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

时间:2019-05-12 19:3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

第一篇: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

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六个方面入手:加大农村社保投入,先保障社会救助金和医疗保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推进农村大病保险,实现农民工社保城乡一体化,理顺社保管理体制。使农村社保发挥“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民生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内需十历史论文发表/lslwfabiao/分重要。当前,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和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依轻重缓急确定优先领域,确保农村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做好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率先实现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当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调整政府支出方向和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社保投入,同时要增强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财政紧张的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缺乏资金保证,农村社会保障难以贯彻落实。改变这种现象,首先政府要调整支出方向和支出结构。当前,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在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刺激农村消费中的重要作用,调整政府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比例。同时,相比城镇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支出仍然不足。据统计,占全国总人口的75%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总支出的1 3%,而占总人口的25%的城镇居民却只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87%。这就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调整支出方向,改变偏向城市、对农村投入水平偏低的状况,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其次,在保障资金来源以政府为主的条件下,要根据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适当调整农民承担比例。当前,伴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所承担的比例应该相应有所提高。要增强农民的参保意识,调动其参保积极性。二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依轻重缓急优先保障社会救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农村社会保障体工程期刊/gcsfb/系主要包括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灾害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实现不同的保障功能。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首先是针对贫困所建立的社会保障,消灭绝对贫困现象是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因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分轻重缓急。其中,包括低保、五保在内的社会救助是保障农民以及特殊人群基本生存权利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应当优先予以考虑。同时,当前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相对突出。“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针对这种现象则要给予医疗保障足够的优先地位,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第二篇: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是民生工作的重要支柱,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间,我省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实现了由职工向居民、由城镇向农村覆盖的重大突破,覆盖面迅速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稳步提高,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分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记者:我现在是在山西省社会保障卡的制卡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社会保障卡的个人信息写入。她们将以每天25000份的速度完成今年年底前500多万张社会保障卡的发放任务,你可千万别小看这张小卡片,它所承载的可是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幸福与安康。

这张小小的磁卡不仅能办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业务,而且还承载着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源服务功能,同时还可以作为银行的借记卡,实现金融支付,这就是社会保障“一卡通”。

省人社厅信息中心主任鲍贵才:目前我省的社会保障卡发放已经达到了300多万张,随着社会保障“一卡通”的不断推进,我省的社会保障服务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记者:过去的五年,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社会建设的繁重任务,我省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十一五”期间,全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资金累计投入2793亿元,年均增长25.2%,是“十五”期间的2.96倍。而在去年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省委进一步强调,要把“民生为本”作为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张健:过去的五年里,在九届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同时不断地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的提高各项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同时不断增强社会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切实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我省改革发展的成果。

目前,我省的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基本养老金连续七年提高标准,平均每年增幅为12%,医疗保险待遇大幅度增长,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23万元和10万元以上,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3%和72%,工伤保险待遇实现“七连调”,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政策范围内的生育费用实现个人“零负担”。

记者:随着我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逐渐建立和健全,涉及民生保障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我想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将更有尊严、更有保障、更有幸福感。

市民:国家的保障制度是越来越完善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在岗位上就能更好的为我省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市民:现在看病有保险、失业有保障、养老还有人管,这么好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老百姓生活得就更体面了,更有尊严了,社会保障基本实现了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内蒙古老百姓幸福感在增强

第三篇: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河南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村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更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让农村成为和谐有序的社会、稳定发展的社会和健康繁荣的社会。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从1991年试点到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有5 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总额为259亿元。2003年当年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有198万。由此看出,农村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还很薄弱,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等实行“五保”制度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

1.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农村保障制度是乡、村两级统筹,造成的主要问题一是苦乐不均,二是保障程度普遍偏低。有些地方,保障对象的保障金几十年不变,经过几次通货膨胀后,原有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也难以达到。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1.3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救灾体系没有形成科学的等级评价制度;第二,没有一个具体的贫困标准和救济标准,因而评价一个家庭是否贫困时,就只能凭直觉,标准一降再

降,受救济的人数逐步减少;第三,确定收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农村的特点造成的。

1.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资金筹措不足,同时难以保证保值增值。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据统计,我国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2004年,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人已近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90%,且老年人口数量大体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进入21世纪,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大幅度上升。在农村,大多数老年农民的现状是一无积蓄(有的只是少量积蓄),二无保障,从经济来源到生活照顾几乎完全依靠子女。因此农民老有所养势将成为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2.2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众所周知,资源的流动性是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成为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互分割的,特别是所有制分割和城乡分割。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享受很少甚至根本就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待遇,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向其他所有制流动,难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养老只能靠家庭,劳动力为赡养和照顾父母所束缚,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2.3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国家财力有限,这就给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中央财力的快速增长和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支出政策的加强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的经济可能性增加。

