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9:3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第一篇: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1号文件下发以来,“三农”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如何助农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各级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XX区农村消费现状

目前,农民消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二是农民生活资料。在农村生产性消费方面,据调查表明:

2000年全区农村生产费用支出为387元(占总支出的16.42),2001年为428元(占总支出的19.14),2002年为597元(占总支出的20.25)。说明近几年双桥农村的生产性消费相对稳定,略有上升趋势。在农民生活性消费方面,近几年的支出及构成情况如下表:

年度

项目

2002年(元)

2003年(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34

4242

2其中: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与通讯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其他商品和服务

1309

150

3112

290

118

123

1138

260

122

180

383

从上表可以看出: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55.84,2003年为50.83;居住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8.66,2003年为10.7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12.37,2003年为15.81。此三项消费仍是近年农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构成。此外,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消文教娱乐用品费增幅较大,2003年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5.39、28.07、221.42和32.06,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费用的大幅提高,反映出农民群众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质量。但是,从城乡比较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9.48,2003年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1.9。因此,整个农村的消费水平是较低的。

二、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农民增收难是制约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瓶颈”。2002年XX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711元,2003年为2869元,无论从横向、纵向比较,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在于:

1、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仅成为生产的主体,而远未成为市场的主体。单个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是较低的,他们有很多事情想办却办不了,即使办了也办不好,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引入千变万化的市场。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比较效益不高。长期以来,农民只能靠出售初级农产品来维持生计,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很难享受到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并在他们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较为彻底地改变前述状况,真正实现助农增收。

(二)现有农村市场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不规范。目前,大部分农村居民与外界互通有无仍靠传统的方式——赶场来实现,一是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二是缺乏完善的市场体系及消费环境,致使农村消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也给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四)国家政策对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与城镇居民不平等致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停滞不前,严重影响消费增长。

三、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正确引导农村消费观念,培养消费意识。要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消费观念,使农村市场不断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二)发展合作经济,切实助农增收,解决根本性问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入社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把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并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这也是国际公认的一条农业发展经验和客观规律。

(三)完善农村生产、消费市场建设,培育消费环境,搭建现代化平台,搞活农产品流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生产必须有大流通与之匹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助农增收,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载体,是推动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可以为

第二篇: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1号文件下发以来,“三农”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如何助农增收、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各级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XX区农村消费现状

目前,农民消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二是农民生活资料。在农村生产性消费方面,据调查表明:2000年全区农村生产费用支出为387元(占总支出的16.42%),2001年为428元(占总支出的19.14%),2002年为597元(占总支出的20.25%)。说明近几年双桥农村的生产性消费相对稳定,略有上升趋势。在农民生活性消费方面,近几年的支出及构成情况如下表:

年 度

项 目

2002年(元)

2003年(元)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34

4242

2其中: 食品

衣着

居住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与通讯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其他商品和服务

1309

150

3112

290

118

123

1138

260

122

180

383

从上表可以看出:食品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55.84%,2003年为50.83%;居住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8.66%,2003年为10.7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合计的比例2002年为12.37%,2003年为15.81%。此三项消费仍是近年农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构成。此外,衣着、居住、医疗保健、消文教娱乐用品费增幅较大,2003年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5.39%、28.07%、221.42%和32.06%,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费用的大幅提高,反映出农民群众更加注重精神生活质量。但是,从城乡比较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9.48%,2003年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1.9%。因此,整个农村的消费水平是较低的。

二、影响农村消费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农民增收难是制约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瓶颈”。2002年XX区农村人均纯收入为2711元,2003年为2869元,无论从横向、纵向比较,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在于:

1、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仅成为生产的主体,而远未成为市场的主体。单个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是较低的,他们有很多事情想办却办不了,即使办了也办不好,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引入千变万化的市场。

2、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比较效益不高。长期以

第三篇: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

[摘要] 当今形势下,农村市场是我国整体消费市场获得升温的突破口,解决好农村市场需求问题,对启动内需,促进整个经济的回升,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仅拥有1/3左右的消费品份额,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它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市场扩张潜力,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前提条件。由于购买力与其相关的市场份额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和地域性特征,同时消费环境和消费习俗也因地域差别而有不同,因此根据地域性进行市场细分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指出该市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消费市场 影响因素 对策

