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9:2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第一篇: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

一、农村民营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宁波民营经济是宁波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改革发放的排头兵、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和对外形象的代表者。宁波民营企业的相当一部分根植于农村、发迹于农村、壮大于农村,与农村、农业和广大农民群众存在着难以割舍的紧密联系,对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农村民营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宁皮经济的主体,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以上,这一数字在县域、镇域经济中所占比例会更高。以奉化市裘村镇为例,全镇现有工业企业180家,全部为民营企业;全镇财政收入的八成来源于民营企业。可以说,哪里农村民营经济发展得好,哪里农村经济就发展得好,哪里建设新农村就有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2、农村民营企业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宁波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5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50万农村劳力力转网转业的目标,宁波农村的民营企业将是一条重要的安置渠道。农村民营企业普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各工种技术含量不高,务工门槛较低;同时,由于乡土观念,农民企业家希望招收本地工人,农民群众也希望“离土不离乡”到当地的民营企业就业,由此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奉化市裘村镇5000多名职工中,超过2/3是本地农民。

3、农村民营企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在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主导力量,通过“龙头”带动广大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合理确定种养结构和规模,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在当地企业的务工收入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裘村镇裘一村种(养)植业难成规模,经济效益较差,务农净收入每年在3000—5000元不等,而一般女工在当地衬衫厂的年收入则在1万元以上。“靠不上山,靠不上海”,靠不上田,关键靠厂”,是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真实写照。

4、农村民营企业是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者。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离不开父老乡亲的辛勤劳动,离不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发展企业、造福桑梓”是许多农民企业家创业的内在动力和乡土乡情的自然流露。他们扶贫帮困、关爱老幼,修路铺桥、热心公益,农村民营企业的捐赠和上级财政拨款、村集体经济收入一起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建设的三大资金来源。奉化市尚田镇商会18家企业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向社会捐献爱心款达170万元。

5、农村民营企业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从本乡本土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不仅是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同时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依靠敏锐的市场意识、先进的经营理念、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成为农村中的“先富群体”。他们的创业经历是一种典型的示范、无声的激励,影响和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加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勤劳致富的本领,所谓“富了一人,带动一方”。

6、农村企业家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农村各级党组织要肾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据浙江省民政厅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全省421个民主选举出来的村支书中有65%是农村企业家。这些“先富群体”经历多年的商海搏击,具有较一般农民更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手和经济实力,与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当地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奉化市尚田镇商会的17位企业会长受镇党委、政府的聘请,担任17个经济薄弱村的“经济顾问”,他们积极为所联村办实事、解难题,理清发展思路,协助村两委会工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和谐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引导农村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企业层面。要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产业层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核心竞争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二次创业”。要规范产权制度,转变家族化管理模式,组建正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创造推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体制动力。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支持党工团建设,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积极营造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所倡导的“企业家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双爱”氛围,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本,要建立培养人、吸引人、用好人的用人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落户农村民营企业,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知力支持。

2、政府层面。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城市的人才、资金、项目和服务进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要认真落实各地各部门制定的鼓励、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要认真落实各地各部门制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

、措施,维护农村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真正使政策发近作用、企业得到实惠。要从政策上引导、税收上优惠、资金上支持农村民营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鼓励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弥补农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其次,要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推动企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政府招工”等形式,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瓶颈;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服务农村民企的专业贷款担保机构,缓解农村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行政府买单、高校实施、企业受益,提高农民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要加强和改进农村民营企业的党工团建设,发挥党群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构建和谐企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原则上应完善党工团组织,中小企业可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联合工会”、“商会+支部”等形式,扩大企业党工团覆盖面。依托乡镇商会,把分散在企业中的零星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商会党支部(即“商会+支部”),是加强非公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切实抓好农村民营企业中党员业主、党员职工的先进性教育,发挥企业党员在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商会层面。工商联(商会)是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在促进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一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农民企业家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他们争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建设者”;引导农民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转变观念、加快发展,自觉地把企业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二是积极引导农村民营企业投身光彩事业,致富思源、回报桑梓,扶危救困、热心

公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物力支持。三是加快乡镇商会的组建步伐,使更多的农村民营企业享受到商会提供的服务,感受到商会“娘家”的温暖。四是适时组建农业商会。农业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由于工商联(商会)牵头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商会,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五是加强商会服务。商会是民间性组织,联系广泛、机制较活,可以和政府部门、中介结构、科研院所等联手,共同为农村民营企业提供融资、信息、维权、培训、市场开拓等优质面广的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二篇: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范文]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薯业产业化 共建新农村

光友薯业 —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于 1992 年正式成立,是一家以薯类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型、科技产业型民营企业。光友薯业经过 13 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拥有年加工生产 2.5 万吨方便粉丝的生产能力。

光友薯业 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先后在河南南阳、河北秦皇及四川绵阳,利用当地土地及薯类等资源,组建“南阳光友薯业有限公司、秦皇岛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四川光友机械有限公司、四川光友广告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形成了集薯类食品生产、销售;薯类食品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薯类机械设备及农机设备的设计制造等为一体的多元化、规模化的、拥有 6 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

