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农垦培训班
江西农垦培训班
7月28日,江西省总工会、省农垦办在南昌联合举办全省农垦系统国企改革职代会培训班。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运昌,省农业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农垦办党组书记、主任唐安来,省农垦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志宏等出席培训班。各设区市农垦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尚未实施改制的农垦企业负责人、工会主席以及省农垦办机关各处(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
唐安来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50多年来江西农垦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及老一辈农垦人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光辉篇章。他指出,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改革开放同样是农垦实现富民兴垦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才能赢得主动,赢得民心,赢得未来。当前,全省农垦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各级各部门及全社会支持农垦国企改革的合力越来越强,推动农垦国企改革的利好因素越来越多,农垦国企改革前景光明。
唐安来强调,全省农垦上下要坚定信心,鼓足勇气,深化对改革的认识,进一步弘扬伟大的农垦精神,以饱满的激情推进改革工作,努力夺取农垦国企改革的全面胜利。要准确把握改革的工作重点,认真做到五个“要”:一是“两个方案”要尽快在职代会上高票通过;二是“一补两险”要尽快落实到位;三是宣传思想工作要进一步细化;四是民生工程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五是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培训班上,省总工会民管部副部长应朝晖,法工部主任科员、博士李俊平分别授课,对农垦企业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应朝晖以《重视发挥职代会在国企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为题,重点阐述了企业改制中坚持职代会制度的意义、作用,当前企业改制职代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职代会制度的具体操作程序等。李俊平以《国企改革中容易引起职工上访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置》为题,重点阐述了企业改制中容易引起职工上访的主要问题、特点、原因以及妥善处理的方法等。
第二篇:农垦物流公司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10月9日至10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此次培训学习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课程安排紧凑丰富,内容覆盖广泛全面,实地考察、走访学习、课题交流,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作为一名新入职的基层干部,这次学习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是一次了解集团公司、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难得机会,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
(一)学有所获,对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有了新认识。首先,增长了自身知识,改善了我的知识结构。本次培训主要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云南农垦集团的发展战略宣讲。包括云南农垦集团打造具有国内龙头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愿景;聚胶兴农、报国惠民的使命;创新、开放、包容、务实、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云南农垦的“111”战略总体发展目标;“五大板块”及“一个平台”的核心内容宣讲等。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强大的法宝。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战略确定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宗旨和使命相吻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形象地比喻: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那么它就像一个流浪汉一样无家可归。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走在一片丛林,开始清除矮灌木林。当我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清除完这一片灌木林,直起腰来,准备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时候,却猛然发现,旁边的一片灌木林才是我们要去清除的丛林!有多少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就如同这些砍伐灌木林的工人,常常只是埋头砍伐,却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是那片丛林。当我们沉迷于寻找使企业发展、企业做大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是否已经迷失了方向。
第二、管理工作领域的相关内容。如风险管控,领导力与执行力。
第三、党员素质的宣讲。如党组织建设,三严三实。第四、主题交流及参观学习。包括财大咖啡场的“青春梦想、责任担任”主题交流会,参观晨农集团的高原特色农业基地。第五、拓展训练。野鸭湖训练基地的拓展训练,加深加强了对团队精神及凝聚力的认识。授课老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帮助我们增长了见识。毫无保留地合盘托出,如此近距离聆听业界权威们的耐心细致讲解,我觉得这样的机会对于我来说真的是非常难得、非常宝贵。众所周知,当前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我们自身工作中所面临的知识更新频度更快、任务要求更高,此种形势下,此次培训为我们提供的知识养分,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改善我们的知识结构,促使我们在现实挑战面前游刃有余地做好本职工作,尽管说有些杯水车薪,但无疑是雪中送炭,益处多多。培训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为今后更好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我受益匪浅,(二)学有所思,对自身作风能力建设有了新提高。其次,加强了同事之间的交流,汲取了有益经验。本次培训,每晚都穿插了讨论、交流的环节,这为我们学员相互之间沟通了解、取长补短创造了契机。此次参加培训的56名学员,分别来自集团下属的28家子公司,虽然说我们大家都在不同门类的行业中工作,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工作认识上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工作开展中不同单位也会有自己独到的经验。理论学习、主题交流和实地考察相结合,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有三个方面的感受,一是通过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也增强了信心,二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水平建设。三是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向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的营销理念,切实提升自身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立足本职岗位高效做好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
