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19:0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

第一篇: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

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

【作者】王玉 【导师】张风荣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农业大学,种植业,2005年,硕士

【摘要(中文/英文)】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所处的经济转型时期的特点以及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趋势,进而揭示了经济转型时期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矛盾及其特征。通过剖析历次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涌现的成功案例,和总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其启示,分析了芮城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分析和评价了芮城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提出了芮城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最后提出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市场和政策保证措施。This thesis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al structure transform from 1990's to this century and its developing tendency, as well as illustrated the facing contradictions and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al structure transform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By analyzing the successful cases and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and its revelation during the past economical structure transform, combining these to the status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status, development and changing tendency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i Cheng County,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Rei Cheng County.Finally, the methods of technology, market and policy for guaranteeing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were discussed.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

第一章 绪论 6-8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6-8

第二章 国内外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分析 8-41

2.1 国外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分析 8-20

2.2 我国经济转型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20-32

2.3 农业发展新阶段主要矛盾及其特征 32-41

第三章 芮城县社会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41-51

3.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41-49

3.2 社会经济发展评价 49-51

第四章 芮城县农业结构调整启示 51-65

4.1近年来结构调整的成功典范 51-61

4.2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与启示 61-65

第五章 芮城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65-72

5.1 二元社会结构遗患难消 65-67

5.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压力大 67-69

5.3 小城镇发展滞后 69-72

第六章 结论 72-100

6.1 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定位 72-75

6.2 农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选择 75-82

6.3 农业结构调整的技术保证 82-88

6.4 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保证 88-95

6.5 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保证 95-100

参考文献 100-102

致谢 102-103

个人简介 10

3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分析

【作者】赵晓晖 【导师】尉京红

【作者基本信息】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2008年,硕士

【摘要(中文/英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有着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加强“三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2004年至2008年中央共出台5个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中央对农业发展问题的关心。农业作为发展中的重点,农业投资起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持久、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状况直接关系着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当前的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农业的弱质性特点,政府须给与一定的支持和保护,加大对农业投资。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河北省的农业投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业投资效益并未得到明显提高的情况下,结合河北省的具体情况,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和评价农业投资效益的指标找出影响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提...更多高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文章首先对农业投资效益的概念作了相关的界定,指出了如何评价农业投资效益的高低,即通过对投入和产出进行比较得出;其次对农业投资效益运用的相关理论进了分析,为进一步运用理论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再次,针对河北省的具体情况,先是针对政府对农业的投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的产生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1997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河北省的农业投资效益和主要农业投资领域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制约河北省总体农业投资效益和主要投资领域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河北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全面提高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的建议和对策,在提高农业总体投资效益方面,提出了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投资结构、加强资金管理等建议;在提高河北省种植业投资效益方面,建议要从种植业结构方面、投资方面、政策方面着手;在提高河北省畜牧业投资方面,建议从投资方面、制度方面、调整结构方面、人力资本等方面提高投资效益

摘要 4-5

Abstract 5-6引言 9-18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9-11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研究目的 10

1.1.3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5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15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6

1.3.1 农业投资的基本内涵 15-16

1.3.2 农业投资效益的基本内涵 16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16

1.5 研究方法 16-17

1.6 可能的创新点 17-18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18-21

2.1 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的理论依据 18

2.2 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的方法 18-21

2.2.1 农业投资效益分析的常用方法 18-19

2.2.2 农业投资效益分析方法中主要评价指标的确定 19-21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的总体分析 21-29

3.1 政府对农业的投资结构分析 21-23

3.2 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3-24

3.3 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的实证分析 24-29河北省各主要农业投资领域效益的分析 29-36

4.1 种植业投资效益分析 29-33

4.1.1 河北省种植业发展现状 29-30

4.1.2 河北省种植业实证分析 30-33

4.2 河北省畜牧业投资效益分析 33-36

4.2.1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现状 33

4.2.2 河北省畜牧业实证分析 33-36全面提高河北省农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36-42

