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左兵--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浅谈书法创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前言:
今年,教育部发布文章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学习书法,并在学生中推广。社会上再次掀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潮。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让它后继有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近日,在书法协会的活动中,许多人在进行创作时暴露出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结体、布局、章法、款识、用印方面。这些问题虽然不大,但是严重影响我们对于书法的审美。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从传统中来,有所创新故然是好,但是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是不容质疑的。对以上问题做以下浅谈。
一、什么时候进行创作
书法的学习一般分为临摹和创作两个阶段,有时这两个阶段没有明显的区别和界线。无论是书法家还是书法爱好者都必须进入到书法创作这个阶段中来,这也是学习书法的最大乐趣之一。古人云:“先入帖,再出帖。”此言不假。任何人在进行创作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进行大量的临摹,尤其是古人的碑帖和作品。这是一个长期、痛苦的过程。当我们对一本碑帖或者作品达到相当熟练的时候,我们可以进入到集字的训练中去。用所学的碑帖中的字进行创作练习。这个阶段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书法学习就完成了,就学好书法了。我们还要上下求索学习同时代、同书体的作品和碑帖。给自己的创作加入新鲜的营养和血液,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就是我常说的写字好的人不一定成书法家,写字不好的反而有可能成书法家的原因所在。
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书法家都经历“临摹---创作----临摹-----创作”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没有认真、扎实、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同样也失去了意义。至于临摹的方法,前人的叙述备矣,不在重复了。然而有一点必须记住: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去读帖,有时间就去,大有所益。古人读帖很认真。曹操常常将梁鸿的书挂在军中的帐子中,有空就读。钟鹞更是“坐则画地,卧则画被”。欧阳殉路中见到索靖的碑帖,展转赏读三日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总之,读帖对于我们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锻炼我们的视觉记忆能力很有帮助。许多书法家的实践证明,读帖胜于临摹。但是切记:“先入帖,再出帖。”做到“临摹——创作-----临摹-----创作。”
二、书写工具的选择
书法创作离不开书写工具,我们熟悉的有文房四宝,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选择,有一定的讲究,书法家自然不必多说,对于一般书法爱好者来说我们应该知道。
首先,笔的选择,在几年来的书法创作中,以及采购笔的经验来说。我们一般认为还是湖南的笔好一些,但是随着近几年来,江西造笔事业的发展,江西的笔也有许多很不错。然而我们怎么挑选一支好笔,才是关键的地方。一般来说,就是一句话:尖要齐,肚要圆,笔竿要直,发开之后没有脱毛的现象,或者在书写后清洗也不脱毛。这样就可以基本算一支比较好的笔了。不必太过讲究。现在市场上这样的一支笔大概在几十到百元之间。当然有条件可以选择更好的笔,不过价格就高。好的书法家不必挑笔,但是有一支好的笔还是不错的,就象好的武士有一件好的兵器,如虎添翼。
选择笔还要注意,根据自己喜爱的创作书体去选,一般行草书多用笔尖较长的,真、隶书、篆书,多用笔尖较短的笔。前者用弹性较好的笔,便于字的牵连。后者多用相对笨拙的笔,便于表现字的厚重、苍劲。此外,小字用娇小的笔,大字用提斗。