一、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

积极稳妥地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农村流通领域改革与发展、农村稳定与繁荣的重大举措,对于刺激总需求,拉动国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社会生产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居民消费, 而消费反过来又推动经济的发展。经历了20 多年的改革开放的历程之后, 我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化, 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换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程度;占人口总数70 %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额还达不到占人口比重30 %的城市居民的消费总额。如果将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九五”时期50 %的水平, 将会增加3 500 多亿元的消费品零售额, 整个国民经济也将新增8 000 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可见, 农村市场的启动, 消费需求的增长, 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 它通过市场机制将社会资源有机地配置在一起, 把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市场体系之中或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初具规模, 无论是有形市场还是无形市场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从国民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来看, 城镇市场的发展迅速, 市场化程度远远高于农村;而农村市场的发展较为缓慢,市场化程度普遍低下, 这就使得我国市场化程度呈现不均衡的状态。此外, 我国有8 亿多农民, 这是我国最大的市场主体, 又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因此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就不能忽视农民的参与, 轻视农村市场的开拓。只有农民参与市场的程度得到提高以及农村市场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才会加快。而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快, 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三)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有利于消除城乡市场分割, 实现城乡一体化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保持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没有广大的城乡经济交流,没有有效的市场连接, 中国城市与农村被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体制分割开来, 城市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处于自我循环之中, 农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被排斥于城市经济发展之外, 工业文明的积极成果没有被乡村广泛吸收, 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着自身的封闭型特征。这种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既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城乡市场, 也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而开拓农村市场是打破城乡分割格局,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首先, 农村市场为生产者、经营者提供了交换其产品的场所。乡镇企业的兴起, 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其次, 农村市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金融服务业、旅游餐饮业、信息服务业等等。再次, 农村市场的发展, 促进了以市场为轴心的小城镇的形成。而在农村发展小城镇,然后向标准化的城市过渡, 是我国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消费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广大农民的消费观念有所更新,追求现代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共同愿望。过去短缺经济时代形成的约束型消费已逐步转变为拓展型消费,“过好日子”,“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二是农民购买力增强,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的增加形成了现实购买力。耐用消费品由千元级向万元级乃至几万元级发展,“穿衣讲高档,吃饭讲营养”的生活现象已不少见。嫁女娶媳礼品已由过去的小四件(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开始向大四件(电视机、摩托车、电冰箱、VCD)转变。三是农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追求精神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农民用于衣食方面的消费已大大减少,而用于文化娱乐、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大大增加。不少农民已不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而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图书、报刊、VCD 等进入家庭的现象相当普遍,少数农民还参与到旅游、甚至出国的行列。四是农村市场如雨后春笋,不断壮大成长,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市场质量也大有提高。五是消费渠道逐渐增多,消费信息不断加快。过去那种仅靠国有商业或集体供销社渠道供求的格局已被彻底打破,代之以国有、集体、个体等经营方式,厂家直销、展销等形式也空前活跃。消费的花样、内容也比过去丰富多彩。信息传递开始转向现代化、网络化,使消费信息灵通快捷。

(二)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建设中仍然存在着重重困难和诸多问题。主要表现:

1、农民消费效益不高

消费效益是单位消费支出的消费成果。农民经常花钱较多, 得到的消费成果却较少。(1)适合农民的消费品不多。许多企业只把眼光盯在城市消费者身上, 片面开发多功能的高精尖产品, 广告促销、售后服务仅仅针对市民, 而非农民。因而产品价格较高, 不适合农村消费者。(2)农民的消费习惯不良。迷信消费和人情消费普遍存在, 令农民骑虎难下。农民的食物结构不合理。粮食消费比例太大, 畜产品比例太少, 不能保证营养的平衡;动物食品消费多集中在节日和生日, 造成了营养的浪费;烟酒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 而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却较少。

