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2010-2011)期末复习材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材料
【1】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5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广泛,举凡中国历史上与政治制度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等的有关部分,都必然要纳入其内容之中。
1、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活动及其效果,包括政治体制、政治社会背景、政治理论根据、政权结
构、政治运行过程,以及因此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制度。
2、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状况,包括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以及互相配合密切相关的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考试、选举、政党、财政、文教卫生、礼仪、民族、文书、职官管理等制度。
3、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对历史和现代产生过不容低估的影响。
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有关政治的各种学说,也就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内容。
5、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活动及文化传统,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不可忽略的内容。
6、历史上对于政治制度的妥善运用,对统治环节和行政的监察,对官吏的规定和举措,培养、任用、考核等管理,也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必不可缺的内容。
7、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必要将之纳入世界范围进行评价,而国外学
术界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看法,也应该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必须注意的方面。
【2】 试述晚清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P79
主要内容有:
1、政治制度方面。中心内容是宣布预备立宪和进行国家政体及官制的改革,允诺改变沿袭数
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逐步改行君主立宪制度。
2、军事制度方面。淘汰绿营、防勇等旧式军队,编练新军,颁定新军制,划分兵种,制定了
招募、训练、给养、军器等制度,开设武备学堂和各种军事学堂,派遣大量留学生出国学习军事,编练新军,首次设置海军部。
3、行政制度方面。从建立外务部开始,陆续设立商部、巡警部、学部、邮传部等,飞出满汉
复职制度,实行单一领导,其后,又成立责任内阁,设立总理大臣,使行政机构有了一些近代的迹象,但清政府没有放弃任何带实质性的统治权力。在内部权力再分配的情况下,中央朝廷出任重要实职的大臣。
4、教育制度方面。宣布废除八股文和科举制度,使新式学堂教育快速发展,学堂教育不但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而且逐渐制度化、正规化,文教事业开始迅速发展。选派留学生出国,鼓励自费留学,学成归国者给予功名,新型人才逐渐融入社会。
5、法制方面。参照西方各国的法律,先后修订《大清刑律草案》、《大清现行新刑律》、《大清
商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大清刑事诉讼法》、《大清民事诉讼法》等法律。
6、奖励实业方面。晚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一方面是富强的国家主义意识已经成为共识,另
一方面是绅商阶层的势力和民权意识的日益扩大,保护工商业和民权成为绅商阶层一致的要求,而且,当时的绅商阶层已经初步构成了自己的保护网。以此同时,清政府还颁布了一些奖励章程,对创办实业有卓越贡献的人赐以爵位。
历史意义:
晚清新政,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迫不得已而进行的,是想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君主立宪以挽救传统的政治权威,希望以此得到西方列强和国内各阶层的认可,以确保君主统治的合法性。但近代化政治制度变革的结局却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反而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使传统政治制度走上崩解的历史不归路。
清末由朝廷主持的立宪运动是以传统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为基础,通过传统的官僚政治手段而进行的自上而下并有限度的变革,其本身的局限性和绝不可能进行彻底的自我完善,给后人
留下了几点启示:
1、官方的政治制度变革是在世界形势的推动下进行的,原本就带有被动的性质。
2、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中央政府集中权力,以便有效地统筹规划,合理地分配社会
资源,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干预,这就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
3、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在传统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的情况下,需要政治体
制改革,而改革必然需要新的社会力量支持。
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下进行的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新与旧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能否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是改革的关键。清政府没有把握机遇和妥善地解决这些矛盾,一味地追求制度上形式的改革,仍然借改革谋苟延统治的私利,也就决定它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
【3】 王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都受到哪些制约?P89
王权的形成与发展:
夏、商、周三代都是实行王权专制。作为一种制度,它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出现的。
1、夏初的100多年,国家的体制尚未完全稳定,依然保留部落联盟的某些特点。从“帝”演变为“王”。其权威又远远超过于“帝”,就必须废弃旧传统而树立新体制,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反复。
2、直到少康重建夏朝,国家才完全确立起来,至此,夏的最高统治者才进一步称“王”。
3、自少康以后,夏王朝传世十二代,直到桀时为商汤所灭,王位传承没有大的变故,王位世袭制的王朝也就从此确立起来,再经商、周两代的完善,王权已经得到制度的保障。
4、从“王”字形成来看,它在周代钟鼎铭文中像战斧之形,同军事密切相关,说明了最早的君主是由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转化过来的。
5、王权起源于父权社会。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是王权产生的经济基础。
6、王也称为“天子”,表示自己是上帝的元子,元子只有一人,故王经常自称“余(予)一人”。天子使王具备了上帝元子和民之父母的双重身份,执掌了最高权力。
7、由于中国没有形成像西方教会那种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推倒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
8、在王被认为应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和臣民都是王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时,王权的绝对专制也就形成了。高度发展的王权,是在国家进入成熟阶段出现的。
受到的制约:
1、受到原有和相继发展起来的地方势力的制约
2、受到贵族元老的制约
3、受到天地、鬼神、祖先等宗教信仰的限制
【4】 试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P85
经济发展是战国社会变革的动因,而它的动力则是大规模的战争需要专门的指挥人才和训练有素的军队,还必须有充实的物质基础。战争迫使各国寻求新的出路,变法迫在眉睫。战国列强的变法,趋向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其构成的三个主要条件是:
1、由君主独揽大权且君权至高无上;
2、以中央政权有力管辖的地方行政制度;
3、以君权强力统率的官僚制度。
特点:
1、“官分文武,王之二术”,君主通过设官分职以控制官僚机构。
2、制定符节玺印制度,以便于控制军队和官僚。
3、完善考核赏罚制度以约束和控制官僚和军队。
4、在统治手段上形成一整套“君临之术”理论。
5、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5】 为什么说权臣、母后、宦官、外戚专权是皇权的变态形式?
