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农业村职业教育的动向及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江苏省农业(村)职业教育的动向及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司赴江苏调查组
近二三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向结构、层次改革的深化,以及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的需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地位不断提高。农业战线的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这是中央领导同志所反复强调的。
1995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湖南农业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到农民群众渴望掌握农业适用技术,而农业科技服务同这种需求有大矛盾时,指出:“必须上下结合,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尽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农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培养出大量急需的初、中级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之后的几年,江泽民总书记对此每年都有重要的讲话和指示,特别是1997年江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里指的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当然包括农业职业教育在内。可见农业(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地位之重要。
江苏省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进行农村全面教育体系改革的试点,取得丰富的经验。为了及时了解农村、农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指导教育司的工作,我们在江苏省进行了为期12天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对人才需求的调查。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江苏农业经济和农业(村)教育的若干新动向
1.农业的干部教育、农广校教育、绿证培训及农业职业高中受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地方舍得向这些教育投入
以淮阴市洪泽县为例,1997年县委决定借助农干校、农广校、农函大及与高校联办的中专班3年内使所有的村书记和干部均达中专水平,其中50%要达到大专水平。经过调查了解,这个县之所以对农业干部教育如此重视,主要是:(1)基层班子建设的需要;(2)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乡镇企业)的需要;(3)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淡水养殖业对人才的需要;
(4)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需要。尽管这个县经济状况还是“吃饭财政”,但是县里仍然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据了解,1997年6月在海安召开省职教工作会议后,江苏省教委对职教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职教,省政府每年投入5000万,主管部门和地方均按100%和50%匹配。江苏省的绿证教育虽然仍在试点阶段,但调查组所考察的洪泽县、常熟市和昆山市,县里对绿证培训均极其重视。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县、乡两级干部有这样的认识:“因为人多地少(人均只有六至八分地)耕地资源十分珍贵,因此只能发包给有技术、能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绿证持有者来种。”受训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和村干部,严格按照绿证要求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培养“永久牌”农村人才,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益。
2.江苏(尤其苏南)农业现代化对村干部、种养大户以及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江苏省已提前完成“农村扫盲”和“普九”两大任务,并提出在本世纪末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70%。目前农业劳力的平均受教育数全省为7.4年,苏南早已达到7.8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干部、种养大户和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以地处苏中地区南部的海安县为例。该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可由以下5 个指标清楚地得到反映:(1)产棉乡基本实现“双膜化”;(2)小麦(半)精量播种率达70%;(3)麦、稻、棉全部实行“无草害工程”;(4)粮棉油综合种子统供率88%;(5)小麦、玉米和水稻亩产水平分别达300、400和550公斤。该县农业系统近年来下大力气培训农技人员。目前县、乡两级的农业科技人员269人中,60%的已有大专以上学历。苏南的苏州地区,种植大户一般承包150至200亩田,由于单产水平不同,年纯收入在7000元至7万元不等。总的看虽均比在乡镇企业收入高而稳定,但差异亦很大。因此种植大户均特别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县、乡也有明确的要求,只有有技术、受过绿证培训的农民才有资格当承包种田大户。
3.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概况,苏南地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困难
1997年8月,在连云港农业产业化会议后,全省筹建100个大型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团,其中30个由省政府直接抓。包括现已具相当规模的连云港如意集团,徐州维维集团,徐州大地集团,镇江龙山集团等。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外资合作项目近年迅速增加,全省现已达800 家,协议利用外资8亿美元。其中大量的是农副产品加工、出口,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总的趋势看,由于原料基地的优势,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人均耕地相对多的苏北地区优于苏中,苏中又优于苏南。加上苏南地区由于多年来的乡企(“苏南模式”)同农业无甚关系,因而目前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面临重重困难。大体上,江苏的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海安为例,该县养禽业久已闻名全国,即在1982年前后已有“百万雄鸡下江南”之举,现年出栏肉鸡已达4000万只,是当年的20多倍。尽管已经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农民收入方面),但是从良种、饲料、屠宰加工、流通、技术服务方面,至今仍处于“遍地开花”局面,没有能够形成强大的产业集团。又如高邮市的双黄咸鸭蛋全国闻名,又有高邮湖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至今亦未形成“成气候”的养鸭产业集团。正如省农业厅在调查盐城、南通市的报告中所说,“农业产业化尚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刚刚迈出建原料基地的第一步,对如何向开拓市场、促进流通以及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更深层次的发展,还缺乏整体思考。”另一个动向是由于1997年江苏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放慢,各地都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省里要求苏南、苏中和苏北农民人均收入1997年分别增加500、400和300元,但实际仅实现增200元左右,特别对目前农民人均收入已达5000元以上的苏南地区,面临乡镇企业不景气,更急需在农业产业化上寻找出路。海安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提出,到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新增部分40%以上要来自农业产业化。反映出地方对农业产业化的企盼。
4.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1122工程”对农业中专的严重挑战及其提供的机遇
所谓“1122工程”,就是到2000年江苏省要建设100 所重点职业中学,其标准是每所职中要有1万平方米的建筑,2000名在校生,年办学经费达到200万元。在这100所重点职业中学和现有的一批职中当中,相当数量的有农业教育。
