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局干部对提升农业效益的调研思考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策应省委提出的“生态**、绿色产品”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打造环**地区有机农业强县”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上海、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城市消费需求为导向,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发展新跨越。
一、**农业基本现状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升,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4.72亿斤,粮食总产连续四年突破4亿斤大关,人均粮食产量达到600公斤。主要经济作物生产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油料作物产量突破1万吨,棉花总产量约800吨。畜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扩大,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蓬勃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湖云牧业、现代牧业等5家养猪场作为首批标准化项目实施单位正在有序实施,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向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重点抓好了以上坊细港、县农科所、大源红雷等三个百亩连片大棚蔬菜基地,全县蔬菜播面达2.2万亩。二是主抓了汪家新建、石镇虎山、上坊夏营3个吊瓜种植示范基地,辐射12个乡镇带动种植农户500余户,目前全县吊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按亩产260斤计算,农户可直接增收3000元,另外还可套种生姜,每亩效益有望突破4000元。三是通过与上海浦东农业对接,在石镇镇建立了食用菌--双孢蘑菇生产基地,今年种植面积突破10万平米,共建蘑菇大棚60个,带动农户100余户,全年出产蘑菇40万公斤,产值达160万元,农户可实现年利润40万余元。四是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要求抓好我县有机大米、绿色大米基地建设,在裴梅镇龙港、葛毛坞、荷桥等村发展有机贡米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
3、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进一步做强做大生猪、珍珠、贡米、果蔬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县现有各类农业企业246家,2007年销售总收入为18.29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6家,2008年省级龙头企业重新洗牌,**贡米集团、**生猪产业集团、**珍珠集团、凤珠实业公司、喜果绿化公司5家龙头企业成功入围。目前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3家,有14个专业村被列入**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1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7个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1个农产品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贡、皇阳贡大米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皇阳贡大米还获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珍珠接种、繁育、分级系列标准”成为省级地方标准,**珍珠和生猪养殖通过国家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验收,**贡米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4、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结合县组织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行动,积极组织4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通过手把手指导服务、常年技术承包和授课培训等方式,因地制宜地落实春季田间管理措施,当好农民种田“顾问”,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咨询活动40场次,培训农民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2万份;二是加快良种和农产品优质率的推广应用。水稻主推先农系列、神龙系列、金优系列等优良品种,优质杂交早稻比例达95%;棉花主推泗抗3号、农杂70抗虫棉,粮油大宗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三元杂交良种商品猪覆盖率90%以上。三是实用新技术和示范工作进展顺利。重点推广了水稻“多播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组装、水稻直播、抛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用技术。四是扎实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在湖云乡标林、刘夏、西湾等村建立了1个省级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落实了陈营镇聂家村、上坊乡高墩村2个千亩示范点,为农民免费发放“施肥建议卡”7.3万份,推广配方肥料3700多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1.2万亩。五是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重点推广了机插机耕技术,机耕达80%以上。六是以公共防疫防灾减灾为核心,以强化重大动植物疫情监控、强化高毒农药禁用工作为重点,大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生猪标准化养殖、绿色植保建设进程。
5、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为了进一步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一是以建设新农村为统领,认真开展农村
第二篇:云和2018农业综合效益提升
云和县2018农业综合效益提升
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明确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工作考核,根据《云和县2018乡镇(街道)和部门综合考核办法》要求,特制订云和县2018农业综合效益提升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考核内容及考评办法
(一)责任落实(10分)
1.落实农业统计主体责任及时上报责任人员变动情况(10分)。各乡镇(街道)明确农业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农业统计业务有专人负责,如分管领导及农业统计业务员发生变更,及时调整并上报农业局备案。
考评办法:查阅相关文件,未明确不得分,未按要求配备农业统计员不得分;分管领导及农业统计业务员发生变更未及时调整的扣5分,未及时上报农业局备案扣5分。
(二)农业统计(70分)
2.建立健全农业统计工作相关工作机制,落实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10分)。建立乡镇(街道)农情上报工作机制和落实农业统计上报规范化机制建设工作要求。
考评办法:查询相关文件、未建立不得分,未落实酌情扣分。
3.定期上报农业下发的业务报表(10分)。根据业务工作要求,乡镇(街道)开展定期农业业务统计工作,每季度定期开展农业产业数据的上报工作。
考评办法:未按时上报,逾期上报者扣5分,扣完为止。4.农业产业发展情况(50分)。各乡镇(街道)当年农业产业产量(包括农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增长率。
考评办法:根据统计局年终上报系统,评出综合增长率最高的乡镇(街道)得50分,其他乡镇(街道)根据排名先后酌情扣分。
(三)信息报送(20分)
5.及时报送农情信息,包括重大农业项目建设情况以及先进工作经验(20)。乡镇(街道)及时报送农业工作信息,每月2篇。
考评办法:此项以农业局办公室收到的信息统计为准。每少一篇扣2分,扣完为止。
三、组织实施
考核由农业局统一组织,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阶段性考核为主,采取查台账,翻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考核。
四、考核评分
农业综合效益提升考核总分为3分,云和县农业局将按照县考核办统一部署,根据各乡镇(街道)工作落实情况打分。
五、附则
本考核办法由云和县农业局负责解释。
