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发展两型农业的途径和配套措施
浅谈发展“两型农业”的途径和配套措施
王翠梅
摘要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两型农业;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可持续发展发展“两型农业”的重要性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率先采用了以能源、化肥等投入要素为基础的“石油农业”生产方式。这在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与生态问题,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70年代后,“绿色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等新型农业应运而生。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跨越区域广、涉及人口多,是一个对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不科学的生产方式,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同时,农业也是一个占用和消耗自然资源较多的产业。可以说,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又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发展“两型农业”的途径
2.1 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 面对农业资源日益稀缺、能耗物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的现实,必须把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放在首位。一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守住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底线”,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覆盖、过腹还田等耕地培肥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持续产出能力。二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深入开展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推广以田间工程改造及水稻“控水灌溉”为主的节水技术。三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加快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病虫草害生态控制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2.2 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 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生产过程资源消耗减量化和生产结果无害化。一要积极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型农业经济体系,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二要大力发展适合农业循环经济的低成本适用技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确保技术成果让涉农企业和农户用得起。三要提高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将农产品加工后遗留的废弃物转化为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加快推广可降解农膜、生物柴油、生物农药等生物产品。发展“两型农业”的配套措施
“两型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自身体系的建设,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牢固树立“两型农业”的发展理念。发展“两型农业”是一次农业发展观念的深刻变革。我们既要兼顾眼前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长远的生态效益,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树立节约资源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的理念,推进生产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在政绩考核时,要克服唯GDP论,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生态指标;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显绩,又看潜绩。鼓励各级政府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建立发展“两型农业”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目前,我们要抓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第一,在资源减量化开发、资源的循环利用、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方面的法律。第二,“两型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法规。第三,制定城市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办法和操作细则。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明确政府、企业、消费者在发展“两型农业”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控制城镇污染向农村扩散。强化科技支撑。要加快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农业生产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废弃物利用、绿色肥料、生物农药、生态保护型养殖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新技术。同时,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协作网络,扶持和引导涉农科研、教育、企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有效提高“两型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发展“两型农业”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进村入户行动等,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金融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培育造就一批适应“两型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骨干、致富能手和农民企业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和组织作用。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引导他们发展符合“两型”要求的农业产业。
来源:北京农业 2011 年 12 月下旬刊
第二篇:两型农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两型农业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_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湖南社会学网 作者:刘战平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多功能性的现代农业,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有利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也给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指引了方向。笔者以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定位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机理的探讨,对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对策进行了思考。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的定位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融为一体,直接接受所依托的长株潭城市群的强大科技、经济和社会力量辐射的一种发达的多功能性现代农业。