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下发一流标准并做好2010年创一流工作通知
关于印发《一流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及《县
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根据公司“两个转变”和“四化”工作要求,为不断提升农电创一流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县供电企业管理,推动农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新时期农电发展形势要求,公司对《一流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原《一流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及《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管理办法》(农技[2008]18号)同时废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一流标准,扎实、有效推进农电创一流工作,现就一流标准修订进行说明,并就做好2010年农电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提出意见。
一、一流标准修订说明
一流标准修订遵循“总体保持原有结构,根据公司及农电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提高建设标准、补充重点内容、提升指标水平”的思路。在考核内容方面,原标准分“必备条件”、“考核标准”两部分,修订后增加“扣分事项”。在“考核标准”框架结构方面,保持原专业设置,对部分专业标准分值适当调整,其中“经营管理”由120分调整为100分,突出生产、营销两大主营业务,标准分分别从120分调整为130分。
“考核标准”的修订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贯彻 1
公司新的管理思想。如在必备条件中,增加有关“三个建设”、提高农网智能化水平等内容,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增设为必备条件,同时增加标准分比重;国网品牌标识的统一及推广、公司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等内容做相应补充。二是对一流标准整体适当提高。如原标准必备条件“高压线损率≤5.5%,低压线损率≤10%”改为“高压线损率≤5%,低压线损率≤9%”;“供电系统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RS3≥99.7%”改为“供电系统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RS3≥99.75%”。三是适当提高电网建设标准。如在“生产管理”关于电网结构的实绩指标方面,增加“10kV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达到100%。公用台区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达到100%”。四是补充农电相关重点工作内容。如必备条件第七条增加内容“企业用工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不存在农电混岗现象”,SG186工程农电管理业务应用建设、供电所标准化建设等农电重点工作也进行相应补充。
二、2010年农电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要求
2010年,农电创一流同业对标的工作思路是“按照农电统一管理要求,持续推进一流企业动态考核,突出抓好创一流工作引导,务实组织创一流同业对标,不断提升创一流工作水平,提高对标工作成效”。各单位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继续开展一流企业动态考核和复查。对照新标准,组织现有一流企业全面深入开展分析评价,积极组织网省公司复查,重点对2001-2003年一流企业进行动态考评认定,并于11月底前将复查工作总结及考评结果报公司农电工作部,力
争用2-3年时间对2006年前命名的一流企业全面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公司将组织对一流企业进行抽查。
2.突出创一流工作引导,把握工作主攻方向。要高度重视县公司创一流工作引导,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把握创建工作动态,引导基层企业正确理解创一流工作、准确把握一流标准、科学务实开展创一流。广大县公司要端正一流工作认识,注重过程管理、突出工作实效,防止创建工作注重表层、创一流管理资料与企业日常管理“两层皮”等问题。
3.认真组织一流新标准宣贯工作。要加强一流标准及管理办法的宣贯,促进广大县公司及时全面了解一流标准、深入准确贯彻一流标准。公司将组织一流标准宣贯研讨班,对纳入2010-2011年申报计划的县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扎实稳妥组织一流企业申报。创一流申报工作总体上遵循2009年工作思路,严格申报工作管理,加强申报企业指导把关,达到以申报促创建、以创建提水平的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一流企业。各单位于4月底前完成一流申报企业推荐,在上报一流企业申报材料前,要与总部农电工作部充分汇报沟通。
5.规范对标工作组织、保证对标成效。认真贯彻落实《县供电企业同业对标工作过程控制管理办法》(农技〔2007〕45号)要求,防止重排序、轻对标等问题,着重在现状分析、对标学习、应用实践上下功夫,注重对标成本控制,突出管理和过程对标,提高对标广度和深度,保证对标效果。公司将积极
开展同类型、同规模企业对标学习,分区、分片在相应类型和规模的标杆单位召开同业对标现场会,推广宣讲典型经验。
附件:1.县供电企业创一流工作管理办法;
2.一流县供电企业评价标准
第二篇:建一流服务设施 创一流工作业绩
近年来,伴随着海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宁市的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扶贫、文体、宣传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残疾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也有了新改善,“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2004年,海宁市残联被省残联评为“省级先进残联”;2005年和2006年,获得嘉兴市残联目标责任制考核综
合优秀单位,并于2006年2月被中共海宁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残联的指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重视和关心;离不开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离不开全市残疾人工作者的辛勤耕耘;离不开广大残疾人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同时也离不开全市13000多名持证残疾人的家——海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为我们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易地新建的海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工程自2003年2月10日开始动工,历时1年半,于2004年8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活动中心占地10.86亩,总投资808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大楼共分6层,造型简洁大方,清新明亮,集残疾人文体娱乐、就业咨询、教育培训、精防康复、聋儿语训、办公活动于一体,是海宁市残联的办公场所,也是广大残疾人的活动、休闲之地。活动中心的筹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以国有土地划拨的形式解决了建设用地;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建设局等部门对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资金保障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活动中心投入使用2年多来,海宁市残联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提出了“以一流设施、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利用中心,提供康复服务。康复是改善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途经,是残联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此,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给康复工作留下了足够空间。一是设立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各式各样的盲人用品、肢残人用品共计五大类50多个品种有序摆放,全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网络图、基层用品用具供应点以及残疾人用品用具宣传挂图、工作人员守则等悬挂在醒目位置,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选购。海宁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每年供应用品用具300多件,2003—2005年,连续三年达到省级示范站称号。同时,海宁市残联还努力将康复服务向基层延伸,在2005年,海宁市残联还投入资金近10万元建立社区康复服务试点指导站4家,2006年,以构筑“20分钟康复圈”为抓手,在各镇、街道新建了社区康复服务站13个,实现了全覆盖,并入资金35万余元为其配备康复训练器材,有效提升社区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二是开展聋儿康复训练,海宁市聋儿语训部自1991年成立以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办学至今。2004年8月,聋儿语训部迁入活动中心裙楼,教育、寝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浴室、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总面积达360平方米。现有在训聋儿12名,并配有教师4名、保育员2名,由于教学质量好、生活设施优、收费价格低,市聋儿语训部受到了聋儿家长的热烈欢迎,办学15年来,共收训聋儿128名,其中有28名聋儿通过训练达到三级康复标准,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远远超过国家标准10%的要求。三是大力开展助视、助行、助听工程,协调市慈善总会、市卫生局大力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采取低保家庭全免,一般家庭补助800元的优惠办法,2004—2006年,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94例,其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10岁。广泛开展助行用具捐赠和假肢安装工作,2004—2006年,共赠送轮椅等助行用具455件,安装假肢40条。2006年,海宁市残联重点推出了助听工程,从2月20日开始,由市残联牵头,联合有关部门,组成专门医务小组,深入基层,巡回各镇、街道为全市1278名70岁以上老人开展免费听力检测。并在“国际聋人节”期间,市残联、市慈善总会对符合佩带助听器的老人采用赠送和补助的优惠措施,共赠送助听器32台、补助164台。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残疾鉴定评估工作,每年2次,邀请人民医院专业医生在活动中心进行残疾评估。
