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

时间:2019-05-12 19: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

第一篇: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

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

与对策调查研究

------烟台职业学院寒假实践活动作业

一、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状况分析

1、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泰安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在物质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和丰富化的今天,事关农民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事关新农村总体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状况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泰安市传统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已建有庙宇248处,办庙会的有167处,搭台唱戏的有99处,开展玩龙灯、跳马灯等活动的有81处。新泰市莲花山民俗风情文化节、肥城市第四届桃花旅游节、宁阳县梨花节、东平县水浒文化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村文娱生活、调节农民的生活节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并未形成统一规模,也就是说泰安市民俗文化资源赋存状况虽然较丰富,但分布较散,已经开发的一些。民俗文化种类较单一,并非以泰安民俗文化为主线串连起各种优秀民俗寺资源进行组合性、系统性开发的文化产品。主要是人们对泰安市市农村民俗文化资源魅力认识不够,也未尝试着透过“民俗“这样一种自然载主体,由浅及深得认识“民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根据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泰安市民俗文化建设状况的了解,总结出泰安市在建设农村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于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主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1)独特性原则(2)参与性原则(3)文化性原则(4)宜土不宜洋原则(5)审美情感性原则(6)多渠道开发原则保护为先原则(7)经济效益原则

二、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 有:

(1)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

(2)突出农村民俗文化特色建设泰安的农村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3)农民自发参与农村民俗文化建设

2、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滞后,基础薄弱

(2)农民文化生活不重视民俗文化

(3)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薄弱

(4)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可持续性差

(5)文化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三、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农村民俗文化的引导管理

加强对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的管理,要正确引导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加强对宗教活动的依法管理,发挥基层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建设开放包容的农村创新文化。对农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

4需指责农民,更不能采取破“四旧’’的极左做法。要认真对待,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同时加强领导和管理,使农村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得到健康有序进行,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俗文化的领导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难、文化生活匾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令人堪忧。农村文化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队伍老化以及文化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在许多地方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困扰着全省文化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发展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

(1)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民俗文化。由于泰安市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是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任务。泰安市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市,通过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和文化保护规划,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以民俗文化保护为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以此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可以大大加快这一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相关研究、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

(2)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文化保护规划在泰安市乃至全国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后,或没有相关规划、或流于表面形式(只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方面做得较好)。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为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保护存在没有规划考虑、照搬规划思路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发展弹性和生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又缺乏再生性,因此泰安市应该根据地方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渐进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物质性规划之中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

3、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

根据中央“两会’’文件精神,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文化建设的重点要放在农村。因此,加快泰安市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实施是当务之急。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财力的扶持,在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基础不强、发展不快的情况下,必要的投入是加快推进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农村民俗文化建设加大对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资金,明确文化设施建设费、事业费各项经费的资金渠道。各级征收的业,设立专户专款专用。要通过落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算的落实,使用情况要加强审计监 位。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经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要以乡镇站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增加达标,使之真正成为让农民群众满文化站。把文化站真正办成党和政学校、求乐的乐园和求富的智囊。实增加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全要不低于当地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 头费和办公费之外,至少拿出财政专项经费,重点用于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利用、.辅导农村业余文艺骨干、开展重大节庆活动等。县财政每年应增加安排图书馆购书专项经费,保证图书馆购置一定数量的新书。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建议县财政将文管人员的工资一并纳入财政预算。农村民俗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乡镇建设的整体规划,所需资金列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要加强对民俗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保护,不允许挤占和挪用,己挤占和挪用的要依法收回。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开办民俗文化设施,兴办文化企业,成立民间剧团和表演队。要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民俗文化建设投入机制。对农村民俗文化设施的建设及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资金来源,应建立起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年度经济规划中优先把对文化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基建投资和维修经费。在文化事业经费的分配上,要对农村适当倾斜,扶持村居

