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
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
新闻来源: 《教育信息报》点击次数:372发布时间:2010-11-17 15:39:02http:///mtbd/1585.htm
编者按:自省教育厅举办的2010年高职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后,各校迅速开展学习活动,领会读书会精神,并围绕“切实加强专业建设,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的主题进行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本报约请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具体谈谈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分两期刊发(上一期请见本报11月11日三版)。
工商并重 二三融合 紧贴地方经济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一风
近日,围绕此次读书会主题,我校系统梳理了在专业建设和改革方面与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的成功实践,并将紧贴地方经济推进专业建设与创新作为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扎实开展。
一、以进一步完善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工、商并重”、“
二、三融合”的专业格局为下一步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我校原以商贸类人才培养为主,专业结构中商贸类专业占据绝对比重。为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与宁波经济与产业布局对接,我校依据宁波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重点,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做精做优营销商务、物流报关、理财会计等服务类专业,做大做强机械模具、数控电子、信息软件等制造类专业,逐步形成“工、商并重”的专业格局,形成一条涵盖“微笑曲线”全部环节、与宁波产业链相匹配的专业链,即:产品造型设计、工业设计(设计环节)→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制造环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销售环节)。“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市场导向、专家论证、主动调整、结构优化”的专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继续完善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工、商并重”的专业格局。在推动商贸服务类专业向高端商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领域延伸和发展,提升商贸服务类专业为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服务能力的同时,基于区域内先进制造业转型提升的发展趋势,我们将调整和优化现有制造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推动其从“微笑曲线”底端(制造环节)向前端的设计、后端的销售与技术服务等环节延伸与发展,走“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发展之路。在“工、商并重”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服务类、先进制造类和技术服务类(二产类与三产类专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专业方向)等三大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推进专业的“
二、三融合”发展,即二产类(制造类)与三产类(服务类)专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如电子与营销相融合,形成以电子产品为主攻对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具与英语融合,形成以模具外销为主攻对象的应用英语专业等。
二、完善基于“四个结合”的“素质、能力、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内外、学期内外和校内外学习与实践活动,强化“
二、三融合”培养,突出特长生、首席工人、技术能手带徒以及国际化等个性化培养,体现校内外、学期内外、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的要求;继续推进体现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开发与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的培养过程按照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设计和考虑。继续面向全校学生设置厚德讲坛和宁波商帮讲坛,开设《宁波帮文化》、《创业计划书编写》等公共课程。使学生在现代商业意识、基本商业技能和理财基本技能等方面均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技术应用能力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要求。
三、继续探索和实践点、线、面结合的校企合作管理与运行机制,为学校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提供有效支撑
一是要继续做好宁海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完善政府、企业、学校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和
机制,完成人才培养与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社会服务与咨询等三大平台建设,实现该基地在智力、技术和信息等方面对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并以宁海为中心,服务辐射周边区域,把宁海基地建设成为引领区域模具技术发展、在我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起示范作用的产学研基地,提升学校与产业园区的合作在“面”上的功能;二是进一步挖掘落户我校的包括宁波市工业设计学会、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学会宁波专业委员会等四个行业协会(学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潜力,大力拓展与其他行业协会(学会)的合作空间;三是稳固与现有龙头企业如雅戈尔集团、太平鸟集团等的合作,寻找与其他龙头企业合作的机会,争取在共建办学机构、实施订单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更大突破,巩固学校与宁波有关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的合作在“点”上的成效。
注重内涵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高创宽
学院是由杭州市政府与万向集团公司合作,并由香港理工大学全力支持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因此,在专业建设中科学定位,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的优势很重要。
2010年高职高专院校书记院长读书会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在学院进行了传达,学院有关部门对贯彻会议精神、落实专业建设举措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实施对学院现有专业进行“调整、改造、整合、淘汰、提升”工作,加强适应市场急需人才的专业建设,积极发展适合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匹配的专业群,面向市场办专业,积极构建有特色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所有专业经香港理工大学专家指导,杭州国家湿地公园、杭州地铁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行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构建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合理结构布局,并形成若干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建设
坚持“改老、保优、促新”的原则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专业形态。重点处理好一般专业与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的关系,选择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围绕学科专业的定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重点建设省级、市级特色专业,带动一般专业的发展;处理好传统专业与新办专业的关系。一是对我院的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重点建设专业、改造专业、淘汰专业的专业调整目标。二是完善校企共建专业机制,构建以“合作育人、管理参与、文化融入、就业订单”为主要内涵的专业建设管理平台。要求省、市级6个重点(特色)专业各聘请一位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并兼任专业团队负责人助理(给予岗位津贴)。与万向集团合作,编写《万向文化》,作为学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基本教材。三是落实专业负责人权限。在教师聘用、人员安排、经费使用、专业设施建设等方面赋予专业负责人更大的权力。四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全院培育10门理实一体化改革课程、10门现代教学法改革课程,由课程改革指导小组进行课程开发指导,跟踪进程,定期评估,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专业课程改革和现代教学法的实施。五是实施专业报告制度。年末由专业团队负责人向学院提交专业建设自评报告,报告内容由学院根据专业评估内涵指标设定,以加强对专业建设的督导。六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明确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学系主导、实验实训中心统筹、交流合作处协助”的工作机制,按照“四有三能”(有合同、有制度、有教师、有记录;能实训、能顶岗、能就业)的标准,建设一批比较稳固且富有实效的校外实训基地。对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合格评估,实施奖励。七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实践教学创新奖”,奖励在实践教学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要求每个专业每学期至少聘用1名兼职教师承担职业技术课或实训课指导任务。
二、调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暑期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各专业团队撰写的调研报告进行评审,并要求对报告中提到的不合格专业进行整改。深入企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重新整合各专业课程体系。重新修订了授课方案的模版,重点突出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设计。组织工业设计专业、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等专业的老师赴上海、广州等地的示范院校考察学习,汲取他们专业建设的经验。重新制定毕业设计的范式和标准。以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业务流程改进方案、项目施工方案、调研报告、营销策划等为主要形式,实
