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时间:2019-05-12 19:2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第一篇: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政策基础,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生动局面愈加喜人。但体制的变革,结构的变动和利益的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冲击,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在农村,由于成因复杂,往往化解艰难,几种趋势不容忽视。

(一)利益纷争趋向多元化,表现形式更多,化解难度增大。

主张土地权利仍是纷争主流。税费改革后,农民种地不用交钱,反而拿国家补贴,由于利益驱动,争田要地愿望强烈,矛盾频发。正常流转的想毁约、非正常流转的要种地、过去撂荒弃耕和多年外出打工的要重翻旧账,各种情况错综复杂,有理无理都想争地。土地矛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排解处理存在“两难”:一是干部难调。二轮土地承包后,土地已极为有限,基层平衡困难,量大,一起纠纷要多次调解,一旦不能满足当事人要求,或对干部不满到处上访、或强行耕种使矛盾激化。二是法律难断。依据《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有仲裁和诉讼两种处理方式。但作为仲裁机构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当农户对仲裁不认同时,不具备强制手段,这条渠道尚不畅通。而诉讼时因案小难断,法院不愿受理。农民常因无处申诉而滋生不满,产生怨气。

涉及债权债务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村级债务沉重,而经济来源有限,面临清理债权无政策,偿还债务无能力的状况。要帐的成天跟着村干部转,有的要搬到村支书家里住,有的扬言要占据村办公室,每逢年节,到村支书家里要帐的人象走马灯似的,甚至使用种种威胁手段。致使干群矛盾日深,威信下降。

要求落实待遇的情况有所增加。一些从村组岗位下来的干部要求解决工资、养老保险等待遇。这些人大多是精减、落选、被撤免职的村屯干部,多年工资待遇未能兑现,心里不平衡,因此常与村干部发生矛盾,部分离职干部不愿交接财务手续。还有少数退职民办教师要求增加待遇。

(二)村民行为趋于自由化,约束机制无力。

当前农村,由于村民教育相对滞后,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缺失,存在政策教育不够深入,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道德教育没有开展,思想教育缺乏手段的问题,村民行为出现自由化倾向。有些地方出现“好人受气,赖子洋气,群众憋气”的反常现象。比如税改前遵纪守法积极上交税费的农户,如今没有得到应有的称赞和尊敬,反而遭讥笑、受冷遇。一些有钱不交税费的农户反而得意洋洋,到处炫耀。个别村民文化素质低,道德水准差,自控能力弱,起码的操守和法律素养下降,觉得“不打不杀,不算犯法”,平时以说是聊非为乐、以相互辱骂为常,发生口角后互不相让,造成家庭不睦,邻里不和,亲友反目,一旦激化,结怨成仇。《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强调自我管理,以自觉遵守为前提,不具备强制力。如果加入处罚条款,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村级作为自治组织具体执行也存在一定困难。基层干部对村民日常行为管理处于这种“法律法规管不到,村规民约管不了”的无序、半失控状态感到无奈。

(三)社会管理出现弱化倾向,治安隐患增多。

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乡镇机构改革后,社会管理相对弱化,治安隐患呈现增多趋势。一是盗窃侵财性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二是赌博禁而不止,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三是对农村文化娱乐行业经常性整顿与管理存在盲区。在校学生上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以上趋势能否有效遏制,关系着农村的长治久安,影响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建议:

一是建立综合性维护稳定网络体系。政府牵头,市县乡分别组建由信访、公安、法院、司法、农委、文化、卫生、农村经济管理等部门参加的群众联合小组,村级成立群众联络处。联络处由村干部兼职,负责日常问题处理和重大信息登记。联合组综合信访、调解、仲裁、诉讼、治安管理等功能,定期深入村屯流动办公,现场集中处理联络处无法解决的具体事务,保证群众诉求渠道通畅。

二是健全维稳各项制度。建立维稳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职责、范围和责任;推行稳定承诺制。向群众公开承诺处理期限,引导群众逐级反映;坚持领导公开、定期接访日制度;实行包村联点预警制。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适时对特殊行业,复杂场所和重点村屯、部门进行专项综合治理。

