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当今社会应正确看待剩余价值理论
在当今社会应正确看待剩余价值理论
当今社会由于一些新的经济现象的产生很多人都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产生了一定的怀疑,要解释这些怀疑我们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而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又是论证“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了在科学意义上证明资本家确实剥削了工人,马克思是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
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要遵循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说明,二是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同时又布恩那个离开流通领域,它必须已流通过程为媒介。我们的货币占有者就必须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正是由于劳动力成了商品,它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才有剩余价值的产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例如资本家招了一个工人,先讲好每天十二小时工作,八小时以内每小时10元工资,超过部分就是翻倍,那么一天可以拿80+80也就是160元工资,但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300元,扣除工资160元,原材料100元,机器损耗折旧10元,税收10元,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合计10元,那么剩余价值就是10元,也就是净利润。按马克思的解释,这10元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该归工人所有。
在当今社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反驳马克思的理论。有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并非无偿被资产阶级占有,因为资本家创业的过程中有担负种种风险,包括初期的投入,市场的走向等等,风险性很大,所以剩余价值有时为“正”,有时为“负”而不论正还是负都要由资本拥有者来承担,所以承担风险的资本家的无形劳动也该获得一种回报,因此剩余价值并不是被资本家强占而是资本家承担风险的所得。劳动者的最低状态就是劳动所得为零,并不会为负,因为当风险出现时劳动者并不必分担资本家的风险。
在当今社会,一个辛辛苦苦从零起步的创业者可能说:难道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我所付出的心血就都不算数么?投资总是有风险的,赚了钱自然欢喜,陪了本儿老板也只能自己扛着,而不能少给工人一分工钱。更何况我既是“资本家”,又是实际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难道我的管理和经营行为就不算是劳动,从而也应该有报酬么?
在我看来人们当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提出置疑,乃至于反驳。但人们也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马克思的理论形成之时,我们的市场还没有达到现在复杂的程度,没有如此多的经济现象,并且马克思的理论多是作为一种理论武器,作为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工具。马克思是以他的经济理论来鼓励广大无产阶级来进行革命,可以说有他的政治目的包含在其中,我们应该学习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经济规律,从中形成自己的经济观点。
第二篇: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
摘要:现如今,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而网络舆论也越来越重要,在人们生活中影响越来越来大,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加深,在这混杂的网络世界里,我们应冷静思考,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带来的影响和正确处理相关网络舆论事件。
关键字:大学生 网络舆论 正确 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变得很普遍,甚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网络,他们经过网络可以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以及学习自己不懂得知识和了解时事,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它扩大了人们的视眼,让人们不再只活在自己周围的那个小区域里面。而网络生活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影响力也在逐渐的加强,与此同时,网络舆论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提升,面对网络舆论的现状,逐步的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 当代学生应学会正确对待网络舆论。如果我们没有正确使用网络,或者轻易相信网上的舆论,那将造成我们对社会的误解及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
网络舆论就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而简单的说,就是大多数人的意见。
在网络的时代,生活中的一件小小的事情。通过网络,就可能变成一件众人所知的大事,引起众人的关注,成为每个人口中的话题。而网民的语言和舆论也将引起对当事人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当事人要么变成大家的偶像,那么就变成大家的“敌人”。
不久之前,在网上发表的《DHA借势口碑传播》,这份策划方案是意在抹黑伊利集团的儿童奶产品QQ星,目的即是制造民意,打击QQ星的市场份额,操纵利用非主流媒体,攻击深海鱼油,引发社会公众对深海鱼油产生关注,进而产生恐慌。这份策划案的执行堪称到位,一周时间内,问答类网站、论坛、微博客等地密集出现了关于深海鱼油的帖子,然后再引出伊利QQ星。《抵制伊利集结号 用我们的行动救救孩子》一帖甚至获得了超过20万的点击量。而这种突破道德底线的恶性竞争利用网络引起大众舆论,对整个行业形象和信誉造成的伤害,误导了人们,使网民们妄加猜测,进而舆论越演越烈,使得人们活在恐慌之中。然而后来经过警方证实调查,并无此事,是蒙牛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一个产品经理为了自己私人利益而胡乱编测的。