P69、107、119、122、124、134、历史上有些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但这并不是皇权制度整体的消亡,不意味着皇权的消失,而是皇权的一种变态形式,是高度皇帝集权的滋生物。
1、由于皇帝是一切权力的化身,母后、宦官、权臣、外戚势力,只能控制或挟制皇帝,便可以呼风唤雨,窃权弄柄,乃至左右全国政局。
2、权臣、后妃、宗室、外戚、宦官专权是皇权专制政治体制下孵育出来的特殊政治势力,与皇帝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在皇权运用过程中,皇帝往往使用身边亲近信任的人担负实际责任,以掣肘国家正式机关。因而以内侍、贵戚来监督和逐渐取代重臣,以近侍部门取代或削夺一些国家机关的职能,以致逐渐演变为新的国家机关,甚至取代一些原有的机关,是以皇帝为核心控制权力的做法。
4、君主身边的政治势力利用“同床、在旁、父兄、养殃、民萌、流行、威强、四方”之“八奸”来壅蔽、眩惑、欺骗、驱遣君主。伴随着君主专制程度的加强,这些现象也日益突出,乃至成为君主专制的一种滋生形式。
5、后宫是突出君主最高特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等级区别是朝廷君臣的等级区别的折射,是以君主为核心,以君权为依托,以政治身份地位为主要标志来排列的。后妃参政或专权,往往要与外戚政治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利益的驱使下,互相勾结。
太后临朝称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其必要的补充,关系到政权的延续。
6、在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中,宦官凭借接近君主的优势,取得君主信任,权力不断扩大,乃至窃权弄柄,成为“手握王权,口含天宪”的掌权者,它以君权为后盾,以宫省制度为依托,以依附的文武官僚为党羽,形成特殊的势力。
【6】 皇位继承人的选用标准和条件是什么?P130
因时代不同,各王朝选立皇位继承人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对皇位继承人应具有的素质和社会政治等条件也各有差异。总的来看,选定的标准和条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来择立皇位继承人。
“家以传子,官以传贤”是家天下的根本原则。这种原则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2、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从王朝本身的存在和发展考虑,择立堪任政事和胜任统治的继承人。雍正废除了以嫡长制为前提的公开预立皇储制度,采用了经过认真审核甄别,然后确定继承 人的方法,即秘密建储制度。它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典制规章和传 统的礼俗观念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3、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功勋卓著,实力雄厚而拥有人望的皇子,往往可以凭借实力优势而打破嫡长继承的常规。军事势力的有无或大小是能否取得最高统治权的重要先决条件。
4、“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承人的主要标准。
在几个国家政权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各国之家经常以婚姻的形式结成盟好。因此,选择对方国家嫁过来的女子所生的儿子为继承人,就往往成为插手对方国家政务,保持双方良好关系的政治手段。
在国内几种政治势力的角逐中,皇位继承者总要得到其中最强大政治势力的援助。
【7】 试分析中华民国的议会制度P599
议会制度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曾给中国带来过一些民主的气氛和憧憬,使中国人民知道追求民主可以遵循的途径和合理吸引外来的体制
但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悲剧”。这些号称议会的机构,打着民主的旗帜,不但掩盖着专制独裁,也践踏着民主,给本来就内有饥馑**,外受强敌侵扰,危亡迫在眉睫的国家带来更多的灾难。民国的议会制度一再地遭受军阀们的摧残、玩弄,不但没有连贯性,而且缺乏适应性、自主性,更没有制度化。
1、议会制度在民国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相对薄弱。
民国资本主义既缺乏经济实力,又没有成熟的政治组织,所以不具备运用议会的条件和能力。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强大的条件下,他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运用议会制度来限制强权垄断。
2、议会制度只是形式上的移植,没有考虑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脱离中国社会现实,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窠臼。
3、议会制度在中国缺少政治文化基础,在引进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版本各有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一知半解中更倾向于各取所需。
政治文化既有当代的政治价值取向,同时也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文明虽然猛烈冲击了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体系,但传统政治文化仍然沉积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作为思想文化的主流,削弱了议会制度在政治文化和政治力量上的支持。
【申论题】
一、从魏晋南北朝庶族与门阀地主斗争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选择。
二、从东周到秦帝国政治制度转变的历史思维逻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西方戎、狄的威胁下,迁都于洛邑,周天子的“共主”地位一去不复返,代之而来的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和战国时期的群雄政治。
1、春秋初期,“政出方伯”,大国争霸,礼乐征伐不再由天子出,霸王的权力取代天
下共主的周天子,君主专制的雏形出现。
2、从霸主到君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到确立的过程。霸主从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为号召以聚合各弱小的诸侯,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弱小的诸侯国,对不
顺从者以武力征服甚至将之吞并。他们除会合诸侯称盟主外,在本国已经确立起
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走上君主专制的舞台。
3、春秋时期的霸主们,虽然已经显示出自己的实力,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宗法制的束
缚,主要政务还是依靠身为贵族的卿大夫。在“政逮于大夫”的情况下,出现“社
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政治现象。因此,一些夺取政权的卿大夫以史为鉴,逐渐摆脱宗法制的束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掌握要职而不再给予分封,减少世袭
官员,出现非世袭的职业官吏群体,君主的权力逐渐集中,君主专制的倾向也日
见显著,进入“礼崩乐坏”的局面。
4、战国时期,七雄并争,他们为扩充或保卫疆土,就必须扩充财源、动员人力,但
财源和人力分别掌握在贵族手中。因此,战国七雄无例外地进行了社会改革和政
治改革。其政治改革的重点在于废除以分封制为代表的世袭制,由君主直接掌管
官吏的任免权,推行郡县制。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官僚政治体制
初步形成,君主的权力空前提高,逐步向统一的中央专制主义集权政治体制靠近。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为了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便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地
对本国官制进行了较大的权宜变更。他们开始从“士”中选拔一些人充当要职,战国时期的国君也都是从“士”中选拔人才。这些原本没有世袭特权的“士”进
入高级统治层,打破了传统的世袭体制。这种经过选拔,不享受世袭,领受俸禄的职官的出现,最终导致了官僚制度的出现。
6、法家在争霸时期通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作为强硬手段,把国家的意志全面渗透到
社会中,商鞅变法实施的郡县制和军功制,依靠合法推行的法律模式而取得成功,使秦统一天下,并建立中央集权帝国。
7、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没有世袭特权,完全受中央节制,他们的权力只是作为中央
权力的延伸。把领土制改变成行政区,中央集权体制也就形成了。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复习题
一
1、下列哪个是中国第一个一姓王朝。(夏)
2、下列哪种学说适应了战国时代的要求,受到各国君主的青睐。(法家)
3、隋唐时期,官阶分为(九品)。
4、五代十国时期,藩镇最核心的权力集团是(牙兵)
5、蒙古帝国的大汗,必须经过蒙古王公贵族(忽里台)大会的推举,才具有合法性。
6、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
7、中国的现代海军,是(洋务远动)的产物。
8、夏的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后)。
9、(秦)是帝国体制的首创者。
10、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府兵制,府兵到京师和边境服役,又叫(上番)。