?光友薯业 2005 年工作特点:、2005 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05 年完成值98-2005 年累计完成说明

1工业产值(亿元)1.24.6--

2销售收入(亿元)1.054.35--

3较 04 年增长率 %24%---

4上交利税(万元)5121600---、2005 年主要成果:

?连续三届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高新技术型企业

?四川名牌

?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

?全国第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

?国际马铃薯中心中国科技示范基地

?四川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累计共获中国专利 49 项

?光友全薯营养粉丝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光友商标在 38 个国家及地区注册、产业化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经济效益:

2005 年,光友薯业在四川绵阳及周边地区新建薯类基地 5 万余亩,发展农户种植红薯新品种,加工淀粉,并按协议回收农户淀粉 7000 余吨,带动薯农 5 万人增收致富,薯农年总收入增加 3600 万元,年人均增加收入 720 元。

2005 年四川绵阳地区典型高产专业户盈利情况

种植时间

地区

姓名

种植面积(亩)

收入(万元)

毛利润(万元)

2005 年

梓潼

蒋佩轩

120

7.24.32

2005 年

安县

谭晓燕

300

10.8

2005 年四川绵阳地区典型淀粉加工户加工盈利情况

单位 : 万元

投产时间

地区

姓名

设备投入

收购鲜薯

加工干淀粉

淀粉收入

毛利润

三台

龚隆文

2.5600 吨 *240 元 =14.4120 吨

13.12001 年

江油

贾天富

2.78

450 吨 *240 元 =10.8

21.25

7.67

自公司实施薯业产业化以来,在全国多个薯区建立薯类发展基地,通过向农民推广红薯良种和栽培技术,使红薯亩产由 1000 公斤增加到 2500 公斤,薯农亩收入从 200 元左右增加到 500 元左右。

在全国薯区向农民共推广薯类初加工设备 5000 余台套,培训种植、加工薯农 5000 余人,为全国薯区新增收入 3 亿元,新增利税 8000 多万元,人均年增加收入 500 元,直接和间接带动 60 万人从事薯类事业。

农民种红薯同种其它农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表一

品种

亩产量

(公斤)

亩收入

(元)

亩净利润

(元)

亩净利润率(%)

种红薯比种其它农作物利润增长(倍)

2500

600

360

玉米

400

360

440

1.5水稻

500

400

160

1.25

水麦

250

250

125

1.88

一户农户一年种红薯与加工淀粉经济效益对照表

表二

项 目

户平

单位收入

年总收入

单位成本

单位利润

年总利润额

种红薯农户

3亩/年

600元/亩

1800元/户

240元/亩

360元/亩

1080元/户

加工淀粉专业户

40吨淀粉/年

2500元/吨

100000元/户

2075元/亩

425元/吨

17000元/户

60吨干薯渣/年

200元/吨

12000元/户、产业化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的社会效益:

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红薯的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示范,探索出了光友薯业产业化“双哑铃”发展模式,即“科研生产,农户市场”。光友薯业通过经济利益与农户联结:

扶持农户红薯种植和加工技术,提供初加工设备,光友薯业订单收购农户淀粉,让薯农赚钱;光友薯业还通过薯业文化与农户联结:到薯区无偿培训农户,传授管理知识、企业文化知识,建立和谐的薯区文化,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公司通过薯业产业化的实施,解决 1200 余人就业,其中安置下岗职工 211 人,退伍军人 30 人,残疾人 8 人,失地农民 150 人。实施薯业产业化,直接、间接带动全国薯区 60 万农户从事红薯种植、加工事业,同时带动了大批经销商、运输商、供应商获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农民工、城镇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

同时,由于农民工主要来源于周边郊县或郊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作积极性高,成长较快,许多在公司工作的农民工,逐步走了致富的道路,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也已成为光友薯业发展中的坚实力量。

另外,公司即将开始实施的薯类循环利用项目,从红薯选育到产品销往全国市场,形成了一条生态产业链,实现了薯类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利用项目的实施,将解决社会就业人员 4000 余人,带动薯农年增收 14400 万元,带动加工户年增收 6000 万元,使从事红薯种植、加工的薯农真正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

第三篇:关于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与启示

关于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与启示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民营企业作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主体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笔者以我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为基础,对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进行了综述,供领导参阅。

一、公益捐助模式。

这是新农村建设初期民营企业参与面最广的一种模式,是指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直接捐助农村公益设施和福利项目建设,修路造桥,助学敬老,扶贫济困,造福一方,为农村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脱贫解困提供帮助。我市新雅丽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正发作为从南浔区双林镇千亩山走出来的农家后代,在个人走向富裕后,他对村里的困难户、贫困学生给予无私的资助。仅在千亩山村,近年来沈正发个人出资就达30万元之多,投资兴建元圣桥、南仁桥、小花桥以及环村的6公里柏油路,被当地群众誉为千亩山的“幸福桥”、“发展桥”和“致富桥”。

