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

时间:2019-05-12 02:3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

第一篇: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

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成份之一。发展中小企业是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创造最大价值、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具有特殊性,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信贷风险。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中小企业规模相对不大,生产工艺先进性不强,产品知名度低、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无疑会导致信贷的市场风险。

2、信用风险。部分中小企业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偷逃国家税收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的现象仍有发生。伴生信用风险的因素仍有一定基础。

3、经营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不完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实际控制权集中,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能力不高,自身积累和创新能力不足,发生经营风险特征较明显。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发生必然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4、道德风险。由于目前社会征信系统还不完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表现得较为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真实,商业银行很难全面了解、识别和判断其真实情况。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

二、银行在与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合作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1、“市场化”运作原则。据安博尔中诚信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5年左右。因此,在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合作中,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谋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必须坚持市场化的运作原则,相机而动,一笔一清。

2、“现金流至上”原则。衡量企业还款能力最核心的指标是企业的经营净现金流量,在与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合作的全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和把握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合理安排贷款品种、期限、回收方式等,确保我行信贷资金安全。

三、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1、合理细分市场,科学把握信贷投向。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风险控制、价值发掘和客户管理的角度,对中小企业客户群体进行合理细分,并实施差别化的信贷发展策略。

2、优化风险管理体系,突出第一还款来源。一要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要求,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客户评价;二要从严把好中小企业客户信贷准入关。坚持放贷标准,把好准入这一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三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调查、审核、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制度。加强贷后跟踪检查,特别要掌握企业资金流向,强化资金结算管理,突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控。

3、完善贷款担保手续,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现金流即第一还款来源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还要采用抵(质)押等方式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4、加强定价管理,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一是根据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标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二是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产品组合方案,通过产品组合提升客户价值回报,减少风险损失;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类、损失拨备、呆账核销的风险补偿机制。

5、建立与中小企业信贷文化相适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要制定专门的风险防范和业绩考核办法,突出对客户经理和审批人等从业人员的正向激励;二要建立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问责制度,加强对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

第二篇: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09-6-3信息来源:

【摘要】国际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观念和理论认为只有大型的公司才有可能开展国际经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开始涉足到国际市场中来,国际化因而也成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国际经营不仅能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 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同时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中 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与现状,提出我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的对策。

1.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其他因素的促进,越来越多的 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已经 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且浙江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 国的前列。然而,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较大企业 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如何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在经营国际化过程中要 面临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各种防范与规避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扶持、指导中小 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提供协助,是一个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的问题。

2.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图表中得到说明。中小企业在浙 江省工业企业总数中一直占据了大半江山,而且其比重逐年有上升趋势,中小企业数量在工 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 1998 年的 97.54%上升至 2006 年的 99.64%。

从 1998 年到 2006 年,虽然少数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趋势上

来看,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小企业是浙江省工业 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江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为浙江省的经 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与其他省市相比,作为浙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国际化方面具 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浙江总体开放水平处于国家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高。浙江较高的经济开放度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经营的大环境。而且浙江的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与全 球贸易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国际化程度越高,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 的紧密联系使其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国际化经营中。

其次,浙江的企业国际化在本土展开,外资已经在浙江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外资的引进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和引导作用。再次,随着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浙江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企业制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可称 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生产经营活动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国与国之间达到比较成本优势就体现为在价值链 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导致国与国之间被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分工的 现象,生产经营环节

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构成是不同的。[1]中小企 业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并不需要在所生产产品的一切价值活动上都领先,浙江外向型经济 发展多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这使得浙江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或价值链活动 某一环节上的优势,实施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

4.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尽管浙江省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中小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仍然较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4.1 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因而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 规模等条件约束,资本不是很充裕,资金的缺乏致使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上受到 限制,从而造成企业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因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连带影响,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上便显得较为软弱,银行考虑到对中小 企业进行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必定抱有谨慎心理,因而向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渠道 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使中小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的抵抗能力便十分微弱了。

4.2 信息风险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比较薄弱,信息闭塞。中小企业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没有能力像大型企业一样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收集机制或信息平台,因而对国外有关法律法 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资金管理、投资环境等了解不够,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敏感,缺乏面临风险时的应变能力,难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在中国加入 WTO 后,虽然关税壁垒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中的进口配额也逐步取消,并可以享受到诸如最惠国待遇 等优惠政策,然而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等,这些贸易壁垒多种多样而且经常变化,中小企业就很难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壁垒。

4.3 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 险。所谓资源位,就是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经济主体)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或适应的部分,就称为该经济系统的资源位。[2]根据这一定义,可知企业资源位则是指 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和适应的广义资源,而企业资源个人化是指企业的核心资源转化为个人所有。对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 客户资源和核心技术资源,这两者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相对于以实物形态存在 的有形资产来说更难进行保护与管理。其中,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资源一般掌握在作为企业创 始人的核心管理层手中,因此核心技术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般不会产生很大影 响;但客户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多数没 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而主要是用OEM方式进行经营,所以客户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之一,一旦客户资源被个人掌握并离开企业带走客户时,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小 企业由于机构比较简单,难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分工管理制度,因而某个人包办某项 业务的现象难免是存在的,产生企业资源位个人化现象自然在所难免。

