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阿勒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设想方案(讨论)
关于推进阿勒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讨论稿)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服务全面起步。当前,农村信息需求十分旺盛,但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农民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还不相适应。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使现有设施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发挥充分效应,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以“三农”信息需求为导向,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的组织体系、传播体系,大力推广各类适农信息产品,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原则
紧紧围绕我区新农村建设需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
运作,统筹规划、合理推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示范引路、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抓资源、抓应用、抓示范、抓队伍”务实推进“三农”信息服务工作。
三、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主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阿行办发【2008】14号(转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新农村百千万信息服务行动决定的通知)精神,通过科学规划,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采取以点带面,抓示范等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村广播、电视、电话全覆盖,农村宽带入户达到%,形成“地区有中心,县有平台,乡有服务站,村有发布点”的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地区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农办、地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电信局、移动公司、科技局、农业局、畜牧局、气象局、林业局、供销社、农机局、人事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电教中心主任兼任。同时,组成若干服务组(如专家热线服务组、信息培训组、信息收集发布组等)。各组务必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并制定建立相应考核机制,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2、资金保障。为切实加强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地区每年从新农村建设资金中拿出20万元,作为农村信息
化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电信公司、移动公司也要加大资金投入,以确保农村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目前,全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设施功能、服务体系已基本健全,但在开发、利用、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资源浪费、闲置等现象,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额尔齐斯网”、“信息田园”、“114118语音服务”、“11896农家乐”、“农信通”等平台作用。地区平台建设主要发挥地区远程教育网络优势,充分利用其有人员、有设备、有场所、点多、面广等特点,通过提高组织化和资源整合、行业配合、资源共享机制,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农村信息化发布机制。进一步满足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对信息工作的客观需求。
4、抓队伍、抓培训,努力做好宣传工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队伍是关键,各级政府务必高度重视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抓队伍建设,积极培训骨干,不断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加强对农村信息化的宣传,采取信息交流、经验介绍等方式展示农村信息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的浓厚氛围。
5、抓“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各级政府要以“示范点”为抓手,通过强化领导,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地区2009年以阿勒泰市红墩镇,阿苇滩镇,布尔津县阔斯特克乡,冲乎尔乡,青河县查干郭勒乡,阿热勒托别乡为重点,同时,在以上乡镇区域分别选择条件成熟行政村,涉农龙头企业,超市,农资直营店,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合作社,协会等作为示范,并由政府和电信、移动运营企业为其配备信息设备,在资费,培训上予以优惠和免费。在乡镇(村)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心人力、设备、场所优势资源,开通电子书屋、老百姓免费上网等业务,配备信息收集发布设备、开通并配备大型电子显示屏发布各类政策、市场供求信息,条件成熟的乡、村开通视屏专家服务对答服务热线,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服务。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电信、移动运营企业要立足各地实际,注意抓好“示范点”工作,及时总结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各县市政府也要选择1——2个条件具备的乡作为示范,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资源有机整合,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使信息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工作。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与信息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信息服务为核心,把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作为加强面向“三农”公共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农村信息化工作建设方案
为使我乡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准确的掌握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根据《xx县2012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现就推进我乡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以中心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通宽带建设,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提高农业领域计算机应用水平。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抓黄沙坑村、高峰村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3.农民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结合县里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组织好农民培训工作。新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企业联动,采取“政府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对2012年确立的农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具体做到: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7个行政村各确立一名村信息员。
(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1.按照县农业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为成员。硬件要求: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服务设备、有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专职信息服务员;软件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大力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省信息化办“五个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抓好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加大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提高建设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联制度。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切入点,对接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广大农户。