11、宋朝元丰改制前,三司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超过宰相,所以又被人称为(计相)。
12、下列哪个王朝废除了宰相体制?(明)
13、下列哪个部门属于清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军机处)
14、清末湘淮军之所以能兴起,最终打败太平军,在于它们的制度优势,其编制人称(勇营制度)。
二
1、商朝的官员分为两类,分别是(辅弼重臣)和(政务和事务管理体系官员)。
2、汉代的官吏大体上可分为(外朝官)和(内朝官)两个系统。
3、隋唐时期的御史台下设机构分别为(殿院察院台院)。
4、唐朝一般通过设置(县)和(州)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控制。
5、宋朝的基层政府有哪些?(县镇寨)。
6、从经济形态上讲,元朝投下主的“王国”属于(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复合体。
7、清朝洋务运动的三部曲包括(军事现代化军火工业现代化工商业现代化)。
8、商朝的礼仪制度分为(日常礼仪)和(朝堂礼仪)。
9、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察举)和(征辟)两大部分。
10、唐朝的地方政府机构由(道州与府县)组成。
11、隋唐时期的司法原则大体上有以下哪些?(五刑、十恶、八议)
12、下列哪几项是元朝专门管理宗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大禧宗禋院)。
13、中国历史上真正实施帝王专制的是(明、清)。
三
1、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4、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三司推事:唐朝时,特别重大的案件,须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联合审理,被称为“三司推事”
四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3、简答汉朝监察体系的主要功能。
答案要点:一是维护王朝秩序的稳定运转。
二是保证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
三是作为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因素。
4、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
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
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
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
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
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
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
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五
1、结合两汉、宋、明、清各朝代削弱相权的事实谈谈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要点:汉初丞相(吕后以前多称相国)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武帝以后,丞相与皇帝殿廷相争乃至拒绝执行帝命的事是很难再见了。不仅如此,汉武帝时,丞相时有贬官杀头之虞,位居相职,竟被视为祸事。汉武帝为限制相权,还重用“中朝官”,使丞相的实际权力也开始被剥夺。东汉时期,相权进一步削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但实际权力都转移到尚书台手中。宋代是皇权高度凝固,相权空前萎缩的的时期。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和枢密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军政权;三司使司和三司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审官院和三班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人事权;审刑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司法权。辽代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到了元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一大变化,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相权与皇权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并直至废止,皇权不断加强而至极度集中。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
(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
(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
(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
(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治;
(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考查
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感想
作为一名历史生,初次遇见这门学科时,我还觉得有点讶异,我心里想着:不是学了中国通史了吗,为何还要学习这门科目呢?直到真正开始学习了这门课程,我才真正了解到学习它的作用,可以说,这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详细透彻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同时又可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它所强调的是政治制度,并以此为轴线将中国历史详尽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历朝历代的政治面貌展现于我们,给我们后代以指引与借鉴。
学了这门课程已有了一学期了,自然是有些感想与体会的,无论是对于这门课程本身抑或是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对于这门课程,我认为其是政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就既能对政治学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会对历史上制度的演变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可以为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提供经验与教训。古人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因此,不管于我们还是他人,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还是有所有必要的。
当然了,有了一学期的学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史的了解虽谈不上精,但是还是有所知晓的。老师是将其分为三章来讲述的,首先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而后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再接着是隋唐五代宋的政治制度,在其中还囊括了明清时期的一些制度。在讲古代的政治制度时,除却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老师基本上都是分为四个部分来为我们讲述的,先是皇帝制度,而后是中央与地方的行政体制,接着是监察制度,最后是职官选拔与管理制度,在讲隋朝以后的政治制度时还增添了教育与科举制度。在老师的合理分配下,其实我们是很容易掌握的,也很容易理清脉络,在学的时候不会产生混乱,将每一个朝代的典型制度都熟络于心,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同一种制度在每一个朝代的共性与特性,这些对于我们掌握中国古代史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古代史中学的不精的或者模糊的地方,在政治制度史中我们有一个重新了解,重新掌握的机会。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就是和中国古代史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补充,让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程与发展。这是我对这门学科的看法,当然了,我觉得老师在讲述的时候也很
有方法,每在讲述一些课程的时候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放一些视频,让我们加深了解,记忆深刻,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对这门课程兴趣。
上面都是我对于这一学期来学习这门课程产生的一些的看法与感想,当然,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会有一些感想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错综复杂的,但是按照老师上课所分的四个部分其实还是挺明了清晰的。在这里,我其实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礼乐制度和皇位继承等各种规定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皇帝制度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在明清时期皇权达到了鼎盛。
