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邑县多形式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夏邑县注重多形式培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夏邑县是个农业大县。为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夏邑县大力实施了“人才兴县”战略,把培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作为关键措施来抓,依托县农广校大力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科技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实施了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加强农村中等技术人才培养。按照农业部关于实施农村百万中专生计划的部署,积极开展了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围绕当地特色开设了高效种植、现代乡村综合管理等专业,每年新招生都在300人以上。今年招生306人,并实现了进村教学,方便农民学习。
二是,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搞好农民技术骨干的培养。以培养农民科技带头人为目标,积极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县政府制定了方案,列入了对各乡镇的综合目标管理,每个乡镇每年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举办两个教学班,根据动植物生长发育周期安排培训内容,全县每年共培训3000人。
三是,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搞好特色专业农民的培养。积极争取承担了国家和省下达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按照 “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实行整村推进,并确定40名以上的专业农民,作为基本学员,开展系统培训。每年都在20个以上的专业村开展培训。
四是,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就业技能的培养。近年来,重点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了农民的就地就近就业能力。今年开展了农机手、沼气工、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机防手、食用菌加工、设施农业等专业的培训达4000人。
五是,坚持开展“科技下乡”,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紧紧围绕农时季节和农业生产、农民致富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作用,采取进村入户的形式,巡回各村开展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农业劳动者队伍,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每年培训达15万人次以上。
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最直接提高了农民素质、造就了大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十一五”期间,夏邑县依托县农广校培训农民中专学历生人,培训“绿色证书”学员人,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人,开展“阳光工程”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达人次。现在,全县一大批技术能人,田间“秀才”已成为种养业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各类技术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神通,有力地加快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二篇:培养技术人才
培养技术型人才
社会在日新月异中繁华,企业在竞争中方显长远发展的实力,在发展中创新技术,这就会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为此,无论是从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企业长远发展,大力培养技能型员工都应作为企业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
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新设备的投入,却缺乏技能型人才。单从焊机的发展由过去单一的焊条电弧焊(酸性、碱性焊条),发展到管道自动焊、半自动焊工艺。焊条电弧焊也由结507焊条单一品种全位置施焊发展为纤维素焊条立向下焊等高效焊接施工工艺。改变了普通焊条立向上焊的传统工艺方法,将原水平固定管状对接全位置运条操作法,改变为类似平焊运条法的下向焊,即由12点位置起弧焊至管口下部6点位置结束,提高熔数效率1~3倍,如此高效的工艺方法得需要我们用知识技术驾驭它,懂得焊接技术却不懂得焊材需要匹配的焊机或者工作的中出现断弧,熄弧,粘连情况的原因,因此公司必须要求每一个员工都必须由传统的简单操作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型转变,打造一个技术高、适应性强、个性化、专业化的劳动技术机组,来应对竞争社会的残酷淘汰。生活方式的演变和处世态度的起落,刺激着我们做出过激的行为,这对对员工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必须与时俱进,迅速跟上形势,实现由一般的劳动操作向知识型技能型的操作转变。企业不但是良好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组织。这种学习型组织不应搞针对性的培训而应建设普遍学习型和培养大批量知识型技能型员工为目的,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创业、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技能。当前,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企业发展,企业大量引进先进设备,使员工的工作性质从以体力操作劳动为主转向以知识、信息处理及脑力劳动为主;工作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专业间业务交叉,人员间的多方面的协作,也更需要员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企业劳动组织的变革,要求员工必须学习过度到知识型技能型人才领域。在技能人才领域中击溃民营建设企业,他们虽然竞争实力不
行,但是竞争手段灵活,由于竞争,项目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给我们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升效益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新的挑战总是让我们应接不暇,员工的待遇问题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他们忠诚事业的念头,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的员工消极对待工作,有的选择在家创业,有的干脆转到分包的队伍,同种工作条件下,谈钱不伤感情,希望能制定定有效的经济责任制挽留精英。
培养员工,吸收人才,留住骨干,技能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一活动的行为能力,一般表现为实际的操作技术。技能是实践训练的结果。企业一般把熟练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人员统称为技能型人才,把掌握一定技术能力或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称为技术工人,而技术工人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在基层班组中占有很大比例,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工人相比,除了具备更丰富的生产操作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能独立解决有一定难度的生产技术问题,还要能够组织或作为骨干积极开展班组技术革新活动。技能型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机组管理人员注重挖掘和培养特殊人才,要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给他们填补知识的空缺。