5.1 提高河北省农业总体投资效益的建议 36-39

5.1.1 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 36-37

5.1.2 改善农业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37-38

5.1.3 加强农业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38-39

5.1.4 建立以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为主的农业用地监测管理制度 39

5.2 提高河北省种植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39

5.3 提高河北省畜牧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39-42结束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6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46-47

作者简介 47-48

致谢 48-49

附件 49-5

2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风险实证研究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三农”问题更加重要。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现阶段先进农业生产力企业组织代表,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广科技成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存在诸多问题:股本规模过小、上市公司数量过少、“背农”现象愈演愈烈、会计信息披露屡报丑闻、经营

业绩每况愈下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本文拟以38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其在2002-2006年的市场表现,深入剖析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力求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由一章导论和四章核心内容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对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研究综述,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业上市公司概述。主要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界定,并且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分布情况、股本规模情况、业绩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三章,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研究。主要阐述股票市场风险的含义及其分类方法,在本论文中主要把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更多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第四章,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非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首先对股票市场风险的估计模型进行介绍。然后以农业上市公司近年来股票市场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一指数模型得出系统性风险系数,然后建立非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估计出非系统性风险的大小;进一步,选定影响变量: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农业收入占总利润的比例、补贴收入占总利润的比例、流动比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剖析非系统性风险成因。第五章,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非系统性风险防范。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农业上市公司非系统性风险提出对策: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瓶颈;优化资本结构;继续扩大规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政策扶持和适度农业补贴力度。论文在全面阐述农业上市公司风险的基础上,在研究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时,不同于以往的将整个股市的系统性风险纳入研究范围,而是专门有针对性地选取我国38家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区间,从而使研究结果更能反应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在进行非系统性风险的测度中,论文以单一指数模型求解非系统性风险比例,并设其为解释变量的方法,使研究的结果更具科学性。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导论 9-17

1.1 选题背景 9-10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0

1.2.1 选题的目的 10

1.2.2 选题的意义 10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0-15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0-12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2-15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6

1.4.1 研究思路 15-16

1.4.2 研究方法 16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农业上市公司概述 17-22

2.1 农业上市公司的界定 17-19

2.2 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 19-21

2.2.1 农业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19-20

2.2.2 农业上市公司股本规模情况 20

2.2.3 农业上市公司业绩情况 20-21

2.3 小结 21-22

第三章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研究 22-30

3.1 股票市场风险理论基础 22-24

3.1.1 股票市场风险的含义 22

3.1.2 股票市场风险的分类 22-24

3.2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成因分析 24-26

3.2.1 股票市场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24-25

3.2.2 股权结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25-26

3.2.3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 26

3.3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26-30

3.3.1 完善股票市场机制 26-28

3.3.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 28-29

3.3.3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29-30

第四章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非系统性风险研究 30-46

4.1 非系统性风险估计模型的选择 30-34

4.1.1 马科维茨股票组合选择模型 30-31

4.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31-32

4.1.3 市场模型 32-33

4.1.4 非系统性风险估计模型的建立 33-34

4.2 农业上市公司非系统性风险测度 34-38

4.2.1 非系统性风险估计中的计量问题 34-36

4.2.2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36

4.2.3 研究假设 36-37

4.2.4 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37-38

4.3 实证结果和分析 38-46

4.3.1 运用SPSS 软件计算非系统性风险比例(NSR)38-39

4.3.2 相关系数分析 39-41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1-44

4.3.4 结论 44-46

第五章 农业上市公司股票市场非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46-49

5.1 利用资本市场解决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瓶颈 46-47

5.1.1 加大资本市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 46

5.1.2 增强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 46-47

5.2 优化资本结构 47

5.2.1 根据经营风险来优化资本结构 47

5.2.2 依据偿债能力强弱来确定资本结构的负债比例 47

5.3 继续扩大规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7-48

5.3.1 增加农业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走规模经济道路 47

5.3.2 立足主业,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47-48

5.4 加大政策扶持和适度农业补贴力度 48-49

结束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54

作者简介 54

第二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国家改革开放多年来实践总结出来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其合理化对农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及生活水平的提高。10多年来,圭岗镇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柑桔种植的好路子,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镇柑桔生产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实现了“人均一亩果,一户一果园”的目标,成为名符其实的柑桔专业镇,群众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大部分柑桔树龄达10多年以上,已经进入退化期,特别是受到病害影响,继续种植柑桔面临着极大困难,进一步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显得尤为迫切。