三是制定农民素质教育综合规划。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重视青少年道德修养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青壮年农民素质;强化农民道德法纪教育。村级抓好农村道德评议会、道德评议专栏建设。市县乡增加电视、广播等媒体经常性法制宣传和农村道德建设报道。成立“巡回法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件现场开庭,送法上门,以案释法,扩大村民受教育面。

四是加快完善涉农法律法规。清理

整合现有涉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唯一性、严密性和稳定性,为基层处理土地、债权债务、干部待遇、村民管理等等问题提供明确依据。

五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重视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整顿,特别是班子带头人的选配和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能力。

六是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国家和省市应增加农村债务和发展项目启动资金投放,并提供政策帮助。经济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诸如债务纠纷等很多矛盾自然就会减少。

(**县委)

整合现有涉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唯一性、严密性和稳定性,为基层处理土地、债权债务、干部待遇、村民管理等等问题提供明确依据。

五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重视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整顿,特别是班子带头人的选配和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能力。

六是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国家和省市应增加农村债务和发展项目启动资金投放,并提供政策帮助。经济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诸如债务纠纷等很多矛盾自然就会减少。

(**县委)

第二篇: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政策基础,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生动局面愈加喜人。但体制的变革,结构的变动和利益的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冲击,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在农村,由于成因复杂,往往化解艰难,几种趋势不容忽视。

(一)利益纷争趋向多元化,表现形式更多,化解难度增大。

主张土地权利仍是纷争主流。税费改革后,农民种地不用交钱,反而拿国家补贴,由于利益驱动,争田要地愿望强烈,矛盾频发。正常流转的想毁约、非正常流转的要种地、过去撂荒弃耕和多年外出打工的要重翻旧账,各种情况错综复杂,有理无理都想争地。土地矛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排解处理存在“两难”:一是干部难调。二轮土地承包后,土地已极为有限,基层平衡困难,工作量大,一起纠纷要多次调解,一旦不能满足当事人要求,或对干部不满到处上访、或强行耕种使矛盾激化。二是法律难断。依据《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有仲裁和诉讼两种处理方式。但作为仲裁机构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当农户对仲裁不认同时,不具备强制手段,这条渠道尚不畅通。而诉讼时因案小难断,法院不愿受理。农民常因无处申诉而滋生不满,产生怨气。

涉及债权债务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村级债务沉重,而经济来源有限,面临清理债权无政策,偿还债务无能力的状况。要帐的成天跟着村干部转,有的要搬到村支书家里住,有的扬言要占据村办公室,每逢年节,到村支书家里要帐的人象走马灯似的,甚至使用种种威胁手段。致使干群矛盾日深,威信下降。

要求落实待遇的情况有所增加。一些从村组岗位下来的干部要求解决工资、养老保险等待遇。这些人大多是精减、落选、被撤免职的村屯干部,多年工资待遇未能兑现,心里不平衡,因此常与村干部发生矛盾,部分离职干部不愿交接财务手续。还有少数退职民办教师要求增加待遇。

(二)村民行为趋于自由化,约束机制无力。

当前农村,由于村民教育相对滞后,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缺失,存在政策教育不够深入,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道德教育没有开展,思想教育缺乏手段的问题,村民行为出现自由化倾向。有些地方出现“好人受气,赖子洋气,群众憋气”的反常现象。比如税改前遵纪守法积极上交税费的农户,如今没有得到应有的称赞和尊敬,反而遭讥笑、受冷遇。一些有钱不交税费的农户反而得意洋洋,到处炫耀。个别村民文化素质低,道德水准差,自控能力弱,起码的操守和法律素养下降,觉得“不打不杀,不算犯法”,平时以说是聊非为乐、以相互辱骂为常,发生口角后互不相让,造成家庭不睦,邻里不和,亲友反目,一旦激化,结怨成仇。《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强调自我管理,以自觉遵守为前提,不具备强制力。如果加入处罚条款,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村级作为自治组织具体执行也存在一定困难。基层干部对村民日常行为管理处于这种“法律法规管不到,村规民约管不了”的无序、半失控状态感到无奈。