(三)学有所用,对今后工作努力方向有了新定位。再次,明晰了身份定位,把握了工作方向。老师讲到对企业讲忠诚,敢担当。就是把内心对农垦真挚的爱,化作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农垦未来与发展的力量。作为云南农垦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维护企业的形象与大局出发,时刻树立“企业光荣我光荣,企业衰败我可耻,我为企业争光荣”的意识;就是要把企业当作自己名副其实的家,真正成为家庭中负责任的一员,而不是旁观者。想家庭之所想,急家庭之所急,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领导员工的基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所以中层管理干部必须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凡事想在前,做在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明确的方向,提高了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市场营销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如何更好地把握自我,在本职岗位上扎扎实实履行职责建功立业。为自己定好位,做好承上启下的工作,进一步发挥纽带作用。要从大局出发,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拓宽思路,多出点子,想好办法,当好参谋助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再次,要勤于学习,增强学习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想担当还要能担当,只有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已,努力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当前世界的瞬息万变,科技的突飞猛进,要求我们更好地掌握各类知识,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树立公司利益第一位,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锲而不舍地推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学习无止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甘于奉献,保持平常心,热爱本职工作,把个人的愿望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更新理念,优化思维,完善了知识结构。学习和培训,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日趋快速。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新的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培训学习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作为单位的中层,要更好地传达领导的工作意图,更好地反映基层的建议和意见。也到处理好不同领导的不同方法和艺术,通过将学到的方法与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素质和业务。只有精通业务,才能认真履行好职责,才能发挥中层的作用。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中层干部、职工、客户之间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放下架子,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副职要当好正职的参谋助手,要围绕正职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经常反思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宽宏大量,学会包容。包容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拥有博爱的心,博大的胸襟,还要有一份坦荡、一种气概,包容是赢得朋友的前提,包容是人生的财富。包容不等于迁就和放任自流,包容别人的过错,是为了让别人更好地改过,与人相处要学会容纳、包涵、宽容及忍让,做到心理相容。
只有变革创新,企业才有出路和活力。归根到底,改革就是创新,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最成功的让国人自豪的改革典范。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各国都寄希望通过改革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走出低谷,走出困境......以上只是我此次培训学习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
第三篇:盘锦农垦(范文)
盘锦农垦201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盘锦农垦工作的重中之重,盘锦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盘锦市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农垦危房改造工程的推进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盘锦农垦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乐观估计,今年任务指标到年底能够顺利完成,争取的指标将有较大进展,现将这段时间以来盘锦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向与会领导和同志们作以简要汇报:
一、制定方案,分解指标
2011年,省局下达给我市危房改造任务是7712户,盘锦市委、市政府又自加压力,申请追加指标22288户,想法是两年任务一年完成。我们按照省农垦局《关于印发〈2011年辽宁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辽垦规财字[2011] 38号)精神,结合省下达给我市2011年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任务指标以及盘锦申请追加的2012年指标任务,制定了《2011年盘锦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阐述了实施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的必要性,明确了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其中工程实施方案在改造方式、改造计划和资金筹措渠道、改造标准及建设进度上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组织保障、实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范,是推进我市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
件。
根据两县、两个经济区农场分布和农场危房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将任务指标进行了合理分解,将今年必须完成的7712户和申请追加指标22288户,共30000户任务指标落实在两县、两个经济区的24个农场。其中,大洼县14个农场,总任务数12389户,2011年指标4889户,追加指标7500户;盘山县5个农场,总任务数5114户,2011年指标1626户,追加指标3488户;辽滨经济区2个农场,总任务数1994户,2011年指标394户,追加指标1600户;辽河口生态经济区3个农、苇场,总任务数10503户,2011年指标803户,追加指标9700户。
二、协助建投完成可研,完善贷款有关手续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协调中辽国际公司、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与两县、两经济区以及农场的对接,帮助催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前期所需的各种数据、材料以及相关手续,为项目的开工建设做好准备。目前,可研报告所需的各种数据、材料、图表等基础准备工作已就绪,可研报告已基本形成。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配合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完善项目贷款所需的各种手续,争取早日把贷款资金争取下来,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所用。
三、全力抓房屋建设,抢工期促进度