施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改革。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改良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参考境外有关课程设置,对现有课程体系作适当的改良。加大实训和实习的比重,增加企业专家授课比例。二是改善教案,要求每位教师都有完善的教案,包括设计合适的方案开展学生项目小组工作,用中英文编制及发表报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及能力。在学生英语成绩较好的专业尝试双语教学。提供足量的较新出版的中外参考书籍和课外阅读书目。三是提升教学法,要求每位教师经香港理大培训后都能够实施现代教学法。以互动教学、项目教学、案例研讨、兴趣教学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四是完善评价方法,逐步减少单一的试卷考试,采用随机测试、项目习作等方式作为评核学生学习成效的工具。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专业现代化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叶鉴铭
课程建设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能够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素质、保障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整体推进基于校企共同体的专业现代化建设,使之从“超市量贩”走向“精品专卖”,进而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一、以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前提,调整专业设置,明确专业方向,形成专业特色
找准专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明确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定位,即光有技能不够,光有技术不行,还要既懂且会。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需求(特别是主导产业主流企业的需求),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调整按照核定专业总数,制订专业调整和发展规划方案进行。专业总数按学校在校生规模核定,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专业调整和发展规划方案。特别是要根据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需要,针对本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决定学校的主体专业、骨干专业以及特色专业,逐渐形成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拓展边缘专业,形成独特的专业体系及专业特色。
二、以岗位实际需要为导向,开发项目化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思路和步骤,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确定专业的首岗、迁移岗和发展岗,形成专业岗位调研报告,为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提供依据。对应专业的首岗、迁移岗和发展岗,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技术主管、工程师和一线工人,举办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会,分析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条目。在此基础上,企业专家最终确定对每一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标准,为后续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每一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都有相应的课程予以支持,从而形成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新的课程体系。
三、以“校中厂、厂中校”为典型特征,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依据培养学生岗位技能需要,完全按照企业生产要求,以企业生产车间形式,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充分利用校企共同体合作企业的加工业务和人力资源,引进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和能工巧匠,开展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满足专业建设需要。依托“校企共同体”机制,在合作企业生产车间建立教学区,使更多的实践课程外移到企业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能够及时得到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指导。
四、以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构建身份互认、角色互换的教师(师傅)团队
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身份互换,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发挥企业技术资源优势,聘任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负责人,企业派出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按企业要求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参与教学活动,如担任顶岗实习指导老师,承担各类项目化教材编写任务等。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 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教师深入企业,丰富企业经历,掌握生产一线最新技术并协助企业车间主任进行班组管理,通过成果转让、联合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积极促进企业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
强化专业建设 打造面向农村的高职品牌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国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汪建云
暑期书记院长读书会结束后,我院立即在学院干部读书会和新学期第一次全院教职工大会上传达了读书会的精神。各部门、各分院围绕学院的专业建设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在学习宣传读书会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学院正在制订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专业发展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建立依据市场准则的专业进退机制,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构建以专业内涵为纽带、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专业群;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使重点专业在全省有引领作用,特色专业优势明显,各专业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
我院提出了专业建设工作思路,即根据区域发展调整专业结构,依据培养目标强化课程建设,瞄准合格人才探索培养模式,着眼质量保障强化教学条件建设。
1.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组建农科教集团和职教集团,构建全面服务“三农”的专业结构体系专业结构对接区域社会经济结构,对接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农村、农企开展市场调查,结合省、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增设有效拉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专业,实现专业的优胜劣汰。
在政府主导下,与市农科院、林科院、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紧密型农科教集团,通过人员互通、设施共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保障机制,盘活人力物力,缩短科技转化周期,增强办学实力,拓展服务面向。
借助今年学院高职教育10周年、办学100周年校庆的契机,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大中型农企、中职骨干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放大办学效益。
2.瞄准合格人才培养,龙头专业带动专业群共同发展,提升“三农”专业建设水平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进一步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工作。通过市场调研、目标岗位能力分析,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培养途径,确保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以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共同参加,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管就业。如以园艺技术为龙头的农林种植类专业群,对接现代农业园区,继续推进“三天在校学习,三天到园区顶岗”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内学技能、基地练技能、农户用技能。如以园林工程技术为龙头的环境工程类专业群,对接园林行业协会、园林企业,实施以园林工程项目驱动、企业全程融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培养专项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
3.围绕培养目标,抓实课程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保障“三农”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双方联合课程专家,开发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课程,联合编写岗位针对性的教材;联合建设精品课程,构建国家、省、院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建设推动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方式的改革,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以生产性为目标重组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原则,引场(厂)入校,建设“教学工场”“校中厂”。在校内建设170亩农林类教学工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实训中心,打造食用菌中国高职第一品牌;以教学性为目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选择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分项岗位能力实训基地,建立“场中校”;选择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综合岗位能力实训基地。与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共建大学生现代农业创业园。