为此,我们要继续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和示范村建设,把公益性捐赠与新建设结合起来,重点捐助农村的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项目,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室、卫生室、老年活动室、文体设施、农民公园以及村内道路、路灯、管线、治污设施等,为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作出贡献。

二、村企结对模式。

它是指通过开展村企结对,由一家或多家民营企业与一个村形成共建关系,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结对村给予支持,收购结对村的农副产品,安排结对村农民进企业参加培训就业等,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由于农村缺乏资金、技术,信息不灵,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等因素,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在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除了政府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以外,还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结对帮扶不失为企业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的兴起,一些地方政府已意识到民营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纷纷引导企业以村企结对帮扶形式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

现在,民营企业通过村企结对帮扶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已经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要继续积极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农村结对,有效地发挥民营企业在信息、市场营销、新技术推广、现代经营管理、资金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对结对村进行帮扶和带动,帮助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注重实效,切实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集中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三、投资参与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目标是发展生产,而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除了政府财政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及金融机构要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以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外,还应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化的手段参与农村的产业开发与建设,则是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新农村建设无论是农村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村容村貌改善,无论是乡镇企业的升级改造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都存在着巨大的投资空间,有待广大民营企业去一展身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具有战略眼光、资金雄厚的民营企业看准农业生产的商机,在政府的鼓励引导下,积极投资农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使农业园区建设呈现出多渠道、多元化投资的喜人局面。如萧山的千亩优质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园区、梅林湾蜜梨示范园区、华达无公害粮食示范园区、梅林生猪养殖示范园区、坎山三盈苗木示范园区等主要由民营资本直接投资建设。雄厚的民营资本投入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规模经营,可以较好地解决分散农户难以解决的资金、技术等诸多难题,为农业园区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四、村企领导兼职模式。就是由企业家通过兼任村主要领导,直接参与村庄建设管理,用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建设和管理村庄,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提供智力和资金支持,并通过增加村民在企业的就业,企业参与村公共事业建设等途径,加快农村发展。如宁波慈溪市有483名民营企业家担任村干部,其中143名任村支书,57名任村主任。星月集团董事长胡济深担任永康市古山三村的支书,帮助改善村里的公共福利和生活环境,安排村民就业,使古山三村很快从农业村发展为工业化的小康村。

民营企业通过村企领导兼职直接参与新农村建设,还有一种常见的表现方式是“经济顾问型”,即企业领导以兼任村经济顾问方式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民营企业家具有经营企业和项目建设管理经验,与企业所在村或附近村联系紧密,心系农村建设与发展,热心村里的各项事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智力资源,聘请企业家做新农村建设经济顾问,用企业经营理念推进农村建设,为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帮助和扶持。因此,在许多地方经工商联组织推荐,由当地党委政府聘请民营企业家担任村里的经济顾问,发挥民营企业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宁波奉化市工商联在尚田镇进行试点,聘请了20位民营企业家担任农村经济顾问。现在,奉化有280多位企业家担任农村经济顾问,投入帮扶资金达2500万元。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公司+基地+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利益共享。如浙江传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高科技农业园为依托,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为农户提供花卉蔬果种苗,带动农民就业约8万多人,辐射面积60万亩,创造农业产值近50亿元。

龙头企业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农村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三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人缘、血缘、地缘关系,绝大多数的龙头企业是从过去的乡镇企业转化而来,经营管理者往往是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各种亲情、乡情相互交融,割舍不断。龙头企业所需原料来自于农村,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依赖于企业实现销售和价值,这种产品交换关系使得企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繁荣融为一体,互为条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多年来,我省的许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培育当地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起稳定的紧密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探索和实践企业与农户“连股、连心、连利”的长效合作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形成产权与生产经营的合作体、利益与风险共享共担的共同体。

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就是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努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是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形式之一。

民营企业在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向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或安排农村青年到企业实习等方式,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先进技术等要素传授给农民,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或自主创业,或在企业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自主创业能力,使农民成为产业工人或者技术农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浙江省义乌市,浪莎袜业集团投资100万元,联办“三农学院”,并计划用5年时间,出资500万元,培训1万名农村劳动力,公司以发工资的形式,鼓励偏远山区和城郊被征地农民学习技术。

七、村企合作开发模式。它是指民营企业把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村企合作共建工业项目和生产资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等,既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双方发展的融合与共赢。如杭州余杭的山沟沟景区,就是山沟沟村和杭州双溪漂流景区合作开发的旅游景区。杭州双溪漂流景区除了门票,其他的旅店、餐饮服务让给村民。短短两年多时间,景区的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万元左右。

(市委党校区域经济研究所 李念文 副教授)

第四篇: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求真务实加快发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市**工业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市**工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1月,2004年12月对企业进行了成功改制。企业通过十几年来的创业发展,现已成为

集化工、发电、PVC树脂等多种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企业员工人数为2170人,2005年企业总资产达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上缴国税金4500余万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在**工业企业经济迅猛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新的贡献。