江苏省的农业中专在经历了1983年单独招生、1993年扩大招生规模和调整结构,以及1997年改革分配制度,培养人才适应多规模三个重大转折,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硬件”建设方面普通达到相当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省农业厅这种部门直接领导的体制日益显露出缺乏地区(方)行为推进和市场行为推进的缺陷。加上农业中专尚未同教委系统领导的农村教育体系改革紧密结合,以致目前遇到来自农村职业中学的严重挑战。这次调查中我们十分震惊地发现,江苏省农业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发展势头,“硬件”条件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所考察的3所列为国家级重点农业职业中学的学校当中,海安农业工程职教中心有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1500多名在校生,拥有140 台微机的两个计算机实验室,有设备良好的钳、焊、车工和电器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价值已达500万元,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又如海安双楼职高,除已有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正在投资400万元建实习大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常熟市农副职教中心的实验楼内,物理、生化实验室,微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电工电子数控机床模拟、财会模拟、制图等实习室俱全,还投入巨资建立了花卉盆景暖棚,蔬菜无土栽培大棚,特种养殖大棚,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特别是农业职高的实习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设置、招生方式的灵活性令人注目。如海安要求农业工程职中的实习场内,建有按养鸡大户(5000只)、养猪大户(50头基础母猪)、种田大户(50亩)和蔬菜大户规模设计相应的集约化鸡场、猪场、小农场和大棚,甚至还建有“中等富裕程度”农户的示范设计建筑,这就有利于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村镇建设培养直接对口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用于食物的开支比例必然降低。江苏省有关部门提出,今后农民开支中的恩格尔系数要下降到40%(降低20个百分点),而用于教育的支出要上升到占20%(1993年苏南农村尚仅7.3%)。这就为农民向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江苏中等职业(包括农职)教育势头强劲,主要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96年江苏省人均国民产值已达1020美元,苏南已达到3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数1 倍多)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要求的层次提高所致。原计划全省到本世纪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达到60%(1991年为39%),但1996年实际已突破61.5%(其中象张家港市已达89%)。在“高中阶段”的毕业生中,普通高中只占41%,多数是职业教育毕业生(59%)。
5.江苏省一些基层农技站和乡镇企业职工科技文化素质令人忧虑的现状
由于各种(不仅是农业)高层次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尚未完全打通,造成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甚至苏南,仍有不少乡企缺乏人才。据统计,全省乡镇企业已拥有670万职工,产值已占到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二。然而乡企职工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仍只有2.6%,高中毕业的也只有19%。当前,教育部门正在通过在地市级中心城市办大学、县(市)办分校,调动省、地两个积极性的方式予以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农技推广系统乡镇“三站”(或五站)的定员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三定”后“三站”省给编制平均每个乡是6.5人,但由于财政方面的原因,“增人不增事业费,减人不减事业费”的政策,导致不少地方拒收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在“三站”中55岁以上人员已占到五分之一,实际到位的编制也仅2.5人。以淮安县为例,1996年分配到县农口31 个大学毕业生,到1997年只有8人落实了工作,其余的每月发给100元生活费。据了解,江苏省财政厅计划今年起采取大中专毕业生下基层(农村)带事业费额度的措施,可望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6.人才对农业产业化的重大作用几例
位于连云港市的如意集团,是以出口创汇导向和以蔬菜及其加工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1996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拥有生产基地25万亩,带动着邻近6省的20万农户。这个集团很重视人才的作用,全公司正式职工400人中大中专毕业生占70%。集团总经理本人是南京农大88届毕业生。集团常年同南京农大、原江苏农学院合作办培训班、培训基地,每年为此要付出400万元经费。如意集团还充分发挥基层(县、乡)农技站的作用,不仅使其起到技术推广作用,而且作为同农民签订二级供需合同的组成者(集团再向推广站签合同),从而确保向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确保了原料资源。作为该集团的核心部门的贸易部,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在90年代初创业阶段,全部15人均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从外经、外贸、外语到园艺、农产品加工、农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如张家港市中外合资产销乳品的梁丰集团,带动着该市2000头奶牛的饲养户,产品销售大城市及出口。这个集团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创之初出巨资从上海引进4 个科技及营销方面的高级人才(每人花25万元),目前分别担任技术副厂长及销售副厂长等要职。该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认为,象苏南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只能是高档次、高附加值、优质化的农产品,特别是外向型的。而要发展这类产业,关键是要有高层次的人才。
二、对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探讨
1.面临农业(村)职业高中强有力的竞争,农业中专如何在前几年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在更加扩大为区域经济服务功能方面寻找自己发展的新动力和长久性源泉?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经济活动按区域(“块”)、而不是按行业(“条”)来组织。作为“条条”管辖的农业中专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但对于这一点,一些学校的反应还不够敏感。以苏州农校为例,这所由省农林厅领导的全国重点农业中专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在专业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却相当薄弱,今后必定要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已对全
省农业(村)经济发展制定了到2010年的中期规划。明确提出“一大(规模)三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覆盖率、市场占有份额)”,以及“苏北奔小康,苏中、苏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因此,农业中专要着力研究所在区域农业(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努力投入进去,高质量地为之服务,才有可能在同农村职业学校的平等竞争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以苏北为例,可抓住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新增长的5个关键点,在参与、支持和指导中低产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走乡镇企业(不同于“苏南模式”的)新路子、发展农产品流通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扩大农业(村)教育的层面,即不但要培养专业人才,还要支持所在区域培养“三证”农民(有“普九”毕业、职业技能及创业能力3个证书)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强面向职业教育的产教结合基地,扩大农业中专的功能(增加成人和继续教育内容)以及在文化方面服务于农村社区。
2.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在制定农业产业化宏伟规划时把人才的作用和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前面已经提到,在江苏这样人多地少,具有外向型和上海经济区区位优势的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决不能主要搞“大路货”,与其它地区产业趋同。而要做到“一大三高”,最根本的条件是人才。但就我们这次调查中所见,不少地方领导部门对此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一些地方尽管制定了宏伟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但对如何寻找突破口却心中无数。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发展新兴产业的带头人或企业家到哪里去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的问题。以海安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为例,全文近万字,提出要建立7个主导及支柱产业的设想,但对于人才培养却只字未提,只是提了一下培训。再如盐城地区(市)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也未给人才培养以充分重视,仅在6 项配套措施中提及要“加强科技开发”。
3.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们农业大学本科、研究生及大专能否适应这方面的需求?
