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推荐)
我国农业机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发展农业机械化,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重要责任。人才的培养学科和专业是重要的载体,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给各位介绍一下我国在农业机械方面的学科和专业的建设情况。
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能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想这种差距的产生与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和发达国家有相当长的时间差有很大的关系。以美国为例,美国在1862年开始建设赠地学院的时候,就启动农业机械专业的建设,到现在已经有150年的历史了。而我国真正的农业机械专业教育应该起源于1945年的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在1945年在正式建立我国第一个农业机械专业,1946年中央大学也相继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单单从专业的起步阶段讲,我们和美国就有70年到80年的差距。如果说我们国家农业机械教育开端,应该追溯到1932年。在1932年康奈尔大学一位硕士生到中央大学开设农业机械方面的两门课程,所以我们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和国外有较大的差距,我想与我们起步晚有重要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学科的发展。1952年,北京成立了八大学院,当时国家决定成立一所专业农业机械化学院,就是中国农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1959年毛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以后,我国农业机械的专业建设和大学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到1960年,我国已经有30多个学校能够开设农业机械方面专业课程,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机械化学院,例如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等等,为我们国家最初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发展农机化事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到今天,我国继续高度重视农业机械人才的培养。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40多个大学开办了农业机械工程的专业,现在有41个单位能够授予硕士学位,有15个单位能够授予博士学位。截至2008年,农业机械工程在校本科生总规模达6000人,年招生规模达到1500人,硕士研究生达到700人左右,博士生达到150人左右。从40年代到现在农业机械专业的发展,归纳起来我认为取得很多方面的成就。
第一,我们建立起了农业机械工程方面人才培养的体系。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非常完善的学科体系。
第二,大学的科学研究为我国农机化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大学应该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分析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大学也思考在农业机械工程方面我们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我想这种差距主要是体现在两
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大学对机械化方面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引领农机化发展的能力和国家需求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目前,我们的农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核心的知识产权,我们的占有能力,我们的占有度和国际的大公司,和国外的高水平大学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综合地讲,我们在学科建设方面和国际高水平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包括德国、美国的高水平大学,和这些大学相比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评价水平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教师队伍方面,美国排在最前面的大学教师100%都是博士。我们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农业工程专业是排在第一的。但是我们教师博士学位的比例只能占到60%,我想这也是我们存在差距的重要方面。
在科研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知识产权获得、重大专利申请、人均科研成果等各个方面,我们的总体水平和国外,特别是和高水平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想差距是现实的,但是怎么对待差距呢?
今年是我们“十一五”到“十二五”转变的关键年,中国农业大学也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大学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
第一,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要把优秀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和实验室进行系统的训练。
第二,要把国外高水平的教授请回到国内,请回到中国农业大学工作,我想这是我们加强学科建设的一个方面。
第三,借助国家的“985”和“211”工程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特别是条件和环境的建设。
第四,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特别是为了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中国农业大学将在传感器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装备技术集成和配套以及我们土壤、植物和机械方面系统地深入研究,希望能给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和农机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王涛)
第二篇:我国目前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
自然辩证法作业
我国目前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姓名:朱学玲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农业工程
班级:自然辩证法2班
我国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并且有超过一半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或者直接从事农业活动,但是目前我们的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和速度,还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我们应该分析者其中的原因,并找到改进的措施,加快我国的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这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农业机械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正文:通过这一个学期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老师的讲解、阅读有关文献和案例教程,让我学会了懂得了辩证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提高了运用之前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我的专业是农业工程,设置在机电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根据科学问题的来源中,科学问题来源于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现就我国的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问题做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搜集和整理材料给出相应的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竞争。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因特网技术在全世界的推广,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前沿信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迫切实现的目标之一。