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和要求,我们分成3个工作组,1个宣传组,马不停蹄地赴两县、两经济区及各农场督办危房改
造工程开工建设,以确保这项工程能抓住工期,按进度要求得到落实。目前,我市今年任务7712户已经全面开工建设,追加指标也有大部分开工,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盘锦特色的亮点工程。大洼县榆树农场新建农垦佳苑小区,占地4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小区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700户,计划建设18栋回迁楼,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我市最早开工建设的集中安置楼。前进农场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农垦危房改造同城区发展规划相融合,选择建丰幸福里、亿居新城、昆仑新天地、林海景天四个小区集中为1000户农垦职工建房,房屋设计、户型确定、小区绿化、配套工程等都体现了高标准、高水平,目前基础已做完,主体框架在建;辽河口经济区安排石山种畜场、羊圈子苇场集中为803户农垦职工兴建新房,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尤其是羊圈子苇场在和泰馨城小区承建584户农垦职工住宅,设计了四种户型,该小区建筑设计标准高,极富现代感,建有文化娱乐广场8100平方米,休闲广场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并安排专业园丁绿化养护;盘山县胡家农场红岩分场是朝鲜族聚集村,有人口398人,157户。由于民族习惯,过去存在大量的茅草屋、土坯房,村民住房十分简陋,村屯建设也不规范。今年国家出台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后,农场党委和分场党支部经过充分研究,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入手制定了详细改造规划。他们积极筹措资金新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28户,改造完成45户,计划到今年10月末,完成全村157户房屋 的改建工程,使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韩式住宅小区。
四、抓政策宣传,做好基础性工作
我们结合国家、省出台的关于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这项工作的部署,立足各县、经济区实际,通过调研、摸底,掌握了基本情况后,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大力宣传农垦职工危房改造政策、建设意义及进展情况,自办了《农垦危房改造工作简报》,半个月出一期,及时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以便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情况。同时,我们认真做好各项报表及汇报材料,向市里、省里及时反映情况及数据。我们要求各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小区统一标识,规范了标牌尺寸,把项目名称统一为:辽宁盘锦垦区农垦危房改造工程---(农场名称)农垦佳苑项目。对标牌内容也有一定规范;要求各县、经济区每周三定期报省里进度表和市里制订的周报表,有情况及时反映,填充到《简报》内容里;同时,实行危房改造工程月调度制度,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推进落实;还设计印发了职工危房改造档案,把各户基本情况备案存档,要求上报职工家庭花名册和改造的老房屋照片等。
农垦职工危房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市各级相关部门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抢时间、抓进度、疏环节、勤督促,做扎实有效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其他兄弟市相比还有差距,与任务目标的完成还有距离,我们一定不断加大危房改造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危房改造政策的落实,为垦区职
工群众造福。
第四篇:农垦赞歌
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青春是什么
有的人说青春是操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是学校的朗朗书声,是幽静小道上的牵手,是面对生活的热情洋溢,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饶,面对诱惑时的轻易沦陷„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重这种各自迥异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会匆匆走上一条无尽的道路,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谜底,破译青春的密码。
当我们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以为我们的青春要终结了,工作、工资、家庭等等一系列的琐事将会埋葬我们的青春,我们不再天真、乐观、无忧无虑,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焦虑。惆怅。而实际上并没有,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不只有享受快乐玩耍的安逸,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人生破障前行,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稻田,感受着如今这大片没有硝烟的秋收战场,我不禁想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02师在接受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的改编建设命令的时候,望着眼前一片:远看无边芦苇乱点头,近看地上螃蟹起高楼,嘴干了想喝茶,咸水难靠牙,走路不留心,就能掉进坑。面对这样一个艰苦卓绝的境遇,指战员们风餐露宿,“一把大锹一杆枪,一张芦席做营房,喝咸水,睡地床,”顾不得蚊子,蚂蝗和蛇的袭扰,迎酷暑,战严寒,硬是在这荒草滩变成大片绿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岁月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农垦人的心田,随着岁月不断的变迁,从拓荒战役到建设兵团,从体制创新到转换机制,从以前的人工作业到如今的基本全机械化作业,从解决温饱到追求粮食安全与品质,农垦人都在不断探索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开拓者的足迹是历史的新起点,奋斗者的双肩是时代进步的新阶梯,翻开江苏农垦的建设史,每一页都刻着农垦人一个个鉴定的脚印,农垦的今天稳固如山,但这不是农垦人的风格,他们要的不是稳定条件下的追求安逸,而是不断开拓下的奋勇前行。就如同打仗一样,我们在一片战场上获得了胜利和收获,就要稳固后转移到下一个战场,如今的农垦也正是追寻这样一条道路,正在泗洪、阜宁等地“开辟战场”,甚至有五年农垦再造计划的宏伟目标。纵然买地,整地,规划都要花费巨资,又要面对地方各种因素的阻挠,纵然困难重重,但是农垦人不断的在用吃苦耐劳、顽强不息的军垦精神奋勇前行。如今的太平生产区已然步入正轨,农垦人正在用奋斗的汗水,挥洒着企业青春的热血。
而作为刚离开校园的我们,心中不免有青春散场的失落,对未来的迷茫。但是当我们走进农垦,走入农场,感受着农垦风雨几十年的过往,感受着农垦如今的辉煌,感受到的农垦明天的希望,犹如一股春风注入我们的脑海,让我们忘却烦恼和忧伤,我们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忙碌着也学习着,所以我们的青春并没有散场,也没有凋零,而是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闪烁着无尽的光芒。
青春经得起磨练却经不起消磨,经得起开发却经不起挥霍。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青春,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的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说过“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青春,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的最伟大的事业——人类的解放”。所以我们应该珍惜青春,趁着自己还年轻,尽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亮丽而独特的风采,像我们的农垦一样,青春不死,奋斗不息!