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它的生产与经营方式上都将发生着深刻变化,其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定位,才能使其迈向新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为此,长株潭农业应该定位于“两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分析如下: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据统计,2009年底长株潭三市共有耕地62.33万公顷,人均只有479.7平方米(0.72亩),低于全省的563.8平方米/人(0.85亩/人)的平均水平,远小于全国平均水平989.28平方米/人。05-09年减少耕地1400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500公顷,平均每年递减耕地5.5‰。同时,由省内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压力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扩张占用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今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这就迫切要求提高农业的土地集约化程度。此外,湘江长株潭城市群区段可利用水量约69.88亿立方米,可供城市利用的水量约40亿立方米,综合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综合用水量(588立方米/人.年),水资源可承载的城市人口为700万左右人口,而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已达到500万左右,今后水资源日趋紧张,这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节水农业。由此可见,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来说要求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这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提高其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将朝提高土地生产率,节约用水,并且不断扩大其正外部性,向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环境友好型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受历史上产业布局的影响,重化工业则主要分布在湘江上游的湘潭、株洲两市,导致上游对下游污染严重。株洲的清水塘地区布局了大量的冶炼、化工、农药等产业,株洲市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国平均的5.3倍,是全省平均的7倍。空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酸雨污染加重。2009年与2005年的数据相比,长沙的酸雨频率从48.7% 升高到98.0%,株洲从50.3%升高到83.8%,湘潭从62.3%下降到53.9%。由于株洲的清水塘工业区、湘潭的竹埠港工业区和湘潭钢铁公司等重点污染源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湘江水质受到粪大肠菌群、氨氮和镉、汞、砷等严重污染,严重危及了长株潭城市群饮用水源安全和耕地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特别是湘江株洲段两岸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镉等重金属污染。这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农业来说提出要求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其核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其作用是形成城市的生态屏障,既能保护敏感地带和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能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度假地。这为实现“两型”社会建立生态型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给农业带来深远影响,使得农业功能深化和拓展,表现出来其农业正走向形态、特征、功能多样化,加上独特的区域条件,其农业在节约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以及它的独特形态特征变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有利地推动两型社会的建设。其机理分析如下:
(一)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机理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农业采用现代化集约型的生产与经营方式,在与自然资源相融合中,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成。1.从自然资源方面来说: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节地、节水、节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进行土地集约经营。由于城市群农业的区位特征,土地资源十分紧张,农业经济活动往往呈现土地集约性的特征。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如浏阳的花木、宁乡的农业旅游等项目占地少,利润率高,而水稻、油菜等传统占地较多单位经济价值低的项目逐渐萎缩。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从而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充分利用水资源。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充分利用城市供水系统,采用先进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新技术节水来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探索节水灌溉模式,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最大可能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实现栽培园艺化、设施现代化,充分利用温室,这些温室具有自动喷灌系统和小气候控制设备,能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有利地促进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大力降低石化能耗。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副产品和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发利用农村废弃物如沼气,减少使用石化能源,通过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能循环、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有利地促进节能型社会的建设。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从社会经济资源节约来说: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劳动生产率高、资本回报率高、科技转化率高的现代农业,使得同样的社会经济资源在农业中获得更高的回报,从而相对地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发展劳动集约模式。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由于区域条件,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利用靠近区位优势,以先进设施为依托,在农业活动的各个环节领域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望城的棚膜栽培、无土栽培等,发展劳动的集约化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农业形态,这种农业形态推进人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资本利润率高。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都市辐射下,拥有区位、运输、信息、科技等方面天然的优势,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利用长株潭城市群提供的广阔市场,进行产业化经营,延伸产前、产后各个环节,拓展了农业生产的范围,取得资金的高回报率,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高科技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采用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新的高新技术如袁隆平杂交水稻等,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资源,能极大地改善制约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提高了科技转化率,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这样的生产模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利用,可以极大的节约自然资源。