4.4 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尽管在专业化技术创新上拥有一定优势,然而却缺乏投入研究 与开发的成本,在技术人才上也处于劣势。尤其是我国包括我省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 中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WTO 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自由 贸易来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方面中国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这是一个浅层的 优势,你如果在浅层开发这个优势,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卖苦力,打苦工。深层的比较优势 不是一个企业的比较优势,而是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中国现在在国际分工中,基本上是在 打苦工。宏基的施振荣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价值链的两头‘设计和研发’是翘起来 的,中间环节‘制造’是很低的。而且施振荣说,微笑曲线翘得越来越厉害。”[3]如果继续利用 人力资本优势,我省中小企业便只能停留在 OEM 方式上,而无法真正做出自己的品牌。另 外,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极有可能遭遇反倾销诉讼,产品不仅失去 原有市场,还要遭受巨额损失。

4.5 文化风险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定会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 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例如,有些国际化企业在国内的营销方式十分成功,所以在国际市 场上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营销方式就是最可取的,而不根据目标市场当地的文化特征与消 费习惯改造产品以适应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显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再有,各国语言文 化背景很不相同,在对某品牌或广告语进行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便很可能会曲解原文的意 思,例如在中国,把“山羊”作为某商品的商标是很正常的,而在英语中,山羊“goat”却有“好 色”的意思,这样一来,作为商标就很不恰当了。[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中小企业要 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问题,因而,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仍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方能走好国际化之路。

5.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风险类似于金融风险,也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予以分散;而系统风险是市场固有的,企业只能防范,不能消除它。而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可能导致风险防范不利 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行为、社会服务体系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协助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在防范 国际化经营风险时所需的措施。

5.1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政府协助行为

5.1.1 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融资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地方政策性银行等给中

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其他金融服务,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与担保体系,通过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的条件来拓 宽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另外,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自己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由各中 小企业通

过缴纳会费加入互助基金,从而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金额。通过解决中 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从而可以使中小企业的抗 风险能力得到一定的保障,防止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措手不及。

5.1.2 信息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薄弱、信息闭塞,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服 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由行业、协会牵头,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中介,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服务。政 府还可以利用与其他国家外交中收集信息的成本优势收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需要的诸如 法律政策、贸易壁垒情况等信息,将信息作为公共物品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企业。此外,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联合构建网络优势,互通信息,以降低 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网络成员之间较为固定的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来降低国 际化经营的风险。

5.2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内部管理措施

5.2.1 逐步摆脱 OEM,发展品牌营销 目前,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对产品的质量要

求很高,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很强,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十分完善,对生产者责任的要求也很高。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企业可能要承 担很大的赔偿责任,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防 范国际化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省乃至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都是劳动力优势,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进行贴牌生产,因而,当前中小企业需要做的关键就是要逐渐摆脱贴牌 的影子,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是产品的通行证,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出口企

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而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积极争取获得各种国际认证。正泰集团便是在品牌战略上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典型。总部位于 浙江乐清的正泰集团是一家以制造电器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正泰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CB 安全认证、美国 UL 认证、安比利时 CEBEC 认证、荷兰 KEMA 认证、德国 VDE 认证、意大利 IMQ 认证。

5.2.2 组建企业集群,减低市场密集度

为了减少市场开发成本,降低费用,在中小企业中可能会出现整个地区的某类产品出口 集中在几个国家或地区,这样虽可以减少成本,但是容易造成市场过早饱和,由此引起企业 间的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引起的低价政策又容易遭致进口国的反倾销,这样就难免会引起 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组 建企业集群来规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中小企业集群能借助群内企业的网络,发展国际化 经营的优势,对于防御风险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提高“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方便 中小企业即使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浙江省以小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现象并不乏见,例如,义乌企业在南非等国设立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温州企业在巴西设立的“中国商城”,海宁企 业在莫斯科设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等,此外,还有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 企业群、永康的五金小企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小企业群等。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仅 靠个体力量,单枪匹

马进军国际市场的难度比较大,风险较高,而依靠企业集群的力量则可 以提高总体的竞争优势,更好地防范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5.2.3 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人才管理

风险是中性的,在给企业带来威胁的同时还能带来机会,因此,如何把握风险带来的机 遇,驾驭风险,利用风险是把握企业命运的关键,而人是把握风险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 应借助机制,广泛吸收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以人 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 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 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同时,中 小企业还应进行制度与观念创新,完善组织机构,避免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客户等资源集中到 少数人手中,防止企业资源位个人化带来的风险。