其次,墨水的选择也比较关键,古人用的墨水是先磨在用,一般比我们现在的墨水还好,但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在用了。众所周知徽州的墨最好,不必多说。但是购买容易买假的,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可以借助嗅觉,好的墨由于加入了松香,有一点清香。而劣质的墨则发臭。我们现在多用墨汁代替,方便。市场上好的墨汁有一得阁和曹素功,价格不高,质
量也不错,还有重庆产的渝江墨汁,但是由于假的过多现在我们用的比较少,近来日本有一种樱花墨汁,质量上乘,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过高。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用的时候,先闻一闻,倒出来后,看看水重不重,即墨汁的稠度。
再次,用纸也许留意。书法练习,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纸张,都可以。我们创作就不可以乱用纸,一般还是宣纸。其中也是徽宣纸最好。种类、尺寸都好。有洒金宣纸、色宣纸、描金、花生宣纸、白宣纸等。尺寸有三尺、四尺、六尺、八尺、一丈二。形式上来说对联、瓦当、扇面、册页等。非常方便选择。其中,宣纸又分生、熟两种。书法创作我们一般多用生宣纸。另外有一种稍微厚的皮纸也是不错的选择。有的地方还发明了仿古宣纸、金箔纸等高档纸,我们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去创作。对于仿古宣纸,我介绍一个方法,选好一张白色宣纸,浓茶染之,晾晒干即可。别有一番滋味,我们也可以学习古人在竹简上进行创作,有些书法家还在绢上创作,这点我不提倡。
关于砚台的选择不作过多的阐述,市场上产品很多,可以自己选择,当然是端砚最好。对于我们一般爱好者来说不必追求最好,使用是最好我们也可选取好的石头自制。
除以上所说之外,笔者认为,还有几种东西我们不可以少,是书法家必须有的东西。镇纸一对,用于镇纸,价格一般不高,但上不可以缺,否则影响书写,另外笔洗可以准备一个,有是墨水过于干枯,可加水,以便于流畅的书写。达到墨水与纸张的的和谐。更好的表现美感,同样一张好的毛毡也十分必要,即有益于书写,又有益于卫生。
三、书法创作中的布局、安排
有了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准备好书桌上的各种工具之后,便可以进行创作、进行书写了,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手中的纸怎么安排又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择书写幅式
创作一件书法作品,选定好内容,斟酌好每个字的写法之后,首先应定夺选择什
么样的幅式内容。传统的幅式内容有很多,有对联、中堂、条幅、条屏、横幅、斗方、扇面。要根据内容、实际需要,选择幅式,裁定大小。如果参加展览就要选择幅面大的条幅、条屏,要是书房、客厅之用。则看空间的大小来决定,多用四尺对开的横幅、扇面、斗方。是否得当关系全局。我们分说如下:
(1)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是书法创作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其内容要求严谨,必须
是对仗一致的诗句,文句。并且上下联之间字的大小,宽窄、粗细、字数都必须一致。四尺对开就可,也可以用现成的对联纸。其落款比较特别,单款在下联即可,比正文稍微低一些,双款在对联的上下侧,上款在上联右边,稍微地一些,下款在下联的左边,也稍微低一些。
(2)中堂
大副字画挂在厅堂中间故名中堂。其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幅宽,比列大致为2:1或者3:1,一般用四尺、六尺整张宣纸。有时也用较小的三尺宣纸。书写内容来说一般表现恢弘,气势苍茫的题材、形式端正的整篇内容。古人的名作中有学多,我们可以多去浏览、欣赏,学习其法。
(3)条幅
条幅指直接挂的长方形字,形制和中堂一样,取纵势,一般用四尺、六尺对
开。条幅是参加展览的、赠送友人最多的、最普遍的也是最简便的一种表达形式,书写内容范围较广,行气贯通。宜于发挥,便于创作,我们可以多加练习。
(4)条屏
单幅的叫单条,条屏是条幅的组合,有四条平、六条屏、八条屏、十条屏,一般是偶数。书写的内容可以是一个内容,也可以是一个专题的多个内容。注意书写时前后一致,整体呼应,协调。常见的条屏书写可以是全用一种书体,也可以是多种书体,常见的是用四种不同书体创作的。但是难度大,要求书写者对各种书体至少都有涉猎。并非一日之工夫。
(5)横幅
横幅也叫“横披”,即横向的长方形字画,是传统的书写形式之一,比较适宜
书斋、家里厅堂的悬挂。章法上要思考到“横”的要求,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协调。字数之间的统一协调。字数少的横披接近于匾,应该写的厚重、有力。横幅的创作对于书写者的技法要求也比较高。
(6)斗方
斗方因为形状象斗而得名,形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这种形式较适合挂于书房、走廊及较幽雅的场所,其书写内容一般为诗歌的句子、格言等。其布局有一定的难度,书写什么内容,章法上有什么变化,要反复琢磨,避免呆板。创作的人比较少,我们可以参见齐白石的一些作品。