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机理分析图:
(二)长株潭城市群农业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机理分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呈现出多种形态,其形态的变化对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1.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生态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化进程中必然带来了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热岛效应加剧,人们渴望城市群与自然共存,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在长株潭城市群交界地带和周边地区发展农业,不
仅为人们提供鲜美的农副产品,而且为都市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质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城市群的绿洲和“绿肺”。2.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有机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改变常规食物生产方式,不仅关注食物的生产效率与效益,而且关注其对资源、环境和消费者的影响,着力发展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优质、营养食品。这既产生了一种新的农业形态,又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3.长株潭城市群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在技术上追求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避免工业化技术使农业走上“石油农业”之路,给产品和环境造成污染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追求生态、环保目标,为城市群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力,城市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基础,两者互相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对策
(一)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大力推广循环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以实现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为基本目标,以高科技为主要手段,发展绿色食品,切实加快绿化建设,逐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走集约化、规模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促进农村、农业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
(二)产业集群战略和用工业理念发展战略两大重点战略推进农业。1.农业的产业集群战略。农业产业集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必须正确认识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本质特征,成为产业集群中的重要参与引导者,为其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平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外在条件,降低企业交易及创新成本。2.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战略。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就是在农业发展中导入和借鉴现代工业的先进理念,让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融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从而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以加快城郊农业向农业的转变。
(三)创新农业投资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三大体系。1.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体系。按照“两型社会”发展的要求,鼓励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和工商资本以协作、参股、合作、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长株潭城市群农业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2.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中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3.要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建设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要从培育市场主体和建设市场体系两方面入手,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流通和调节作用,又有国家宏观计划间接调控的多层次的发达的都市农产品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陆远如:《论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机理与机制》,《求索》,2006年第1期,第73-74页。
[2]张学忙:《武汉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77-91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09CJY055)、湖南省教育厅项目(08C474);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9YBB227)
作者: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系主任,管理学博士,湖南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来源:《求索》2010年第12期
第三篇:加快建设两型农业的思考
加快建设“两型农业”的思考
董成森
推进“两型农业”建设是推进“两型社会” 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缓解资源约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我省应当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这一战略重点,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建设,最大限度地节约农业生产要素,最大限度地减弱农业生产的外部性负效应,全面推动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有力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实施结构调整,优化空间布局。要根据我省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市场现状、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本着市场导向、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域相对集中和人地和谐等原则,按带状结构进行“两型农业”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带。扶持一批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及外向型农业的重点县和优势产业带,并在农业产业功能带内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科学利用资源,提高集约化水平。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要坚持农业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大力推广节约型的耕作、施肥、施药、灌溉等技术,促进农业走上低耗高效的道路。一是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实施“药肥减量增效工程”。三是积极发展节水农业,推进农业科学集水、蓄水和用水。四是切实抓好农业装备节能工作。五是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良种良法,做大做强种子产业,通过提高单产水平来克服耕地资源限制。六是发展多熟制种植,提倡立体多层农业。
