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演进博弈理论的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
基于演进博弈理论的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文章借助演进博弈理论重点对创新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发现创新网络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而找出影响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演进博弈过程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形成,其中企业吸收并转化创新知识的能力以及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影响创新网络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文章对主要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和政府机构)如何进行更好的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
关键词:创新网络;演进博弈;形成机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开始通过创新网络来获取创新资源,缩短创新时间,进而取得竞争优势。创新网络不仅有利于减少创新费用和分散创新风险,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的紧密结合。可以说,创新网络是构建并完善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创新网络是由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其中企业是最主要的创新主体,企业为了实现创新功能,通过创新网络与其他创新主体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获取创新资源,从而有效地提高创新效率。Freeman(1991)认为创新网络是一种应付系统创新的基本制度安排,其中企业间的创新协作关系是网络架构的主要联结机制。Olaf Arndt & Rolf Sternberg(2000)认为创新网络是不同的创新参与者的协同群体。因为创新网络能够帮助创新企业共享创效利益、共担创新风险,并获得特殊的技能。组成创新网络的企业、大学或科研院所、中介组织及政府进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创新目标(Barringer & Harrison,2000)。Moller & Svahn(2009)对创新网络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发现网络成长受科技环境影响很大,同时它又能反作用环境,进而改善区域创新环境。现代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网络的研究,这些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组织界限的模糊,并产生了深而广的网络结构。例如,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技组织投入了大量的智力资本和物质资源,最终导致了网络的广泛发展(Robinson,Rip,& Mangematin,2007)。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创新网络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创造财富方面的重要性。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创新政策由鼓励研发投入到鼓励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创新网络构建(Corley,Boardman,& Bozeman, 2006)。虽然目前创新网络的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其形成机理以便于完全认识它的潜在优势。本文研究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创新网络的本质特质,然后就创新网络研究机理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发展规律。
二、创新网络的本质特征
网络广义含义被认为是由不同的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组成。在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通过建立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进而获取创新资源,并有效地提高创新效率。创新网络之所以能在创新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是基于它的五大特性:
1.互补性。由于不同的创新主体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创新作用。通过共享知识和技术资源,创新网络中的创新主体间的合作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进而提高创新效率,即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由此可见,创新网络中的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开放性。网络创新活动通常是创新主体间互动频繁和内外交流频繁的过程,创新网络之所以具有创新优势,是因为网络主体间科研通过频繁交流产生网络互动效应,网络节点通过与网络外发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互补性的资源。开放性的网络便
于创新主体与外界联系,及时了解网络内外相关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与网络外先进技术和市场的对接能力,确保创新活动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最新变化。
3.动态性。由于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是随时进入和退出的,创新网络结构相应的产生变迁,表现在跟随性变迁和选择性集聚等方式,这就决定了创新网络的动态变化特性。其次,由于创新资源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中,创新资源的产生和流动也决定了创新网络的动态性。网络创新的实质是网络内企业相互学习的过程,相邻节点(企业)间可以更加便利地分享创新成果和知识。此外,创新主体与外界进行知识交流决定了网络的动态性。随着信息化的加快发展,要取得更大的创新,必须有效突破地域的束缚,更多的与外界互动以便有效提高网络整体的创新能力。
4.根植性。创新网络的形成往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因为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处于相近的制度环境中,其经济行为便不约而同的植根于网络内共同的知识背景和游戏规则中,由此产生的聚合效应的就越多。创新主体通过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有效增强了网络成员间的信任,这既有利于传播和扩散显性知识,更有助于隐形知识的流动和共享,进而增强了网络的创新能力。
5.协同竞争性。创新网络内各主体间既存在协作的关系也存在竞争的关系。创新主体间在注重协作的同时,往往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展开竞争,当然,竞争与协作并非矛盾体,有效地竞争为共同创新提供了动力,只不过这种竞争是在协作的基础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协作性竞争。