在谈到农业院校应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时,苏南地区某镇长提出,他们当前最需要5种人才:(1)农业公司和乡镇企业的经理、总经理人才,要经营、管理两方面都行的决策者,他称之为农村的“第三代领导人”;(2)能驾驭市场的营销人才;(3)有实践本事的管理人才,可担任农业产(企)业的中层骨干;(4)掌握熟练技能的技术人员,对新产品、新品种开发的适应性强;(5)能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干部。在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如海安县中洋集团为了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河豚)并加工(提河豚毒素),一次就要进60名中专毕业生;镇江龙山集团鉴于中专生不够需要,自己出钱同省外的院校联办培养中专。农产品加工人才缺乏,是各地的普遍反映,主要原因是外系统(如轻工)培养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专业结构不合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方式、规格不大符合要求。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的负责人再三对调查组强调,农科大、中专生要想适应产业化的要求,必须是培养模式复合型、所学专业综合化、实践教学大比重;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创业精神的培养。张家港市的农业领导对近年来可供发展农业产业的新颖的重大农业成果及掌握成果的发明人均很少,表示极大的失望,认为这是本地农业产业化难以真正大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各地的反映,调查组认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7类人才:掌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技术的人才; 善于对科研成果(包括引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人才;能灵敏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的人才;善于资金和金融运作人才;懂得作经济(包括股份制)的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产业化相关方面的人才。显然,目前的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无论从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法上都难以适应这样的人才需求。
4.在教委系统握有“农村教育统筹”及“教育附加”两项充裕经费资源情况下,农业教育行政部门(农业系统厅、局)如何在今后农村职业教育大发展中站稳脚根和牢牢把握主动权?
省(市、区)农业厅所属的农业中专历来是主要为技术推广系统输送专业人才的。前些
年,在推广系统“线断、网破、人散”的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吸纳中专毕业生的能力大大缩减。当前,江苏省县级农技推广系统对进人的层次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普遍感到中专毕业生已经不够要求,而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村职业学校,又把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大户和初、中级职业人才的任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并且得到了所在区域(县)政府的全力支持。处在这样的形势下,农业中专应该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呢?在调查中初步考虑到几条主要的出路:(1)为职业中学培养和输送大量高质量的师资;(2)参加区域性农业教育集团并发挥骨干主导作用;(3)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并为了适应3条新出路首先要尽快调整和改革教学模式。必须看到,农村职业中学虽然可以较快地发展,但农业毕竟是技术性较强的一门产业,职业学校数量快速增加,师资必然难以保证质量,据江苏省教委提供的数据,目前农村职业中学教师合格率仅30%,专业课教师的合格率更低。这里就给农业中专发挥作用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其二是充分发挥农业中专拥有的条件设备资源的社会效益,积极参与区域性教育集团。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在设计这种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的新事物。在这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集团内,农业中专除了发挥核心作用外,也可以通过为集团服务取得地方(县域)对办学的支持,确保生源和毕业生的出路。其三是根据“水涨船高”的原则,在各地以农村职业学校形式及在初、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同高等农业院校联办高等职业教育。
第二篇: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一般来讲,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资本积累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对贫困地区而言,农业产业化既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又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但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如果在农业产业化上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只能是坐以待毙。只有科学地把握结合点,选准增长点,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不仅有路可走,而且大有为。本文结合**贫困地区实际,就农业产业化问题谈些粗浅认识。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资本积累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科学地把握结合点,选准增长点,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不仅有路可走,而且大有作为。在贫困地区实施产业化扶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就生产抓生产、就农业抓农业、就扶贫抓扶贫的工作模式,真正实现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从总体上讲,实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强大的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从而迅速提高主导产品产量,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通过生产基地的集中连片或成批养殖,把分散的家庭小规模生产组织成若干个产业链,进而联结成相对集中的大规模经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集约化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程度,增加农产品产值,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促进农民参与市场活动,按市场需要有序地进行专业化生产,进而保障农民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积极推进和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个农业县,又是一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其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生产力水平低。**贫困地区主要以南北两大贫困片为代表,还有部分川区乡镇的山区村,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薄弱,耕作技术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低,适应产业化经营有一定难度。二是市场意识、商品观念淡漠。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多以家有三年粮,存栏几头畜而自豪,并以聚集的实物多少论贫富,重数量、轻效益,惜售思想严重。三是资本积累差。这些地区有的刚刚脱贫,有的只是解决了温饱,有的甚至还处于温饱线以下,人均收入低,资金实力弱,发展再生产投入难度大。四是市场机制不健全。由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服务机构不健全,信息不灵,产销脱节,特别是缺少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处于“什么都有”,“样样不多”,“东家看西家,大家种啥我种啥”的小农经济阶段。在当前农产品全方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贫困地区批量少、质量低、价格高的农副产品更是难寻出路,造成了恶性循环。这些矛盾和问题,都为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网织了重重羁绊,起步难,发展更难。
但是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也有许多有利的因素。一是资源相对丰富。**贫困地区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饲草资源和矿产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潜力大。只要找准路子,选好产品,就可能很快产生效益。二是自然环境比较干净。这些地区大都工业企业少,化肥施用量低,空气无污染,农作物病虫害少,只要有好品种,就可生产出大批量的绿色食品。三是农村劳动力量多价廉。贫困地区劳动力都集中在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50%,特别是经过近几年的“普九”教育,青年农民中高、初中生比例大幅度提高,只要稍加培训,就会产生一大批种田的“科技明白人”。四是国家向贫困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资本、技术、人才向贫困地区聚集,只要政策开放,项目可行,就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达到借梯登高的目的。