二、利用中心,搭建就业平台。就业是帮助残疾人脱贫、走上自力更生道路的重要手段。设立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二楼的市残疾人劳动服务所积极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开展就业登记、政策咨询、就业推荐等工作,同时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做好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交纳、审核等前期准备工作,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截止2006年底,全市累计集中安置3348人、分散安置2153人、个体就业377人,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数占我市残疾人总数的90%,2006年共征收保障金1478万元,再创“安置”和“收费”双赢的良好局面。2005年和2006年,海宁市残联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两次组织举办全市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无业残疾人和用工单位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招聘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大了残疾人就业的宣传力度,扩大了社会知晓度,提高了就业成功率,受到了残疾人朋友的热烈欢迎。三、利用中心,完善助残扶贫机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第一次把“发展残疾人事业”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当中。实现广大残疾人的脱贫致富是各级残联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切实、有效地帮扶贫困残疾人走出困境,2003年,市政府颁布实施了21号政府令《海宁市照顾扶持残疾人若干规定》;2004年,各镇(街道)又配套出台了“照顾扶持残疾人若干办法”,2006年,市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通知》,不断加大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同时,市残联不断拓展扶贫领域,建立、健全、完善扶贫工程审批、公示程序,加大督查、指导力度,使我市的残疾人扶贫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轨道。五年来,海宁市残联报经市政府批准,逐年增加残疾人无偿扶贫资金投入。2001-2006年,分别投入50万元、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260万元和300万元,共计1060万元,各镇(街道)按1:0.5的比例对市下拨资金进行配套,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有偿扶持和无偿扶持”相结合,以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以可扶持户工程、大户带小户工程、安居工程、助学工程、康复工程、低保户补助工程、救济补助工程、小额信贷贴息补助工程、扶贫基地工程、送温暖工程系列扶贫工程为载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残疾人无偿扶贫工作,已使25000余人次得到实惠,为部分贫困残疾人圆了新房梦、康复梦、大学梦……,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扶残助残”氛围。
四、利用中心,丰富残疾人业余生活。为把活动中心真正建成残疾人自已的家,活动中心设置了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无障碍通道、有语音提示系统的电梯,努力使残疾人在无障碍的环境中休闲娱乐。为方便残疾人活动,中心在一楼开辟了健身房和乒乓球室,在室外配备了羽毛球场,并投入资金3万多元购置了健身康复器材和乒乓球、羽毛球活动器材;在五楼开辟了棋牌室,有自动麻将、象棋、围棋、扑克等,供残疾人娱乐;在六楼开辟了图书阅览室,每年投入资金2000—5000元,订阅报刊杂志和购买新书,以丰富藏书量。制定了活动室开放时间,方便工作人员的管理,每次开放时,都吸引了不少残疾人前来活动。同时,中心的工作人员本着“每位残疾朋友都是我们的亲人”的工作理念,残疾人训练时,工作人员打开空调;残疾人口渴时,工作人员送上茶水。2004年12月,海宁市残疾人体育协会在残疾人活动中心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主席、副主席等,残疾人体协的成立为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2005年4月,海宁市残联、市体育局联合在活动中心举办了“海宁市首届残疾人中国象棋比赛”,共有来自全市13个镇、街道、管委会的2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不断丰富和活跃基层广大残疾人的业余文体生活。2004年11月,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会、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会成立大会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召开,标志着我市5个专协会全部成立。中心专门为5个专门协会设立了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安装了工作电话,方便各专门协会开展工作。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到来之际,市残联还组织各专门协会在活动中心召开座谈会等庆祝活动,增进残疾人之间的交流、友谊。2006年春节前夕,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会经过调查摸底,对3户智力残疾人困难家庭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反映他们的心声,并借此让更多的智残人更加了解协会工作。2006年7月,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被中国残联授予“全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先进单位”。
五、利用中心,提升工作能力。2005年,海宁市残联作为我市第一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单位,始终坚持以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根本目标,加强领导,制定计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动员,创新载体,联系实际,力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先进性教育三个阶段活动。在海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市残联召开了“自尊、自强,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座谈会”、“全市残联系统向王延勤同志学习会”,号召全市残疾人工作者以他们的先进事迹为榜样,牢记宗旨,深入基层,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先进性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同时,海宁市残联还每年在活动中心举办全市基层残联干部培训班,邀请上级残联领导或市残联领导授课,不断更新残疾人工作者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体系,提升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六、利用中心,架设沟通桥梁。海宁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支持残疾人工作,自活动中心投入使用2年多来,中共海宁市委书记俞志宏,副书记张炜芬、赵建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祥华都分别来到中心调研,指导全市残疾人工作,与残联领导亲切交谈,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2006年3月,俞志宏书记在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调研时,就下阶段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提出了“围绕中心当参谋,当好参谋造氛围,营造氛围搞维权,搞好维权促发展”四个方面要求。2006年4月,中国残联理事长汤小泉一行工作来海宁视察残疾人工作,参观了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聋儿语训部等,并对“十五”期间海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市残联还积极争取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视察残疾人工作,提出指导建议。2004年12月,市政协主席金富荣等一行10余人专程来到市残疾人活动中心视察残联工作,并看望了市聋儿语训班的受训小朋友。2005年1月,市人大副主任高根忠一行莅临活动中心,视察残疾人工作。几年来,我市四套班子领导一直带头参加“全国助残日”和春节走访慰问残困户活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关爱。2005年、2006年,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会议两次在活动中心召开,对全市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审议,各残工委单位积极出谋划策,为残联更加“以人为本”、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出建议。现在正是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新一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开局之年,我们海宁市残联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流的服务设施、一流的工作环境为坚实基础,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推进海宁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第三篇:关于下发工资协商工作标准的通知
淄工办发(2012)11号
关于印发《淄博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 的通知
各区、县总工会,委、局(公司)工会,淄博矿业集团、山东铝业公司工会,市属企业集团及直属单位工会: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规范化建设,做到协商代表的产生、要约承诺、集体协商、审议通过、报审公布、监督检查“六个规范”,不断提升协商质量和水平,保障企业与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市总工会制定了《淄博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
1、淄博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
2、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
3、工资集体协商答复书
4、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5、职工方首席代表委托书
6、企业方首席代表委托书
7、外聘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委托书
8、工资集体协商会议记录
淄博市总工会办公室 2012年3月8日
附件1 淄博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
第一章 概 述
1.1 目的
为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行为,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增收双赢,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引导企业与职工依法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以下简称工资集体合同),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淄博市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新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1.3 实施原则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平等公正、共享共赢、和谐稳定的原则。
1.4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代表依法平等协商,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确定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事项,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行为。