(7)扇面
扇面因形同折扇、团扇而得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历来为大家所喜爱。扇面形式多样,有圆形、梯形、菱形等。但主要以扇面为主。扇面在章法上有特点,字的中心位置须按照扇折行上半部分宽的部分来写,内容较长的可以按照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但必须有环视之势,才显的协调。文房店有卖扇面纸,也可以自己做,稍微复杂一些。
2、经营书写位置
在决定了幅式之后,就要对所书内容、提款、用印作整体的设计安排,初学
者可先用笔画好格子,或者折好格子。书写时可采取有行有列,字行分明的排列方式,归整清楚,一目了然。书写真书、隶书、篆书,一般用长方形的格子,并且字距大于行距。其他书体用方行格子,草书则不必拘泥,随手为之,准备好后就可以书写了。
3、讲究提款、用印
提款用印是字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忽视。虽然在作品中是陪衬,但对作品起调节作用,有相互关联,相互增益的作用。所以要求严谨,不能正文是正文,款字上款字,印章是印章,不相互呼应。
题款主要包括:(1)说明正文出处,比如诗歌的作者,名称。(2)受书人的名字称呼。如某某验证,惠存。(3)书写年月,一般写农历,特殊的时间。(4)书写者的 姓名,书斋号。对于有特殊意义的作品还可以阐述创作的过程、心情。使别人对你的作品有更多的 了解。只写后两个为单款,有受书者的字为双款。真、隶书、篆书的款一般用行书、草书写,静态书法和动态书法结合使作品更有活力。款字的字号要小于正文,但不可以太悬殊,款字于正文的行距也要保持一致。
在题款后加盖印章,不仅会对整个书法作品祈祷锦上添花的作用,使用得当还期待调整重心,均衡章法的重要作用,必须慎重对待,印章的大小一般等于或者小于款字(宁小别大)。
钤盖的位置可看所留有的位置,位置小,用一个。位置大用两个,但是不用三个。次序为先 姓后名,先名字章后号印。最好一朱一白,上面的小,下面的大。上轻下重,才符合审美要求。引首章是否用要根据作品的气势来。如果姓名章颜色重,要呼应可以用。有时作品太单调也可以用。
此外,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很微妙,除了使用正确外,印章的风格和作品的风
格协调,尽可能使内容、书风、印章达到完美统一。我们最好选择名家的为我做印,否则字好印差,不但起不到增色,反而影响我们的审美。特别是参加比赛、展览。有没有好的印章很关键,我们不要求太好但是坚决避免低俗。印泥的选择于是有讲究的,好的印泥,颜色没不跑色,差的则不是。笔者认为西岭的不错。我们不的不思考一下。
4.装裱
完成好一幅作品后还要精心装裱,古人自己可以完成,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办不到,我们可以借助于装裱店,好的装裱有增色的作用,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方面没有涉猎不敢多说。
四、结束语
以上所言,书法爱好者都有所听闻,或者知道比我多,但是我们在实际创作中,真的都注意了这些细节了吗?我看未必。不少书法家在创作时还经常犯错,何况我们这些爱好者。许多看上去不那么重要的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不得不正之。希望大家注意。古今的名家作品不少,我们多去读,多看展览,作品。很有帮助。然而要提升我们的创作能力,还要多去写,多总结,及时纠正谬误。鉴于笔者的水平,仅做如此浅谈。壬辰春求索斋主人左彬记
第二篇:应聘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面试,是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时通常采用的考核方式。应聘者能不能积极主动地“推销自己”,会不会巧妙自如地展示自己的优势,从而给招聘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则直接关系到求职的成功与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应聘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让自己脱颖而出呢?
一、有备而来。面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如对于应聘单位的各方面情况,要尽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面试时可能涉及的问题,要事先认真准备和演习。
二、衣冠整洁。应聘者的服饰打扮,应给人一种整洁、大方、庄重的感觉。就性别而言,男性应体现出一种整洁、干练的气度;女性则应表现出一种朴实、端庄的风格。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应该和面试公司的整体风格相配合.切记:女孩子不要穿着暴露.)