建设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同时,建立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基金,资金来源可以企业募集、个人集资、集体经济出资等形式,制定基金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投入农村群众文化设施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民俗文化事业。重点捐助农村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4、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农村民俗文化建设要发展,少不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业务熟悉、组织能力强、充满活力的农村民俗文化队伍。为此,必须加大农村民俗文化队伍的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做好文化人才建设规划,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提高数量与质量,尽缺改善“青黄不接“的现状。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在目前情况下,首先要稳定和充实现有的农村民俗文化工作队伍。根据泰安市的情况,乡镇人口在3万人以下的镇文化站至少要配备2名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的专职干部;3万人以上的乡镇文化站编制应定为3至5人。随着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的扩展,文化站要注意吸收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队伍,同时要逐步提高文化专干的工资待遇和职称待遇。其次,要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民俗文化队伍的定期培训,积极培养农村文化骨干。要求一个乡镇要建立几支业余文艺骨干队伍。乡镇文化站还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乡镇文化站专干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不断地加强学习、钻研业务,不仅要做好文化站自身的工作,还要协调好各单位与部门的文化协作关系,团结一批文艺骨干,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优势,开展好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再次,要培育和扶持各种群众性文化协会,组建特色文化队伍。建立稳定的基层文化指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加强文化业务培训、指导和注册管理。要深化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通过改革进一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乡镇、社区、村文化站(室)要优化工作人员结构,在编人员实行公开招聘,鼓励和吸引优秀专业人员到站(室)工作并保障其待遇。出台对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管理和职称评定的有关规定,对在编的基层文化员实施年度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记入档案,并作为乡镇对个人年终考核和评选的基础依据。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明确服务规范,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经营户的培训辅导、扶持 和奖励民办文化。要在农村民俗文化队伍建设上求拓展。一要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素养。要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新形势下的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要提高农村干部思想认识,只有他们的思想认识真正到位才是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二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农村群众的素质是根本。要着力培育本土文艺人才和文艺骨干。组建几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业余文艺队伍,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培训辅导,提高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要广泛动员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有一定文艺专长,热心农村文化工作,并对农民怀有深厚感情的青年学生投身农村文化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认真制定农村文化建设规划,使文化建设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三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氛围。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先进事迹。要加强农村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要加强对乡镇、社区、村文化站(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引进人才,充实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同时,不断提高村居群众文化人员的素质。对现有农村群众文化人员应当创造各种机会对其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5、加快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

由于民俗文化形式较多,地域条件相差很大,经济基础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必须从各自实际出发,立足当地环境和资源条件,选准符合自己的特色道路,确保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打造农村民俗文化特色产业,一靠用活先天的禀赋,二靠深入的文化挖掘,三靠后天的精心打造。一方面可以继续大力发展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将泰安市农村民俗文化 发扬光大,在旅游管理开发过程中,让游客了解泰山文化,了解泰安人民,了解旅游商品和工艺品,了解泰安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潜力,吸引部分工商界人士到泰安投资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改善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迫切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挤条件的反映,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不能脱离这样的农村地区落后的 社会经济现状条件。因此,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衷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良性生长,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民俗博物馆建设,提高民俗文化的特色竞争力。农村地区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所需要保护的民俗文化类型有着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面临不同的生存状态。因此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濒危的优秀民俗文化艺术及其载体(歌舞表演及其道具等)、逐渐从农村地区生产生活中退出的物质民俗(生产工具、礼仪用品等),必须建立民俗博物馆,提高民俗文化特色的竞争力,改善保护条件,对相关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示范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主要针对民间保护缺乏积极性的民俗文化类型,示范性保护主要针对民间保护可以开展但需要科学引导以保证本真性的民俗文化类型)。制定和落实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视政府财力安排一定专款,设立“农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农村民俗文化建设研究——以泰安市为例奖励等方式,支持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实施倾斜性的税收政策,如通过差别税率、税利返还等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简化工商手续,投资兴办民俗文化企业,办理工商登记注册时,实行专项服务,不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附加费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文化市场提高农村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为农村产品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并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根据农村市场的需要创造有效供给,采取现代营销方式,建立健全农村文化产品经销网络。

参考资料:

声明:此文是本人的寒假作业,由网络上的文章摘取而成

第二篇:周谦---山东省泰安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山东省泰安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烟台职业学院寒假实践活动作业

第一节:泰安市生态环境

一、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分析

从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分级图上可以看到,泰安市生态环境分为五个等级。环境质量状况一般。全市大部分面积生态环境都处于一般以下级别,优和良两个级别所占的面积不大。

(1)生态环境优级从图上可以看到,环的面积较小,占的5%左右。主和北部山区。这覆盖度高,生态生态系统稳定。质量好,但是山人类生活居住。展旅游业。

(2)生态环

境质量为优全市总面积要位于东部些区域植被多样性丰富,虽然其环境区却不适合主要用于发境状况环境质量为良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大体分布在北部山区。区域植被覆盖度较好,本研究使用的是四月份的遥感数据,此时山区树木繁盛。