工资集体合同,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代表在工资集体协商基础上签订的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等事项的书面协议。已签订集体合同的,工资集体合同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1.5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区域工会联合会、行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开展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的行为。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在小型企业或同行业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展,具备条件的可以在区县一级开展。1.6 二次工资集体协商
企业下属各单位工会或区域、行业内各企业工会,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开展二次工资集体协商,与行政方签订补
充协议,但确定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标准不得低于本企业、本区域、本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第二章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2.1 协商代表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人员。协商代表一般应在本企业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人数按照对等原则确定,一般每方3至7人,具体人数根据企业情况和实际需要,由双方自行商定。2.2 协商代表的产生
(一)职工方协商代表由企业工会提名,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产生;尚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须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也可以按照职工自荐或民主推荐、竞选演说、群众投票的程序,产生职工协商代表。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在加快组建工作的同时,可在上一级工会指导下由职工民主推荐,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职工方代表由区域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或者乡镇工会提名,经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由区域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或乡镇工会选派并经公示后产生。
(二)企业方协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指定的其他人员担任,并可邀请上级或同级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行业协会、行业商会等企业代表组织(以下简称企业代表组织)的人员参加。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方代表由企业代表组织的成员企业民主推举并经公示后产生,或者由区域、行业的企业代表组织选派并经公示后产生。
(三)双方协商代表一经产生,应当向全体职工公告。双方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企业工会工作人员不得担任企业方协商代表。在选举、确定协商代表的同时,可以多选1至2人作为候补协商代表。
(四)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
(五)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职工方代表可以由集体合同的协商代表担任。
2.3 首席协商代表
双方各确定一名首席协商代表,负责工资集体协商有关工作,轮流担任协商会议主席,并对协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企业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书面委托的企业方其他协商代表担任。职工方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或由其书面委托的职工方其他协商代表担任。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可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方首席代表从职工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上一级工会组织的代表可受委托成为职工方协商代表或首席协商代表。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职工方首席代表由职工方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或由区域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或乡镇工会主席担任,也可由上级工会选派。企业方首席协商代表由企业方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也可由上级企业代表组织选派。
2.4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是由工会组织领导、聘用和管理,负责指导、帮助和参与基层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方或企业代表组织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人员。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从熟悉经济、法律、劳动工资、工会、财务等工作的专家、学者、律师和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工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人员中聘任。
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履行为基层工会开展协商提供咨询服务、重点指导和帮助基层工会进行集体协商、受上级工会的委派或基层工会的委托担任企业工资协商代表或协商顾问、对职工方协商代表进行培训等职责。
乡镇以上地方总工会组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有条件的行业工会根据需要建立。配备或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专项经费,纳入本级工会的经费预算,用于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的各项活动、奖励和劳动报酬,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2.5 协商代表的权利
(一)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代表,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的全过程;
(二)协商代表享有平等的建议权、否决权和陈述权;
(三)协商代表收集相关资料、参加工资集体协商活动及参加相关会议、进行培训等活动,应当视其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应当保证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时间,保证其
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
(四)协商代表的任期自产生之日起至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期满之日止。协商代表任期内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协商代表的任期满之时,除达到退休年龄、本人不愿延长劳动合同期限、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因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企业不得与其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五)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企业不得因职工方协商代表履行职责而给予其不公正待遇,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不利于协商代表的工作岗位和免除职务、降低职级。确因工作需要变更职工方协商代表工作岗位的,应当事先书面征得企业工会、上级工会和职工本人同意。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时,职工方协商代表有优先保留工作的权利。2.6 协商代表的义务
(一)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工资分配情况,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全程参加工资集体协商,真实反映和代表本方的意愿;
(二)接受本方人员对工资集体协商有关问题的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告知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
(三)向对方提供本方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
(四)监督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代表本方参与工资集体争议的处理;
(五)维护企业正常生产、工作秩序,保守在协商过程中知悉的企业商业秘密,不得将本方的意志强加于对方,不得采取威胁、收买、欺骗等手段干扰工资集体协商,影响协商结果。
2.7 协商代表的更换
协商代表因辞职、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况造成空缺的,由候补协商代表参加,或者双方按协商代表产生程序更换,确定后及时公告并通知对方。2.8 组织培训
制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和协商代表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工资集体协商政策等知识的专项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其履职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章 工资集体协商程序
3.1 协商要约
(一)提出要约。工资集体协商双方均可就签订合同以及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求,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项等。
企业行政方未发出要约的,工会应主动承担要约责任,启动协商程序。企业工会提出协商要约有困难的,其上一级工会可代替企业工会向企业提出协商要约。
区域工会联合会或行业工会或乡镇工会可以向企业代表组织提出协商要约,也可以对所属企业直接发出协商要约。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工会可以主动提出增加工资的协商要约:政府发布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企业利润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
当经济形势或企业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行政方也可主动发出要约。
(二)要约答复。一方发出书面协商要约后,另一方应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予回应,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对方提供本方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或拖延。
(三)暂缓协商处理。企业认为开展工资协商条件不成熟请求暂缓的,应当书面向发起要约的工会说明情况,发起要约的工会将情况说明书存档,并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上级工会报告。
(四)不予回应的处理。企业行政方在收到要约书之日起15日内不予书面回应,企业工会不能通过协商途径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等三方面人员共同协调处理。3.2 协商准备
(一)准备协商资料。双方协商代表在协商前应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人工成本和其他相关指标;本地区、同行业或具有可比性企业的工资水平;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上人均收入水平等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