(三)社会管理出现弱化倾向,治安隐患增多。

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乡镇机构改革后,社会管理相对弱化,治安隐患呈现增多趋势。一是盗窃侵财性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二是赌博禁而不止,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三是对农村文化娱乐行业经常性整顿与管理存在盲区。在校学生上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以上趋势能否有效遏制,关系着农村的长治久安,影响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建议:

一是建立综合性维护稳定网络体系。政府牵头,市县乡分别组建由信访、公安、法院、司法、农委、文化、卫生、农村经济管理等部门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合小组,村级成立群众工作联络处。联络处由村干部兼职,负责日常问题处理和重大信息登记。联合组综合信访、调解、仲裁、诉讼、治安管理等功能,定期深入村屯流动办公,现场集中处理联络处无法解决的具体事务,保证群众诉求渠道通畅。

二是健全维稳各项制度。建立维稳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职责、范围和责任;推行稳定承诺制。向群众公开承诺处理期限,引导群众逐级反映;坚持领导公开、定期接访日制度;实行包村联点预警制。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适时对特殊行业,复杂场所和重点村屯、部门进行专项综合治理。

三是制定农民素质教育综合规划。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重视青少年道德修养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青壮年农民素质;强化农民道德法纪教育。村级抓好农村道德评议会、道德评议专栏建设。市县乡增加电视、广播等媒体经常性法制宣传和农村道德建设报道。成立“巡回法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件现场开庭,送法上门,以案释法,扩大村民受教育面。

四是加快完善涉农法律法规。清理整

合现有涉农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保证唯一性、严密性和稳定性,为基层处理土地、债权债务、干部待遇、村民管理等等问题提供明确依据。

五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重视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和整顿,特别是班子带头人的选配和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

六是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国家和省市应增加农村债务和发展项目启动资金投放,并提供政策帮助。经济发展是稳定的基础,诸如债务纠纷等很多矛盾自然就会减少。

(**县委)

第三篇: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了政策基础,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生动局面愈加喜人。但体制的变革,结构的变动和利益的调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冲击,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在农村,由于成因复杂,往往化解艰难,几种趋势不容忽视。

(一)利益纷争趋向多元化,表现形式更多,化解难度增大。

主张土地权利仍是纷争主流。税费改革后,农民种地不用交钱,反而拿国家补贴,由于利益驱动,争田要地愿望强烈,矛盾频发。正常流转的想毁约、非正常流转的要种地、过去撂荒弃耕和多年外出打工的要重翻旧账,各种情况错综复杂,有理无理都想争地。土地矛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排解处理存在“两难”:一是干部难调。二轮土地承包后,土地已极为有限,基层平衡困难,工作量大,一起纠纷要多次调解,一旦不能满足当事人要求,或对干部不满到处上访、或强行耕种使矛盾激化。二是法律难断。依据《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有仲裁和诉讼两种处理方式。但作为仲裁机构的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当农户对仲裁不认同时,不具备强制手段,这条渠道尚不畅通。而诉讼时因案小难断,法院不愿受理。农民常因无处申诉而滋生不满,产生怨气。

涉及债权债务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村级债务沉重,而经济来源有限,面临清理债权无政策,偿还债务无能力的状况。要帐的成天跟着村干部转,有的要搬到村支书家里住,有的扬言要占据村办公室,每逢年节,到村支书家里要帐的人象走马灯似的,甚至使用种种威胁手段。致使干群矛盾日深,威信下降。

要求落实待遇的情况有所增加。一些从村组岗位下来的干部要求解决工资、养老保险等待遇。这些人大多是精减、落选、被撤免职的村屯干部,多年工资待遇未能兑现,心里不平衡,因此常与村干部发生矛盾,部分离职干部不愿交接财务手续。还有少数退职民办教师要求增加待遇。

