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文章标题: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于__市出租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__客运出租车行业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客运出租车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及文明新风的形成,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对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促进__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何促进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长期稳定的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__市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概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21家,出租汽车1480辆,从业人员约2590名。其中中心城区(含吴兴区)出租车727辆,南浔区88辆,德清县163辆,长兴县344辆,安吉县158辆。
我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规范等三个阶段:从1995年经市政府批准诞生我市第一家客运出租汽车公司起到1999年的5年内,全市出租汽车从20辆迅速增加到1000余辆,期间,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一度比较混乱,各种矛盾突出,并演变成各类上访、砸车、静坐等群体性事件。从1999年起,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对出租汽车市场进行了不间断的整顿规范,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经营模式的转变,由原来的个体直接向公司化经营(即公车公营)转变,基本做到了产权、经营权清晰;二是车型由低档单调向中档多样化转变;三是服务质量由脏乱差向规范整洁转变;四是经营企业由多小散弱向规模化转变;五是行业管理由无法可依向有法可依转变,出台了政府令及具体的准入、招标、转让、退出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因此,__市出租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快速的发展阶段,行业秩序渐趋良好。
二、__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出租汽车行业是个特殊的流动性行业,人员结构复杂,它既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就__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看,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各种与行业发展相配套的法规、规定建设滞后,缺乏超前思考研究意识,有些政策规定前后出入较大,导致行业管理的被动。特别是市场准入门槛设置太低,缺乏管理依据,使后续管理难度增大。
二是客运出租车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规模不大,主体仍然多、小、散、弱。其中,在__市区7家出租汽车企业中,拥有200辆以上出租汽车的企业只有1家,部分企业还不到50辆,815辆出租车中还有178辆为个体经营。由于经营企业规模不大,集约经营难于展开,企业效益难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三是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虽然行业管理部门一直致力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但是,受行业体制和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不少出租汽车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仍有偏差,对从业人员管理缺乏完善的措施和制度,教育管理抓得不紧。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与行业管理部门和乘客所需对服务质量要求相比,尚存一定差距,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四是车辆设备设施科技含量较低。目前,我市1480辆出租汽车中,市本级的815辆和长兴县344辆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是目前还存在监控、调度系统不稳定和GpS车载设备故障率高,以及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对GpS设备不会使用等问题。另外诸如税控计价设备、一卡通付费、使用CNG天然气的环保型车辆等设施推广力度不够。
五是服务设施还不够配套。目前城市建设在出租汽车维修、保养、清洗、加油、司机休息、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基地考虑不够。再则,由于缺乏布局合理的固定服务站点,出租车停车泊位和候车泊位还显不足,出租车随叫随停阻碍交通现象比较严重。
六是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由于个别地方对出租汽车运力总量投放不科学,导致运力过剩,异地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行业矛盾。此外,对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无证照、非残疾人驾驶的残疾人专用车的专项治理力度也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业管理难度、滋长了不稳定因素。
七是行业管理经费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如__市客运出租车管理所于1997年成立至今,上级部门无任何管理经费拨付,而管理成本却不断上升,现每年已高达180万元,这部分管理经费全由__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承担。八年来,__市出租车管理所办公场所已先后三次搬迁,至今仍在租房办公。
三、__市出租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立法进程,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由于目前国务院、交通部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出租车行业管理法规尚未出台,__市政府16号令作为规范性文件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发展需要,并且在行业管理方面也缺乏过硬的法律法规依据。一旦发生行政纠纷、行政诉讼就有可能面临撤消、败诉的尴尬局面。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社会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尽快出台出租车规范性管理法规就显得非常必要。
2、鼓励规模经营,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鼓励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扩大规模,走公营化、公司化经营的道路,力争在三年内使市本级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控制在6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散户及挂靠公司经营的车主,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劝其推出经营市场,逐步建立正规、有序、合理的公司化经营模式。条件不具备的,要鼓励走股份合作经营之路,从而替代目前的代管制,实现公司化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经营权变更中的交易行为,确立正确的市场导向,防止私下转让转卖经营权和承包权等非法经营现象的反弹,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加强对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依法运营。正确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广大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各种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出租汽车服务创优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倡导文明优质服务,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行业科技含量。