三、创新网络形成的复制动态演进博弈模型
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必然涉及到企业竞合问题,在讨论企业竞合问题时,学术界通常应用合作或非合作博弈方法。传统博弈论通常假设博弈双方是完全理性的,而且在信息充分的环境里,由此得出的博弈均衡解未免牵强。而Smith(1974)提出的演进博弈理论正好弥补了传统博弈论的不足。Matthew和Alison(2002)曾指出“由于演进博弈理论具有动态调整和学习过程等动态机制特征,从而为研究群体行为进化和稳定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方法”。Zander(2002)在研究瑞典通用电器公司与瑞士的Brown-Boveri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时指出,创新网络的最初形成具有一定的经济逻辑,当网络形成时,由于某种经济动因开始不断地演进,其形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复杂的过程。
本文从有限理性出发,认为博弈双方的策略均衡不再是一次性博弈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调整的结果,通过多次博弈和长期的学习与改进,博弈双方趋向稳定策略,而且在稳定策略条件下,个别“突变”策略并不能带来收益,此时的稳定策略称之为“进化稳定策略”(ESS)。正是由于创新网络具有互补性、开放性、动态性、根植性和协同竞争性才导致了网络的复杂性,进而导致创新主体间博弈的有限理性。在有限理性前提下,创新网络的形成便是一个动态的学习与调整过程。因此,本文在分析创新网络具有的特性基础上,借助演进博弈理论研究创新网络形成机理,构建创新网络复制动态模型,并从中找出影响创新网络形成的主要因素。
1.博弈模型的建立。假设现有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创新网络,在网络外部存在一些试图加入该网络的企业。假设博弈方A代表网络外部试图加入的企业群,博弈方B代表网络内部企业群。博弈方A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网络,二是“不加入”;博弈方B也有两个选择,“接受”或“不接受”A的加入。由于博弈双方对创新的认识能力和预测能力有限,因此,博弈双方符合有限理性的条件。博弈双方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中R′A、R′B分别表示博弈方A如果无法加入创新网络时双方的收益;RA、RB分别表示博弈方A加入网络后双方的收益。其中R′A?茁ATA,?酌BTB?茁BTB,这在后面的研究中得以证明。
2.博弈过程分析。现假设博弈方A采取“加入”创新网络策略的企业比例为?姿,则采取“不加入”策略的企业比例数为1-?姿;同时假设博弈方B采取“接受”A加入创新网络策
略的企业比例为?籽,则采取“不接受”策略的企业比例为1-?籽。因此可以计算出博弈方A选择“加入”和“不加入”策略的期望收益UeA、UnA,以及博弈方A的平均收益UA,各收益表达式分别为:
UeA=?籽(RA+?酌ATA-?茁BTB)+(1-?籽)R′A(1)
UnA=?籽R′A+(1-?籽)R′A(2)
UA=?姿UeA+(1-?姿)UnA=?姿?籽TA(?酌A-?茁A)+R′A(3)
同理可得博弈方B选择“接受”策略和“不接受”策略的企业期望收益和平均收益UyB、UnB、UB,数学表达式分别为:
UyB=?姿(RB+?酌BTB-?茁BTB)+(1-?姿)R′B(4)
UnB=?姿RB+(1-?姿)R′B(5)
UB=?籽UyB+(1-?籽)UnB=?姿?籽TB(?酌B-?茁B)+R′B(6)
我们知道,复制动态概念指出博弈的优势策略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因此可以用复制动态公式表示策略调整的速度,现在对博弈双方进行复制动态分析。
博弈方A群体复制动态方程为:
公式(7)表示博弈方A选择“加入”策略类型的企业随时间变化的比率与博弈方A的企业数量成正比,与博弈方A选择“加入”策略类型的期望收益大于所有博弈方A平均收益成正比。
博弈方B群体动态方程相位图如图2所示。
3.博弈结果分析。基于上述创新网络形成演进博弈模型可知,博弈双方的比例变化复制动态的关系可以在以两个比例?姿,?籽为坐标图上标示,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ESS)只有唯一点(?姿*=1, ?籽*=1),其他各点均不具有复制动态的收敛特性,且抗扰动能力差。由此可见,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博弈双方经过长期的反复博弈后,学习和调整策略的结果是:潜在加入创新网络的企业在?酌A?茁A情况下,即创新收益大于创新风险的条件下,则加入创新网络带来的收益大于0((?酌A-?茁A)TA0),在利益驱使下,最终所有的企业都选择加入创新网络;同理,创新网络内原有企业在?酌B?茁B情况下,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接受新企业的加入。由此可见,当收益系数?酌越大,风险系数?茁越小时,博弈结果最终收敛于(?姿*=1,?籽*=1)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创新网络中,收益系数?酌通常与企业的吸收和转化创新知识的能力有关。实践证明,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构建良好的企业内外部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吸收和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和维护。风险系数?茁主要是由创新网络的内外部环境决定,如果创新网络所处环境良好,每个创新主体间彼此信任,网络内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和合作关系融洽,那么每个创新主体都愿意合作,合作创新意愿越强,越容易促使创新网络的形成。在运行效率高的创新网络中,企业采取合作创新所付出的成本就越小,相应的创新风险系数就越低。因此,良好的网络环境对创新网络形成及运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创新网络的形成是创新主体间进行演进博弈的结果,是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其形成动机是网络可以带来正效应,网络通过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要素之间的互补性使得创新主体之间产生协同性,从而使网络的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通过对创新主体间博弈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创新网络收益大于创新成本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学习、模仿和调整逐渐加入到网络中,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形成。此外,研究结果证明影响创新网络形成与运行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吸收和转化创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网络所处环境的优劣。
第二篇: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演进的博弈分析及启示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演进的博弈分析及启示
摘要:本文运用博弈论和进化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理性经济行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的形成及演化的机制,从而揭示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约束。并进一步指出其对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以使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更为理性和高效。