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要高度重视和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一是要加强对农村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大水土流失治理的力度。二是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控制我省农药使用量近10年来不断增加的趋势。三是加强对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小高炉、小煤矿、小化工等的治理力度,减轻其对农业用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四是大力开展废弃物资源利用循环模式创新和示范。五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科技创新,搞好循环利用。加快推进“两型农业”建设,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对“两型农业”建设的技术支撑,既要做好技术层次的创新工作,又要做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转化。目前,要加快减量化、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攻关,重点开发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多途径循环利用技术。要加强废弃物就地利用、增值化产品、减量化和无害化生产技术的研发。
创新制度体系,构建保障机制。“两型农业”建设必须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并依靠制度规范来确保“两型农业”的顺利推进。要严格规范和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标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加强和完善种养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两型农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奖惩制度、农业资源、农村生态环境定期调查和监测制度;建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制度;建立省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制度。
(作者系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县域经济与农村开发处处长)
第四篇:旅游驱动型乡村现代化发展途径探讨
旅游驱动型乡村现代化发展途径探讨
发布时间:2014-4-6
信息来源: 旅游研究院
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快速扩张的动力已趋弱,中国需要多途径城市化,旅游型城市化便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发展的一种自觉途径。乡村现代化发展是城乡两种生活方式并举、城乡同时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模式,主要是指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一、何为旅游驱动型乡村现代化发展
最早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是澳大利亚学者Patrick Mullins,他于1991年提出“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
对于旅游型城市化国内学者也有不同的界定。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通过研究,认为旅游驱动型城市化主要是通过吸引旅游客流以及刺激现代服务业、交通、商业、房地产、休闲娱乐、餐饮以及其它配套相关产业,为目的地城市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而使人流、资源、资本向城市集中,促进城市化的发展。旅游驱动型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包括:(1)具有一定区域范围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包括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以及人工吸引物等;(2)旅游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3)旅游及相关产业提供就业机会而吸纳了大量劳动力;(4)形成以旅游资源或旅游区为核心的城市空间发展增长趋势;(5)旅游服务体系完备,整体服务水平较高。
我们认为,旅游驱动型乡村现代化是指以旅游功能作为城镇功能的重要部分,通过旅游业直接或者间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从而改变城镇人口的就业结构,实现农民从农业转移向第三产业,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城镇规模不断增大,城镇功能得以提升,从而实现城镇化的过程。旅游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有助城镇现代化的实现,旅游业与城镇化呈互推发展之势,城镇化过程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显著提升了城镇的综合实力。
二、旅游对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预计到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以上,因此,未来10-15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过去一个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由于历史、体制等多种原因,中国的城镇化出现了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说到底,城市化的关键要素是人而非城,城市化的结构是产业结构而非物质结构,而城市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而非改变生活场所。旅游型城镇化是未来乡村城镇化发展的一条新路,是城乡两种生活方式并举、城乡同时现代化的城镇化,旅游型城镇化与其他城镇化类型兼容性强,可优势互补。
1.旅游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联动效应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关联度的朝阳产业,它具有的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这使旅游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能很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并融合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而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2.旅游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范围广,就业层次多,吸纳了大量因人口自然增长新增加的劳动力,以及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服务业及相关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增加。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村民的从业结构由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转为现代的农商结合模式。
3.旅游有助于改善城镇基础服务设施
旅游业是涵盖食、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综合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会带动区域的基础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而且,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会推动区域休闲度假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相关产业产品的换代升级。
4.旅游有助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修养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旅游业扩大了区域对外开放,通过增强区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人员的流通,加速当地居民的观念更新和文化素质提升,在就业的同时感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更快地接触和接受现代文明,在物质和精神上均实现现代化,从而真正意义上地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的城镇化。