在优劣势分析的对比中,也不难发现,在**贫困地区实观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许多现实的结合点。一是农业产业化基本适应农村经济基础的要求。以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将长期稳定不变。而农业产业化正是在此基础上,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它不动摇农民的家庭经营基础,不伤害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又能引导农民脱贫致富,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发生冲突。二是农业产业化便于缓解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千家万户独立经营的农户,分散封闭,规模狭小,实力脆弱,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压力,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产业化经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龙头围绕市场转,农户跟着龙头干,切实把“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市场需要啥就经营啥”的口号变为现实。三是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发展战略的宗旨是一致的。农业产业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要使农业由粗放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向集约型、贫困型向小康型转变和渐进,与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一致的,完全适应贫困地区的发展方向。四是农业产业化容易为农民所接受,实行产业化经营就生产这一头而言,基础是种养业。种植业和养殖业资金投入不大,种养的品种都为当地所适宜,对农民来讲是轻车熟路。从加工销售这一头讲,农民的产品能够及时有人收购付款,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这对吃尽“灾难”苦头的农民而言,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贫困地区不是能不能搞的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只是起点不同罢了。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走出困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明智选择,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益出路。在新时期,国家确定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力实施以“整村推进”为“一体”,以劳务输出和产业化扶贫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扶贫战略,加大扶贫投资力度,这对于我县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紧抓机遇,把我县的产业化扶贫促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较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用政策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去引导,用科技的、服务的、开放的机制来促进。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能变成出路。贫困地区产业化不能上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观念上的桎梏没有被打破。目前,这一地区对农业产业化有很多模糊态度,比较有代表性的倾向有这样几种:一是一些人认为产业化只是一个“新提法”,不少干部群众把它当作一句时髦语言,频繁地喊在嘴上,却落实不到行动上,工作按部就班,生产照原样进行;二是有人认为贫困地区只要解决了群众的吃饭问题就算大功告成,产业化离自己尚远,还未到推行阶段;三是对产业化的内涵缺乏准确理解,认识上比较笼统,多是以形而上学的方法去看待。因此,在战略上没有认真去研究,在思路上没有认真去疏理,在工作上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缺乏像抓其他工作那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实施措施,看农业产业化的高度不够,产业化推进的速度更不够,局面还不活。显然,上述思想观念不打破,实现农业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要下大力教育干部群众跳出小农意识的束缚,深化对产业化的认识,真正树立起与实现产业化相适应的新思路、新观念,培育起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精神,用全新的视角发展农业产业化。要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干部群众听专家授课,到外地考察、开阔眼界,理清思路,不断强化典型示范,从认识到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促动干部群众观念转变,特别是要抓好各级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还应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使广大农村干部既有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生产的胆识和决心,又具有从事商品生产基本技能和驾驭经济的能力,真正把乡镇村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组织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的中坚。
二、因地制宜,制定战略。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商品农业为前提,以独立的农户经营为特征,产、加、销仅以外部的供求关系相依存,这是产业化的雏形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合同契约形式相联系,以互助互利为特征的分散经营,可以称为产业化的初级阶段。第三阶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中介组织为纽带,以农户为主体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经营阶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成熟阶段。贫困地区的特征各有区别,差异较大,发展农业产业化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遵循产业化发展演进的客观经济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区分不同情况,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应针对目前贫困地区产品分散、自给自足、小而全,既体现不出资源(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优势,又体现不出商品优势的经济格局,分析论证贫困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区位优势,构建本地主导产业、经济结构和生产规模。在项目选择上,要体现资源和市场的有机对接,着眼于资源支撑面大、群众参与面多、受益面宽的项目,合理布局,正确引导,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在产业选择上,突出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与之相关的加工业,形成种养加工的“龙型”经济。在产品选择上,要紧盯国际、国内需求取向,注重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把战略上的坚定性,战术上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多管齐下,培植龙头。
“龙头”是产业化扶贫的支撑,具有开拓市场,掌握供求信息,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只有通过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促进产、加、销相互衔接,才能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龙头”企业或组织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缺乏龙头企业是致命的原因。因此,要把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实现产业化的重头戏来抓。结合**实际,一是要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大户壮大实力,搞好内外对接,提高专业化程度,尽快成长为“龙头”。二是要引进和吸纳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创办基地,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产业链、生物链的形成。三是要在集镇和公路沿线开辟各类发展小区,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人才向小区集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联结点。四是要本着普遍培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龙头企业要大力引进;对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对具有贫困地区特色的“龙头”企业应尽量照顾,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延伸效益。五是要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通过资本、技术、人力、物力、信息的联合,组建各类专业协会和销售流通组织。政府要大力加强引导、扶持,提高中介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
四、择优汰劣,建好基地。
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依托,只有规模化的基地,才能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料,产业化的循环节才能正常运转起来。贫困地区经济薄弱,自然条件差,建立基地必须结合确立主导产业、立足特色资源,扬长避短,扶优限劣,重点突破。一是要从地域内的自然、经济、区位、人文等众因子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突出一些适合当地种植、养殖的优质高效产品,舍弃那些劣质低效品种,集中拳头,壮大“龙身”,率先实现产业化。二是主导产业确定后,应当组织科技人员对生产基地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界定建设的区域范围,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整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和生产规模,严格按(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确定的品种、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三是要充分调动农户这个基地细胞的积极性、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基地建设和专业化生产,要用合同契约的形式规范基地组织与农户的行为。四是要积极做好种苗提供、生资供应、技术培训、产品收购等各环节的衔接协调工作,及时调处各种矛盾,保证基地一投入运行就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建立体系,搞好服务。
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信息服务和产后的加工、销售环节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真正的“龙头”和“助推器”。**贫困地区在这个环节上比较薄弱,应当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抓紧抓好两大体系的建立。要把完善农副产品初级市场、专业市场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确立的主导产业、产品种类、区位特点等,宜小则小,宜大则大,宜专则专,宜全则全,因势利导,兴建各类交易市场。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跻身流通领域,兴办流通企业,参与商品流通,从事农副产品和农资购销活动,提高农副产品商品率,真正发挥市场这个产业化终极点的作用,实现产品价值,引导商品生产,增强吸附和辐射能力,促进基地的生产、企业的加工和整个产业链的运转。要狠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目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最好是依托现有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服务机构,设立相应的服务组织,成立农副产品购销中介组织,建立样板农户,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交叉、专群互补,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疏通产业化经营脉络,推动产业化经营有序进行。