关键词:企业文化;博弈;经济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8-0114-03
一、用经济学方法对企业文化进行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对企业文化概念、构成、作用、建设方法进行一般性探讨,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形成、演进过程缺乏深入分析和研究,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和实践中也就存在许多误区。自大卫?克莱珀斯(DavidKreps)在其《企业文化和经济理论》一文中用博弈论来解说企业文化,为企业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视角,一些学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来进行研究后,开始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对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深化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逐渐奠定企业文化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探讨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做好进一步铺垫。本文认为用经济学方法研究企业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理性经济人假设
企业文化由人的群体意识组成,其作用通过人的行为体现,与企业文化联系最密切最重要的经济要素是人。研究企业文化也就是要研究人的行为,研究处于经济环境中企业或人的行为依然离不开对人性的认识和假定。亚当?斯密指出,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主观上的利己实现了客观上的利他。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利他主义的人和行为的存在,甚至存在一生遵循利他主义原则行事的人,也就是说,“经济人”具有“主观上必然利己、客观上可能利他”的双面性。一是“经济人”“主观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博弈中表露出绝对性和无条件性,而“客观为他人”具有相对性和有条件性,因此自然形成的文化会反映出某种不和谐性或矛盾性。但所有的人性假设都只是描述了人的一个侧面或是社会在某个阶段的人的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现实世界中企业面对的员工、管理层及各类股东表现出极强的经济人特征,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二)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
结合现代各门科学对人行为的研究,不难发现,人类行为是其内在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与外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系列指向外部的活动,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作出的反应。博弈理论指出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博弈行为是“经济人”为最大程度地博取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基于风险收益“对弈性分析”而作出的、以趋利避害为特征的一种经济行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取决于他自己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而效用函数相对稳定,变化较为缓慢,因而行为更多地取决于外在的约束条件。由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博弈行为本质上具有某种“天然的”不和谐或矛盾倾向。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实践中经济博弈行为大量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实践取向,如劳资冲突、假冒伪劣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可以是理性经济人外在约束条件缺乏或不完善时经济博弈的自然结果。
(三)博弈理论与企业文化
处于经济环境中的企业或人等行为主体总是从各自利益最大化出发,在各自的决策空间里决定与其他行为主体经济关系的策略并行动,这实际上就是与经济环境中其他行为主体的经济博弈关系。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意识、群体行为产生、形成于这一漫长的进化博弈过程中,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正是通过经济博弈行为表现出来。企业或成员的利益关系既是企业文化生成的主要原因,又是其所面对的内部环境。研究企业和企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相互作用,博弈理论无疑是最为合适的经济学分析工具之一,所以研究企业文化需要运用博弈理论。
二、企业文化的形成、进化的博弈解释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
员工在企业中工作,就会形成与其他员工、领导乃至整个企业的博弈关系。企业制度、领导者的管理方法、同事态度、资源与技术的状况等因素就构成了这个复杂博弈的约束条件,员工利己的动机不变,但博弈对手与约束条件使他认识到不同的行为特征选择将使自己获取的利益大小不同,因此员工将作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选择。而且当代进化博弈论的研究者们发现人是有限理性的动物,很多场合中人无法迅速实现纳什均衡,但是多数人在长期的选择中却会趋近纳什均衡解。他们最终会发现某些行为特征的选择对自己在企业环境中的生存发展,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满足最大化,都是较好的选择,其他员工也会发现这些规律,于是,某些行为惯例就开始被多数员工自觉遵守和服从,企业文化开始形成。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个人策略的优化过程,实质就是企业内所有员工长期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企业博弈中经过选择、优化和学习而保持下来的一种共性的行为惯例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群体意识。总之,企业在各方的博弈决策中逐步筛选、优化形成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二)企业文化的进化