5.旅游发展有助改善和保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旅游在开发中注重对当地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的保护,也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旅游消费符合新时代的消费观,在推动城镇发展的同时,能合理调整城镇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镇目标。
三、旅游驱动型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若干途径
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本文根据城镇化驱动力的产生根源,探讨了以下四种旅游型城镇化的途径。
(一)城郊辐射型旅游城镇化途径
1.城郊辐射型旅游城镇化概述
城市化的不断深入,饱受“城市病”困扰的都市人群,都非常渴望亲近大自然,对绿色、休闲、健康有着强烈的诉求,他们需要用慢节奏的生活来缓解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
位于大中城市城乡交错地带的村镇,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受城市经济及基础设施等辐射影响,这些地区通常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强,同时又具有优美田园景观,这类村镇通常会成为旅游地产的青睐对象,以服务本地居民为城镇发展目标,为市民提供各种郊野休闲娱乐活动,以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逐渐发展成旅游休闲小镇或者农业休闲观光为主的生态休闲小镇,从而实现旅游型城镇化。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城郊尤为多见。
2.城郊辐射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
城郊辐射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可概括为:
(1)农民或劳动力会逐渐向城镇转移,农民不再是单纯的从事农业,除了传统的农业,会更多地集中于提供餐饮接待等服务;
(2)村镇生产生活资料逐渐转向为旅游服务,村民的住宅从传统的居住功能转为旅游接待,农田则由传统的种植功能转为观光采摘等旅游休闲功能;
(3)村镇产业逐渐转向餐饮接待、观光休闲等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4)村镇住宅不仅仅服务于本地农民,城市居民会考虑购买第二住宅用以周末休闲度假,同时城镇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会吸引周边农民或其他投资者来此购房,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同时城镇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农业人口,逐渐转为农业人口和城市居民的组合。
3.案例介绍
城郊型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成都市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五朵金花”就是成都农家乐旅游的典范之一。“五朵金花”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以“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命名,分别是在该乡五个村庄的花卉种植基础上,通过“花”和“农家乐”,把城市和乡村连接在了一起。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成功地实现了以旅游推动地区城镇化过程。
(1)从地区性质看,该区由成都市锦江区城郊的一片农村地区华丽转身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休闲旅游娱乐度假区。
(2)从农民角度,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民的土地集中起来,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突出连片联户开发,共同扩大发展的市场空间,提高了土地的集约化程度。通过多渠道来增加农民收益,首先,农民可以通过土地的转包、出租等形式获取租金[11],其次,构建农民就业体系,开发服务型、社会型、自主型、创业型、公益性等不同岗位,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同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利益。农民从以前从事农业转为以服务接待业为主。
(3)从农房改造和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三圣花乡按照“宜拆即拆、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的办法改造了3000多户旧农居,注重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把原来的6个行政村合并成5个景区。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并配套建设学校、农贸市场、社区公共服务站、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引导农民向中心社区集聚,即将完工的2个农村新型社区占地500亩,能安置农民2.2万人[11]。
(4)从农业角度看,“五朵金花”地区已不再是经营传统的耕作种植农业,替代传统的农业的是休闲观光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这里得到了大力发展。
(二)景区依托型旅游城镇化途径
1.景区依托型旅游城镇化概述
一些远离城市的著名自然风景景区,由于环境容量及自然条件的限制,通常不具备接待大规模游客的条件。这些旅游目的地的周边的小镇或村子,虽然不在景区范围内,但自然景色也不错,加上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分担了景区的旅游接待工作,最终成为景区的旅游集散地,形成人口聚居地,从而实现旅游型城镇化。比如九寨沟景区、黄山景区周边区域的城镇化。
2.景区依托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
景区依托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可概括为:
(1)在景区开发前,该区域只是普通乡村地区,随着景区的开发与发展,游客量的增多,逐渐了分担了旅游景区的旅游接待,村民及劳动力逐渐集中,中心区域会逐渐发展成具有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功能的集市,从而也加速了区域的现代化过程。
(2)区域人口结构由本地村民转为村民和游客及投资客等构成,其随着游客量地增多,城镇人口规模也将增大。
(3)农民从村民转为服务接待人员,在旺季为旅游从业者,在淡季可能还会从事部分农活,但以从事旅游服务业为主。随着与外界交流的增多,游客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得以丰富,促进了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4)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产业会从简单的旅游接待逐渐转向及旅游接待、娱乐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结构。
3.案例介绍
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南麓,是黄山的主要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以旅游接待为功能目标,不断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改变了脏、乱、差的局面。围绕打造“一流旅游名镇、休闲养生福地、文明和谐新区、综合服务基地”的战略定位,以旅游经济发展为牵动,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实现并推动城镇化发展。
至2006年,集镇区已基本形成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格局,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境内各旅游经营工商户400多户,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000人[12]。2003年镇属景点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8.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136.6万元,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80%以上。2004年,汤口镇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2009年,镇域人口1.18万人,旅游接待162万人次,实现财政收入4250万元。现阶段汤口镇还依托三个基地(汤口—寨西综合旅游服务基地、山岔旅游观光创意产业园基地、芳村与冈村农家乐服务基地)的升级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不断促进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三)资源富集型旅游城镇化途径