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研究完善“电召出租”方案。进一步推广电话即时调车、应急电话调车、预约调车、婚庆调车等业务,实行招扬站点、电话调度和卫星定位相结合。把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电信通讯呼叫系统与110联网,既可以实现定位跟踪、防盗、防抢、监控,又可以导航承接业务,减少出租汽车的空驶率。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支持、行业受益”的思路,积极推进出租汽车“油改气”。建议政府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稳妥的推进该项工程。
5、合理布局网点,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根据服务网点设施的功能,将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设施分为二类。一类是出租汽车服务中心。集车辆修理、保养、加油、停车、休息、餐饮以及车座套清洗更换、清洁消毒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市本级初步预测需设1-2家;一类是出租汽车停靠站。在客流比较集中的车站、居民小区、商场、宾馆、旅游风景点等公共场所合理设立出租汽车专用候客泊位。另外,还需根据实际对30秒候车区域的划定进行调整,在不影响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在非禁停区域允许出租车临时停靠上下客,方便市民乘车,提高出租汽车实载率。对一般交通违法行为,要更多地强调宣传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以罚代管的模式。
6、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一是要加强对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要结合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年度审验等措施,认真监督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保证良好的经营管理状况。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要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经整改仍未达标、不能履行管理责任的企业,对该企业暂停办理所有相关营运手续。二是要加强对运输市场秩序的管理,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强化站场源头管理,增加路面巡查次数,延长路面巡查时间,特别是要加强夜间及双休日的巡查力度,以切实维护出租车市场秩序。要加大打击“黑车”的力度,不能给其有机可乘,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打击方法上可以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抽调交通、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综合执法队伍,进行立体、多点式打击。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宣传不能局限于对内部人员,要面向社会多宣传一些好的典型,树立品牌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拒坐“黑车”。企业要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在出租汽车的更新换代、车容车貌上制定出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目标,时刻保持车容车貌整洁,让乘客坐上舒适车、放心车、满意车。
7、落实管理经费,确保行业管理正常进行。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通知(浙政办明发电[2005]76)精神,积极协调市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94号)和财政部《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后妥善解决有关部门经费的通知》(财预字[1998]372号)精神,切实落实行业管理经费,保证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行使职能,解决出租汽车管理机构管理所必需的经费开支。
《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wDC
发展需要,并且在行业管理方面也缺乏过硬的法律法规依据。一旦发生行政纠纷、行政诉讼就有可能面临撤消、败诉的尴尬局面。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社会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尽快出台出租车规范性管理法规就显得非常必要。
2、鼓励规模经营,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鼓励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扩大规模,走公营化、公司化经营的道路,力争在三年内使市本级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控制在6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散户及挂靠公司经营的车主,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劝其推出经营市场,逐步建立正规、有序、合理的公司化经营模式。条件不具备的,要鼓励走股份合作经营之路,从而替代目前的代管制,实现公司化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经营权变更中的交易行为,确立正确的市场导向,防止私下转让转卖经营权和承包权等非法经营现象的反弹,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加强对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依法运营。正确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广大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各种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出租汽车服务创优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倡导文明优质服务,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行业科技含量。
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研究完善“电召出租”方案。进一步推广电话即时调车、应急电话调车、预约调车、婚庆调车等业务,实行招扬站点、电话调度和卫星定位相结合。把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电信通讯呼叫系统与110联网,既可以实现定位跟踪、防盗、防抢、监控,又可以导航承接业务,减少出租汽车的空驶率。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支持、行业受益”的思路,积极推进出租汽车“油改气”。建议政府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稳妥的推进该项工程。
5、合理布局网点,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根据服务网点设施的功能,将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设施分为二类。一类是出租汽车服务中心。集车辆修理、保养、加油、停车、休息、餐饮以及车座套清洗更换、清洁消毒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市本级初步预测需设1-2家;一类是出租汽车停靠站。在客流比较集中的车站、居民小区、商场、宾馆、旅游风景点等公共场所合理设立出租汽车专用候客泊位。另外,还需根据实际对30秒候车区域的划定进行调整,在不影响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在非禁停区域允许出租车临时停靠上下客,方便市民乘车,提高出租汽车实载率。对一般交通违法行为,要更多地强调宣传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以罚代管的模式。
