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

时间:2019-05-12 19:3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

法律系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三班 董学峰 200903039

摘要: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切解决好“三农”问题,当前最根本的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

关键字:大农业 多元化土地制度改革 农业结构调整 民营经济

一、农民收入现状

历经多年的优化调整,当前,我国农业已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形成了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运销共同发展的大农业新格局,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1]

(一)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1.收入来源多元化

一是“小农经济”格局已打破,“大农业”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是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是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农民不出远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且工作稳定,工资有保障。

2.农民收入不稳定

一是农民实现增收的基础不牢。农业是弱质产业,易受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风调雨顺,则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反之,减收;

二是国家涉农方针、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农民收入。

三是农民收入的某些部分具有偶然性和变动性。如失地补贴收入、农产品价格因素变动直接影响对农民收入。

3.农民收入不平衡

一是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平原乡镇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东部和北部山区的农民收入,交通方便、产业结构调整好的乡镇、村普遍高于交通相对闭塞、没有主导产业的乡镇、村;城郊农民收入普遍高于非城郊农民收入。

二是其他因素影响。据有关调查:村民中,有的家庭年收入已突破10万元,人均突破2万元以上,但有些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个别农户仅达到温饱程度。[2]

4.落实一系列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是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人均减轻税负达40余元,加上小麦直补和良种、农机、农资等补贴,人均相应增收近80元。二是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特色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5.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大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587元,二者比例为3.28:1(2005年为3.22:1);而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工

资69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7元,二者差距为1.74:1,20年时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了85%。

(二)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聘用制已广泛推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流动就业,不仅成为一种就业现实,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新增就业人口中,无论是下岗职工,还是农民,千万个就业岗位将被众多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有志之士所创造。农民有自主创业的优势。他不背任何包袱,可以自由跳入市场经济的海洋、自主地闯荡。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在那里无不渗透着农民自主创业的光辉业绩,无不体现着农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无不展示着农民辛勤劳动的富裕之路。

二.增收措施

依靠农业生产商不强自我发展能力。既要重视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要促成全社会关注农民增收的合力。

(一)进一步扩大农民增收的政策空间

要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扩大良种补贴品种、范围和额度,增加大型农业机具更新购置补贴资金等,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各级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展开,把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利益

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道路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许多农民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但并未从中得到多少实惠。“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这是部分失地农民的现实写照。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管机制。

一是改革现行征地补偿费办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二是创新土地征用制度。经批准的建设用地要在有关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督下,由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同使用土地的公司、企业和房地产经营者直接交易,保障土地非农化后农民对土地级差收益的分享;

三是加大对失地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引导失地农民走向市场,多渠道为失地农民开辟就业岗位;

四是完善政府统筹安置制度。对耕地全部被征用又无能力再就业的失地农民,转为城镇户口,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国民待遇。[3]

(三)加大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巩固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快将畜牧养殖业培育成农村新的支柱产业;

三是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得天独厚。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姜、桑蚕、药材、烤烟、西瓜、大棚蔬菜、芦笋等优势农产品的开发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四)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工业化模式经营农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最佳选择。通过农业产业化可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同时获得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收益:

一是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制等尽快建成一批竞争实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扶持力度,促其上规模、上水平,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植,增强辐射带头作用;

二是因地制宜地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稳固优质的原料基地;

三是大力搞活农产品流通。要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利益共享和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各种形式的流通合作社,确保农产品货流其畅,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扩大农民到农外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当前,政府部门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对劳务输出投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之计。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和服务业领域,向二、三产业要收入。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收费,组织实施好农民工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完善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六)认真抓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

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是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要组织镇村干部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二是要大力实施“新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当前出现的“民工荒”本质上是“技工荒”。我县应借此机遇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种或多种实用技术,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着力打造“中国民工”品牌,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等的培训形式,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岗位,开展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批,输出一批。同时,各地方必须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围绕本地种植、养殖等主导产业,进村入户,面对面、手把手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三是要建立良种良法的推广机制。加大良种培育基地建设,加快实用技术推广步伐,使良种良法相配套,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要大力创办科技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七)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工资形式 增加农民收入是民营企业服务“三农”有效形式。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使农民实现了就地增收。政府应进一步创造条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以此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八)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要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切实解决好农民生产周转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要教育广大农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努力消除自加负担。

注释:[1]陈耀邦:2000,《中国农村经济5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2]陈桂棣、春桃:2003,《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

[3]邓大才:2000,《农业发展急需制度创新》,《中国改革》

第二篇: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

作者:修芳菲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5%,农民的经济收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难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21-02

在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伴随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令人欣喜。但同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民增收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1 宏观经济政策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仍不利于农民增收。这两年,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居民收入时,对城镇居民采取的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农民采取的较少;国家对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增发工资、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等措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在增加,而农民的收入还基本处在自然增长状态。在增加的国债使用安排上,涉农的比重较小。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补贴等值仍未负值,仍有大量的农业收入继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1.2 土地流转难,农业技术推广差

当前农民还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土地的思想,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种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从而难于提高效益。近20年来,我国坚持科技兴农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科研体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推广体制运作效率低,致使科研成果转化率、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一些尖端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户无缘,边远山区仍处在原始的、简陋的传统耕作状态。