在秦朝时期,皇帝制度出是神权进一步被皇权利用的表现,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运用。而到了宋元时期则是皇帝制度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发展期过后紧接着就是强化期,到了清代 皇帝制度强化到了巅峰,而这一时期也正是皇帝制度的消亡时期。
随着皇帝制度发展,后宫制度也有了发展,它是维护皇权的重要方面,不仅为了满足皇帝的各种私欲,而且是培育皇位继承人,使皇权世代相传的重要保障。在这种制度下,当皇帝幼小昏庸、懦弱的情况时,皇后有权以监护人的名义,监督和选立后嗣。而正因为宋朝皇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宋代皇后的地位更加的突出,在当时还确立了皇太后垂帘听政之礼,这一制度是自从宋太宗之后成为了固定制度。
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一直持续两千多年,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对于我国统一的多名族国家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同时在皇帝制度下,各项政令统一,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然了,一项制度的存在总是有利有弊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大大落后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以至于近代遭受了落后挨打的局面。
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而更是一个国家从古代至今的发展史,历史是促人思考与奋进的,我们要的不是回望与感叹古代盛与衰,而是从
中受启发,虽然我们不是统治者,不是政治家,但以史为镜仍是必要的,我们一样可以看历史而改造自身,当然了,我们更希望社会能从古代的政治中获得经验与教训,让现代生活更加的美满!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辅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辅导
第一部分
导论
1.明确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国家体制;二是对国家行为发生持续或重大影响的国家体制之外的制度现象,比如政党制度、工会制度、商会制度以及其他社团组织等;三是前国家时期的制度形态。
2.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现实意义。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当代中国政治的传统色彩;对当今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政治学学科体系的影响。了解中国的政治传统对今天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影响。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状况与方法:从三代、先秦诸子、到汉代;司马迁《史记》专辟《礼书》、《乐书》(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在资料整理与研究建立了专题形式);东汉班固《汉书》,列《礼乐志》、《刑法志》(上承《史记》,下启历代正史之写作体例);三通:唐代杜佑《通典》、宋郑僬《文献通考》、元马端临《通志》(专门的制度史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状况:专著。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性质、特点与史料。3.掌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它以政治暴力所造成的超经济强制权力覆盖并支配社会经济领域,对资源和利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垄断特性,对意识形态的垄断;在秦以后开始以中央集权的体制架构为主要和常态;它造就一元化的社会格局;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中国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体系已经演进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一直保持自身的历史连续性。
4.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文献资料:考古资料、文献资料。
第一编 先秦政治制度
第一章 国家起源的相关理论问题
1.了解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带有明显的假说性质。2.了解摩尔根分析模式的指导作用及局限性。
3.掌握国家的形式特征:具有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以及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税收制度,有一定程度的阶级分化,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4.了解史前社会阶段的两个初级政治组织:群队与部落。5.了解国家起源两种模式: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
第二章 中国国家的起源
1.了解文献记载中的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2.了解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及代表性人物。两大集团的联合体。3.了解尧舜禹时期政治组织的大致情况: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
4.掌握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为联合体内少数具有血统优势的氏族所把持;最高权力呈现出个人化的专制倾向;最高权力的“政教一体化”。
5.了解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战争开辟了中国文明独特的起源之路。战争也决定了中国早期国家和后来权威的基本类型。
6.掌握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反映了黄帝之后,联合体首领的权威足以将原来的部落巫术整合为统一的联合体巫教,并有意识地利用巫术为自己的权力服务。颛顼是以政治权力拥有者的身份,垄断了沟通神、人的巫术权力。
第三章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了解夏王朝的社会状况及相关的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
2.掌握夏代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夏以后,世袭制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3.了解商王朝的社会状况及相关的考古发现。商王朝的活动区域及考古发现,规模之大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罕见的。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
4.掌握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一是以巫术化的合法性观念为主要支撑;二是有比较系统的宗法制度确保其王位继承的规范化。5.商代王都:考古发掘。6.掌握内服、外服的涵义: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商王控制的力度是很不相同的。中央是属于商王直接行使管辖权的区域;地方,是商王授权的诸侯自治区域,商王对此拥有主权和部分管辖权,但一般不直接掌握行政和司法等权力。
7.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一是有明显的战略考虑,二是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三是大多数的封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8.掌握西周宗法制的内容与实质: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小宗的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西周的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分封制是相辅相成的。9.了解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0.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世卿世禄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1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在政治层面的主要表现:以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 渐为中央集权所替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度,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整与变化。但是,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
12.春秋时期各国官制状况:执政大臣。
13.战国时期各国官制状况:执政大臣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
14.掌握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但名称和制度并不统一。除执政外,春秋各国所设官职十分庞杂,大多沿用西周时的制度。春秋时期的文官系统以史官为主。战国时期,原来的执政正式演化为丞相制度。各国官制分工日益明细,职能部门日益健全。
