所适从。
二、银行必须建立健全高效、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领导要重视内控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业务为中心,以内控为保证,一手抓业务开拓,一手抓内控监督。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当做大事来抓,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总负责”的工作要求。
(二)要健全内控机制,进一步整章建制,使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要合理确定岗位,基层银行要根据自身业务开展情况,严格岗位分工,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的目的。上级行也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特点,业务规模大小,提出多种不同岗位设臵方案供基层参考,加强岗位设臵的指导。二是要明晰职责,要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以及应承担的责任,使每一项业务环节都纳入控制过程。三是要建立规章制度,坚持实行制度在先、学习紧随其后、业务最后开办的模式,根据“授权有限、相互牵制”的原则,按照全面、具体、精炼、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制度。要按照业务的项目建立健全制度与操作规程,避免不同管理部门在同一业务不同环节上制度与操作规范的脱节或者矛盾。四是要建立管理流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突出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和重点部位,以推动基层行经营管理的明晰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要实行内部制约制度,杜绝任何个人包办业务处理的全部环节,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在会计结算业务和出纳业务中,实行证、章、压(押)三分管,电子联行业务必须经办、复核、授权三分开,相互监督,确保银行资金安全。信贷业务要坚持审贷分离,不折不扣地执行信贷经营、审批和监管三分离的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责任,推行信贷第一责任人、经营主责任人、审批主责任人制度。信用卡、营业网点、会计账务等岗位要建立全方位的双人复核制度,资金计划、人事行政等岗位也要按照内部牵制、授权有限的要求,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流程。
(四)强化内部控制的督查机制。业务管理部门与内控检查部门应转变监督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强化过程的监督,不仅需要检查各项业务的操作是否合规,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将稽核的关口前移,从查弊到防范的转移,对业务中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判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和建议。要充分利用现有各种业务的信息资料,开展非现场业务监控,通过不同业务系统、业务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差错或问题,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时效与质量。要积极开展现场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按程序操作,特别要注意测试程序控制的合规性与有效性,防范业务程序流于形式、实质失效。此外,内控部门要与业务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内部控制管理全面、深入。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内控的科技含量。客观地说,人控物控只能解决不想违和不敢违问题,但解决不了个别人想违而不能违问题。要真正解决不能违问题则需要程序控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新的武器。通过软件开发,将内部控制的一些规定编入程序,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可以解决人控物控控不了的问题,使得个别员工无意或有意的错误都将被电脑程序发现而难以通过。例如,柜员密码的定期更换,柜员权限控制,重要业务换人复核和授权等等。此外,对重要岗位实施电视监控和录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控的管理能力,对提高员工自觉执行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六)建立违规必纠的处罚机制。加强内部管理,重在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全体员工按程序办事。只有制定适当的处罚标准,建立严格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规章的任何人都及时亮起红灯、按章处罚,对屡查屡犯的从重处罚,必要时给予通报批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重检查、轻整改的弊端,才会有警示作用。
(七)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以德治行,提高全员内控管理的自觉意识。不可否认,目前我国银行由于管理仍带明显的行政色彩,“人治”的成份多,“法治”的成份少,内部控制严重不足,致使道德风险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我行经营战略正在调整,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因此,新的形势对内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强调按制度办事的时候,必须切实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准,通过长期不间断的合规经营理念的渗透和企业文化的培育,强化员工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的经营观念,提高每位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意识和自觉性,才能真正促使银行业务朝着蓬勃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