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小议)

时间:2019-05-12 19:0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小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小议)》。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小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小议

张婧婷S12020417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气象硕士1班

摘要: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亟待尽快形成一个全面综合又能够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决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必须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能够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关键字: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理论体系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the society, economy,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in harmony and common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developments, Its purpose is not only can satisfy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people, but not to harm the development of unborn person.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life and other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for these aspects of each index consisting of vector changes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trend, at least in its general trend is not monotonic decreasing trend.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so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Chines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as soon as possible,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an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es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s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or system analysis framework: absorb, draw lessons from and use the western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must be very carefully, can never be completely copy or overall graft;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 choic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must truly reflect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objective law, to eventually form to promote, drive Chinese agriculture to realize the strategic targ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w strategy.Keywords: China;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Strategy system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2月,布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了“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DenBos宣言”,即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宣言。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是一种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的农业;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使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投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规模大而素质较低,资源人均量贫乏而浪费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管不断的去生产而不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地球,让我们的后代就没有了美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中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与大地共同生存下去,建造美好的家园。

在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目标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然而等着我们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名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

中国是人口和地域大国,但是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但是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

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而且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瘠。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所以就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的大量的荒废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多余劳动力的增多,所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人民所必须坚持走的路线,也是我们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道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形势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从而进一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兴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导致农业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下降。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丧失,使土地变得贫瘠甚至荒废;蚕食耕地,可以说直接剥夺了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空间;农业水资源被污染,影响了农业灌溉,破坏了农业生态。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开垦,使森林、草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能力减弱,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和不合理的使用,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其次,导致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程度加剧。森林、草地的减少,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蔓延。水土流失,使河床、水库、湖泊等淤泥增加,河床增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蓄洪面积减少,加剧了洪灾。土地沙化,使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可以说,如果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不能彻底改变,中国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灾、成灾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最后,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维护它的平衡极为重要,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多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使得许多地区自然资源调节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者消亡。由于土壤成分的改变和化肥、农药等在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使一些本来应给人体增加营养的农产品变成了携毒品。农产品质量等级下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人们的观念落后,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制和制度建设落后;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和成熟;生态农业和节约农业发展不够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根据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1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截至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资源管理法律。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30余部行政法规。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也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在法律进行完善的另一面,还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改变“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4.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使得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4.4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总结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态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的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时间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涉。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佟冬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

参考文献:

[1] 季可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 王叶龙.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4] 海金铃.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5.[5] 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6] 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 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8] 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J].财经研究.1996(12):51-54.[9] 人民日报社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11-12-28.[10](美)丹尼尔•A•科尔曼等.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思考

摘要: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通过自然观发展史,我们可看到:人类经过反复的探索和长期的反思,已逐步认识到:人既是生产者是消费者,在制造产品的同时也制造了污染,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资源具有稀缺性或有限性,人与自然具有辩证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必须是自然的耕耘者,而不是剥削者,人类有责任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及有序循环,改变过去单纯征服自然的粗放方式而走向善待自然。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要求含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987年2月,布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长篇报告中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了“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DenBos宣言”,即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宣言。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农业;是一种能够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的农业;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使用恰当、经济能够维持、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业投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人口规模大而素质较低,资源人均量贫乏而浪费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管不断的去生产而不顾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地球,让我们的后代就没有了美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中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我们与大地共同生存下去,建造美好的家园。

在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目标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然而等着我们解决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

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名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

中国是人口和地域大国,但是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但是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在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而且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瘠。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所以就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的大量的荒废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多余劳动力的增多,所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人民所必须坚持走的路线,也是我们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道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形势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从而进一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兴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功不可没。但是,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导致农业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下降。水土是农业的基础,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丧失,使土地变得贫瘠甚至荒废;蚕食耕地,可以说直接剥夺了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空间;农业水资源被污染,影响了农业灌溉,破坏了农业生态。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开垦,使森林、草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能力减弱,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和不合理的使用,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致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

其次,导致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程度加剧。森林、草地的减少,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蔓延。水土流失,使河床、水库、湖泊等淤泥增加,河床增高、水库库容减小、湖泊蓄洪面积减少,加剧了洪灾。土地沙化,使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可以说,如果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不能彻底改变,中国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灾、成灾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最后,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维护它的平衡极为重要,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多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使得许多地区自然资源调节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或者消亡。由于土壤成分的改变和化肥、农药等在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使一些本来应给人体增加营养的农产品变成了携毒品。农产品质量等级下降,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人们的观念落后,传统观念、习惯以及错误的认识致使人们环保意识淡漠,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法制和制度建设落后;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够完善和成熟;生态农业和节约农业发展不够等。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根据造成环境问题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1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截至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资源管理法律。同时,国务院还制定颁布了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30余部行政法规。这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既要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也要加快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做到严格执法,强化法律监督。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严格执行生态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在法律进行完善的另一面,还要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方面,政府必须在各方面强调农业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发展生态环保农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激发人们从事环保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改变“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对人们有计划地进行环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来进行,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不同地区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避免了结构趋同、供过于求、浪费资源,而且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例如,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山区适当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既可以发挥区域优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中部和东北地区积极发挥固有的粮食优势,多生产粮食,保持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这样不同的地区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既提高了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又实现了生态效益,形成了合理的生产布局。