4.健全服务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建设全省农林类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带动全省农林职教事业的发展。成立“三农”服务中心,开展农
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持证培训活动。成立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研发,突破农业生产技术的制约瓶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依托学院设立的国家级职业资格鉴定站和丽水市青年创业学院,开展行业、企业职工培训、农村青年创业人才培训。
紧贴市场 错位发展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林国荣
在今年全省高职院校书记院长读书会上,刘希平厅长所做的关于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的报告,不仅切中浙江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实际,更是指导我院回顾总结十一五建设、谋划设计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学习领会读书会精神不仅被列为学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读书会的主题内容,还成为新学年全院业务学习的核心内容。我们对专业建设在学院整体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分析有了更高的认识,在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发展纲要》中,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深刻认识高职艺术教育的文化背景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其中几个标志性的变化对高职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择要概括为:
1.文化体制改革。以艺术院团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改制为标志的文化体制改革进入了最后阶段,学校长期以来的主要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必然对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等提出新的要求。
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反映了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艺术教育既是其人才培育体系内容,又是政策与活动体系的支撑力量。
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形态结构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宏大目标,艺术教育在服务社会终极目标的内涵和外延上也因之发生变革。
此外,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与经济一体化所不同的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和走向,也对高职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紧贴市场谋划专业错位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高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立足现实,重新审视学校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专业建设要体现“紧贴市场、和而不同、错位发展”的视野与襟怀。“紧贴市场”,在今天就是要主动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浙江文化建设对各类艺术人才的需求,着力提高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吻合度和实现度;“和而不同”,要求专业建设要立足文化建设的现实及未来需求,以满足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为目标,“以质取胜,以特扬名”。既要恪守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培养表演艺术人才的职责,做精做特优势特色专业;又要关注地方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对才需求的差异趋势,拓展专业服务面向,做大做活新兴适应性专业。“错位发展”,要求在专业标准设计、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要体现专业特征,关注体现差别优势的专业特色培育,其内核是着眼于去同质化,立足“人优我特”,赋“特”以具体的内涵。
十二五期间,学院专业建设的重点是:
1.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办精办强表演类专业,全面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拓展文化产业类专业规模。
2.继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专业建设差异化分类管理意识;重建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评价等在内的不同专业标准。
3.深化与育人模式改革相结合、与开放办学相结合的改革创新,积极寻求中高职艺术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和多学制并存、一体化构架的新途径。
以规划引领学校专业发展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杜时贵
专业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校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2010年高职高专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以后,学校召开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传达书记校(院)长读书会精神,并组织相关职能处室和二级分院进行贯彻落实。
(一)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2009年为学校的“发展规划年”。在广泛的考察、座谈和论证的基础上,2010年,学校出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2011—2020)》,提出要“重点建设机电类专业,积极扶持现代服务类专业,合理发展地方特色专业”。同时,规划也明确了学校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走特色创新之路,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形成优势和品牌专业
学校在分析绍兴地区和环杭州湾地区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基础上,着力于优化专业布局,将重点服务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建筑产业、电子信息及电气产业、纺织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等,以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形成以制造类专业为主、现代服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本着“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形成品牌专业”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学校优势、品牌专业建设工作,并以此为龙头,打造各专业群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另外,学校还完善专业建设评审、评估制度,树立和强化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优胜劣汰意识,建立和健全专业办学质量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进而促进专业建设良性循环、良性发展。
(三)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形成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不断探索并推行“教、学、做、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专业、课程负责人制,实施“学校一方+企业一方”的课程建设模式,开发“任务和课题”形态的课程,将企业用人标准和规格渗透到课程教学,加大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的力度,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不断改变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本、以促进知识创新和能力培养为主导目标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案例式、任务型、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和讨论式、合作式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各专业在区别不同专业对实践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继续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各环节质量标准,保障各环节的时间和效果。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校内生产性实训按“课程周、一体化、三班制”的整体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学校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新办专业的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倾斜政策。进一步完善实训中心管理机制,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全面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满足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第二篇: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各省市发言稿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各省市发言稿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 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江苏省教育厅
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从学制改革入手,率先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2012年组织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3年来,试点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共有34所本科院校、53所高职院校和119所中职院校参与试点,年招生规模达22055人;同时模式不断创新,目前的培养模式有: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江苏开放大学与中职分段培养。
把握关键环节,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第一,明确试点资质。明确规定参加试点的学校资质、专业标准和学生入学要求。第二,强化课程衔接。2014年,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组织开展了与项目对应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首批立项课题43个。第三,规范转段升学。省教育厅专门制订了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意见。中高职分段培养、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专转本”范畴。转段考核包括过关性考试、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等三部分。