第五篇:农垦工作总结
2008 年,我市农垦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景德镇市农垦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广大农垦职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垦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克服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积极推动垦区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垦区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要求,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红岩、梅岩、历居山、科山、凤凰山、十里岗等七个国有农垦殖场、现均为乡场合一管理体制,一个农工商公司,共有职工 6534人,其中退休职工 1421人,垦区人口 13817人,垦区土地面积 197596亩,林地面积 155102.5亩,共有固定资产 1986.6万元,资产负债率 3823.9万元 ,资产负债率 103.46%。、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 1243.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 万元,第二产业 万元,第三产业 万元,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
二、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垦区经济平稳运行。
为使我市农垦企业成为我市农村改革试点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我市垦区广大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巩固第二产业、拓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探索新思路、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努力创造一个多功能、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村、多种经营方式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经营模式。2008年我市梅岩垦殖场被列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江西省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
(一)大力发展垦区农业产业
2008 年以来,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积极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土地增效,职工增收。
我市加大先进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我市积极争取到了省农业厅项目资金 50万元,对种猪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三气工程,对猪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大力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带动广大垦区职工发展养殖业;二是推广无公害水生蔬菜 400亩,新鲜场花大棚 40亩,精品果园 1200亩,加快绿化食品开发;三是旧蔬菜加工、食品加工、油脂加工、无公害精制茶叶加工,果酒加工,芦笋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使农产品增值,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全市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 亩,粮食总产量 斤,生猪 头,全年农业产值 万元。
(二)巩固工业企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资源、人力有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新企业,深化场办工业改革,促进转机建制,巩固老企业,增殖支柱产业,加快垦区工业发展。一是我市垦区企业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土垦区经济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引资招商,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开放,全年共引进电子、膨润土、油脂加工、家俱、粮食加工等企业二十一家,为企业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拓宽了路子;二是将场办工业承包给职工经营,促进企业工业发展。
(三)积极拓展第三产业
我市充分利用垦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旅游资本的开发,我市洪源仙境、文山石林、历居寺避暑山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数逐步增加,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08年全市森林旅游收入 1500万元,大大提升了垦区知名度,促进职工再就业,推动了垦区经济发展。
三、加快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 年,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省委提出的“五新一好”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大力开展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努力,我市农垦分场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农业发展、农垦职工增收、场容村貌改善,干部职工关系融洽的良好局面。
一是我市以省农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梅岩芦家为示范点,组织全市农场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带动全市垦区各分场的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宣传,把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引导广大农垦职工投资投劳,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垦区新农村建设;四是引导广大垦区职工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
济和绿色食品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后劲;五是充分利用垦区土地,解决垦区富余劳动力,推动垦区经济发展;六是大力开展场容场貌的整治,加快了“三清、六改、四普及”工程进度,努力提升垦殖场品位,改善垦殖场形象,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负