(3)缺少消费知识。农民普遍缺乏营养学、烹饪技能、衣着搭配、卫生保健、家电使用维修等知识, 即使有了消费的经济条件, 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消费效益。

2、消费市场秩序混乱

消费市场秩序混乱主要表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活动屡禁不止,乱涨价、乱收费、乱摊派限制了农村消费;农村市场监管薄弱,许多农民信息闭塞,缺乏必要的商品消费知识,辨真识伪的能力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制假售假者大有可趁之机。从吃穿等日杂用品到种子农资、医药建材、电器、机械等什么都有假,伪劣产品、过期产品充斥农村市场,害得农民苦不堪言,想买不敢买,严重影响了农民购买商品的积极性。

三、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到杜森贝瑞的相对收入假说再到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消费理论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

(1)收入 消费被认为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2)前期的消费 由于人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改变比较慢,消费的支出被认为具有不可逆性,前期消费将影响到现期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3)持久收入 人们现期的消费支出并不完全取决于现期收入,而主要取决于研究预期收入;财富,不动性财富或者耐久性财富不是未来的消费来源,而是对未来一些突发情况的一种预防。(4)物价水平拥有财富阶层的消费行为对他们货币价值的未来变化是非常敏感的,通货膨胀对储蓄率的变化有直接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农村市场的研究,事实上演变为农村市场主体即广大农民需求的边际分析。因此,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了各种社会因素。

第四篇: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和对策

摘要:投资、出口和内需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过快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的问题。农村消费需求是我国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消费市场;制约因素;对策

投资、出口和内需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近期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益严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降低,且近年来投资过快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的问题。国内、国际环境都要求我们扩大内需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但是我国现阶段农村消费市场没有被真正启动。农村消费的落后己经成为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农村消费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总额在不断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在总量上也稳步增长,但是在居民消费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逐年降低。而且与城镇相比相对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不过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长之后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文化、娱乐等方面,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加大了对文教、卫生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教育、医疗化改革之后价格的快速上升。

二、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

(一)支付能力制约

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居民消费的增长从根本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支付能力制约问题集中体现在农民收入水平仍然较低。由于历史长期对农业的剥夺和农产品价格的控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虽然,近几年由于国家采取了多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了稳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收入更为迅猛的增长势头相比,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仍然显得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二)社会保障制度制约

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收入再分配,从而平衡不同消费倾向人群的收入,最终达到扩大消费需求的目的是必要的。目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负担极为沉重,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养老、医疗和基本生活等问题,所以农村居民只有将有限的收入分出一部分预防医疗和养老支出。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金融机构帮助的条件下,农村居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大大增加,这无疑减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影响了即期消费。

(三)消费观念的制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如今也成为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因为勤劳节约而闻名,传统消费观念的存在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育,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得不到适当的转化。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己经进入缓慢的升级阶段,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存在一些误区,表现在:重视储蓄积累,忽视当期消费;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如今这种自然经济下的产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消费的增长。

(四)流通体系的制约

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主要表现在:(1)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组织设置分散;(2)缺乏规范的流通规则和有力的执行机构,流通效率低下, 不能有效保障交易各方、尤其是农民的正当权益。流通体系的不完善会减少农村居民的实质性收入,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泛滥,损害农民权益。

三、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根本

要通过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改革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来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加强培育技术创新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开发战略。积极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正确分析国内与国际形势,努力适应国际市场升级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解决农村市场需求障碍、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行。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

通过建立并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和稳步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降低农村居民生活的成本,恢复农村居民从容消费的信心,增强农村居民的经济、社会安全感,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确保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

(三)更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要使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不仅要提高衣、食、住、行的质量, 还要提高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改变消费观念, 抛弃一些不科学的生活习惯。更新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根本的途径是要加快农村经济体制的转换,把更新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和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四)加强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政府来努力营造农村居民现代消费的公共基础条件,加大在道路交通、农村电网、农村电视、广播、商业网点、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与管理力度,是促进农村居民产生更多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制定优惠措施,鼓励不同所有制的经济主体以及其它途径积聚资本予以投入,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