(3)生态环境一般级环境质量一般的区域面积较大,占泰安市总面积的4696。这些区域大部分为耕地,四月份农作物长势良好,因此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也较丰富。并且处于平原区,比较适合人类生存。在这些地区中分布着城镇,农村居民点。

(4)生态环境较差级此等级的环境质量所占的面积不大,占总体面积的1.5%左右,从图上看,这些区域主要为城乡居民点。可见人类的生产、生活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5)生态环境差级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北部部分山区,.因为山区除了林区之外,很多地方植被覆盖度很低,多裸露的岩石,物种很少,生态环境恶劣。

三、泰安市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通过对泰安市生态环境分级图进行分析,总结发现泰安市生态环境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整治理。参照泰安市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图,城市、裸露山地生态环境质量差;城市及居民点生态环境质量劣于附近少受干扰的林地、园地、耕地等区域距人类活动区越远,生态环境质量有越好的趋势,可见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防止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恶化。

(1)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强化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管理职能。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 4

(2)对于环境状况差的山区,林草覆盖率低,生态环境恶劣,治理的重点在于植被恢复。大力进行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

(4)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消费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5)以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大力发展旅游业。

注:评价指数分级按照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将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指数叠加运算,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要求,可以将综合评价指标分为五级,即优(EI>=75)、良(55=

第二节:泰安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泰安市是一个农业大市,71.5%的人口在农村,而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0.84亩,甚至还有2个县(市、区)人均可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人均水资源只占全国人均量的19.4%。在这种耕地和水源等农业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便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的循环农业更是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宠。

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大棚菜的种植对地下水氮素的影响,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和气候的影响,各地普遍出现白色污染,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我们务必高度重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整治农村环境,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将长期面临农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满足社会对农产品需求的矛盾。解决好这个矛盾,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满足社会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实现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防治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

泰安市是粮食主产区,小麦和玉米是产生秸秆数量最大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分别产生秸秆90万吨、180万吨左右。全年秸秆总产量达到350万吨左右。为使作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防止秸秆焚烧,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农民节约能源,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积极开展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的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搞好秸秆直接还田。农机部门在巩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玉米秸秆还田机械的研制、引进和示范,全面提高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今年以小麦联合收割机更新换代技术推广、花生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推广和地瓜地耕整扶垄机械化技术研制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认真落实科技兴粮计划。结合畜牧业发展,推行秸秆过腹还田。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山地、丘陵多,饲草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全市畜牧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为搞好秸秆过腹还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目前,全市上下掀起了发展奶牛的热潮,在蒙牛乳业、泰安亚奥特、金星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奶牛达到6万头。每年需要大量的饲草,各地在有条件的小

/ 4

区积极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麦秸粉碎后喂牛,推行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畜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秸秆过腹还田,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麦秸堆沤腐熟还田。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泰安市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安全食品需要大量有机肥料,“三夏”期间,各地结合夏季高温、多雨,秸秆易腐烂的点,开展大面积造土杂肥活动,把剩余的麦秸杂草进行堆沤腐熟,为安全食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

结合食用菌生产,利用好秸秆。泰安市食用菌生产历史较长,品种较多。去年以来,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通过内引外联和大力宣传扶持,提高了广大农民对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形成许多食用菌生产专业村、专业乡镇。

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意识,加强对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科学管理