推进素质教育,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第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2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将德育工作督导检查纳入职业教育每年常规工作。第二,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省财政投入4000万元重点建设了60个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全省建立起覆盖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和所有学生的技能大赛制度和技能抽测制度。第三,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5+0.5”学制改革,经过两年试点,2015年全面建立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契合度 湖南省教育厅
近年来,湖南省统筹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努力构建与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体系。
抓统筹管理机制建设,有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吻合度。第一,着力构建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的宏观机制。省委、省政府发文,明确建立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二,赋予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省教育厅规定,除医卫、公安等国控专业外,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依法自主开设教育部中、高职专业目录内的专业。统筹引导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办好重点专业。严格要求每所职业院校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中人财物,重点建好一至二个大类专业。
抓特色专业(群)建设,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为适应湖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湖南省共遴选建设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1个、示范性特色专业104个、特色专业158个。省本级财政对每个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给予6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要求项目单位按1∶1配套,并邀请国内外行业、企业顶级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充分论证。通过特色专业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性特色专业正从“对接行业”、“服务行业”向“提升行业”、“引领行业”发展。
抓校企深度合作,有效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一,创新校企“双主体”培养人才机制。201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意见,明确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各方面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第二,稳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全省组建了30家省级职教集团,加盟合作单位2458家,其中有省内外规模企业1525家。第三,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对话协作活动。推动校企双方达成了100余个合作协议,促使校企共生共赢。第四,创新了校企合作平台。近两年,分别组建了湘绣学院、湘瓷学院、湘菜学院和湘茶学院等特色二级学院。
通过上述举措,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认可度越来越高,近5年来,全省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稳定在96%和90%以上。
弘扬民族优秀商贸文化 培养高素质商贸职业人才 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华民族优秀商贸文化蕴含着“以商富国、以商福民”的商贸职业精神,凝结着中国商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基因。近年来,商业行指委积极推进民族优秀商贸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商贸师生走运河,提升商贸历史文化素养。2012年,在国家大运河申遗期间,商业行指委与中国商业史学会联合发起了“千名商贸师生走运河”主题教育,组织运河沿线的商贸类职业院校共同举办了大运河商贸文化价值研讨会、运河知识竞赛和讲座、千名师生联合签名支持大运河申遗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探索职业文化素养体验式的教育形式,增强了商贸类专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有效提升了学生商贸历史文化素养。
指导商贸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民族商贸文化进专业教育。近年来,商业行指委分别指导山东商业职院开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商贸文化数字博物馆”项目、北京财贸职院开发“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老字号)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商贸文化数字博物馆”运用博物馆形态、数字技术展出“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史实,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再现中国商贸历史经典文化。中华老字号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中华老字号企业史料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库、大师传艺网络平台等六大类资源。目前,这两大资源库已在有关商贸职业院校使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热情和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深刻、准确地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
促进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指导商贸校园文化建设。商业行指委指导相关职业院校以优秀民族商贸文化为中心,运用建筑、雕塑、歌舞、展览和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构建商贸校园文化。通过商贸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将优秀商业文化和成果传递给学生,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创新文化育人形式,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聚焦区域发展 提高服务水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狠抓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专业建设紧盯产业需求。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调整提升老专业,灵活设置新专业,保持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和“依存度”。近年来,相继增设了节能工程技术、3D打印技术等12个新专业,取消老专业5个。形成了73个对接湖北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等28个产业的专业体系。3D打印专业刚一招生,学生就被武汉6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订一空。同时,学校以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与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相关的专业,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次的“金字塔”型的重点、特色专业群。通过品牌化建设,学校生物技术、光电子技术等3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现代制造和旅游两个专业群被确定为湖北10大职教品牌。
人才培养对接企业实际。学校借助53个校内实训基地、370个校外实训基地、1000多家合作企业、4个全省性的职教集团,建立起政、产、学深度融合的战略联盟,企业的实际项目直接走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室,80%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内容选题直接来源于企业一线。此外,学校从系统分析社会需求和高职学生素质结构状况出发,制定并实施了“校企方案共定、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并实施由通识课、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组成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73%的毕业生留在湖北就业、创业。
办学紧贴区域发展。学校制定了教师服务企业行动计划,每个专业至少年均为企业提供一项技术改造或服务,以此倒逼教师队伍建设和技术服务水平提升。近年来,学校先后完成了对东风汽车、中原电子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等80多家企业的120项技术开发与服务项目,申请专利20项,面向湖北省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年均超过2万人次。
充分发挥高职引领作用 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山东淄博职业学院
近年来,学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带头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构建一体化贯通培养的有效工作机制。学院专门成立贯通培养项目管理机构,建立相关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等专业骨干和行业企业专家为成员的“专业联盟”,全面负责专业建设调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和教学组织实施等工作。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合作学校的骨干教师和高级工程人才及知名专家、技师、技术能手互聘互享,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人才衔接培养平台。2012年,学院联合9所高职院校、8所中职学校、100余家企业组建了淄博市唯一一个以高职院校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搭建起了在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紧密合作的校企共建、衔接培养平台。同时,学院先后与上海通用建设定向人才培养班,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立阿里巴巴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