六、科技先行,提高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产业化不断上水平、上台阶的首要因素。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农业的潜力在科技,农业产业化的出路更在科技。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结合扶贫开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强化科技意识,加速水平提高,使农户家家都有“科技明白人”,增强生产的科学性。要积极引导农民狠抓科学管理、科学耕作、科学经营,改变耕作粗放、广种薄收的传统陋习,精打细算投入产出账,用科学管理挖掘各项增产增收因素扩大产业,提高效益,增强对买方市场的适应能力。要紧紧围绕基地和龙头,大力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产品,要在大范围推广的地膜覆盖、温棚种植、暖棚养殖、节水灌溉、良种繁育、中低产田改造等实用技术上下功夫的同时,还要加快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胆上一些起点高、产品新、处于领先水平的科技示范项目,大幅度提高单位产量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进一步落实科技投入保障措施,确保科技投入稳步增长,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持续强大的科技动力。
七、政策扶持,增加投入。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晚,各方面能力还比较脆弱,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扶持政策和足够的资金投入。一是要多渠道增加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重点向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倾斜。财政、信贷以及农资部门应适当补贴,优先放贷,优先提供生产资料,支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应尽量向建立一体化生产基地倾斜。对龙头企业在原料、能源方面优先供应,在贷款方面给予贴息或低息照顾。同时,还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的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农业基础,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二是给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实体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产业化经营实体都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充分享受人、财、物的配置使用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坚持龙头企业谁建基地谁所有的原则,避免由于市场波动出现抢购和拒收、拒购、拒售现象的发生。龙头企业可以通过预付定金、提供贷款信息、赊购种苗和饲料等方式,扶持农户发展生产。三是在用足用活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以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为出发点,在农副产品的加工立项、技术、信贷、产品销售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上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有市场竞争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鼓励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一体化专业集团公司。
第三篇:对免收农业水费有关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农业水费的思考
王大全 楼豫红
(四川省农田水利局 成都610015)
摘要: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灌溉水费收取越来越引起外界的关注,请求政府减免农业水费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根据四川省农业灌溉水费计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灌区的灌溉水价、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提出了按照《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合理制定农业灌溉水价,坚持在农民承受能力基础上计收农业灌溉水费的同时,政府补贴水费缺口的政策建议,最终实现灌区的良性运行。关键词:农业;水费;收缴;思考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涉农收费更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相关各方对农业水费的讨论越来越多,请求政府减免农业水费的呼声越来越高。每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都会涉及此议题。但农业水费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一免了之”。应该在合理确定水价的同时,根据不同地区农民的承受能力收取,缺口部分由各级财政足额补贴,以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1 四川农业水费情况
1.1 农业水费收取情况
我省目前农业水费计收方式主要为灌溉受益田(土)按亩计收,部份灌区按用水量计收。收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委托县、乡(镇)财政代收;二是灌区采取自收;三是成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灌区,通过协会进行收取。近几年,我省水利工程每年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大约150多亿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约3700多万亩。按照现行收费标准,2008年全省农业水费应收32660.22万元,实收28576.17万元,实收率87.5%。2009年全省农业水费应收32179.65万元,实收28811.07万元,实收率89.5%。2010年全省应收农业水费31748.63万元,实收26224.36亿元,实收率82.6%。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实际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水费优先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 用于工程维修养护的投入相对较少,仅能维持工程低水平运行。1.2 免交农业水费情况
2005年全面免征农业税后,四川省财政状况较好的一些市、县已经开始探索农民免交农业水费, 即农业水费由财政转移支付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经有乐山市各县(市、区)、成都市温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郫县等县(市、区)农民农业灌溉用水不再缴纳水费,水费由当地财政转移支付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 免征农业水费带来的影响分析
免征农业水费,此举有其积极作用,一是减少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得到灌区受益群众的欢迎;二是减少了水管单位的工作量,使其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工程管理工作。但从长远来分析,对节约用水、工程维护、尾部灌区用水等带来负面影响,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思考。2.1 与相关法规政策要求抵触
《水法》指出,“使用水工程供应的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免征农业水费与《水法》及国家大力推行的计量用水、节约用水,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政策相违背。2000多年来,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之所以能持续焕发青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灌区人民继承和发扬了缴纳农业水费的优良传统,给千年古堰良性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如果农民不交水费了, 会使世代努力培育的水资源有偿使用理念、“水商品意识”等价值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甚至丧失殆尽。
2.2 不利于节约用水
目前我省大水漫灌的现象十分普遍,2009年我省总用水量223.4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123.64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占用水总量的55.3%,农业节水的潜力非常 大。水价杠杆和水费收取机制可以有效促进节约用水,我省实行计量用水的武引灌区亩均农业灌溉用水最高限价42元,亩均用水200立方米左右,实行非计量用水的都江堰平坝灌区亩均农业灌溉用水水价28元,亩均用水500立方米左右。如果对农民农业水费实行免征,农民没有节水动力了,上游敞开用,下游等水用,最终将会助长农业用水浪费,同时可能导致更多的用水矛盾和水事纠纷。免收灌溉水费短期看减轻了灌区农民支出, 但从长远分析, 却助长了用水浪费现象, 形成“不收水费-用水浪费-水资源短缺”的恶性循环。
2.3 引起新的社会不公
我省目前还有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就实际情况而言,水利工程灌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好于非灌区。对用水条件,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灌区农业水费实行免征,而缺乏对非灌区的对等扶持、补偿政策,没有体现出财政对公共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公平性、普惠性,必然引起农村新的社会不公,不利于农村稳定。
2.4 不利于工程的良性运行
长期以来, 农业水费一直是灌区管理单位的主要经费 来源,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和水管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费保障。农业水费免征后,灌区管理单位的良性运行将受到影响, 如果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 灌区管理单位将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连最基本的运行都难以维持, 更谈不上及时对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养护。3 农业水价及农民水费承受能力分析 3.1 四川农业水价执行情况
我省的农业供水价格是按不同灌区制定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省物价、水利部门制定大型灌区的农业水价,市(县)物价、水利部门制定中(小)型灌区的农业水价。我省多数灌区2000年农业水价在1985年的基础上第一次上调6%;2001年第二次上调10.85%;2003年第三次上调19.15%。2003年以后全省农业水价没有调整,目前仍执行2003年制定的农业水价计收标准。目前全省农业供水价格总水平每亩约为9元,其中,大型灌区每亩平均32元左右;中型灌区每亩平均12元左右;小型灌区每亩平均4元左右(其中部分小型灌区不收水费)。3.2 水价标准远低于供水成本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发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供水 生产成本、根据国家经济政策以及用水户的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由于我省丘陵、山区面积占90%左右,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偏高,新增一亩有效灌溉面积投资达5000元以上,致使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普遍偏高,全省水利工程现行农业供水成本每亩高达80元以上。
