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农业的发展教学反思
4.1《区域农业发展 ——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方法的典型性,这部分内容不多但原理性强,要求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要到位,强调在新情景下原理的迁移再现使用能力,要求教师不能仅就教材选取的区域案例深挖知识点,落实以前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强调的“老八股”知识点,而是要利用这些最经典的区域案例来分析理解该条标准涉及的内容。
2、研读课标分析教材,重点在于理解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材先用简练的文字阐述了任一区域进行农业布局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点方法和过程通常是先进行该区农业区位因素的调查,分析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部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再根据区内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行农业部门的调整和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区内特定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样的综述可以说是本节教材的点精之笔,既能从总体上介绍本节编排思路,有起了诠释课程标准的作用。接着教材从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阐述东北区自然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东北区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找到东北区农业特色(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二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潜力大)。这样的安排要注意和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别开来,不能仅仅在此复习巩固东北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要素情况。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分析其他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来呼应教材的内容。再了解基本地理环境的前提下,教材对东北区的农业布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深化对课程标准中进行农业布局必须进行区内差异的分析了解,然后又通过一个活动来印证不同农业部门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布局特点,强调了进行农业区划的前提必须根据区内环境差异合理布局和调整。
3、创新教法,重点在于关注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能否把握案例材料中的线索并进一步应用原理进行解释,所以任课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先对原理进行讲解并拓展其丰富的内涵,再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分析原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4、配合练习,重点在于巩固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课堂讲解后,配合相关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和使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课标要求知识点。
第二篇: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的因素。
2、了解东北地区发展的地理条件,分析与农业布局的关系,掌握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及农作物分布情况。
导入:展示差异显著的农业景观图,例如:西北地区的牧场、江南的水稻、南方的林业。让学生分析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展示必修二的“农业区位因素”图。展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析东北最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影响因素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过渡:我们本节课就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东北的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
二、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过渡:一提到东北,我们就想到那儿冷,冬季可以去看雪景,赏冰雕。这样子的气候会对农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
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情况。
⑵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看图4.3得知: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⑶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点拨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2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思考:阅读图4.
3、图4.4和图4.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点拨从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总趋势是逐渐递减的。但受丘陵、山地地形的影响,局部地区不符合上述趋势。)
(一)耕作农业区
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特殊分布: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二)林业、特产区
分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区: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图
4.6)。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⑤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三)畜牧业
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主要畜种: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特殊分布: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③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其它农业的地理条件,掌握东北地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及详细布局。
板书设计
一、地理条件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位置、范围、地位1 耕作农业区
2、自然条件2林业、畜牧业区
3、社会、经济条件3畜牧业区
课后反思:本节课《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农业发展为例,对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讲解。学生讨论参与“东北的三大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分类。课堂导入时以必修二所学习的“农业区位条件”以及商品粮基地等导入,复习以前的知识为本节课内容打好基础。教学语言较幽默轻松、教学态度认真、课堂驾驭能力较好,课堂气氛活跃、板书设计新颖、师生互动性强、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时间,对于重点知识“三大农业类型”讲解强调不够。学生这部分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需要多加专研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听取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反思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学反思
为期两周的教学研讨课,已经接近尾声,在21号,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区域农业发展》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区域地理知识后,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区域思想后,带着综合分析的想法,展开的。在进行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我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东北地区的分析上。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先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和P89图4-2-3。重点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引导的前四个问题: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特征,(2)地貌格局,(3)气候,(4)植被类型;
2、东北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势有哪些;