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强市的重要措施。泰安市应从进一步强化农业污染防治入手,对农业投入品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减少土壤污染。搞好土壤养分长期定位监测,促进了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大力推广绿色控害、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提高三大效益。针对农作物病虫发生特点和生产实际,大力推广了行之有效的植保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保证了泰安市农业生产的安全。一是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提出防治技术意见。先后下发了《春季麦田病虫草防治技术意见》、《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意见》、《春播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等。二是做好新农药试验示范,针对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五种高毒农药的限用禁用,加大了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的筛选工作,实地做了11种新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三是大力推广安全控害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防治。为了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适合山区生态农业的路子,实施了岱岳区下港乡生态农业建设样板工程。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实现农业环境资源合理配置,走经济林与干鲜果业、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新路子,遵照协调农、林、牧各业,体现整体、协调、再生、循环的原理。根据本乡实际,对山、田、林、路、水、村综合治理,引进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沃土”工程、果园杂草技术和“一减双保”工程的实施,结合环境资源优势,重点推广了山—水—果、林—果—种、山—水—园—游3个生态模式20万亩。全乡共累计投入资金1200万元,投工300万个,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一改过去的山区农业环境资源无序开采,建成了现在的“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良田成方”的绿化格局,林木覆盖率达79%。发挥山区环境优势,山外山度假旅游区初具规模,过去的贫穷山区已建成了林茂粮丰,山川秀美的观光农业乡镇,成为著名的泰山旅游的一个新的景点。推进丘陵区生态农业技术开发。泰安市丘陵面积较大,是全市林果业发展基地,但是多为土层瘠薄,地力条件差,生态平衡失调,化肥、农药不科学使用现象严重。为此,搞好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是泰安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子。近年来,随着全市农业种植业的科学布局,经过多次考察,与林果专业户座谈讨论,反复论证,将沼气池建在果园内,与养猪业结合,推广了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全市建起了容积10立方米的沼气池1000多口,优化了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了有益昆虫和鸟类,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解决了农户的做饭、照明等实际问题。加强平原农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平原是粮、油、菜及畜牧业发展基地,在该地区坚持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原则,推广了农、林、牧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构成了

/ 4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生态农业新格局。针对平原区农作物秸秆逐年增多的情况,一是推广了秸秆青贮技术,实现秸秆过腹还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也解决了秸秆散放污染的问题。二是推广应用了秸秆氨化,中温发酵技术,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技术,增加了秸秆科学利用,净化了农村环境。同时,推广了麦田高留茬,玉米复草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确保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加大了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改造湖区涝洼,推广高产高效生态模式。湖区涝洼地主要在东平湖区,由于东平湖担负着黄河下游泄洪任务,常年蓄水,形成大面积荒泽涝洼面积达14万亩,不但没有经济收益,而且夏秋蚊蝇滋生,冬夏飞蝗危害严重,常因治蝗造成环境污染。为加快湖区脱贫的步伐,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推广了“渔粮菜”、“渔牧草”两种生态模式。目前14万亩涝洼地,已改造8万亩,并形成大蒜、大豆、莲藕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东平糟鱼”生产基地。大蒜加工厂、大豆加工厂已经初具规模,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将昔日蝗虫区涝洼地改良成为鱼粮双丰、牛羊成群的生态农业发展基地。

参考资料:

http://wenku.baidu.com/view/e1ad042e453610661ed9f495.html

《a于RS和GIS的泰安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研究》

http://wenku.baidu.com/view/a63d9fd528ea81c758f578bc.html 《因地制宜_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声明:此文由本人从网络上述资料中摘录而成。再次感谢两篇文章的作者。

/ 4

第三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以其天然的自身优势跃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却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营造特色的形象观念,形成中小民营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阐述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从而为中小民营企业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字: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理论已逐渐被引进我国,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开始建立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的企业文化组织在不断建立,为企业文化观念在我国的普及和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还缺乏全面的考虑。

一、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成熟的企业文化。但我国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经济、社会和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尚在起步阶段,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总体上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移植和克隆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今天学“海尔企业文化”,明天学“联想企业文化”,一概采取“拿来主义”,其结果企业文化只是花架子,企业的现状和文化建设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正是由于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从而给人一种误导,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的设计。如果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没有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内在价值和理念,这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对企业文化热衷,而员工对其冷漠不关心,难以产生心理契合,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难以得到企业多数员工的认同,更难以使企业文化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有生命力。但是纵观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实行“拿来主义”,这使得企业文化存在严重的雷同性和相似性,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

3、企业文化存在短视倾向,功利性太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中小民营企业,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都是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缺乏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进而导致了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誉危机。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者必须意识到过去单纯追求盈利的目标已经阻碍企业的发展,应该转移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目标上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调动广大的社会资源,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

4、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是由改革开放初的个体经济发展而来的,经过后天的资本积累和结构整合才形成了现在初具规模的企业。由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都是采用家族制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人员的任用实行近亲繁殖,家族色彩浓厚。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基本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专业化技术分工日明显,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产权制度的弊端就日益凸显出来。