5.2.4 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规避文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在国外环境中生存,因而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异国 的文化,而对文化差异的不熟悉难免会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障碍,带来风险。鉴于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国战略联盟来规避国际化的风险。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或各自的战略目标,在国际范围内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 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松散合作模式。[6]小企业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与异国文化的摩擦,利用联盟一方的本土优势,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 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在他国的文化环境中可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引进 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出口产品,从而提高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6.结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世界的企业群体中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而且是科技创新的推进器,是托起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就浙江省 而言,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绝大多数,创造了大量的 财富,而且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之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策 略,研究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对策,是为了使 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营,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中小企业走向 世界的趋势更加迫切,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规避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对于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爱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战略与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 吴敬琏,周其仁,储小平等.《“走出去”的思辨——本刊“2004民营企业国际化.深圳沙龙”精彩观点》[J],《IT

经理世界》,2005年1月5日,第22页.[4] 尹柳营.《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金一群.《文化温州——昭示新温州模式的真谛》[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年 5 月.[6] 董蕙梅.《跨国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82~83页

发布时间:2008-7-25

第三篇: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与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徐琼霞

1.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其他因素的促进,越来越多的 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中小企业大省,中小企业已经 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且浙江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 国的前列。然而,中小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往往较大企业 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如何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在经营国际化过程中要 面临的风险,并针对风险采取各种防范与规避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扶持、指导中小 企业国际化经营,给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提供协助,是一个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的问题。

2.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图表中得到说明。由表 1 可见,中小企业在浙 江省工业企业总数中一直占据了大半江山,而且其比重逐年有上升趋势,中小企业数量在工 业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重从 1998 年的 97.54%上升至 2006 年的 99.64%。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总产值对浙江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总产值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从 1998 年到 2006 年,虽然少数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小企业是浙江省工业 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浙江省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为浙江省的经 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有利因素

与其他省市相比,作为浙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国际化方面具 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浙江总体开放水平处于国家领先地位,经济开放程度高。浙江较高的经济开放度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国际化经营的大环境。而且浙江的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见表 3),与全 球贸易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贸依存度越高表明国际化程度越高,浙江经济与全球经济 的紧密联系使其中小企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国际化经营中。

其次,浙江的企业国际化在本土展开,外资已经在浙江经济中占了较大比重。外资的引进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和引导作用。

再次,随着生产社会化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浙江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 要组成部分。企业制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关联的经济活动,或可称 为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每一生产经营活动是这一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各环节所要求的生产要素相差很大,国与国之间达到比较成本优势就体现为在价值链 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导致国与国之间被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分工的 现象,生产经营环节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要素构成是不同的。[1]中小企 业开展国际化生产经营,并不需要在所生产产品的一切价值活动上都领先,浙江外向型经济 发展多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和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中小企业集中的行业,这使得浙江中小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可以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或价值链活动 某一环节上的优势,实施国际化生产经营活动。

4.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尽管浙江省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在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中小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仍然较大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4.1 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因而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 规模等条件约束,资本不是很充裕,资金的缺乏致使中小企业在人才培养与技术开发上受到 限制,从而造成企业人才和技术积累的不足,因而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连带影响,中小企业在信用担保上便显得较为软弱,银行考虑到对中小 企业进行贷款等金融服务的风险较大必定抱有谨慎心理,因而向银行贷款这一重要融资渠道 对中小企业来说变得可望而不可及。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使中小企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小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的抵抗能力便十分微弱了。

4.2 信息风险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比较薄弱,信息闭塞。中小企业受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没有能力像大型企业一样能建立起自己的信息收集机制或信息平台,因而对国外有关法律法 规、金融政策、外汇管制、资金管理、投资环境等了解不够,对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不敏感,缺乏面临风险时的应变能力,难以减少和转移风险带来的损失。例如,在中国加入 WTO 后,虽然关税壁垒减少了,非关税壁垒中的进口配额也逐步取消,并可以享受到诸如最惠国待遇 等优惠政策,然而许多发达国家为了限制进口,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

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等,这些贸易壁垒多种多样而且经常变化,中小企业就很难及时了解和把握这些壁垒。

4.3 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着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资源位个人化风 险。所谓资源位,就是在广义资源空间中,能够被某经济系统(经济主体)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或适应的部分,就称为该经济系统的资源位。[2]根据这一定义,可知企业资源位则是指 在广义的资源空间中,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系统能够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和适应的广义资源,而企业资源个人化是指企业的核心资源转化为个人所有。对中小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是 客户资源和核心技术资源,这两者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相对于以实物形态存在 的有形资产来说更难进行保护与管理。其中,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资源一般掌握在作为企业创 始人的核心管理层手中,因此核心技术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般不会产生很大影 响;但客户资源个人化对企业的影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多数没 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而主要是用OEM方式进行经营,所以客户资源是其最重要的资源 之一,一旦客户资源被个人掌握并离开企业带走客户时,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中小 企业由于机构比较简单,难以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内部分工管理制度,因而某个人包办某项 业务的现象难免是存在的,产生企业资源位个人化现象自然在所难免。