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中高职衔接专业体系。学院围绕淄博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近3年停招7个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撤销3个专业,与中职学校共同建设机电、电子、化工、汽车、医药卫生、物流、生物制药等专业大类,基本覆盖淄博市支柱产业,提高了专业群与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建立具有区域特色、中高职紧密衔接的专业体系。
对接专业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区域经济对人才层次的递进需求,按照贯通培养原则,通过专业建设调研,确定了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高素质技术型、高层次技能型、高素质技能型四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按照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一体化设计和理论实践一体化原则,通过对接上述四种层次人才培养需求,基本构建起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
夯实基础双轮驱动 牢固树立全面育人的质量观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我校始终坚持把培育全面发展、人格健全、服务社会的未来建设者作为根本,牢固树立全面育人的质量观,坚持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培育“双轮驱动”。
夯实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办学方向,致力于培养能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围绕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我们突出“五个一”(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普通话、快捷录入一组信息数据、翻打一叠票据、准确数点一叠钞票)的培养。最近,借助新媒体,开发了60门微课(慕课)和20门网络通用通识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随时随地的交互式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文化基础课教学。首先是保证文化基础课课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开足开齐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其次是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贴近学生的教法,上好文化课。文化课教师每年必须下企业调研学生未来职场的能力特征和模型,同时要求基于学生未来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实施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能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文化课教学。
塑造“清荷”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在财经领域,道德自律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建校之初,我校就在校园内建起一个荷花池塘,巨型荷花雕塑始终提醒着学生要坚守“清廉自律”的职业道德。近年来,我校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实施“清荷”文化引领的健全人格铸造工程:一是进一步丰富“清荷”文化内涵:有理想、讲团结、能务实、求勤进。二是贯通第一、第二课堂的学习渠道,通过丰富的“清荷”文化讲座和网络课程、“清荷”系列读本、“清荷”一班一文化活动、“清荷”系列社团、志愿者服务等,逐步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三是通过国际化、信息化引导学生走进职场、走进社会,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仅在过去的一年中,就有近百名学生能用流利的英语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学生进行交流。
强化“双主体”作用 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广东顺德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近年来,我校抓住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大好机遇,坚持市场导向,以合作共赢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产学融合和校企合作,强化学校企业双主体作用,提升协同育人质量。
“双主体”育人模式不断深化。一是共同制定人才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我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了适应区域企业需求的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粤菜烹饪等岗位人才标准,重新构建了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及时反映到课程中;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实现课程的模块化和综合化,新开发的课程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这些工作均凸显了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共建技术工作站,协同培养与创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技术、设备设施、市场信息、智力等资源,以股份形式建立“模具制造”、“数控加工”、“机器人集成应用”等技术工作站。将企业的真实生产任务作为学习项目,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材料、工艺要求作为教学资源,将企业技师聘任为导师,采用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将企业生产与协同育人有机融合。三是行业企业主导,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主导制定专业教学考核评价方案和课程考核题库,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主考官。与以往相比,行业企业更加注重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团队合作、质量意识及创新精神的评价。
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一是企业合作积极性显著提升。我校牵头的产学联盟单位从初期的36家迅速增至80家。海信科龙集团投入50多万元,在我校建立空调总装培训线。亚龙集团捐助80万元实训设备,用于建立数控机床维修人才培养工作站。目前,还有很多知名企业对我校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二是教师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了专业素质和产教研能力。例如,我校教师韩亚兰2项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了企业55种产品的技术性能。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我校的毕业生100%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初次就业薪金可与本科毕业生相媲美。
推动信息技术建设 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甘肃省卫生学校
近年来,我校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破解了医学设备昂贵、医学专业教学直观性差等关键问题,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
完善三个机制,为信息化教学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完善培训进修机制。定期选派教师到省内外进行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采取接收外校教师到我校进修的办法解决因外派培训而造成的师资不足问题。二是以赛促学机制。学校每年举办校内信息技术竞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和20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相关竞赛中获奖。三是人才评价机制。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及获奖情况作为教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学生学业成绩、奖助学金评定的重要依据,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
实施五大项目,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难点问题。一是信息化实训室建设项目。集中资金分期分批建成了人体生命科学馆、模拟药房、口腔仿头模实训等数字化模拟仿真实验实训室,有效解决了实训设备陈旧、操作真实感差、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项目。组织20多名教师参与示范校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牵头完成10多门课程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的演播厅和高清录播教室,制作200多部优质教学视频。这些数字化资源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解决了因师资缺乏而造成的课后辅导不足问题。三是资格考试网络培训项目。开发“护士资格考试网络课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参加培训和模拟训练,使学生考试通过率从不足40%提高到近90%。四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建设网络数字图书馆,供全校师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阅,满足了近7000名师生的阅读需求。五是临床工作进校园项目。通过定期到医院录制典型病例治疗教学视频、邀请临床专家通过学校视频直播系统进行教学、网络发布优秀毕业生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等方式,拓宽合作范围,增进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回归育人本质 打造品质职教 浙江宁波外事学校
近年来,宁波外事学校以品质职教的打造为核心,积极倡导育人本质回归,让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以健康快乐为核心的校园大课堂。学校突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把德育、体育、美育扩展到整个校园,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优化学习的状态。31个外事社团,86%的参与率;外事嘉年华中的“快乐淘、美食节、趣味游园、舞林争霸”等22个项目,每名学生至少参与两个项目,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培育“心向善、志高远”的校训文化。学校以“心向善”为育人起点,逐步使“善”内化为学生品质,外化为学生自觉行动。“志高远”则体现了志存高远的外事文化。学校围绕校训设计校园标识系统和校园应用系统,让校标、校徽、校服、校旗等成为校训的物质载体。学校围绕“善行、善举、良知、道德”等主题,开设了班级—部级—校级三个层面的主题班团课和辩论赛,让学生在小事、社会热点等方面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学校还在文化、技能必修课中渗透礼义廉耻等教育内容,让校训文化成为浸润学生、引领学生的有效抓手。