第二编 秦以后古代政治制度
第四章 皇帝制度
1.掌握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皇帝作为政治性权威,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皇帝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权是一种专制,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
2.掌握皇位的终身制与世袭制。个人化性质决定皇权必定采取终身制的形式。皇位继承的惟一合法依据是血统。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嫡长子被认为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是世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十分有限,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
3.了解皇帝制度的确立与演变:秦朝创立皇帝制度;汉承秦制。
4.隋唐宋元:皇权对相权的分割。唐朝将相权分为三省,三省长官共为丞相,直接听命于皇帝。宋代: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5.掌握明清皇权极端化的表现。
6.掌握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之手;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以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7.清朝继承明朝废除宰相的做法,设立军机处。8.掌握皇位继承制度的规范化。
9.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延续专制皇统的重要保证,也是皇帝制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父死子继,父子相传。当政局出现动荡,或国家体制出现某些问题时,皇位继承就会出现许多变异。宋明以后,皇位继承制度走向稳定与规范。雍正确立秘密建储制度。
10.了解后宫制度及外戚干政的后果。后宫制度是皇帝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宫通常指皇太后宫和皇后及妃嫔宫。秦后宫制度为汉所继承。唐后宫制度在秦汉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以后各朝大体相承,略有增损。
11.说明历史上的外戚干政:以两汉最为严重。唐朝的外戚干政也很严重。12.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宦官乱政。宦官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13.清朝如何避免宦官乱政:严禁宦官干政;压低宦官的品级;大大削减宦官数量。14.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作为皇帝制度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原因是多方面的:外朝官很难赢得皇帝的信任;宦官却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系;在制度的设置上,外朝官的权力逐渐趋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失去了与宦官抗衡的体制力量。
第五章 宰相制度
1.了解宰相制度的产生、沿革情况。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出现于春秋时期。秦统一以后,丞相制度延续下来。西汉内朝官最重要的是尚书。东汉尚书台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三省的出现。2.掌握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隋唐:三省制的全盛时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掌握国家主要权力。唐袭隋制,中枢机构仍为三省。唐代设立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与秦汉时的独相制相比,由三省长官联合组成政事堂行使宰相权力,相权从个人掌握转变为由特定机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避免相权行使的个人化色彩。
3.掌握政事堂的概念。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4.掌握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另外,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以三司掌财政,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三司”。
5.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辽金元的宰相制度。辽皇帝以下,设置南北两套管理机构。金朝宰相机构基本仿照唐、宋及辽。元朝中枢机构为中书省,三省制最终转变为一省制。6.宰相制度的衰落:明清的内阁与军机处。
7.掌握内阁与唐代宰相制度的根本差异:汉唐宰相对一般性政务有独立处分权,掌握部分国家最高决定权,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对政务并无处分权;汉唐宰相“百官之长”的地位是法律规定的,法律和制度本身及赋予其领导、协调整个国家官僚系统的职责和权力,但明代内阁却没有法定的干预其他各个执行部门的权力,其主持政务、领导或协调各部、院、寺工作的行为没有足够的合法性。
8.军机处:雍正六年,设立军机房办理军务事宜。权力日益扩大,成为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设军机大臣,无定员。军机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定,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9.相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力?相权来自于皇权的授予,皇权本身又是诸种权力合成的全能型权力,相权也就不会是单纯的行政权,必定是以行政权为主导的、兼有司法权、监督权、立法权等各种国家权力的权力类型。第二,宰相制度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一旦有其他的替代制度,就会取而代之。
10.掌握中国历史上相权与皇权的关系。在家国一体化的理论与制度下,宰相很难避免皇帝家奴的性质,这是典型的专制主义制度。由于皇权是不受限制的,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权力划分无法以法定的形式加以确定。皇权与相权的行使都具有个人化倾向,它们之间的消长,主要是由制度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皇权与相权的分割状况由个人性格、能力决定,说明了中国古代政治的人治的本质。
11.了解中国历史上相权的兴衰与国家治乱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职官制度
1.世卿世禄制:分封制作为一种贵族层层分权治理的国家制度形态,基本要素是采邑和附属于采邑的政治权力。这种权力在少数贵族家族内部代代世袭。即国家的主要官员为世袭贵族,国家以赐给世袭采邑的形式支付其俸禄,他们既是采邑内的最高行政、司法、4 军事长官,同时还可能担任王室的某个职位。
2.掌握两汉时期的察举、征辟制度。察举:汉武帝下诏命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要求扩大举荐范围,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在举荐之列。标志着汉朝察举制度正式确立。
3.征辟制度:分征召和辟除两种。征召是指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社会上有名望或品学兼优的人士以备顾问,或委以政事。辟除,是一种官府任用属员的制度。4.两汉察举、征辟制度的特点: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各部门主官;两者的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反映了两汉官员选任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5.掌握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其局限性。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主要是为“论人才优劣,非为士族高卑”;这一制度的严重缺陷,是品评人才的标准,是家世,德、才两个标准难以量化。
6.掌握隋唐科举制及其意义。职官选任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之下;有利于儒学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下层子弟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构成,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7.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出现了哪些变化?明朝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清朝科举制度:清朝沿袭明制,府、州、县均设学校,学校是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固定程式。
8.以明朝科举制为例,简要介绍科举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要点:明朝科举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9.中国历史上的异途选任制度有哪些?