4.4 技术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尽管在专业化技术创新上拥有一定优势,然而却缺乏投入研究 与开发的成本,在技术人才上也处于劣势。尤其是我国包括我省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化经营 中主要依靠的是人力资本优势,而不是技术优势。“WTO 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自由 贸易来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力方面中国企业有明显的优势,但这是一个浅层的 优势,你如果在浅层开发这个优势,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卖苦力,打苦工。深层的比较优势 不是一个企业的比较优势,而是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中国现在在国际分工中,基本上是在 打苦工。宏基的施振荣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价值链的两头‘设计和研发’是翘起来 的,中间环节‘制造’是很低的。而且施振荣说,微笑曲线翘得越来越厉害。”[3]如果继续利用 人力资本优势,我省中小企业便只能停留在 OEM 方式上,而无法真正做出自己的品牌。另 外,由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极有可能遭遇反倾销诉讼,产品不仅失去 原有市场,还要遭受巨额损失。

4.5 文化风险

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定会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 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例如,有些国际化企业在国内的营销方式十分成功,所以在国际市 场上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营销方式就是最可取的,而不根据目标市场当地的文化特征与消 费习惯改造产品以适应市场的特殊需求,这显然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麻烦。再有,各国语言文 化背景很不相同,在对某品牌或广告语进行翻译时,如果采用直译便很可能会曲解原文的意 思,例如在中国,把“山羊”作为某商品的商标是很正常的,而在英语中,山羊“goat”却有“好 色”的意思,这样一来,作为商标就很不恰当了。[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中小企业要 成功开展国际化经营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问题,因而,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仍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方能走好国际化之路。

5.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风险应对策略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风险类似于金融风险,也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措施予以分散;而系统风险是市场固有的,企业只能防范,不能消除它。而中小企业在分散风险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可能导致风险防范不利 现象,因此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管理不仅是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府行为、社会服务体系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协助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小企业在防范 国际化经营风险时所需的措施。

5.1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政府协助行为

5.1.1 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融资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地方政策性银行等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其他金融服务,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与担保体系,通过放宽中小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的条件来拓 宽中小企业的 融资渠道。另外,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自己的中小企业互助基金,由各中 小企业通

过缴纳会费加入互助基金,从而基金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金额。通过解决中 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从而可以使中小企业的抗 风险能力得到一定的保障,防止企业在面临风险时措手不及。

5.1.2 信息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薄弱、信息闭塞,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服 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由行业、协会牵头,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 会中介,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服务。政 府还可以利用与其他国家外交中收集信息的成本优势收集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所需要的诸如 法律政策、贸易壁垒情况等信息,将信息作为公共物品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企业。此外,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联合构建网络优势,互通信息,以降低 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网络成员之间较为固定的关系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来降低国 际化经营的风险。

5.2 防范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的内部管理措施

5.2.1 逐步摆脱 OEM,发展品牌营销 目前,我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对产品的质量要

求很高,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消费者的质量意识很强,另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十分完善,对生产者责任的要求也很高。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企业可能要承 担很大的赔偿责任,同时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提高产品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是防 范国际化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前,我省乃至我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都是劳动力优势,目前大部分产品都是进行贴牌生产,因而,当前中小企业需要做的关键就是要逐渐摆脱贴牌 的影子,进而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品牌是产品的通行证,而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出口企

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品牌战略,而实施品牌战略必须从产品质量抓起,积极争取获得各种国际认证。正泰集团便是在品牌战略上做得比较好的一个典型。总部位于 浙江乐清的正泰集团是一家以制造电器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正泰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

CB 安全认证、美国 UL 认证、安比利时 CEBEC 认证、荷兰 KEMA 认证、德国 VDE 认证、意大利 IMQ 认证。[5]

5.2.2 组建企业集群,减低市场密集度

为了减少市场开发成本,降低费用,在中小企业中可能会出现整个地区的某类产品出口 集中在几个国家或地区,这样虽可以减少成本,但是容易造成市场过早饱和,由此引起企业 间的价格竞争,而价格竞争引起的低价政策又容易遭致进口国的反倾销,这样就难免会引起 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组 建企业集群来规避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中小企业集群能借助群内企业的网络,发展国际化 经营的优势,对于防御风险能力差,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很难在短期内扩大规模的中小企业 提高“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还能为中小企业带来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方便 中小企业即使获取技术、信息和服务。浙江省以小企业为核心的集群现象并不乏见,例如,义乌企业在南非等国设立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温州企业在巴西设立的“中国商城”,海宁企 业在莫斯科设立的“海宁皮革专业市场”等,此外,还有绍兴的轻纺小企业群、宁波的服装小 企业群、永康的五金小企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小企业群等。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小企业仅 靠个体力量,单枪匹

马进军国际市场的难度比较大,风险较高,而依靠企业集群的力量则可 以提高总体的竞争优势,更好地防范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