三、有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应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牢记:“世界上只有没能获得成功的人,没有一能取得成功的人”。
(有的时候面试观就是想知道你对自己的能力是怎么看的,有没有信心做好交给你的工作.)
四、尊重他人。自身基本素质高基本条件好的应聘者,如果傲慢自负,缺乏对招聘考官应有的尊重,甚至把自身的优势和资本当作与对方讨价还价的筹码,这样的应聘者,即便再优秀也不会赢得考官的高分。
五、谈吐流畅。面试是双方一问一答,彼此交流的过程,掌握交流的艺术非常重要。回答问题要富于条理性,逻辑性和节奏感,说话要清晰流畅,简洁。
六、谈话适度。面试交谈不同于当众演讲。一般情况下,在回答提问时应言简意赅,谈话适度要有节制,冗长乏味的长篇大论,只会令人生厌。
七、答其所问。如果由于紧张没有听清楚对方的发问,不妨再礼貌地请对方重复一篇,切忌不懂装懂,乱答一气,如果是众多应聘者参加集体面试,有把握的问题要积极抢答,没有考虑成熟的切忌因抢先而造成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
八、扬长避短。面试交谈是一种扬长避短的艺术,在一定场合下,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应巧妙地回避,要灵活处理,不要一味地“实话实说”。
九、注意体态。一个人的体态语言在交谈中所起的作用很重要,缩头缩脑,弯腰驼背或者翘起“二郎腿”等,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不良心态,也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十、彬彬有理。要尊重考官,不要打断对方的发问,不要随意插话,更不能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要主动向对方提起薪水,福利待遇等问题,面谈结束告退时,不要向考官提出限定时间给予答复的要求等。相信如果我们能做好这十点,那我们面试的成功率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三篇:讲授法应该注意问题
好的讲授法根植于教师渊博的知识储备、灵活的内容驾驭、出色的语言表达、有序的课堂组织、循序渐进的问题讲解以及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创设。运用得当,可以达到“引人入胜”和令学生“流连忘返”的教学效果。运用不当可能导致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教学过程表现出“灌输式”和“填鸭式”的特点。在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适用性。在课堂教学时,选择恰当的讲授内容是关键。适用性比如概念定义、历史文化和教学法则。2启发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3、趣味性。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积极思考。尽可能地使讲授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4整合性。在与其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时,应考虑如何扬长避短。可以先通过读整节内容,列出主要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点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四篇: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准备阶段,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再好的教学设计如果不能够有效地实施的话,活动的效果必然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应该是课堂活动实现的一种保证,好的实施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设计上的不足。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常规培养,形成课堂的活动常规。学习规范或者课堂活动规范非常重要,比如说行为规范,就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所必须的一些习惯。一些组织规范,一些学生间的互动模式,如果这些模式一旦形成了,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用重新的组织,重新的解释了,这样会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要让学生主动起来,要有最大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做一个主动的、知情的、清醒的参与者。所以我认为应该告诉学生这堂课的目的和各个活动步骤,应该怎么做?就是说要让学生做一个知情者,他自己才能够主动地去发展。在低年级学生受到语言的限制,可以用汉语让他知道目的,有些老师上公开课的时候,为了做给别人看,全部用英语组织课堂,遇到学生不懂得地方,就用肢体语言表达。这样做并不好,这时候对老师的这种示范能力和演示能力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课,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但是因为老师的指令发得不是很明确,甚至老师的演示和学生即将要做的活动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导致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比如说有一个老师,他想让学生做调查,他自己示范时是一个人完成的,调查时我自己问,自己记,我再问,我再记。但是他实际操作的时候是需要四个人来做的,结果到活动的时候,就造成了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三、及时耐心的处理生成问题大多数时候教学过程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学设计一步步走下去,当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老师让学生说某种事情,但是他不想说这个事,想说另外一个更加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他不会说,这时候老师要给予相应的指导。所以呢在课堂上实施活动过程中老师不是没事可做,老师也并不是只起一个监督的作用,他要去善于发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的情况。对于不太符合原来设计要求的活动必要的时候可以做纠正或者更正;对于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就是使活动能够有效实施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化而忽略了教学本身。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去不断的去总结,形成理论性的东西,来引领今后的教学工作。