首先强化理论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员工技能培训中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理论上首先弄懂,才有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的基础。因此,搞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技能型员工基本素质的提高,对员工在今后实际生产活动中运用理论,对实际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技能型员工要结合不同机组所担负的公司生产任务及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杜绝形式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长计划、短安排,有序推进,把着力点放在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上。抓好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是员工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这是一项既需要细心耐心,又必须严密组织的系统工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公司培训部门应对所有技能性岗位展开培训需求调查,认真分析分类,力争做到技能岗位员工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较清楚全面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员工系统的培训计划。充分
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机组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充分利用导师带徒这一机制,为进入班组的新员工选配技术过硬、素质优秀的技术骨干做师傅。通过一对一培训,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为了使新员工尽快掌握工作技术。
加强班组内部员工之间及班组之间的学习交流。班组每个人经历不一样,技能熟练程度也不一样,生产技能的提高需要借助于互相交流学习。同时,机组与机组之间,由于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同,但往往又互有关联,因此在抓好日常生产的同时,可以在机组间开展同创共建活动。首先,要抓好同类机组的互动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同类机组的先进经验,邀请别人挑毛病,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其次,也要抓好不同类型的班组互相学习活动,通过组织员工到这些机组的学习,了解相关技术知识,掌握不同类型机组的需求,激励大家不断提高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员工对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学习改善,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生产作业现场和设备改善创新是机组的重要工作,哪个工艺环节和操作流程可以改进?哪个设备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予以改造?哪些方法可以节省材料和能源?怎么做才可以提高功效更好地保证生产?这些应成为机组每个成员在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员工们围绕自己的岗位、作业现场开展改善活动,在探讨中获得技术的升级。对外招收技术型人才,对内安抚经验丰富的骨干。如今社会的极速发展,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在不停改善的师资和先进实验设备中茁壮成长,对于一些数自化和和精密的仪器他们接触过,敢想敢干,善于结合各科知识分析问题,在钻研中力求创新,在创新中得到升华;把他们纳入旗下无形之中消弱了竞争对手的实力,为自己在竞争的环境下多了份胜算,胜算的同时更有把握才会有优势,对于骨干人才久经百战已不愿意背进离乡,疏远着应该和谐的的家庭生活,如果我们可以对生活条件做稍微的改善,保证他们可以有十分之一的时间陪在家人旁边,因为社会在变,观念在变,人不得不变,百变离不了追求幸福的初衷,虽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也应该让他们有享受的权利,站在他们的立场适当的在工程上设立专门的探访制度,探访期间的吃住公司和个人均分,达到报销百分比,这样也不至于让我们更多技术型人才越走越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资本公司就是你绽放光彩的舞台,每个人做到争先创优的带头,他们的一小步就是企业的一大步,企业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学习改善活动的深入开展,技能型员工必将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技能型机组的建设,也必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企业对技能型员工的呼唤,一定能变成现实。企业的长远发展就有了竞争的砝码,因为我们拥有一支忠诚管道、素质优良、作风顽强的员工队伍,成为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第三篇:如何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如何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探究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 长沙410200)软件工程涵盖了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在内的软件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作为软件技术人员,要掌握软件基本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的独立开发软件的方法,掌握并了解软件度量和管理的方法,要了解如何去安排项目的组织和进度,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从而进行有效的项目策划和软件开发.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应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上进行调整与改革,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不断调整与组织新的课程教学体系
1.1 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一直都主导以“学科”为主线,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学科知识间联系的逻辑性及严密性,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实践应用,而学校往往在课程设置方面却与之相背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合理安排课程比例,设置综合了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大块作为必修课,另外设置多个知识相互独立、内容完整的专业方向模块作为选修课程,构建起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内在相关性和完整性的综合课程体系。
1.2 整合并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融合目前学校软件工程教学课程的设置存在两个方面的大问题:一是意识所设课程门类繁多且课程教材,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更新慢,无法跟上如今软件工程的技术发展步伐,无法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平台网络化,系统构建化、方法对象化等的最新发展成果及态势。
因此,必须对课程的内容加以整合和优化。一是要把相邻的教学科目加以整合,把一些小学科的教学内容融合进一门课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整体学科认知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二是以项目为单位,综合相关的软件专业知识,构建起综合项目开发、项目设计的应用型教材体系,加强工程技术的渗透,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中去。第三,要在教学内容中及时融入教师的最新可以成果和科研经验,介绍最新的科研发展态势及最新技术的应用。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
2.1 在理论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1世纪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软件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期,软件工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有一个合理的教学时间比例分配,让学生在理解原始理论的基础上,切实地强化练习,主动动手上机操作,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软件工程技术水平,充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教师可考虑将企业实际开发的项目引入教学中,开发以项目为背景设置的课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并在不断地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技术理论的理解与巩固。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入新技术,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比较广的知识,以跟上社会的整体技术发展趋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合课内外的实践教学,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在课内外的实践教学中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中一步一步 地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体系,使之形成一个系统。