10.恩荫制:是指子孙依靠父祖的官爵或功勋保举任官的制度,是西周“世卿世禄制”在秦以后的一种变异形态。正式将恩荫特权纳入选官制度的是汉代的“任子制”。这一制度是官僚权力衍生出的特权之一,关系到整个官僚集团的利益。与世族控制的选任制度相结合,强化了少数上层家族对政治资源的垄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世宦大族。唐代恩荫制。
11.赀选制度:就是卖官制度。两汉规定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者,向朝廷缴纳若干资财后,便可以到京都听候选官。
12.掌握恩荫制与赀选制度不同性质:这是两种古代的非正途入仕。两者的性质很不相同。恩荫制,实际上是世袭制在职官制度上的反映,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身份带有一定的家族占有性质。它一方面有利于培植高层职官对现存皇权的亲和感,另一方面又不利于政治的清明。赀选的实施,有利于打破士大夫阶层对职官的垄断,但难于与儒学意识形态相适应,一直受到士大夫社会的批评,但是因为国家财政的压力,或者是处于皇帝私人对财富的需要,一直没有被真正废止。
13.了解各朝职官任用与考核制度。
14.了解历朝职官的品级设置、俸禄制度、休致制度。
第七章 言谏与监察制度
1.掌握言谏与监察的区别:监察主要指由皇帝委派对整个官僚系统实施监督的机构或人员,针对的是整个官僚系统;言谏对象主要是皇帝而非百官,注意是指臣民对国家决策提供建议、意见,具有咨议与立法监督的双重性质,其中咨议性质的成分更为主要。2.秦汉中央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掌: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纠察 百官。西汉御史机构庞大,与丞相府一起,并称两大府。职掌是“典正法度,以职参相,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地方上设置刺史。
3.汉武帝时期监察机构的设置变化。开始重用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设置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分散监察权。地方上设置刺史。
4.秦汉时期中央监察机关的职掌:掌管律令,参与制定国家主要法律,并主持草拟有关法令;纠弹违失,察举非法;考课百官,荐举人才;审理大案、疑案;以监军身份督军作战。
5.秦汉地方监察机构的设置及职掌。秦统一后,一郡置守、尉、监三人。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刺史分部巡行监察。6.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言谏与监察机构的设置。
7.了解隋唐时期的言谏制度。
8.掌握隋唐时期的中央御史制度及职责。隋建立后,于三省之外设御史台,监察机构基本脱离了宰相机构而独立。唐代御史机构前后变化很大。唐初沿袭隋制,名称变化。职责:“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具体说,主要有三项:纠举百官违法或失职行为;推鞫狱讼;审察朝仪。
9.掌握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的变化。言谏机构职权行使的对象有所扩大,开始将宰相和各职能部门包括在言谏范围之内;御史开始兼领言谏之责,台谏呈现出合一的趋势。10.宋朝检察权的扩大以及影响。宋朝在尽量分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同时,扩大监察查系统的权限:御史被明确赋予了“言责”;整个政府皆在其监督之下;监察系统官员的“言责”,开始受到国家的鼓励和保护。其后果是带来了两宋言路的开放、士大夫“清义”的活跃,并深刻地影响了两宋的政府行为过程。
11.掌握明代的言谏制度及其影响。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开始设六科给事中,以后逐渐定型。明代六科官员品秩虽低,权力却大,同样有封驳诏书、献纳谏言、纠劾不法等权限。明中期,万历皇帝为强化权力,一度鼓励言管议政,言路一时大开。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内阁首辅政权的衰落。六科权力转化为弹劾权,国家的政策事实上为言路官员所控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12.明代的御史制度。明初仿效唐制设御史台,与中书省、大都督府鼎足而立。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立都察院,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13.清代言谏制度设置及特点。清代设置了通政司、六科给事中。后者在雍正年间并入都察院,在体制上完成了台、谏合一。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第八章 军事和司法等制度
1.了解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的征兵制。汉代加强禁军力量,军事编制沿袭秦朝,实行普遍征兵的方式。2.魏晋南北朝的军事制度。掌握魏晋南北朝的军队分“内军”、“外军”。内军指中央直辖禁卫京师及屯戍京畿的军队,由皇帝直接控制。外军都督诸州军事分领,屯戍于重要郡州,多为刺史兼领。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3.了解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隋唐军队分为禁军与地方军队两种。
4.了解宋元时期的军事制度。宋朝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三方分掌。枢密院为最高 军事行政机关,长官称枢密使,无指挥军队的权力;三衙负责统领军队训练和作战,没有军事调动权;兵部主要负责军事行政和军需供应。宋朝军队有禁军、厢军、蕃兵、乡兵之分。元朝军政一体化。元朝军队分宿卫军、镇戍军和屯田军。
5.明清时期的军事制度。明代中央军事机关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清军起源于八旗制度。还有绿营兵,及防军、练军。6.明朝中央司法机关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称三法司。刑部为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专司审判;刑部作出判决后,大理寺为复审机构;都察院负责对刑部和大理寺的监察。明朝的司法权,虽然由三个专门机构执掌,但其他部门也可参与司法活动,所以,明朝的审判有“会审”、“圆审”、“热审”、“大审”等多种形式。凡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织联合审判,称“三司会审”。拟定的判决意见称“三司奏议”。但是如果有特别重大的案件,不仅“三法司”的主官(刑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要联合主持,还要组织其他五部尚书及通政使参与,这就是“九卿会审”,又称“圆审”。明朝皇帝在秋季会派出太监参与“三法司”的审录罪囚工作,称“大审”。司礼监传旨刑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在小满后十天的炎热暑期审录囚徒,称“热审”。另外,东厂负责侦讯、缉捕等。