第五篇: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幼儿音乐欣赏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这个问题一直让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困扰并大胆尝试努力探究,去寻找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特点的欣赏方法和途径。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通过两年音乐教育得大胆实践,并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现就音乐欣赏方面得教学经验做一交流。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欣赏之间存在的区别和联系。
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在选择音乐作品时要一定要慎重、仔细分析,并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二、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
在进行音乐欣赏教育之前,对我们进行组织教学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能够对音乐具备初步的赏析能力
(二)教师要考虑到作品的可欣赏性和欣赏价值。这是我们在选材时应考虑到音乐对幼儿的可感性、可接纳性。
对于音乐作品在形式上是否鲜明突出、结构是否方整、长度是否适宜、可参与性是否充分等都显得至关重要。
(三)善于分析乐曲的曲风和节奏、旋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走近作品中去,从而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的魅力。
许多音乐作品被人们赋予固定的形象,从而使人们更加形象生动的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例如《小兔跳》乐曲中,以欢快的跳音和优美的快节奏跳跃的旋律进行表现,是我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在脑海中形成兔跳的画面。而在《小熊吹喇叭》的乐曲中,就可以通过左手低沉的钢琴伴奏感受到小熊的笨拙可掬的可爱模样。在《小燕子》的乐曲中,用优美的琶音进行伴奏,使整个乐曲舒缓、优美、流畅,从而使听者感受到燕子优雅的飞行姿态和穿梭在绿意昂然的春天景色里的情景。
(四)对于多段式的变化明显的乐曲,教师要扩宽思维,灵活的运用多种方式把乐曲进行不同的环节划分,从而使乐曲更加易懂,富有生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作曲者的一般应用曲式作为音乐表现手段的意图,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音乐本身的音乐形象,而并不是要着意的去从音乐中找出某种画面来。不同的乐曲拥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有ABC……主置结构、ABA再现结构、ABACA……循环结构、AAAAA变奏结构、ABCAB奏鸣结构等等。教师可以先对音乐进行仔细的品味和分析,找出它的结构特点,从而进行 “量体裁衣”的细加工过程,将音乐通过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以意大利民歌《啄木鸟》为例,这是一首ABC结构的乐曲,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结合乐曲各段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它想象成啄木鸟为树木看病的故事,将故事与旋律相结合配上简单的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A段音乐平稳、流畅,就好像啄木鸟医生正在一个一个的检查小树,看看到底是谁生了病?病得有多重!B段音乐节奏跳跃,恰似啄木鸟在 “笃笃笃”的为苹果树捉虫。C段音乐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隐患消除,又恢复了生气,如往日那么欣欣向荣、充满了朝气。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听赏音乐,自己感受音乐的变化和内容,提示幼儿可以根据音乐幻想发生了什么故事。接下来,教师可以在了解了幼儿的想法之后,讲出自己的音乐故事《苹果树找医生》,将啄木鸟的三段音乐分别赋予相应的故事情节:第一段在平稳的音乐中,啄木鸟在为苹果树作检查,教师可以利用图谱的方式,分别在内一个乐句轻轻的抚摸苹果树的树干,等四句乐句演奏完毕进入第二乐段时,啄木 鸟开始为果树捉虫,每个跳音时在树干上啄一个洞,平均每句中的三个跳音就可以生动地在图谱中显示出来,让幼儿清楚的看明白。最后一个乐句只有一个跳音,相应的第四棵树上就会被啄出一个小洞洞。第三乐段整个乐曲进行到了最后的大结局:苹果树的病好了,我们可以跟着音乐每个乐句就在相应的苹果树上添画树冠,表示苹果树又重新长出了新的枝叶,恢复了健康。这样以来,整个音乐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可以边听到音乐边想象故事,加深了认识和对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可以学会如何听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要学会听音乐边故事,想办法把自己的音乐感受用话语表达出来。
三、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的观察幼儿的感受能力,注重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灵活的进行教学活动。幼儿是受教育者,是欣赏活动的主角,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着和支持者。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在欣赏能力方面和理解音乐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密切的关注幼儿,切忌自我陶醉而忽略幼儿的感受。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说出来,以求师生互动,产生共鸣。对于相同的音乐,教师有自己的欣赏思路,在引导幼儿的同时切忌否定幼儿的欣赏思路,要善于倾听,不可以将欣赏活动理解的太死板。活动中应当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敢于表达的幼儿至少说明他们认真地欣赏了、思考了,对于没有进入欣赏状态的幼儿也要多引导、提问,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并及时地对其进步表示肯定和鼓励。