3、区农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东北农业布局有何特点。组织学生讨论了小组合作探究题: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在第一课时中,我对于导学案中的这几个问题,我只是让学生对照教材完成,只是形式可以更加灵活一点,比如对于第(1)、(2)两个小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那么我立即追问,山环是什么山环,水绕是什么水绕,沃野指的是什么?学生立刻就傻了,因为学生的习惯是看文字内容,而不喜欢看图,即使看了,也还缺乏正确而科学的读图方法和读图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才能说出;而对于第(3)个小问题,在学生说出教材中的“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季风气候”答案后,立即追问,单纯从气候类型名称来说,东北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叫什么?因为本节的内容是讲东北的农业生产的,而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气候,所以学生回答该问题后我又再问,东北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这样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影响?对于第(4)个小问题,我只问了两个小问题,东北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对应的分析于哪些地区?对于第2个问题,除了学生从教材中归纳出的几点外,特别强调东北地区的人均耕地多这个特点,因为这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重要商品粮基地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回答问题3后,我接着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形成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主要有哪些?提示一是要从粮食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分析,第二是突出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其商品率高。
第四篇:区域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民街道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民街道辖区有12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辖区面积78.65平方公里,其中,街道中心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5044户39558人,其中农业人口1.9万人。耕地面积5.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9万亩、旱田面积4.5万亩;林果面积2万亩。十二五期间,新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总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保障,努力推动新民街道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一、街道发展的基本现状
(一)街域经济发展情况
在过去五年中新民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使全街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截止到2014年12月,固投计划20亿元,实际完成20.3亿元;规上产值计划18亿元,实际完成18.05亿元;社消零售总额计划46612万元,实际完成47800万元;计划利用内资4600万元,实际
完成5700万元;财政收入实际完成3208万元。全街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二)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新民街道设施农业的发展是个曲折、波动的过程。蛇山村占地150亩的连片冷棚香瓜,已形成规模,但由于经营出现问题,现已不存在。英守村俊平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亩连片草莓温室大棚也是经营出现问题,现在已经没有生产。新民街道现存设施农业情况主要有:
1、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50亩,15栋大棚,设施面积22.5亩。
2、花卉种植合作社,占地818亩,设施面积300亩,展示大厅12亩。
3、各村零散温室大棚占地30亩,设施面积15亩,主要种植蔬菜、葡萄等。
(三)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新民街道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建成了新民村花卉基地,成立了花卉苗木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花农90余户,生产营业东北及南方各类花卉绿植达百余种。制作各种盆景,建成三栋展示销售大厅8000平方米,年销售收入约1200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基本形成规模。
(四)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新民街道休闲农业发展较快,基本形成了几大休闲园区,星罗几家采摘园和餐饮山庄。
1、金钟山都市农业休闲园。位于新民街道东英守村金钟
山自然村,占地1100余亩,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是集养殖、种植、旅游、度假、餐饮、垂钓、住宿、休闲采摘、购物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园,建设单位为大连金钟山农业有限公司。具体内容包括:一是2栋3000平方米的多功能游客接待中心,可以同时容纳800人就餐,可接待会议、培训,并有住宿客房;二是养殖基地,鸡舍1万平方米,年饲养笨鸡5万只,提供优质鸡产品;三是采摘园360亩,果品种类有苹果、苹果梨、南国梨、樱桃、山楂、杏、榛子、山野菜等;四是农事体验园,将农地分块租给游客进行耕种体验;五是垂钓园,开发60亩鱼池,可供百余人同时垂钓;六是仿古烽火台一处,可参观旅游;七是开辟登山路径5000米,可登高远眺;八是风情小木屋,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九是农产品小超市,提供本园区内生产的“金钟山”牌农产品等。
2、塔山都市农业园。位于新民街道以东3公里,大连军区政治部农业基地内,临近304国道和沈本产业大道,佟陈公路旁。占地780亩,是集养殖、种植,餐饮,住宿,垂钓和休闲采摘购物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场所。由原军区政治部农场部分改造而成。建设单位是大连市苏家屯区佟陈种植专业合作社。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果蔬采摘,蔬菜园40亩,温室大棚15栋15亩。葡萄园50亩,还有300亩果园,主要品种有梨、李子、杏、樱桃、桑葚等;二是垂钓园,60亩鱼池;三是会议中心两处,日可接待150人。四是部队特色客房15间,农家
四合院3处,多功能会议室1处;五是农家院饭庄一次,可一次容纳200人;六是综合养殖场200平方米,可饲养猪、羊、鸡、鸭、鹅等;七是购物中心一处,可提供自产农副产品及军供“北大营”及军酿纯粮白酒等。
3、新民东北花卉盆景科技博览园。位于新民街道新民村,占地818亩,集花卉种植、盆景制作、观赏鱼养殖,冬季垂钓,餐饮住宿,休闲观光游,花卉盆景批发零售等。建设单位是大连市苏家屯区新民花卉苗木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高标准设施温室花卉种植区240亩;二是高标准温室盆景制作区60亩;三是观赏鱼养殖区12亩;四是冬季垂钓设施园2处,20亩;五是观光展示销售厅3栋8000平方米;六是筹建餐饮住宿农庄一处。
4、年华山庄采摘园。位于新民街道英守村,李英西山,占地300亩,其中果园面积200亩。可提供果品采摘、主要品种有苹果梨、南果梨、樱桃、杏等。
5、塔山榛子园。位于新民街道塔山社区,占地3000亩,种植品种大榛子。由大连塔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已批量生产大榛子和榛子苗,可提供观光购买。
6、鑫淼垂钓园。位于新民街道英守村,郑英自然村。占地30亩,其中有水面积10亩,农家饭店400平方米,可提供垂钓、餐饮服务,日可接纳300人。
7、东开电力山庄。位于新民街道河山村,西河山自然村
南山,占地450亩,有鱼池50亩,果园100亩,别墅3栋,是花园式山庄,可提供垂钓和采摘等。
8、李英守草莓采摘园。位于新民街道英守村李英守自然村,占地30亩,设施面积15亩,种植优良品质草莓,可提供草莓采摘。
9、菲菲澳家庄园。位于新民街道黑牛屯村,有大连菲菲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9年立项开发,修建了别墅380栋,康居楼19栋,有跑马场、鸽子楼、滑雪场、科技楼、温室大棚、水上俱乐部等项目。有土地2787亩,山林地5871亩,黑牛水库400亩。由于资金原因现已停产,历史问题复杂,资源优势好,有待整合开发。
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一是年龄高,二是综合素质低。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2、农村劳动力流失。由于经济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农村中有知识和能力的青年农民大都走出农村到外地务工,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鲜有回乡就业创业的,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失,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原劳动力就业转移输出主要去向为大连、本溪等周边地区。
3、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新民地区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经营单一,而且现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缺乏稳定的利益连结机制,对农民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农民发展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4、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地区品牌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业规模不大,标准化农业生产推进缓慢、农业生产的外向度不高、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等。
5、设施农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新民地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设施农业,因发展思路、经营不善等问题,相比周边其他街道的快速发展存在明显滞后情况,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三、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思路
在十三五期间,加快新民地区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客观审视新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将优势变为强势,将劣势变为优势,突出发展方式和方向的转变,实现赶超式发展。为此,街道党工委和政府经研究决定,明确了新民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以完善街域规划为统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环境生态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大战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临空制造、食品加工、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五大主导产业,以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城