农机化信息工作是农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农机化信息体系将在加强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销售和作业服务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到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加大力度开展农业机械科技信息工作,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方向、大趋势。然而,信息化在农村还没有得到普及,通过信息化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类问题还没有被提上一些地区政府的议事日程,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自然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指出,科学具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和继承发展性。理论要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自2010年去冬今春以来,我国华北、黄淮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如果旱情继续发展,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虽然2月份北方地区有较大范围降雪,但并未根本缓解旱情。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各地区的农机灌溉、跨地区作业及其相应情况的及时交流和反馈,为抗旱工作的尽快和有效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机械信息化便显示出了它的巨大优越性。
一、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机信息化系统是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加强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是搞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基础。因此,迫切需要
畅通信息通道,扩大信息来源,广泛应用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大力加强农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网的整体效能,以适应全国农机化管理的需要,提高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提供高品质、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连接、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机化信息系统,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各级政府合农机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在信息传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今天,能否提高信息化和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全国农机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加快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农机化条例的需要,如今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得到了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的支持,从而有法可依,体现了加快建设农机化信息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生产者的需要,通过信息化服务,可以将致富信息及时的送到千家万户,为农民打开了解农机政策、信息的窗口,是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几块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的生产决策,有效的回避市场风险,综合利用资金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是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1]。
二、农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我国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农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机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的财政困难,资源投入不足。尽管多数地方领导已经认识到了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不够了解。有的地市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很原始的阶段,认为所谓信息化不外乎就是计算机打字、上网,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几个网页。还有的地市领导认为,虽然互联网、信息化很重要,但是实施还太早,对农业的发挥在那作用还很不明显,存在着等待和观望的态度。从而造成本地与信息化建设先进的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投入方面,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还存在政策、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
2、农民素质低,信息网络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当前当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到目前为止,我国很大一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还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农机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农机化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机科技知识的专业人
才,能为农业机械的管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等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而由于对农机信息网络人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机化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机化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差,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3、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缓慢,对开拓农机化信息服务市场缺乏研究,许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正如我们在自然辨证法中学习到的,科技发挥在那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农业机械化信息系统由出现、开始运作到成熟也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4、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比较落后,信息发布、传输滞后。一是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由于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的乡镇、村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沟通手段。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梗塞”现象。二是在信息发布和传输方面缺乏网络、广播、电视、电话信息台、简报、报刊、集市、会议、讲座等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和搭配,因而无法解决“梗塞”现象。三是在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与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涉农机构、兄弟地市、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此外还有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搜集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对农机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决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管理事物搬上计算机网络,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工作流程的整合与优化重组,打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农机信息化建设中要统一认识,工作到位,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并大力推广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使之应用于生产,变成现实生产力。