这种价值观、群体意识和行为惯例一旦形成,积淀成为企业文化,就会持续稳定的发挥作用,就会形成某种“决策”环境,使企业的人们可以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更容易地找到“决策”的“焦点”,实现帕累托最优解。如克莱珀斯所说,在静态的博弈过程中,由于理性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必须是一个“纳什均衡解”,即“囚徒悖论”中两个囚犯都承认错误,而由于不完全信息的影响,企业作为人们合作的“场所”无法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明确地写在契约中。当参与人之间没有正式的信息交流时,他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也就是企业文化,往往可以提供某种暗示,形成一种默契,使增进福利的帕累托最优解更容易出现。这样,企业文化将进一步自我强化和延绵下去。但正如其产生源自企业成员追求自身效用最大过程的策略优化,同样的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在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合中,成员博弈约束条件会随之发生变化,成员会选择新的适应性行为及策略,并逐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从而企业文化逐步发生演化。
(三)企业文化形成和演进的环境条件分析
企业文化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只有结合环境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深入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分析结论才有更大的价值。企业文化环境以企业边界为限可以划分为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企业文化的外部环境又可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也可分为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主要有企业文化所面对的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自然环境等。企业文化的内部环
境指企业内部除企业文化及外显形式以外的部分。文化外部博弈环境。企业文化外部博弈环境的变化可以促使企业变革企业文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如技术变革、资源条件的改变、竞争对手的变化都可能促使企业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革企业行为。企业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与外界各经济主体博弈的过程中,同样会根据变化了的约束条件进行行为选择,而企业行为最终要体现为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也就相应变革。当然反应迟钝,不能主动适应变化、采取合理策略的的企业会逐渐被淘汰,所以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只不过不同的企业变革的进度、内容有差异。这取决于企业独有的个性。当然,外部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都会对企业文化形成产生影响,这些就是不同国度、地域、民族企业文化差异的原因。企业文化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当然企业文化也必然打上国家、民族的文化烙印。内部博弈环境分析。企业是一种“关系契约”的网络,企业内部的博弈环境有多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文化博弈形成过程中,内部环境中强势人物和规章制度是让员工感受博弈的不同约束条件的主要因素。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希望员工形成一定的行为惯例,精心设计出的行为规范。许多成功的制度设计在企业内部博弈过程中被证明是员工们共同的均衡解,从而被员工接受,即使这些制度不存在了,这些行为惯例也依然存在,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强势人物是另一种促使某种行为惯例形成的力量,创业者、公司变革推动者这些人也都会使人强烈感觉到他们对约束条件的安排或控制,与他们长期博弈就会导致企业出现某些行为惯例。实质上,在公司各部门或分公司、子公司中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强势人物,他们的长期存在,影响了与他们接近的员工的行为惯例,企业亚文化也就形成了。
三、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企业文化建设应针对和适应企业与成员的经济理性行为
企业管理理论众多,但都强调对企业员工的精神层面进行影响,从而导致员工表现出某些一致的、长期的行为特征。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取得一些效果,但从长期的博弈关系来看,理性经济人会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均衡解,会逐渐偏离和舍弃这种行为。企业文化建设应顺应人性,建立“利人、利组织”行为与利己结果一致的激励机制。这样的组织将会出现员工行为特征从发散状态趋于收敛状态,员工会自我增强这一反馈过程,积极行为越来越普及,并且被员工从内心深处接受,使企业内部积极行为惯例化、自发化,建立起一种利己利他的和谐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渐进性
企业文化在经济主体长期的进化博弈中产生、演化,这是一个漫长的选择、优化过程,一旦产生就有其内在的稳定性。个体对行为的调整是逐步的,反映到企业文化上则表现为企业文化的改革或调整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企业文化的变革从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到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策略变化及形成稳定的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惯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搞搞宣传、喊喊口号就可以建成的,应当遵循其规律,加强对其内外环境条件的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和方法。
(三)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从企业文化产生的过程和环境条件的分析来看,企业文化作为不同企业及其员工在追求最大化利益过程中对不同约束条件的适应性反应,意味着不同环境条件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实践证明也是如此,人们发现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的体现,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我国很多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重视引进国外的东西,有的甚至是照搬,但事实上,企业文化很难模仿和移植。
第三篇:博弈理论的产品线设计研究论文
产品线设计是市场营销中重要的前沿问题之一。近年来,博弈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被引入到产品线设计问题之中。本文回顾了该领域的大量文献,系统地归纳了动态博弈下的产品线设计的关键问题,分别从产品线设计中的博弈理论方法和产品线应用博弈理论后求解的不同均衡目标,对前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对市场竞争下的产品线动态博弈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早期产品线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偏好测量、消费者选择行为(决定型和概率型)、产品线的选择方法(一步法和两步法)等。之后,一些文献开始通过最大化盈余的方法求解产品线的设计问题。还有通过一系列潜在的产品集合,讨论包括最大化利润、净现值、卖方福利等目标来解决产品线设计的问题,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决定型概率选择行为不适用于消费者选择多个产品的情况,两步法的产品线选择方法可能会在选取参考集合时丢失最优解。近年来,开始考虑产品线中的共享问题,包括固定成本共享和生产资源共享等。随着产品线共享的出现,产品线设计面临着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公司之间的合作还是竞争对于产品线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消费者与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博弈的行为。