第三篇:对提升农业竞争力的调研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提升农业竞争力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与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沿海先行发展的地区,**市的农业竞争力具有相对明显优势,但是农业竞争力各项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一
些弱势指标成为影响农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以更宽的思路和更高的层次要求,对农业竞争力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有效提升农业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切实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对农业竞争力的认识
相对发达地区提升农业竞争力,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小,预计到“十一五”末,**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会下降至3%左右,这一方面说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更容易造成错觉,认为农业的地位日益无足轻重,从而轻视对农业发展和投入。如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的话,农业的衰退倾向和危机可能会随时出现。提升农业竞争力,决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要从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真谋划。只有有竞争力的农业,才能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相适应,才能满足广大市民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只有有竞争力的农业,才能更好地集约利用日益紧缺的农业要素资源,取得更大的产出效益。只有有竞争力的农业,才能整体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使产业发展更加协调,城乡一体化得以快速推进。
因此,要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提升对农业竞争力的认识,时刻绷紧发展现代农业这根弦不放松。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始终把 “三农”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所具有的资源、区位和体制机制优势,顺势而为,抓住机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对农业竞争力认识转化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把农业竞争力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增强农业竞争力发展指标的制度化和稳定性,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的实施来带动农业竞争力各项指标目标的实现。二是要把提升农业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抓好提升农业竞争力各项措施的组织落实。
二、不断提高农业要素质量,进一步提升农业要素竞争力
农业要素包括农业资源要素和农业投入要素,农业要素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竞争力的基础,农业要素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业竞争力水平。因此,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从提升农业要素竞争力入手。
(一)实施耕地保护工程,切实保护耕地资源。耕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很强的需求刚性和用途不可逆性。**人均耕地仅0.56亩,位居浙江省第五位,不仅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4.8亩和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3亩的水平,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这充分说明,**耕地资源短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应刻不容缓。尽管通过土地整理和占补平衡等手段,在一定程度补偿了耕地资源的损失缺口,但是这些新增耕地面积,很大程度上都是名义上的耕地,土地地力差,很难达到农业生产条件要求,即便是通过围海造田而新增加的耕地,其功能用途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护耕地资源的责任,确保真正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一是建议通过地方立法程序,使耕地规划保护红线得到更有效的法制化保障。通过保持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严惩的高压态势和大幅度提高建设用地成本等途径,有效遏制耕地资源锐减趋势。对于通过土地整理等途径而新增的耕地,要严格审核验收程序和质量标准,保证能真正用于耕种、真正适宜耕种。对于通过围海造田等途径而新增的耕地,除要严格遵照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外,要严格环境评估程序,避免对海洋资源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建议开展耕地资源普查,重新制定耕地保护规划。《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甬党[2007]1号)文件提出,“到2010年,全市保有耕地370万亩。”而相关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底**实有耕地面积314.96万亩。在耕地资源刚性递减的情况下,“到2010年保有耕地370万亩”的政策目标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这两个数据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耕地资源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性。因此,建议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全面的耕地资源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修正相关政策目标,进一步明确耕地
资源保护规划和范围,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实施农业投入节本工程,有效提高农业投入成本效益
**要素投入效率不高,农业生产中间消耗大,2006年**市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58.97%,在全省仅处于中下游水平。实施农业投入节本工程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加快农民非农就业转移和土地规模经营,提高
农民劳动生产效率,控制农业要素投入中的活劳动成本。二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完善,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物质消耗品投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成本效益。
(三)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大力提高农民专业技能
农民是重要的农业要素资源,农民素质是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尽管**近几年来通过“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等途径,在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民素质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农民素质培训要始终着眼于农民专业技能的提高,只有抓住了这个核心,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首先要抓好既有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和提升。当前农业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非农就业难度大的农民。对于这一部分农业从业人员主体人群,要通过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宣传、免费技术培训和产业化辐射带动等途径来提升其生产专业技能。其次是抓好农业后备劳动力培训。建议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政府应进一步扩大对本地生源大中专学生就读农业种养殖相关专业免费政策覆盖面,为农业发展储备更多的后备人才。再次是引进外援,充实农业从业队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投身于农业生产建设。