2、加强建设,推动农机信息化进程。任何体系的争产运转,离不开支持它的软、硬件设施。农业机械信息化网络的软件是指人力资源,建设的关键是人才。人是整个自然系统的主宰者,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认得思想和素质更是直觉决定了事情的进展速度和前景如何让。针对当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要采取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加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以满足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对现有农机化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农机化管理工作放入需要,从而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为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业化信息系统。而农
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就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多元投资机制。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力的推动农机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但是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公益事业,而农机又是个弱质性行业,因此,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迫切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支持与合作,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响应“唱戏”的格局,以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
在加强领导和多渠道筹集资金方面,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应该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形成由上而下的组织体系,比如各地农机管理部门一把手作为组长形成领导小组,对农机信息服务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和监督。利用现有的通讯办公设备进行改造,可以节省很大一笔投资。而且可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来筹集资金。
3、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了提高信息质量,要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的采集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为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各基层农机部门办公设备落后,信息人才缺乏,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才体系,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的信息反馈,同时与国内外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农机信息的加工是连接信息采集和发布的中枢,起着关键的桥梁纽带作用,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农机化信息处理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多媒体、虚拟技术、GPS等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信息的发布时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快捷的信息发布系统是信息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的保障,信息只有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手中,才能发挥其实效性,让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从中得到实惠[3]。
4、完善工作规范,保障农机化科技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农机化科技信息工作必须制定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以实现信息工作和信息网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农机化信息网络的作用,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频次;实现信息收集渠道系列化、适时适用化;充分发挥电子信息网的作用,加强网络互联、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日常工作中要提高电子化办公的比重;省级要做好对上级部门的信息汇报、对下级工作的信息指导作用、市县级要做好对基层部门及农民的信息提供与反馈作用。
加强信息网络宣传,向农民宣传当地的或者是适合当地农业需求的农机化信息网站,让农民尽可能的登陆内容全新、信息可靠、质量高的农机化信息网站,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信息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农机化信息工作进一步更深入地开展,有利于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以农业机械信息化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四、对未来的展望
目前,美国的农业是集机械化、自动化、遥感遥测及计算机网络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其形成了庞大、完善、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制度和体系。对信息资源的管理日趋完善,使农业信息化达到了科学、协调和效率高的新水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农业也可以利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机械化信息系统平台,优化农机管理事业,从人实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利伟;张义俊;刘文艺;李保谦。农业机械信息化的现状和建议。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5年 10期。
[2] 李兴旺;张士明;李宗岭。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农业装备技术2009年06期。
[3]张扬。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论自然辩证法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广西农学报,2007年03期。
第三篇:农业机械专业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真实姓名: xx 性 别: 男 身 高: 178 厘米
出生日期: 19830205 民 族: 汉族 身份证: ******
婚姻状况: 未婚 政治面貌: 群众 照 片:
目前所在: 陕西.西安 户口所在: 陕西.西安 籍 贯: 陕西.西安
工 龄: 0 职 称: 无 岗 位: 学生《士兵》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 本科 所学专业: 兽医 第二专业: 农业机械
毕业院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日期: 2009 所获证书: 无
第一外语: 英语 等级水平: 一般 第二外语: 日语 等级:无
培训及教育经历
在大学期间一年实习一次,学校很重视我们的动手能力
2004年6月在合肥工业大学金工实习
2004年12月在六安轴承厂,齿轮厂,六安机床厂见习
2004年12月机械零件,夹具,刀具课程设计
2005年2月至2005年11月:乡镇企业,担任技术部,负责技术支持;
2006年2月至2006年11月:合肥湘大,担任业务主管,负责业务员兼职技术员,负责安徽地区的水产饲料开发,销售,技术报务,客户开发,调查皖江一带水产养殖状况,销售水产饲料;
我们主要学的课程有:机械零件,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工艺设计及夹具,cad机械制图
工作经历
工作能力及特长
个人自传
求职意向
工作地点: 全国各地 | 陕西.西安 | 广东.广州 最近登录时间:
所求职位: 行 业:畜牧(饲料/动保/养殖/乳业)职位类别:业务员/业务代表
所求职位2: 行业二:畜牧(饲料/动保/养殖/乳业)职位类别二:医药代表
所求职位3: 行业三:畜牧(饲料/动保/养殖/乳业)职位类别三:跟单
求职方式: 全职 月薪要求:1000-1999元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求职有效期:2006-1-1
联系方式
电话: 手机: qq:
邮箱: 备用: msn:
地址: 邮编: 主页:
第四篇: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华中科技大学 冯向东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依然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而大学中的学科就是各种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只有不断地提高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大学应尽的职责。任何一所大学的水平和地位,都取决于它的学科水平。因此,在办学中,学科建设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对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专家、学者们多有论述。本文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讨论学科和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的关系
1.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
大学中的学科最初只是为培养人才而设立的。19世纪初叶科学研究进入大学后,引起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大学中的学科同时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两项职能;大学在本科教育的层次之上发展了研究生教育;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推动了大学学科的发展。在这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学科有一种为追求自身发展而专注于学术研究,逐渐淡化人才培养功能的倾向,尤其是与本科教育的联系逐渐疏远。而且,越是学科水平高的大学,这种倾向越重。
形成这种倾向的原因,一是学科发展中的矛盾,二是大学间的竞争。
学科的发展,其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因此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科前沿的问题。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本学科(乃至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师投入极大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作为一项学术工作同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这里事实上存在着满足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与完成学科承担的教育职能之间的矛盾。它通常表现为大学中科研与教学的矛盾。所谓“重科研、轻教学”,轻的是本科教学而不是研究生教学。因为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互促进关系。
在流行将大学区分为“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学校在为建设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似乎“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研究生院”,因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所强调的都是学术成就,包括重点学科数、博士点数、科研成果获奖数、高水平论文数等,鲜有依据各个学校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来评定和排序的。这种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众说纷纭。然而,它的导向作用则是很明显的:人们关注的是学科自身的发展状况(这关系到学校和学者的学术声望以及未来发展),忽视的是学科应当发挥的全面的教育职能。
因此,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联系疏远,是一种自然倾向。这种倾向会给高等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2.大学的办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强化本科教育与学科建设的联系 第一,在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承担大学职能服务的,而不能只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
这里有必要对学科发展与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这两个概念作一点辨析。大学中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只是该学科“共同体”中的亚群体。每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共同体”的发展背景,并且以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该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目标,但决不是它惟一的目标和任务。大学因其类型和层次水平的差异,在推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真正能在学科发展前沿拓展领域的只可能是少数大学。由于科学(也包括人文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组织的作用,学科发展的成果和优势是能够转移和扩散的。因此,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并且能够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大学中的学科水平,既应该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贡献上,也应该体现在利用学科发展成果培养人才和研究、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贡献上。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作为一种办学行为,其任务也不仅是提高各门学科的水平,还包括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营造学术发展的环境等。而这一切都是为大学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的。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要把加强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上的突破,努力提升学科水平,而且要重视吸收和综合本学科已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是学科共有的,但不一定是本校的学者所创造的),并且把它们尽快地转化为本科教育的优质资源;既要重视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领军作用,又要重视学科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仅要重视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而且要强调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学科的基地建设既要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教学功能等。
第二,摆正本科教育在研究型大学中的位置。
研究型大学应当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直至一流的学科,应当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毫无疑问,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职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研究型大学中本科教育可以受到忽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提供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本科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而研究型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意味着,它在培养本科学生,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上,比一般大学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尤其在我们国家,朝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一批重点大学,都是得到国家重点支持和投入的学校,是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更应该在培养优秀的本科生上发挥带头作用。正是有一批高水平大学办的本科教育成为这一层次教育的主干和参照系,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才有保证。不妨作一个不太恰当的极端推论:如果研究型大学不把培养本科生作为自己重要的办学职能,而把它主要交给所谓教学型大学去承担;一批基础比较好的教学型大学又不断提高学科水平,“上升”为研究型大学,然后再把本科教育任务留给那些尚未“上升”的教学型大学„„如此发展下去的结果只能是,教育的优质资源不断地向科研和研究生培养领域集中,本科教育资源不断弱化,直到本科教育无法为社会和大学研究生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毕业生,研究型大学后继乏人。