5、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处在自发阶段且创新动能不足

虽然少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自觉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但大多数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是不太在意或力不从心。现在企业中的经营价值理念,许多是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自发和无意识形成的,缺乏创新性且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不完整而不稳定,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时俱进,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相应有所创新。

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系统化,并推进自身文化的变革

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决定了现有的民营企业大多还属于中小规模。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很容易察觉到其企业文化的相对较为系统性、全面性,而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系统全面性几乎就不存在。但是一旦企业得到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规模,其发展障碍多是来自于因缺乏企业文化所产生的问题。因而,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应全面化、系统化。同时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变革。

2、政府应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文化扶持”,优化政治法律环境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政治法律环境为基础和前提的,离开了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偏离企业正常的发展道路。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立法、政策、融资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了促进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国家应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并要大力促进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3、中小民营企业应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参与性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意识到,有了人才不一定就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才看作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才能说企业基本上具备了人才意识,才能是员工有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必须重视员工的需要,研究员工的需要,并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是满足员工们的情感需要;第二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第三是使员工们有归

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第四是由“伯乐相马制”变为“赛马竞岗制”,打破学历、资历等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让企业员工感到竞争的压力,从而推动其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

4、中小民营企业要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著名经济学家熊波特将市场经济看作是企业家经济,并认为企业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制度及效率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他们在中小民营企业文化中起着创造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家队伍还相对较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成分构成上不均衡,这种现状很难适应中小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企业家要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

5、中小民营企业应由自然发展向主动建设转变,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作为指导经济、服务经济的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时刻与企业内外的环境变化保持紧密联系,同时积极主动去设计、去实践、去完善,每个中小民营企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建设符合内外环境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变自然发展为主动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更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确保自己竞争优势,建立一种适合企业内外环境、符合企业精神并体现其价值理念的制度文化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中小民营企业文化保证体系的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构塑成形,其建设成果更需要巩固和发扬,即让其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物质力量,转化为凝聚力和现实生产力。因此,建设一种积极、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物质、制度、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来巩固和强化企业文化,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心里,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保证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1、企业文化物质保证的建设

1)生产工程建设

建设企业的生产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建设企业生产工程的重点: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的更新和改造。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品牌。

2)福利工程建设

建设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二是完善员工们的生活设施,创造出“家庭式”的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员工们劳动的保护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四是加强企业的教育、科技、文艺、体育、图书资料等企业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

2、企业文化制度保证的建设

1)企业组织制度建设

建设重点:一是健全企业领导管理体制。领导管理体制的合理与否,对企业的决策质量和领导效能,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都有重要的影响。二是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企业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倡导者和操作者,它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三是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中小民营企业要重视利用和引导非正式组织,抓好非正式组织建设,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

2)企业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岗位责任制包括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职能机构专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企业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的建设,可以工作任务和方法、职责和权力以及工作和学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企业民主制度的建设

只有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如果不重视企业中员工们的民主权利,势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

3、企业文化教育保证的建设

企业文化教育建设重点:一是对领导人员和管理团队的培训。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和管理团队的业务素质高低,不仅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也是优秀企业文化能否培育出来并得到巩固和发扬的关键。二是对员工们的培训。企业通过对员工们的培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科技文化水平以及操作实践技能,也为员工们实现自身价值、奉献企业提供了条件,为企业文化的扎根、传播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01】闫世平.制度视野中的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

3【02】罗长海、林坚.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3【03】华锐.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04】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05】王成荣.企业文化[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06】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07】李亚.民营企业与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08】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09】张守宝.中国企业文化变革方向的探讨[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2004

【10】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1】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期刊类

【12】李晓武.西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第四篇: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庆阳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最有名、最具特色的是霍童的“二月二灯会”和畲族聚居村的“三月三畲歌对唱”。但这些毕竟是少数乡村举办的少数文化活动,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我区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为一站一编制,由于基层文化站待遇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编的有12人,但仅有9人在岗,被乡镇挪作他用或被外借的有3人,即使在岗的也往往兼有乡镇(街道)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乡镇文化专干平均年龄偏大,由于缺乏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

第五篇:泰安市农机三率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泰安市农机“三率”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主题词:农机“三率”,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概要:农机挂牌率、持证率和年检率简称为农机“三率”,是衡量农机安全的主要指标。上半年挂牌率、持证率和年检率分别为32.63%、41.68%和47.58%,分别占全省第10、第8和第6名。存在问题:“三率”水平低,执法力量弱,落实措施力度小,规范化建设差距大。意见建议:开展以手扶拖拉机为主的无牌无证百日专项整治活动,把“平安农机”建设活动引向深入,搞好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加强督查与考核。