1.3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还有17%为文盲。青年农民的素质高一些,但仍然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水平,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农民,35%为文盲和半文盲。具有较低文化素质的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抓住市场竞争较强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只是盲目跟从,盲目投资。还有的村庄,镇、村干部千方百计从外地引来外资项目,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但大家就是思想不开放,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项目无法落实。总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1.4 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突出表现为农业结构调整滞后,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分散性,不能适应市场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农业生产的创立性、效益性处于低迷状态。从结构层次上看,农村经济结构可分为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三个基本层次,而每一层次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上,不能合理把握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决定性”,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缺乏大规模的特色产品、名优产品,产品品种单

一、花色单调、档次不高,产业链条过短,新的合理高效的产品结构未形成。二是农业结构上,作为基础行业的种植业,主导行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后继行业的林牧副渔业,外围行业的建材、化工、采掘、运输、服务业,期间的比例、规模摆布不尽科学,部分农村尤其是山区缺乏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行业,农副产品加工滞后,生产粗糙,行业结构效益差。三是产业结构上,农业产业内部不完整,产前的良种、农药、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技术指导与生产管理,产后的农产品储藏、加工、销售及信息服务等环节不协调,产、供、销脱节,农、工、贸分离,农业利润分配不均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关键在于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让农民的收入稳定增加,是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对于农村的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先后出台了多项对农业补贴和扶持政策,极大地保障和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今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倾斜,建立县级财政支农切块资金制度,对上级专项支农资金和本级财政专项支农资金实行切块管理,确保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每年县人大的例会审议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时,要专题审议财政支持农村预算决算执行情况,使财政支持农业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病险水库治理力度和水利设施的渠系配套工程维护力度,确保安全度汛,确保形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要加大乡村道路特别是山区道路建设力度,提高全县道路通达能力。三是

完善农民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社保问题。通过实施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建立以政府最低保障为基础,慈善、捐款、扶贫帮困为补充的弱势群体救助保障制度。

2.2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也会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科技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依靠科技求发展的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实抓好。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兴农的后劲。科技兴农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事业,因此,必须广开筹资渠道,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为导向、金融贷款为后盾、农民投资为主体、引进外资和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发挥好科技兴农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农村的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土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也让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跳出田园务工增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要积极包装农业科技项目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要充分利用当地农村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行股份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向农业领域,形成工商企业“反哺”效益农业的投资格局。四是地方财政要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科技经费比重;金融部门要不断开发适合农户需要的小额信用贷款、联合担保贷款等贷款品种;在资金的投放置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实行集中投资,重点扶持。

2.3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首先,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建立起新的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其次,加强科学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现农业的突破性发展,需要有突破性的科技支持。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科技知识教育,促进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再次,加强对农民继续教育。中国农民处于教育的最底层,他们先天的教育基础薄弱,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又限制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从而享受现代化给其带来的各种实惠。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城市化的需要,同时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发展农民继续教育,既要解决农民的观念问题,增强农民受训意识,又要健全继续教育机制,使农民的继续教育得以有保障,开发继续教育资源,增加继续教育投资。

2.4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农村的农业结构调整应按照高产、优质、高技、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三个方面。

(1)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优质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再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考虑更多的是有营养、多样化和优质化。因此,无论是哪类农产品生产,都应该把优化品种、提高质量作为调整方向,成为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核心。

(2)积极推进生产经营产业化。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在农业产业内部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或贸、工、农一体的经营方式和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风险,使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收入、利润、风险以适当的方式合理地分散在农民和公司之间。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贸工农三大产业之间的真正联合和工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非农产品利用资金、信息、管理和技术等优势反哺农业,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3)积极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进入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是解决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土地流动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强对粮食高产田、蔬菜基地、农民实行承包后退包农田的规模经营。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的生产面积,提高土地生产经营效益。引入企业经营机制,农业企业化是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变成适度规模的企业化经营,形成规模经营格局。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将资金、土地、技术、管理入股,由农户、集体和多元经济主体组成联合体,进行规模经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投资兴办各种农业基地和种养项目,发展一批龙头农业企业,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基础,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促进农民增收开始,使农民增收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健.新形势下农民增收问题的统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6:156.[2] 金光.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100.

第三篇: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思考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思考

摘 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农民数量迅速减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日益凸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培育的方式和内容难以满足各类农民的需求,资金投入与农民培训需求尚有距离,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待加强。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大力进行舆论宣传,第二要进行顶层设计,第三要调研市场和农民需求,做好培训供给侧内容调整,第四要加快乡村互联网建设,第五要加强培育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7-0056-05

近些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本地从事第二、三产业或到城镇打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人数急剧减少。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减少,凸显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为了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就要让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大于其就地或到城镇打工从事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而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就涉及到农民“怎么种地”的问题了。事实已经证明,传统农民的小农生产方式在解决农民温饱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无力将农民从温饱带入小康甚至富裕的生活状态。因此,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现阶段农民通过农业生产提高收入的关键举措。

一、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29日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乡村人口数6034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43.9%。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将近46%的乡村人口选择了非农产业就业。按照全国66.3%的劳动人口(16-59岁)比例计算[1],乡村的劳动人口数约为40009万人。除去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约为12262万人,而这12262万人的农业劳动力还包含兼业农民、带孩子的母亲以及户口在农村的大学生人数,真正全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人数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数据,我国每年撂荒耕地有近3000万亩,且土地撂荒现象有蔓延之势。土地撂荒原因很多,农业从业人数不断减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新生代农民(80后、90后)多外出打工,回乡务农的愿望很低,他们不会种地,不愿意种地已成普遍现象。这固然与新生代农民从小很少接触农活密切相关。但究其根本原因,从物质角度而言,农业生产的利润要远低于进城打工的收入;从精神角度而言,从事农业生产缺乏前途和身份低微,是新生代农民工远走他乡的重要原因。据农业部测算,目前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分别占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总数的2%和1%[2],没有合格以至于优秀的人才,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的建设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破解“农民不愿种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民真正从种地中看到希望,有奔头,有动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农民自身,所以从技术、文化等方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关键。

