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19: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

第一篇: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

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

关键词:农民,收入,低水平,困难,出路

摘要: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其中,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正逐步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但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和消费水平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入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增收非常困难.通过对同村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结合自己家中收入情况,我认为农民收入情况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此外,通过综合概括统计,写出次调查报告。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困难

(1)农民纯收入少,贫困人口过多。

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02元[1],折合为33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这只是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其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按照2003年637元[2]的贫困标准,2003年底尚有贫困人口2900万,贫困发生率为3.1%[3]。而这仅仅是统计数据。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的收入刚刚超过贫困线。

(2)城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加大。

2003年城镇居民总收入为9061.2元[4],而农村居民总收入为3582.4元[5],两者相差5478.8元。我国地区农民总收入差距也相当明显,农民总收入最高的上海为7227.2元[6],而最低的西藏仅为1973.2元[7],两者相差5254元。这些数据仅是收入方面的,如果考虑到一些隐性收入,则差距更大,比如教育、卫生、交通、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村居民是无法和城镇居民相比的。

(3)农民收入增长困难。

首先,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和农产品价格过低,使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如化肥价格2000年1袋氢铵20元,而今年同样1袋氢铵40元,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其次,相对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的生产权和经营权在群众手中,农业生产单打独斗,相对分散,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品的规模生产与销售带来了许多不便。如在水稻种植中难以作到病虫害的统一防治,以各家各户自防为主,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防治成本难以降低。此外,商贸流通业的欠发达使全乡经济活力不足。在我家乡,城乡距离较远,四面环山,城镇化水平低,不能为商贸流通业提供较大的平台和空间,不能为全乡经济提供强大的推力,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缩窄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同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差,影响了农民增收。

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民增收困难,农村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因素(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平衡),人文因素(突出表现为文盲半文盲的农民较多,劳动者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市场意识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差,缺乏进市场、闯市场的劲头,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政策因素(突出表现为由政策推动农民增产增收的效果不够明显),科技因素,资金因素(信贷政策不宽松,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贷款的投放面和投放额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要。能够争取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较少,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比较少。因此,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农户信息不灵。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出路

针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传统的、现在仍然十分流行的解决就是提价减赋、增加保护和扩大农业经规模。其主要依据是:发达国家都对农业进行保护,而我国改革以来国家财政对农

业的投入大幅度减少;发达国家农业经营规模大,我国经营规模小。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对农业进行保护[8]。

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其出路仍在于深化改革,主要有:

(一)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可以有:

1.稳定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广辟农业投资渠道,增加农业建设资金。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除集中力量加快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大面积农业开发外,要积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继续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行业,提高农产品增值能力和农业经济效益。

(二)培养、完善农村市场,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创造条件。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市场还很不发育,更谈不上完善。要积极进行市场基本建设,不仅要培育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为农副产品逐步全面放开创造条件,而且还要重点培育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为中西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使农民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得到更多的收入。

(三)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速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确保粮棉等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牧渔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三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它的发展要以完善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要目标。例如,可建立各种进行市场竞争的为农业服务的专业公司,如粮食公司、棉花公司、蔬菜公司等等,由这些公司与农户签订生产服务合同,提供从技术指导到种子、化肥、薄膜供应和运输、收购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大大提高农业的社会分工。

[1] [2] [3] [4] [5] [6] [7] 参见《中国统计摘要2004》国家统计局编2004,4

[8] 林毅夫、李周:《我国农业“危机”及其根本出路》,《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第二篇: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民收入现状与对策摘要:本文总结了农民收入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概括了造成农民负担重、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与探索。关键词:农民收入的特点与现状 存在的问题 建议与探索

农民收入问题关涉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民收入上不去,就不可能有全国普遍的小康,更不会有脱离初级的小康。农业税费全免,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民务农情绪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松对农业、农民收入问题的关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绝不空洞。下面仅是笔者对农民收入问题的一些浅见:

一、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1、收入来源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为:(1)靠“小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彻底打破,“大农业”收入已从整体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颍上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8万人次,劳务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近30%。(3)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2年前三季度农民的工资收入达到人均578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5%,增长额占农民现金增收额的一半。

2、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减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1)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增收的基础不牢。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突发事件等都对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受“非典”和洪涝灾害的影响,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03年为2127元,仅比上年增长0.4%。(2)国家涉农方针、政策的调整会从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对农民收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农业特产税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是减少了农民收入。(3)农民收入的某些部分具有偶然性,如失地补贴收入、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4)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对农民收入的增减有重要影响,一个对农业有作为的政府必定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则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有损害。

3、农民收入不平衡。这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和区域内的不平衡。(1)东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2000年京郊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了4687元,而湖南省祁阳县农民在2003年人均纯收入才达到2497元;(2)城郊(镇)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乡村农民收入;(3)人与人、户与户之间也存在着收入不平衡,来自湖南省祁阳县的一份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中,有不少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元,但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有些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600元,有些甚至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4、落实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1)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湖南省祁阳县人均税负为46.8元,比改革前下降了56.3%,农民负担的减轻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有资料显示,安徽省宿州市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全市仅2002年农业产值就增收约5亿元。(3)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北京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5099元,其中约90%来自于非农产业,处于中部地区的安徽潜山县的农民收入中也有75.5%来自于非农产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落实不力,阳奉阴违行为突出。据悉,税费改革后河南省镇平县某农民到镇民政所登记结婚,各种搭车收费高达200多元(《财经》杂志,常红晓/文)。这一现象虽不是多数,但至少也是违抗中央三申五令的“减负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负担的一个缩影。

2、“浮夸风”不可轻视。“浮夸风”的兴起、流行甚至泛滥,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国务院明确规定,农民上缴的提留和统筹,应控制在上一年农民纯收入的5%以内;其二,上级分派的财税负担过重,按农民的实际纯收入计算根本完不成任务;其三,增加自身收入的需要;其四,套取政绩的需要。四者的最佳结合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但是

农民收入不是一年半载、一朝一夕就能增加的。然而最简单、最通用的办法就是通过解小学数学题增加农民收入。如上级分派给某2万人的乡镇的财税任务为500万元,该乡镇的预算收入为100万元,于是,该乡镇分给农民的人均上交款就是(500万+100万)÷2万=300(元),根据5%的规定就可算出农民的最低纯收入=300÷5%=6000(元)。这种纯收入冠冕堂皇、几全其美,既没有突破中央5%的上限,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指标,还增加了自身收入,最重要的是实现了预定的政绩。事实上,农民与基层政府(甚至包括村)之间的矛盾日益白炽化就是对这种纯收入的有效反驳,前些年湖南祁东县某地农民因不堪重负集体冲击县政府(乡镇政府)的案例就是最佳说明。

3、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后劲不足。这主要表现在:(1)自1996年至2003年,农民实际人均收入仅增长4%,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一半,与国民经济年均将近8%的增长率有很大差距。(2)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主要靠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实际上这种增收只是一部分农民增收,大部分农民增收效果并不明显,有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3)农村非农产业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滞后,导致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降低。(4)农民收入低,政府财力不足,直接导致农业投入不足,这种不足的投入既包括各种物质的投入,也包括其他非物质的投入,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造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抗灾防病害能力逐渐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4、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政策,在促进当时农业发展的同时,实际上是确立了农业的分散经营和不具规模的零星作业,妨碍了规模和集约农业的进程,不利于农业先进技术、设备的推广,严重制约着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这也是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

5、收入差距拉大。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已达到0.43,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以甘肃和湖北两省为例,2000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酒泉地区为3315元,最低的陇南地区为956元,两者之比为3.47:1;2001年湖北20%的高收入农户集中了31%的纯收入,他们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643元,而20%的低收入户只占有10%的总收入,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77元,高低收入比高达4.31:1。