农机挂牌率、持证率和年检率简称为农机“三率”,是衡量农机安全的主要指标。农机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几年来,我市农机安全监管部门以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加快了农机化发展速度,农机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达320万千瓦,各类拖拉机保有量达5.5万台,联合收获机保有量9270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70%以上,正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但是,农机安全形势却日趋严峻。今年上半年,全市发生道路内农机事故10起,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3万元。如何提升农机“三率”水平,加强农机安全源头治理,探索农机安全科学发展新思路,建立起与农机化发展高级阶段相适应的农机安全长效机制,促进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我们农机监管部门的首要问题。

一、全市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现状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农机安全源头管理,努力构建安全管理执法、监控、宣传三大防线,确保了全市农机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全市市县两级共有农机监理机构7个,农机监理员120人;乡镇一级农机安全监理作用发挥得好、具有独立院落的农机管理站有37个,农业综合管理服务机构47个;村一级普遍设立了协管员。2008年登记挂牌的动力机械为33677台,挂牌率为32.26%;机具年检数12981台,检验率为38.55%;共办理驾驶证22569个,农机手持证率42.59%,农机“三率”接近全省中游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几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平安农机”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活动,先后制定了《农机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农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农机监理业务工作流程》、《农机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50个有关牌证核发管理、安全检查、执法监督、宣传教育、队伍建设等规章制度,保障和规范了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市县两级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监管部门具体抓的良好局面。每年年初,市政府与市局、市局与各县(市、区)农机局、各县(市、区)农机局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农机户层层签定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起了市、县、乡、村、户五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

三是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全市各级农机监理部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了农机驾驶人员及广大群众安全生产意识。每年6月份都开展 “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日”和“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共印发各类宣传材料8000余份,出动宣传车30台(次),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30余次,张贴宣传标语300余条,悬挂过街条幅20余幅,制作宣传图板100余块,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专项整治。今年首先加强了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队伍建设。全市新成立了6个农机监理执法大队,下辖21个监理中队,新增8个中队;出外勤执法的监理员达到88人,新增33人;监理专用车21辆,新增8辆。其次,积极开展各项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市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泰安市农机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春夏秋冬“四个战役”实施方案》,以及《关于印发〈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推进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强化登记管理、治理无牌无证为主,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春夏秋冬“四个战役”和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抓责任三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检查车辆300余台次,检查人员800余人次,新挂牌2244 副,新考驾驶员874个,年检农业机械8802台,检查处理拖拉机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规违法行为930起,及时整改,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农机“三率”等各项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

五是努力开拓创新,平安农机创建活动逐步深入。全市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是平安农机建设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已累计创建了许多个农机安全示范点,其中有1个示范县,20个示范乡镇、130个示范村,1100个示范户,都已挂牌表彰。为了让全市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其一,设立优秀示范点,市局下发了《关于推荐农机安全十百千优秀示范点的通知》,在已创建示范点中优中选优,选拔推荐优秀示范点380个(示范乡镇13个,示范村62个,示范户305个),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不断提升水平、档次,使之尽快成为省级先进和全国先进典型。而且尽量沿国道省道选点,便于检查指导和参观学习。其二,统一标准,制成了明白纸印发。其三,积极推荐第二批省级示范点11个。其四,开展了新一轮的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今年5月份与市安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通知》(泰农机字[2009]32号),按照农业部和省办要求,全国第二轮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已在全市展开。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三率”水平低。全市农机监理的“三率”水平仍然较低,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省站对上半年全省各地市“三率”水平进行了通报,我市农机保有量55673台,占全省第15位,挂牌率、持证率和年检率分别为32.63%、41.68%和47.58%,分别占全省第10、第8和第6名,其中挂牌率和持证率较上年增长4.54%和1.75%,分别占全省第8名和第12名;上半年挂牌、办证分别为2528副和972个,分别占全省第12名和第15名。实际上,我市1—7月份挂牌率、持证率和年检率分别为37.05%、44.24%和29.61%,挂牌率和检验率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上半年挂牌率、持证率和年检率分别为38.8%、39.94%和36.47%),如果按全国平安农机县(区、市)标准来衡量,差距更大。我市“三率”低、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手扶拖拉机治理力度不够,全省也是这个原因,凡是这次通报在全省前六名的临沂、济宁、日照、威海等地市,都是手扶拖拉机挂牌、办证多,二项指标都第一的是临沂市,挂牌18663副,办证20052个。日照市1—6月份手扶拖拉机挂牌4985副,办证7486个,分别占全省第6、第2名,1—7月份手扶拖拉机挂牌增长到12400副,办证增长到16573个。