(二)收集各方意见。协商双方应广泛收集职工和企业各部门、各单位的意见或建议。通过召开工会小组会、职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掌握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拟定议题议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资集体协商重点,提出集体协商议题和议程。
(四)协商代表分工。对协商代表进行工作分工,明确每个协商代表主要阐述的问题,做到准备充足、有的放矢。
(五)互通有关信息。协商双方在协商开始前7日内,向对方提供与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双方可就协商中将要涉及的重点内容进行先期交流。
(六)有关人员确定。协商双方可以聘请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顾问,参加集体协商。协商双方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集体协商记录员。记录员应保持中立、公正,并为协商双方保密。3.3 上级工会指导
企业工会在正式协商前7日内向上一级工会报告,上一级工会可以指派人员对职工方协商代表进行业务培训、工作指导,或参与进行协商。不具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条件的企业工会,应向上一级工会报告,由上一级工会指派人员参与协商或代替协商。3.4 召开协商会议
工资集体协商应当采用协商会议形式进行,会议由双方首席协商代表轮流主持。首次会议由要约提出方首席代表主持,按照确定的议题议程协商讨论。协商双方应本着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积极合作的态度,各自发表意见,开展充分讨论,平等协商,求同存异。
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归纳协商意见,达成一致后,由双方共同或委托一方起草工资集体合同草案。协商会议由双方确定的专人记录,经双方协商代表确认和签字后存档备查。
工资集体合同文本用中文书写。同时用中外文书写,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为准。3.5 协商的中止
工资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情况时,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时间、地点、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
协商中止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0日。双方从第一次协商到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在双方协商不成时,当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应及时介入
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3.6 审议通过
经双方协商一致的工资集体合同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由职工方首席协商代表就工资集体合同草案的产生过程及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广泛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并根据职工(代表)的意见进行协商、修改。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方获通过。通过后作出书面决议,并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草案须经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未建立区域、行业职工(代表)大会的,应当提交区域、行业内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经全体职工(代表)过半数同意后方获通过。
如工资集体合同草案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没有获得通过,由双方协商代表重新进行协商修改,并在30日内再次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章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
4.1 协商内容
工资集体协商的各项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具体,以便规范双方行为及监督检查。协商双方要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企业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政策前提下,就以下内容进行协商:
(一)劳动报酬、劳动定额及工时工价标准;
(二)保险福利待遇;
(三)工资集体合同的起止时间;
(四)变更、解除工资集体合同的程序;
(五)工资集体合同的终止条件;
(六)工资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
(七)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有关事项。4.2 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协商的主要内容:
(一)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和工资标准;
(二)劳动定额及工时工价标准;
(三)工资总额、职工年均工资及调整幅度;
(四)加班加点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
(五)病事假、婚丧假、探亲假、年休假和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及其他各种带薪假期间、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待遇,学徒期、见习期、试用期的工资待遇;
(六)工资支付时间、支付办法;
(七)其他有关事项。4.3 保险福利待遇
保险福利待遇协商的主要内容:
(一)失业、工伤、医疗(含补充医疗保险)、生育、养老保险(含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二)降温费、取暖补贴,高寒高温等艰苦岗位及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岗位的补贴;
(三)独生子女费,因病、因工或非因工死亡人员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死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或生活费;
(四)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职工、离岗职工等特殊群体职工的保护待遇;
(五)双方约定的其他保险福利待遇。4.4 参考因素
协商确定职工年均工资及调整幅度应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国家、地区颁布的有关社会经济和收入分配方面的法律、政策及地方性法规;
(二)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最低工资标准;
(三)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四)地区、行业、企业和具有可比性企业的人工成本、职工平均工资;
(五)上企业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六)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七)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八)其他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情况。4.5 协商重点
企业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协商重点,切实解决工资分配中的突出问题,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维护和保障职工劳动报酬权益。要把普通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作为重点对象,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着力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积极推动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使广大职工能够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只要企业工资总额有增加、工资水平有提高的,职工工资都应当得到增长。
生产经营正常和效益较好的企业,重点就工资水平、奖
金分配、补贴和福利等开展协商;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企业,重点就工资支付办法、离岗职工生活费等开展协商。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重点是协商确定和调整劳动定额及工时工价标准;实行岗位工资制的企业,重点是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标准;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重点是合理确定经营者与职工的工资分配关系;实行股份制的企业,重点是确定工资分配、股息红利与劳动分红之间的比例关系,防止利润侵蚀工资。
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协商,重点是区域、行业内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工资调整幅度、工资支付办法、劳动定额和工时工价标准等。4.6 劳动定额
加强劳动定额集体协商,按照“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劳动条件下、90%以上职工能够完成”的原则,通过平等协商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工时工价标准,做到科学合理。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双方应通过集体协商及时调整劳动定额和工时工价标准。
第五章 工资集体合同审查程序
5.1 报送材料
在工资集体合同签订后7日内,企业行政方将工资集体合同及相关材料,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审查,所需材料按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求报送。5.2 审查部门
按照企业隶属关系报送相关材料,由相应的区县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5.3 审查未通过情况处理
企业工资集体合同未通过审查的,协商双方应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异议的事项,在30日内重新集体协商后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并报送审查。5.4 生效和公布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收到工资集体合同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查。工资集体合同自审查通过之日起生效。如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该工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未履行审查程序的工资集体合同无效;发生纠纷的,由双方有关当事人承担责任。
依法订立的工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职工双方具有同等
约束力,双方应当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企业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发生变更,不影响工资集体合同的继续履行。
工资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适用于所有与本企业(区域、行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企业与职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关工资报酬等的标准,不得低于工资集体合同的相关标准。
企业在7日内将生效的工资集体合同,采取张榜公布、通告等形式向全体职工公布,由全体职工监督履行。区域、行业工资集体合同由区域、行业企业代表组织向成员企业的全体职工公布。职工可随时查阅工资集体合同文本。5.5 文本备案和季度统计
建立工资集体合同文本备案制度,由企业工会将已审查生效的工资集体合同报上一级地方工会备案。