一、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圭岗镇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42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1.5万亩,生态林15万亩。25坡度以下山坡地16万亩,山地面积占全镇面积80%;耕地面积3.1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万亩,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镇。

镇委镇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结合圭岗是优先保护生态发展镇的功能定位和自然气候特点,及早谋划,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重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道路。通过加强那柳南药(牛大力)示范基地、三垌山楂示范基地、河坪板栗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结构,以点带面,统筹开展“一村一品”项目,促进全镇从单一种植向多品种种植、养殖局面转变。

在继续巩固和壮大传统产业氹仔鱼养殖的基础上,提倡高坡度的领地种植杉树、松树等用材林。目前,新种用材林面积1万多亩、板栗3000多亩、南药500亩、氹仔鱼养殖新增面积300多亩,种养业稳步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发展势头初现。

二、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圭岗农业结构调整只是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一些重要的结构性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种植柑桔曾经让广大农民尝到甜头的产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此外,技术服务跟不上、资金投入不足、产业规模不大、农民实用技术掌握等,都影响了全镇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如不及时加以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认识不到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种植业存在着盲目现象,农民出现严重的盲从种植或跟风种植,看到别人种什么,自己也种什么。10多年来,由于广大农民从柑桔产业中得到实惠,大部分人都盖起了一幢幢“桔子楼”,形成“观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资金投入不足,示范点作用发挥不大。全镇的种植示范点建设是以政府为指导,引进采用“公司+农户”形式,除业主和政府投入外,吸纳社会资金少,投资渠道单一,加上由于公共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导致资金投入不足,使示范基地建设未能形成现代化、规模化,基地效应不明显。

(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农田面积较少,加上早几年大部分农田、旱地都种上了柑桔,因而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龙头产业地位逐步掉失,新的产业链条未形成。随着柑桔产业的退化,其龙头带动地位逐步掉失。传统产业氹仔鱼等虽然可以壮大,但养殖面积受到限制,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难以成为主导产业。再加上南药、板栗等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农村、农业中心任务来抓,科学合理地制定全镇农业结构调整长远规划与实施计划,健全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加大宣传力度,依靠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的主动性,掀起农业结构调整新高潮。

(二)发挥优势,培育新增长点。圭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春砂仁、牛大力、金银花等南药种植。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引入投资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将圭岗逐步打造成为南药生产专业镇。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加大投入,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四)合理布局,促进规模发展。在加强现有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上垌村茶叶、山根村淮山、小水村油茶等种植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全镇种植业多向发展;引导有经验、有一定资金实力的种植户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大南药、板栗、油茶种植规模,培育种植大户,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大力推进“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方式,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形成公司与农户合作的共赢互利模式。

(五)强化技术,确保服务到位。镇成立种植技术服务机构,与公司负责种植技术的培训、指导和示范,确保各项重点技术环节服务到位。以本地适宜品种为重点,选择丰产、抗病、易管理、药效高、市场需求大的品种为推广品种;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镇农办和农技站人员在产前、产中、产后要及时深入示范基地和种植户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

第三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是国家改革开放多年来实践总结出来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其合理化对农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及生活水平的提高。10多年来,圭岗镇探索走出了一条发展柑桔种植的好路子,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全镇柑桔生产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实现了“人均一亩果,一户一果园”的目标,成为名符其实的柑桔专业镇,群众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大部分柑桔树龄达10多年以上,已经进入退化期,特别是受到病害影响,继续种植柑桔面临着极大困难,进一步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显得尤为迫切。

一、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圭岗镇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42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1.5万亩,生态林15万亩。25坡度以下山坡地16万亩,山地面积占全镇面积80%;耕地面积3.1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1万亩,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镇。镇委镇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结合圭岗是优先保护生态发展镇的功能定位和自然气候特点,及早谋划,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重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道路。通过加强那柳南药(牛大力)示范基地、三垌山楂示范基地、河坪板栗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农业结构,以点带面,统筹开展“一村