实施基于多元需求的乐观教育。学校不仅设置了外经贸、学前教育、艺术三大专业方向,还逐步启动按大类招生的招生实施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提前形成对职业的规划和认知;增加选修课比例,设置个性学分,让学生自主选择中增加对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开展礼仪教养为核心的审美教育。通过新古典主义的校园建筑风格,美丽、典雅、整洁的环境塑造,艺术化的实训室等,让学生处处感受美的气息。个性化的学生培养,逐渐形成了艺术学生的优雅,学前学生的“师范风”气质;一场场精美绝伦的艺术演出,一次次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师生国际交流,让外事学子的审美和教养得到全面提升;在课程选修模块中推出戏剧、绘画、舞蹈、武术等课程,利用声、形、韵的元素丰富课堂内容,温润学生内心。
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
中德诺浩作为一家职业教育服务机构,始终致力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本土化教育产品的开发,积极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在引进德国汽车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中德诺浩结合国内400多家汽车企业的一线岗位需求,相继开发出中职、中高职衔接、高职三个类别和六大专业方向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并发行了涉及100个学习领域、包含3000多个企业一线工作任务的100套教学资源包。每套资源包含课程标准、学生项目单教材、教师课件、教学视频、教师手册、企业一线技术维修服务手册及考试题库。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德国双元制”改造为本土化的“中国式双元制”,一方面,课堂实施小班授课、实训为主的教学模式,所有专业课程在一体化专业技能教室实施,并采取工作流程导向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采取第三方人才评价体系,实施教考分离,学校负责教学,企业负责考评,企业作为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有效参与了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标准为核心,我们还开发出了配套的课程实施标准。
开展“双元制”专业教师培训和认证。“双元制”专业教师兼具两个身份:一是企业的专家,二是专业课教师。我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到实际技能训练改革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出一套系统的教练型、企业级专业师资队伍训练体系和认证方法。我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教师培训,为项目合作院校打造出一批批经国际认证的骨干师资团队,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搭建人才定制就业服务平台。为有效解决人力资源市场变化和人才计划供给之间的矛盾,我们搭建了人才定制就业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发出实习生和新员工需求订单,我们根据企业的订单进行课程修订,选择接收订单的培养院校,并按照2∶1比例选拔订单学生。
第三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苏教高〔2013〕1号
各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和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结合我省高等学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专业改革与建设
1.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支持高校开展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综合改革,依据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实践资源等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加强高校相近专业、高校间同类专业的合作,开展以专业类、专业群为主体的重点专业建设,建设500个左右满足江苏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需要、彰显高校办学水平与特色的本科专业类和高职专业群。
2.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我省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及动态调整机制。落实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国家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除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外,实行专业自主设置。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报告制度,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对连续两年初次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一段时间停招。
3.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教材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加强项目课程、教材建设,不断丰富项目库、案例库,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选课要求。学校新开课数年均不得低于总课程数的3%,本科高校的总课程数一般不得低于10门/每百名学生。优化课程结构,保证实践课程比例。创新课程组织、管理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形成结构优化的课程教学团队。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课程教学。遴选建设一批精品开放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共享系统和共享制度建设。建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材建设长效机制、教材评价选用机制,本着选优、选精、选特、选新的原则,遴选800部“十二五”省级推荐教材(含双语教材)。
4.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研究性教学。本科院校国家和省级重点专业必须带头开设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建立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综合评价体系,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类型和层次要求的评价方式,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考评,体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改革和完善考试办法,建设公共基础课和部分学科基础课试题库,加强考试的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5.健全协同培养机制。按照“政府推动、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的原则,分行业、分类型、分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文化艺术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推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多方联手,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6.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发挥高职教育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引领作用,开展中职与高职分段培养、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试点,通过学制衔接、课程衔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多种途径,贯通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依托各类职教集团、行业协会开发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探索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分工协作、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7.构建寓研于教的培养模式。把科研成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作为科研工作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努力把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促进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的融合,促进科研基地与教学基地的融合,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本专科学生开放。支持本专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工程、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
8.深化学分制改革。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改革,学生可以有条件地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进行专业与专业方向的自主选择,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或修读第二学位。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注册和毕业制度,允许学生在弹性学制规定的年限内,适当延长或缩短学习期限。
9.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鼓励高校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并逐步增加数量。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和技术技能人才输出的需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设立江苏高校大学生境外学习政府资助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修学、访学,大力提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在校生比例。
三、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
10.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要求,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标准和实践成绩考核办法,合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职院校要全面实施理实一体、做中学、做中教、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时间应不少于总学时的50%。