(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强化工程,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要着力加强大中型水库、标准海塘、千里清水河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容量和内河疏浚能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积极提高耕地质量和产能。加快欠发达山区、海岛和偏远地区农村机耕路和公共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域范围内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农村信息化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为建设现代农业和提升农业竞争力提供信息化服务。
三、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竞争力
农业生产竞争力是农业现实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农业总体竞争力的核心。因此,要突出抓好农业生产竞争力环节,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推动和提升农业总体竞争力水平。
(一)实施农业结构优化工程,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按照优势产品原则和“主导产业特色化、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理念,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继续深化实施《**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根据区域特色和都市型农业发展要求,尽快构建形成“三区”、“五带”、“20园”和“100个基地”的区域化农业发展格局。二是调整优化农林牧渔等产业结构。**土地密集型传统种植业竞争力水平低,而园林水果、水产品、畜禽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在重点确保粮食基本生产能力和最低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应大力发展园林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产业。要充分发挥海洋渔业资源优势,调整渔业作业结构,大力发展深水网箱、池塘标准化养殖和远洋渔业,稳步发展工厂化养殖。**畜禽业生产在保持目前规模的前提下,应进行整合重组,鼓励推行大型养殖场发展模式,开展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三是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鼓励扶持优质品种发展,加快对传统特色农产品的改良提纯,创建一批有优势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品单产和质量,增强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能力。
(二)实施产业化提升工程,加快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组织化形式,培育建立包括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组织化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深入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扶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鼓励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基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信用合作、供销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打破部门分割、城乡分割和条块分割局面,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型组织化服务平台。要改革完善农业龙头企业技改贴息补助考核办法,引入社会责任考评机制,促使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真正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实力
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推动农业科技投入倍增计划。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储备比较薄弱是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开看,各国平均农业科研投资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5%,而我国只占0.2%左右,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值2.37%的十分之一。**市也同样存在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的共性,这种状况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投入,通过政府、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增加农业科技资金、人才、技术投入,彻底改变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水平低、技术储备力量薄弱的局面。一方面,按照农业总产值百分之一的标准,到2010年**农业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应至少达到2亿元。另一方面,按照产业划分,市、县两级科研三项费用要确保至少三分之一比例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技投入倍增计划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调整农业科技投入结构,重点加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农业科学技术项目的研发攻关和推广,压缩农业科研投入中的行政费用支出比例,严格绩效考核,增强农业科技投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开展市域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掌握全市范围内的农业资源状况,保护开发具有**特色的农业种质资源,建立**区域性种质资源库,形成详细的农业种质资源区域分布图系。
实施重点农业科技攻关。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林特新品种培育及生态安全、海洋渔业资源持续开发综合利用等十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推广,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公益性农业科技机构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乡镇责任农技员分片包干、联村带户的新型农技推广制度。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新机制。整合提高全市“两院四室九中心”农业科研队伍和水平,积极鼓励与国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树立现代公正理念,营造公平政策环境,鼓励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健康发展。
(四)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要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修订,提高农产品技术标准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广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可追溯制度,严格对农业投入品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动物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健全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情监督监测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探索建立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和质量保障赔偿机制。
(五)实施农产品加工深化工程,提高农产品加工率