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情况季度报告制度,由各级地方工会将工资集体协商情况季度统计表汇总后及时报送上一级地方工会。
第六章 工资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及争议处理
6.1 工资集体合同的有效期
工资集体合同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工资集体协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工和企业双方均可在原合同期满前60日内,向对方发出书面协商意向,进行下一轮工资集体协商。6.2 企业合并、分立、重组情况
企业发生合并、分立、重组后,应当就工资集体合同继续履行事宜,与职工方进行集体协商。协商一致的,原合同继续履行;协商不一致的,重新进行集体协商。6.3 工资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原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变更或解除工资集体合同:
(一)协商代表双方协商一致;
(二)企业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工资集体合同无法履行的;
(三)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工资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四)工资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6.4 工资集体合同的变更或解除程序
一方就变更工资集体合同有关内容提出协商时,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并提供相关依据,另一方应给予答复。如无异议,应在7日内进行协商。
经双方协商一致,对原合同进行变更和修订后,在7日内报送审查备案。
签约双方协商解除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在合同解除后7日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地方工会报送解除集体合同书面说明。
6.5 集体协商争议处理
因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双方经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等三方面人员,共同协调处理协商争议。争议双方各选派代表3至7人,并指定一名首席代表,参加协商处理。
协调处理工作应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结束。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6.6 履行合同争议处理
因履行工资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章 监督检查
7.1 考核奖惩
市总工会将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开展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将企业是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作为评先选模的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党政工组织及其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参加县级以上各种表彰奖励活动的评选。
7.2 上级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监督检查
上级工会、企业代表组织负责帮助和指导职工方、企业方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并对签约双方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合同的
有效履行。
7.3 企业内部监督检查
企业工会与企业共同建立联合监督检查小组,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将工资集体合同条款进行分解,纳入岗位责任进行考核和奖惩;对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双方首席协商代表共同研究,及时解决。
签约双方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全面履行工资集体合同规定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企业不执行约定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标准,对职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企业工会要积极配合、协助企业履行合同,并对企业工资实际发放和行政方履约情况进行调查、跟踪、验证。
工资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每年至少要向企业、区域或行业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一次,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未建立职工(代表)大会的,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向全体职工、成员企业和职工报告。7.4 违规责任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会向企业发出法律监督整改意见书,如企业不按要求整改又不说明有关情况,工会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递交法律监督处理建议书,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附件2
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
(适用职工方提出要约)
总经理(董事长):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规定和职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议企业和职工双方就 工资问题进行协商。具体事宜如下:
一、协商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建议定于 年 月 日进行协商。
2、地点:协商地点建议在 会议室。
二、协商的内容1、2、3、三、协商代表的确定
按照有关规定,建议双方各选派 名协商代表。我方协商代表为:首席代表,其他代表、请公司行政方尽快提出协商代表名单,以便工作沟通,做好协商前的准备工作。
四、为了便于协商的顺利开展,请提供下述资料:
1、公司上和当年的销售收入。
2、公司上和当年的利润。
3、公司资产负债表。
4、公司资产损益表。
5、公司上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
以上资料请在协商会议开始5日前,提供给职工方协商首席代表,所涉及的商业秘密,本方代表将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五、请收到本要约书起2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如首席代表不是法定代表人的,应另附首席代表委托书;如有外聘代表,应另附外聘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委托书)
工会(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工资集体协商答复书
(适用企业方答复职工方要约)
工会:
你会发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已收悉,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1、同意要约书中提出的协商时间和地点。
2、同意要约书中提出的协商内容。
3、行政方协商代表确定为:首席代表,其他代表是、、、……。
4、行政方已将有关资料准备,届时按规定提交。以上答复如有异议,请及时沟通。
公司(章)企业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如首席代表不是法定代表人的,应另附首席代表委托书;如有外聘代表,应另附外聘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委托书。
附件4 Xxx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本公司于 年 月 日召开 职工(代表)大会。会议应到职工代表,实到代表 人,符合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出席的规定。职工代表对《工资协议》草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经大会无记名投票表决,票同意,票不同意,票弃权,同意人数超过应到代表的半数以上,本《工资协议》草案获得通过。
Xxx公司工会委员会(代章)年 月 日
附件5
职工方首席代表委托书
委托单位: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受委托人:
职
务:
现委托 同志为职工方工资集体协商首席代表,全权行使首席代表职权,代表职工方与企业进行协调。
委托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该文本用于工会主席不能担任首席代表,需委托其他职工代表担任首席代表,以此委托书确认首席代表资格。
附件6
企业方首席代表委托书
委托单位: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受委托人:
职
务:
现委托 为企业方工资集体协商首席代表,全权行使首席代表职权,与职工方代表进行协调。
委托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该文本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不能担任首席代表,需委托其他管理人员担任首席代表,以此委托书确认首席代表资格。
附件7
外聘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委托书
委托单位: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受委托人:
职
务:
现委托 同志为 方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履行代表职责,参与本次工资集体协商。
委托单位(章):
首席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该文本用于协商双方聘请企业外专业人担任本方协商代表,以此委托书确认协商代表资格。
附件8
工资集体协商会议记录
协商时间: 协商地点: 协商议题: 企业方协商代表: 职工方协商代表
协商情况如下:
企业方首席代表(签字):
职工方首席代表(签字):
记录员(签字): 年 月 日
主题词:法律工作
印发
工资集体协商 工作标准 通知 淄博市总工会办公室 2012年3月8日印发
(共印130份)
第四篇:建一流国税队伍 创一流工作业绩
建一流国税队伍 创一流工作业绩
——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文明委和县文明办对我局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这既是对我们创建工作的一次检验,更是对我们国税工作的一次推动。在此,我代表县国家税务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向来我局检查验收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大力关心、热情帮助我局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税务干部“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要求,坚持“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思想,围绕“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服务地方、共建和谐”的创建主题,以“建一流国税队伍、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各项税收日常工作中,掀起了深化文明建设,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的热潮,实现了税收收 入年年创新高,精神文明建设年年上台阶的目标。下面,就我局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局成立于1994年,现有干部职工71人。内设8个行政科室、1个信息中心,外设1个稽查局、5个税务所,担负着全县26个乡镇、4000余户纳税户的税收征管工作。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国税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委、县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举全局之力,聚全局之心,广泛深入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局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行业文明程度和干部队伍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税收收入从2001年的3000多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12350万元,四年翻三番,年均增长56%,实现了历史性跨跃;先后被市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模范职工之家,被确定为“长江三峡文明长廊”示范点;连续3年被市国税局评为组织收入质量优秀单位、连续4年被县委、政府评为综合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县局机关年年被评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园林绿化优秀单位或达标单位;县局机关支部被县委命名为“六好基层党组织”;5个基层税务所创市局级文明单位2个、县级文明单位4个。《中国税务报》、《日报》、《电视台》、《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对我局的两个文明建设 进行了宣传报道。