①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准备;③农民观念的更新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思想基础;④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为农村社会保障

提供了参考;⑤改革为农村社会保障铺设了道路;⑥原有的基础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策构想

4.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①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我国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把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延伸到农村中的做法,受国家财力、农民收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建立较为公平、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农业保险的纳入,则可以较好地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农村、农业稳定发展壮大,从而保障整个社会稳定。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反复无常的自然界和社会风险的侵害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如果没有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往往也会使农场主们步履维艰。②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社会保障的性质在于它的政府强制性和非盈利性,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目的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必须确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地位,依法建立包括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社会互助法律制度、社会优抚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安全、高效。

[1] [2]下一页

4.2具体措施①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改革农村单一的社会保障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②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建立严格、高效的资金的管理和运营机制;③统一协调,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领导和宣传工作,更多地体现农民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自我保障相结合的模式;④建立和健全三项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项制度是重点;⑤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联系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服务网络及平台建设。具体为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就业保障体系、职业伤害保障体系、生育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社会优抚体系等。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的原

因造成的。如果农民收入丰厚,除日常所需外有多余的存款,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创新的重点

5.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重新定位与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从试点到推广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现在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新情况和新形势,提出新的政策措施。新制度的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寻求新的筹资模式;二是扩大保障对象范围;三是制定新的待遇标准;四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体现政策扶持;五是要逐步拓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六是要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七是要保持政策和业务的稳定性、连续性,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现行制度承诺的高利率问题,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5.2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分类保障,适时与城镇合作医疗保险接轨。

5.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弥补合作医疗保障的不足,并对其功能进行矫正。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医疗保险制度尚不普及之时,其重要性更为突出。为此,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加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那些确实有经济困难、无钱看病的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5.4加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

5.5实行社会保障“一卡”管理制。基于人口流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转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有必要以身份证号码为账号,建立“一卡”缴费账户,该账户可以随居民的流动而转移,保险关系进行属地化管理,其账户上附带的保险费,只需要随卡由迁出地划转迁入地。这一制度要求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能够配套,如社会保障实行城乡统一机构管理,业务实行网络化管理,服务机构要求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等。依目前社会保障工作基础看,实行“一卡”制管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可先以身份证号码建立个人账户,为未来统一管理打基础、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蒋翠珍.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9).[2] 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 刘翠霞.中国农村的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新华文摘,2002(2).[4] 郭海清.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最大难点与解决办法[J].经济师,2004(1).[5] 张启春.谈谈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J].江汉论坛,2003(4).上一页[1] [2]

第四篇: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

着力改善民生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

(XX瑶族镇人民政府)

改善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民生问题重大战略部署,是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形势,找准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结症所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的重心和着力点,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问题工作。笔者就以XX瑶族镇为例,就瑶镇地区当前民生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意见。

一、当前农村突出民生问题形势分析

近年来,XX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影响民生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仍然薄弱。从目前来看,XX的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基础仍然薄弱,义务教育实现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通过了 “两基”评估验收,但目标实现仍然是低水平的,巩固任务艰巨。

(二)就业和合理收益保障难。由于全县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束缚,就业和收入增长还存在很多困难。与此同时,农民群众收入增长仍然是影响基本民生实现的重

要因素,虽然近几年来,XX在促进群众增长上下了大功夫,但与其他经济条件好的乡镇比,群众增长的速度上仍落实于经济条件好的乡镇。

(三)医疗卫生条件薄弱。一直以来,XX镇卫生医疗条件和水平都处于一个落后的水平,乡镇政府无财力投入,上级投入又不足,加之边远,条件限制,群众收入不高,全镇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四)养老制度还不够健全。“养儿防老”式的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传统形式。由于家庭结构迅速小型化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移,加之经济贫困的长期困扰,养老问题将日益成为影响全镇社会稳定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问题。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破解“上学难”,推进学有所教。一方面,逐步解决城乡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实施“两免一补”,提高“两基”水平和质量。要完善教育助学金制度,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加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师资培训,增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人口发展能力。

(二)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积极破解“就业难”,确保劳有所得。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快劳动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农民工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劳动就业扶持,促进城乡就业协调发展。要重视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引导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群众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强化维权保障机制。抓好农民工维权工作,保证农民工按时足额取得工资报酬;健全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外来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内的援助力度。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破解“生活难”,推进老有所养。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探索农村老年人口的保障办法。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继续抓好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五保户和残疾人服务设施等农村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生活补贴。实施城镇老年居民生活保障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四)完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积极破解“看病难”,推进病有所医。当前,要继续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县、乡(镇)、村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努力控制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积极防治地方病、职业病。大力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增加投入,加强妇幼卫生保健,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实施乡村卫生室建设,合理配置和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医药卫生市场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和其它健康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继续做好农村改水改厕