一品”项目,促进全镇从单一种植向多品种种植、养殖局面转变。

在继续巩固和壮大传统产业氹仔鱼养殖的基础上,提倡高坡度的领地种植杉树、松树等用材林。目前,新种用材林面积1万多亩、板栗3000多亩、南药500亩、氹仔鱼养殖新增面积300多亩,种养业稳步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发展势头初现。

二、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圭岗农业结构调整只是取得了初步的、阶段性成果,一些重要的结构性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种植柑桔曾经让广大农民尝到甜头的产业,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此外,技术服务跟不上、资金投入不足、产业规模不大、农民实用技术掌握等,都影响了全镇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如不及时加以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认识不到位,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种植业存在着盲目现象,农民出现严重的盲从种植或跟风种植,看到别人种什么,自己也种什么。10多年来,由于广大农民从柑桔产业中得到实惠,大部分人都盖起了一幢幢“桔子楼”,形成“观望”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二)资金投入不足,示范点作用发挥不大。全镇的种植示范点建设是以政府为指导,引进采用“公司+农户”形式,除业主和政府投入外,吸纳社会资金少,投资渠道单一,加上由于公共财政困难,上级扶持资金有限,导致资金投入不足,使示范基地建设未能形成现代化、规模化,基地效应不明显。

(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由于农田面积较少,加上早几年大部分农田、旱地都种上了柑桔,因而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龙头产业地位逐步掉失,新的产业链条未形成。随着柑桔产业的退化,其龙头带动地位逐步掉失。传统产业氹仔鱼等虽然可以壮大,但养殖面积受到限制,不能形成规模化养殖,难以成为主导产业。再加上南药、板栗等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农村、农业中心任务来抓,科学合理地制定全

镇农业结构调整长远规划与实施计划,健全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加大宣传力度,依靠党员干部的带动作用,提高群众的主动性,掀起农业结构调整新高潮。

(二)发挥优势,培育新增长点。圭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春砂仁、牛大力、金银花等南药种植。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引入投资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将圭岗逐步打造成为南药生产专业镇。

(三)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加大投入,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农业结构调整夯实基础。

(四)合理布局,促进规模发展。在加强现有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上垌村茶叶、山根村淮山、小水村油茶等种植示范点,以点带面,带动全镇种植业多向发展;引导有经验、有一定资金实力的种植户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大南药、板栗、油茶种植规模,培育种植大户,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大力推进“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方式,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协会,形成公司与农户合作的共赢互利模式。

(五)强化技术,确保服务到位。镇成立种植技术服务机构,与公司负责种植技术的培训、指导和示范,确保各项重

点技术环节服务到位。以本地适宜品种为重点,选择丰产、抗病、易管理、药效高、市场需求大的品种为推广品种;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镇农办和农技站人员在产前、产中、产后要及时深入示范基地和种植户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事中药材生产经营。

第四篇:×××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一、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镇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品种相对较少,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一些低质农产品销售不畅,本地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不仅造成农产品“卖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而且不同程度的造成一些社会浪费,影响我镇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来源。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一)种植业。要坚持质量、产量、结构、效益的统一,改良优质品种,提高质量。特别要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提高种植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粮食作物要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品种,引导和鼓励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在稳定冬小麦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面条、蔬菜饼干、专用面粉等精深加工产业,今后几年将在北齐路、皇马路沿线两侧建成千亩优质小麦基地;要提高玉米品质,重点发展优质饲料加工,并配合加工需要发展高淀粉、高含油等玉米副产品生产。

2、蔬菜种植。将在××、××、××等6处蔬菜示范园的基础上,再建3处占地约一千亩的优质蔬菜基地。重点引进白丽、F-189等新品种,使用无土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雄蜂授粉等高新技术,改进栽培管理方式,大力发展绿色蔬菜食品生产。在“翠竹”5个绿色蔬菜品种获得认证的基础上,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强蔬菜优质、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今年力争再有2-3个