但是对于表达不够准确、对乐曲感受在理论上有偏差的幼儿也要及时地给与指正和正确引导,使他们的欣赏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应该 善于总结、评价,给幼儿在活动后的思考留有充分的空间,鼓励幼儿用多种思维感受作品,多听、多欣赏,不断的扩宽自己的欣赏空间,从而提升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一种美的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还能够使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作者:王莉娟 陈婕 来源:黄浦区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4-01-23 音乐欣赏是一种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审美活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进而对音乐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创造与表现的活动。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这一阐述强调了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和实施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时,对于音乐作品的选材、指导策略的运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目标的确定往往忽视了音乐教育本身的审美特点,而是过于偏重认知。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而是偏重技能的获得;在策略的组织上忽视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探索与创造,而是偏重单一的模仿。
问题二: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过多、控制过多,导致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受到教师过多的影响,主体地位无从体现,或是在欣赏过程中一直游离在音乐之外„„教师对激发幼儿的欣赏兴趣、创设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师幼共同在欣赏中探索音乐奥秘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
题三:部分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欣赏是“由外向内”的输入活动,创造是“由内向外”的输出活动,两种活动似乎不存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关系,这就忽视了音乐欣赏活动本身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
问题四:教师在确定活动目标、选择音乐作品时忽视了幼儿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生活经验等,使活动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策略研究”,旨在让教师充分认识音乐欣赏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及其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特点和表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价值的准确判断,归纳、梳理、总结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
二、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
(一)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
作为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是有效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提。许卓娅教授曾经指出:教师素质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与教师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教师的音乐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如对音乐欣赏作品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情感和表现手段,辨别作品的基本结构,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学匀音乐的特点和线索,分析教材的重难点,选择适宜的策略„„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二)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
除了物质环境,教师更要注重心理环境的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调动幼儿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幼儿创造自由想象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感,形成对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倾向性。这就对教师选择的欣赏作品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要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使幼儿通过欣赏获得满足,从而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三、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作品选择
幼儿参与欣赏活动的内驱力来源于在音乐欣赏作品的吸引下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所以选材是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选择音乐作品时,要把握好几下两个切入点:
切入点一:为幼儿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作品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如可以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自然界的、表现幼儿游戏的以及反映学习生活的等。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可以扩大幼儿的艺术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经验。
切入点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来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的作品,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从声乐曲到器乐曲,从有情节、有角色的乐曲到抽象的、幻想的乐曲,从民间音乐欣赏到西方音乐欣赏,从单一器乐独奏的乐曲到多种乐器的合奏曲等。