我省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成本逐年逐年增高,农产品价格偏低,致使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的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用水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因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农业水价计收标准普遍低于实际供水成本,现行农业水价计收标准平均仅达2001年测算供水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我省都江堰龙泉山灌区2001年测算农业供水成本为每亩105.04元,而现行农业供水收费标准为每亩40.37(含伤残补助费等5.37元),仅占供水成本的38.4%;绵阳市武引灌区2001年测算农业供水成本为每亩150.62元,而现行农业供水收费标准为每亩42元,仅占供水成本的27.9%;乐山市沐江堰灌区农业供水成本为58.5元/亩,实际收费价格为20元/亩,占成本的34.2%。广安区的全民水库灌区、岳池县的响水滩水库灌区农业供水成本为58元/亩和56.25元/亩,实际收费价格为自流灌溉19.2元/亩,分别占成本的33.1%和34.1%。3.3 农民目前灌溉水费承受能力 通过我省典型灌区受益群众问卷分析表明,农业水费在农民人均年收入2%到5%左右,大部分灌区群众可以接受。国内一些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对水费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为:农业水费占到年收入的4%到6%,占农业投入的10%到12%。2010年我省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农业水费占到年收入的1-2%,农业水费占整个农业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占8.4%。可以说目前我省现行农业水价和水费仍然处在农民可承受的范围内。但是,要按照《水价办法》提高灌溉水价到补偿灌溉供水全成本水平,灌溉水价还要成倍增长。据测算灌溉水价上涨10%,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0.5%,如果按照灌溉供水全成本的灌溉水价政策目标,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将下降4-5%,这个数正好与近年来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率接近。也就说,全成本灌溉水价政策将会阻止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水价和水费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当前要按供水全成本向农民计收灌溉水费是不现实的。4 政策建议
4.1 加大对农业水费征收力度
农业水费是供水生产单位的经营性收费,是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和水管单位正常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对于保证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及水资源的合理配臵和利用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省的水管单位均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收取的农业水费一般80%左右用于供养人员,其余用于工程维修。
2001年财政部、国家计委以财综[2001]94号规定,水利工程水费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农民使用了水利工程提供的农业灌溉用水后缴纳的农业水费,是和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等农资产品一样的生产资料,使用水利工程供应的水,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是必需的生产性支出。
农业用水收费在我国有久远的历史,都江堰等许多古老的灌区由于有比较严密的岁修和水费征收制度,历经千年而不衰。灌溉水费的收取无论从经济、法律、法规、政策的角度, 还是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都是必要的。因此,应加强宣传,加大征收力度,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4.2 科学核定成本水价
应定期开展供水成本测算和审核工作, 在准确核定供水成本和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境状况的改变, 确定不同时期的供水成本, 分步、分类、及时调整水价,才能实现灌区良性运行。4.3 建立农业水费政府补贴机制 在考虑农民承受能力基础上计收水费的同时,政府进行一定的水费补贴是非常必要的。水价制定应采用“成本水价=用户承受能力+政府适量补贴”的模式,实施农业水费计收与政府补贴结合。建立农业灌溉水费补贴机制:农民仍按现行农业水价标准及时足额缴纳水费,现行水价与灌区成本价格的差额由财政足额补贴。4.4 加快末级渠系建设
应创新机制,加大对水利建设特别是末级渠系建设投入,切实解决好渠道“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增强群众对灌溉用水的满意度,引导农民自觉缴纳灌溉用水水费。同时,要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步伐,切实减轻农民水费支出。
作者简介:
王大全(1968——),男,四川省农田水利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楼豫红(1964——),女,四川省农田水利局灌区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博士研究生。
第四篇: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开始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要注重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发挥价格杠杆对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激励和诱导作用,除了反映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方面外,还集中反映在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流通环节进行合作,构造新型的流通合作组织,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弱小的农户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
对土地资源进行进一步规划,一方面围绕区域比较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和加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验和创新农业生产的新的机制,新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品质一致性、农产品生产技术服务、优秀农产品推广、农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的目的。为适应农产品国际竞争要求,加快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应用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目标,加大农业固定成本的积累和农业投资力度,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的突出表现是技术壁垒,而农产品是对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农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遭到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保持或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农业生产过程对农产品品质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农产品的生产必须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投入的化肥、农药标准与投放数量符合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生产过程符合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国家也需要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要注重优化整合农产品
优化整合农产品,首先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产品品质质量是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是增大农产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空间,促进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农产品的层次化、专用化发展为农产品品种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市场开发引进不同品种,开辟新的国际农产品市场,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中国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尽管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的要求,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已经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了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中国农业生产确实达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但这是以土地超负荷使用,土壤有机元素靠外来补充的情况下实现的,土壤板结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休