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水平。重点通过农产品加工工艺技术的科研攻关,突破制约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化的重大技术难题,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技术途径,彻底改变农业初级产品主导的局面,增强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多层次开发农产品品种,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六)实施农业功能拓展工程,不断拓展农业功能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都市型农业格局的初步形成,**农业功能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范畴,实现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外延。**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和潮流,积极实施农业功能拓展。当前**实施农业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举措就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但是从目前的实效来看,农家乐发展存在着思路模糊、过速膨胀、盲目无序等问题和不足。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工作的引导,理清发展思路,规范管理和认证工作,重点在“农”字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业态的文化内涵,使农家乐真正体现农业农村特色。
四、加快完善农业市场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
(一)实施开放型农业建设工程,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
受区位优势带动,**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外向型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今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把握两点,一是调整,二是提升。**外向型农业要调整市场定位,实施多元化农产品出口战略。除了传统的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外,积极开拓海外多元市场,分散贸易风险。继续推进外贸体制改革,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政府部门要为农业出口提供市场信息、风险预警、市场准入、法律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开发多元化产品,进一步优化出口农产品结构,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农业外贸经营主体要全面了解出口市场所在国的民族传统和饮食文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要熟悉有关双边、多边国际贸易规则,及早建立产销预警系统,积极应对和灵活处理国际贸易争端,降低农业外贸损失。外向型农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便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非贸易壁垒。**农业发展的资源空间承载量逐步饱和,要加快发展开放型农业,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到国内外直接建立生产基地、市场等。
(二)实施农产品流通畅通工程,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
产品销售是市场流通的终端环节,市场流通环境直接决定农产品市场交易状况的好坏,从而最终影响农业竞争力水平。要进一步搞好农产品流通基础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加快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降低农产品进入超市的限制和门槛,有效满足本区域农产品消费需求。积极搭建各类农业市场交易平台,充分利用好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茶文化节暨**农业博览会等在**举办的各类展示展销会,积极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加浙江农业博览会、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中国农业博览会和日本东京国际食品饮料展、美国春季国际食品展览会、法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会等境内外农业贸易展会,努力搞好**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推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统一组建大型的**农产品网上贸易平台,不断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农业贸易模式。要更新经营理念,强化农业品牌营销、农业网络营销、农业伦理营销和农业绿色营销,提高农业营销层次和水平。
(三)实施农业品牌工程,深化农业品牌战略
要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思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农业品牌资源,拓展品牌效应。从生产环节入手,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做好农产品品质检验及农药残留检测,全面落实农产品规格分级制度。加强农业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牌形象。要积极鼓励农业品牌发展,大力开展农业品牌营销推广,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主打品牌。政府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农业商标品牌资源整合,按特色产品或优势区域统一注册申请商标标识,探索“共同品牌”和“产地品牌”建设,形成**农业品牌的整体竞争优势。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规模稳定、符合**市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的农产品,可统一订立和使用**农产品“共同品牌”。对于有**产地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可以统一订立和使用**农产品“产地品牌”。
五、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提升农业机制竞争力
(一)实施农业政策强化工程,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系统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农口系统部门林立,农业、林业、农机、农办等各部门相互独立,但有些业务职能重叠,在工作实施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相互制肘的现象。这种机构设置格局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割断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机联系,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协调,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加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要求,合并现有的农口各工作部门,自上而下建立新的农业部或者农村发展部。同时要加强农口部门与非农部门的联系配合,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合力和有效载体。
调整农业支持政策。调整农业支持政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业支持措施的选择与农业支持结构的调整比加大对农业支持的力度更加重要。相对于**市区域化农业发展层次而言,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确保使农业产业部门能够获取社会平均利润水平。要主动适应和顺应wto贸易规则,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加大政府对农业一般服务、食品安全公共储备补贴、国内粮食援助补贴、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补贴、自然灾害援助补贴、生产者退休而引起的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的政策扶持力度,适度限制 “黄箱”政策,逐步减少价格支持、种植业面积和饲养牲畜数量补贴以及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
