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王延荣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创业文化倡建企业家精神,鼓励承担风险,容忍失败,鼓励人才流动和自主创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反映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影响创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培育创业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主体词:创业创业文化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示码:A
一、引言:创业文化的兴起
创业文化是随着创业的兴起与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文化学科与管理学科交叉及其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30年的时间里,创业者和创新者们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它比其他任何一种推动力量更能决定世界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并将继续给人们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现在,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成为最具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支持和研究创业。
不少人认为,拥有优秀的创业者、创业项目和必要的资金支持就能创业成功。但是,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创业之所以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形成热潮,除了他们具有比较充裕的资金、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人员素质等原因之外,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推进创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点可能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众所周知,硅谷是新创企业成长的摇篮,著名学者钱颖一认为,硅谷的成功归根到底是由于所谓的硅谷文化,而硅谷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创业文化。所以,也可以说,是创业文化造就了硅谷以及硅谷中高技术企业的成功。如果认为资本与技术一旦结合就可以成功地推进创业纯粹是一种梦想。笔者认为,创业资本和高新技术诚然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我们万万不能忽视更为关键的要素------创业文化。
如今,创业文化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他的研究也逐步兴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构建和培育创业文化,启发创业精神,塑造创业品格,建立创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二、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是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创业文化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这已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实践所证明,并且将逐步为管理学者和业界人士所认识。作为在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业文化,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思考和分析创业这个经济现象,是创业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次重大的飞跃,它给创业和创业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创业文化关注管理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将管理的焦点由创业的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集中到文化对管理效果的作用上。所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代表了我国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当前,人们价值观念和心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 注:本文为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批准号:02BKS020。
种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文化。当今时代是以人的智力和创造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社会形态正从权利社会向知识社会、从等级社会向网络社会过渡,人们工作不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追求个人的自尊和价值。谁升起谁就是太阳,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价值标准和精神取向。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的经历激励着志在创业的人们,蒙动的创业欲望使他们不甘寂寞,进行着各种创业尝试。因此,社会应为他们营造一个创业的天空,使他们施展才华,将创造力和技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文化竞争是未来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经济要想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营造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传统经济时代,企业一般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建立优势,靠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创造企业的效益。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和经营形势,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首要条件是文化的创新和观念的创新。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管理关键在于文化,而举世闻名的硅谷的成功也根源于其特有的文化。安纳利·萨克森宁在其著作《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中分析指出,从地理位置上硅谷不如128公路地区,从人才上,硅谷也未必占有大的优势,但它却从小到大,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学习和模仿的样板,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其所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远比技术、资本和人才重要。所以,文化竞争是未来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拥有了文化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要依赖于其特有文化优势,也就是根植社会文化土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
(三)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样需要营造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创新能力较低、企业家短缺、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不高以及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未能培育起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创建一个鼓励创新和创业、容忍失败、勇于承担风险的文化机制。
三、影响创业文化形成的因素分析
创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都受到一定时代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民族传统、文化风尚的制约,同时也受人们特别是创业者的文化素质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有积极的、正向的,也有消极的、反向的。
(一)市场经济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竞争观念、时机观念、创新观念、质量观念、雇佣观念、法制观念、资本观念和风险意识等已经为人们逐步接受,这是创业文化培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与市场竞争相伴的一些现象,如拜金主义、不正当竞争等,对创业文化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二)创业以及新创企业的兴起。传统的观念或经济学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大企业创造了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社会福利的主要来源。但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新创企业和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提供了大部分的就业机会。以美国为例,1980年以来,小企业和创业者每年创造了70%以上的新就业机会和70%以上的新产品和服务。同时,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提高人均产出与人均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创业还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让更多的人来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获得相应的回报。因此,创业者和创业企业的增多以及创业对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将会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创业的关注,是推动创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世界各国创业文化。20世纪80年代,创业首先在欧美等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受到政府的关注和民众的推崇。创业文化虽然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不同国家的创业文化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它作为一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意识形态,也必然有其共同性的一面。积极学习、借鉴和吸收国外创业文化中的优秀和合理的成分,使我国的创业文化突破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局限,应当而且必然成为我国创业文化构建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鼓励承担风险,容忍失败,鼓励人才流动等。这些内容我们都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但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改造。