耕”以实现耕地恢复肥力也将是农业资源整合的又一个新的内容。农业“休耕”必须有总量供给平衡的保证,因此,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从三个层次全面优化整合农产品。(1)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并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资源、市场规模和相关产业相协调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地域有农产品进出口的条件,应该有限发展出口量大的产业,摆脱国内市场需求约束,发挥产品出口对地方经济的“引擎”作用,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2)调整优化产品层次的结构,协调生产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优化部门内部产品结构,使产品既符合地区资源优势,又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比如吉林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玉米种植业,形成玉米产业等。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3)调整优化产品品质层次的结构,即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发展,调整某一中产品内部品质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产品品质与市场需求的协调一致。随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主要追求数量上的满足和保障逐渐转变为转向追求品质的满足,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的生产必然在结构上突出品质和质量,把提高品质作为农产品生产的结构灵魂。农业生产对品质质量的追求和农业主管部门对产品品质质量标准的规范,使农产品在品质质量上分为多个层次,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一方面,细分了农产品市场,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生产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培育了农产品的市场信誉,为农产品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作好了准备。在以市场竞争为目的的经济生活中,特殊品质的农产品具有专门的应用途径,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要注意利用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
在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后,我国可以在有限度地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前提下,对国内农业实施适度的保护政策。所谓有限度就是只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这部分市场的开放,一是不能冲击国内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二是开放的目的主要是调剂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余缺,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转换。所谓适度保护政策是指在不违背关贸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体系有关农产品贸易协定的条件下,根据中国国情和财政实力,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给予必要的保护,并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
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要分别确立长期措施和短期措施。由于“绿箱”措施以政府提供一般性服务、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为主旨,免于削减义务,用好“绿箱”措施是政府长期战略。当前,中国在部分“绿箱”措施的实施领域还不具备载体,如缺少行业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箱”措施的应用。另外,短期内国家财政收入的预算约束,也不足以支持“绿箱”措施的深度实施。从中国现阶段看,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黄箱”措施以补贴和价格支持为主,对国内农业生产的支持作用更大,更直接,短期内农业政策,以“黄箱”措施为主导
第五篇: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深入思考
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深入思考
XXX
XXXX大学天津300000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载体,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方面。因此学生评价的质量在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模式应职教化、评价内容应动态化、评价指标应综合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涵应情感化、评价过程应常态化及评价结果应效益化等具有职教特色的学生评价机制。
关键字: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生评价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源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的普通劳动者的任务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是教学的载体,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在对待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时候应该要有一套都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学生的评价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渴望被肯定却因为应试教育阶段成绩欠佳成为被否定的一族,是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他们自己比普通高中差,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子女扭曲了的期望之外最重要的是目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导致的,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校工作往往会向应试教育的方面靠拢。使学生出现两种倾向:
一部分学生放弃全面发展,沉浸在题海战术,极力应付考试争取对它的适应,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另一部分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学习的主流。后者中有相当大部分读中等职业学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仅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
(二)大部分中等职业学生家庭状况普通,父母忙于谋生或文化水准低下而忽略或无力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和教育,形成或多或少的学习和生活陋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者”。
有专家指出,一个人的成才因素来自于三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其社会占4%;学校占26%;家庭占70%。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到底是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而恰恰相反,中职学生的父母的榜样作用极其缺乏中职学生在家长自觉、不自觉地疏于管理之下,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和恶习:讲粗口、自我为中心、抽烟、怕困难、懒惰等„„
(三)由于教育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而使中职学生直面社会和职业的选择而带来了种种困扰问题和心理矛盾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将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
化、自我意识的变化、人际交往的紧张、求职择业的困惑,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一方面以往学生生活受挫,“自我实现的需要”被压抑受阻;另一方面他们之所以接受职业教育,是因为抱新的期待和希望,“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萌动待发状态”。所以中职学生往往是一会充满希望,一会垂头丧气,一会信誓旦旦,一会原形毕露,一会激情满怀,一会全面崩溃、世界末日,一会温顺如羊,一会暴跳如雷„„
二、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推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作为
中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部分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限制或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内容片面
过于侧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忽视职业教育中应该培养的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传统学生评价制度过分强
调评价的总结性功能和选拔性功能。其 缺陷主要表现:
1、把考试预测验 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
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
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的教育效应。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备某一职业或岗位工作需要的操作技术能力为目标,应是教育与实际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是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对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更应该看中的是学生是综合专业技术实习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二)评价指标单一
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和企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这种愿景和企盼的具体体现。
2、学校、教师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只关注显性的量化结果,忽视隐性的过程和非量化因素。
3、缺少对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终身发展的理念。
4、学校、教师、家长普遍地用同一个共性标准去评价具有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
衡量教师教学的成绩、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焦点、家长选择优质教育的标准、上级对学校评价的主要硬指标、学校的社会声誉,主要还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这实际上造就了目前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一种以考试分数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现代的学生评价标准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
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准则在实施评价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并因评价对象和要求的不同而千差万别。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学生评价更应该看中的是学生是综合专业技术实习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
(三)评价方法单调