2.2 聘请企业专家,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
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最终是面对企业需求的,一直以来,我国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的教学都鼓励于社会,不能够很好地与企业需求接上轨,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学业结束后无法胜任实际的企业项目开展职务。这一切都源于学生不了解
企业,单纯地为学而学,而非为用而学。为此,学校教学必须将教学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另外,还可聘请IT技术顾问作专题讲座,及时传达最新的软件技术发展态势及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加深对业内发展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实用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技术方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去应对社会需求。
2.3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最好办法是让他们深入到企业内部实地参与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一方面,企业面临软件技术人才的短期及人才输入的不对称,另一方面,学校内部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无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面对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可寻求与一些知名的IT企业如摩托罗拉、中兴、华为、AMD、旺宏等的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专业的教学与实习基地,系统拟定学生的实习计划。首先,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软件工程人员的职务架构,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开发工具、软件平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态势,使得学生在了解业内需求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及职务定位。第三,安排学生在企业中的毕业实习,使其参与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锻炼其独立设计与开发项目的能力。安排教师常驻企业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
第四篇:安溪乡多形式培养
安溪乡多形式培养“科技型”党员
安溪乡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把培养“科技型”党员作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科技致富的能力。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培训方案。年初,乡党委根据全乡蔬菜、雪梨、竹笋林等产业的发展项目,制定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培训计划和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二是运用载体,积极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平台等载体,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市场经济、政策法规、科技种植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是典型引路,激发创业热情。树立党员学习榜样,学习身边梅小平、高昌波等一批“科技型”创业党员典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四是建立基地,传授种植经验。在上村、下村、东岱等村建立雪梨、蔬菜、竹笋林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组织党员干部现场观摩、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水平和致富能力。
第五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摸底调查报告
为准确掌握我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状况,摸清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和结构等情况,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根据人社部要求和省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我县从2011年起连续开展了4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主要围绕全县的矿业、林业产品加工、花卉苗木、茶叶、蔬菜、水果、养殖等产业开展,对全县大部分地区农村实用人才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及数据上报工作,为下一步研究探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发挥日渐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四次农村实用人才资源调查工作共抽取13个乡镇92个行政村,共调查统计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841人。
1、按类别划分。一是生产型人才624人,占人才总数的33.89%;二是经营型人才534人,占人才总数的29.01%;三是技能服务型人才111人,占人才总数的6.03%;四是科技带动型人才273人,占人才总数的14.83%;五是社会服务型人才299人,占人才总数的16.24%。
2、按性别划分。男性1738人,占总数的94.41%;女性103人,占总数的5.59%。
3、按年龄划分。40岁及以下的514人,占27.82%;40岁以上的1327人,占72.08%。
4、按文化程度划分。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1772人,占96.2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69人,占3.75%。
5、按职称或技术等级划分。获得高级职称的3人,占0.16%;获得中级职称的45人,占2.44%;获得初级职称的252人,占13.69%;没有获取职称或技术等级的1541人,占83.7%。
6、按培养渠道划分。职业培训机构培训的345人,占18.74%;代继或师承的104人,占5.65%;自学的573人,占31.12%;其他途径的819人,占44.49%。
7、按身份来划分。党员457人,占24.82%;非党员1384人,占75.18%。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农村实用人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生产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涌现,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次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
1、实用人才总量少。抽取的13个乡镇共有农业人口133706人,劳动力67842人,而实用人才分别仅占1.38%和2.71%。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农户仍处于一般的生产、经营水平,规模不大,效益不高。
2、人才观念滞后,社会整体氛围不浓。对人才的概念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才是人才,“尊重农民劳动、尊重农民创造、尊重农村人才”的氛围不浓。
3、获县级以上奖励人数少。曾获得县级以上奖励的农民技术人员39人,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58%。其中,曾获地市级奖励的2人,占0.11%,曾获县级奖励27人,占1.47%。
4、文化程度偏低,发展突破意识不强。调查统计中发现,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实用人才占96.25%。
5、文艺人才偏少,农民文体生活贫乏。调查统计中发现,全县文体艺术类人才21人,仅占1.14%。农民文化生活并不十分丰富。这与农村生活环境、农民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6、技术人才少。通过人事部门组织评定技术称号的农民技术人员仅占农村实用人才的16.3%。其中,农民高级技师3人,占0.16%,农民技师45人,占2.44%,农民助理技师和农民技术员252人,占13.69%。
7、农村人才老龄化严重。40岁及以下的农村人才仅占农村人才总数的27.82%。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工作力度相对较弱。一些乡镇领导在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人才工作缺乏刚性的要求,也就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在工作中对农村实用人才缺乏有效的管理,缺乏恰当的评价,缺乏必要的激励。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还处在自然发展的层次,放任自流的现象比较明显。