6、农民负担重。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取消,农民经济支出负担相对减轻,但随着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农民收与支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农民负担也会以新的形式出现。表现为:一是农业税虽然被取消,但其他收费渠道依然存在,农业排灌、修路建桥、农用车管理、生猪屠宰、农民建房等都可以是乡村两级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的源头,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出现的新的收费项目和形式极有可能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二是化肥、农药、种子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价,使农民收入“明升暗降”。三是获取知识的高成本已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一方面是义务教育虽从2007年进入免费阶段,但培养一个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所要的花费,无不是农民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是农民看病难、买书难、培训难、受教育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四是事务性负担依然沉重,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对农民的不公正心态和某些公职人员的“官老爷”思想,使农民说话难、办事难。

7、农村圈地运动严重,农民土地收益严重受损。近年来,由于各种开发区的风起和城市规模的扩张,造成农业用地以惊人的速度紧缩,大量农民因失地而丧失长期的收入来源。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与探索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不好,久而久之绝对影响全国政局的稳定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关系。因此增加农民收入不应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一条醒目的标语、一组注水的统计数字。

1、完全免除农民负担。随着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但光“减轻”还不行,必须彻底免除农民所有税费负担,包括完全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以及国家定购粮任-2-

务,农民不要向任何部门或个人交纳包括各种集资款(如修路建桥集资、办校建厂集资以及其他任何公益事业集资)、生猪屠宰、农用车管理、建房及各种附加等在内的任何税费(含什物),以此来掐断向农民收费(税)的任何途径,彻底实现农民零负担。

2、中央政府必须加强督查,严惩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以前农民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村(乡、镇)干部,为了谋求个人或部门的狭隘利益,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于不顾,巧立名目乱收费,视农民为砧板上的肉,任意宰割。鉴于以前农民负担反弹的教训,中央政府必须加大暗访督查力度,采取严厉的惩罚性措施制裁向农民收取任何款项的行为。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1)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2)帮助农民拓展市场;(3)创造条件,使劳务输出组织化、规模化,做强做大劳务经济,帮助务工人员维护各项权益;(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5)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6)加大对农业的直补力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各级政府都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向农民公布具体的补贴数额,严防各种补贴在操作流程中缩水。

4、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土地新政策,在确保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允许其使用权自由流转。这样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大规模的圈地运动,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特别是土地收益,消除农村因圈地运动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另一方面有利于具有先知先觉意识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或开辟高收入行业;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稳定性、效益性。

5、精简机构,裁汰政府冗员。我国市(地)、县、乡(镇)三级政权,不论大小,除外交部之外,机构均与中央一一对应,机构臃肿,人员庞杂,就是不算一级政权的村也有“三套人马”。机构运转、“父母官”工资、办公经费基本上都得由财政供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些财政特别是村、乡镇财政绝大部分由农民的钱支撑。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防止农民负担雪上加霜,有必要大幅度精减机构、裁撤冗员,砍掉市级政权,由省直管县,同时要并村(组)撤乡(建镇后为“办事处”)建中心镇。为了将这一工作做实,一要严格控制各级政权组织规模,限职位、限编制、限人数;二要有步骤分阶段进行:首先是并村(组);其次是撤乡建镇;再次是削减县级政权机构;最后才是废除市级政权。

6、鉴于农民负担主要由政府部门引起、且中央政府的“减负”指令一到地方就走样变形、农民负担越减越重的事实,减轻或免除农民负担不能一味指望政府的红头文件。而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或完全免除农民负担,就必须打破以前的陈规旧矩,国家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打击使农民有负担的行为,甚至可以在《刑法》中增加一条“使农民有负担罪”,使农民有负担的主要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三篇:农民收入现状与建议

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和建议

XXX

(XXX学院,XXX级,XXX,XXXX)摘要:本文是针对我省农民收入的现状调查与建议

关键词:我省 农民收入 现状与建议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WTO的加入,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究竟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症结何在?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1、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