11.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立地方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建设一批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成40所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30个省级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基地、50个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12.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发挥政府统筹管理作用,发挥行业指导协调职能,利用企业的技术、装备、人才、信息优势,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育中心的格局。“十二五”期间,新增200个以校企合作为主体的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新建110个装备水平高、运行机制灵活、投入效益明显、产学研用一体的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型和区域共享型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每年支持4000项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支持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和创新竞赛,构建国家、省、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体系,推进技能大赛国际化。
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13.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职务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引导教师把培养人才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把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潜心教书育人。各高校要制订具体办法,切实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把教师教学工作业绩作为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教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教学工作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要把教授为本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专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提倡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低年级学生上课,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
14.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师培训和进修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培训、教学咨询等,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完善助教制度,实行新开课、开新课试讲制度,对青年教师普遍进行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各高校要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到企业和基层一线实践制度,并将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鼓励高校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达到50%,省示范院校达到40%,本科院校兼职教师数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
15.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按照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制定聘用、考核、晋升、奖惩办法。鼓励高校探索以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学校类型和教学岗位类别,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分层次、分类别对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基础课教师考核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等情况;实验课教师考核指导学生实验实习、教学设备研发、实验项目开发和实验教学研究等情况;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考核教学质量、工程实践能力、参与企业应用研发、参与社会培训工作、指导学生实训实习等情况。
五、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16.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推进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分学科专业大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加强江苏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推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17.构建高校联动发展平台。依托区域高校教学联盟、教学联合体、职教集团、高等教育园区,整合区域性或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和完善高校学分互认体系,推进区域或职教集团内高校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实现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完善长三角高等教育教学联动发展机制,科学规划长三角高等教育教学联动发展项目,积极推进长三角高校学生交流访学、学分互认和高校数字图书共享。
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制度
18.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形式的教学评价制度,重视和发挥专家组织的评价功能,重视和发挥现代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的作用,加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实施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专门的教学质量评估督导机构。构建江苏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分别建立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加强动态监测和数据管理。
19.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探索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制定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计划地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继续实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编制与发布制度,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满意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水平作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以此作为促进院校发展、接受社会监督、提供政府决策参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鼓励我省高校参与全国性专业认证及评估。建立新专业建设定期评估制度,扩大独立学院专业抽检评估范围。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抽查制度。继续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
七、扎实推进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20.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以“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继承创新、整合提升,促进共享、提高效益”为原则,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健全国家、省、学校三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体系,支持高校积极争取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统筹规划,协同并进,力争在解决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
21.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管理。完善“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各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各高校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配套要求,安排专项资金,制定实施本单位教学质量工程方案。
22.鼓励以创新为导向的教改研究。针对我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问题、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以及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中的关键环节与问题,加大省级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力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积极发挥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改革方向上的引导作用、在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上的示范作用、在推进教学改革力度上的激励作用和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辐射推动作用,调动高校和广大教师投身改革、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八、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3.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学习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效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践环节,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富有实效的教育教学形式。推动高校普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鼓励建立学生学业发展中心,开展学业指导工作,全面支持学生学业发展,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24.发挥高校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富有江苏特色、具有高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建设,加强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加强图书馆、校史馆、专题博物馆、体育等场馆建设,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以金陵文化、吴文化、楚汉文化和维扬文化为重点,建设一批集产、学、研为一体,具有江苏文化特点、服务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基地和大学文化精品讲坛。
九、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
