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进城打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民进城打工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离开土地,走向城市。本文就农民进城打工问作了一些分析,就农民进城打工对农村的发展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农民进城务工的特点、缺陷及相应对策;进城打工对农民观念改变的影响;农村文化的变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同时本文也就农民进城打工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做了一个分析:土地撂荒;就业压力;留守儿童问题;传统文化的消逝;农民婚姻问题等等来说明认识并处理好农民进城打工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民;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留守儿童;农民婚姻·1· 正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在我国的人口的比重还比较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财富也在不断的积累着。农民的收入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难题。农业人口的增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改革开放政策在我国得到实施,大批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一个被确认了的新称谓,一个特殊却又和亿万家庭紧密相连的群体,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伴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农民工群体日益庞大。他们在对城市经济繁荣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也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农民素质的低下,使得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加重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素质的低下,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社会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开始出现劳动力缺乏的现象,土地撂荒、农业生产率低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婚姻问题等日益突出。
农业人口进城务工在另一方面也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在现阶段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进城务工是增加农业人口收入的主要手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大的缓解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城务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返乡农民工将在城市中学习到的技术、管理方式等经验带回农村,推动着农村人的观念的改变,对于促进农村的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农民工进城务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财富的分布,推动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农民工带来的不仅仅是弊端,更多的是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农民收入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农民工带来的问题。但在短期内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其中会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有融合也有矛盾。它必然是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要通过不断的社会经济改革来调整和完善。所以本文旨在探讨分析这些问题,只对于个别问题给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国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特点及缺陷
1、外出打工人数较多,规模呈逐年增加趋势。且分布区域较广。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达9400万人。仅安徽一省,2001年劳动力输出人数达到77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6。而外出务工人员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据调查,目前湖南省的农村外出务工者,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随着国家对西部政策的倾斜,西部的发展步伐加快,劳动力出现了少部分向西部地区流动的趋势。
2、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水平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其就业方式的单一化。如作为全国农民工输出大省的安徽省也只有30%的农民工受过初级的专业技能培训,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对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提出明确要求: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其中,13%的岗位需要具备中级工的职业资格,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可见,对农民工的技术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农民工缺乏专业的技能,导致了其在城市就业的单一化,而且工作也不怎么稳定,再加上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于是就使农民工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总的来说,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打工者一年内从事过多种职业,频繁的转换职业,这也不利于农民工技能的提高。同时,有数据显示,有40%以上的外出打工者是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才外出务工,这就形成了“候鸟型”的特点。
二、农民进城务工对农村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
1、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200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实际增长6.8%,其中外出打工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17.2%。同时,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80元,比上年增长8.6%,占农民收入的34%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这些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有力缓解了农村资金紧缺的矛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劳动力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缓解了农村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解放了传统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隐性”事业压力,增加了社会稳定。
3、农民进城务工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大量务工人员返乡,激活了当地市场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变动。农民工返乡虽部分回到了农业生产活动,但仍有一部分到了乡镇,做小买卖或搞运输,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或人力资本的农民回到家乡创业,他们办乡镇企业或参与投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有利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农民在城市务工,对于城市居民的需求具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返乡后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改变过去之中粮食的局面。还有的农民利用距离城市近的优势,进行旅游开发,举办农家乐等项目,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4、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同时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有利于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推进。农民工城市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家乡所留下的问题,促使农民工不仅仅关注农村和城市政策的改革,而且积极主动参与改革。例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在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土地大量抛荒,没有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臵。实行积极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必由之路。再如,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我国是当今世界上还在实行户籍制度的三个国家之一。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理,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减少甚至取消落户费用,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转为市民。并且相应改革就业、入学体制,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5、促进农村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化既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又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前者为数量过程,后者为质量过程,两个方面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的城市化都是不完整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资建厂、吸引当地劳动力就地就业,推动当地小城镇建设,是一种就地城市化的表现。凡事有利就有弊,农民进城务工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的同时也给农村的发展带了不少问题。