在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的活动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把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工作贯穿于国税工作始终
(一)健全组织领导,落实创建责任
县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规划、指导、督促和检查。在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对全局的创建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具体实施。使整个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各科室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一个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的工作体系。从而使创建活动得到了组织保障。
(二)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创建措施
我局党组始终把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依法治税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研究方案,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坚持把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国税工作始终,不断促进税收工作与创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将创建工作纳入税收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与税收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为使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我们还专门制定了《县国家税务局关于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的规划》,让 干部职工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内容、时间安排、保障措施、考核奖惩等内容,使创建工作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
(三)提高创建意识,营造创建氛围
我局自2002年被命名为市文明单位以来,局党组一班人就树立起“达前思创,创后思进”的观念,明确提出用2-3年的时间创建市文明单位标兵的奋斗目标,决心把创建工作推向新的起点。今年初,在我局召开的全局系统税务工作会上,将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作为一件大事,进行动员和部署,组织干部职工收看文明礼仪电教片《身边的礼仪》,开展文明礼仪知识问答,让干部职工接受文明洗礼。同时,充分利用宣传专栏、展版、标语口号、专题网页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的目的、意义,激发干部职工争第一、创一流的进取精神,形成了个个关心、人人参与的创建氛围。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
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通过创建话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国税干部队伍这个目标,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班子建设,争创“四好”班子
我局党组以争创“四好班子”为载体,努力提高班子的领 导水平和决策能力。首先是重视发挥理论武装的先导作用,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子定期考核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实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工作分工不分家,各司其职,班子成员彼此配合协调,保持了班子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三是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职工教育,全面提高素质
加强职工教育,历来是我局党组十分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1年以来,我局先后多次组织职工重温“老三篇”,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歌乐山、红岩村等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广泛展开“三德三观”大讨论。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们更是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采取“深入发动自觉学、党课辅导深化学、营造氛围陶冶学、交流讨论相互学、先进示范鞭策学、区别对待指导学、联系工作实践学、利用网络强化学”的“八学”方式,组织广大党员系统的学习了《党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和其它辅导材料,使全体党员在 理论学习有所收获,思想政治觉悟得到提高,被县委命名为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和市国税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被《日报》“区县广角”栏目和《电视台》“时代先锋”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先后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和上级领导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党纪政纪、廉政警示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专题教育,不断升华职工教育内容和形式。
为了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我们将经常性的学习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落实。制定了《县国税务局税务教育培训管理办法》,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历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采取每月业务例会、网上“每日一题”、不定期抽考,加大奖惩力度等方式,深化干部教育。近年来,我局先后举办计算机知识、新《宪法》、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税政业务知识等各类培训班41期,培训干部714人(次)。目前,全局71名干部职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9人,占职工人数的83%。今年,我们又提出把国税局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塑造“学习型干部”的新目标。制定出台了《县国家税务局创建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建立起职工学习的竞争激励机制。将职工学习培训引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强化基层管理,加强基层建设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市国家税务局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市国家税务局基层建设五年规 划》。以“六基”为抓手,以“五好”为目标,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建设。在工作中,我们首先是加强基层管理。为基层选好配齐领导干部,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促进了基层工作向管理科学化、工作标准化、执法规范化方向迈进。顺利通过了市局的“两权”运行情况检查。其次是优化基层服务。我们建立了局党组成员定期深入基层、划片包所,科室联所的联系制度,切实为基层排忧解难。三是加大基层投入。近年来,我局先后投资250余万元,对部份基层税务所进行了改建或新建;投入10余万元,对基层税务所的办公桌椅、办公环境进行了更新或改造;投资60余万元,为基层税务所改善了交通条件;投资6万元,新建了职工健身房、荣誉室、退休职工活动室、职工食堂等,为职工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另外,我们还广泛推行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度,将竞争上岗的岗位进行延伸,不局限于科、所长岗位,扩大到有关科、室的特殊岗位,增强了全局干部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为干部职工创造了一个工作有劲头,进取有盼头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细胞建设,丰富创建内容
细胞建设是创建文明单位标兵活动的基础,为了夯实这一基础,我们采取条块结合、点面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形式,大力加强文明细胞建设。在领导班子中,深入开展争创“四好”班子活动;在基层税务所,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放 心站所”等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六好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争当“优秀税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文明家庭”的活动。另外,我们还广泛开展了争创“安全文明小区”、“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文明科室”等活动。文明细胞建设内容丰富多彩,硕果精彩纷呈,为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以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创建内涵。近年来,我局先后举办了以“诚信纳税,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国税杯”税收宣传月歌咏大赛、开展了以“为党旗添彩、为税徽增光”为主题的演讲大赛、开展了以“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健心健身强素质,诚信文明奔小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活动;开展了以“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的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活动;开展了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拨河、篮球、乒乓球、陡步山地越野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陶冶了干部的思想情操,又丰富了文明创建的内容。
