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中药,我国药品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几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医药产业都能独善其身,未受较大影响。经过十年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重庆、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00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xxxx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xxxx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xxxx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xxxx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xxxx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对药材示范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对种植典型户建档立册,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药材发展种植过程中的种子、技术、销售等困难,确保已成规模的药材基地不因外部因素受到破坏。加大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议由县中药材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全县范围内中药材资源开展一次资源普查,并建档管理,对稀有药材进行跟踪保护。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避免产业结构重复、产品项目雷同等现象,既要确保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又要制订大型医药企业引入规划,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
第二篇:对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中药,我国药品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几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医药产业都能独善其身,未受较大影响。经过十年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xxxx、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xxxx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00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xxxx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xxxx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xxxx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xxxx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xxxx—2020年)》将xxxx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xxxx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对药材示范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对种植典型户建档立册,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药材发展种植过程中的种子、技术、销售等困难,确保已成规模的药材基地不因外部因素受到破坏。加大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议由县中药材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全县范围内中药材资源开展一次资源普查,并建档管理,对稀有药材进行跟踪保护。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避免产业结构重复、产品项目雷同等现象,既要确保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又要制订大型医药企业引入规划,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使相关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集群发展。结合我县中药材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中医药产业错位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形成差别化竞争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发展布局,重点要依靠招商引资来增加产业投入和新品开发。在我县出台的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尤其要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从企业落地、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加以扶持。继续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争引入1—2家具有影响力的世界500强医药企业落户园区。向上争取国家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国家扶持农业的多种专项资金,打捆使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着力构建一个地区级医药产业集群,把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三)引导企业创新,增强竞争能力。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兽药产品及日化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对新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促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推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抓好专业人才集聚工程,帮助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建议每年对从事中药材和中医药管理人员开展1—2次专业培训。鼓励县级用人单位优先选拔医药领域高端科技人才,县政府可酌情解决住房、落户、子女上学、生活待遇等问题。此外,还应牵头成立武陵山区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建立信息、融资、招商等互通互助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增强新兴产业的行业竞争力。
第三篇: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中药,我国药品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几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医药产业都能独善其身,未受较大影响。经过十年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xxxx、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xxxx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00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xxxx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xxxx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xxxx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着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xxxx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xxxx-2020年)》将xxxx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xxxx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对药材示范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对种植典型户建档立册,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药材发展种植过程中的种子、技术、销售等困难,确保已成规模的药材基地不因外部因素受到破坏。加大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议由县中药材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全县范围内中药材资源开展一次资源普查,并建档管理,对稀有药材进行跟踪保护。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避免产业结构重复、产品项目雷同等现象,既要确保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又要制订大型医药企业引入规划,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使相关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集群发展。结合我县中药材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中医药产业错位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形成差别化竞争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发展布局,重点要依靠招商引资来增加产业投入和新品开发。在我县出台的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尤其要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从企业落地、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加以扶持。