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从2012年2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到2016年1月印发《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连续五年提出要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新型职业农民至少包含三层涵义,首先,这些人是农民,意味着他们还是要以农业收入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其次,这些人是同传统农民不一样的新型农民,“新”的指标是:文化素质高、科学技术新、经营管理强;再次,这些人从事的农业是一种职业,农业不再是一种卑微地位的象征。这意味着新型职业农民应从这种职业中获得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除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之外,还需要精神生活的充实,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和内容就比较清晰了。

从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14、2015两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万人,青年农场主1万人[3]。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生产经营型为主,辅助以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收入提升、新农村建设等各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为更好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6]38号)》,从培育的思路、原则到培育的目标、内容、再到培育的保障措施都做了明确规范,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明了方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无论从硬件设施建设还是师资力量上来说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即使按照70%的城镇化率来计算,未来我国也将有4-5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以现代农业及相关产业为生,而200万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各类农民的需求。首先,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条件各异,各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和适宜的农作物品种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及适宜、特色农产品需求选择相应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式和内容;其次,即使同一地区的不同农民由于各自的生产基础、兴趣需求、资金技术不同等原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式和内容要求也会不尽相同。从我国目前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来看,培训方式单一,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辅助以田间地头,典型参观等形式;内容枯燥、重复,课程安排自上而下,不能充分反映当地农业及农民的需求。再次,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多以技能、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为主,而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是掌握新技能、新技术、能生产、会经营、懂管理的富裕农民,更应该是有文化、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注重精神层次的内容。

3.无论从中央还是地方来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培育需求。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低,不可能自己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费用。况且,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层次多样,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普遍较低,这些都决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资金的大力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国落实农民教育培训资金150亿元以上[4],五年150亿,每年均30亿,分摊到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投入经费9375万元,这包括所有的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包括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涉农产业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农村管理人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具体分摊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上就杯水车薪了,这也导致很难吸引到优秀师资从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也就很难保障培训的质量。

为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4、2015年中央财政分别安排11亿元专项资金,地方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亿元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2016年中央财政拟投入13.9亿元,进行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和1万名青年家庭农场主的培育[5]。尽管这两年中央有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专项资金,地方有了配套资金,并在增长,但仅以2016年为例,中央投入的人均培育经费约为1376元,这些费用包括教育培训、认证管理以及跟踪服务的费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硬件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我国农民培育形成了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央广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的培训网络。央广校拥有广播、电视、互联网、卫星网、文字教材等多种教学媒体资源,并形成了以央广校为龙头,省级校、地(市)级校、县级校为依托,乡、镇及村级教学班为载体的培训体系,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也从省级、地市级培训中心发展到县级培训中心。无论从培训的网络渠道还是从培训的体系建设方面来看,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硬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所需求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报纸、文字教材等媒体资源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作用是我国未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据报道,截至2015年8月底,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比城市地区低约40%,尚有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6]。这就需要我国尽快进行宽带进乡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的硬件设施建设。

5.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师资力量有待提升。据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统计,目前我国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兼职教师共有10万名。首先,从数量上来说10万名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培训需求,即使以未来新农村建设所需4~5亿农民的1/3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来算,师生比约为0.6‰到0.8‰之间,如此低的师生比远远不能满足数量庞大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

其次,从师资质量上来说,各地现有培训师资既有高校院所专家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相关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有培训机构师资、优秀企业家、农村乡土人才等,师资来源多样。但从各地的实际培训状况来看,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老师大多教育层次较低,知识老化,授课方式陈旧,很难满足新形势下各地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训的需求。而且,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施等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一批能够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师资队伍来培育新型农民。

再次,各地从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有待完善。虽然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调查、登记、管理工作,但仅仅限于统计学上的登记工作。由于没有良好的激励措施,这些专兼职教师的稳定性、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时效性难以保证,而且有些地区专兼职教师虽然在编,但实际没有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现象比较普遍。

最后,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兼职教师普遍缺乏积极性。这固然与物质激励措施有关,也与广大专兼职教师队伍本身缺乏进修培训机会,缺乏成长空间有关,更与地方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态度有关。虽然农业对于地方GDP的贡献远远小于第二、三产业,但是,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我国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就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需要一支稳定的、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师资队伍。

三、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据多年关注农民教育培训的心得,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1.在全社会范围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大力进行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美丽新农村的舆论宣传,使广大农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至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主动地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这是农村发展的根本之路。农民只有从主观意愿上愿意学习、愿意改变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当然,仅仅是口头上的舆论宣传,农民如果不能亲眼见识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和发展现代农业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收入增长、社会地位提升、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等,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和改变的内驱力。所以,宣传和实际的建设工作要同时进行。同时,也要让农民见识到各省市优秀家庭农场主、农民企业家以及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创业、创新之路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成果,以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和美好梦想的追求。

2.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顶层设计和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规划。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各地的培育工作地方特色较强。尽管中央连续五年发文强调要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部办公厅也先后印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科[2012] 56号)》、《关于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6]38号)》,有了宏观的思路、方向和原则,但缺乏顶层设计的具有可操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施方案和统一规划。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如果没有顶层设计的操作性极强的实施方案和统一规划,各地具体实施起来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一是可能缺乏培训目标、方向、数量和质量的把握,二是可能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无从下手,比如说资金投入、民间培训机构引入等问题。