25.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宏观指导。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研究制定高校分类发展规划,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和分类评估,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考评机制。加强对全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为高校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完善国家、地方和高校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建立省级教学工作先进高校评选表彰制度。着力扶持建设一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推进一批人才培养试点学院的改革创新,抓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及时总结、推广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成功经验。
26.切实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教学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标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科学统筹学校各项工作,推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机结合。要切实巩固和落实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学校主要领导要集中精力抓教学,健全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做到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政策导向、绩效评价和教师薪酬优先保障教学。建立健全教学激励机制和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将教学项目、教学成果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同等对待。
27.加大内涵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方面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完善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校设立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依法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学投入。要加强对内涵建设的投入,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建设支出比例分别不低于25%、20%。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改善教学基本条件,设立奖教基金。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确保生均财政拨款等增量部分优先用于师资队伍、学科、实验室等方面。
省教育厅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一日
第四篇: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发布单位】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职成[2015]6号 【发布日期】2015-07-27 【生效日期】2015-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七)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九)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要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十一)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行业指导能力,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制度。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五)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六)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十七)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十八)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九)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十)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各地要完整转发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各职业院校应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七、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二十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各地要制订职教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十三)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本地区、本院校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各地要推进本地区学校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在中高职院校差别化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
(二十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要尽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评价和服务,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学校或专业点,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二十六)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教育部
2015年7月27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案
上海市群益职校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V1.2版)
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惟学历凭能力”职业教育氛围,体现“以技能为核心,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推动群益职校数控专业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改革,促进数控专业技能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指导思想。为进一步促进数控专业由注重“规模效应”向“内涵建设”转型,改变“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的倾向,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以能力提升,注重实践能力的职业教育导向。现制定《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合理设定评价指标,设定各类指标的权重比例。每一项指标在评价时,努力体现与实际相符合,最大限度减少考评者主观差异而产生的误差。
该评价指标体系是自我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引领性原则
建立本方案评价指标的一项重要作用就是要推动数控专业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引导学校数控专业的教 1
学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新技术、新标准、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专业师资不断自我学习充电,适应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评价指标将引导专业的教学理念向与国际接轨。
(三)可操作性原则
本评价方案将注重可操作、可测量、便于把握。实际开展评价时,评价者能直观理解,简便操作,防止因方法复杂冗长影响评价参与者的评价标准的把握。
(四)开放性原则
让群益职校数控专业的每一个参与者(学生、教师、学校、企业)都能参与对专业教学评价,成为推动专业教学上水平,上台阶的参与者。
(五)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案将经过一个阶段沉淀积累的,相对稳定的,客观的结果,专业质量提升所必备的基础条件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该类指标体现了数控专业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所具备的前提条件。
而数控专业教学所有参与者从各自角色出发,对专业教学不同维度设定指标,由评价人主观评价。这类评价以反映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果呈现。
二、评价对象
本方案所评价的对象是以数控专业整体教学的质量为目标。从教学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设施的配置、教学管理的规范有序、实
践技能教学的高质有效、校企合作的互动结果等方面对专业的整体培养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促进数控专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三、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本评价方案由数控专业组成立专业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学生、教师、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进行评价打分,每学年进行一次。邀请相关专业团队协助进行实施,统计分析数据。
评价数据作为本专业教师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方向。
不作为评价专业教师个人业绩的依据。
四、评价内容
见附件量表
五、评价方法
(一)客观静态指标的评价,以逆向打分法评价。由专业评
价工作小组实现调研形成初步的评分,提交所有评价
人。评价人对初步评分有不同的评价时,可调整初步
评分,但需简要说明理由。
(二)主观动态指标的评价,以正向打分法评价。由评价参
与人根据量表所列指标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参与人只
需在数轴上的分值点画圈即可。
主观动态指标根据不同的评价参与人角色不同设定
不同的指标体系。分为学生评价用量表、专业教师评
价用、企业和社会机构评价用。
(三)本评价方案要求所有评价参与人对两份量表进行打
分评价。一份为客观静态指标,所有评价参与人均需
进行客观静态指标的评价。一份为主观动态指标,每位评价参与人根据角色进行对应相关的量表评价。
六、评价等级
(一)评价测评值的计算方法
各类指标均实行百分制评价。评价人的单体评价同样以百分制形式体现。总评价结论以百分制体现。
由静态指标和三类动态指标评价结论平均分值权重之和。静态指标评价结果权重为20%;学生评价结果权重为30%;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者评价结果权重为30%;企业和社会评价结果权重为20%。
1、每一指标项评分以10分评价。单指标项分值计算:
M=评价分值*权重
2、每一评价人测评分的计算方法:评价人评分总值V的测评总分为100分。即:V=Σ(M1+······+Mn)
3、评价结果总分的计算方法:
V总=Σ(V静平*20% +V学平*30%+V师平*30%+V企平*20%)
(二)评价结论
依照上述计算,评价等次依如下标准确定:
优秀:V总≥85
良好:85≥V总≥75
合格:75≥V总≥65
不合格:V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