三、农民工进城务工也给农村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土地撂荒,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村大量的文化素质较高、体力较好的劳动力被输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该地区自身人口结构相对劣化,农村农业生产缺乏有效劳动
力,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生产率有所下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非农业就业和非农业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非农收入即使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所承包的土地,他们将这块土地作为最后的生活底线来经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在土地上投入很多,他们只是重视是否拥有土地,而不管生产率如何。更有甚者,将进城务工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放弃农业生产,致使耕地撂荒。
2、将不好的生活习惯,文化风气传播到农村,赌博性质的活动泛滥。传统乡村文化哺育下的农民在进程务工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会接触和体验到城市的现代文化。而这种现代文化会通过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一种非正式和非常规的方式传播到乡村。进城民工由于闲暇时间文化生活得匮乏,很容易接触到类似的赌博活动场所,并可能染上赌博的恶习,并将这种恶习带回农村。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兴起的六合彩为例,由于这种低下赌博活动在农村的流行,已经造成农村大量资金流失,农业生产大受影响,封建迷信思想死灰复燃,家庭关系恶化。有些在农民工在返乡后带来的不良习俗,特别是讲究穿戴、消费攀比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可能是消费习惯无法转变回来;另一方面可能是某种思想在支撑攀比现象继续。还有部分返乡人员对本地的税费征收方式不满,导致了返乡人员对本地村级管理工作的不信任,干群关系紧张。
3、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有留守儿童的人数众多。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中国的留守儿童有近2000万人,且还在呈增长的趋势。他们大多在隔代教育中成长。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使得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对社会上的好坏是非分辨不清,易受社会反面现象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总的来说,留守儿童问题多表现在:学习状况一般、道德行为差、心理发育不健全、安全意识差。
4、农民工的婚姻问题。人们在关注农民工的就业难、讨薪难、子女受教育难等问题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他们在婚姻感情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农民进城务工,扩大了见识面,也提高了对婚姻的期望值,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意识逐渐增强。农村传统的婚姻观念也跟着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离婚是丢丑,而是法律赋予的自由合法的权益,夫妻双方在“感情不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离婚重新追求各自的幸福。
四、对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建议和看法
1、要改革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一是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要求,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入股、租赁办法,使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二是明确界定集体产权的前提下,将进城定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归集体,但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至土地承包结束。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丰富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思想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在农村,努力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娱乐文化设施。为丰富农民生活提供条件。
3、积极鼓励农民在家乡创业,尽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从而减少劳动力输出,减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数量。这一措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治安、提高农业生产率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国家应该积极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受平等的就学权利、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4、继续重视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农村人口的就业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农村问题是一个在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农民的增收问题则是农村问题的核心。唯有收入增加了、经济发展了,农村的面貌才能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口实现的后入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仅给农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给农村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本小组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思想水平的局限,故而将农民工进城务工对农村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相对而言比较简略的论述。不足之处还请老师给以指点、批评。
参考文献
(1)蔡建文 著《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2月1版
(2)谭木魁 著《中国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科技出版社2004年11月
(3)叶照清、朱大印、耿昌军著《来自中国社会底层的报告》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2月
(4)曾璜、何贝莉 著 《中国农民肖像:九亿人的故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5)作者不详 《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析》好文秘网
(6)作者不详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问题研究》 小柯论文网
(7)作者不详《浅谈返乡农民工对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亿百论文网
第二篇:浅谈农民进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学号:姓名:
浅谈农民进城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乡结构的变化。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分层中正在形成和发展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长久以来,由乡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没有间断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同时农民们为了改变他们所处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外出谋生。随着外出打工的农民赚的钱越来越多,涌进城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对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民工进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这点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什么事情都有相反的两面,儿民工进城的问题也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有利的方面:
①为自己也为农村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收入,一来可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而来可以增加农村的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口压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③剩余劳动力的迁移还能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
④迁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缓解就业的结构性压力。
⑤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繁荣市场、促进消费,促进地区社会发展。
⑥剩余劳动力的迁入能够优化城市的人口结构。
⑦迁入往往伴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
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入改善了城市的人才结构。
其次,也有不利的影响:
①农村教育发展受影响;
②由于农村青壮年的迁出,家中没有“顶梁柱”来撑大局,家庭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造成乡村的治安环境恶化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③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基层组织建设受影响。
④由于劳动力外迁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农村里只剩下那些不适宜从事田间劳动的老幼妇孺,从而引发了如今各个对方普遍存在的田地抛荒现象;
⑤留守儿童问题和空巢家庭问题不断显现。
⑥大量的人口迁入导致了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毫无疑问,怎么庞大的群体要生活,必须谋生和找工作,而如果城市提供不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就必然会造成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竞争压力。
⑦贫富差距矛盾更加激化,两种文化碰撞显性化;
⑧影响城市形象第四,大量的人口流入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沉重压力。
⑨新增的人口良莠不齐,为了生计他们会采取任何办法来生存,所以一部分迁入者就有可能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从而社会秩序混乱。
但是,总体上我认为是利大于弊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接轨,就业岗位向全社会开放,劳动者凭借自身的条件竞岗。而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城镇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这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此外,农民工就业的岗位,一般是城镇人口不愿去的脏累苦险的岗位,恰恰是这部分农民工填补了这些岗位的空缺,保证了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加速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就业水平,促使全省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第三篇: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析
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现代化影响探析
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形成了一股热潮,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从而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还存在农民自身素质的缺陷,以及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问题。我们认为,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和促进农民外出打工,促使农民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达到9400万人,比上年增加470万人,这些外出打工者人均年收入5597元,比上年增加94.4元,其中带回家3472元。这样一算,全国农民的打工年收入就达5278亿元,寄、带回家3274亿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这仅是一笔有形的收入。再看这9400万农民学到的技术、提高的能力和掌握的信息,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农民外出打工呈现的主要特点及缺陷
1.外出打工者人数较多,规模较大。据统计,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达到9400万人。安徽省,2001年农村劳动力输出人数达到770万人,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1/6。
2.外出打工者分布范围较广。据调查,目前湖南省农村外出打工者中,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北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新疆、西藏也有湖南农村的打工者;有13.1%的外出打工者分布在省内各城市;有18%的分布在外县外乡中;还有19.9%的外出打工者在本乡镇范围内,而在当地乡镇企业劳动的人员有8.7%。
3.外出打工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方式从业,并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省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打工者一年以内从事过多种职业。有40%以上的外出打工者是农忙在家,农闲外出的“候鸟型”打工。客观来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外出打工。
4.在技能水平方面,许多农民工还达不到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如作为全国民工输出大省的安徽省也只有30%的农民工受过初级的专业培训,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西安、乌鲁木齐等24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是:80%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水平,其中,13%的岗位需要具备中级工的职业资格,81%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可见,对农民工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5.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仍然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最近两年,虽然各地都放宽了城市入户的政策,但还是以投资、兴办实业和购买商品房为入户的基本条件。对农民工来说,门槛依然较高,还很难成为真正的“城里人”。由于还存在着“城里人”、“乡下人”两种身份,如今城市对农民工采取“低看一眼”的不合理政策,对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和工种作了明确的限制,农民工大都只能从事危险、待遇低等“城里人”不愿干的活。数目庞大的农民工虽然常年生活在城里,但是仍然被人为地排除在城市体系之外,享受不了依附于城市户口之上的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种种权利,导致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在沿海的一些企业,超时加班、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屡见不鲜。据有关专家估计珠江三角洲对打工者所欠工资数额超过10亿元。
二、农民外出打工对农村现代化的贡献和影响
农民外出打工,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多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从而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
1.农民外出打工,促进了农民增收。2001年,湖南省省外流动就业487万人,通过邮寄方式以及在当地消费的务工收入达300亿元,四川省去年跨省输出劳动力560万人,全年实现劳务收入400亿元,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在宁夏、贵州和甘肃这三个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输出收入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30%。这充分反映劳务收入的增长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促进了农民身份的转换,加速了农民现代素质的积累。大量农民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等,使成千上万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的农民从农村流向了城市社区,成为新的城镇人口或“准城镇人口”,从客观上加速了农民现代素质的积累,敢于冒险、敢于拼搏,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日益减少了由农耕生产方式赋予农民农耕生活的孤立、守成、安于现状、褊狭与愚昧等,农民身份的转换,大大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3.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农民从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中不少人回到家乡开始自主创业,这些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昔日农民,如今成为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据安徽省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省每100个外出打工的农民中,就有2-4人走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目前安徽省外出打工创业的人员已有10多万人。他们在田野里盖起了厂房,创办农业产业化企业或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的就地转换。四川省外出打工者中有40万民工带着资金、技术和项目返乡创业,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80万人,产业涉及电子、制衣、纺织、家电和化工等行业。