4.进一步提高“三农”信息工作水平。要树立农业农村工作宣传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并重的思想,加大本地农业农村信息的整合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好手机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农民发布准确、实用的生产生活信息,全面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为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加强信息资讯和发布平台建设。由乡统一组织实施,以村为主,建立果业、蔬菜、茶叶、油茶、生猪、家禽、水产、其他等8个农民手机号码、农民固定电话、农民宽带账号数据库,采取短信、自动语音外呼、网页推送等形式,根据季节和农事发送不同的农业科技信息。
2.加强信息的交换与利用。建立信息定期沟通、交流和交换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信息员通联会议。全乡信息员要根据季节、气候、病虫害的变化,及时报送相关信息,每月最少报送一条。信息报送邮箱:xx。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协助做好“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在全乡2个有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协助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开展好培训活动。
2.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结合新型农民培育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各村信息服务站指导农民上网,通过大力宣传信息致富典型激发农民自主获取信息的愿望,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达到新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各村要结合实际,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资源整合、各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二)强化资金投入。
乡财政要适当安排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村信息服务站、手机短信平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等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逐步形成政府和各类企业共同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三)加强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各村要结合实际推荐一名信息意识较强、写作水平较高、工作踏实的同志为信息员,于8月8号之前将本村村信息员名单报乡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乡里汇总后报送县农业信息中心。
第三篇: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及设想
公司信息化建设情况及设想
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公司几年来持续增加了公司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从2008年开始,首先是购买了相关的网络设备,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是2009年提高了网络的出口带宽,解决了网络办公的瓶颈问题,购置VPN服务器,解决了与集团联网的问题。再有2009年开始,多批次购置了新的办公电脑,保证了办公需求。最后在2010年,专门与软件公司合作,根据公司实际,开发了适合公司需求的办公平台。
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公司的主要竞争力就体现在两台发电机组上,对两台机组的检修维护是公司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未来3-5年内,我们公司在发电厂的许多工作流程需要进行信息化,需要增加电厂管理系统来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其中包括物资管理、检修管理、设备管理、工作票管理、运行管理以及技术监督管理等内容。在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需要加强。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公司的网络安全情况就日益突出,需要增加有效的网络管控的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另外,需要对重要的服务以及数据库进行扩容和增加必要的冗余,提高网络应用的可靠性以及数据的容灾能力。
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增多,改善办公电脑的配置也是势在必行,必须逐步淘汰一些旧电脑,更换一些配置高、性能好的办公电脑以适应新的应用需求。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单位间的横向数据共享也是我们的重要需求。建立与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建立横向的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是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也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第四篇:如何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如何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答:教育信息化对农村学校而言犹为重要,它不仅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均衡教育,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我想应该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大财政投入,做好信息化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建设,微机室建设,卫星接受系统(农远工程)建设,多媒体教室工程等。这些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
2.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让每个老师都能掌握信息设备的操作技能。
3.做好服务保障,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包括服务器管理,资源库的不断充实,简化应用程序,保证服务、维护到校。
4.建立正常运作的长效经费保证制度。
5.加强督导、检查,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我们农村学校梦寐以求的愿望。
如何贯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是农村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而不少地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使用权,以廉政建设为名,多集中在县教育行政及财政部门,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者、实施者、责任者,而经费的使用权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经济奖励制度得不到落实,为了把校长负责制落实到实处,应加大校长对经费的使用权,落实奖励制度,完善学校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县级教育财政预算审核、监督机制,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题性
答: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活动计划交给学生讨论后而确定;其次,教师的一切教学目标为学生发展而确立,教学活动过程,学生亲自参与,学习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完成。再者学校规划设施、文化确定、环境建设等,应围绕学生发展成长为主体,极力扩大学生活动空间。
简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应包括教育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校长任期制、实行校长级别制、教师聘任制、教师职称评聘分开、人才流动制等),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有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办学主体上公私合营等多种体制改革。特别是考核、评价制度,做到客观、全面、公正、科学,有利于特长发展,为高招选拔制度改革打好坚实基础至关重要。
第五篇:关于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
关于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职业教育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上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而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普通高中那样规范明确的大一统标准,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又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全面深入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特征也在无形之中决定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层次定位,即根据职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建设实用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注重轻量级、校本开发性,而不强调大规模、高端理论性。