**市**工业企业所在地**沟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是一个“两山夹一沟,种啥也不收,一溜土窑洞,穷的出了名”的贫困小山村,当时仅靠耕种微薄的土地生存,村集体经济无积累,村民就业无门路,收入无保障。1992年以霍松勤为代表的村两委班子,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立足村情,确立了“以工补农”,“以工兴农”的发展目标,选择了工业兴村之路,从1993年开始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优势,再造优势,以一个年产不足3万吨的小煤矿起步,坚持“发展天天讲,项目年年上”,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先后创建了煤焦、发电、化工等七个村办企业,逐步探索出一条良性循环发展新模式,1999年1月正式成立了工业总公司,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2004以霍松勤同志为代表的企业班子,成功地对企业进行了改制,村集体股份占集体总资产的33,将67的股份分给了村民,户均得到了百万股份的资产,农民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企业股民,本村劳动力全部就业,就业率达到100,同时还为周边村庄劳力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一千余个岗位,仅就村民情况来讲,200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工资、奖金加年末分红)达到1.5万元,使村民迈上了共同富裕之路,过上了富裕富足的小康生活,为全面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农村建设经济实力是基础,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当**工业企业步入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轨道,经济基础日益壮大的同时,以霍松勤同志为董事长的企业班子始终坚持以工补农,以工兴农的初衷不变,对村土地全部退耕还林,2001年至2005年相继投资总额达5000万元,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分四期为村民建起了110余幢欧式别墅和2幢单元楼,现已有95以上村民喜迁到漂亮的欧式别墅,小区范围及村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全村人居环境更具特色,气候更加宜人,2005年被**市宣传部等十一家单位评为“人居环境上党第一村”称号。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经济作后盾,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2003年以来在不影响**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又相继投资400万元为**沟村建起了学校教学大楼,投20余万元为学校购置配备了电子投影、课桌椅等教学设施,投资10余万元建起了完备的医疗所,切实为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近三年来公司为了配合村支部、村委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还相继投资20余万元建立健全完善了村民活动中心,图书室、小区休闲体育场所,坚持每周末举办文化学习演讲会,积极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体育、娱乐活动。

目前的**沟村在**工业企业的反哺推动下,处处呈现出新的面貌,2005年后半年自今投资1300万元的多功能文化节广场正在加紧建设中,投资700余万元打造农村佛教旅游文化的圣龛沟崇庆寺,整体规划已完毕,前期工程已正式启动,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2005**市**工业有限公司所在地**沟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被省文明委授予“山西省文明村”,“五一劳动奖状”称号,获**市郊区唯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星村”称号。

振兴家乡经济不遗余力投身新农村建设竭尽全力

--山西振东集团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做法

位于山西省**县的山西振东集团是近十年来异军突起的商界排头兵,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晋商精明、诚信、节俭、务实的优良传统,以“科学自然,创新日上”为企业发展理念,逐步实现了从商贸流通到科技领域,从单一产业至多元格局,从传统经营到科学管理的飞跃,形成了集科研开发、医药生产、食品制造、石油石化产品经销、安装、商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股份制大型民营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年为国家上交巨额税收。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获得良好效益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支持当地农民致富,把“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做为企业自己的价值观,始终把带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为己任,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

1、实行企业加农户、联产联保形式带动农民实现共同致富

振东中药材公司是振东制药公司原材料供应公司,为确保企业生产所需原料的供应,每年都要动用上千万资金从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采购大量的中药材。自公司启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工程以来,中药材公司积极调

整经营策略,把从全国购买药材的战略重心调整为积极发展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并和农民朋友签订联保合同,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民种植的药材,现已形成以苦参、党参、黄芪、板蓝根、柴胡等道地药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涉及全市5个县20余个村,发展种植面积20000亩,带动10000户农民致富。

2、签订粮食收购合同,打造绿色食品基地

振东五和公司是一家以制造绿色食品为主的食品公司,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现已开发研制生产的“黑小麦、小杂粮、豆制品、粉制品”四大系列产品,被国家评定为“中国特色食品”、“国家绿色食品”、“中国消费市场食品安全放心品牌”,通过HACCP认证。为保证原材料供应及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振东五和公司与2000户农民签定了粮食(黑小麦、豆类、小杂粮等)收购合同,建成粮食种植基地10000余亩。使农民户均增收5000余元。

3、传播现代企业理念带动驻地乡村走向文明

随着企业与农户签定粮食、药材收购合同,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在签定合同、送种子、收成品的过程中和农民兄弟结下了很深的情谊。与此同时振东集团也把企业的现代理念传播给农户,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节约意识,以及文明用语、文明行为等等,在整个互动的经济活动中农民兄弟遵守承诺的诚信意识,节约成本、时间的节约意识,相互沟通时的文明礼节、文明用语等得到大大改善。振东集团传播的“名以清修,利以义制,绩以勤勉,汇通天下”的新晋商理念,“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企业价值观,“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企业宗旨不仅得到受益农民的欢迎,也成为当地农村干部抓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