过于注重书面测验、考试等量化评价,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在某校商学院名师培训基地所做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状况研究》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最常用的课程考试方式”的几个选项中的“书面闭卷考”,教师问卷的占百分比为75.53%;学生问卷的占百分比为81.39%。采用“完成一项任务”的考核方式和其他创新的考试方式所占比例较小。这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考试方式依旧比较传统、单一。
(四)评价主体单一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忽视自我评价及社会行业评价的价值。在这种以普通
教育评价模式来评价职业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学习的结果,即考试成绩,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轻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重书本知识、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使学生走向成功之路是评价的目的。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共同发展,就必
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追求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并不否认对学生学习成绩、考试分数的评价,也并不排斥提高办学质量。真正关怀每个学生,就应该承认差异,使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
鉴于以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真正使评价能够发挥其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及改进的功能。下面就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几个主要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评价模式职教化
职业教育评价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绝不能沿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模式,因为它与普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差异的。评价模式职教化的意思是职业教育评价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教学评价的普遍性;科学、客观及公正;联系行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二)评价内容动态化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同一个职业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内容也要适应变化,与时俱进。学生评价的内容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新课程标准对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
与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代经济、科技和教育一体化的趋势表明,在一个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体系中工作和生活的社会成员,不仅需要有适应本行工作的职业素养,而且需要有适应社会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不断变化的全面素质,这就决定了现代之教育既有分流教育、又有综合教育的趋向,实行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的渗透和沟通是顺应这种趋势的现实选择。分析制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加大对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措施,是非常迫切的。要在以职业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为最根本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与考核手段和标准的多元化,强调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达到职业学校学生“低进高出”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目标。
(三)评价指标综合化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对其学习过程及进步程度的评价。对有的专业
既要涉及到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方面的评价,也要注意对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四)评价标准科学化
学生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虽然客观上考试分数决定学生的命运,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实
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然是系统工程,那就不能只靠单一的抓考试分数的手段来提高考试分数。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头绪和问题是千丝万缕的,抓紧抓好哪一条都能为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提供支撑和保障。而光抓学习和考试分数只是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发展、终身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
1、以系列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情感、世界观以及道德伦理等全面素质
(1)成功教育。给优秀以正确定义,提出“进步就是优秀”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文化教育。把“没有不想进步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条标语张贴在每个教室的后墙上,把“我自信,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张贴在每个教室的前黑板上方。营造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每走一步、每一次抬头都受到文化的熏陶。
(3)赏识教育。注重和充分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健康成长。
(4)感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目的,使学生感激亲人、教师、同学、大自然及社会所给予的一切,唤醒良知,激活积极的情绪,能让人找回自我。
2、关爱学习困难生,不使一个人落伍
3、改变传统的学生表彰制度
淡化“三好生”的评比,推出评选“强毅奋进生”,其标准是:学习成绩进步显著;意志顽强,强烈进取;尊
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学风扎实,一丝不苟;积极劳动,关心集体,各项活动起表率。
4、密切家校联系,重视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召开家长会议、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宣传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让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学生评价标准问题深得家长人心,使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五)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应该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成为评价主体。引入企业评价方法,把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有机结合。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学生在评价时互相对照和比较,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评价,既指出优点也看到不足,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作用。另外,评价还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培养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的智商+80%的情商=成功。而在我们现行的职业教学评价中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情商的价值。所以,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系统要适当开展职业情商评价,强化对学生适岗能力、沟通能力、承受能力、自律能力与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六)评价过程常态化
评价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要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到达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所以评价应该经常化。通过给予每个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与激励,并且教师应用日常评价的多次结果,以保证对学生评价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性。因此,在职校开展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评价过程去实现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等综合功能,使评价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七)评价结果效益化
将评价结果效益化是要求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结果的统计,科学地使用评价的激励等作用,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另外,好的评价结果既具有社会效益,也具有经济效益;既具有规模效益,也具有质量效益;既具有教学效益,也具有实践效益(马树超,2002)。
总之,教育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更不应该是一个名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教育工作者更要学会恰当有效地使用教学评价去促进教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真正做到评价也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健康、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10.[4]Ellen Weber: Student Assessment That Works[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Diane Hart: Authentic Assessment[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6]李建平.评价的跟进[J].新华文摘.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