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制度。2000年美国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56.49%,由于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不到2%,如果财政支农支出平均到每个农业人口上,数量是非常高,达到了20 000美元。相比之下,**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非常低。因此,**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幅度增加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比重。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央有关“三农”发展方针政策,落实“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以及“三个高于”、“三个主要”要求,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确保政府的农业投资主体地位。同时,要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资导向。与农业支持政策调整相适应,**财政支农支出应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政府一般服务、粮食安全公共储备、农业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等项目。要切实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核办法,改变当前财政支农支出重点扶大扶强的做法,破除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和大型农业科研机构对相关财政支农资金垄断的局面,使各级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受益。要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由目前实践中通行的部门预算转变为事业预算,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也要由政府各工作部门分散管理转变为由政府集中统一调配使用。
(二)实施农村社会基础工程,完善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全面构筑农民民生安全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优化配置农村土地等要素资源,从根本上转变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政府投入和监管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进一步规避农业自然风险,提高农业发展能力。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主动探索农业劳动力的退出机制,建立老年农民年金制度,通过提高土地租金、参与土地预期收益分配、设立农业者年金或农业结构调整基金等,合理引导老年农民退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年轻化和现代化。
(三)实施农业投资引导工程,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不断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二三产业反哺农业的有效实现形式。推进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鼓励扶持家庭手工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比例,培育农业发展的潜在财源。积极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增强社会力量对农业的参与支持力度,形成多方参与、多元投入的农业发展局面。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广泛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投向农业,通过农业招商引资活动促进农业区域间、国际间合作,不断提高农业招商引资层次和水平。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信贷支农力度,切实改变农村资金非农化倾向。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试点建立农村信贷担保组织,健全完善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机制,重点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优化农村融资环境。继续推动信贷支农产品创新,推进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多种贷款方式。
第四篇: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调研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强调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我市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批转移,不失时机地推进规模化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产业提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市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改革创新中有序推进
随着农业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变革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市较早地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了十大主导产业和四大产业带。目前全市已有万亩以上农产品种植基地93个,面积206.52万亩;规模化水产养殖基地241个,总面积33.59万亩;畜牧业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比例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专业场(户)稳步增加。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启动实施新一轮的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求将全面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市政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通知》和《**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明确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确定到2010年,全市建设100个以上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20个以上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使全市的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农产品基本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现代化设施及现代农业科技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新格局。到目前,全市已分三批启动实施了63个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到2008年底已有30个项目通过验收,已有19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顺利推进。
我市已建的63个农业产业基地,基本涵盖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其中粮食生产基地3个,蔬菜瓜果13个,林特水果24个,畜禽养殖13个,水产养殖10个。63个农业产业基地总投资43487万元,平均投资规模69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0195万元,占总投资的23.4%,平均补助161.8万元。从2007年开始,调整了“南三县”补助政策,按“倒三七”配套,市财政共补助“南三县”农业产业基地资金5510万元,占总补助资金的54%,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南三县”的倾斜、扶持。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成效