7.掌握秦汉以后在郡县制基本体制下的分封制的特点。
第九章 地方政治制度
1.了解我国历史上地方机构设置的特点、沿革情况。
2.秦以后郡县制成为地方的基本建制。这一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保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权,维护中央集权的体制格局,确保帝国体系的存续和运转。汉承秦制。仍为郡县两级制。
3.秦朝实行郡县两级制,将县作为国家地方政权的基层组织。
4.元朝地方建制。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5.掌握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中央通过掌握地方官吏的任免权来达到控制地方的目的;在体制设计上,压缩地方行政单元,并尽量分散其事权;通过全权控制和支配地方财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监督,以及种种任官制度的设置(来回避、轮换等)来避免地方势力的形成。
6.掌握中央集权的体制形式存在和正常运转的基础,是中央对地方的压倒性优势。不仅需要将各种权力集中于中央,需要各种相关制度的配套使用,也需要在压缩地方行政单元的基础上尽量分散其事权。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选择中央集权这一最适合垄断社会利益的体制形式。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排斥法治的。
第十章 中国政治制度向现代的转变
1.了解经世思潮及其代表人物。19世纪初,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经世人士,主张学问应面对现实。经世致用的新思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其他状况。同时也最先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2.掌握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的制度调整:设立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税务司署等。
3.掌握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总税务司署。通商大臣:清政府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名义上是管理通商事务,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是清政府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南洋大臣与北洋大臣:名义上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上两大臣都有相当的独立处置事务的权力。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下辖南北洋通商大臣、总税务司、同文馆、司务厅、英法美俄日等五个股及清档房。是清政府体制中非常重要的部门。总税务司署:1861年改隶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实际事务均由总税务司全权处理。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创立。
4.湘军、淮军、海军和新军的建立:新军的特点。
5.掌握19世纪下半期,中央集权的衰落与地方势力的增长情况。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
6.百日维新中的体制调整与改革:变法过程中的主要制度创新。
7.清末“新政”与制度革新。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裁汰冗官冗衙,精简机构。军事方面的改革。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废除八股文。法律方面的改革。8.预备立宪时期的主要制度调整:官制改革。反映了清政府努力调和中西政治制度的思路,但集中反映了行政主导以及以专制皇权为政治体系中枢的体制传统。
9.清政府改革措施的共同特点:保守色彩严重;过多考虑满族贵族的利益。无法解决清政府日益严重的危机。
第十一章 中华民国以后的政治制度
1.了解《鄂州约法》的主要内容。
2.掌握《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制定的根本大法,是中国宪法史上一部重要文献。
3.掌握临时政府制度架构的主要特点。临时政府的体制及特点:基本上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临时政府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联合政权,主要领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这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否定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
4.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和洪宪制三个阶段的演变。5.掌握《临时约法》的性质及其缺陷。《临时约法》时期的中央政制。《临时约法》规定了中央政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6.了解南北分统时期,双方政治制度设置上的特点。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1.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的进程分为三个时期:军政、训政、宪政时期。
2.国民政府的党治基础:改组后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制定的《中国国民党总章》,规定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职权。
3.掌握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国民政府的根本法由国民党制定;国民政府 的权力源于国民党;国民政府的施政纲领及政策,由国民党制定;国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及其治国政绩须受党的监督。
4.《训政时期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
5.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哪些,主要职责是什么?