4.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

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国长期存在的过度开垦和放牧使得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草原退化严重,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从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的生态建设工程。

同时,由于近些年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为了切实保护耕地,稳定耕地面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对耕地进行定量、定位,并附以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措施,切实保护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地数量。建立和完善土地资源资讯管理系统,开展土地资源的详查工作。

4.4大力发展科技,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及技术服务,有效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不到5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40%左右,氮肥利用率仅为35%,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17%左右。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围绕国家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三大任务,大力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优势农产品核心生产、加工技术攻关。加大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加强已有先进、成熟技术的中试、熟化、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创新推广机制,促进科技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和转化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新机制。最终使我国农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综合生产能力强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总结

在上述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如果仍然在以这种损害生态环境的方式去发展我们的经济和建设我们的家园,那将是一个多么悲哀的事啊。所以我们要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不仅是为我们之自己建立美好的幸福和快乐,也是为我们的后代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并且合理的利用土地,不要破坏我们宝贵的自然及农业环境,从我做起。我们的家园承受不起太大的压力,为了我们的子孙能够在一个美好的家园中生活,坚持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行。

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is established in the society, economy,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in harmony and common development is a kind of developments, Its purpose is not only can satisfy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people, but not to harm the development of unborn person.Pay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economic, cultural, natural resources, environment, life and other aspects of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for these aspects of each index consisting of vector changes monotonically increasing trend, at least in its general trend is not monotonic decreasing trend.The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strategy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of meaning: 1)For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equality;2)there must be a supportiv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3)Protect, use the base of natural resource reasonably, and improve it;4)Concern and consider the environment in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policies.Through the view of natural history, we can see: Human after repeated exploration and long-term thinking, has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 human is producer and also consumer, career pollution when manufacture products, consumes lots of resources and resources are scarce or limited.Man and nature are dialectical unity,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s complementary.As a product of nature, human must be a nature cultivator, rather than an exploiter.The human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maintain the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 and order cycle, change the past only to conquer the nature of the extensive way to treat the nature well.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Meaning

参考文献:

[1] 季可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案例分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 王叶龙.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4] 海金铃.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5.[5] 戴星翼.环境与发展经济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6] 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 范金.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经济增长[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8] 翟新生等.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J].财经研究.1996(12):51-54.[9] 人民日报社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11-12-28.[10](美)丹尼尔•A•科尔曼等.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第三篇:开卷课程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期中考试试卷封面

考试学院:__地理学部__

2020— 2021学年上学期

姓 名:喻一轩

学 号:2036130009

学 院:地理学部

年 级:2020级

专 业:旅游管理

考试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考试形式:开卷课程论文

任课教师:童贤成课程成绩:

教师点评: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谈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摘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建构。

关键词:习近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这一重要论述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认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什么?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怎样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什么

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它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来源于中华民族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

(一)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苦苦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但各种尝试和努力均告失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才取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壮举。“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在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立足基本国情和时代条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走在这条正确道路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人民共同愿望,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指引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和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更加宏伟、目标更为清晰。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论断,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通向“梦想”的方向和路径,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坚定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刻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认同、自觉信仰和坚定信念,表现为对党的指导思想先进性的理性自觉,对引领我们民族复兴伟业思想旗帜的高度训和对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精神皈依。我们所说的理论自信一般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我们的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充满信心。其二,对我们的理论自身的实践效果充满信心。其三,对我们的理论自身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由此看来,我们所讲的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坚定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坚定自信,尤其是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自信。

我们的理论自信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无比坚实的时代基础、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我们的理论自信具有整体关联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紧密相连。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理论自信,理论自信促进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制度是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的设想。当时没有现成的模式,更无成功的实践。随着早年巴黎公社的不足百天的实践和失败,恩格斯明确告诫各国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要随时间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简称《决定》)。

《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了深厚的制度自信,这是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底气所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充分的依据。

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先进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有效性、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得人民高度认可和衷心拥护。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还在于这一制度是不断发展的制度,越来越完善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与时俱进的制度,始终在不断发展创新中永葆活力。

(四)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中央全会的方式来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这就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层面,指明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文化自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须从本源上理清文化自信和国家治理理念的内在一致性。

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思想。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结和提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来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引领作用的发挥。