5.2.3 进行制度创新,加强人才管理

风险是中性的,在给企业带来威胁的同时还能带来机会,因此,如何把握风险带来的机 遇,驾驭风险,利用风险是把握企业命运的关键,而人是把握风险的关键,因此,中小企业 应借助机制,广泛吸收国际化经营的人才。为了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必须以人 为本,进行组织制度、管理体制以及用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和选拔熟谙技 术、外语、经济商务、涉外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和具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高新 科技、法律、财务会计等知识的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适合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同时,中 小企业还应进行制度与观念创新,完善组织机构,避免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客户等资源集中到 少数人手中,防止企业资源位个人化带来的风险。

5.2.4 建立跨国战略联盟,规避文化风险

中小企业在从事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需要在国外环境中生存,因而不可避免会接触到异国 的文化,而对文化差异的不熟悉难免会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障碍,带来风险。鉴于此,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国战略联盟来规避国际化的风险。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或各自的战略目标,在国际范围内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 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一种松散合作模式。[6]小企业与当地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减少与异国文化的摩擦,利用联盟一方的本土优势,企业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消 费习惯、市场需求等,在他国的文化环境中可以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引进 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可以利用外商的销售渠道出口产品,从而提高 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6.结论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在世界的企业群体中占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仅是经济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而且是科技创新的推进器,是托起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就浙江省 而言,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绝大多数,创造了大量的 财富,而且中小企业数量如此之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开展国际化经营是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策 略,研究浙江省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与对策,是为了使 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营,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资源,更好地促进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中小企业走向 世界的趋势更加迫切,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分析优势与劣势,规避国际化经

营的风险,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这对于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1] 刘爱珍.《企业经营国际化——动因、战略与策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探讨与经营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 吴敬琏,周其仁,储小平等.《“走出去”的思辨——本刊“2004民营企业国际化.深圳沙龙”精彩观点》[J],《IT

经理世界》,2005年1月5日,第22页.[4] 尹柳营.《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与腾飞——国际化经营视角》[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 金一群.《文化温州——昭示新温州模式的真谛》[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年 5 月.[6] 董蕙梅.《跨国战略联盟——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河南金融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82~83页

第四篇:信贷合规与风险防范

信贷合规与风险防范

近几年,农信社信贷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三农”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业务的快速增长,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非应计贷款和不良贷款额有反弹趋势。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合规有效进行信贷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心。

信贷风险现状: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有了质的改变,信贷风险得到有效遏制,风险状况明显好转。合规建设活动以来,合规理念逐步增强,合规意识明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从目前情况看,信贷风险状况还不容乐观:部分员工合规意识淡薄,信贷违规现象还时有发生,道德风险难以控制,风险隐患较为突出;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压降难度增大,新增不良贷款控制不力,不良贷款有反弹趋势;不确定因素导致潜在的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逐步显现,并有加大的趋势。

信贷风险成因:风险防控意识淡薄,“三查”制度落实不够。长期以来,农信社一直存在“重经营、轻管理”思想,没有风险防控意识,自从省银监局、省联社加大对农信社的监管力度加大,施行了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大型检查后,合规经营深深的在员工中扎了根。贷款“三查”制度未能有效落实,贷前调查走过场,贷款双人调查未落到实处,资产盘点无序。贷时审查形同虚设,信贷专管形同虚设还是和以前没两样。贷后检查流于形式,不能深层次揭示借款人资信、经营管理等情况,往往是贷款发放后、甚至贷款逾期后风险才被暴露。贷后检查未尽职,建议是否在基层由信贷主管和专职人员进行贷后检查,或2-3个信用社成立一组,贷后检查是贷款风险防控重要一环,能有效控制顶名贷款肆虐,做到贷款风险提前防控;道德风险难以把控,违规贷款屡禁不止。虽然加大了违规贷款的整治力度,违规行为明显减少。理事长热线,近期违规人员处理,起到震慑作用。但员工个人素质、职业道德等参差不齐,顶名贷款,垒大户、跨区域等违规贷款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受利益驱使,吃、拿、卡、要现象依然存在,导致“问题贷款”难以清收。从处理人员来看,缺乏监督监控,形成事实处理晚矣。起到震慑作用,但无法挽回损失;风险责任界定不明,存量贷款管理不力。不良贷款一直是农信社较为沉重的包袱,经过央行票据置换及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战苦苦清收,目前才渐有起色。但由于人员调整、岗位交流等因素影响,往往出现对新增贷款管理较为严格,对存量贷款管理薄弱,存量贷款责任界定不明,特别是一些有问题贷款和个人的责任贷款,人员调离后,这些贷款在管理上就形成了“真空”,成为“烫手山芋”,人为造成贷款逾期,甚至丧失诉讼时效;切实实施岗位轮换提高贷款质量。客户经理实行跨乡镇交流能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弊是组织存款弱化,出现贷款营销及责任扯皮现象。建议在本乡镇或低比例跨乡镇交流,驻地片,贷款管理3000万元以上,有不良苗头的客户经理重点轮换,客户经理交流势在必行。