品牌通过国家“绿色蔬菜”认证。

(二)畜牧业。以兴办畜牧养殖小区为突破口,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重点发展以牛、羊、鸭为主的食草节粮型动物。大力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完善畜牧兽医体系,提高饲养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适当发展饲料加工业,方便养殖户购买使用。调整畜牧业品种结构,加快生猪品种的改良速度;引进蛋鸡新品种,提高蛋鸡产蛋量,加快其出栏周期。同时,积极推广南蓬联户饲养肉食鸭的典型经验,力争形成“百万只”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一)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认真抓好种植业“种子工程”和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开发一批种养优良品种,推广一批能够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进实用生产技术。今年以来,全镇已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6项,引进应用名优粮菜新品种12个,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示范推广项目 20多个,培训农民2万人次,推广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面积分别达到5万亩和4.5万亩,大宗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今年按照科技人员到户,成果推广到田,技术传授到人的要求,着重提高技术措施到位率、应用率,全镇5.6万亩小麦丰收有望,4万亩设施蔬菜优质高效,粮菜亩收入预计平均增长800元。全镇奶牛、肉牛良种覆盖率平均在90%以上,生猪、家禽基本全部实现良种化。

(二)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一方面,加快于家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建设,争取将其建设成为以蔬菜批发为主,农副产品销售为辅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另一方面,将今明两年确定为农资市场建设年,着力把北羊农资市场发展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辐射面最广的农资市场。今年以来,自西南羊至南卧石规划设计了13000平方米的营业楼房,目前已竣工6000平方米。将在每年3月份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农资交流会,市场辐射至益寿临广四地,高峰期农资交易量最高可达300吨/日。截至目前,以北羊村为中心,长约6公里的农资市场内经营业户已发展到200多家,年营销额可达5亿元。

(三)加快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该镇围绕绿色蔬菜、腌菜佐料、肉制品等特色农业,鼓励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成立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今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农民科技协会、水利协会、林路管护协会等5个农民协会,全镇已有10余个经济合作组织,入会人员达1600余人,每年带领农民致富近千人。去年,西红柿协会内部人均增收500元,蔬菜运销协会会员的蔬菜售价比批发价高出0.4-0.6元,实现增收400元,西上村水利协会经过多方努力,修建PVC防渗渠12000米,新打机井15眼。

(四)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更加有效地启动服务于农业的增收项目。今年,全镇农业投入达到7000余万元,建成500亩绿色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试验蔬菜新品种23个,蔬菜新品种推广率达到98%。全镇蔬菜总产量、蔬菜总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10%左右。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镇村供水系统,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投资数万元完成排洪泄水工程,确保安全度汛。

第五篇: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对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创业工程”,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通过“经营城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快速崛起的工业经济和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相比,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如何进一步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日,县委办会同县农业局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2002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保粮、强菜、稳烟、兴林、促牧和发展加工业”的工作思路,合理调整农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东部优质粮、北部优质烟,中西部蔬菜种植,西南部畜牧养殖的块状农业产业带,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一)农村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结构日趋合理。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8.5亿元,与2002年的21.7亿元相比,五年翻了近一番。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312元上升到2007年的4608元。粮食与经济作物比例由2002年的68:32调整为2007年59:41,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9个百分点。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大主导产业成效显著。全县农业耕地面积82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30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37万亩(复种面积)。烟叶、蔬菜、粮食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三大主导产业,涌现了一批专业村、组。今年,全县烟叶面积达到14.5万亩,为近几年来之最,尤其是王洛、汾陈超过3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8.5亿公斤。通过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新技术,粮食产量连年提高。2007年夏秋粮食作物面积130万亩,总产量达5.8亿公斤。今年全县61万亩小麦,亩均单产483公斤,总产2.96亿公斤,夏粮生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