4、从事公益事业,治理村容村貌,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振东集团富不忘本、富不忘民,在取得优异业绩的同时,连年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家乡公益事业的建设,着力于对村容村貌的改善,致力于改善家乡农民兄弟的生活环境。集团先后投资建成振东希望小学、振东中学,为家乡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使东和村家家用上了清洁、方便的自来水,每年还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救济金及福利,集团在总裁李安平的带动下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与全县80多家贫困家庭接对子,帮助失学儿童100多名重返校园,向中华慈善总会捐款等累计付出达1500余万元,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产业劳动实现经济社会大发展

村企互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山西**工业有限公司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介绍

山西**工业有限公司是山西省**市的一家大型民营企业,下辖烧结、炼铁、制钢、轧钢、余电焦化等9个分厂,公司现有总资产15亿元,员工3000人。现有生产规模为:年产生铁120万吨、钢坯100万吨、钢材100万吨、电力8000万千瓦时。2005年企业实现总产值2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近亿元。公司于2002年跨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

**市郊区马厂镇马厂村是**公司村企结对帮扶新农村的帮扶对象。几年前这个有着5000人口的大村经济发展滞后、村镇建设落后、村风民风一蹶不振。1999年底,从**老总岗位退下来的潘兰庭同志回村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几年时间为村里办了30多件实事好事。昔日的脏村、乱村、破村已变成了**市郊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作为帮扶单位的**工业有限公司在支持参与马厂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发展壮大,有效地带动了马厂村政治、经济和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同时,马厂村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村企形成了经济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在这方面,**公司的具体做法是:

1、壮大企业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财力物力支持

从1990年开始,公司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形成了“选矿—炼铁—制钢—轧钢”资源转化增值的产业链条,企业的循环经济效应得到进一步彰显,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超过5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潘路彪做为**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在马厂村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始终把“致富思源,义利兼顾,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1999年以后,**根据企业发展实力,为马厂村村镇建设不遗余力地进行了财力物力人力支持,为马厂村出资捐物达千万元之多。在**公司的帮助下,马厂村改造了学校、幼儿园,修建了排涝渠,整改了村中街道,建成了**市第一家农民公园,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春,**公司又多方联系,与**市郊区人民政府、市公路局等单位对贯穿于马厂村中的榆黄公路长北至**路段进行改造。仅这一项利村利企利民的工程,**公司就投资600万元。马厂村在村镇规划中临街的几家商户需要拆迁,**公司就把新建成的职工公寓一层门面房中最好的商铺优先照顾给了马厂村拆迁户,保证了马厂村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公司都要拿出几十万元,为马厂等周边农村的农户发放面粉等福利。企业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的热诚之心和整合财力、真诚帮扶的动人之举,已成为马厂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

2、村企互动,工业农村经济共同发展

**公司的发展壮大过程,也是马厂乡村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十多年来,**“发展天天讲,项目年年上”,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随之的辅助企业、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不断壮大。马厂村与**公司联手合作,合理规划,在产业结构布局、配套设施建设、村镇发展规划做到统筹兼顾,互动发展。近年来,马厂村在**发展的基础上建设起了选矿厂、铁路货运场、水泥厂、汽车运输队等一大批企业,这些企业在有效服务**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壮大村级经济的有力支撑。

3、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为致富稳定一方打牢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基础、是关键。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稳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吸取周边农村村民到企业打工就业,想方设法为村民拓宽致富增收渠道。目前,在**公司打工就业的马厂等周边的村民有2000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5万元。同时,企业还为工人们上齐、上足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逢年过节,为职工发放各种福利。稳定的收入,成为农民建设新家园的依靠和保证。

4、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造就建设新农村、发展大企业的新型农民

**公司充分发挥党、团、工会、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开展以“为党献忠心,为国家献诚心,为社会献爱心,为企业献决心,为员工献热心”为主题的“献五心”实践活动,培养企业员工热爱企业、奉献社会、建设家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在**就业的村民在企业做一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员工的思想素质,通过员工辐射家庭,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同时,通过加强对员工的法制法规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了一批具有工人和农民双重身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离土不离乡的实用型人才。

支持农村反哺农业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山西**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山西**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是**市最大的优质主焦煤生产和加工转化基地,是一个拥有煤、焦、电、冶、物流、建材、绿色产业开发等七大产业,由下属19个企业组成的现代企业集团公司。几年来,山西**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紧紧抓住煤炭市场新一轮战略机遇期,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资本运营、兼并扩张战略,取得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和谐共进的成就,特别是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起到了一个龙头企业应有的积极作用。