——核心区发挥了科技示范作用。核心区是产业基地中的基础层次。通过核心区的供种、供苗、技术示范和组织协调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带动周边农户做好促销等服务。95%的基地实行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大大增强了**市农业整体竞争力,基地产品品牌拥有率达到100%,一部分产品还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19个科技园区累计与科技院所合作开发项目141项,自主开发科技项目243项,引进科技人才124名,引进各类新品种2029个。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增强。全力开展了农田、林地的路、沟、渠、桥梁及电力配套设施等建设。种植业基地平均拥有大棚1734亩,其中钢管大棚254亩;平均拥有喷滴灌节水设施1833.7亩;平均拥有农业机械量达38.4台,平均总动力为617.9马力。现代物质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农业产业基地的土地产出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必要条件。
——体制机制得到了创新和完善。各地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种植产业基地的平均规模为1.82万亩,基地核心区土地流转率达到76.6%。各地还创新多种形式的运作模式,公司+基地+农产是农业产业基地最主要的经营模式,占比为63.6%;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占比为15.1%;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和其他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9.1%、3.0%和9.2%。通过产业基地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的实力进一步壮大,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生态农业建设得到了有效促进。通过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农田间肥药使用档案、按无公害农产品要求组织生产、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清洁”农业生产,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放心的绿色农产品,还显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不少基地积极探索创新,实施循环农业。**县“浙江东海岸” 10万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独创“三级循环”模式,园区亩收入平均超过5000元,被誉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行者”。
——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一是基地农产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工、销售的优势,按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结构,较好地地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了市场风险;二是由于统一品牌销售,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农产品的价格得以提升;三是农产从土地流转中增加了一—笔土地有偿流转费;
第五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当前,**农业农村工作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新型组织体系发展农业,力促农业农村工作在新的起点实现大的跨越。
一、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这一目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倾力打造农业品牌,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农村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以兴产业、富农民、增活力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类种养基地发展到118处,规划建设优质出口大花生基地10万亩、土豆种植基地5万亩、经济林基地19万亩、万只肉鸭养殖基地30处、绿色有机蔬菜基地5处,兴建农产品交易市场24处,其中蔬菜批发市场12处、电子交易市场1处。按照每个优势产业都有龙头、每个龙头都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信贷支持、实施技能改造等措施,培大做强了金鹏食品、禾丰牧业、圣地源牧业等一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26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带动发展种养殖基地32万亩,连接农户8万户。
(二)富民强市产业培植大见成效。坚持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工程来实施,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等措施,全面建立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体系。截止目前,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及合作组织达到46家,其中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加工企业17家,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686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2万吨,产值11亿元。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126处,规模菇棚1.8万个。培植了华源食品公司、常生源菌业公司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的食用菌“航母群”,其中集盛食品公司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双孢菇生产基地,友和菌业公司投资1.2亿建成的金针菇智能化、标准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达到了省内第一、国内领先水平。3家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远销俄罗斯、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5000万美元。2010年我市被纳入山东省“十二五”果菜食用菌振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在2011年的项目实施中取得全省第一名的成绩。
(三)品牌农业建设规范完善。按照现代农业、高端农业发展要求,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频振式杀虫灯、秸秆生物反应堆等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扩张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投入6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与意大利国家食品研究委员会合作建设了中意农产品实验室,投资300余万元在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了57个质量检测站。2011年整合农业、质监、疾控等检测资源,投资2200万元建设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加挂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牌子。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大规模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基地3处、济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1处、绿色标准化示范区14处、畜禽标准化养殖场40处、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区9处,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5个、绿色食品认证17个、有机食品认证18个,创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山东省名牌农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个,3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成功创建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四)农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依法登记注册经济合作组织415个,辐射农户8万户,带动种植面积46.3万亩、畜禽养殖792万头只、水产养殖7600亩。