(三)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通过各种惠农政策,扶持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县群发实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面粉厂等12家农业企业被命名为市级龙头企业,39家农业企业被命名为县级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农村劳务输出步伐加快,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近几年来,政府通过鼓励、引导、培训,提供信息,组织协调等各项服务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力转移,输出人员逐年增加。据农村家庭抽样调查,全县劳务经济年收入20亿元以上,占gdp的16%;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5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如麦岭镇总人口4.7万人,其中劳动力2.2万人,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9万人,劳务收入达1.5亿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总体情况看,区域布局还不够合理,农业效益还不高,粗放经营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禁烧工作难度大。主要表现在东部几个乡镇大面积为夏粮是麦,秋粮是豆和玉米,很少有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从近年来的禁烧工作来看,也暴露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种植结构调整比较好的颍阳、王洛、汾陈等西部、北部乡镇,麦收后群众不仅不点麦茬,还派人防守地块,禁烧工作比较顺利;而姜庄、麦岭等东部几个乡镇禁烧屡禁不止,工作难度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纯作面积较大,种植结构单一。

(二)农业种植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幅度大,如化肥由去年每袋100元涨到170元,再加上耕种、浇水、收割,种一亩小麦不计算劳力成本就需投入300多元,农产品价格较低,农资价格高,两者的“剪刀差”已经抵销了国家粮食补贴收益。若承包别人的土地每亩租金300—500元,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还要倒赔。农业种植风险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影响了农民精耕细作的积极性。座谈中部分农户代表说:“种地费工费时且收益不高,在建筑队干活一天至少挣50元,年收入至少也能挣七八千元。”一些农户把种地作为副业,把经商、务工当作家庭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三)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农业生产粗放经营。我县总人口80万人,农村劳动力总量47万人,占总人口的近60%。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县剩余劳动力围绕市场,脱离土地转向二、三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县劳务输出人数25万人,占全县总劳动力的53%。

特别是麦岭、姜庄等东五乡镇外出务工人员更多,占当地劳动力总数的70-80%,进入乡村看到最多的是老人、妇女、儿童,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留守的老人、妇女只种传统的“懒庄稼”,解决温饱,照看儿童守家门,农业生产粗放,不考虑精耕细作。

(四)土地流转不畅,农业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户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生

活需要而进行农业生产,分散种植,收益较低。座谈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农户有联片种植愿望,但一些农户不愿调换或对外承包,影响了种植规模发展。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部分在外务工者,对打工失地有忧患意识,宁愿种一些“懒庄稼”也不愿将土地对外承包;二是没有外出门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户,靠种地维持基本生活;三是一边种地,一边在农村建筑队干零活的,以地为生;四是一些外出务工者把土地暂时承包给他人,但考虑到外出务工不稳定,一旦无工可做,还可以种地,从而导致土地流转面积小、流转时间短、流转价格低,租地者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土地流转、返租倒包渠道不畅,影响了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五)农业基础设施不平衡,影响结构调整。我县的十里铺乡、王洛镇、汾陈乡、颍阳镇、库庄乡等乡镇,有传统的种植蔬菜、烟叶习惯,县烟草扶持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又多予倾斜。目前,这些乡镇田间路、涵、桥畅通,基本实现了“井井通”,抗旱保丰收能力较强,群众生产积极性高。如汾陈乡现有机井900多眼,每60亩就有一眼机井。而其它乡镇,特别是东部茨沟乡、麦岭镇、丁营乡、姜庄乡、范湖乡五个乡镇,大片的田间耕作道路窄,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地没有几眼井,有井的还不通电,浇地成本还高。如十里铺、汾陈等乡镇“井井通”用电浇地,每亩成本7块多,而姜庄、麦岭只能用机械浇地,每亩成本25元。所以,这些地方农民就只种麦、豆等“懒”作物,不愿种烟叶、蔬菜等需要经常浇水的作物,这些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严重障碍,也是东部几个乡镇今年迟迟没有抗旱抢种的因素之一。

(六)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目前,我县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加工等企业少,规模小,工艺落后,科技含量低,加工水平有限。有的农产品虽有些加工,但多数为粗加工,加工深度不够,精品不多,名牌更少,产品附加值低,增值空间有限。从而导致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格局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在产业化服务方面,组织不健全,产供销不配套,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