新型农民培育实施方案一要立足长远,形成长效机制,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要有长期、中期以及近期的明确的培育目标、任务、方向和内容。三要有明确的资金投入机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投入比例、如何引入民间培训力量等。四要有统一规范的师资要求,并要对师资力量进行动态的管理。

3.调研市场和农民需求,做好培训供给侧内容调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各地培训部门和机构应充分调研市场和农民需求端的实际,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供给侧内容的调整。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培训内容的调整要遵循产业供给侧需求。各地地形地质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各异,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各不相同,这就要根据各地实际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内容不能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第二,培训内容的调整要适应市场供给侧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高品质、大品牌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收入的提高也促使人们业余时间对于观光、旅游需求的极大增加。这些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训内容是培训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三,培训内容的调整要尊重农民主体需求。首先要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的要求,在农闲时进行培训,最大限度的方便农民;其次,针对各类农民的实际需求,分类指导,实施精准培训,避免过去那种不顾农民实际情况,自上而下安排培训内容的做法。

4.加快我国互联网进乡村,尤其是偏远乡村的建设。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依托互联网的强大技术、信息力量,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农村地区是我国整体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短板地区,这不利于知识、信息向农村地区的传播。正是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国家通过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给予了相关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他们承担农村及偏远地区(高成本地区)的宽带网络末梢建设和升级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计划:到2020年完成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约15万个已通宽带的行政村(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接入能力光纤化,为超过3000万农村家庭提供宽带覆盖升级。助力农业、电子商务、教育、医疗等宽带应用[6]。

进入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想富先修路”,更要“要想富先通宽带”。宽带网络向农村地区的大力推进以至于覆盖整个农村,仅仅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有以下好处:一是加快培育速度。2014年、2015年,我国每年100万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加快培育速度涉及到资金、师资等多因素影响。互联网的便捷性、及时性可以把培训内容迅速输送到有需求的农民手中,尤其是移动终端的使用,可以使广大农民随时随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更新,不必受师资、资金、农民本身教育程度等多方面的限制。宽带进乡村对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到了很好的培训传播的支撑作用,可以极大地提升培育新型农民的速度。二是节约培育成本,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农民就可以学习自己想学习的任何内容,不必去课堂参加培训班,省去了教室、教师、教材、路途等多种费用,节约了培训成本。

5.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从增加师资数量上说,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队伍的数量是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可以从扩大师资来源上着手。对于农民专业技术师资,可以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等专业技术单位聘任;对于农民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师资,可以从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大专院校以及党政机关、行政管理部门聘任;对于实践指导类师资,可以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等机构聘任,尽可能的增加师资数量。

其次从提高师资质量上说,一是各级培训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针对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科技水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教育培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授课水平等以适应农民学习的实际情况。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农村职业教育教师是个苦差事,收入低,工作辛苦,田间地头跑、跟踪服务是日常,没有坚强的职业道德的支撑是很难坚持的,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可以提升教师使命感,不断增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动力。

再次从加强师资队伍管理上来说,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于2015年11月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建设工作,该项工作对师资力量分级建设和管理,共分为县级、地(市)级、省级、中央级四级师资队伍,分别承担不同的培训任务。为了增强师资队伍的质量,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吸收优秀师资力量,对于不合格的师资实行退出机制。这一措施使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化,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对于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稳定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从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上来说,激励措施可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来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国家的公益性事业,教师的物质报酬不能指望农民的培训费,增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财政投入是唯一切实有效的方法;精神方面,让从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教师通过培训活动实现自我价值是增强其积极性和创新性,稳定教师队伍的关键。教师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又源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http://.[6]黄鑫.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支持农村宽带网络建设[EB/OL].[2015-10-17].http://.责任编辑 王国光

第四篇: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 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力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还存在人才和资金短缺,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律、政策支持滞后,产权主体缺位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在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积极引入人才和资金、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健全完善法规政策、调整产权关系。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结构调整;运行机制;产权主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利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力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一)改善农民弱势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我国农民数量大,并且分散程度很高,无法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大量土地被征用,同时由于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蒙骗农民金钱、侵害农民土地权益。而且单个农户势单利薄,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道路上屡屡碰壁,遇到的问题总是得不到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失去维权的意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组织化程度的基础上增强其外部谈判能力,这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为组织成员统一购买生产资料,降低交易成本,切切实实替农民省钱赚钱。合作组织代表成员与龙头企业平等谈判,诚信合作,市场地位明显提升。另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广大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境界、法律意识、合作意识,为新农村的发展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扩宽社会化服务渠道,推动农业技术体系改革。我国农民分散程度较高,农户之间缺乏合作,农村社会化服务程度很低,长期下去,十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平稳向前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从提供信息、技术、生产要素入手,积极为农户提供加工、储运、销售和原材料等方面的服务,它在扩宽社会化服务渠道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还直接到科研所、大学请专家给农户们传授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细心讲解生产、操作、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农民迫切需要的大问题,使农民不受限于不懂技术带来的困境。

二、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和资金短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成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所有面对现代化的专业技术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难免力不从心。但是想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单靠农户会识字是远远不够的,更多还要求农户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较高的管理知识、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因而出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状况。还有就是由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致使很多人不愿意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供职。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为了克服个体成员经济实力薄弱而联合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其成员大多是为了寻求改善自己经济情况而加入该组织,这样的成员一般也无力提供大量的资金。金融机构对弱势企业总有排他性,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普遍反映融资难,“有效抵押物不足,银行不愿意贷款。加上农业投入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致使银行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放贷积极性不高。”[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资金储备量严重不足,更多的是依靠银行和金融机构,导致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二)运行机制不完善。从整体上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一部分合作社还存在着合作社发起人“一言堂”的现象,广大农户被排斥在合作经济组织实际决策层以外,从而无法实现合作经济组织民主管理的原则,最终难以维护合作组织所有成员的共同利益。信息机制也不健全,信息来源渠道比较窄,信息反馈不完善。