6、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一是要加强对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要结合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年度审验等措施,认真监督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保证良好的经营管理状况。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要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经整改仍未达标、不能履行管理责任的企业,对该企业暂停办理所有相关营运手续。二是要加强对运输市场秩序的管理,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强化站场源头管理,增加路面巡查次数,延长路面巡查时间,特别是要加强夜间及双休日的巡查力度,以切实维护出租车市场秩序。要加大打击“黑车”的力度,不能给其有机可乘,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打击方法上可以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抽调交通、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综合执法队伍,进行立体、多点式打击。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宣传不能局限于
第二篇: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文章标题: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于__市出租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__客运出租车行业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客运出租车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及文明新风的形成,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对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促进__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何促进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长期稳定的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__市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概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21家,出租汽车1480辆,从业人员约2590名。其中中心城区(含吴兴区)出租车727辆,南浔区88辆,德清县163辆,长兴县344辆,安吉县158辆。
我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规范等三个阶段:从1995年经市政府批准诞生我市第一家客运出租汽车公司起到1999年的5年内,全市出租汽车从20辆迅速增加到1000余辆,期间,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一度比较混乱,各种矛盾突出,并演变成各类上访、砸车、静坐等群体性事件。从1999年起,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对出租汽车市场进行了不间断的整顿规范,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经营模式的转变,由原来的个体直接向公司化经营(即公车公营)转变,基本做到了产权、经营权清晰;二是车型由低档单调向中档多样化转变;三是服务质量由脏乱差向规范整洁转变;四是经营企业由多小散弱向规模化转变;五是行业管理由无法可依向有法可依转变,出台了政府令及具体的准入、招标、转让、退出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因此,__市出租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快速的发展阶段,行业秩序渐趋良好。
二、__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出租汽车行业是个特殊的流动性行业,人员结构复杂,它既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就__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看,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各种与行业发展相配套的法规、规定建设滞后,缺乏超前思考研究意识,有些政策规定前后出入较大,导致行业管理的被动。特别是市场准入门槛设置太低,缺乏管理依据,使后续管理难度增大。
二是客运出租车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规模不大,主体仍然多、小、散、弱。其中,在__市区7家出租汽车企业中,拥有200辆以上出租汽车的企业只有1家,部分企业还不到50辆,815辆出租车中还有178辆为个体经营。由于经营企业规模不大,集约经营难于展开,企业效益难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三是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虽然行业管理部门一直致力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但是,受行业体制和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不少出租汽车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仍有偏差,对从业人员管理缺乏完善的措施和制度,教育管理抓得不紧。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与行业管理部门和乘客所需对服务质量要求相比,尚存一定差距,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四是车辆设备设施科技含量较低。目前,我市1480辆出租汽车中,市本级的815辆和长兴县344辆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是目前还存在监控、调度系统不稳定和GpS车载设备故障率高,以及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对GpS设备不会使用等问题。另外诸如税控计价设备、一卡通付费、使用CNG天然气的环保型车辆等设施推广力度不够。
五是服务设施还不够配套。目前城市建设在出租汽车维修、保养、清洗、加油、司机休息、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基地考虑不够。再则,由于缺乏布局合理的固定服务站点,出租车停车泊位和候车泊位还显不足,出租车随叫随停阻碍交通现象比较严重。
六是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由于个别地方对出租汽车运力总量投放不科学,导致运力过剩,异地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行业矛盾。此外,对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无证照、非残疾人驾驶的残疾人专用车的专项治理力度也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业管理难度、滋长了不稳定因素。
七是行业管理经费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如__市客运出租车管理所于1997年成立至今,上级部门无任何管理经费拨付,而管理成本却不断上升,现每年已高达180万元,这部分管理经费全由__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承担。八年来,__市出租车管理所办公场所已先后三次搬迁,至今仍在租房办公。
三、__市出租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立法进程,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由于目前国务院、交通部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出租车行业管理法规尚未出台,__市政府16号令作为规范性文件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形势
第三篇: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文章标题: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于__市出租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__客运出租车行业坚持从机制创新入手,不断强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客运出租车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及文明新风的形成,跻身于全省先进行列。对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促进__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受周边环境影响等因素,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何促进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长期稳定的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__市出租汽车行业基本概况