(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儒学、佛学、道学和诸子百家以及近代的外来思潮,形成了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的精华与糟粕都会对我国的创业文化产生影响。许多优秀的成分,如积极关心、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入世思想,讲求仁、义、理、智、信的道德观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全局意识,和为贵的团结精神等,都可成为我国创业文化可以汲取的源泉,以进一步丰富我国创业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
(五)我国的创业文化传统。近代中国形成了以自强、自立、爱国为价值去向的民族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形成了以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价值取向的创业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倡导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今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64字创业方针。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来源。
(六)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传统的计划经济在我国运行了几十年,经济体制、文化意识、思想观念等许多方面都打下了极深的烙印,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这些思想对我国的创业文化也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影响。
四、中国特色创业文化基本结构及内容
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既不同于创新文化,也不同于企业文化。但一些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适用于创业文化。
(一)创业文化的基本结构
创业文化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四个层次。
1、创业文化的物质层,即创业物质文化。这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的创业文化,是由政府或有关组织为鼓励和推进创业而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的器物文化。比如,美国的硅谷,我国政府建立的53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些重点大学为大学生设立的创业园区、各级地方政府为吸引留学人员设立的归国人员创业园区、各地成立的创业中心等。
2、创业文化的行为层,即创业行为文化。如果说,物质文化是创业文化的最外层,行为文化可以称为幔层或浅层的创业文化,是为推动创业而开展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活动以及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的动态体现。
3、创业文化的制度层,也即创业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创业机制、创业组织和创业管理制度三个主要方面。创业机制是指为推进创业而建立的机构、系统和制度以及各因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创业驱动机制、创业决策机制、创业管理机制和创业者收获机制。创业组织是创业文化的主要载体,包括创业管理机构、新创企业以及虚拟创业企业等。创业管理制度是为规范创业行为而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等,如国家创新、创业的管理制度,与创业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健全的证券管理制度等。
4、创业文化的精神层,即创业精神文化。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创业精神文化是指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价值观念,包括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创业精神反映了创业者应具备的一种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构成了创业文化的基石。
创业哲学反映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创业价值观是指创业者追求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二)中国特色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
确立创业文化基本内容,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需求,通过与国外创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创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断交流、吸收和融合,在借鉴中发展,在碰撞中整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创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作为创业文化的内涵,表现为对创业者的重视,尊重创业者的个性,尊重创业者的个人选择,在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上注意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在情感、行为、人生理想和生活价值上的个性培养,充分体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需求的统一,为创业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同时,创业虽然包含着个人奋斗的成分,但创业的成功又决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结果。一个新创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创业团队来共同努力。创业团队并不一定是某种固定的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群体也不完全相同,代表了一种人才聚集、共生与发挥作用的方式。通过大力培植和强化创业团队共同的价值观念,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创业团队成为一个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群体。
2、倡导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即企业家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素质和品格,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是当代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是中国最严重最突出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最难克服的一种对经济发展造成障碍的瓶颈因素。它表现为热情、坚韧、将工作视为乐趣的工作态度,永不枯竭的旺盛的与市场对手不懈斗争的欲望,对利润的永不疲倦的渴望与追逐,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适应性,拥有个人权威,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甘冒风险,甚至还包括一整套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匹配的伦理道德体系等。
3、容错机制。为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应该营造一个敢于冒险、理解冒险、支持冒险、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当创业者不顾一切进行创业时,他需要支持和理解。在宽容进取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容忍失败,欣赏一往无前的精神,但不原谅沮丧、唾弃偶遇失利就偃旗息鼓的懦夫。因为他们相信今天的失败有可能是明天更大成功的起点。现在,已有不少新创企业鼓励员工在创新中犯错误,有一家软件公司甚至规定员工每天至少要犯10个错误。如果你每天没有犯下这么多的错误,说明你工作还不够努力。这样,人们能容忍和原谅别人的错误,只要他曾经奋斗过,而且现在还在奋斗。所以只要有信心和勇气,不想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谁都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即使失败了,自己也可以从挫折中接受教训,也能从失败中爬起来。
4、鼓励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由人才密集性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缺少新的激励,决策迟缓,效能降低,组织渐趋老化,此时人才就要流动。因此,人才流动是必然的,人才稳定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人才流动可以使大公司衍生出许多小公司,实际上起到了技术种子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加速了知识和技术传播速度,并且小公司为大公司提供配套服务,进而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创业文化的氛围里,人们将忠诚的内涵扩大了,把原来对企业的忠诚变成对产业的忠诚。有人估计硅谷每年调换工作的人数占雇员总数的50%,在科技人员和经理阶层中,流动比例大约在30%左右。人才流动应该成为一个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观念,工作的高流动率甚至应该受到公司的鼓励。
5、竞争合作。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员工之间展开竞争,发挥企业和个人的创造力和潜力,使企业的成长与员工创造力同步成长。企业之间和员工之间乐于合作,不是把竞争对手视为敌人,而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合作伙伴。所以当一个企业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向竞争对手求助,而竞争对手也非常乐于提供帮助,因为它们知道自己遇到问题时也会
得到对方的帮助。
6、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开放式的生产结构可以为新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新创企业应当借助于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和开放性的生产结构将自己企业生产经营的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富于个性的形象。