信贷风险防控对策: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构建完善内控体系。一是实行统一授权管理。建立有效的授权决策机制,建立统一的授权操作规范,适度上收贷款权,(现在贷款权限上收是个不错的措施)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内部控制监控防线,业务办理实行双人、双责,实行交叉控制;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与合规部门职能。作为信贷风险防控的中台,要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强化中台风险控制,制定和完善相关风险控制及责任追究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有效制度约束;同时,要有效发挥合规部门的作用,完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行为,将违规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强化内部稽核和审计。进一步强化内部稽核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稽核部门作用,不断改进稽核方法,有效增强稽核部门独立查处权,切实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让稽核部门敢于查处,敢说真话;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贷款质量。首先培育合规企业文化,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首先要强化营销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营销人员风险防控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从思想上重视风险防控,从操作上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客户经理的营销水平,打造一支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其次要培育合规企业文化。培育合规文化,要从总部高层做起,高层、特别是信用社负责人要主动合规、带头合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育员工合规意识,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杜绝违规现象发生,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进一步推进贷款核查制度。重点是核查贷前调查的真实性,特别是贷款用途的真实性。贷款用途真实性是控制跨地区、垒大户、借名等违规贷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防范和控制道德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贷款核查,可以有效防范违规贷款,也可以对信贷人员形成威慑,从而有效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坚持柜面办理,增强贷款透明度。信贷业务必须坚持柜面办理,要充分发挥信贷专管的作用,在资料审查、借款人身份核对、贷款资金去向等方面严格把关,有效增强贷款办理透明度,把违规贷款扼杀在柜面。

创新信贷产品,分散信贷风险。不断推出新的贷款品种,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局面。结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营业部推出汽车消费贷款,商用房按揭贷款,是不错的尝试。逐步提高抵(质)押贷款比例,缩小信用、担保贷款比例,分散信贷风险,全面提升信贷质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要合理界定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的责任。对违规贷款,发现一个重处一个,增加违规成本,要让违规人员付出惨重代价;对责任贷款,按照“尽职免责、失职追究”原则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催收不力、保全不及时等失职行为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责任,并按赔偿标准赔偿贷款损失;触犯法律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

严控顶名贷款切实提高警惕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注意公司的股东顶名贷款给公司使用或他人顶名贷款实为公司使用和别人顶名贷款给个体工商大户使用的情况。这类贷款应该说即有先前明知的,也有通过贷后检查发现的,同样也有贷后检查难以发现的。这些贷款存在着信贷人员主观上早已知晓而发放的,也有其根本不知晓而发放的。从主观上知晓而发放的这类顶名贷款来分析,大部分办贷人员感觉其顶名的贷款风险较小,认为不会造成损失,缺乏应有的制度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并存在监督制约环节乏力的现象,甚至是不以为然,而另一类是信贷人员其主观上根本不知晓发放的顶名贷款,往往是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在采取顶名过程中策划的较为慎密,从表面上很难发现借款人在贷款后给他人使用,并且真正察觉到系顶名贷款后,往往在核实过程中顶名者也会自圆其说其是自愿贷款给他人使用的。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顶名贷款的几点建议:加强学习教育,引导信贷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信贷操作规程和法律、法规,提高对发放顶名贷款的危害性认识,让信贷从业人员明白发放顶名贷款不仅仅是违规的问题,而可能违法这样一个高度来严肃对待;适当提高经营较好、规模较大、资产较多、效益较高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的额度,从而有效避免顶名贷款的现象;对已发现和已暴露的顶名贷款采取循序渐进的清收战略,能收回的逐步收回,能够落实到实际使用者名下的,只要条件允许并符合规定的可予以落实;下大气力从严控制新增顶名贷款,堵塞各环节上存在的漏洞;加大“三查”力度,对新增贷款从贷前的调查、贷时审查到贷后的检查,及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借款人贷款的申请和使用情况,并着重在调查时把好关,做到关口前移,从而有效避免调查不实、审查失真和贷后检查流于形式出现顶名贷款的现象;加大检查、监督力度,通过各种检查及各环节的有效监督制约,堵塞贷款管理中出现发放顶名贷款的漏洞;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对顶名贷款实行新老划段,对原有的存量顶名贷款实行限期整改,限期清收,从轻处罚或免于处罚。对新出现的顶名贷款已经查实加大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追究力度,实行从重处罚,从而有效避免顶名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

第五篇:中小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霍宪君学号 : 2009100757工商管理09级F2班