(二)执法力量弱。泰安市农机监理力量相当于莱西一个县。而且村级协管员作用发挥得很不好,只有岱岳区等两三个县(市、区)注意发挥村协管员的作用。个别县(市、区)监理中队还没有全部投入治理工作,工作力度不大,影响了全市进度。

(三)落实措施力度小。全省挂牌办证较好的地市也是治理手扶好的地市,一是减少了收费,二是给村级协管员留成多,我们在这方面工作力度小,小到几乎不起作用。

(四)规范化建设差距大。全市农机监理规范化程度远远低于莱州和莱西市,拖拉机桩红外线桩考仪、无纸化办公没有一个县(市、区)具备。

三、意见与建议

一是开展以手扶拖拉机为主的无牌无证百日专项整治活动。活动时间:从现在开始到12月中旬。治理对象:小手扶。治理方法:深入开展三项活动和三项建设,强化源头管理,面上清村与市场整治相结合;减少收费;发挥村级协管员作用,集合10余台以上办结一次,重奖村级协管员。活动目标:通过百日专项整治,到年底实现力争全市手扶拖拉机挂牌办证突破2万台。活动要求:要把“三率”水平的提高作为农机安全监理的最基础工作和重中之重,制定具体目标,明确具体任务,落实具体责任。从加强牌证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等关键环节入手,把“三率”整治活动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机安全管理和“三率”工作抓上去。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活动。通过扎实开展活动,推选出新的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户。要按照省站要求,重点做好农机安全示范村、户建设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安全监管,创新创建形式,扩大创建规模,充实创建内容,增强创建效果,提高创建水平,进一步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要加强宣传,挖掘典型,把平安农机示范点的建设和“三率”整治紧密结合。要加强领导,主动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工作,把创建活动纳入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并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推动创建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

三是搞好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主要是加强农机监理队伍规范化建设,建设一支思想过硬、纪律严明、执法公正、业务精通、反应迅速的农机监理执法队伍;加强农机监理工作法规、规章制度规范化建设,重点是督促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农机监理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严格工作纪律和程序,做到严格执法,令行禁止;加强农机监理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农机安全检测设备、红外线桩考仪和无纸化考试系统,为规范农机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加强农机执法工作规范化建设,统一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规范安全检查人员的执法行为。

四是加强交强险工作力度。重点是在突破困境创新思维上下功夫。要借鉴滨州等市的经验和做法,开拓创新、广开思路、积极进取。

五是做好安全宣传和杂志发行工作。上半年信息宣传工作已进行了通报。杂志发行工作要做到与农机监理工作统一计划,一并部署,确保我市先进位次。

六是加强督查与考核。修改考核细则,加强督查与考核,实行目标考核奖惩兑现。其中,“三率”提升达到了规定水平且占全市前三名的,年底方可评先树优;“三率”达不到水平的全市通报批评,并将情况通报给各县(市、区)政府;对连续三次通报最后一名的,提出警告;工作差、考核倒数第一、“三率”工作拖全市后腿的,由领导小组向各县(市、区)政府书面建议调整有关责任人员。

下载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谦---泰安市农村居民文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 年理论研讨会论 文 浅议廉洁文化进学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建喜 单位: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第二中学 廉洁文化建设是以“廉洁”为主......

    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xx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学校虽然地处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但作为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一方净土,校园文化建设是我们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2010-06-29 18:15:3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街道村级文化建设......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对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城郊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浅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钟耀乐(101571247)摘要: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受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特点、自身发展需要和专制主义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然而企业文化所拥......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大全)

    文章标题: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对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城郊部党的十六届五......

    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文章标题:街道村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其他的事都是小事,对文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稳定、村民素质的提高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缺乏整体认识,城郊部党的十六届五......

    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文化系统、视觉文化系统和理念文化系统的总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