四、培育中国特色创业文化途径和方法
前已述及,创业文化不可能简单复制,因为各国创业文化是与其所特有的制度,文化传统以及民族特色结合在一起的。比如,硅谷文化模式常常被视为创业文化的典范,学习效仿者颇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高新区获得硅谷同样的成功。因此,创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文化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创业文化与建立创业机制相结合。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要求,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具体情况,通过有步骤地引进国外一些成功的做法,边运用,边改进,边创造,逐步建立一个既有强大的动力、又有很强平衡约束力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创业机制。建立包括鼓励和保护创新思想、财税上对创新和创业的扶持、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在内的创业驱动机制,建立包括创业项目筛选、评价和决策在内的创业决策机制,建立包括创业评价办法、多重激励措施、既有动力又有约束力的创业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包括多种创业者收获企业创造的价值途径的创业者收获机制。建立创业机制会极大地促进创业文化的形成。
(二)培育创业文化与培养大批优秀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相结合。创业者和企业家是推动自主创业和虚拟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是创业活动的核心,在创业文化培育中起着示范、引导、凝聚和传播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因此,应该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优良的思想、文化、技术和管理素质,具有冒险精神、开拓创新意识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队伍,才能加快创业文化生成、发育升华和丰富的进程,才能使形成的创业文化产生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辐射作用,进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对整个社会产生良性影响。
(三)培育创业文化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相结合。创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形成有赖于人们的广泛认同,有赖于人们的努力践行。因此,应该努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步发挥人们在创业文化培育中主体作用。特别是,创业者需要较高的认知特征、心理素质,如成功的信念、坚韧的毅力、积极的竞争精神、周密的工作作风、强烈的危机意识、优良的心理品质、广博的知识素养、健康的体魄以及旺盛的精力等。这些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创业者的努力学习和实践磨练逐步提高的。
(四)培育创业文化与能力建设相结合。创业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创业能力结构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个体的创业能力和群体的创业能力。个体的创业能力主要取决于创业者的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理性认识能力以及综合感知能力等。决定群体创业能力优劣的,除了创业团队的个体创业能力外,还取决于创业团队的人员数目、各专业人才群体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提高创业能力、优化创业能力结构,对于推进创业和创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培育创业文化与创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培育创业文化,应积极创办创业园区,使其成为创新者和创业者的乐园。尽管我国的不少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了创业园区,也有一些专为在校学生设立了创业园区,其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等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整体创新、创业能力较低,研究与开发经费不足,分布不合理,企业创新人才和企业家短缺以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活力等。国家应该为创业园区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创业园区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M].华夏出版社,2002.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1.3、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和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4、魏杰.中国企业二次创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5、盖文启等.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1999(12).6、包玉泽.从硅谷到光谷之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0(10).7、张学忠等.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培育[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8、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M].华夏出版社,2002.9、雷德森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探索[M].人民出版社,1995.10、G.Tomas & M.Hult.Cultural Competitiveness in Global Sourcing[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2(31).11、George G.daly.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U.S[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8(10).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ng Yanro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450008)
Abstract: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5 parts: entrepreneurship, assuming risk, tolerating failure, encouraging person flowing, and taking initiative entrepreneurship.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important directionofmanagement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economy.This paper raisesthe methods andways of constructingEntrepreneurial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itaffect factors.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culture;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简介
王延荣(1964—),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读博士。
联系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20号
邮政编码:450008
电话:(0371)5790223(O)(0371)5727130(H)
传真:(0371)579022390(兼)
E-mail:wyr@ncwu.edu.cn,
第二篇:中国特色文化之英语翻译
1.元宵节: 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法: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Couplet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铁饭碗:Iron Bowl 14.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15.集体舞: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Soup)25.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26.火锅:Hot Pot 27.四人帮:Gang of Fou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Movement)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针灸:Acupuncture 35.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7.偏旁:radical 38.孟子:Mencius 39.亭/阁: Pavilion/ Attic 40.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41.火药:gunpowder 42.农历:Lunar Calendar 43.印/玺:Seal/Stamp 44.物质精神文明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45.京剧: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 46.秦腔:Crying of Qin People/Qin Opera 47.太极拳:Tai Chi 48.独生子女证:The Certificate of One-child 49.天坛:Altar of Heaven in Beijing 50.小吃摊:Snack Bar/Snack Stand 51.红双喜:Double Happiness 52.政治辅导员:Political Counselor/School Counselor 53.春卷:Spring Roll(s)54.莲藕:Lotus Root 55.追星族:Star Struck 56.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 57.相声:Cross-talk/Comic Dialogue 58.下岗:Lay off/Laid off 59.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60.高等自学考试:Self-taught Exami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61.烟花爆竹: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 62.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 63.电视小品:TV Sketch/TV Skit 64.香港澳门同胞:Compatriots from Hong Kong and Macao 65.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66.长江中下游地区:The Mid-low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67.门当户对:Perfect Match/Exact Match 68.《水浒》:Water Margin/Outlaws of the Marsh 69.中外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s 70.文房四宝(笔墨纸砚):“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 “Brush, Inkstick, Paper, and Inkstone”,