(五)狠抓行风建设,树立国税形象
近年来,我局以抓行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特别是2002年,我局被确定为民主评议行风的重点单位。在工作中,我们以“创一流行风,树一流形象”为奋斗目标,采取严查自身,深挖根源;开门纳谏,深入查找;严肃查处,认真整改的办法,重点整治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和“吃、拿、卡、要、报”等行业不正之风。以名列全县所有参评单位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向社会各界交了一份满意答卷。继2002年以后,我局被确定为自查自评单位,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自我加压,自促提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制度措施(聘请特邀监察员、发放监督联系卡等),规范管理办法,深化行风建设。通过行风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转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税企关系密切了,受到了社会各届的好评。
三、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大力促进税收增长,税收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跃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在工作中,我们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紧紧围绕组织税收收入这个中心,将税收工作的重心逐步转向法制导向型,努力开创税收法制基本完备、税收执法全面规范、执法监督严密有力、执法保障明显改善、执法队伍素质显著提高的依法治税工作新局面,确保连年超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2001年,我局组织税收收入入库3772万元;2002年组织税收收入5264万元;2003年组织税收收入6909万元;到2004年组织税收收入10375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今年预计组织税收收入入库12350万元,同比增长19.22%,增收税款1991万元,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狠抓“六基”建设,夯实征管基础
“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制度健全、基本程序规范”的“六基”是新时期税收征管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我们把强化“六基”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求,不断丰富内容,细化目标,完善措施。我局先后制定出台了县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员制度》、《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办法》、《税收征管资料考核办法》等制度办法,将“六基”工作要求落实到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工作岗位,落实到每位税收管理员,并实行量化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着力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使“六基”工作在我局取得了长足进展。
(二)深化征管改革,强化税收管理
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减并征管机构,理顺征管流程,制定出台了《县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起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和“数据集中、信息共享”的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变纳税人上门缴税为委托银行代征、变分散征收为集中征收、变管户制为管事制,实行“一户式”、“一站式”和“一窗式”管理,广泛开展纳税评估,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全局的税收征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坚持科技兴税,加强信息化建设 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反映着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贯彻“科技加管理”的方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局信息化建设投入达45万元(不包括市局配套资金),建立了联通总局、市局和地方党政及部门的广域网和覆盖全县基层税务所、县局各科室的局域网,计算机拥有量达人均1台以上,计算机已运用到国税工作的方方面面,全县所有的纳税人和税款均实行微机管理,各种公文、信息皆通过网络传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国税” 网站。目前,全局正以崭新的姿态积极做好全国统一的“综合征管信息系统”上线的人员培训、资料数据和硬件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为明年年初的上线作好准备,为进一步深化征管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四)转变服务观念,优化纳税服务
在工作中,我们本着“在强化管理中提高服务水平,在优化服务中加强税收管理”的原则,对内按照“一户式”、“一站式”、“一窗式”管理原理和要求,归并窗口设置,重组征管业务,优化征管流程,整合人员配置,完善岗职体系,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实行“文明办税八公开”、税务稽查约谈制度等,将“人性化管理”理念体现在税收执法过程之中;对外大力开展 “税收与文明”、“税收与公民”、“依法诚信纳税、共健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税收宣传 月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意识;广泛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营造诚信纳税良好环境;实行便民服务,在办税服务厅(室)设立桌椅、笔墨、纸张、电话、饮水机、茶杯等设施,为纳税人提供“星级”服务。
(五)突出稽查重点,严肃税收法纪
我们按照“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总方针,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严厉打击偷、抗、骗税行为。在加强日常税务检查的同时,坚持把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作为税收稽查工作重点,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3年来,我局共查处涉税违法案件393件,补税罚款667.9万元,有力地打击了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减少了税收流失,维护了税法的尊严。
四、用好税收政策,促进地方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一)用好用活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一是认真贯彻出口货物退税政策,加强出口退税的管理。通过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推行限时服务、“阳光作业”,积极做好账户托管工作和严格贯彻出口退税新机制,严把审核关,提高出口退税申报和审核进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外贸出口的增长。二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税收政策。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采取简并征期,简化手续,实行“三优先”(优先受理、优先审核、优先批复)、送政策上门等办法和措施,落实好安置下岗失业人员、转业退伍军人、“四残”人员再就业 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仅增值税起征点调高一项,就使我县低收入群体纳税人减轻负担300余万元,2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得到实惠。三是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优惠政策。从2002开始累计减免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900余万元,用于企业发展,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壮大和地方经济发展。
(二)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近年来,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活动。深入到挂钩扶贫乡镇和移民乡镇,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完成了烤烟生产和优质生猪发展任务;先后为烟农和移民送化肥、水泥、办公用品和其它物资,折合人民币45000余元;从2004年开始,我局机关在职党员与火炉中学20名初中学生结成了“一帮一”助学对子,每人每学年捐款300元,共计12000元;不仅如此,我局干部职工还在“救助贫困学生爱心捐款活动”、“
五、一”滑坡、印度洋海啸等捐款活动中慷慨解囊,累计捐款达40000余元;深受广大群众赞扬和县委政府的好评。
(三)全面完成了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去年,县委、政府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我局多次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并四方奔走,八方联系,如期完成了县上下达我局的300万元招商引资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今年已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20万元,占计划的106.66%。
各位领导、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创新永无止境。我局 的创建工作在市文明委、县文明办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文明创建的征途上,我们决心以此次检查验收为契机,在县委、县府和市国税局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创一流党建水平争一流工作业绩
创一流党建水平争一流工作业绩
于都县人民医院党支部
于都人民医院党支部紧紧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廉政型、人才聚集型的“五型”医院为重点,以实现创一流党建水平、争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 党建 工作,为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医院党支部多次荣获县、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医院荣获 省级“群众满意医院”、“市级文明单位”、“卫生科技先进单位” 等荣誉 称号。
创新学习机制,建设学习型医院
一是建立优良的学风。在学习制度上,建立了干部职工述学、考学、评学机制,制定出台了《中心组学习制度》、《职工业务与理论学习》等制度,把干部职工学习与职工晋升、晋级、外出进修紧密挂钩,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内容上,院党支部为各科室征订了党报和业务报刊,购买了警钟长鸣 ―― 《医德医风教育读本》、《大医精诚》、《反腐倡廉》等理论学习教材,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同时,结合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八荣八耻”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全院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习形式上,坚持学理论与学业务相结合,职工自学和科室集中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周会、职工大会、支部例会等载体,深化学习效果。