第二部分:
期末考试为全省统一命题。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及分值为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14分)、判断分析题(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15分,共30分)、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论述题(共20分)。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万建伟
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重点
第一次
判断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2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3.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4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5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
6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x
7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单选
1东夷集团的代表性人物C、太昊、少昊
2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结论都带有什么性质B、假说
3最高权力的称谓,商代称为A、王
4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为B、后
5华夏集团的活动区域A、陕西和甘肃
6前国家时期的最后一种政治组织是C酋邦
7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B、河南山东
8华夏集团的代表人物B黄帝、炎帝
9夏以后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是B、世袭制
多选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研究内容是ABC
2、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ABCD3、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BD
4、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哪三大集团ABC5、黄帝以来最高政治权力的基本特点是ABD6、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ABC7、战争在中国国家起源上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现在AB8、颛顼的“绝地天通”的涵义AB9、商朝王权制度的基本特点AC10、西周分封制的特点ABC11、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转型在政治层面主要表现在ABCD12、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的义务有:ABD13、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AB。
14、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ABCD15、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ABC16、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和大行。ABCD17、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ABC18、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ABC
判断
1、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2、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谥号”,死后要加“尊号”。X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4、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
宰相为首。√
5、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
6、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
机构。√
7、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三司”主军政,“枢密院”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X8、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单选题
1、所谓世袭制体现的是皇帝家族对国家权力的独占,谁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C嫡长子
2、皇帝制度的创立者是谁B、秦王嬴政
3、清代继承明代废除宰相的做法,雍正年间,设立了什么机构取代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承办
军国要务。C、军机处
4、清朝设置管理宦官的机构是:D、敬事房
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出现于时期。D春秋
多选
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ABD2、汉代有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ABC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等朝代。ABC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朝为最。ACD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的权力。AB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BCD7、皇帝制度的特点ABCDE8、明朝政治制度的特点ABC9、清朝如何避免宦官乱政ABD10、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BCDE11、为什么说皇权是典型的全能型权力?ABCD12、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ABD13、三国时的“三公”是ABC14、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ABC15、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他们并无实权。BCD16、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ABCD17、相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力ABC18、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ABCDE19、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BCD
判断
1、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2、清代言谏制度的特点是: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3、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x4、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是“客卿制度”。√
5、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6、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的。√
单选
1、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的考核称为C考课
2、察举和征辟是那个朝代的职官选任制度?C汉朝
3、言谏发展为专门的机构是在什么时期?B秦汉时期
4、明代的御史制度中,明太祖于洪武十五年始设(),两年后完成了台、察合一的制度创新。D都察院
5、九品中正制始于何时?B曹魏
多选
1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ABCDE
2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ABCD
3宋代为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实行了那些制度?ABCDE
4以下关于恩荫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E
5秦汉时期中央监察机构的职掌主要有哪些?ABCDE
6以下对言谏的表述正确的是BD
7清代的中央监察机构有ABCDE
8宋朝御史台机构由哪几院构成?ABC
9以下对监察的表述正确的是AC
10清代地方监察机构有ABCDE
11以下关于赀选制正确的说法是ABDE
12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哪些?ABC
13秦代言谏官职的设置有BE
14宋代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级形式ABC
15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ABC16、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是ABCE17、明代科举考试分为哪三级形式ACD
判断
1、以行政权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2、清军制源于八旗制度。√
3、中国古代形成中央集权的体制框架,是由中国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如治水、赈灾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X4、专制政治存在和运转的目的,主要是皇帝及其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它必然要选择中央集权这一最适合垄断社会利益的体制形式。专制政治在本质上是排斥法治的。√
5、秦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X6、汉朝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是乡、亭、里。√
7、宋朝在王安石变法后,实行了保甲制。√
单选
1、秦中央由谁主理全国军政。B、太尉
2、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多大年龄的男子都要服兵役。D17岁—60岁
3、秦朝的地方基本建制为C、郡县制
4、西汉的地方基本建制因分封形成了:A、郡国并行制
5、清朝的一省主官为: B、巡抚
6、清朝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 C总督
7、唐朝的地方建制沿袭了隋的做法,仍是两级建制,只是将郡改为州。州的主官称为: D刺史
8、明朝在省一级设()统掌军事.D提点刑狱司
多选
1、宋朝的军事权由分掌。ABC2、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构成。ABC3、明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ABC4、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ABC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制有两种BD6、明朝的司法审判有多种形式,包括()ABCDE7、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分为哪三级?ABC8、中央集权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持其存在和运转的:ABCDE9、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
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ABCDE10、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ACBD11、明朝中央部队有CDE12、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直辖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称为“腹里”。宣政院设在中央,管辖今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地方上设立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ABCDE
判断题1、19世纪40至60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民族危亡感。X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X3、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
肆捍卫,这反映了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4、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式,否定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
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本变革。√
5、洋务运动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的缓慢转型。√
单选题
1、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1844年设置的(),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C通商大臣2、1859年清政府设置了(),他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建立。A总税务司
3、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等学校的设立;A同文馆
4、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的组建。D新军
5、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A《鄂州约法》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C《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7、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为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的总统制。B政事堂
二、多选题1、19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为代表的经世派。ABC2、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BCD3、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ABCD4、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AB5、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的组建。AB6、1904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ABC7、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几个阶段。ABC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BC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等派系。ABC10、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等时期。ABC11、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是ABCD12、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特点?ABCD13、南京临时政府体制的特点是什么?ABC14、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ABCD15、清政府“新政”的内容包括:ABCD16、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ABCD17、《训政时期约法》规定的政治体制的特点。ABC18、国民政府的组织机构主要有哪些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