债累累,职工生活困难。、管理人员多,职工负担过重。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国有垦殖场行管人员过多、机构繁多、人员繁杂、管理费用相当大,平均每两个职工要负担一个行管人员。、各种负担加重,企业难以承受。
长期以来,国有垦殖场除了上缴乡镇政府管理费和上交利润外,还要承担部分文教、卫生等政府承担的费用。目前虽然文教、卫生已剥离,类似三提五统已基本取消,但长期以来遗留下来巨额债务,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企业经营困难,职工生活极度贫困。
我市各国有垦殖场大都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农资和各种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扬,企业职工生活水平远低于附近农村农民,现边远分场不通电、不通水、不通邮、不通电视、不通公路情况比比皆是,大部分职工居住条件极差,旧房、危房占三成以上,至今仍有点煤油灯照明的生产队。近年来,国家落实了农垦企业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优待政策,但企业无力承担本应由企业负担的 20%统筹金全部由职工个人负担。广大职工不堪重负,无力支付,至今仍有四成职工因无钱交纳养老统筹金而未能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二)体制不顺,外部环境不佳。、乡场合一,政企不分。我市众多乡镇政府均是在农垦殖场的基础上成立的,从此企业就成了乡镇附庸,乡长、场长一肩担、财务一本账、审批一支笔,乡镇政府随意从企业调钱、调物、借人,企业无经营自主权。近年来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所占用土地均是从企业无偿划拨,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甚至还存在乡镇政府挪用职工社保统筹金行为,因乡镇换届至今无法填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三年一换届,带来了短期行为,乡镇领导为突出任期政绩,根本不对企业进行投入,而是采取过量索取,急功近利,长期以掠夺式经营使企业丧失了自我生存和发展机能。全市各国有垦殖场个个负债累累,场办工业全军覆没,下岗职工生活无依无靠。、国家惠农政策不能贯彻落实。近年来国家虽然对农业进行大量补助,但经过乡镇政府一再克扣,真正到职工手中已所剩无几,国家对农垦企业的转移支付,2005年就已下拨到了省财政,经过漫漫的长征路,2008年 6月才下拨到了市财政,真正到农恳企业不知还要等到何年何月。国家制定的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低保均在民政和社保部门产生了梗阻,未能得到落实。、企业周遍环境状况恶化。全市各国有垦殖场均存在着周边村民集体对全民山林、水、耕地蚕食和侵害,广大企业和职工得罪不起,敢怒不敢言,终日生活焦虑不安。
(三)过量采伐,森林资源危机。
由于乡镇政府对国有垦殖场的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短期行为,采取“竭泽而渔”的做法,为增加乡镇财税收入,完成上缴管理费用,加大对国有垦殖场林木的过度采伐,由于企业缺乏造林更新、抚育资金。全市各国有农垦企业只砍不造,早已出现大面积“返荒”,采育比例失控,资源危机严重,许多垦殖场早已无树可砍,森林资源出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我市垦区甚至出现前所未有的山体滑坡现象。
(四)观念陈旧,人员素质下降。
长期以来,垦殖场职工居山、守山、吃山、靠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加上特殊的地理环境闭塞,思想“因循守旧、求稳怕险”,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致富经验无法传播,一些基层领导不思进取,无所用心,不是守摊子就是想挪位子,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除此之外,企业人才外流相当严重,由于林区、垦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卫生和文化都远远落后于广大农村集体,众多年轻力壮职工和有一技之长的职工对垦区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为了子女不得不忍痛离开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沃土,挥泪远离他乡导地,形成了有亲靠亲、无亲投友,纷纷外出打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职工,使农垦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下降。
五、2009年农垦工作打算
农垦经济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09年我市农垦工作着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改革现有的垦殖场管理体制,把乡镇政府与国有垦殖场彻底分开,真正使垦殖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经营实体。
(二)改革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是精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打破铁饭碗,建立平等竞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用才机制;二是大力发展农垦企业职工家庭农场,家庭林场,鼓励职工承包荒山,发展高效林业,对现有的果木林、经济林、竹林承包给职工长期经营,安置下岗职工;三是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林种、树种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努力开发绿色产业;四是充分利用国有农垦殖场的森林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带动垦区经济,安排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三)市财政恢复对农垦事业财政预算。改变目前国有垦殖场管理有摊子、无编制、无经费的窘迫现状;加大对垦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的投入。尽快落实财政转移支付。
(四)加大对垦区周边环境的治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快场办工业改制改革,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用资,为垦区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加快垦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垦区交通、饮水等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生活水平。
(七)进一步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强职工养老金的收缴、发放管理,落实职工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死亡抚恤,确保国家惠农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