随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供求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造成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出理农产品卖难、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现象,造成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逐年减少,直接影响农民人均农业收入。

2、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

由于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据农业部门统计,1997—2001年,全市农业生产总费用支出由103.8亿元增加到149.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1%。而同期我市农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为9.8%,费用增幅远远高于农民收入增幅。仅以小麦为例,据调查来看,2001年小麦亩产成本255.03元,较上年增加8.8%,较1999年增加13.2%。分项来看,2001年小麦亩(亩产400公斤)费用188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种子、农药、化肥、排灌、收耕费分别为15元、5元、80元、25元和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0.2%、32.3%、27%、20%和53.8%。

3、小城镇发展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加愉小城镇发展步伐,使我市小城镇建设具规模,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1978——2001年,全市人口城镇化率从13.4%上升到30.3%,有近一半的农业转移人口被城镇吸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仍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农化,小城镇发展仍显缓慢和滞后。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收入的提高。通过调查来看,农民增收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太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多。

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

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速度缓慢,总量较少,平均每个乡镇不足一个合作组织,农民入会率低,会员数是不足农户总数的3%,内部组织程度不紧密,运行质量不高,究其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数量的农民对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了解不够,缺乏合作的基础和参与的热情。有些会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红火时,他们把产品私下卖掉,不找合作组织,而市场疲软时,他们又把产品推给合作组织,对市场风险和后续发展考虑不充分。由于我县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小,大部分农户依托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合作观念较为淡薄,合作意识不强。

(二)合作基础不扎实。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生产能力还不是太强,规模化生产、基地化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积累不足,农民合作的内容单调,效果不明显,物质基础不牢靠。

(三)内部管理不完善。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合作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章程不规范,活动交流的次数、时间、规模、质量亟待提高。

(四)保障乏力。专业合作组织的设立、运行及管理,目前保障体系不健全。各级政府虽然都在积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究其如何抓、如何管、有哪些优惠政策,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针对现状建议

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椖,是产品进入市场,实农民增收的“身份证”和“通行证”。要提高我市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此建议,一要通过举办知识讲座、舆论宣传等各种形式,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厂长经理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和普及,大力开展“无农药残留放心农产品”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农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的标准化意识,提高广大农民按照标准进行农业生产的觉悟,真正做到生产者按标准生产,经营者诚信经营,消费者放心消费。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专家,按照上级的要求,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步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不准进入加工厂。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出台有关文件,对不合标准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准进入我市,真正从源头抓好,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加强舆论引导,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鼓励参与、支持发展,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二、是坚持原则,加大扶持。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利”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税收、信贷、水、电、地等方面给予优惠。

三、是加强领导,规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要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对已建立和筹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帮助其完善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促使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健康发展。

第四篇:农民工的现状与出路

农民工的现状与出路

班级:××××演讲者:×××小组成员:××× ××× ×××农民工的

一、农民工的定义现状

二、农民工外出打工原因与出

三、农民工所从事行业路

四、农民工的现状(面临问题)

五、农民工的出路(解决办法)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和会群体。基本特征: ①户口仍保留在农村; ②从农村前往城市。ⅰ 赚钱,让生活更美好、更富裕;ⅱ 农村收入远远低于城市收入;ⅲ 收入来源广;ⅳ 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太大……采矿业环卫行业建 筑 业农民工加工行业总结 1.收入低,待遇低; 2.工作环境差 ; 3.工作时间长; 4.生活、住宿环境差等。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户籍制度;□农民工意识比较差;□农民工流动性比较大;□……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做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要重点监控农民工集中的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

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切实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问题。所有建设单位都要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有关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不得批准开工报告。对重点监控的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并对有关人员依法予以制裁。各地方、各单位都要继续加大工资清欠力度,并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合理确定和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切实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各地要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合理确定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相关岗位劳动定额的行业参考标准。用人单位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为由拒绝执行最低工资制度,不得利用提高劳动定额变相降低工资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职工休息休假的规定,延长工时和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农民工和其他职工要实行同工同酬。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制定、调整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指导监督。各地要科学确定工资指导线,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企业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卫