中小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伴随外部需求的急剧萎缩,国内一些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等状况,不少企业在经营上受到冲击,潜在的法律风险日渐显现,合法债权可能得不到有效追偿,少数企业甚至出现涉嫌犯罪的现象,上述法律风险如果得不到准确预见和及时处理,不少企业有可能走向衰落、倒闭和破产,最终影响投资者利益,导致劳动者失业,不利于社会和谐。现实生活中,多数大型企业在内部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较为健全,但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有限,一般外聘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总体上讲,小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资金财力、防范风险的能力方面更脆弱,由于中小企业的投资者及经营者对企业法律风险缺乏深刻认识,律师法律服务整体水平也不高,导致不少中小企业宏观上对法律风险缺乏认识,微观上(操作上)防范、控制法律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其法律风险一旦从隐患发展成为现实损害,将削弱企业实力及市场竞争力。

有关资料反映:在我国,中小企业户数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因此,探讨“防范中小企业法律风险”,已经刻不容缓。

当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在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和业务开拓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还不能充分发挥防范、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作用,无法全面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

1、法律顾问工作流于形式,不少企业家也只是在有纠纷时才想起顾问,律师顾问往往只是提供被动式服务,有的仅局限在诉讼领域;部分律师缺乏责任心,“顾而不问、蜻蜓点水”的现象随时可觅。少数律师受聘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往往是一种营销手段,仅限于“参观”式的诊断,进行“领导视察”般法律指导,在企业中仅仅起辅助作用。

2、从法律服务的内容看,律师服务偏重于代理商事案件诉讼(仲裁),不关心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对企业内外部关系缺乏从法律上全面思考的能力,疏于防范刑事法律风险和社会法律风险。顾问律师远离公司的核心决策圈,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发挥不了应有的影响,无法全面识别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更谈不上采取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花瓶”作用明显,不少企业及高管还被追究刑事责任。

3、在一些地方,法律服务潜规则盛行,少数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服务已经演变成洗钱的手段,个别律师几乎扮演 “挂牌的诈骗犯”角色,把高额顾问费中绝大部分以“回扣”的形式“返还”给企业领导、高管或者中间人,共同侵吞企业资产,近几年相关案件屡见报端。如果选聘职业道德差、专业水平低的律师,企业反而要增加额外的法律风险。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竞争性、高效率的经济体制, 是调节经济运行、合理配置资源, 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了解市场规则、运用市场规则、遵守市场规则,否则,就要付出高昂代价甚至被逐出市场。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安然、世通、中海油等公司案件,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怎样表现为法治经济和规则经济。这些鲜活的案例也一再警示人们:即使是大企业,如果管理者不具备依法治企的能力和素质,缺乏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也会遭受到灾难性的打击和损失。

企业的所有经营行为,在本质上表现为谋利行为,在形式上则通过法律行为而实现,例如员工聘用、对外投资、产品销售、材料采购等,都会引起法律后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行为是人类经济活动复杂化的产物,包含着各种风险,并基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纠纷。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中不懂或不遵守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管所造成的经济纠纷和涉诉给企业带来的潜在或已发生的重大经济损失。与纠纷发生后代理诉讼(仲裁)相比,企业事前法律风险防范成本低、效果好、工作主动,因此,“律师帮助企业全面防范法律风险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已经构成企业法律顾问核心工作”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主要内容就是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综合法律监控,并通过对监控过程中发现和反

馈的实际问题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逐渐优化法律风险防范的制度设置和操作流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完善的法律环境。

中小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从法律应用和操作层面上讲,投资者和经营者应当将法律风险意识完全融入企业决策、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加强企业与律师之间信息交流和互动,以实现防范法律风险、逐步健全中小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目的。

1、律师帮助企业树立私法、公法、社会法全方位法律风险防范的观念。近几年,中国富豪遭受“牢狱之灾”的比例非常高,富豪“落马”**接连不断,不少富豪纷纷“见光死”。对众多富豪、企业高管而言,诸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虚报注册资本罪等刑事风险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紧迫的现实危险。一旦富豪、企业高管被追究刑事责任,常常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自由被剥夺、财产被没收,企业还会因此而破产、倒闭。有效地防范企业的刑事法律风险,已成为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

三十年来,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化的转型阶段,在一定层面上看,社会氛围非常浮躁。颇受社会关注和争议的《劳动合同法》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为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浪潮,要求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开拓新产品和产品升级换代,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无法回避的社会法律风险,亦已成为防范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以盈利、发展为目的是企业的正当追求,以规范企业内外部关系为重点的民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已经基本初步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

法学界认为,我国法律体系,在宪法统帅的前提下,从部门法角度看,目前可分为三大块:体现国家权力强行干预、以国家为本位的公法,如行政法、刑法等;体现自由与效益、以个人为本位的私法,如民法、商法等;体现社会整体利益、以社会为本位的社会法,如经济法、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等。

可以看出,律师帮助企业树立私法、公法、社会法全方位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律师要全程、实时参与企业决策、经营、管理等重大涉法事务。

一个企业存在法律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潜在法律风险而不自知。与自然风险、商业风险等其他风险不同,法律风险可防可控;“法律是一种管理资源”,应当充分用运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把法律风险防范意识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当中去。