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小城镇。
(一)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健全农业组织保障体系,把十三五期间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通过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研究成立由分管农业副主任为组长,各涉农部门、各村包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领导组,使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参与、服务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形成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集群,培养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重点抓好米业、木业、花卉种植等龙头企业发展,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牵动农户型等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利用外援、招商开发、包装农产品模式;创新定制、包销、直供等市场营销模式,以各种创新模式保障农业的发展。
(三)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要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上下功夫,培育新时期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要充分利用好农林局到街道、村培训授课的机会、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各种协会,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增加农民科技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市场等知识的培训,逐步培育一批既有文化、又懂经营管理,既敢闯敢干,又淳朴善良的新型农民。
(四)大力推行标准化农业生产,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各村门要结合各自的特色农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产品生产协会组织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相关质量标准认证和卫生注册认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同时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畜禽防疫、综合执法等方面建设,以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十三五期间农业的发展。
(五)加强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在建设好农业产业和加强农产品开发的同时,更要开发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美学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具体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形成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体系。特别要聚合旅游业发展的“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打造功能完善而且独具特色的集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开发和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相统一的农业观光体验园区。
新民街道办事处
2015年3月26日
第五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
河北容城中学
薛辉第四节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
河北容城中学
薛辉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 运用知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 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思路:
出示本课主题及教学大纲解读
出示图片(2014年美国农业出口额创纪录、美国农产品出口量及位次、几种世界出口量第一的农产品)
师: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出,美国的农业相当发达,为什么呢?其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出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个农业带及分布地区)
师:那什么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呢(出示概念)?
农业地区专门化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多种农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师:美国农业生产形成农业地区专门化产区,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分布呢?如果在乳畜带的位置大规模种植玉米呢?可以吗? 生:(思考)
师:说到这,我们首先来回忆下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成两方面: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别包括哪些内容(图片)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美国的农业区位条件怎么样。师:各小组结合地图册当中的美国本图地形图,本土气候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分为哪几大地形区? 这样的地形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优越性?
平原上有哪一条大河流过?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美国本土大致处在什么纬度?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其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最后我们要找同学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生:(略)
师:条件分两方面,有利和不利
有利条件: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的大平原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流在这经过,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东部低矮的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阻挡不显著,夏季降水较多,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配合较好;有利于种植业如小麦、玉米、棉花和亚热带作物等的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西部山地热量不足,降水较少,宜发展畜牧业。
不利条件:大平原南北贯通,冬季极地冷气流可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南方亚热带作物造成冻害。师:总结美国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1.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热量充足,降水适宜 2.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利于灌溉 4.地广人稀,利于农业商品经营
师:好,我们现在看能不能解决刚才那个问题,如果乳畜带大规模种植玉米,可以还是不可以?各小组讨论两分钟,然后找同学回答。生:(略)师:很明显不可以,之前在发的导学案我们也已经了解到,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玉米的生长习性就是喜温,喜湿,喜光。而乳畜带分布区,纬度偏高,气候温凉,土壤有较为贫瘠不适于玉米的生长和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因此,乳畜带不能大规模种植玉米。
师:那么除了自然条件,还有什么原因影响着乳畜带的分布呢? 生:(略)
师:对,就是市场,乳畜带位于东北五大湖工业区附近拥有巨大的牛奶盒乳制品的销售市场。
这时乳畜带分布地区和成因,那么其他农业带的分布和成因就交由各组同学自己讨论总结。师:(出示总结)师:我们知道个自然带的分布既受自然区位因素的影响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影响,我们来看几组图片,同学们总结,美国农业生产受那些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出示图片)
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1.国内、国外市场广阔
2.完整的储运系统和交通网络 3.国家政策与法规支持
4.机械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5.科技,如:农业科技、保鲜技术
师:好,我们思考下一问题: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学生小组讨论)生:(略)
师:美国农业带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当地自然条件基础上形成的(当然也会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方向的。
师:最后我们来看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出示图片)了解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
1.分析造成沙尘暴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牧、过垦导致植被破坏。2.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有哪些?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略作解释,“精确农业”留等以后GPS内容中说明)
3.具体了解“处方”农业: 课堂演练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