生的主体责任,要向新招用的农民工告知劳动安全、职业危害事项,发放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可能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农民工职业安全、劳动保护教育,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能力。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要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管职责。发生重大职业安全事故,除惩处直接责任人和企业负责人外,还要追究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各地要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推广“培训券”等直接补贴的做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向农民传授外出就业基本知识。重视抓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基地,发展订单式培训。输入地要把提高农民工岗位技能纳入当地职业培训计划。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 各统筹地区要采取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办法,重点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缴费率,主要由

用人单位缴费。完善医疗保险结算办法,为患大病后自愿回原籍治疗的参保农民工提供医疗结算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也可自愿参加原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输入地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对农民工实行属地管理。要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增加公共财政支出,逐步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城市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输入地政府对委托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办学质量。输出地政府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

第五篇:城乡文化建设现状与出路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城乡文化建设现状与出路

xx区文化馆馆长 副研究馆员 覃大军

xx区地处湘西北武陵山脉腹地,为xx市行政中心和旅游核心服务区,区内人口xx万,其中土家族、苗族、白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36.3万。全区辖9镇12乡6街道329个行政村38个社区居委会。作为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地区,xx区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近年来在文化事业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当前xx城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xx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社区文化、乡镇文化基础广泛,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区内现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站27个。近年来,xx区从实际出发,以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及中外游客对文化产品需求为宗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服务基层、服务旅游、不断繁荣群众文化,努力打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传承历史,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珍贵资源,蕴涵着民族精神价值,是民族智慧的结晶,xx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蕴含土苗先民悠久历史的文明瑰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传承xx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xx区的旅游事业在发展多年后,要想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实行旅游与文化的结合是必由之路。由于历史悠久,xx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城乡,保护及传承好这些历史瑰宝,推动其中有条件的项目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可以实现以保护带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目的。通过“经贸搭台、文化唱戏”,成功的举办“天正杯”、“长城家私杯”民族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周等活动,xx区的文化与企业实现了联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从农村走向了城市;通过每年的春晚,将山歌、阳戏、花灯等节目搬上荧屏,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辐射到全区所有的群众;通过每年春节文化活动周、元宵灯会、土家“六月六”民俗文化节等活动,阳戏、花灯、xx鬼谷神功等陆续亮相,xx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开始波及到海内外游客。通过发掘和保护,xx区先后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0多个,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4个省级,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到确认,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0个,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2个。xx区的文化的发展成为了一种现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二)城乡联动,扩大了群众文化基础。为盘活文化的一池春水,近年来xx区在努力培养艺术接班人,壮大民间文化艺人队伍上做了大量工作,使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集镇文化、村落文化日渐繁荣。在农村,通过发掘传统文化,对农村文化人才进行培训,培养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使民间文艺空前活跃,全区各类文艺团体达到297支3500人,比8年前增长700%。乡镇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相继涌现出全国民族文化艺术之乡“罗水茅古斯艺术之乡”和“王家坪诗词歌赋艺术之乡”、“全国百强宣传文化站”西溪坪文化站、“全国百优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尹家溪镇等,xx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城市,38个社区自建制以来,以社区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发展,群众文化事业蒸蒸日上,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活动内容日趋丰富。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部门支持、企业赞助的办法, 举办激情文化广场社区文艺汇演, 将曲艺、民间歌舞、现代歌舞、民间戏曲、现代音乐等搬上民间舞台,把“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和“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糅合在一起,雅俗共赏,以社区现有文化设施为依托,形成了以企业文化为“龙头”、家庭文化为“细胞”、街道文化为“主体”、校园文化为“支柱”的,具有我区鲜明的区域文化特点的社区激情文化广场。通过将乡镇文化和社区文化打造成xx文化发展的两翼,使农村和社区的精神风貌、建设成就、服务宗旨等内容融为一体,推动了xx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拓展外延,培育了优势文化产业。通过激发全区民间艺人的艺术创作及创新积极性,xx区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复兴时期,从而奠定了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深厚基础。民间艺人的交流力度不断深入,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土家风情园、大庸府城、军声画院、老院子等民族风情景点全面展现了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金氏打击乐团、老院子艺术团、小天鹅艺术团等民间艺术团体迅速成长,世界上第一台以高山奇峰为舞台背景、以山涧峡谷为表演舞台、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影响深远,已成为xx区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典范。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学习了外地先进的文化建设经验,传播了本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2009年9月,应世界著名作曲家谭盾的邀请,金氏打击乐团赴英国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演出,深受欢迎;神龙绝技团多次参加国际武术大赛,并获得多枚金牌和银牌。经过多年培育,全区现有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户1300家,从业人员2.7万人,固定资产10.5亿元,来自文化产业的税费占全区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该区潜在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二、目前xx城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xx区的文化事业确实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但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困扰着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重视仍然不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xx区文化建设特色意识培养不够,除了少数精品拿得出手外,大部分都是奉行的“拿来主义”,“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的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一个长期性的规划,文化建设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商业文化与公益性文化,民众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交织,在一些功利文化冲击下,部分民间艺人粗制滥造随意编排,本土文化的认识被淡化,就全区的文化产业来看,复制、抄袭等现象比较普遍,具有本地特色的、叫得响的文化产品较少,外地游客往往唱着《神奇的九寨》畅游神奇的天门山,兜里也买不到几件代表本地特色的纪念品。三是保护引导力度弱化,传统文化后继乏人,老艺人不断老去,年轻人不愿接班,很多民间艺术濒临失传,一些地方出现“断链”现象,老年民间艺术骨干常常发出新人难寻的感叹。四是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由于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多头管理,造成了实际上的大家都能管但是大家都不管的现象,乡镇一旦有分流任务,文化站首当其冲,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以乡镇(处)的中心工作为中心,文化站一年到头唱“空城计”,文艺人员缺少归属感,民间文艺的发扬与传承受到制约。