1、产业化带动,规模化推进,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依托公司强大的资源优势,按照“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战略,2003年以来,随着各重点调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公司在所属洗煤、焦化、发电、冶炼、建材、物流、绿色产业开发等七大产业共19个企业中,先后安置农村剩余劳力4800余人,在运输、制砖、餐饮等领域带动2万余人再就业,安排原煤、焦炭、煤矸石、粉煤灰以及矿用砌块等民用运输车辆近千部。其中,**新信货运公司主要经营煤炭、焦炭、木材、大型设备及非金属矿产品的公路运输,年最大运输量达500万吨;年生产矿用水泥砌块1.3亿块的新型环保建材公司,可带动区域达6个乡镇四五十个村庄,带动区域半径也在20公里左右;而综合生产能力为300万吨的11个煤炭生产单位,更是覆盖了几乎所有沁源及其周边有煤矿的地区。

沁河镇北石村地处沁源偏远山区,交通困难,信息闭塞,经济落后。1998年,公司投资1200余万元在该村因地制宜成立了发展以苗木培育,种植开发为一体的绿泽苑林木开发公司,确立以育林为龙头,以生态资源为产业中心,大力实施“林—牧—果—粮—药”生态循环产业。目前,该村已拥有林业用地3.3万亩,其中育苗地300亩,幼林地2000亩,宜林荒山2.8万亩;林木品种有:刺槐、油松、桧柏、金丝柳、新疆杨、毛白杨、欧美杨、无宝枫、银条、紫穗槐等,成为发展优质工人林、城市环境风景美化与交通道路旁绿化最理想的品种。2003年以来,该村经济收入大幅度增长,村级经济达到1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10000元,分别比5年前上升8.2倍、4.7倍。为了充分利用林木、植被资源优势,公司还配套建设了裕源公司6520吨/年肉食品加工生产项目,发展种植—养殖—肉食品加工于一体的闭生态产业链,这不仅是公司“超越煤”战略的重大突破,而且为新时期“公司+农户”的扶农帮困工程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受益、良性循环的“多盈”目标。

2、知识化塑造,专业化培训,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民技能教育平台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现有的素质与这种要求还不相适应,这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解决这一现实性问题,公司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中心,购买了先进齐备的教育设备,配备了专职的教育培训人员,从而为下岗、失业和失土农民再就业创造了机会,为提高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的能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平台。自2000年以来,公司先后培训农民工40000余人次,这不仅为企业自身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而且为地方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懂技术、有知识的农民陆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与此同时,公司还非常注重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与农民工签订全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时间等内容,给广大务工人员吃法律保障的定心丸;二是严格执行国家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三是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四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为农民工子女上学提供便利。

3、扶贫帮困,回馈社会,用光彩精神支持新农村建设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光彩事业精神,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后是否同时具备社会公益心的试金石,同时也是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公司发扬“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精神,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全力支持区域新农村建设,先后捐赠款项达1500余万元用于支持周边农村社会发展,每逢“村村通”工程、饮水解困工程、捐资建校、爱心助学、扶贫解困等都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办企宗旨,为改善农村教育、架桥铺路、扶贫济弱等方方面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材料。

第五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得到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和现实证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

变化,都会对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成员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方向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村妇女占农村人口的半数以上,既是农村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组织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既是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需要、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农村妇女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十五”期间,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支农的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各级妇联组织和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双学双比”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动农村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全市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03元,已经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农村妇女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整体素质偏低。由于受传统观念、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学费负担过重、高等学历妇女流向城市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学历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素质偏低不仅使农村妇女面对高速发展的生产技术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而且也束缚了她们的思想和才能的发挥,成为影响妇女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资金项目不足。2003年以来,市政府在全市城乡实施了小额信贷工作,市妇联也积极与市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村妇女的小额贷款,许多农村妇女从中受益。但有的妇女因为没有担保抵押,有了项目也贷不来款;有的妇女虽有抵押资本,但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农村妇女小额贷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和扩大生产的需要。

3、组织化程度不高。近年来,在政府引导、各级妇联组织参与和群众的自发组织下,全市建立各类农村妇女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569个,发展妇女龙头企业220多家,培养女经纪人2057名,在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占农村劳动力60的农村妇女劳动力相比,妇女经济组织的覆盖面还不够广,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一些组织属于松散型,对会员的服务仅局限在技术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和提供市场信息等几个方面。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系机制,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格局。

4、生存环境有待改善。在去年召开的女村官座谈会上,女村官提出的55个问题中,主要集中在人畜饮用水、道路桥梁、土地海域承包、招商引资等方面,尤其在经济基础较差的村,由于缺乏统一的村庄规划、给排水设施、垃圾集中处理、清洁能源利用等,这些问题尤为突出。从全市乃至全国范围来看,吃水难、看病难、出行难和居住条件差、社保水平低等仍是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5、民主参与不够。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采取各种倾斜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的力度,女干部的决策能力和自信心有所提高。但在村一级政权中女性参政比例偏低、增长缓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与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60的状况明显失衡,必然影响农村妇女积极性和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农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妇女是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生力军。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调动农村妇女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小康目标的实现。组织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解决农村妇女存在的问题入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促进农村妇女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妇女的生力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是组织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庭》一书中,极为深刻而又精辟地阐述了妇女与社会进步的天然关系:“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取决于妇女的素质。”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的先决条件。要以传统美德为积淀,以现代理念为引导,以先进科技为支撑,培育新型女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提高妇女素质,必须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农村妇女。一个国家的伦理道德水平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无法用金钱和引进获取的。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