4.正在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促进农村城市化。当农民不甘示弱、吃苦耐劳和特有的创造精神在城市谋得就业岗位后,却又受到来自城市各个方面的抵触和地方政府政策的限制,农民在申请城市户口、子女求学、人身安全和自由、身份限制、身份歧视、打工中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面遇到了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是农民从根本上转移身份的最大障碍,由于社会各界的理性支持与农民流动的互动汇集成了一股巨大的推动力,不断地冲击着城乡之间的壁垒,极力打破这种壁垒的封锁,促进了国家和各省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应运而生。如湖南、广东两省在2002年颁布了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其中湖南省关于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二元制”管理模式,将其统称为“湖南居民户口”等方案特别激动人心,这是真正体现打破城乡之间壁垒还农民“国民待遇”身份的第一步,是农民外出打工对户籍制度改革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这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中心城镇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为农民外出打工服好务,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通过对农民外出打工呈现的特点,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分析,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引导和促进农民外出打工,关键是要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和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从总体和长远目标上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创造条件克服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促使农民身份的转换,必须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这就必须从基础抓起,提高农村教育水平。2002年4月26日李岚清副总理在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指示:农村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要实现两个大转变,即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由政府承担,政府的责任从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这两个转变的实施和实现,将为农民彻底转换身份铺垫文化素质基础。此外,要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和培训的力度,这是促使农民向非农产业转化的根本着眼点。要鼓励运用市场方式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支持企业与各类组织合作进行的劳动力定向培训。还可把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如中专、技校)向农民工开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
2.优化社会环境,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经济发展史表明,工业化进程在带来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及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使农业人口的流动成为必然。以农村家庭为单位的流动,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应改革户籍制度,鼓励农民自由流动,支持农民到异地打工,包括到异乡、异市(县)从事一、二、三产业;建设规范的、公平交易的劳动力市场,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和公平的交易场所;疏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除市场行为外,不允许任何单位任何人对农村流动就业人口收费。应指定专门机构,对农民流动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帮助农民外出打工就业、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政策。作为城市,要取消对农民工不合理的收费,取消对他们的就业范围限制,改变对民工的服务态度,同时,要切实解决好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民工就业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进行制度创新,改革迁出农户的家庭承包土地的现有制度,减少土地对迁出农户的牵制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有利于迁出农户土地承包权发生转移,进行规模经营,有利与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减少由小农经济带来的人口过剩,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三是有利于农村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化既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又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前者为数量过程,后者为质量过程,两个方面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真正的城市化。将户口迁入城市管理的农民,这只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数量过程,只有既将户口迁入城市管理,又彻底放弃农村小块土地承包权,才得以在社会心理、社会情感、社会认同、社会价值上消除城乡隔阂与对立,被城市文明同化,这才是真正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
4.地方政府在引导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要鼓励打工青年回乡创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更有利于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当地政府要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同时,要抓好小城镇建设,引导非农产业聚集于中心村镇周围,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换身份,这是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改善农村的水、电、交通、通讯等条件,鼓励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积极发展眼务业,特别是餐饮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需要指出的是,应特别重视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因为这种企业既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工业产品,解决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和销售问题,又可以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第四篇: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作者:王春光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5期
[摘 要]经历了近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农村人口虽然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表明户籍制度的影响正在削弱,但是通过对职业流动、就业的制度路径和就业非正规化的研究表明,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仍然在阻碍着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阻碍着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合。这不仅对农村流动人口是不合理、不公平的,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流动人口;职业流动;就业非正规化;制度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第五篇:对农民进城的思考
对农民进城的思考
摘要;农民进城,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长远看,符合农民的根本愿望,也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农民进城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个事关城镇化进程能否胜利推进的重大课题。
关键字:农民进城,生活状况,动因,障碍,政策建议
正文:
农民进城的基本生活现状
一、城市边缘人是进城农民的总体特征
进城农民离开了农村,选择进城谋生、居住,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作、生活的形态上已经开始和城市居民接轨,但并未完全转化为城市居民,他们与农村的关系是离而未离。从数据上分析,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已经基本上和城市居民接轨,居住条件虽差,但一半以上的户在楼房居住,家庭主要设备拥有量虽低于城市居民,但远高于农民,厨房使用燃料以液化石油气为主,与城镇居民的使用比例基本相同;另一方面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仍保留了农村户口,绝大多数人希望进城后继续保留农村土承包地。总体上他们是属于居住在城里的农村人,农民中的城里人,是一个城市边缘人群体,完全融入城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二、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是进城农民的基本品质