(二)人才匮乏。从区里来看,区文化馆现有人员无法满足群众文化辅导需求,管理力量也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专项经费、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文化管理力度亟待加大。从基层文化站来看,专业的文化辅导员寥寥无几,乡镇文化站也形同虚设,有的文化站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从民间文艺团体看,团体演员多属半路出家,部分艺人年纪大文化功底差,节目编排内容不够丰富,普遍存在着需要加强管理、提高水平的问题。

(三)发展不平衡。虽然社区文化在近几年来有所发展,但很不平衡,老城区发展得快些,新城区发展得慢些;老年人参加得多些,年轻人参加得少些;健身活动多些,民间艺术活动少些;小规模活动多些,大规模活动少些等。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仍是个薄弱环节,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乡镇、偏远乡村的文化生活还很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建设。

三、发展xx城乡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拟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区情拟定《xx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突出未来几年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旅游与文化的有效对接,依托现有文化资源,打造影视文化基地如老院子等、民俗文化平台如元宵灯会等、红色文化精品如湘鄂川黔根据地等、宗教文化基地如天门山寺和普光禅寺等。同时,从政府的层面重视文化产业的保护,成立由区政府牵头,文化、旅游、民政、宗教、民族事务等部门参加的“xx区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协会”,加强对全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的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管理。

(二)重视非遗保护,打造一乡一品

从现实发展来看,旅游若不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特别是非遗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资源。我区是非遗项目大区,已有多项非遗项目获得国家认可,得到传承和发扬。目前通过宣传文化部们的努力,已将罗水乡、王家坪镇打造成全国知名的 “全国茅古斯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诗词歌赋文化艺术之乡”。下一步,可以将有高花灯基础的沅古坪镇、有木偶戏演出传统的桥头乡打造成木偶戏之乡,有着阳戏演出优势的教子垭镇打造成阳戏之乡,将谢家垭乡打造成高花灯之乡,将尹家溪镇打造成狮龙之乡,将阳湖坪镇打造成花灯之乡,将官黎坪、西溪坪两办事处打造成鬼谷神功之乡等。通过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力争创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文化产品,丰富旅游核心服务区内涵。