围绕加快农业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引导农民有序实施土地经营权流转,截止目前,共有596个村、3.97万户农民进行了土地流转,流转面积14.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31%,流转方式也由过去的一家一户间零星流转,转变为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规模流转。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以及新品种、新农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启动实施了花生良种快繁及高产栽培、秸秆高效产沼气、食用菌高效种植、农产品绿色防控等一批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农业科研项目,其中11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6个科技项目取得国家专利,7项技术获得济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与当前“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和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由于受家庭为单位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影响,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以及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农业产业基地普遍布局零散、没有规模优势、缺乏区域特色,农业规模效益不高。各镇街主导产业不明确,特色优势不明显,产业优势不突出,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规模集群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优,产品质量不高。农业产业结构普遍存在层次较低、结构不优的问题,各镇街主导产业基本相似,多是粮油、瓜菜、果品等大众化产品。种养殖品种不优、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较为突出。
(三)加工能力不足,龙头带动乏力。中小农业企业大多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加工程度低。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行业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响、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数不多,龙头企业在拉动行业发展、宣传推介**等方面影响力较弱,大型农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市场开拓不够,服务体系不健全。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仍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且普遍存在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备、信息管理不先进、产品吞吐能力不足等问题,与农业生产集约化、商品化、信息化的要求极不相称。品牌意识、商标意识淡薄,不注重产品包装和品牌塑造,宣传推介力度不大,一些在本地市场受欢迎的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不了高端市场、卖不上好价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尚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总体数量、发展规模,还是规范程度、组织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坚持把培育高产高效循环型农业作为工作基础,把提升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把打响绿色有机农业品牌作为关键环节,把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作为有效载体,全面推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努力打造鲁南农业新高地。
(一)良种+良法+科技化保障,打造高效农业。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千方百计保障粮油、果蔬、蛋肉等农产品供应是安民立命的根本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一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立足我市农业资源和区域优势,按照稳粮油、强畜牧、优林果、重特色的原则,在邹东重点扩张优质大花生和鲜食地瓜种植,在邹西重点发展智能化食用菌栽培和无公害水产养殖,在东南片区重点发展无公害土豆、黄姜种植,在西南片区重点发展核桃种植,在城市近效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有机瓜菜种植,力争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供应能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水平。继续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两年高标准发展经济林示范园5万亩,加速石墙薄皮核桃、香城长红枣、金山大樱桃、峄山桃园等林果示范园建设,促进传统林果生产向高档果品生产和精深加工转变。二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依托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站,重点加强与农科院以及农业大专院校的深度技术合作,积极实验并应用防灾能力强、增产空间大、产品品质优的农业新品种。继续发扬农业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积极承担国家、省部级农业科研课题,加快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不断加大新农机、新农艺的研发、改进和推广力度,农业机械重点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禽养殖业倾斜,有效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特色产业生产成本。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快捷、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和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三是增强科技保障能力。探索建立农技人员一线工作法、1/2基地工作法和现场考核制度,科技干部和农技人员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在镇街和农业基地上班,靠上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在邹东山区组建抗旱服务队和森林抚育队,加强林木管护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建设。在邹西粮食主产区组建机务服务队,集中开展农业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和小麦玉米集中收获作业,规范农业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
(二)龙头+基地+标准化生产,打造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是延长农业发展链条、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效益,实现这一内容的必要条件则是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基地建设的标准化水平。一是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实施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对禾丰牧业、友和菌业、玉晰面粉、金鹏食品、十八趟工贸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成长性好的农业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强对外联合协作,用好专项资金和关键技术,促使现有骨干龙头企业增量提质,增强行业辐射带动能力,并形成食用菌加工、畜禽养殖加工、粮油加工、林木果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引导中小型农业企业退村进园,提高农产品加工集聚能力。立足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围绕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销等各环节,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参与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一批与优势特色产业相配套、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规模龙头企业,以龙头的“昂起”带动产业的“掘起”。