合作的传统美德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表现为传统美德的淡化、信仰危机的出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不代表要割裂传统,而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中华文化增添新的内涵,书写新的篇章。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必须广泛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宣传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用人文关怀凝聚人心,用民族精神强化理想,用传统文化厚重基础,强化农村妇女的民族意识、主体意识和振兴意识,引导她们建立共同的发展愿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

——提高妇女素质,必须用现代的意识理念塑造农村妇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妇女在计划经济时代享有的保护政策逐步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调节和激烈竞争所取代,在经济社会中的不利因素和弱势心理逐步显现。提高农村妇女素质,要用学习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意识与理念教育和塑造农村妇女,消除不利因素和弱势心理,转变她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自尊自强的思想品格,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境界,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健康优雅的形象气质”的女性时代精神,倡导时代新风尚,树立生活新理念,展现女性新风貌,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开放成为一种要求、进取成为一种习惯,引导她们超越性别自我、建立个性自我,超越生存自我、建立经济自我。

——提高妇女素质,必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培育农村妇女。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农村妇女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号召农村妇女“上学去、上网去、学外语去”,广泛开展百万妇女学习奉献活动,即:“百万妇女学科技、百万妇女学技能、百万妇女学外语、百万妇女学法律、百万妇女做奉献”。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扩大教育扶贫资金中妇女的受益面,突出解决好经济落后地区女童失辍学、高等教育女性比例低等问题,提高农村妇女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要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培训阵地,广泛开展职业教育、科技普及和转移培训,发挥网上致富女能手的作用,建立网上培训点和信息传递站,提高妇女电脑网络应用能力;发挥龙头项目带头人的作用,全面推广“订单式”培训模式;发挥各专业协会的作用,研究推广新的实用技术,定期进行科技培训;发挥巾帼农业专家团的作用,针对产业项目需要,不定期送科技下乡;发挥文化中心户的作用,利用各种文化活动载体,对农村妇女进行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育普及,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

(二)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是组织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全国范围来看,增加农民收入仍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市农民收入虽然连续7年居全省第一,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经济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妇女占农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妇女的富裕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的经济水平。因此,必须以经济组织为纽带,以项目资金为后盾,以精品基地为依托,大力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巾帼网上致富工程、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转移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妇女收入实现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引领农村妇女扩大生产、走向国际。

——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壮大经济合作组织。现代化的农业大生产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给传统的小农经济带来强大的冲击,现阶段只有把广大农村妇女有效地组织起来,积极帮助农村妇女应用技术、开拓市场,才能有效地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因此,要鼓励那些有能力、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妇女典型,不断扩大再生产,建立产、加、销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发挥好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要发动农村妇女按照产业、兴趣等建立各种横向妇女组织,推广“妇代会 协会 研究会”模式,强化服务、指导和扶持,通过妇代会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实现妇女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对接,引导更多的妇女参加到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来。要学习借鉴国外农民合作组织在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先进技术、培训农民技能、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扩大组织规模,规范组织制度,强化组织职能,使其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在现代科技、农业生产、市场流通之间,为农村妇女搭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带领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到更大、更广泛的国际化、产业化链条中,并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强化项目资金扶持。项目和资金是当前制约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扩大生产的两大瓶颈问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资源,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动态,建立妇女增收致富网,发布致富信息,介绍致富项目,引导农村妇女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特点、产业发展和自身优势的庭院经济项目,形成庭院经济专业村屯、一条街及示范户;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扶持力度,建立农村妇女发展基金和针对农村妇女的小额信贷制度,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充分利用特困母亲救助项目循环资金,采取开发式扶贫方式,为贫困妇女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她们通过自身发展摆脱贫困;要借助政府部门的资源,建立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为妇女提供技术、项目和岗位,实现农村妇女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手工艺品生产、家庭小作坊,建立“农家乐”等,在二、三产业中谋求更多的岗位,由务农转向务工经商,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必须发展精品示范基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精品化示范基地的支持。要引导农村妇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花卉、水产、畜牧等五大优势产业,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发展一批集科研、生产、营销、示范为一体的“妇”字号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妇”字号农产品品牌。以基地为依托,以品牌为示范,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开展科技结对等科技服务活动,带领农村妇女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是组织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农民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另一方面,传统的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彻底改变,与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和谐家庭为基石,以美化家园为重点,改善农村妇女的文化环境、文明环境、居住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