2、农村实用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已成趋势,特别是思想比较解放、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青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或创业。直接导致农业劳动力供给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失衡,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很少,有些乡镇拨出一部分经费,但也难以满足培训的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不经常、不系统、不全面。由于缺乏配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激励服务措施,一些农村实用人才难以发挥技术优势,不易产生辐射示范作用。
四、针对我县农村实用人才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开发理念。
要紧紧抓住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重头戏,把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作为人才工作及农村经济服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要营造浓厚的人才开发氛围。要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事迹和发挥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营造一种“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帮助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让全社会来了解、关心、支持、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
(二)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要突出解决农村实用人才自然成长的态势,逐步走上实用知识、应用技能培训提高的轨道。要整合培训资源,按需施教,培养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把人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使人口包袱转变成人才财富。一是要制定培养总体规划。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二是要培养特色产业紧缺人才。围绕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按照“一个专家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培养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三是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坚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引导和鼓励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的青少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让他们带着技术回家参加农村建设或服务于我县新兴的矿产、林产、绿色食品等工业产业。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农村学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四是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县、乡、村级组织实用技术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县里重点培训乡、村科技干部和致富能手;乡、镇、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村级组织则可采取科技示范、经验传授为主的方式,对普通群众进行实用技术、致富技术的传授推广。综合利用基层党校、农民学校、农广校、农科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实用人才系统学习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和涉农相关政策;通过组织文化下乡、农民文体艺术竞赛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文体艺术生活。从而,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有普遍提高,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变。五是组织科学技术下乡。充分发挥“政府牵头的”作用,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把信息、技术送到企业车间,送到田间地头。
(三)建立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一是要创新农村人才职称评审机制。根据农村人才特点和实际,转变服务手段和方式,针对农村山区信息比较闭塞的情况,及时主动将相关政策规定和申报要求传达到各企业和乡村组织。要确定不惟学历、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惟年龄的“四不惟”政策,在评审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实绩、效益和社会贡献率。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村、乡镇要采取一定的形式,针对不同专长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放如“生产能手”、“种植能手”等证书或牌匾,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认可度,营造尊重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农村优秀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出台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的对象、范围、条件,以及选拔程序、管理制度和享受待遇给予明确规定。按照程序、标准,每年组织合理选拔,真正把农村中能带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走向致富之路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在实施新农保后农民退休享受农保金时,对获得初、中、高级别农村实用人才职称的人员,给予发放适当的退休津贴,激发农村人才的工作热情。
(四)注重示范引导,发挥领军作用
要明确“一人带一业,一业富一村,一村带一方,辐射周边乡、镇、街道”的农村实用人才长远工作思路,构筑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让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成为创业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其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积极作用。一是引导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充分发挥农村人才传授农村实用技术“灵活机动、通俗易懂”的优势,积极引导科技水平高、具备技术职称的农村拔尖人才“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开展“传、帮、带”,带动更多的农民奔小康。二是引导农村人才搞好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其技术过硬、敢于示范的特点,引导办实体、办企业,做给群众看。通过示范引导,让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三是引导农村人才帮助农民致富。通过政府给政策、帮困难等方式,鼓励农村人才为农民致富找路子。通过引导,农村人才和农民以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进行合股,把农村实用人才凝聚起来,真正形成人才智力优势,建立“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农村人才进村入户,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帮助解答疑难问题,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一项战略任务,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面对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资源配置的新形势,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掌握新规律,探索新办法,创立新机制,从而解决新问题,克服新困难,实现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新突破,为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