(二)村民行为趋于自由化,约束机制无力。

当前农村,由于村民教育相对滞后,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缺失,存在政策教育不够深入,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道德教育没有开展,思想教育缺乏手段的问题,村民行为出现自由化倾向。有些地方出现“好人受气,赖子洋气,群众憋气”的反常现象。比如税改前遵纪守法积极上交税费的农户,如今没有得到应有的称赞和尊敬,反而遭讥笑、受冷遇。一些有钱不交税费的农户反而得意洋洋,到处炫耀。个别村民文化素质低,道德水准差,自控能力弱,起码的操守和法律素养下降,觉得“不打不杀,不算犯法”,平时以说是聊非为乐、以相互辱骂为常,发生口角后互不相让,造成家庭不睦,邻里不和,亲友反目,一旦激化,结怨成仇。《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强调自我管理,以自觉遵守为前提,不具备强制力。如果加入处罚条款,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村级作为自治组织具体执行也存在一定困难。基层干部对村民日常行为管理处于这种“法律法规管不到,村规民约管不了”的无序、半失控状态感到无奈。

(三)社会管理出现弱化倾向,治安隐患增多。

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乡镇机构改革后,社会管理相对弱化,治安隐患呈现增多趋势。一是盗窃侵财性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二是赌博禁而不止,给家庭和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三是对农村文化娱乐行业经常性整顿与管理存在盲区。在校学生上网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以上趋势能否有效遏制,关系着农村的长治久安,影响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大局。建议:

一是建立综合性维护稳定网络体系。政府牵头,市县乡分别组建由信访、公安、法院、司法、农委、文化、卫生、农村经济管理等部门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合小组,村级成立群众工作联络处。联络处由村干部兼职,负责日常问题处理和重大信息登记。联合组综合信访、调解、仲裁、诉讼、治安管理等功能,定期深入村屯流动办公,现场集中处理联络处无法解决的具体事务,保证群众诉求渠道通畅。

二是健全维稳各项制度。建立维稳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职责、范围和责任;推行稳定承诺制。向群众公开承诺处理期限,引导群众逐级反映;坚持领导公开、定期接访日制度;实行包村联点预警制。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及时处置突发事件,适时对特殊行业,复杂场所和重点村屯、部门进行专项综合治理。

三是制定农民素质教育综合规划。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重视青少年道德修养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青壮年农民素质;强化农民道德法纪教育。村级抓好农村道德评议会、道德评议专栏建设。市县乡增加电视、广播等媒体经常性法制宣传和农村道德建设报道。成立“巡回法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件现场开庭,送法上门,以案释法,扩大村民受教育面。

四是加快完善涉农法律法规。清理

第四篇: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农村交通安全管理还存在盲区,交通事故较为频发,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机动车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农用车、三轮车、畜力车数量庞大,大部分车辆性能低、车况差,有的已接近报废仍勉强使用;二是农村机动车和驾驶员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机动车无牌、无证情况严重;三是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单薄,法制观念差,多拉快跑,违法载人,乘坐不安全车辆,驾驶人违章驾驶现象严重,行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差;四是农村道路路形复杂,路窄、弯急、视线差,道路标准低、质量差,缺乏防护措施;五是由于受警力不足的制约,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道路管理存在盲区。鉴于此,建议:一是交警、交通、农机等职能部门,要树立协作意识,对农村交通安全问题齐抓共管、加大管理力度,避免盲区。同时,对农村交通管理群众网络的运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教育管理进行不断的规范完善,使其真正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作用;二是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契机,带领广大农民遵守交通法规,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争做文明公民,坚决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三是拆除或迁移乡村道路上影响交通安全视线的障碍物,在交叉路口和人流密度高的地方设立安全标志和警告标志,在老式桥梁前要设置限重标志,时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第五篇:老年人犯罪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

老年人犯罪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突出,老年人犯罪也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县检察院办理老年人(60岁以上)犯罪案件10件10人,与2008年的6件6人相比,增加了约66.7%,2010年至今已有老年人犯罪案件6件6人,其中犯罪人最高年龄达到82岁。老年人犯罪总量虽不大,但在当前的现实状况下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老年人犯罪的特征分析

(1)主体上以男性为主,孤寡老人占一定比重。2008年至今,县检察院办理的22件老年人犯罪案件中,男性20人,占老年人犯罪总数的91%;女性仅为2人,仅占老年人犯罪总数的9%。其中,孤寡老人7件,占比达到31.8%。

(2)农村人员比重较大,且文化程度偏低。22件案件中,除3件为职务犯罪外,其余19件全部为农村人员犯罪,占犯罪总数的86.4%。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17件17人,约占老年人犯罪总数的77.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5件5人,占老年人犯罪总数的22.7%。