二是突出抓好产业基地扩张。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强基地、建好基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种养殖空间布局,扩大基地规模和标准档次,促进零星基地向十万亩大型基地发展,培育壮大食用菌、核桃、大枣、肉鸭等十大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用足用活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在邹东山区重点引导农民集中土地资源,连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邹西平原重点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进一步扩张牛蒡、苗圃花卉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扶持金瑞肉牛、圣地源牧业、呱呱鸭等重点畜牧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模式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高标准屠宰、加工生产线和冷链物流体系,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三是突出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走绿色路线、做品质农业、打品牌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绿色、有机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养加模式,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标准化生产的转变。进一步巩固扩大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果,严格执行农药经营备案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药、化肥等农资经营市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有计划地在产业基地、农业企业、贸易市场建立质量安全检测站或产品质量化验室,并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联网,对农产品生产实施全过程监控、全过程管理,加快形成“三位一体”的无缝隙检测网络和质量可追溯体系,让全市人民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四是突出抓好食用菌产业培植。立足“食用菌之都”品牌优势,依托省政府果菜产业振兴食用菌项目,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集盛食品、友和菌业、普泰贝尔、绿山园科技等企业,尽快成长为不同食用菌种类生产加工的行业龙头,抢占国内食用菌市场份额和“话语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精细化、系列化开发食用菌产品,支持集盛食品与美国施尔丰公司联合建设国际先进的菌种厂,加速“食用菌农业”向“食用菌工业”转变。
(三)品牌+市场+一体化营销,打造品牌农业。农业效益提升的根本在于农业的品牌化建设和市场开拓,并通过“两驾马车”的拉动,加速从“卖产品”向“卖品牌”的转变。一是打响**绿色有机品牌。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积极注册商标,争创名牌,开展品质认证,并通过质量保证和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地方品牌、原产地品牌、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真正以过硬的品质开辟市场、以良好的口碑树立品牌。严格品牌农产品的监督管理,巩固并扩大农业品牌的含金量和美誉度。二是多渠道做好农产品推介。按照有形无形市场同开发、国内国际市场齐开拓的思路,积极开展农产品对外推介活动,适时在我市农产品已经进驻的济南、青岛、沈阳、上海、深圳等城市召开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与星级宾馆、大型超市的产销对接,更多地开办**绿色有机农产品销售专柜,巩固扩大**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坚持把大宗农产品集中配送作为巩固和开拓大中城市城乡市场的重要举措,在进一步完善沃尔玛超市、银座购物超市配送网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连锁加盟、超市快运、订单生产、冷链物流等多种经营形式,将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到东北三省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的城乡市场,提高品牌农产品销售比例。积极开辟国外市场,扩大食用菌、出口大花生、牛蒡、板材等优势农产品的海外销售份额。依托圣地物华电子交易中心,发散式开展农产品电子贸易业务,切实把**打造成为“买全国、卖世界”的农产品网络集散中心。三是突出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引导农村种养殖大户、技术能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层流通组织,大力发展生产合作型、包装销售型、中介服务型经济合作组织,有效架起企业与农民、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一体化经营体系,提升对外营销组织化水平,带动农民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预付定金、提供生产贷款和信息技术服务、赊购种苗、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业生产与市场开拓两个环节有效衔接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没有稳定的原料来源、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等问题。
(四)机制+政策+社会化服务,打造潜质农业。不断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构建强支撑、多功能、全方位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一是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提高林地产权变现能力,引导农民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好水权制度改革,倡树有偿用水、节约用水、以水养水的发展理念,有效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水资源制约。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与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承包大户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联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开展农村公共事业的能力,更好地解决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为农业农村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二是强化政策服务支撑。制订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从财政、信贷、科技、用地等方面,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组织予以重点扶持。实行重点农业项目推进包保责任制,对龙头企业新上、扩建的项目,在水、电、路、讯、地、立项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对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农业大户提供资金支持,有效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培养。有计划地为基层补充更新新型实用人才,继续做好人才下乡、科教支农等工作,通过定向培训、重点帮促、村支部书记到高校学习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基层干部和乡土人才,并通过他们的区域影响力加快建设一批省内知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注重抓好农业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养成,努力造就一支懂政策、懂管理、懂业务的复合型农业管理干部队伍,加快培养一批注重科技、善于管理、勇于开拓、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在新的起点实现更大的跨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