大量文献将产品线问题以经典的博弈论问题建模,也就是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研究了新的市场形势下的产品线设计问题。合作博弈强调联盟内部的信息互通和存在有约束力的可执行契约。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基本消失,非合作博弈则是产品线设计领域的重要方向。在现实市场中,可以把现实中的绝大多数博弈问题看作是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混合物。根据博弈论中的基本理论,从两个角度来描述非合作博弈,即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和参与人对其他对手的特征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之对应的是四种均衡:纳什均衡(纳什,1950,1951),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1965),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1967-1968)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结合近年的产品线设计的模型和研究方法,本文分别对应地讨论了四种非合作博弈在产品线设计问题中的应用,分类总结了产品线领域涉及的各种博弈问题,并探讨了新兴博弈如演化博弈、重复博弈在产品线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博弈理论中的经典模型,如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伯川德模型,分析产品线设计中的各方参与者的策略。
研究表明,每种博弈为了达到最终的均衡效果,往往针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划分为不同的目标。本文以产品线设计的目标进行分类,在博弈理论下,通常包括均衡价格、均衡利润、均衡市场份额、均衡需求等,分析对比了博弈理论下产品线设计和普通产品线设计的不同点,例如产品线设计会由以前两公司通过降低部件成本的竞争转移到在信息真实性的均衡概率下博弈,结合博弈理论的产品线问题会具有更多的优势。
产品线设计己经集中到一个广泛的动态博弈体系之中。然而从一个全盘的视角来看,仍然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获得完整的产品线设计的解决方案。产品线设计中各方参与者面对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不断调整各自的策略,取得均衡收益,将成为今后产品线中博弈问题的研究方向。首先,产品线设计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商平台的加入会产生更多的非对称信息,可以利用约翰·摩根基于典型博弈问题的讨论,将纯策略下的序贯博弈和同时博弈进行转化,消除了某些问题中非对称信息的不利影响,因为有限理性的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相比于完全理性模型更有价值。其次,产品线设计会产生合作联盟,并衍生出相同功能联盟和交叉功能联盟。除了简化联盟的形式外,还考虑存在着参与者背叛联盟后,重新与原有联盟进行市场竞争,对这些参与人采取更为有效的约束,规避脱离联盟的风险,减少损害原有联盟的利益。最后,产品线设计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下会产生许多新型的定价问题,如产品差异化方面的价格竞争、多种消费者类型的价格竞争、多级供应链的价格竞争,可以将演化博弈中的最优反应动态等博弈思想研究产品线中的定价行为。
所以,随着产品线设计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出现在产品线设计者面前,运用博弈理论对复杂的产品线设计进行分析和优化,在产品线设计中更加充分地融入动态博弈方法的优势,将是一些面临的新课题。
第四篇:网络教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网络教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博客的作用
博达中学 李佳松
网络教研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仅仅把纸质文稿转变成电子文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需还要创设和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教研管理平台,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依据博客特点和优势在这方面开展了有效的实践。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究,我们有了以下几点感悟:
第一,网络博客教研是使“大众”成为“精英”的有效途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应该说这个愿望是美好的,但放眼目前的大部分中小学,我们不难发现,教科研总是极少数教师在做,甚至是为个人功利而做,大部分教师依然认为:我是教书的,教科研工作与自己无关,这就是说,教科研工作在学校仍被少数“精英”甚至是学校指派的人所垄断的局面,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学校的教科研工作陷入举步维艰的局面,另外,我认为还有两点原因:1)客观上教师的工作量大,无暇顾及教科研工作;2)主观上,一提教科研工作,相当的教师脑中总有一种宏大的模式——长篇论文、精美课件等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相当多的教师走入教科研误区。
为此,为教师创设一有效的平台,让所有的教师都能方便、轻松、及时参与到教科研,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这一关键的解决就是,充分发挥教师博客的作用。让教研从“精英”走向“大众”,为教科研开创一片新天地。
第二,网络博客教研的特点。
博客具有的开放性特点,这种“零距离”优势使得学校的教研活动可以跨学科、跨年级,不像传统的教研活动在学科、年级上是有区分的。这样的网络教研活动可以真正的做到集思广益,聆听教师的心声,避免了面对面的教研活动中应付和跟风的弊端。另一方面,网络教研极大的拓宽了参与的人群范围,在博客上,教师们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们的鼓励与欣赏,在学习与交流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且,教师本人在博客上的身份也是双重的,既使表达的主体,又是欣赏与认同别人和自己的网志成果的主体。教师们可以方便的上传成果,也可以随时修改已经发表的成果,优化已经积淀的资源,还可以尽情地选择别人的成果链在自己的网志上,成为扩大自己学习半径、甚至行为半径的有效手段。博客支持下的这种便捷的跨时空的人际交流,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需求找到了得以实现的技术工具。教师的网志从内容到形式日益精彩纷呈,争奇斗艳,为网络教研的开展的现实意义。