第三篇:Luidpm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开放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保障社会公平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绝对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分配方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收入分配的差距在迅速扩大,同时带来种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因此,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高度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有必要先从社会公平失衡现状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社会公平失衡
当代中国经济起飞的大势已成,不可逆转,而社会公平的失衡问题却日益凸显,不可忽视。社会公平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从提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为世人瞩目。然而,改革开放在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同时,又出现了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显著的社会贫富差距,占中国人口10%的贫困人口的储蓄只占全社会私人储蓄总额的3% ,且呈下降趋势,而占总人口10%的最高收入者的储蓄却占有全社会私人储蓄总额的40%,且呈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上升到0.496,大大超过了贫富差距的国际警戒线。社会公平的失衡问题尤其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的贫富差距:
一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与其他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期相比,我国的城乡差距问题在世界上都是比较严重的。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仍在扩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报告》显示, 2005年,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比上一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及城镇居民的1 /3。
二是地区差距日益加剧。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从而急剧拉大了与中、西部居民的收入差距。特别是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上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3 倍,而贵州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9.7%。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迅速拉大,东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和消费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现在,已达到小康水平或者富裕程度很高的县市,绝大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县市越来越多,而年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贫困县却全部分布在西部的广大地区。
三是各阶层收入出现明显差距,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收入差距超过了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利益格局的分化和转型,明显地出现了高收入层、中等收入层和低收入层的社会分层。我国现在的问题是,低收入层太大,中等收入层还太小,而高收入层集中的财富过多。高收入层较多地占有了社会上其它各阶层的收入。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2005 年,高收入层人均工资水平是低收入层人均工资水平的4.88倍。
四是干部群众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不仅表现在公务员的收入不断增加,更多的表现在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干部和工人的奖金分配的差距越拉越大。广东省《2006年省情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广东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总体上处于无序和失控状态,有的企业以强调“经营者个人贡献”为由自定高薪酬,有的企业实行“股权激励”,高管几年间获得几千万元甚至近亿元报酬,企业却出现严重亏损。
二、政策回顾: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走向“效率公平,有机统一”
面对中国日益严重的公平失衡问题,我们该如何确立发展目标,是继续重点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人先富起来,随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晚年思考得最多的就是怎样从一部分人先富,走向共同富裕。分配公平问题是他晚年最担忧的问题之一。他在和邓垦的一次谈话时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二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强调公平。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度拉大,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十六大报告虽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但强调“再分配注重公平”,强调“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三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是从完善分配制度角度提出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此次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强调“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从上可以看出,每一阶段关于分配原则的提法及所强调的重点,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有机统一观的中国共产党,为了顺应和促进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力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智慧结晶。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有机统一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对效率与公平问题认识的与时俱进的深化和发展过程。
三、理论反思: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
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而经济主体在社会生产中的起点、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以公平优先”则是收入分配领域应该首要强调的。一方面,在生产领域,应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速度”,这就是要把质量、效益、效率放在第一位,把投入、数量、速度放在适当地位,不是主要靠拼投入、增数量来实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把质量、效益、效率作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这是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针要求的。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的,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就不必担心发展会出大问题。所以,“效率优先”原则应该始终贯穿于发展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公平优先”原则是收入分配领域应该首要强调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那种认为初次分配可以讲“效率优先”、再分配再讲注重公平的观点在实践中不攻自破。往往是初次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畸高畸低的个人收入,就是由于初次分配没强调社会公平问题,有些部门、企业高管人员与普通职工的畸高畸低收入同样属于初次分配问题,一些外资、内资工厂,把工人(特别是民工)工资压得那么低,而且多年不怎么涨,过量剥削剩余价值也是初次分配的问题。初次分配不强调社会公平会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显然,仅通过财税等再分配杠杆来调节分配不公问题远远不够,必需重视初次分配中的社会不公问题,将“公平优先”原则贯穿整个分配领域。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由此决定生产关系的演变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不能超越历史阶段而盲目提高公平程度,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生产关系得不到及时的变革或调整,社会分配差距过大,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反比例关系,那种认为在一定范围内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提高效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不利于提高效率的观点是片面的。事实证明,二者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提高效率。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本已经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 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要通过充分就业,实现就业公平,政府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使这一战略得到落实,我们必须要实施、建立、健全、完善相关的政策,首先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其次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保持群体间的流动通畅,并保证流动的制度化与公平性。再次要完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大学生成为创业者。