四、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组织策略的关键点
幼儿园艺术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要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自然的艺术活动中感受艺术,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够把握有效组织策略的关键点,就能让幼儿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和认识音乐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从而进入音乐作品的意境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倾听声音,了解声音的表现力,增强对声音的敏感性
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欣赏音乐的基础,是幼儿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力求捕捉周围环境中符合音乐欣赏知识、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生活现象”,采集环境、生活中的声音,引入到幼儿的学习中,让幼儿感受到声音的有趣和声音内在的表现力,不断增强幼儿对各种声音的敏感性。
案例:下雨啦
大自然是一个充满各种声音的“不安宁”的世界,雨声、鸟声、哗哗的落叶声、呜呜的风声„„这些都是倾听声音、了解声音表现力的丰富素材。一场雨看似一般,可是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不同年龄班的教师就利用这一载体,巧妙地进行了音乐欣赏活动的前期铺垫——听声音。
小班教师带领幼儿到凉棚下欣赏雨景。教师请幼儿看、听、说下雨的景象、小雨的声音、小雨落到的地方和落下的样子„„将自己的发现与感受尽情表达出来。
中班教师则利用这一自然现象,向幼儿提出问题“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它都落在什么地方”“落在不同地方时的声音一样吗”等,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仔细倾听,大胆表达。幼儿一边观察、倾听,一边将自己发现的秘密与同伴分享:“小雨哗啦啦、哗啦啦下着”“小雨落在房顶上、小水坑里、台阶上”„„
大班教师让幼儿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从中发现不同的节奏,引导幼儿用图谱的形式再现不同的节奏„„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倾听这些生活中美妙的声音,感受声音的各种不同特质,如高、低、远、近、强、弱、长、短、响亮、轻柔„„在重复、回忆、模仿中寻找适合的语言去形容、描述这些声音,如优美、欢快、活泼、悲伤、安静、忧郁„„提高幼儿对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
“倾听声音”是欣赏音乐的准备,只有在倾听的基础上,了解声音的表现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又是倾听声音的目标。因此,必须把倾听声音与欣赏音乐紧密而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的创造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心理学家指出:个体在认识的过程中,开放感知通道越多,对认识对象的体验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而对缺乏音乐体验实践的幼儿来说,更需要依靠各种可见的音乐操作活动来感知、理解音乐。
案例:春天
音乐作品《春天》选自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表现了春天万物生机、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教师根据乐曲结构,设计了“种子旅行记”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欣赏乐曲,通过调动多种感官来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体验音乐作品的形象、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
第一步,在初步倾听、熟悉整首音乐的基础上,教师让幼儿扮演成一粒小种子开始“旅行”。第二步,倾听A段乐曲,引导幼儿结合乐曲来想象种子在泥土里积蓄力量、破土而出、准备生长的情境,并用“躺、坐、蹲”等动作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境与形象,同时引导幼儿寻找“种子睡醒的时间”(由A段音乐到B段的最后一乐句的高音点和停顿、跳跃的地方)。第三步,倾听B段音乐,在分清每一乐段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用头、手、脚等不同的身体部位表现种子破土而出、释放力量、获得生命的情境,体验B段激昂、跳跃的音乐形象。第四步,倾听第三段音乐(A段旋律的重复),和教师一起做游戏,有的扮演给小树苗浇水的人,有的扮演小树苗,有的像小树苗喝了水后那样高兴地摇头、摆动身体„„让幼儿体验到第三段乐曲所表现的春天里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来想象与表现,幼儿通过各种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活动也使教师体验到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是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的有效方法,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的教育策略。
(三)欣赏音乐,积累非音乐知识经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把握
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是运用已有的经验体验音乐的过程。因而注意积累幼儿的非音乐知识经验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认知、语言等经验基础,那么幼儿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围绕所需进行的音乐欣赏内容,丰富幼儿的非音乐知识经验。
一是丰富幼儿有关的生活经验。如在欣赏歌曲《牧歌》之前,向幼儿介绍草原生活、放牧的情景;在欣赏歌曲《小哨兵》之前,可以通过故事、录像等向幼儿介绍战士的生活。二是丰富幼儿的词汇,在欣赏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让幼儿关注其中形象生动的形容词等,这样幼儿才能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音乐形象。如欣赏乐曲<春天>时,有的幼儿说“好像看到第一颗小嫩芽在柳枝上长大,第一滴小雨点从天空落下,它是黄色的,因为迎春花开了”,这是幼儿在欣赏了散文诗《春雨的色彩》、诗歌《春天来了》后,积累了丰富的作品语言,从而在欣赏音乐时产生了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