截止目前,全市共拥有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21家,出租汽车1480辆,从业人员约2590名。其中中心城区(含吴兴区)出租车727辆,南浔区88辆,德清县163辆,长兴县344辆,安吉县158辆。
我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规范等三个阶段:从1995年经市政府批准诞生我市第一家客运出租汽车公司起到1999年的5年内,全市出租汽车从20辆迅速增加到1000余辆,期间,出租汽车市场秩序一度比较混乱,各种矛盾突出,并演变成各类上访、砸车、静坐等群体性事件。从1999年起,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对出租汽车市场进行了不间断的整顿规范,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经营模式的转变,由原来的个体直接向公司化经营(即公车公营)转变,基本做到了产权、经营权清晰;二是车型由低档单调向中档多样化转变;三是服务质量由脏乱差向规范整洁转变;四是经营企业由多小散弱向规模化转变;五是行业管理由无法可依向有法可依转变,出台了政府令及具体的准入、招标、转让、退出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因此,__市出租汽车行业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快速的发展阶段,行业秩序渐趋良好。
二、__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出租汽车行业是个特殊的流动性行业,人员结构复杂,它既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就__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看,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各种与行业发展相配套的法规、规定建设滞后,缺乏超前思考研究意识,有些政策规定前后出入较大,导致行业管理的被动。特别是市场准入门槛设置太低,缺乏管理依据,使后续管理难度增大。
二是客运出租车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客运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规模不大,主体仍然多、小、散、弱。其中,在__市区7家出租汽车企业中,拥有200辆以上出租汽车的企业只有1家,部分企业还不到50辆,815辆出租车中还有178辆为个体经营。由于经营企业规模不大,集约经营难于展开,企业效益难以提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行业的发展。
三是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虽然行业管理部门一直致力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但是,受行业体制和经营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不少出租汽车企业在经营理念上仍有偏差,对从业人员管理缺乏完善的措施和制度,教育管理抓得不紧。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与行业管理部门和乘客所需对服务质量要求相比,尚存一定差距,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四是车辆设备设施科技含量较低。目前,我市1480辆出租汽车中,市本级的815辆和长兴县344辆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是目前还存在监控、调度系统不稳定和GPS车载设备故障率高,以及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对GPS设备不会使用等问题。另外诸如税控计价设备、一卡通付费、使用CNG天然气的环保型车辆等设施推广力度不够。
五是服务设施还不够配套。目前城市建设在出租汽车维修、保养、清洗、加油、司机休息、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大型综合性服务基地考虑不够。再则,由于缺乏布局合理的固定服务站点,出租车停车泊位和候车泊位还显不足,出租车随叫随停阻碍交通现象比较严重。
六是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由于个别地方对出租汽车运力总量投放不科学,导致运力过剩,异地经营行为时有发生,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行业矛盾。此外,对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无证照、非残疾人驾驶的残疾人专用车的专项治理力度也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业管理难度、滋长了不稳定因素。
七是行业管理经费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如__市客运出租车管理所于1997年成立至今,上级部门无任何管理经费拨付,而管理成本却不断上升,现每年已高达180万元,这部分管理经费全由__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承担。八年来,__市出租车管理所办公场所已先后三次搬迁,至今仍在租房办公。
三、__市出租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快立法进程,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由于目前国务院、交通部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出租车行业管理法规尚未出台,__市政府16号令作为规范性文件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发
展需要,并且在行业管理方面也缺乏过硬的法律法规依据。一旦发生行政纠纷、行政诉讼就有可能面临撤消、败诉的尴尬局面。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社会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尽快出台出租车规范性管理法规就显得非常必要。
2、鼓励规模经营,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
关问题的通知》精神,鼓励管理规范、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市场运作,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扩大规模,走公营化、公司化经营的道路,力争在三年内使市本级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控制在6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散户及挂靠公司经营的车主,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劝其推出经营市场,逐步建立正规、有序、合理的公司化经营模式。条件不具备的,要鼓励走股份合作经营之路,从而替代目前的代管制,实现公司化经营。要进一步规范出租车经营权变更中的交易行为,确立正确的市场导向,防止私下转让转卖经营权和承包权等非法经营现象的反弹,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益。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加强对出租汽车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深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依法运营。正确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及时妥善处理涉及广大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切身利益的各种矛盾,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出租汽车服务创优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倡导文明优质服务,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行业科技含量。
一是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着力研究完善“电召出租”方案。进一步推广电话即时调车、应急电话调车、预约调车、婚庆调车等业务,实行招扬站点、电话调度和卫星定位相结合。把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电信通讯呼叫系统与110联网,既可以实现定位跟踪、防盗、防抢、监控,又可以导航承接业务,减少出租汽车的空驶率。二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支持、行业受益”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出租汽车“油改气”工作。建议政府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积极、稳妥的推进该项工程。