三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争取实现分配公平。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协调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实现贫富和谐,关键是解决好弱势阶层的过低收入和贫困状况。要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一定要防止用平均主义的方式来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我们要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中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才能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资源,才能为缓解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必要的条件和途径。有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来争取实现分配公平,我们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再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四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争实现保障公平。社会保障的目标是,立足于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的角度,通过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来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确保每个人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保障公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首先,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全面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前者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后者包括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再次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包括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总之,按照十七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未来的中国社会应当既是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又是一个公正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当注重社会公正问题,注重缓解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防止两极分化。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收入差距,在总体上是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它与旧体制下普遍贫穷低效的平均主义相比,是一种社会进步。我们应该看到,在某些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绝不是全局的,更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要防止用平均主义的方式来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四篇: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征信体系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征信体系
征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统一管理,包括法律法规建设、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投入等多方面问题。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及民族文化不同,世界上没有一个完整的最优模式可以照抄照搬,因此要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管理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良好的信用环境需要公众良好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而信用行为必须有制度规则与法律的约束,制度与法律则需通过立法与执法机构来实现。
信用立法方面,当前要做的主要是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及时推动信用立法。首先,政府要建立界定数据开放范围的法律或法规,包括必须开放的数据资源及其监督机构的责任,以及对于向公众提供不真实数据的惩罚规定。在强制公开大部分征信数据源的同时,确定必须保密的部分,以及确定征信数据的经营方式。其次,建立与界定商账追收的法律与法规,其中包括允许有关部门开放商账追收类信用管理公司的注册,明确用法律或信用手段进行商账追收的程序与行为约定,对消费者个人及企业法人的追账手段约定。再次,要在改善信用管理“外围”法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快征信立法进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信用意识
这里所说的信用,虽然不是道德观念上的信用,也不是文化观念上的信用,但它毕竟建立在道德文化的基础之上。就每一位社会成员来说,加深对信用的认识,并把讲信用付诸于行动,则不仅会大大降低社会成本,也有利于推动信用制度建设。
近年来,国内企业和产品不断走出国门,有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它启示我们,不讲信用,不仅企业难以迈出国门,走出去了也很难立足,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国家的形象。而信用宣传教育是一项普及性的社会工程,需要政府制定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加以解决。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建立信用体系的紧迫感,形成一种信用缺失后,可能会给自己、给企业、给国家造成损害的这样一种负疚感,夯实这个制度的社会文化基础。
逐步培育市场化运作模式
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不可能纯粹依靠市场来推动,而需要政府从制度上、管理上、财政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信息不对称,信息资源高度集中于政府的现象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公众很难得到完整的信息。所谓搜集信息,就是把政府拥有的信息汇总起来并依法披露,变成可供市场享用的信息。因此,政府在建立信用市场规范、整合信用资源等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推卸、不可替代的。但从长远看,政府也不能代替中介机构,更不能代替市场。
目前,我国征信行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已初露端倪,但仍存在不规范现象。拿企业征信来说,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征信公司按照商业化原则在市场上开展竞争的格局。然而与之相配套的监管体制相对落后,缺乏对征信机构、征信活动有效的管理。因此,从发展信用征信行业的迫切性考虑,今后一段时间内,在理顺政府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我国的征信
管理仍将以政府监管为主,然后逐步实现由政府监管向市场化监管转变。
此外,可以尝试建立信用管理民间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国外经验表明,信用管理民间组织作为征信制度的外部约束机制,能够协助政府进行信用管理,促进征信事业的发展。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这种民间组织建设虽有所启动,但无论规模、影响都较小,尚不能起到行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并有效运行失信惩罚机制
依照我国国情,在目前阶段,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惩罚机制必须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相应机构作为执行机构,而且,这种处罚不是简单地随着企业的破产或停业而消失,而是这种不良记录要伴随着企业或个人一段时间,使他们在这段期间内,不能再取得社会信用服务,如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信贷销售服务、个人信用消费等方面,进行制约。这样,失信惩罚机制才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具体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对违规信用信息采集行为的处罚。由于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时往往会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或者企业商业秘密,从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角度出发,采集信息必须以得到个人或企业同意为基本原则。由此产生的未经个人或企业认可违规采集信用信息的行为,就将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
其次对违规使用行为的处罚。征信机构采集得来的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应当仅限于出具信用调查报告、开展信用评级、信用评分等与资信活动有关的活动。若超越这一范围使用信用信息,也将被视为违规行为。
再次对内部管理不善的征信机构进行处罚。征信机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信用信息,除了外界的监管外,对征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也需提出严格要求。如存在管理不善等问题,有关部门也应当予以相应处罚。