(三)法律、政策支持滞后。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环境,法律、法规发展不完善,立法严重滞后,配套法律法规缺乏,许多新问题找不到法律依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正是由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法律主体地位,导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类属不清,从其性质上不知道如何进行界定,因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注册就比较困难。”

三、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引入人才和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工作,动员大专毕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也可以针对合作组织的具体情况,与一些高等院校签订专业人才培养项目。

加大投入,提供资金扶持。要充分发挥财政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千方百计为有发展前景、带动能力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争取资金,帮助其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发挥模范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更要使龙头企业认识其在农产品生产发面的优势,从而吸引龙头企业的资金投入。

(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自己的组织,农户既是合作组织的主人也是合作组织的主体,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户的意愿。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与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挂钩,考核不合格者必须出具,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三)健全完善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已有法律及相关体系,富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以主体地位,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关合作社法,让农户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法可依,对农户自身也是个约束,在有法可依的同时也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依靠广大农户自身的不懈努力,但也离不开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政府改善办公条件、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尽可能满足其需要,帮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做大做强,走向规模化。税收方面,对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实行优惠政策。人才方面,政府应积极鼓励毕业生走入合作组织,为合作组织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侯星,刘元忠.浅议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途径[J].现代农业,2014,(12).[2]张行生.新农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第五篇: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关于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分析

李水山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摘要:我国的农民承担着实现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业,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才强国的精神,从制度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两大方面,客观分析当前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学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农民教育;制度性障碍;结构性矛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连续颁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民教育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从各级政府、各类院校和科研院所到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都在积极开展对口的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成效,但是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高标准、高要求看,还有不少差距,尤其在管理体制、教育结构上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障碍、矛盾和困惑,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和逐一解决。

一、我国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渡的过程中没有解决好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一)体制性障碍

主要的体制性障碍在于管理体制的不顺,正如在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农科教结合中力图解决、但始终没有解决好的管理体制问题,即“大三农”和“小三农”问题。中央政府想在农村各地发展科技教育,即科教兴农,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条块分割和政出多门,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投入,具体说人财物的投入,很难集中运作,分别以专款专用项目的形式,切割到有关部委的司局各处室中的单项具体项目之中,最主要表现在各部委之间难以统筹协调运作、发挥整体效应,农科教结合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开启了改革尝试,受到全国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响应,开展1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最后还是因为人事变更和政府投入体制、机制的原因被搁浅,现在又恢复到以行业部门单位以职能、项目、分散的形式和渠道分别开展,这是改革尝试被体制性障碍阻断的结果。

我国的农民教育,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出现的问题,即农业部门组织开展的农民科技培训和教育部门管辖的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以及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民间力量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体制对专项管理越来越规范、具体,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在农科教三结合的社会实践中发明的原创经验和做法也逐渐被这种投入体制和障碍所制约,现在再恢复起来就变得很困难。

“大三农”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中央各部委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而“小三农”则是农业部内部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组织机构如何统筹协调的问题。比起农科教结合初期,因农业院校都从农业部门脱离,归教育部门管辖,“小三农”问题更扩展而复杂了。在农业部门内部,负责农业科研主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来运作;农民教育主要由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来运作;农业干部培训由农业部干部培训中心来运作;而农业技术推广由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来运作,存在着人财物难以集中统筹投放和使用的问题。比起解决我国“大三农”的体制难题,“小三农”问题则相对容易一些。这次“大部制”改革,为解决上述体制性障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现实可能。如果农民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各种名目繁多而没有实效的花架子“工程”、“计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注入式”、“下乡式”、“恩赐式”做法还会不断衍生和变异,国家的巨额投入就会被无端流失、浪费和耗尽。

(二)农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

我国农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在于农民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和形式上,从专业角度上说,这是教育在农业中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农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坐下来认真分析和研究。首先从教育形式上看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其次,看教育资源和主体,我国现有50多所农业大学和200多所农业职业学院(学校)和3000多所县级农林广播电视学校,分别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应该说,农业部门组织的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的农民科技培训,持续高涨和活跃,而教育部门管辖的各级各类农业院校因学校的职能转换,更多的还是偏重于学历教育,农业专业、农村学生、学生毕业后服务农业越来越稀少,这也难怪农业学校,因为学校的职能就是招生与培养,如果农村人才需求减少,没有政府农业部门的积极合作,在没有经费、机构和职能保障的情况下,持续开展农民培训,对学校来说是困难的。再说,从国际比较看,发达国家的农民教育也都是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根据社会需求来与农业部门合作开展,院校的学历教育支撑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我们不得不重视和遵循这一客观规律。

因体制性障碍,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相互脱节,这个症状体现在农民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都不是很清楚,即使清楚也难以在具体工作中遵循这种人才层次的培养需求,高中初等农民教育的分类并分级组织实施也变得困难,农民教育结构也因此难以走向合理。在分别由两个部委管辖的不同部门没有农业部门的积极主动,仅靠学校来自发组织开展也难以成行。

农民教育的形式和布局,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发生着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将受到下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和影响:(1)由规模型扩展向与农村人才需求相匹配的质量效益型发展;