(三)加强管理,注重“两库”建设

建设“两库”即“历史文化库”和“文化名人库”。历史以来,xx区在本土文化资源整理上做了一些工作,曾经编写出《xx花灯词汇编》等一系列的历史文化档案,也涌现出了像赵继书、李军声、金克剑等本土文化名人,为xx文化今天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要想实现xx文化的更大跨越,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两库”建设,增强xx文化发展的后劲。为此,一是要加强搜集整理,继续搜集散布城乡的文化遗产,编写xx文化的“百科全书”;二是要努力培养本土文化名人,支持老一辈文化名人进一步扩大影响,鼓励新一代文化青年投身文化建设,锻造xx文化传承人;三是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室建设,巩固城乡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理顺关系,实行文化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文化站,以及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辅导培训功能加强培训等措施,改变目前乡镇文化建设“三不管”的现状,从而为辅导和培训业余文艺演出团队提供强有力的部门支撑,为开展因人而宜、因地制宜的辅导,为扩大人才库内容提供可能。四是要鼓励有特长的文艺人才到基层挂职,将文艺人才派到各社区、农村去挂职,以便随时发掘隐匿民间的文化遗产,扩大“历史文化库”的内容,并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艺生活;五是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四)创建节会活动精品

除了“两库建设”本身外,还需打造出“两库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这就需要创建节会活动精品。近年来,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春节文化活动周)以及土家“六月六”民俗节这“一会一节”经过不断完善,已成为xx文化的独特符号,下一步,要借助社区文艺汇演、民间艺术汇演、奇异绝活汇演、党的中心工作及法律法规宣传汇演等形式,发掘更多的文艺表演形式和节目,为打造全国知名的“一会一节” 精品活动注入更丰富的内容,要做到以优美的风光引来游客,以丰富的活动留住游客,以独特的文化让游客回味。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固基强本,在三五年内打造出具有xx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构筑好xx文化事业腾飞的平台,xx文化这朵奇葩将会愈加灿烂的绽放。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下载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收入的现状与出路(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制药业的现状与出路

    我国制药业的现状与出路 摘要:我国制药行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在国内长期生存,如何在未来世界上占据一席之位,需要国家与制药业共同努力去实现。 关键词:我国制药业经济......

    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

    1.介绍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城镇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主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却缺乏平......

    驾校的现状与出路(推荐阅读)

    驾校的现状与出路 ——邯郸交通技师学院武金希 2013年元月1日起,各驾培机构按照公安部123号令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培训、考试程序调整,经过多半年的运行,许多驾校仍然有不同程度的......

    农民收入现状(共五则范文)

    法库之行 ————农民收入现状 正在发展着的我们国家,仍然是广大农民朋友占着主体,所以农民的收入是影响着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的问题。 那么,现在我国农民......

    小动物权益保护现状与出路分析

    目前我国小动物权益保护现状 一、立法现状 (一)保护的动物范围过窄 按国际通用的标准,动物可以划分为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各种动物地......

    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浅析

    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困境与出路浅析 年 级: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指导老师: 兰州大学 2011级毕业论文 二零一一年四月 院 系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题 目 指导教师 评 语......

    镇农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出路

    **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出路一、基本现状二、存在问题虽然我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一定的发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是人数不少,规模不大,范围广泛,集中化程度不够,总的一个特点是......

    论国漫的现状与出路

    国漫的现状及其出路 中国动画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近90个年头了,其中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大起大落,曾经世界世界顶级水平的辉煌过往早已不在,现如今的动漫水平已然是被踢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