继续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争引入1-2家具有影响力的世界500强医药企业落户园区。向上争取国家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国家扶持农业的多种专项资金,打捆使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着力构建一个地区级医药产业集群,把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三)引导企业创新,增强竞争能力。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兽药产品及日化产品的研发力度。加强对新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促进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推广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抓好专业人才集聚工程,帮助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建议每年对从事中药材和中医药管理人员开展1-2次专业培训。鼓励县级用人单位优先选拔医药领域高端科技人才,县政府可酌情解决住房、落户、子女上学、生活待遇等问题。此外,还应牵头成立武陵山区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建立信息、融资、招商等互通互助机制,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增强新兴产业的行业竞争力。
第四篇: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做大做强“药、水、游”三篇文章。面对新机遇、新形势,作为“绿色氧吧”的××如何让旅游产业乘势而上、快步跟进,实现大发展?如何为经营绿色××注入新的活力?结合××县情,谈几点肤浅的意见。
一、发展旅游产业是××的战略选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朝阳产业”,并且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大提高的强劲势头。它以其关联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投入产出高等显著特点,被经济人士称为西部开发的第一桶金。据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产业每收入1元,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增效4─8元,旅游产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就能间接为相关行业创造5个就业机会,其投入产出也是一般加工工业无法相比的。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把旅游产业作为“三大产业”之一做大做强,这充分说明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旅游产业是顺应国际国内外潮流,立足资源优势,符合××实际,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1、优美的自然风光奠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绿色森林植被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3,是国家重点天然林保护区,有国家珍稀保护树种33种。中医药材质量上乘,无草不药,盛产中药材420余种,中医药文化积淀浓厚,是我国药文化发源中心之一。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工林麝驯养基地,盛产名贵中药麝香,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县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22种。县域河网密布,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全县大小河溪2740余条,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水源重点保护区。境内地质构造奇特,有世界第一大“天生桥”,黄柏樘地穴深不见底,天坑峡峡谷幽深,溪水纵贯,是地质科考、旅游探险的最佳去处。山水风光巧夺天工,林海瀑布,草甸湿地,奇峰幽峡,飞禽走兽,珍木异草等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2、淳朴的民风异俗丰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享有“一脚踏三省”之称的鸡心岭,奇景繁多,民风淳朴,民俗各异,山野田园风情浓郁。“湖广移民”人文遗存众多,风土人情四方八杂,十里不同。大榆河外来棚户原始风貌至今保存完整,原始生活风情神秘古朴。海拔2917米的大巴山主峰化龙山位于县境西部,山地立体气候、森林植被垂直带谱显现,素有“物种基因库”、“野生动物乐园”之称,来此领略“一山有四季,五里不同天”的奇特自然景观。××自古就是川陕鄂商业贸易和商贾客旅的重要通道,素有“陕西南大门”之称。
3、独特的区位优势带来了××旅游产业发展的难逢机遇。××地处黄河、长江两大经济文化带融汇区,北连西安安康,南接重庆三峡,东承神农、恩施,西启岚皋、平利,承南启北,连接东西,是西北地区进入长江大经济文化带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大开发的战略结合部位,既是联接古都西安──安康瀛湖──大小三峡──神农架原始林区──恩施土家人文风情──张家界绿色旅游热线中的重要驿站,又是陕西绿色旅游的重要补充。独特的区位优势必将促进××旅游资源优势更快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4、完备的配套设施打造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我县正在与邻县共筑省级公路网,着力建设新三峡陆路大通道。平镇公路二级路项目正在实施。针对公众休闲娱乐度假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些休闲度假、娱乐观光、自然野趣等旅游品,如“南江河漂流”、“野生动物观赏”、“农家乐”等。以宾馆饭店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上档次、有特色的宾馆饭店已发展到5家,床位数200多张,具备了一定的接待能力,宾馆星级创建达标正在有序进行;旅行社也正在加紧筹备组建,以生态旅游为特色的“农家乐”已建成26家,环境优雅,服务档次高,我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定位:以“绿海甜园”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调,以奇山秀水、寻幽探胜、珍木异草、品氧减压、赏药保健为重点,打造高品质都市休闲娱乐,大众化野郊观光度假旅游品牌,发展自然生态休闲观光度假旅游。以安康、西安、渝东、鄂西地区为主客源市场,不断拓展周边省市旅游客源市场,为都市游客、商务游客提供高效优质的自然生态观光考察旅游服务。战略思路:按照上述定位,全县旅游产业开发应环绕县城,依托“三线”(207省道、曙双路、平镇路),重点开发六大景区(养麝场、三道门、天生桥、鸡心岭、三大峡、药王山),使全县旅游景区(点)呈交叉网状型发展,形成集科考探险、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绘画写生、摄影创作、自然观光、农家游乐、人文访古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满足游客幽、险、趣、妙、奥、野等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需求,为人们营造一个快乐、温馨、亲近自然的休闲度假空间。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1、搞好规划设计。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要,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内容及线路开发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聘请国内专家,用发展的眼光,按照生态
第五篇:对发展我乡花椒产业的思考
对发展我乡花椒产业的思考
今年6月至7月,按照组织安排,我参加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自己看问题的前瞻性,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我进一步掌握了农村基层干部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受益匪浅。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在清华学习时不少专家和教授也要求我们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农业是“三农”问题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农业的产业化又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因此要切实把农业产业化摆到“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各类资源,全力加以推进。近年来,xx乡通过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村政治保持稳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特点,就如何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谈一些初浅体会。
一、基本情况
龙万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是丘陵地区,完全具备种植花椒的自然条件,位于xx县城东,距县城13公里,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幅员面积48.1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200亩,总人口3.3万人。xx乡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是再生稻生产技术发源地、生猪养殖基地。