二、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二是从外部环境看,国内外各种势力对中国道路的质疑和否定从未停止,其根本企图就是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坚定“四个自信”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三是从我们自身来看,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种种不自信的表现,这就使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必要。少数人对我们的道路和制度却反信心,觉得我们的政治制度不行。价值观念不行,从骨子里认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

当今的中国也到了一个能够自信的时代。中国何以自信?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这三个来源清晰说明了我们能够自信的理由。

首先,自信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四个走出来”,既充分说明了这条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复杂和艰难曲折的过程,也着重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合理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伟大的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对于这一伟大成就,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给予高度评价。其次,自信来源于人民的选择、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道路,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中国道路在价值追求上的最大特色。道路是否正确,不仅看这条道路在理论上有多么丰富的内涵,更要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条道路。可以说,中国道路承载着、实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自信来源于真理。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公平正义,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坚持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社会和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等。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需要自信,中国人民也有理由自信。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信,必将失去斗志,松松垮垮;只有树立强大的自信,才能振作精神、奋发图强,从容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四个自信”的提出,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和标语,更不是自我盲目乐观,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探索中积淀的宝贵经验与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进道路并不平坦,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无论遇到什么风浪我们都不能停下前进步伐。

三、怎么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使命。”这段论述是对坚定“四个自信”的最新概括,把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全党同志更加自觉坚定“四个自信”,更加清醒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我看来首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二,必须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第三,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第四,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把握世界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五。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

自信是开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足够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坚定走向未来。

“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信仰、信念,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并且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领导是根本、是关键,离开党的领导,一切自信都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新长征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坚定“四个自信”六讲/林小波 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2]《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3]人民政协报.2018年06月04日11:05

[4]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4日08:32

[5]《求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6]《理论自信》/任平主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7]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模版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Abstract: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For my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2007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ss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new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r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major task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理论创新,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4]。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5]。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6]。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创造并不断思考、研究文明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对文明的思考与人类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人类对文明的研究同人类的文明等长。但是,真正对文明做大规模深入的研究还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对生态文明的专门研究则更晚。

1、国内研究

据资料考证,在我国最早使用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1987年,他在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提出应“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于同年6月23日发表了《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①。国内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著作。比较早的有廖福霖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主要论述了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在内的生态文明观,实践方面则对城市、乡村、江河流域和森林生态建设及生态文化建设等进行了有力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二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硕博论文。如叶春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马国超的《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等,这些文章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三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期刊文章。如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曹新的《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张晓红的《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等。我国早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都力图把生态学的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未能更好地发挥其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而,还不能真正地解决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7]。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的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由此引发人们对生态 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深切忧思,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研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②。这个定义涵盖的比较全面,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及持续发展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出现了提出新的出发点的探索动向,尤其体现在试图为一种独立的生态社会理论提供理念支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廖福霖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主要有以下观点: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可持续发展体制;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环境;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行绿色政府运行机制;加强公众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做强生态产业。

2、国外研究 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以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层思考,而且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一般而言,生态文明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国家,并逐步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国外理论界并没有直接涉及生态文明的概念,主要是关于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研究,有很多理论与方法值得借鉴。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8]。

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产业共生理论、清洁生产理论、产业生态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零排放理论及逆生产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在丹麦的卡伦堡市提出,他们研究了被公认为“产业共生”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并提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弃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 系统[9]。

国外生态文明实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循环经济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同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企业层面建立小循环模式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该公司利用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在区域领域建立中循环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把发电厂的热气供给其他厂使用,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问题;各厂区之间建立了循环关系,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社会层面建立大循环最好的是日本。由于日本资源有限,它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尤其是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10]。

三、建设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11]。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是具有巨大挑战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马克思 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也能够明显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1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倡导生态消费,转变生活方式[14]。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15]。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16]。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发展基础、专业、在职、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17]。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18]。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我国应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三大生态制度,以促进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完善环境立法,严肃环境执法[19]。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全球生态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20]。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引 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

加微信免费获取全文(包括参考文献)!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贵鹏

2013207037)

摘要: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本文结合社会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生态文明

十八大

重要性

必要性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生态,一般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科技等各个领域,它涵盖了全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了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 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三.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和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只有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四.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与生态优美完全可以兼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五. 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要真正实现与自然和谐的生产生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种根本性的转变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完成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协同努力。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挑战固然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积极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2]《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5]《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党委<关于全国水利会议的报告>》(1965年),《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第583页,1998年。[6]侯玉:论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8]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9]康琼: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10]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央党校,2011年。[11]金绪广:胡锦涛生态哲学思想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12]姚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态文明的实践和认识,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13]王连芳: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形成过程探析,人民论坛,2011年。[14]胡洪彬:论邓小平的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5]孙金华,张国富: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生态观,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小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课程论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小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