第三,我校网络博客教研的实施心得。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就是教师在本学科内用学科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形成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更要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网络教研使学科内成员共同实现专业成长。
1、博客可以共享教学、教研资源。视频课堂反复观摩,学科成员共同提升。由于学校教师工作时间安排紧密的特点,即使是同学科教师能坐下来共同观摩和研讨课堂教学的机会也并不多,把教师公开课的视频资源放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把开课内容反复多遍的观看、研究,再进行交流,不仅提升教师课堂观察能力、评课能力还可在更精细的评价之下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2、博客可以随时通讯,交流互动。
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通讯,这是现代网络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常规的教研活动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很好地借助博客网的留言功能,只要是注册用户,均可进行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双向交流通讯功能。这种交流方式改变了以往那种单一的找点式的被动交流,加上系统自动的提醒功能,增强了交流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在常规的教研活动中,虽然我们每个教师的教学资源很多,但每个教师之间往往是孤立的,学校一般也没有把这些资源进行展示、交流、归纳和整合。这样的教研方法,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资源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受了制约。而借助博客我们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学校的团队网志进行关联、展示、交流,同时每个教师也可随时查看其它教师的共享资源,并可随时进行必要的点评。而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或管理者,可随时登录博客,查看相关情况,然后再通过博客留言进行反馈。
3、博客注重科研,实现资源积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校硬件设施迅速到位,但相应合适的教育教学资源,却十分匮乏。在互联网上,各种教学资源也参差不齐。结合各校实际情况,注重积累自己的校本资源显得日益突出,也只有这些资源才是最合适的教学资源。
博客能为教育教学所用,就是因为其自由的交互作用,突出的日志记载形式。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可把自己所发现的好的资源素材,或平时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通过日志的形式与团队中的所有会员进行交流和商讨,同时对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分门别类的进行积累。通过这样的网络教研活动改变了以往我们为了教研而教研的活动形式,既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发展同时又兼顾了教学资源素材的积累。
4、博客使得点面结合,专业得以发展。
一个教师成功不算成功,许多教师成功才算是成功。在以往的教研环境下,成功的教师不多,而要成功的教师带出一群成功的教师更是难上加难。而我们借助博客教研活动,可以把成功教师的作用从一个点放大到学校一个面,通过与成功教师的点面交流过程中来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促进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教师个人网志是一个点,学校团队网志是一个面。教师个人网志是一部教师教学的工具,是教师学习的工具,是教师的资源库,更是一部教师成长的历史。学交团队网志是学校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是教师交流的一个平台,更是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大融炉。
我们借助博客网络教研,很好地充实了常规教研,不断延伸了教研的点面和层面,从而加快了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综述:教研活动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具体表现,而教研信息化并不是在办公桌上放一台电脑就能解决的。我校通过博客,找到了一条新的网络教研路径,大大提升了教研活动本身的质量。它与一般教育活动的区别,在于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参与活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把常规的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动落实到了教学实际,从而提高了活动本身的质量,最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发展。
第五篇:经济学农业行业经济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经济学农业行业经济论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机理研究
[摘要]研究和遵循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成长机理及存在问题,从体制、理念、培养方式及从业环境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提出培育途径,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成长机理 培育 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力资源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命脉地位。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走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农民农业科技知识贫乏,市场意识淡薄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职业观仍未彻底改变,阻碍着新一代年青人从事农业科技事业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还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城市出生的青年不远到农村去;从农村到高等学府学习的热血青年目的就是为了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它职业。不少现有农民都愿意到城市从事建筑业或其它体力劳动。据统计,2006年,37.8%(13181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外出劳动,其中80.1%都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97.2%的人在城市从事二、三产业,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广。