原来xx乡种植玉米、小麦等亩产约两三百公斤,每亩收入不过三四百元。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大力发展花椒产业,将龙万乡打造成xx县的花椒之乡。全乡规划三年内发展1.5万亩花椒,去年已完成栽种花椒苗50万株,在华利、程山、五余、月亮四个村重点发展,种植面积近5000亩。xx市锦鑫花椒责任有限公司投资在华利村建立占地200亩的花椒产业示范基地,由此带动全乡花椒产业的发展。目前花椒苗成活率高,长势喜人,已经通过县林业局的检查验收。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因地制宜,选准产业。产业的选择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成败。我乡根据本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和市场认真调研分析,在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作出的发展花椒种植产业的选择,经实践证明是一条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花椒树喜钙耐旱,地区海拔较低,年均气温17.5℃,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雨量较少,非常适宜花椒生长。特别是荒地、旱地对花椒生长具有特 1
殊的作用,同时,由于花椒树根系发达,能深入石缝之中,不但能抵御干旱,还能起到较好的固土保水作用,因此,花椒长势较好。
二是政府引导,强力推进,形成规模。乡党委、政府对花椒产业高度重视,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明确了发展目标。一方面将该产业作为优化农业结构、推进扶贫开发、带动群众增收、促进生态建设的综合性产业,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资金,多方位、多渠道进行综合扶持;将该品种作为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首选树种之一,对项目捆绑整合,推进花椒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大力争取上级的资金、项目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并采用领导包村、村干部示范带动等,有力地推动了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突出科技,规范种植。我乡将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作为花椒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一方面着力构建科技支撑体系。争取县林业局、农业部门对花椒种植技术指导,加强对花椒种植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大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组织有关人员赴沿滩等花椒产区学习、取经,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目前广泛种植的花椒品种就是经精心培育、改良,试种成功的九叶花椒属新品种,具有适应性、抗旱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特别适宜在我们地区的种植。与其它地区的品种相比,芳香油、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等有用成份的含量都较高,品质一流。政府帮助种植户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实行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收,在育苗、移栽、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种植环节技术人员都直接到现场指导、检查把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四是宣传发动,树立典型,转变群众观念。为推进花椒产业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发展花椒产业动员大会,各村也分别召开院坝会,向群众讲解发展花椒产业的“钱景”及种植技术,把政府引导转变为群众的自发行动。同时,狠抓典型和示范带动,去年,由自贡市锦鑫花椒责任有限公司投资在华利村建立占地200亩的花椒产业示范基地。为群众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的种植。还要求村干部带头种植,有力的推动了花椒产业的发展,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
三、存在的问题
我乡的花椒种植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
一是种植规模偏小。与其它花椒主产区的种植规模相比还有距离,目前我乡5000亩的种植面积还较小,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不利于市场知晓率的提高,也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是政策不稳定,缺乏持续性,群众急功近利,制约花椒产业的发展。由于退耕还林政策不稳定,落实兑现补贴的面积小,影响部分群众发展花椒产业的积极性,另外,我乡花椒种植较其它地方起步晚、时间短,而不农民存在急功近利心理,对发展花椒产业信心不足,再加上花椒须三年后才见效益,农民现实想法:不如小麦、玉米等当年收益,这样有不少农户存在挖花椒树还耕现象。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虽然近年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了通水、通路,但受资金缺乏等因素影响,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水利设施不足,旱季灌溉用水还得不到稳定的保障。特别是在提高科技种植水平,推进无公害化生产等方面的设施还较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抵御旱灾、雹灾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
四是管理粗放,花椒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目前,多数种植户没有掌握花椒栽培、管理技术,栽上就完了,不修剪,戓修剪技术不规范,基本处于无技术管理状态,另外,采摘烘晒方法有待培训和提高,目前花椒主要依靠阳光自然晒干,一旦遭遇阴雨天气,就会影响花椒的品质,这些都会导致农户对花椒产业信心的缺失。
四、对发展壮大花椒产业的思考
我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非常必要,也面临极为有利的因素。一方面我乡几个村正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同时,我乡适宜花椒种植的区域面积较广,充分利用我乡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将工程建设与花椒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必将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花椒作为人们普遍食用的传统香料之一,市场需求量较大,以花椒为原料精深加工的各种调味品市场销路较好,花椒及花椒制品在外贸出口上还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四川等地的花椒已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花椒除食用价值外,在药品、化妆品和许多化工产品生产中都具有广泛用途,目前对花椒用途的深度研发及花椒精深加工正蓬勃发展,花椒的用途正不断被挖掘,花椒产业的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调研分析,对我乡花椒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规划目标体系。根据花椒生长所需的地理、气温、日照、土壤等条
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考察和试种,摸清全乡适宜种植花椒的土地分布情况,掌握基本面积,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总体规划,编制全乡花椒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各种植区域的实施方案,努力扩大我乡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将我乡建成全县重要的花椒产地。同时,近年也在积极发展农户加公司模式,采取、合作发展、互惠共赢的方式共同建设基地、开创市场、打造品牌,也是推动花椒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是健全引导扶持体系。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稳定的投入机制,研究出台扶持支撑政策,加大对花椒产业的引导扶持力度。对适宜花椒种植的区域,整合农业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结合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种林护林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情况,引导抓好花椒种植。鼓励金融机构对花椒种植户提供信贷支持,对种植户发放小额扶贫贷款,解决好资金问题。做好花椒产业的农业保险工作,解除农户后顾之忧。强化品牌战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搞好市场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不断壮大产业。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实力雄厚的花椒企业和食品加工等相关企业到我乡收购花椒,引导企业与种植农户采取签订单、规范种植技术标准、向农户提供各种服务、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同盟,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建成稳定的生产基地,保证稳定的产品质量,充分发挥好企业带动基地、带动农户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企业和农户的行为,确保农民、企业和合作组织的利益,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对发展花椒种植的村,由农业、林业等部门参与,建立花椒种植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成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加大对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服务力度,积极培养一大批种植能手和实用人才,在种苗选用和种植的各个环节统一标准,规范种植。加强对花椒的品种改良技术、品质退化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下作物多样性配置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种植科技水平,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