1.资源富集型旅游城镇化概述
自身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城镇,即便是缺乏地理位置和交通上的优势,但城镇本身就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通过特色的旅游资源,打造核心旅游吸引物,发展旅游经济,从而实现旅游型城镇化的途径。以拥有独特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等的历史古村落较为常见。
2.资源富集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
资源富集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可概括为:
(1)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限制,村镇的开发往往落后于城市、县城可达性更强的地域。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才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类资源富集型的偏远村镇。
(2)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本地居民也从普通农民转为旅游业的积极参与者,参与旅游服务接待,商业零售,旅游向导等,思想受到外界文化信息的冲击,精神文化不断得以丰富,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3)通过旅游发展,整合城镇自然文化资源,树立地方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案例介绍
皖南西递是极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村落的整体的综合实力得以提高,为了提高古村落直接的可达性和景区之间的串联,修建了大量基础设施,给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信。
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丰富了农民的就业方向,据相关调查显示,西递的村民务农比例由41.8%下降到了36.3%,经商比例则由原来的7.7%上升到23.1%[13],同时,农民的收入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促进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随着村民视野的扩大,文化素质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意识到自己的“破房子”原来是块宝,加强了保护意识,对可持续发展旅游有实质性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四)文化创意型旅游城镇化途径
1.文化创意型旅游城镇化概述
在本身旅游资源禀赋较好,但还不足以成为独立旅游目的地,或者资源禀赋不高的普通区域,通过结合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或者特色主题进行文化创意,以创造力为核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成为创意休闲小镇或者具有创意主题的特色社区,从而实现旅游型城镇化道路。
2.文化创意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
文化创意型旅游城镇化实施途径可概括为:
(1)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进行文化创意,吸引相关的创作家、企业等入驻或者对该区进行主题创意开发,发展创意产业,形成产业聚集,入驻的企业或个人逐渐成为产业区的居民的一部分。原有的村民被重新安置,或者加以引导,加入创意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区域的各项功能设施和基础设施均得以完善,对旅游者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丰富了区域的产业结构。
(3)文化创意型驱动下的城镇化区域外来的常驻人口素质较高,本地村民在旅游开展过程中也丰富了精神文化内涵,更易实现人的城镇化。
(4)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是该区的主导产业。
3.案例介绍
宋庄位于通州区北部,总面积百余平方公里。砖瓦房、玉米地、水果摊、小卖部,初入镇子,只觉这里跟京郊农村没有什么区别。但隐藏在乡村风土之下的宋庄却是北京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家群落。这里地处偏远乡村,毗邻潮白河,可以满足艺术家内心中追求安宁、原始生活的愿望;而距繁华的市中心不足20公里,距离CBD13公里,从这里驱车仅1小时便可到达国贸地区,那里高度繁华的现代化气息又能使艺术家们很容易融入闹市。
2003年的时候,当地艺术家有二三百人,到2005年猛增到700多人,现已有千余艺术家在此“落户”。宋庄镇政府2004年提出文化造镇,因势利导发展文化经济,目标是建设世界最大的原创艺术家聚集地和集产学研为一体的艺术硅谷。通过积极的社会动员,村民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比较理解和支持,并参与到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的提供中来。
宋庄坚持引驻艺术家,坚持市场主体建设和项目建设并重,积极催生市场主体,引进文化机构和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以宋庄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成立直接服务于艺术家的宋庄艺术促进会,对原创艺术产业集聚区的升级起到助推作用。2005年,宋庄镇域生产总值12.5亿元,税收2.5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285元。宋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地区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付晓峰.旅游型城市化,城市发展的一条新路——吴必虎教授专访.济南日报,2011年9月1日
[2] 北京大学“多途径城市化”研究小组.多途径城市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陈鹏.贫困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J].城市化杂志
[4] Mullins P.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 15(3):326-342.[5] 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25(4)
[6] 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东岳论丛,2011,32(8)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城市蓝皮书》.[8] 高云才.我国200余地级市中183个拟建设国际大都市.http://news.sina.com.cn/c/2011-02-14/064921949535.shtml
[9] 草根海洋.观光休闲农业的标杆:成都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6393b0100qi1n.html
[10] 汤口镇志办.第五章旅游业.汤口镇志.http:///1/2009/8/3/1855939545.html
[11] 周莉.试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驱动[J].职业圈,2007,(3)
[12] 盛永利,黎筱筱,杨小兰等.TOLD模式: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第五篇:发展精品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发展精品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精品农业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因为家庭经营更有利于生产者对产品的精心管理和呵护。但是必须看到,如果让一家一户的农民到市场上去“提篮小卖”,别说是垄断利润,就是平均利润恐怕也难以获得。所以,单靠一家一户的农户经济搞不了精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中最重要产业层次的精品农业,是农户经济、合作经济、公司经济的复合体,是建立在生产、储运、销售集约化和产业化基础上的农业体系。通过这种现代农业组织结构和营运体系,不仅可以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方面的各种服务,同时也增强了市场谈判的整体实力。凭借这样的实力,千家万户从事精品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才能在市场上分得他们应当得到的那份丰厚利润。应该看到,精品农业尽管获利大,但是投入和风险也大,只有将农户经济与合作经济、公司经济统一起来,实行统分结合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