二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全院职工中营造人人讲学习、个个爱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院党支部鼓励干部职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医院职工在各类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及对外出学术交流实行奖励,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催生出丰硕的学习成果。近3年来全院干部职工在市以上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43篇;2007年开展新技术项目15 项。另外以《 于都县人民医院 院报》为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名医名科、推介新技术新项目、传播健康知识,编辑发行《 于都县人民医院 院报》7期,评选出 投稿用稿 “先进科室”、“优秀通讯员”及“投稿积极分子”,调动大家积极性,保证院报质量,并发放到相关单位,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培植一批好的典型。用好的学风促进好的党风、院风的形成,医院树立了一批像老共产党员尹九原等医德高尚、技术高超的先进典型,推出了一批事迹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爱院如家的优秀个人,在疫情紧急、抗击“非典”形势最严峻关头,医院组织全院党员干部开展向邓练贤、叶欣同志学习活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院职工积极参战。在短短三天内,全院320名职工就有280多名职工纷纷向医院提交了请战书,表现出在困难面前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力量。为给全院职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标杆,院党支部不失时机对他们予以表彰,并推荐他们接受上级表彰。李生贵副院长在近几年的征兵工作中表现突出,被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彰显人医精神,建设服务型医院
院党支部积极培育医院文化,彰显“敬业、奉献、严谨、求精、创新、奋进”的人医精神,着力建设服务型医院。
一是创新服务机制。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成立了病人服务中心,有问必答,问路必带,接诊必细,见难必帮;打造“无假日门诊”,资深专家节假日坐诊;实行弹性排班制,根据病人流量增加服务窗口和服务班次,缩短病人就诊等候时间;规范标识、标牌,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开设方便门诊与关爱门诊;推出党员佩徽牌上岗制等,系列服务举措深受患者好评。全程人性化服务做到了医患沟通零距离、医疗服务零缺陷、医疗质量零事故。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贯彻落实赣州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支农工作的通知》、《赣州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几年来,先后对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2007年卫生支农帮扶禾丰、利村二个卫生院,选派业务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帮助他们开展业务工作,如 帮助禾丰卫生院开展了肾盂静脉造影、肾切除手术,帮助利村卫生院开展麻醉技术新项目;免费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医务人员13人次; 无偿 赠送禾丰卫生院B超机一台,出资15000元帮助利村卫生院改善住院条件。
三是开展利民惠民活动。组织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方便群众就医,2006-2007年医院组织 开展农村巡回医疗72次,义诊人次6400人,免费发放药品6600元,发放健康知识资料4000余份,深得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为了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医院4次大幅度降低医疗收费标准,推出了系列优惠措施。通过开设“扶贫(惠民)病房”、实行“三免四减半” 政策,累计为50余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1万多元。
四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医院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医疗质量的检查与督导,加大对医师规范培训,全面提高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风险,减少了医疗纠纷。2007年,医院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达到了 95.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到
68.0%,法定传染病 报告 率达到 100%,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大力拓展新业务和推广新技术。医院出台了鼓励、支持、促进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规定,对开展新技术的科室人员优先安排外出学习,设备优先购置;强化护理服务,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三基水平、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及特护、一级护理水平、护理文书书写的合格率均达到98.2%,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护理平均满意度达到97.3%。
凝聚各方力量,建设和谐型医院
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需要一个团结、有力的班子,需要有一个战斗力强、人心疑聚的党员队伍。
一是院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医院发展方向。严格遵守《党支部议事规则》,对涉及医院发展的大事,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把握医院发展方向。院班子想大事、谋大事、议大事,注重从政治、思想、作风上加强引导,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营造团结共事的氛围,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院党支部成员身体力行,全院职工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到医院发展上来。二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双目标管理是院 党建 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继续推行“双目标管理”,实行党员干部责任区管理制度,对党支部、党员实行目标量化考核。“双目标管理”等 党建 工作长效机制的推行,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纷纷向党组织靠拢。党员队伍的扩大,为医院发展提供了中坚力量,全体党员在岗位上奋力争先,努力向前,有力地促进了业务工作的发展。
三是关心职工生活,增进思想感情交流。院党支部是职工政治上的依靠、工作上的主心骨和生活上的贴心人,坚持领导干部“三三”工作制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系制度,院领导成员每人联系2-3个科室,每周深入到所联系的科室当中,倾听职工群众呼声,了解科室情况,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积极解决青年职工待遇、事业发展平台等具体问题,为青年职工健康成长创造宽松环境。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通过谈心,主动接访职工反映,理顺职工情绪,凝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不安的因素和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注重医院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氛围。结合3〃8妇女节、5〃4青年节、5〃12护士节、7〃1 建党节、9〃9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妇工青组织召开表彰大会、开展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逢年过节慰问离退休老干部等,受到了老干部和职工的欢迎;举办职工篮球赛、演讲 赛、技能竞赛等,激发了干部职工爱院、兴院热情。几年来,群团工作在院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硕果累累:院工会被市总工会授予“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劳动竞赛先进单位”,刘庄萍同志获得“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医院团支部 被团市委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廉政型医院 一是强化内部监督。医院作为医疗服务单位,各种经济活动非常频繁,既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部门。院党支部坚持规范招投标工作程序,对医疗设备、卫生药品器械采购等实行公开招标,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全程参与,全程监督、事后审计,同时还与药械销售商签订了廉政协议,避免了暗箱操作。在加强招标监督的同时,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全年内审项目数百项,审减金额80万元,维护了医院利益,堵塞了漏洞,从源头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清理“医药代表”,规范医生的开方服务行为,禁止一切医生开处方拿回扣的统计行为,签订了三级承诺书:职工个人向科室承诺,科室向医院承诺,医院向社会承诺。举行了以“拒绝商业贿赂,维护医学圣洁”主题的全院临床医生签字仪式。
二是强化社会监督。院党支部聘请10位社会知名人士作为医院行风监督员,邀请他们不定期到医院明查暗访,医院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及时收集监督员意见反馈,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改进工作。
三是重视职工监督。医院党支部坚持职代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让职工代表参与医院工作计划、重大改革事项、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等决策的制定;定期在职工大会、院周会、职工座谈会、支部例会、科室工作会上通报医院工作;设置院务公开、党务公开专栏,通过医院网、《 于都县人民医院 院报》等窗口,及时公开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增加了医院工作的透明度。
营造宽松环境,建设人才聚集型医院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对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科学有效的选拔机制、激劢机制和监督机制,推动干部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育人,努力打造专业门类齐全、结构比例合适、阵容整齐强大,具有后发优势的人才队伍。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优厚的待遇,宽松的环境,宽广的舞台,吸引了众多的人才加盟我县人民医院,3年引进省内外优秀本科生19名,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结构。同时,院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主动为职工政治成熟铺路架桥、专业成长创造条件、才能施展提供舞台、价值实现做好服务,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职工士气、凝聚发展力量,努力培育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员工队伍,培养领导干部的事业心、中层干部的进取心和一般干部的责任心,使其成为医院发展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