5、合理布局网点,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根据服务网点设施的功能,将出租汽车服务网点设施分为二类。一类是出租汽车服务中心。集车辆修理、保养、加油、停车、休息、餐饮以及车座套清洗更换、清洁消毒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网点,市本级初步预测需设1-2家;一类是出租汽车停靠站。在客流比较集中的车站、居民小区、商场、宾馆、旅游风景点等公共场所合理设立出租汽车专用候客泊位。另外,还需根据实际对30秒候车区域的划定进行调整,在不影响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在非禁停区域允许出租车临时停靠上下客,方便市民乘车,提高出租汽车实载率。对一般交通违法行为,要更多地强调宣传教育,不能简单地采取以罚代管的模式。
6、加强行业监管,维护出租汽车行业稳定。
一是要加强对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要结合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审验等措施,认真监督客运出租车运输企业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保证良好的经营管理状况。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要督促企业进行整改,经整改仍未达标、不能履行管理责任的企业,对该企业暂停办理所有相关营运手续。二是要加强对运输市场秩序的管理,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明查暗访,强化站场源头管理,增加路面巡查次数,延长路面巡查时间,特别是要加强夜间及双休日的巡查力度,以切实维护出租车市场秩序。要加大打击“黑车”的力度,不能给其有机可乘,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打击方法上可以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抽调交通、公安、交警、工商等部门执法人员组成综合执法队伍,进行立体、多点式打击。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宣传不能局限于对内部人员,要面向社会多宣传一些好的典型,树立品牌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拒坐“黑车”。企业要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加大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同时,要在出租汽车的更新换代、车容车貌上制定出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目标,时刻保持车容车貌整洁,让乘客坐上舒适车、放心车、满意车。
7、落实管理经费,确保行业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通知(浙政办明发电[2005]76)精神,积极协调市财政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交通部等部门关于清理整顿城市出租汽车等公共客运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94号)和财政部《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后妥善解决有关部门经费的通知》(财预字[1998]372号)精神,切实落实行业管理经费,保证出租汽车管理机构行使职能,解决出租汽车管理机构管理所必需的经费开支。
《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第四篇: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问题及建议
吕梁市会计学校
1、学校近三年招生情况为2010年570人,2011年736人,2012年730人。学校现在校生规模为2023人,其中,中职教育开设会计、计算机及其应用、财政、物流管理等10个专业,在校生598余人;挂靠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开设会计与计算机操作技术2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020余人;与吕梁学院联办经济系开设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电算化2个专科专业,在校生405余人。学校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专任老师严重不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人,其中专业课54人,基础课43人,由于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本学期专业课外聘教师11人,基础课外聘15人以满足教学需要,建议给予增加教师编制。
2、学校现有内设机构及科级职数多于编办核定的职数是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建议给予理顺,同时,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建议增加教学与学生管理内设机构和科级职数。
3、学校经费只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2011年学校总收入1700万元,财政负担940万元,学校日常经费支出1480万元,财政负担率为65%左右,2012年全年预计总收入150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200万元,收取各种学费300万元,预计总支出1800万元,尚有资金缺口300万元,建议财政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专项补助款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而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0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五篇:市女性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2005年12月1日是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护法》的正式实施日。它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行性骚扰、禁止性别歧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内容,特别强化了对妇女权益保障的刚性规定和妇女自身的法律救济渠道,这为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里___市女性维权的情况如何?新的一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这不仅是___市委、市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我市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对设在___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女性维权专线电话(88963838)和女性来访咨询共800余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___市女性维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统计表明,我市的女性权益的保护总体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在市委和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妇女的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妇女的法律维权意识也不断提高。但是,我市女性权益保护的形势并不乐观,女性权益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婚姻家庭、劳动权利、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益等方面更是如此。这三类分别为351例,96例,41例,约占总数的44、12、5。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市女性维权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女性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程度仍然偏低。在咨询的801例中,反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的仅2例,这说明女性的参政意识较男性而言仍显得相对淡薄,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目前我市妇女在各行业中参与管理的数量较少,女干部任职比例低、副职多、正职少、基层女干部来源不足,女性公务员比例较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