2.农业科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科技人才成长资助有限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投入和自主创收的模式。按照中央、省、地、县、乡递减的原则,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所得到的资源配置越少。当前,农业研究的经费还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有限的拨款首先得保证科研人员的工资,其次还要考虑公务费,最后才能考虑业务费,最低的农业推广机构业务费只占10%,使得农业科技投入经费太低,也就难以开展大项目或基础性研究。
3.多头管理体制,使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难以形成研究团队
从教育机构来看,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已基本理顺,以前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的高校现已统一由教育部归口管理。而农村科技人才分属农业、渔业、林业、环保、科技、经贸等部门管理,农业科技研究项目往往需要不同部门相互协调才能进行。不少情况下,还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工作,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农村多头管理,使农民难以适应,影响农民采用农业创新科技的积极性。
4.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条件艰苦,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农村现有的科研条件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农村科研人员连最基本的科研设施都难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还是靠广播和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先进的网络资源难以发挥作用,也就难以保证科技人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人均工资收入21001元,而最低的农、林、牧、渔
则为9430元,受经费的困扰,正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更谈不上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创新,致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5.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缺乏,农业科技后劲不足
人才资源同其它资源一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开发,才能进一步发挥其最大的潜能。除了农业科技经费紧张外,有关部门领导也缺乏深入基层调研、思考,农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战略性计划尚未启动,简单、机械地照搬照抄外地(或外国)的做法,难以培养出符合当地需要的实用科技人才,更谈不上科技创新人才,也难以保证农村科技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途径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供稳定的体制保障
下大力气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责任重大、待遇偏低,付出与所得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这也是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业的关键性问题。要制定稳定人才、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关心人才成长和提供较好科研环境等方面的更加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于“三农”工作,使农业科技人才从想去到要去,最后决心扎根农村的转变。另外,政府自身要改变工作模式,多做公仆,尽最大可能给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一切服务;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
2.转变人才培养理念,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传统的人才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结果是眼高手低,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未能发挥教育的效能。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提高动手能力和改进意见,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塑造模式根本转变。建议农校学生应该采取半农半读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在农村一线体验农业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进行研讨,激发掌握先进科技的自觉性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创新型老师的精心培育。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大多缺乏工程师应具备的技能,急需弥补实践知识的不足。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创新型老师的建设和培养。双方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还能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到农业科技文化的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4.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现有条块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要尽快理顺多头管理的体制,集中有限的资源,全力攻克当前农业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发挥联合攻关的效能。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扩大对外交流,为农业科技人才了解世界学术动态、提升研究层次提供信息平台
建议为农业科技人才创造更多的国内或出国学习交流、考察和培训的机会。可以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对现有人才进行继续培养和深造,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到国外特别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一体化的先进气息,了解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掌握学科前沿,开阔眼界,启迪新的思路,借鉴经验,促进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庆先,漆雁斌,王燕.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5,(4):15-17.[2]曾志华.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云南农业科技,2006年增刊.21-22.[3]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4]喻国华.试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