(七)群众思想观念保守,政府引导不到位。在调查中,部分乡村干部对结构调整存在畏难情绪。东部几个乡前几年还种植烟叶,后遇到自然灾害、病害,收益受损,加之群众对烟站收购意见大,大部分农户一改过去种烟模式,种植麦豆“懒庄稼”,并慢慢地养成了“懒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汾陈、王洛等乡镇的群众大多在地里抗旱种秋,或浇烟浇菜,而麦岭、姜庄等乡镇的群众却在打牌聊天,靠天等雨。在调查走访中,也看到可喜的一面,今年范湖乡、茨沟乡和双庙乡邻近的几个村听说种植“三樱椒”有钱可赚,也已开始间作套种。从中说明,宣传到位,正确引导,种植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八)农民科技意识差,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对农业生产缺乏信心,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只能在传统农业的水平上经营运作,缺乏在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的适应能力,造成收入难有较大的突破。同时,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较为严重,缺乏收集致富信息、摸索致富途径、寻找致富项目的欲望,认为增加收入的出路就是外出务工。据调查,留守种地的农民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受教育程度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左右,对农业生产技术接受应用能力差,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及规划布局

(一)整体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保证,大力发展烟、菜、粮三大优势产业,推广一年三熟或一年四熟间作套种模式,逐步压缩纯作粮田面积。通过扩大间作套种规模,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内土地的产出效益。烟叶生产要逐步向适宜种植区集中,实现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蔬菜要进一步优化布局,重点发展反季节种植和粮菜间作;粮食作物在保证面积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使好的多起来,形成规模,让多的好起来形成特色,全面提高我县农业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经过3—5年的努力,把烟、菜、粮三大产业真正发展成为我县农业的特色产业。全县常年间作套种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粮食作物(夏、秋)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总产6亿公斤以上;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35万亩,产值达到15亿元以上;烟叶面积发展到15万亩,产值达到6亿元以上。到2010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二)规划与布局

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布局与规划,要依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分区推进,规模发展”的原则,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烟则烟,宜林则林。具体布局建议为:

1、高速公路以东大力发展蔬菜及粮菜、粮棉间作套种生产。其区域包括山头店、茨沟、双庙3乡的部分行政村和范湖、姜庄、麦岭、丁营四乡镇全部。该区地势平坦,人均耕地较多,农村劳力外出务工多,具备土地流转的条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沿洛界路、沟丁路、茨逍路、许丁路两侧发展蔬菜种植。以麦岭为中心,建立大型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等措施,发展种植公司、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壮大蔬菜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抓好优质粮生产,稳定粮食总量,提高种植效益,并推广小麦—辣椒、小麦—棉花间作套种技术,逐步扩大间作套种面积。

2、高速公路以西至311国道以东分三个类型区:

(1)设施瓜菜种植区:自姜紫路以北至北汝河以南,主要包括湛北和山头店两个乡的部分行政村。该区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人均耕地较少,劳力充裕,发展设施瓜菜种植已有成功典型(湛北尚庄、山头店菜冯、石湾等)。该区应把发展设施瓜菜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优质小杂果生产区:此区自汝河以北至岗高线以南,包括茨沟、库庄、双庙三个乡的行政付。该区交通方便,人均耕地较少,大多群众有种植果树的习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沿白灌渠两侧发展小杂果生产。

(3)麦椒、麦—烟—菜间作种植区:此区自岗高线以北至许昌县交界,包括库庄、双庙、颍阳3个乡镇的部分行政村。该区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多数群众有间作套种的习惯。今后,应把发展以麦椒、麦—烟—菜为主的间作套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3、311国道以西分两个类型区:

(1)汝河以北为优质烟叶生产区:包括十里铺乡、库庄乡、王洛、汾陈、颖回和颍阳镇的大部分行政村,该区域为我县烟叶的主要种植区,种烟历史悠久,多数群众均有连年种烟的习惯。发展烟叶生产,实行规模种植是该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近城区的十里铺及库庄乡的部分行政村,应把发展优质烟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步压减蔬菜种植面积,促其向我县东部转移。利用现有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我县烟叶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之乡。

(2)汝河以南为浅山杂果和里川烟生产区:包括紫云、湛北、山头店三个乡的部分行政村,该区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常受旱灾影响,应把发展抗灾力较强的小杂果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紫云镇沿柳河两岸大力发展里川烟,力争达到6000亩。

4、中部林业生态带:

以县城为中心,城北沿氾河两侧、城西沿二环路两侧、城南沿工业区北侧、城东沿东二环路两侧,建设林业生态带,净化城市生活环境。

四、加快结构调整的建议和措施

(一)引导观念转变,增强广大干群调整的自觉性。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做起。首先要克服乡、村机关干部对结构调整的畏难情绪,树立信心,大刀阔斧进行结构调整;其次要克服部分群众不思进取,因循守旧的思想,彻底改变种植“懒庄稼”养成的“懒习惯”,以致富论英雄,形成崇尚致富的良好风尚。研究出台我县调整农业结构的《意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讨论,把村组农户作为讨论的主体,围绕调什么,怎样调,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要组织乡村组干部及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等先进地区参观考察,找思想上差距,找经济上的差距。通过新闻宣传、会议动员、广泛讨论、学习考察、市场分析、效益对比,激活基层细胞,使调整农业结构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是决定农业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县乡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茨沟、麦岭等东部五个乡镇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县农业、粮食、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在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节水灌溉等项目安排上要向这些乡镇倾斜,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逐步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田间道路相通的高标准良田,为农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速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集中经营。当前,相当多的农民都把外出务工做为收入的主要渠道,把种田作为副业来对待,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这在全县较为普遍。东部五乡镇人均土地多,外出务工人员也多。对此,要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新途径、新方法,采取返租承包,土地入股,企业或种植大户与农民共同经营等多种手段,加强土地向种田能手、种地企业流转,鼓励城区附近群众到麦岭等东部乡镇租种土地发展蔬菜,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产出效益。这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四)搞好典型引路,发挥示范户的带动作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机关干部、下岗职工积极投身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茨沟、麦岭等东部五个乡镇的乡村干部、党员要发挥带头作用,反租土地,亲自种植经营或者与农户合作经营,发展蔬菜、烟叶等高效农业,建立示范基地,搞好典型引路,引导群众规模种植,形成以基地为龙头,龙头带龙身,龙身带龙尾的发展格局。

(五)调整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着力淘汰劣质产品,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优质专用大豆等新品种。蔬菜生产要在发展精品蔬菜、反季节蔬菜的同时,积极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烟叶生产要严格按照程序化、标准化操作,生产优质烟,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六)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营化,提高农业整体效益。要紧紧围绕产业优势,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围绕我县特色产品——蔬菜,发展贮藏保鲜和加工项目;依托我县四大优质粮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由初加工模式向精细化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以农民得实惠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各环节间的利益分配机制,采取“订单农业”、股份制合作、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推动农产品整体质量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大力培育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扩大营销规模,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七)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撑作用。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土壤处理、配方施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积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重点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绿色证书”、“阳光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函授和专业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八)搞好技术信息资金服务,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保证。在农技服务方面,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大力普及农业适用技术、新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上档升级。在收集和发布有关农业的信息方面,县有关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广泛发布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预报、发布国内外市场供求信息,提供政策、法律、科技、生产、金融、行情等动态信息,为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服务。在资金方面,除了政府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扶持力度外,金融部门还应积极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小额贷款和更多的信贷支持。采取设立农业风险基金、农业扶持资金等方式,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风险性投资提供保障。

下载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转型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选择(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结构调整

    浅析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结构调整 陶雪娟杜 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1106)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多功能性在农业结构......

    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推荐五篇)

    凉州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对策 赵 君 当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依然不高,农民在生产环节的增收空间不大,农......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对策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对策传统的农业种植业由于受天气、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机能减退或突变等现象,但是从当前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应对农业种植业结构不足......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和对策200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一号文件,再一次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我市农业经济从1998年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整......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4-3-24 18:35:00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Hetzer提出生态性旅游发展思路以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一直......

    农产品过剩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过剩与农业结构调整 2001-11-8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当前变化最大,影响最深刻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供给已由短缺转化为供大于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的形成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效益、农民收入预期的影响。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而且也要探索......

    农业结构调整与铜仁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与铜仁发展》新讲座考题 黄廷安 一、填空题 1、农业结构分——几个层次。答案:四 2、农业结构外部结构是指农业在——、——、——产业中的比重。答案: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