(2)职业教育高位移是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3)扎实有效的学历教育和正规教育逐步代替应急、单

一、规模、科普型的农民培训;(4)农民继续教育变得活跃,农民可以从事一段农事后再回到学校接受教育,即继续教育,也有在学历教育阶段通过“三明智”(学习——实践——学习)、“工学结合”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5)从农民教育的合理布局来说,每个县(市)有一个职业教育中心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一个地(市)有一所农业职业院校,每省(区、市)有一、二所农业大学、省级农业职业学院比较合理。

(三)农业院校的合并与更名

20世纪末,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强劲东风”,农业大学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恰好这时,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自上而下席卷全国,当时很多人以为发展的大好机遇来了,“大改革促进大发展”即将来临,人们振奋起来了,然而时过境迁,事实还不是如此浪漫和简单。

一般说来,理工农医学院独立发展是1952年学习和借鉴苏联的管理经验完成的院系调整产物,拿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比显然是偏离的决定,但是也曾有很多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大学校长参观我国的农业大学后表示感叹和羡慕,说有特色和优势,符合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实际情况。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从30年前的8:2减少到目前的6:4,可以说发生了规模与结构上的很大变化,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很多,占大多数是不争是事实。从这一点看,无论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还是规模、效益,农业大学在我国仍然要处在不可取代和至关重要的位置,而不应简单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

如上所说,西方教育家羡慕和感叹的农业大学这一长项优势,按照西方的以往图纸裁减缝合掉了。浙江、广西、贵州、青海、上海、延边等地的独立建制的农业大学被合并掉了。正如1952年的院系调整经历长年建设与发展不能说没有一点长处一样,合并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但是,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被割裂了,发生了8∶2的倒挂现象:即农业类专业(非农专业)、农村学生(县城以上城市)、毕业后服务于“三农”(非农业岗位就业)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加剧。

合并后的综合大学的规模效益可能增大了,校园面积得益于农业大学的试验田的面积扩增数倍,投巨资盖起了高楼大厦气势很雄伟,教职员工数也达到几万人,堪称东方或中国的西方某大

学。实际上怎样呢,经过合并后,自然把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重新整合,脱离了农学院,农业大学原有的农学、土化、植保、园艺、畜牧、兽医、农业工程、水利、农经等院系也被分割成若干个学院、中心,教师、学生、研究室、设备、场地、学术活动都萎缩了,任何举措都要看效益、效率这一不可动摇的标准尺码,沾上“农民”和“补贴”的工作难以摆到议事日程。

被人为调整、压缩的农业院校,打不起精神来,有一种被“收编”、“降格”、“边缘化”的感觉,校领导班子中渐渐没有了原农业院校的位置,有些农业院校的院变为系,再变为狭小的学科专业。独立设置的农业类管理干部学院是如此,过去远近有名的农业中等学校和农业职业学校更是动荡不定,升格为农业职业院校的学校的命运好一些,但被其他实力强的学校合并的农业中等专业和职业学校更是支离破碎。过去在为当地的“三农”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的366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只剩下不足200所,农业职业学校基本上被合并或更名,早已失去了踪影。

合并可能让人自豪的是大学的大牌子,招生分数提高了(有的院校提升100分),办学经费和知名度也大为提升,但这是仅有的少数大学。而农业大学想要更名的想法也大都出于此,但这一追求功利的做法,因老一辈领导和专家们的一致反对大都没有成行。国际接轨和市场效益观指导下的大学合并带来了一定的规模效益,但是高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培训计划、生源、就业、示范、辐射、带动职能和作用如何呢?原来归属于农业部门时投资建设的研究与培训中心逐渐变为学生宿舍,农业与农民培训无论规模还是计划大为减少,把农民请进来举办“农民科技日”还是走出去为农民咨询服务都成为往日的回忆。农民培训中心,因没有培训经费、没有培训计划、没有培训任务、缩减岗位编制,有的被搁置疏远,农业教育“离农”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教育家办教育”,这是至理名言,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的理念,既不是权大才办教育,也不是钱多了才办教育。“三农”工作更是我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么“三农”教育也应该是重中之重。然而,借助“教育产业化”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发生的变迁,可惜农业和教育逐渐脱节了,加剧了“离农”现象。农业部门忙于生产与技术,无暇关注和服务于更多的农业教育,教育部门也没有精力关注和管理好农业教育。过去有些领导认为教育是长线工作,忙于生产就难以顾及到,但最近有些领导同志正在关注这一现象,正在认真思考如何矫正和补救。其他行业的教育统一归教育部门无可厚非,正是国际接轨和普世价值观的体现,然而粮食、能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和将来,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教育如何定位、建设与发展呢?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科学。

任何改革并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更好的建设与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在十七大提出的正确选择,农业部门是否也需要矫正和补救呢?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人才的源泉和保障,发展靠科技,科技靠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长线,但是决不是负担和麻烦,与大学与研究无缘的各级政府有可能陷入低迷和徘徊,就象没有多少学问的官员经常出笑话一样。只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才有优秀的人才;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各行各业。“生产—技术—人才”是大忙人的思维程序,经常是事倍功半,而“人才—科技—产业—社会”是大师大家的思维方式,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表达。