二、关于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在高等学校中,讨论得最多的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而且这两个问题常常连在一起,很难分开。“学科专业”常常被作为一个专门词使用,而在使用中被赋予的内涵却不尽一致。因此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含混的说法。这个说法的确可以产生歧义。譬如,我们说“优先发展新兴学科专业”、“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等,说的是以这些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专业”这一提法又可以解释为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即把专业视为学科的分支,视为某一级学科下的次级学科。“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和“专业是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差别极大,而后者正是值得商榷的。
1.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他一些辞书关于专业的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有不少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专业下过定义。本文不再从定义上加以阐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本文从这一角度对专业作如下的界定: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 ——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专门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第一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所必需的基础(大体相当于西方一些大学中的所谓通识教育课程),第二类和第三类课程是这个专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所规定的。
无论专业培养方案如何改革,无论这个课程组合中各类课程的分量如何此消彼长,也无论各个学校的同类专业有多少各自的特点,这种“三类课程组合模式”至今也未被突破。这种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这里恰好反映出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依循的原则是不同的。
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因而形成“树状分支结构”。学科及其分支,是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即使是在一些学科分化与综合的演变中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些学科也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不同领域专门人才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作基础,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但它不是学科“树状分支结构”中的哪一个“分支”。如果说以一门学科为基础设置的若干专业勉强可以视为该学科的“分支”,那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专业”无论如何都难以划分为哪一门学科之下的次级学科。这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只是不同学科在教学功能上的交叉,而不是学科在自身发展意义上的交叉。换言之,“跨学科专业”并不能视为交叉学科的“分支”。
——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这种变动不居表现为新的专业不断产生,老的专业不断被更新或淘汰,有的专业从“冷”变“热”或者相反等等。
据统计资料,从1998年至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布点数从8887个增至13344个。其中,信息类专业点的增长幅度是70.01%,生物科学类专业点增长75.97%;有69%的本科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点达415个,是布点最多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文科类专业发展迅速,在布点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有6个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中各类专业点数的增减,第一志愿报考各类专业的学生数与这些专业录取数的比率,是反映某些专业冷热变化的“寒暑表”。高等学校和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行为,虽然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社会职业需求,但也从大体上“折射”出社会职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可以不断地分化,而专业具有相对稳定性。本文的观点正好相反:专业是变动不居的,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2.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
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三、对几个现实问题的讨论
当前,在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有许多“热点”问题,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之后的局面,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如何构建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等。本文也想以前述中提及的若干观点为基础,对几个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1.只面向学生开设有关课程而不办专业的学科,是否应该列入大学中的学科建设范畴 有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专业就谈不上学科,不办专业也就谈不上学科建设。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就面临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开设一系列有关的课程,是否开设了文学、历史、美学等课程,就一定要办文学专业、历史专业和美学专业?(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因为那样将培养出大大超过社会需要量的专业人才。)不办专业就不能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又靠什么来保证这些课程的质量,使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1986年,我在论述理工科院校办文科的问题时,发表过如下意见: “理工科院校办文科,要发挥三个方面的功能:
一、为理、工、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建设若干具有特色的新型文科专业,培养国家急需的新型文科人才;
三、促进文、理、工相互交叉渗透,发展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这三种功能,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属于第一个层次的,不必设立专业,搞成系一级的建制,例如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美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课程,可由相应的教研室或中心、课部承担。属于第二层次的,才应该设置专业。属于第三层次的,条件尚未成熟的也不必匆忙建立专业,而首先重在科学研究和培养师资队伍(包括研究生),可以组织实验室、研究中心等。”
把上述三种功能都作为学校要求学科承担的任务,而不是把是否设置专业作为学科是否存在的判据,那么,凡涉及培养学生需要的学科,都应当纳入办学者抓学科建设的视野,尽管有的学科设置了专业而有的学科没有设置专业。再重复强调的是:学科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是教师、基地和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组织的教学内容);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需求,依托相关学科来设置的。在现实中,之所以不办专业就吸引不了高水平的教师,那些找不到自己“专业归属”的教师不太安心,是因办学中的观念和政策(例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审等)偏差造成的,而不是教育规律使然。
2.按某一级学科来设置本科专业的设想是否可行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87年,专业数目从215个增至617个(撇开“文革”期间的混乱不计)。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从少到多。