第四对信用信息提供者违规行为的处罚。信用信息提供者主要包括:一类是通过行使公共职能过程而积累了大量公共信息的政府机关、公用事业单位、司法机关等单位和部门;另一类则是在商业活动中掌握了个人或企业信用记录的单位或个人。政府机关等公共信息掌握者是社会的公共管理者,所以,必须强制要求这些部门依法公开披露所掌握的信用记录;而市场主体是市场交易的当事人,应按照自愿签订的合约依法进行信用记录的披露。对应当公开而拒不公开的行为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提供信息或者提供信息不真实等侵害个人和企业合法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
最后对征信产品使用者违规行为的处罚。在对征信机构使用信用信息的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的同时,对与其相对应的征信产品使用者的行为也要作出相应规范。如规定取得征信产品必须得到当事人的授权、如果使用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中的信息,采取了不利于消费者的行动,必须通知消费者本人等。
第五篇: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思考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B)
A 社会主义 B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
A 马克思主义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 社会主义荣辱观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A)
A思想道德建设B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 思想建设D 道德建设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B)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B)
A.坚持爱国主义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D.坚持改革开放
7.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社会主义科学
C.社会主义技术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B)
A.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B教育和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道德建设D.党的建设
9.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C)
A.内容和动力B.目标和方式C.性质和方向D.基础和动力
10.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B)
A.民主法制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2.“四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A)是核心
A.有理想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C)
A.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
C.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15.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不错,形势
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C)
A.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16.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C)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7.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B)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
和睦的精神纽带
C.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D.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19.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
A.改革创新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2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D)
A.科技创新B.制度创新C.文化创新D.理论创新
2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B)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D、政治实力的竞争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C)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a、b、c、d、e)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2.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这段话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BCD)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B.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
D.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3.由于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处在不同层次,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能强求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这个命题:(BCD)
A.针对目前我国的国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B.没有看到只有统治阶级的思想才能成为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必然决定了其一元性
C.实质上是在说“指导思想多元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调
D.没有看到如果搞“指导思想多元化”,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4.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实践、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BCD)
A.体现“三个面向”的要求
B.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C.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当前,代表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迪斯尼、麦当劳几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看到,同时许多地方性的语言、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方式,正在被全球范围的对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效仿和跟进之风所吞噬。面对这些,我们应当:(ABD)
A.立足本国本民族同时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全盘西化
B.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坚持以继承、借鉴和创新的统一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论述正确的是:(ABCD)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7.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下列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评价正确的是:(BCD)
A.突出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迷失的现状
B.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
C.是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
8.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依据是(ABCD)
A.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B.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C.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D.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BCDE)
A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
B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C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E社会主义社会和其它社会的本质区别之一
10.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提供(ADE)
A精神动力B物质基础C 政治保障
D思想保证E 智力支持
1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ABCD)
A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C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E 精英文化
12.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培育“四有”公民是指(BCDE)
A 有思想B 有道德C 有文化
D 有纪律E 有理想
1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
A 团结统一B 爱好和平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E 爱国主义
14.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ABCD)A取其精华B去其槽粕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E开拓创新
15.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二为”方针是指(CD)
A 为经济建设服务B 为现代化服务
C 为人民服务D 为社会主义服务
E 为经济基础服务
1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AB)A理想建设B 道德建设C 党的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E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ABCD)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