企业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防范法律风险应该以此为基点。防范法律风险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重点应当放在法律事务的操作层面。传统上我国有不重视遵守法律、规则的习惯,企业至今尚未形成凡事都往法律上想一想的思维习惯,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匮乏,事后法律救助机制欠缺:多数国内企业不重视律师的作用,许多重大投资决策事前均是主观或者行政因素主导,由于律师角色的缺失、缺位,为投资活动本身造成大量先天性缺陷,为未来开展经济活动带来许多陷阱和不利影响。

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个系统工程,企业从设立到终止,做到全程监控、实时监控,防范法律风险;构建企业项目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化解的系统风险防范机制,做到事事监控;对企业每一项业务的风险系统地进行识别、规避、控制和化解,做到事事防范;在人员方面,不仅企业高层要对法律风险防范有足够的重视和起到示范作用,还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培训,做到人人防范;律师提前介入调研,做一些预见性的法律论证,就可以把一些隐患解决在投资决策之前,为企业保驾护航。

外聘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帮助企业系统构建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实质就是律师给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服务,提供全程贴身式的服务,将对经营风险的处理态度由事后化解转变为事前预防,最大限度地把企业经营和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消除在初始阶段,增强企业抵抗经济危机的能力。

可以说,从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角度看,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本身就是对企业内外部整体运行进行了一次 “规范整顿”,必然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减少企业隐患,为企业平稳发展、规范和健康运行创造条件。

3、企业对律师宜采取不断优选、优化组合等灵活聘用机制。

我国虽然统一了司法资格考试,但由于尚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至今还没有能建立对律师分类、分级执业的体制,鉴于相关信息不对称,企业还无法根据法律事务难易程度和风险性大小来选聘律师。目前企业主要基于熟人和权力因素

来外聘律师,经常被忽悠,有时反而增加了企业的法律风险;不少企业发生纠纷时习惯于找关系、托门路、请法官,甚至希望受聘的律师也采取这样的工作方式。法律服务,从根本上讲不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它总是服务于各行各业。法律服务应该帮助企业实现财富增值,以贴位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成功者锦上添花、给失落者雪中送炭、让创业者防患未然,帮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构建符合国情的法律风险“防火墙”。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法律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产权、股票期货、电子网络、对外贸易、房地产、企业并购、破产重整等法律事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那种“万金油”型的法律服务已经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律师由“通才”成长为“专才”,由办案型向知识型、学者型转化。可见,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单兵作战的律师肯定不行,松散型团队也不行,需要法律服务团队的紧密合作。由于律师业社会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一盘散沙,不少律师之间缺乏互信,难以形成真正的团队运作,这都对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带来了困难。

企业根据自身实力,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对律师宜采取优选、优化组合等灵活聘用机制,可以考虑重大**咨询、复杂项目专项委托等多种聘用形式,尽量聘请敬业、专业、贴身、对潜在风险和现实纠纷的分析和处理等均具有较高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律师,与律师之间实现无缝对接,发挥律师在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和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说明:企业成功之道各有不同,但倒闭、破产企业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要么没有内部控制,要么就是内部控制失败。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有着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中小企业要在外聘律师帮助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风险评估,确立企业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尽量防范、规避风险,将企业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风险限度内,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御能力;公司企业要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强化财务会计管理,从

个人领导企业的创业阶段,向董事会领导企业、经理层运行企业的发展阶段转变。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历史性转折点。中小企业在寻找出路的同时,要善于防范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生法律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杜绝为他人提供担保在内的非经营性法律风险,实现企业健康运行和长久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条件,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下载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与防范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中小企业法律风险如何防范? 经调查统计显示:企业法律风险已成为企业最常见、爆发率最高的风险之一。通常表现为企业经营中不懂法律规则、疏于法律审查、逃避法律监督等,这不仅......

    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与防范[本站推荐]

    【摘要】在 中国 , 农村 信用合作社是农村正规 金融 机构中唯一与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绝对主力军,而它对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却 发展 缓慢。本文就农村信......

    银行会计信息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

    任何风险的形成,均存在一个由风险因素产生量的积累到风险形成质的转变过程。特别是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形成,则因它是由社会信用度、市场经济环境和债务人的道德水准以及经营......

    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合集]

    2011级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王淼 2114123054 小额信贷的风险及其防范 小额信用贷款简称小额信贷,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扶贫到户的有效形式。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特定的小额......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据工商局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微企业455家,其中规模企业221家。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为38178人;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96.51%;税收占全市工业比重......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目 录 1前言 ....................................................... 1 2中小企业筹资概况 ........................................... 3 2.1中小企业筹资现状 ...........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研究+论文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的防范研究 摘要 当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与日俱增。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和信贷融资风险现状,分析了信贷融资风险存在的原因,并......

    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对长沙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现状的调查第一部分调查工作概述 随着长沙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各项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