二、解决途径与科学对策

解决农民教育的体制性障碍,需要“第三者评价法”,即邀请跨行业、部委的专家、学者,甚至毫不相干的专家、学者、资深记者、随笔作家、企业总裁来一起研究、讨论,这样的开放式讨论才能出新思路,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尤其要解决“大三农”、“小三农”的体制问题更是如此,不能受行业、部门、单位一时一地的利益驱使,这样走不出农民教育的低迷怪圈。解决农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则可以邀请农业、教育专家或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科研、技术推广工作者来一起分析研究,共商解决途径和方法。

(一)继续开展农科教结合即使实行“大部制”逐渐改革获得成功,从大的方面缓解了“大三农”的问题,但国家财政、计划、科技、教育、广电、文化、出版、部队、团中央、妇联、科协等跨行业、部门职能还一时难以全都通过建立大部委来彻底解决,因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跨行业、部门的农科教结合,解决“三农”问题,这是无论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和社会力量统筹、协调、高效运作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越是在乡村基层农科教结合越实行得好和彻底,问题在于上边,资源优势和头绪都在上面,因此,可以说农科教结合是为了解决现代社会专业化、市场化出现的断层和空缺问题而创造的有效办法。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应设在农业部,农业部可以新设农村发展局,主管这项工作。

现有的农业部人力资源发展中心、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内增设或单独成立“中国农业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设置多个农业教育职能处,如农民教育处、农村职业教育处、农业继续教育处(或干部教育处)和“三农”教育政策研究室等,主要研究、设计、执行和监管农业干部教育与农民教育项目,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一项制度创新和保障。进一步设想在农业部机关内恢复教育司的原有职能也不是不可以,如现在的人事司调整为人事教育司,司内增设上述除了研究室外的3个处。由于农业的产业生产特性,科技推广作为支撑生产的硬件倍受本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而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软件,从管理体制上应与劳动人事部门紧密结合更为科学、合理和持久长效。根据这一理论,如成立农业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应归属劳动人事部门领导和管理,单独成立事业单位为适宜。

(二)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小三农”问题

农业部门过去也尝试过如何解决“小三农”的问题,但是在短短的任期内解决这么艰难的体制问题,对哪一届领导班子来说,都是棘手的问题而被束之高阁。解决途径有多种方式:一是通过由同一位副部长统一领导农业科学院、技术推广中心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过项目和资金的形式整合资源、统筹运作,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纵横交错的行政领导体系中很难落实,最后还是回到松散式的管理,成为理念中的统筹协调,实际上离落实还有很大距离。二是技术推广组织、农业教育部门与农业科学院整合职能和资源,统一组织开展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如果强调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的职能,这就是最好的选择。三是稳妥、保守的改革,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通过职能、资源的整合,而农业教育职能还是独立存在,但是要加强县、乡、村的农民教育职能,加强县、乡农民教育组织机构,不能象现在这样上面头部很庞大,下面很小、很弱。

(三)农业院校是农民教育的制度性保障

从专业化、市场化、合理化分工角度,还是农科教结合的视觉,农业院校都是农民教育的主力,这是其学校制度与性质所决定的。即使从农民教育的内涵、形式来说,农民教育的主体是农业院校,而不是其他。过去,强调农民教育是政府行为,但这个出于发展初期的经验性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换,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始终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农业院校就是政府为开展农民教育而设置,其所有资源和职能就是开展农民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投入,也多半都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即使为了取得实效而建立教育券、实行招标、公示课程、公示教师,这都只不过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改进,不可能离开学校这个平台来实施。目前,因所有农业院校是隶属于教育部门管辖,而农业部门只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出现了农业教育职能人为被分割、游历的现象,农业教育专家曾多次呼吁解决这个问题,但因为涉及管理体制的大问题被疏忽或默认现行运行模式而始终没有触及问题本质。农业院校积极参与农民教育,还是要通过农科教结合来解决,通过农业部农村发展局和教育部职成教育司共同打造运作平台,制定人财物专用平台,可以在原继续教育学院(成教学院)建立平台,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和计划,包括对培训者的培训、农民教育的研究和较高层次的农民教育。从教育发展特点和规律看,农业高校要成为农民教育的火车头,如果否定这一规律,高校这个国家巨大的资源被搁置而游离,其后果是惨重的,这是我国教育家审慎思考的重大问题。设在省城或地、市行政中心区的农业职业院校负责乡村的农民教育师资培训、编制农民教

育的教材,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开展骨干农民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县、乡、村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实效性比较强的技术培训和经营、信息服务。从长远看或国际比较,农民教育的主体从各级政府转由农业(民)院校及其培训机构承担是不争的事实,农业(民)院校是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农民教育的火车头和主渠道,也是制度化平台和保障。农民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形式是多年来教育界反复讨论的复杂问题,应专门研究解决。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农民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职业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创业和就业为核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也是素质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成果和产物。任何国家的教育水准无法超过教师水准,因此,提高教师水平也很重要。教育水准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学校、培训机构的教育设施上。这是从教育学视野思考如何改进农民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以往通过一再强调农民素质低,说明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再过10年、20年还这样说是不可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新型农民教育也不能与过去的农民教育完全隔绝,另立炉灶,而是更好地继承、发扬与光大,农民教育依然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是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永恒的主题和难题。这是农民教育的地区差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所决定的。农村教育不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或受阻,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摆脱其地区差异性、实施艰巨性和发展的长期性。

正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教育要遵循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还要遵循农业发展的规律,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为核心,就不可能是单一培训过程,而是多环有机循环系统,即农民所处环境与产业结构决定着农民的教育需求,那就是当地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当地人力资源—农民智力资源“双开发”和“不可分离性”,既为升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兼顾性”,而且后者更显重要,也正因为这种“双开发”特征,农民教育就不可能是单向、机械的培训,而是教育需求——选拔教育对象——教育培训——扶持(政策、投融资、物质技术支持等)——跟踪指导——联合经营——形成共同体(企业会员、农民协会等)——投资教育培训。这既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也是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探索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型农民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正是探索我国新时期农村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并选择适合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道路与方法的过程。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和实践。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机循环系统,是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系统工程,不再是单