——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繁荣群众文化。实践证明,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普及性强,参与面广,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协助文化、科技、司法等部门,定期组织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法律下乡活动,把寓教于乐的文艺演出送到村头田头,把致富知识、文明新风送到农民家中;要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思路,根据业余自愿、健康有益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广泛建立农村妇女文化活动阵地和各种妇女文艺队伍,积极开展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社会新风貌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扶贫助困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村妇女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妇女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清除封建迷信、赌博等陋习,活跃农村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建设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要大力开展“学习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富裕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美德在农家、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节约型家庭、廉洁家庭等活动载体,进一步规范对十星级文明户的管理,拓展创建范围,丰富创建内容,提升创建水平,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学习兴家、节约持家、廉洁护家。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后备人才。通过建设和谐家庭,使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追求,都能在家庭生活中享受身心愉悦的生活方式,都能相互关心,相互沟通,共同营造团结和睦、奉献进取的融洽氛围,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改善农村妇女生存环境,必须绿化美化家园。农村优美清洁的居住环境,不仅让人感觉赏心悦目、舒适温馨,而且可以使农村妇女在共同优化、携手维护的过程中树立城乡生活等值的理念,产生共同愿景和共富情结。要发动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和支持村庄规划建设和以“四个五”为载体的村屯整治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做到污染环境的事不做、污染环境的项目不上,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庭院经济高效化”三化合一目标;要深化“三八”绿色工程,开展“增收致富绿化美化家园”竞赛活动,组织妇女绿化荒山荒坡,建设经济生态林带,改变部分农村妇女靠天吃饭、向资源要收成的现状,引导农村妇女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共富之路。

(四)充分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是组织妇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大小是决定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只有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保护农村妇女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创造性,提高农村妇女的参与率和贡献率。因此,必须以维护权益为基础,以激励创新为动力,以民主参与为保障,积极调动农村妇女的参与热情,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快速发展。

——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必须完善维权保障体系。只有有效保护农村妇女的合法权益,创造公平合理的法制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她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要树立大维权意识,进一步健全普法宣传网、咨询投诉网、法律援助网、社会救助网、司法保护网、维权监督网等网络,壮大维权力量、延长维权手臂、拓展维权阵地、增强维权实效;要强化源头参与,推进维权工作的法制化进程,积极呼吁和参与立法,推动政府及时解决涉及农村妇女利益的具有全局性的问题,使农村妇女能平等地分享发展机会和发展成果;要强化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倡导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使农村妇女的家务劳动、生育价值、人格尊严、地位作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营造性别平等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要强化疏通引导,立足于引导方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稳定的大局,加强对农村妇女工作的新特点、新方法和农村妇女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农村妇女中存在的困惑进行积极的引导,发动社会各界关心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要强化贯彻落实,积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解决好孕产妇死亡率和农村妇女病普查普治等问题,推动各项指标和任务的实现,促进农村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

——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必须建立激励创新机制。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过去单纯强调精神激励的做法,物质利益成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杠杆之一。因此,要把尊重农村妇女的首创精神与尊重农村妇女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农村妇女和各类专业协会进行自主创新,开展巾帼科技发明竞赛等活动,使建设新农村成为农村妇女的自觉行动;要研究探索农村乡土女性人才成长的规律性问题,畅通以各种妇女组织、团体会员、妇联执委和妇女代表为主体的发现和推荐女性人才的渠道,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乡土女性人才信息体系,争取政府把农村妇女人才列入农业人才培养规划,纳入政府表彰序列,为农村女性乡土人才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水平,量力而行,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地打造培育多种模式的巾帼示范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激情,必须加大民主参与力度。当前我国对女性的角色评估还是处于男权社会的价值体系之下,仍然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等文化价值思维的影响,在农村这种思想尤为严重,农村妇女可以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干出成绩,但如果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欣赏就可能演化成一种排斥和贬低。加大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力度,既是对这种落后思想的有力回击,也是保护农村妇女的积极性,更有效发挥生力军作用的重要保证。要鼓励广大农村妇女尤其是年轻妇女、女大学生树立进取的人生价值观,明确妇女参政的重要意义,打破传统观念对自身的束缚,积极参与村庄的民主管理;要通过培养各类农村妇女典型、提高村妇代会主任的综合素质,树立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的形象和威信,把优秀妇女推举到管理岗位上来,扩大农村妇女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关心、关注和支持女村官的成长,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使她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推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将日益突显。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各级妇联组织必须在继承和发扬特色工作和品牌工作的基础上,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主动承接由政府部门转移出来的职能,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各种协调组织的办公室设在妇联的优势,找准工作定位,加强协调沟通,积极开拓创新,组织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生力军作用。

下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检监察机关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正确认识和处理反腐倡廉工作与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正确认识和处理反腐倡廉工作与建设......

    纪检监察机关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正确认识和处理反腐倡廉与建设社会......

    关于引导各类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共5篇]

    关于引导各类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 总 结 驻马店市科学技术局 2008年6月8日 2006年9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以来,我们立足农......

    关于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建议(范文)

    关于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党中央雷厉风行地启动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城镇化建设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连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

    关于庄浪县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庄浪县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庄浪县妇…调研思考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05更新时间:2012-12-3近年来,随着庄浪县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73%以 上的青壮年男......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李自恩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中......

    关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思考和建议 提纲| 一、 和谐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二、 影响和谐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 和谐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正文: 1 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