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一是沿袭苏联模式设置的专业口径过窄,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专业对口”原则。随着国家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门类的增加,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专门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设置的专业数目也就不断扩张。在这段时间里,高校专业调整走的是一条不改变专业设置原则而靠扩张专业数量来适应社会需求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从80年代末到1998年,国家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两次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将本科专业从670余种减少到249种。这段时间内专业数目的变化趋势是从多到少。导致专业数目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恰好是与前一个历史时期相对的,即按照宽口径原则设置专业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学校专业数目的减少,并不意味着社会的职业种类在减少。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进程中,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新职业正在迅速增长。在这一段时间里,高等学校一方面在增设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不断地把若干老专业归并到某一个专业“帽子”之下,以此来控制专业总数。
从1985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毋庸讳言,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这方面的改革还应当继续深化。但有一个问题要讨论,即确定专业口径“宽窄”的原则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考虑按某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下的二级类”(关于“二级类”的含义和范围见198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设置专业,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在我国,将专业作为学科下的一级建制加以固化的观念,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的产物。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所谓专业(profession、specialty)的概念,是指范围大小不同的专门“领域”,因此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于对学科、专业划分的标准不尽一致,因此很难在各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之间找到一一严格对应的关系。我们在比较研究中应当注意到这点。例如,根据美国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美国高校有349个学科,在各门学科之下也列出了一批专业(有的学科下只有一个同名专业)。将它与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相比,就可以看到:美国高校的349个学科与我国高校的249种专业是处于同一层次的;美国高校学科之下的专业,则相当于我国高校目前所谓专业口径下的“专业方向”。例如,美国高校的物理学学科下,有物理学(综合)、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等离子体与高温物理、核物理、固体与低温物理、理论与数学物理、光学、声学等专业;我国高校的物理学专业下,也有这些类似的“专业方向”。
如前文所述,专业设置与学科分类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确定专业口径的原则,应当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不是能否与某个学科的范围相一致。体现专业口径“宽窄”的,说到底是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如果口径过宽,就不成其为专业;另一方面,用大口径专业的概念来涵盖众多的所谓“专业方向”,其容量是有限的。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碰到一个问题,即在一个专业教学计划有限的学时数内,是难以将众多“专业方向”的内容装下的,最后实际的解决办法依然是按不同“方向”肢解教学计划。
3.在专业设置上,是否存在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冲突
关于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表现出的冲突,是在许多讨论场合中提到的问题。我们不妨思索一下:这是一个“真”问题,还是一个“假”问题?大学中专业的设置和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人才培养的制约。
大学中的学科建设,一般情况下是一个科学优势积累的过程,因此学科方向、师资队伍、基地建设、学科组织建制等,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就是高等教育规律对学科建设的制约。这两者并不矛盾。但是,如果把专业视为某一级学科,并且要固化它的建制,我们就人为地设置了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在大学专业设置上的所谓“冲突”问题。而事实上,市场经济并没有要求大学中的学科跟在市场需求后面“亦步亦趋”高等教育也没有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保持“相对固定”。至于高等教育规律在人才培养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市场经济规律在学科建设上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那是另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第五篇: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联合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合作协议书
甲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乙方:
为了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需要,为外贸企业培养适用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联合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总则
按照更新办学理念、准确专业定位、加强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特色的总体原则,通过校企合作,联合进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切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实施面向大中型外贸企业需要的“定向”人才培养。
二、各方义务
(一)甲方义务:
1、根据乙方及一般大中型外贸企业职业素质要求,与乙方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
2、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要求,与乙方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3、将乙方企业文化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4、教育到乙方实践基地参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的学生遵守乙方的安全规定及纪律规定,并委派得力教师带队管理。
5、向乙方推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供乙方选录。
6、根据乙方实践教学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向其支付课酬,计酬标准按甲方外聘教师课酬标准。
(二)乙方义务
1、根据企业职业素质要求,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计划的建议,与甲方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
2、为甲方提供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基地,参加甲方建设校内实践基地方案论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与甲方共同开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与相应教材,为这类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案例背景与资料,参加开发成果的审定。
4、协助甲方实施“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甲方教师参加实践提供条件。
5、指派外贸业务员为实践教学教师,参加甲方教学和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
6、乙方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拟定毕业论文选题,参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并参与毕业答辩。
三、合作时间
本协议有效时间为三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协商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本协议未涉及的事宜,可另订补充协议或由双方协商解决。
2、如一方单方面违约或有有损对方利益的行为,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