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降低医疗救助“门槛”。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努力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改善民生的能力。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基本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努力提高改善民生的能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方面,要强化政府管理职能。要建立健全面向民生的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到社会公共需要领域来,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使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三农”、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组织保障和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要从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出发,切实强化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作用,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篇:安全生产是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民生

安全生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被企业、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安全‛这个概念,自古有之。顾名思义,‚安‛是没有危险即安,‚全‛是没有缺陷即全。安全为‚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就是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当然这是人们对安全传统的认识。‚安全生产‛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深刻理解了安全生产的内涵,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认识:

一、安全生产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安全发展问题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们都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古人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既包含着强烈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也突出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安全生产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普遍重视以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已经上升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安全生产事故无论大小,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在社会上形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客观上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消极作用,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压力和危机。再加上目前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群体性事件多发; 1 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加紧渗透,借机插手利用,各种不利因素融会、交织在一起,对政治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甘肃正宁县的校车事故、徐州丰县的校车事故等暴露出了一些地区存在车辆违法严重超载以及有关部门在校车安全管理方面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监管有漏洞等突出问题。但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这一系列惨痛事故的发生,加以炒作,把原本单一的安全生产事故提升至国际化的人权事件,吸引公众的关注,产生不良的国际政治影响,破坏了正常的政治生活和秩序。同时每一次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总有一批甚至是一大批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被问责、被依法查办,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对一个机关干部的政治命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安全生产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就像‘1’和‘0’的关系,如果没有安全生产做保障,经济要发展、企业要壮大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工作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从大的层面业说,一个地方发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因为事故的调查处理必然会牵涉地方各级领导的精力,影响地方发展的投资环境,给一个地区的经济产生直接和长远潜在的影响。震动全世界的‚印度博帕尔‛ 毒气泄漏事件造成2,500多人丧失了性命,3,000多人在死亡的边缘上受尽痛苦,20多万人健康受到影响。从小的层面来说,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如果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必然会产生直接、间接等各方面的经济损失。从2011年1月1日起,国家提高了安全生产事故一次性死亡补偿金标准,即在生产安全 2 事故中死亡的职工家属能获得60万元补偿金,这仅仅是企业直接损失中的一小部分,如有受伤情况,则涉及人身赔偿和医疗费用;如有财产损失,则涉及财产恢复等费用;另外还有行政处罚等。以上都是可计算的经济损失,有些损失是间接的、无形的,如企业因事故造成停产停业整顿造成的经济损失,其带来的影响也是无法计算的。

三、安全生产是重大的社会问题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不安全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事故一旦发生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安全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生命权、生存权、健康权直接受到挑战和威胁。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今天,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大量存在,使基层群众和社会处于非正常的危险生产生活状态,群众安全感和安全预期受到威胁。加之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公众舆论导向时有偏失,民众的不满和怨气就会不断积累,长此以往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生产安全事故往往成为重要的导火索,一旦爆发,影响社会稳定。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后,给松花江流域城乡居民造成了极大恐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维护当地社会稳定并对松花江水质实施实时监测,投稿巨资用于恢复松花江生态。

3、安全生产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安全生产事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 3 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漠视生命、轻视安全的行为时有发生,有时还很严重。例如,一些企业不愿投资配备安全设施,不愿整改安全隐患,一旦出事,造成劳动者生命丧失,就拿钱摆平。这是不敬畏生命的表现!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伤及无辜,连累多人,危害民生。一人意外伤亡,必然会给亲人造成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毁掉一个家庭。同时安全生产事故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的环境污染事件就是由安全事故引发。因此,没有安全生产,何谈‚生命至上‛,何谈民生?

下载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农村社保是民生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全

    解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作者:冬草香摘要:民生问题与人民息息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

    政治论文--论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范文)

    论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恩格斯与马克思一起,总结人类文明成就、思想精华和科学方法,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之作的......

    论“雷锋精神”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净化剂

    论“雷锋精神”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净化剂——浅谈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张廷星二〇一二年三月五日雷锋精神事迹内涵回顾雷锋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余心声文章:论民生是最大的公务

    余心声文章:论民生是最大的公务 稿件来源:金黔在线-贵( 2008-07-05 15:51:45) 州日报 一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

    农村社会人力资源反哺论的运作机理

    农村社会人力资源反哺论的运作机理 解安 要破解“三农”这一巨大难题,必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反哺农村。实践已经证明,仅仅依靠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反哺是远远......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共5篇)

    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中政府责任

    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中政府责任 江俊 (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摘要】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对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至关重要,当前政府应进一步......

    论民生是就业之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新论

    论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业民生方略的几点思考张 燕1,2,3王友文2,3 (1南京大学 南京市2100092伊犁师范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3伊犁西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