和社会其他人群相比,进城农民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但他们能克服各种困难,逐步的在城市这个陌生的环境下站稳脚跟,这首先得益于他们那种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他们的平均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居住条件等都低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创业环境也和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在总体上没有什么怨言,精神面貌大多是积极的。
三、创业艰辛是制约农民进城的主要门槛
创业是农民进城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在城市立足、生根的根本途径。但农民进城后,在创业中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从就业结构上看,务工户比例仅30%,充分说明工作岗位难找,农民进城大多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本积累,进城门槛高;从他们的经营状况和薪金收入看,都不甚理想,私经营者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经营,注册资金在5万元以下的达50%,;而务工者也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收入水平较低。
四、体制障碍是农民进城后一系列困难的根源
农民进城后,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着重是住房、社保和因户籍关系引发的子女就学问题,造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体制障碍。住房是最大的问题,这和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绝大多数的进城农民在住房消费上是有一定购买力的,他们虽难以承受商品房的消费,却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能力,但户籍等体制性因素成了他们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的门槛,住房困难问题与其说是经济条件的原因,毋宁说是体制性障碍所致。子女就学是排位第二的问题,症结就在于户籍,由于进城后没有办理农转非落户,子女就近入学的愿望就面临着借读费和择校费的阻挡。农民不愿失去原承包土地权属、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农村自建房、计划生育政策等利益,因此不愿把户口转入城市。
农民进城的原因
农民为什么要进城?基本的原因当然是提高收入。中国经济结构是典型的发展中的二元经济,即同时存在落后的农业部门和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部门。农业部门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在土地给定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必然是过剩的。而在城市经济中,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是资本而非土地,资本的增长是无限的。这就决定了通过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劳动力提
高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民进城能够提高收入的另一个因素还在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中的规模经济。对农民工来讲,他们进城时首先考虑进大城市是人之常情,因为这里收入更高,机会更多。与此同时,当他们离开农村和农业,进入城市,对农业部门也是有好处的。只有当大量农民转出的时候,剩余农民才可以在拥有更多人均资源——特别是土地——的情况下,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提高收入。
农民进城的第二个原因是为公共服务。大量的公共服务提供是建立在地方财政基础上的,这就造成公共服务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有非常大的不均等。到大城市以后,农民工可以部分地分享这种服务。现在中国公共服务的享受有一部分是与户籍挂钩的,比如教育和医疗;但也有很多公共服务无法与户籍挂钩,比如说地铁、城市绿地、文化设施等。在大城市,公共服务的分享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农民进城的意义及所遇到的障碍
尽管农民进城会造成荒地现象、产业回落后,农民工定难适从等社会问题,但城镇化积极意义不可否认。
(一)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推动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三)转变了观念,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素质。(四)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
当然,制约农民进城的因素依然存在。1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的不发达,弱化了城市的集聚功能,难以更大规模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乡镇企业的萎缩,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
2观念上的束缚。一是满足现状、小富即安。多数农民都可以靠耕种土地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怕背井离乡。三是怕担风险。多数农民缺少风险意识。出外做事怕上当受骗,怕不安全。四是怕吃辛苦。
3.素质技能的限制。其一,文化程度低,进城农民知识结构也不完全适应城市企业的需要。其二,专业技术、技能低。农村劳动力受过中专以上教育的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其三,诚信度低。其四,掌握法律知识少。不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进城农民受骗上当、干了活要不回工资的现象屡屡发生。
4.体制障碍。目前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进城。其一,户籍制度限制,开户籍限制在落实上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二,用工政策限制。一些城市为了安排下岗职工,排斥农民进城就业。其三,教育体制限制。县城以上的城市适龄儿童上学多按户口所在地划分学区,进城农民的子女还不能就近上学。其四,城市管理限制。城市的一些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仍有歧视农民现象。一些没有户口的进城农民享受不到公共福利待遇,却要办理交纳各种证件和费用。其五,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也是障碍农民进城的深层次原因。
5.就业环境不够优化。当前最突出的有三个问题:其一,想进城,无门路。主要是缺少市场信息。能够真正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开展服务的劳务中介组织还不多;县、乡政府也不能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和寻找就业岗位。其二,想提高,无条件。目前,城市职业、技工学校还没有完全面向农民招生;受财力制约,地方政府也拿不出更多的经费系统地培训农民。所以,多数进城农民只能靠出卖体力挣钱。其三,缺少法律援助,挨欺负,无人管。一些劳务输出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和配套设施尚未建立起来;农民进城就业签订的劳务合同还很不规范;劳动、公安、司法部门还没介入进城农民的合同纠纷。
针对农民进城的思考和建议
1、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必须冲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体制,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在户籍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体制的负面作用更为突出。为此,要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取消对劳动力就业的各项不合理限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劳动管理,提供统一的就业服务。目前尤要注重规范劳动力市场,建设覆盖城乡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
2、尽快建立适应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城农民工享受的社会保障不够已经成为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障碍之一。在进城农民中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社会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最低生活保障。而社会保障的重点又在于失业、工伤、医疗保险以及养老保险。至于经费来源,除坚持国家、单位、个人分担原则外,可尝试采取土地换保障的作法。
3、努力为进城农民工排忧解难。在市场经济格局下推进城市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农民进城问题上可以缺位,相反更需要政府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目前尤要注重帮助解决的问题有:提供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服务;提供维护正常的劳动关系的服务;提供小额贷款和市场信息服务;为其子女提供受教育机会的服务等。此外,各级政府尤应着力推动社区建设和农民工自组织建设,以帮助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维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郑杭生《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 1994
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 2003
陆益龙《 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2004
郑成功《社会保障学:理念 制度 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0,9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