(五)健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业态,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促进农村地区流通设施的升级;加快农村供销社体制的改革,培育新型农村流通组织,发展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的各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对农民进行市场流通知识培训;引导和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发展“订单农业”。

另外,要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大量有效的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同时第三产业的发达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分析与开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 郭锦墉,袁克忠.全面启动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J].江西农业经济.1999(2):7-8

[3] 刘锐.论开拓农村消费市场[J].时代经贸.2007(72):1-2

[4] 李敏.提高农民收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J].太原科技.2008(2):16-18

[5] 于吉辰,张玉霞.论促进农村消费的发展[J].科学与管理.2006(2):57-58

第五篇:2010年四川农村消费市场调查报告

导语:网络购物越来越时尚多样,而问题也不断出现。3月10日起,新浪女性与慧聪邓白氏研究联合发起“女性网友网购满意度调查报告”,共2985网友参与此项调查。

当问及2009年购买过“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村受访者“对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的总体满意度情况”时,表示“基本满意”及以上的比例占到90.3%(详见图1)。对于今年国家继续推行的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有80.3%的受访者表示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表示没有帮助的仅占3.7%,另外有16.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2日讯(记者 安显韬)围绕2010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 “消费与服务”,四川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开展了四川“3.15”消费与服务专题调查,在农村消费市场方面,重点调查了“家电下乡”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当前农资产品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家电下乡”产品的群众满意率达90.3%;受访者希望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政策,主要是加强“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监管、增加补贴产品种类型号和提高补贴金额等方面;农村消费市场的消费信心、消费能力都在逐步提升。

2009年“家电下乡”产品的群众满意率达到90.3%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受访者对“家电下乡”政策的知晓率为85.4%,2009年购买过“家电下乡”产品的受访者占农村受访者总量的42.8%。

当问及2009年购买过“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村受访者“对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的总体满意度情况”时,表示“基本满意”及以上的比例占到90.3%(详见图1)。表示不满意的受访者主要认为产品存在“质量差,故障多”和“虽然有补贴,但还没有其它不享受补贴的同类产品经济实惠”两方面的问题。

受访者最希望今年进一步加强“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监管

当问及受访者“‘家电下乡’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时,希望进一步“加强补贴产品的质量监管”的受访者所占比例最高,占43.3%;其次是“增加补贴产品种类和型号”,占34.1%;第三是“提高补贴金额”,占30.9%(详见图2,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这反映出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家电产品档次、质量、种类等方面都在提升,相应地希望国家优惠政策更能适应农村居民生活的变化。

受访者认为当前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三类农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较多

调查中有18.8%的受访者认为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都没有质量问题”;认为“当前农资产品中质量问题较多”的是“种子”、“农药”和“化肥”,分别有42.2%、39.0%和36.8%的受访者选择(详见图3,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

六成农村受访者认为家庭消费能力增强,八成受访者认为国家政策提振了消费信心

调查显示,60.3%的农村受访者认为自己或家庭的消费能力更强了,认为消费能力“差不多”的占34.7%,只有5.0%的认为“更差”。对于今年国家继续推行的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有80.3%的受访者表示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表示没有帮助的仅占3.7%,另外有16.0%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

下载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党的十七大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全社会统一认识,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农村家电消费市场的论文[推荐阅读]

    一、制约农村家电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支出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出两个明......

    推进X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推进xx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村级文化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加强村级文化建设对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继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

    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精选合集]

    发展农村客运是在农村公路大发展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推进路运一体化进程,促进路运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客运是传统意义上的县内班线客运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市区至乡镇村......

    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5篇

    发展农村客运是在农村公路大发展的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推进路运一体化进程,促进路运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农村客运是传统意义上的县内班线客运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市区至乡镇村......

    我区农村普法工作现状与思考

    XX区农村普法工作现状与思考 XX区是个农业大区,农村人口占近70%,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是我区普法工作的重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区农村普法工作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中央“......

    浅析市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目前**市城镇居民消费基本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当前消费领域必需关......

    浅析市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目前**市城镇居民消费基本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当前消费领域必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