2、女性婚姻家庭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十分突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市女性在婚姻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案例明显上升,2004年为27例,2005年则上升为43例,占婚姻家庭类总数的12左右,但低于全国30的水平。二是婚外情、包二奶现象比较普遍,已成为破坏婚姻家庭稳定的“头号杀手”。在咨询离婚的203件案例中,因婚外情导致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有71例(男性64例,女性7例),因双方感情不合而要离婚的有35例,因男方赌博咨询离婚的有12例,因男方吸毒而离婚的有1例。三是非法同居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女性非法同居案例达31例,年龄最大的为60多岁,最小的年仅16岁,同居时间最长的达11年,其中生育子女的有11例。在咨询非法同居的案例中,95涉及共同财产的分割,32涉及子女的抚养问题。非法同居带来的社会危害极大,它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也常常为日后的违法犯罪行为埋下了隐患。
3、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不令人乐观。女性就业是妇女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尽管《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做了具体规定,但目前妇女在劳动权益方面受到的侵害仍然很严重。在96例劳动权益类纠纷中,50的女性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40女性反映单位不发、扣发和拖欠工资现象非常普遍,60的女性反映企业没有办理工伤保险。此外,在就业、再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一些私企和外资企业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对女职工的培训、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等劳动权益和禁忌劳动、“四期”保护等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生产安全防护措施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等等。
4、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不容忽视。在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在我市农村部分地区女性拥有承包土地的比例要比男性低的多,而完全没有土地的女性的比例则比男性高出许多,与此相对应,女性享受村里土地分红等利益的比例也比男性低。而出嫁女性和离婚的女性的土地承包权益被剥夺现象尤为严重,比例高达90左右。
5、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较差。在婚姻家庭方面,咨询离婚的203件案例中,近五分之一的女性不知对方不同意离婚时可向法院起诉离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双方签订离婚协议就算离婚了,有的女性甚至错误地认为同居一定时期就属事实婚姻。在劳动权利保护中,一半以上的女性不知道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有哪些,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规定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当自己合法的劳动、人身、家庭婚姻权益受到侵害时,或因害怕下岗失业、或因害怕打击报复、或因害怕家庭破裂,往往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而不敢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___市女性维权的对策
女性权益的保护,不仅关系到广大妇女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文明,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建立。因此,这不仅仅是女性个人的私事,更是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责任。针对我市女性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女性权益的维护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实现男女平等,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但更需要女性自身的努力,其努力方向就是女性独立,包括思想独立、经济独立和行为独立。只有女性真正实现了独立,不再成为男人的附庸,女性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2、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法制宣传。一是在制订“五五”普法规划中,加大对有关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法律的宣传力度,加强她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二是加强反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使公众认识家庭暴力的本质,谴责家庭暴力行为,加强舆论监督。三是加强反性别歧视、性骚扰的宣传,在受教育、就业等方面倡导男女平等。总之,要切实加强《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及《劳动法》的宣传力度,使女性学法、懂法、用法,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她们依法维权的能力,使她们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与侵权行为做斗争。
3、严格执法,重点解决当前女性权益保护中的难点问题。各有关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在保障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方面,遏制和惩罚家庭暴力,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坚决制止重婚等破坏婚姻家庭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方面,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责罚和监督机制,加强非国有企业工会组织的建设。在保障妇女的人身权益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综合治理,在社会上形成抵制各种丑恶现象的局面。
4、充分发挥妇联和居(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在维护女性权一方面的独特作用。一是要建立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各级妇联组织应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反家庭暴力工作,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及时、高效的救助。二是推动维权工作社会化,要发展壮大行政、司法维权队伍组织,挖掘社会力量,调动有关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力量,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维权骨干队伍,提高维权工作水平。三是完善女性维权网络格局,以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为出发点,完善以妇女维权热线和妇联信访窗口为主的咨询投诉网络,以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司法保护网络,以法律工作者为骨干、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的法律救助网络,以预防犯罪、禁赌等自治组织为基础的妇女帮教网络,将维权工作着力点放在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力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