二、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意义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可以解决目前我校教学资源还未形成体系、对课堂教学及教学科研工作还未起到应有的支撑辅助作用、网络课程及人机教学等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规模的问题。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学管理层面主要着眼于服务教学实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学校自主开发与积累,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有效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资源架构,为一线学科教学改革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搭建平台,从而为教学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支撑,不断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手段解决教学科研问题、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教科研成果层次。
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得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三、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小组主要成员、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的整体构思和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研究讨论,形成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架构,制订了《全面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技能工作方案》,使今后的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有位可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计划与方案可以概括为“1个基础平台、3个专题系统、6个资源库”,即在基础平台的信息环境下,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可扩充的教学资源架构,同时此架构可以为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提供优质的主题资源。图1所示的概念图可以形象地标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1.夯实一个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即我校即将与鹏达电子校务系统平台,借此平台,学校将进行一系列教学管理模式和手段的革新,如学分数据库、网上评教、智能排课、信息共享等,逐步强化我校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观念,更新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
2.引入三个专题系统
三个专题系统即题库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和网络课程系统。题库系统已于2012年引入,目的是建立各学科较完整规范的试题资源库,从而实现试卷生成和在线考核。目前系统中已建立12门学科题库、2000多道试题,并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对两门学科成功试点使用了此系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优化题库质量,多进行常态化的题库更新工作,学校将继续做好学科题库创建的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使更多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能够试点使用此系统,进行试卷生成或上机测试阅卷工作,使题库系统真
正发挥实效,实现课程考核内容资源化和信息化。
教学资源系统即将与2015年上半年引入,其作用是对各类教学电子资源进行规范化智能化管理,能够提供教学的上传、审核、搜索、浏览、评价、收藏等功能,支持目录结构导入的方式。在这个“容器”的管理下,各类型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网页,视频、音频文件、flash文件等)和各主题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堂录像、课件系列、教研论文等)将被有机地整合和存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成长,成为各学科网络课程体系的主题资源。
网络课程系统将于2015年下半年引入。该系统能够按照专业课程分类展现网络课程,提供网络课程的检索与查询。学生可登陆系统学习网络课程、通过向网络教师提问互动、进行网络练习与考试。教师可登陆系统管理学生学习进度、解答学生学习问题、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等等。在网络课程系统的支持下,静态的教学资源将“活化”为互动的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和互动,将从多个角度对课堂教学形成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持,辅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等,弥补统一性教学的种种不足,改进和优化课程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3.建立六个资源库
3个专题系统就像3个智能化的容器,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库的存储和管理。除学科题库外,资源库还包括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教研论文库、网络课程库。其中,学科题库以学科为单位,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都以学科为基础自成体系,以每个知识块为一个基本单位,但三者应从知识主题上保持基本同步和呼应,网络课程库则是在钱5种资源较为丰富成熟的基础上,二次加工整合形成的应用型综合资源库。
由于各类资源库庞大繁杂,建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可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校教育中,专业教学常常需要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资源库的建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更新、不断优化。
各类资源库虽然庞大繁杂,但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多年来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发展,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积跬步”必然“成千里”,教师通过动手实践或分工协作,手中积累了大量或零散或小成体系的题库、课件、教案等电子资料,其中凝结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思路,具有形成体系、实现共享的价值。
四、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手段
学校将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措施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举行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工作方案的解读和整体分工动员,明确了近期工作任务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并在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群体中多次进行理念渗透和培训,使“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建立
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提升教科研成果层次”的目标和理念逐渐为教师所熟知和认同。
学校力图以“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为工作思路,做到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及时总结、逐步完善。各部门人员基本职责为:
(1)校级领导牵头指挥、整体决策。
(2)项目负责人(教务科干事)拟定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实
施性计划表,邀请专家对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做好教师动员,过程管理和阶段检查指导工作。
(3)教研组长积极做好本组教师的任务分工和协调工作,以集备组为单位成立学科资源小组,明确各学科负责人、组内分工和计划进度。
(4)学科教师根据分工,要分步骤、有重点、常态化地做
好各类教学资源文件的整理、汇编和导入工作,逐步形成较完整、规范的各类学科资源体系。
(5)计算机科组教师要发挥专业特长,热心做好技术指导
和答疑服务工作。
为保证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持之以恒的开展,全体参与人员都应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全局视野、发展眼光、创新精神、务实态度投入这项长期工程,切实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