(3)类型上呈现集中化,且以非暴力型犯罪为主。县检察院办理的22件案件中,犯罪类型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其中:交通肇事罪3人、诈骗罪3人、盗窃罪2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3人、强奸罪1人、介绍、容留卖淫罪7人、职务犯罪3人。同时,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身体机能随之衰弱,犯罪多为非暴力型犯罪,犯罪手段相对缓和,与未成年人的冲动型犯罪有着较大的区别。2008年以来,我院办理的22件老年人犯罪中,非暴力型犯罪21件,占犯罪

总数的95.5%。强奸罪1件,合计占老年人犯罪总数中的4.5%。

二、老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老年人犯罪除具有与其他类型犯罪共同的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些较为特殊的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存能力会逐渐降低,需要社会的照顾和家庭的抚养。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系统还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不能满足需要。许多老年人体弱多病却缺乏医疗保障,生活困难却得不到救助,都有可能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2)心理原因。老年人年龄大了,在体力和反应能力上都有所下降,不能和青壮年相比,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也大不如前,易于产生孤独感、迟暮感、失落感,同时心理孤单却得不到抚慰,年轻时作出贡献,年老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等,都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3)生理原因。相关资料显示,老年人的性需求依然旺盛,但却得不到人们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一方面,农村老人分居现象极为普遍,许多老人虽有配偶,但分别随不同子女生活;另一方面,丧偶未娶的老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也渴望过上正常的性生活,但因各种原因未再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老年人偷偷“找乐子”。在这22件老年人犯罪案中,强奸案1件,介绍、容留卖淫案7件,在介绍、容留卖淫案中,因嫖娼而被治安处理的老年人更多达19人。

(4)文化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情绪比较偏激,遇事不够理智,甚至触犯法律而不自知。同时,由于

文化程度偏低,使得部分老年人无法参加当前的一些休闲娱乐活动,难以找到生活的乐趣,也成为犯罪的根源。

三、老年人犯罪的预防分析

(1)重视家庭作用,健全老年保障。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子女应重视老年人生活需要和情感慰藉,尊重老人,加强交流,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减轻他们的失落感,给老人以更多的关心与呵护,让老年人体面、尊严、愉快的安享晚年。针对老年人生活和医疗上的困难,国家要加大相应的财政投入,如建立环境较好的养老院、确保困难老年人家庭的生活补助、充分发挥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提供一些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公益场所等,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2)加强道德教育、倡导敬老风尚。老年人在年轻时代为社会、为家庭、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年老后,随着社会、家庭地位日益低下,在心理上更加需要社会的尊重和子女的孝敬。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在全社会加强尊老、敬老的孝道教育,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良好风尚。

(3)加强老年教育,丰富老年生活。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针对老年的教育特点和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组织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让有益的活动填补老年人离开劳动岗位后的空虚;加强老年人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准。

下载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农村稳定的几种趋势应引起重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赡养纠纷案件增多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农村赡养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据河南省罗山县法院统计,2005年以来,该院已经审理此类案件88件。分析农村赡养纠纷案件多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状况差。赡......

    粮食生产问题应引起重视

    粮食生产问题应引起重视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目前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种田效益比较低。随着目前农村主要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了年轻人不会种田,也不......

    基层反映农村户籍管理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基层反映农村户籍管理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农村户籍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老年人户口漏登漏报。由于对农村高龄人员户口重视不够,导致一部分农村老......

    审计整改走过场应引起重视

    审计整改中走过场现象应引起重视审计整改是巩固审计成果,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关键环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

    寻衅滋事犯罪多发应引起重视

    寻衅滋事犯罪多发应引起重视滦县人民法院刑一庭 赵健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93条规定,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搔扰他人或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范文大全

    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安全问题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民用建筑太阳能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不少地区的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1、部......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问题应引起重视专题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问题 应引起重视 2008年以来,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发现个别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应引起重视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是中小学生交通的不安全隐患与日俱增。xr6usk中小学生在城市交通流量中占重大比例,每天上学放学时段,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