一、单向、封闭、垄断的体系,而是形成有机体和循环系统,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为中心,以创业和就业为核心,以形成社会共同体为纽带,以科学、合理的布局、层次、结构、开放为支撑,以培养造就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改进的现代农民,构筑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为宗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现代农民教育,也要在构筑科学理论体系和社会实践中与时俱进、动态发展,与国际接轨,与世界文明同步。

(五)农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教育如何搞?这里说的新农民教育是指农民通过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学习和实践,成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新起点,提高素质过程的新面貌和新气象,接受新教育后的农民具有比过去更高的素养和能力,有新的创意和创造。农民教育要有新起点、新气象和新面貌,首先要针对原有的状态进行必要的改进,即扬弃,继承、发扬和改进。那么,原有的农民教育状态又是怎样呢?我们不妨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和分析,同时,要有具体的改进对策和措施。不妨一改以往陈旧的文风,引用“一点通”的风格和平台,简明扼要地表述,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这是一种新的尝试。(1)教育方向:农民教育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脱离农村、农民实际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按需求培训,不断改进。加强农民需求调查,制定培训计划后,反复征求意见并随时修改完善。(2)教育体系:农民教育体制被封闭、垄断、弱化,脱离行业指导和支持,政府投入效益在下降。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开放有序的农民教育体系,形成农业院校、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有效体系和机制,建立和完善高、中、初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农业行业领导和支持。采用“农民点菜、专家下橱、政府买单”制度,建立和完善监督和评价制度,提高培训效益,政府退出人财物的直接管制。(3)教育机制:各级政府组织培训,走形式多,效益不大。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组织和参与培训,做到培训、就业、创业、扶持、联营相结合,以创业教育为主线,注重培训实效,让农民受益和满意。(4)教育重点:先导农民培训不够,分散培训,条块分割,缺乏创业型区域农民领袖的教育和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加强创业农民和先导农民培训,培养新农村带头人,创办农民EMBA、CEO培训班。(5)教育层次和形式:农民教育不分类别和层次,过于注重教育培训规模和形式,内涵发展不够。改进对策和措施是: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按需求发展,探索和建立培训-扶持-创业-联营相结合的农民教育新模式。(6)教育内容:农业和教育相脱离,农村发展和农民教育相脱离,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脱离,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成为教育和农业部门的体制死角。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农业部和教育部紧密合作,建立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增加投入,加强引导和服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都应进入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理顺农民教育体制和机制后,教育培训主体就明确了教育目标和任务,教育内容还要和农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并不断矫正和完善。(7)教学方法: 教师只关注学科分类和教学水平,多数农民听不懂,学不到,也做不了。农民学员毕业或结业论文缺乏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大都流于文字形式。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简明扼要、易懂易学、便于操作,增加成功农民的案例介绍和讨论。学员论文改为创业设计,针对自己和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写出具体、可操作的创业、创收和营销计划或可行性方案。(8)教育教材:农民教材的出版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关注农民实际和实效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打破农民教材统编格局,由培训部门和社区政府联合编写,加强教材的实效性,增加乡土教材比重,降低教材成本。

(9)教育证书:农民教育证书管理混乱,干扰农民教育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改进对策和措施是:国家统一证书管理,合并为1种证书,统一价格,降低价格,防止追求证书利益。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过剩还需要转移就业的国情,农民从业资格门槛不能太高、太多,需要合并、统一和简化。(10)教育研究:农民教育研究不够,对农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把握不准,只有政府一种声音,缺乏反馈、矫正机制,缺乏科学、有效的对策。改进对策和措施是:政府、大型企业组织专题研究,确立农民教育发展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并不断矫正和改进,探索和建立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建立公立和民营教育部门和谐竞争和互为补充机制。

下载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农民增加收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员的思考

    区域行销 交流探讨 增员的思考 ◎ 长春 增员是为了增“圆”,主管人员要想圆融地征求到满意的保险行销人员,实有必要 对追求高成就者做一增员是为了增“圆”,以求圆融地征求......

    粮食生产十连增 农民增收十连快

    粮食生产十连增 农民增收十连快 3月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深化农村改革、保障粮食安全等问题回答了提问。 韩长赋表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

    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及思考

    生命科学学部2010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民生活费用收支调查班 级:XXX 学 号:XXX 姓 名:XXX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这次我所调查的三户对象是我家乡居民。通过这次调查发现了......

    农民收入支出情况调查及思考(推荐)

    生命科学学部2010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班 级:09级动植物检疫3班 学 号:200941918313 姓 名:彭婧雅农民收入支出调查及思考这次我所调查的三户对象是我......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评析

    关键词: 农民 专业 合作社 法律 内容 提要: 我国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的重大举措,它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 农村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关于我国农民增收的新思维

    关于我国农民增收的新思维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推动理论创新是重要前提,加快制度创新是根本保证,促进科技创新是基本途径。 农民收入......

    关于增强化党员意识的思考

    ,就是占不了便宜,也决不肯吃一点亏,否则就耿耿于怀、消极以待,甚至向组织吵闹;即使属于正常的政策执行,只要觉得与自己的利益愿望有距离,就会以各种理由规避或“变通”。在这些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