由此可知,有些人借用网络舆论来进行炒作,来谋取自己利益或进行商业竞争。而他们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弱点:一个人说有老虎,人们不会相信;三个人说有老虎,人们就会相信。所以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网上的舆论而妄加推断。要了解事情原由及通过多方证实后,我们才能下结论。
然而网络舆论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它起到了宣传和监督的作用。例如,有一个人做了好事,被其他人发现了。就把这件事传在网上,而得到网民们的赞扬。最主要的是提高了网民的意识,使人们像这位好心人学习,使世界到处充满爱。
曾经一个贪官,他每天做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发在网上。里面是记录他每天和哪些人吃饭、喝酒及怎样贪污受贿的事情。而这时有关于这个的网络舆论一片哗然,让人们知道了这个贪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让这个贪官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同时也捍卫了我们的法律,保护了人们的财产。由此可知,网络舆论使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党务、政务和一切公共事务的公开,对国家机关各级公务人员的施政活动,以及社会公众人物(包括政治家、演艺明星、上市公司等)的监督。通过网络舆论,我们可以揭露他们的丑行,批评他们的错事及给他们提出建议,使他们进行改正。
以上说明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对我们及社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网络舆论提供了思想交流的自由平台,有利于汇集意见,疏通矛盾,化解不良情绪。使民意表达得到真实、充分的体现,成为人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时也能够加强我国人民的团结意识。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舆论又存在思想偏离现象,容易消解权威,异化主流思想。网络舆论得以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现实舆论或意见表达的不畅。从而有时人们这种不满往往通过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各抒己见,意见不能很好的统一。
然而网络舆论的利与弊有时是我们能所决定的,有些消极影响是我们可以避免的。现代互联网的环境中,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并在网络上表达意见和情绪的行为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思维和情感都十分活跃的大学生,在网络舆论中表现出较之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张扬的个性和独立的主体意识。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又应怎样正确看待网络舆论呢?
首先,我们应该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提高自觉守法的意识。只有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我们才不会轻易相信网络舆论,才不会稀里糊涂在网上参加了什么非法活动,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例如最近的反日活动,当时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就轻易相信并参加了这个活动,进行示威游行,最后才知道这是犯法的。
其次,我们对待网络舆论,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事情的缘由才下结论。在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前,不管网上其他人怎么说,我们都应该相信事实,不要提前就妄加推断而进行批判。这样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们还应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我们的道德评判意识。只有这样,在网络舆论中,我们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评价一个人做的是对还是错。最后,我们还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不要被舆论所误导。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分清网络的虚理性和真实性,不要轻易相信网络舆论,也不要完全否认它,那样就失去了它本身所存在的意义。它是由众多人抬拾起来的,有时候不以当权者的意志为转移,自有它的发展方向,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同时它也避免不了被“引导”的命运,网络舆论极大地赋予了普通大众也享有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权利。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很多时候,占据数量上的多数并不意味着掌握了事实的真相。就一件事情而言,它必然有很多因素、很多条件构成,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都不尽全面,而且我们的网民未必都是社会学家,知识那么全面,更多的情形是,网民在各大论坛里恣意汪洋嬉笑怒骂的时候,快意的只是他们的情绪,而事实的真相,往往离我们还很远。所以我们需要真正的静下心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
同时,在网络舆论上,我们也应该少说话,而不是不说,但也要根据事实情况来下结论。我们要学会去观察,去分辨,对于网络舆论上真实的事情,我们需要去维护它。例如,像有人贪污受贿这种不能被法律或道德伦理所认同的事,如被相关人事所证实,我们就应该批判他们,维护我们的法律统治。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舆论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了解时事和舆论中社会公众人物事迹,并向他们好的方面学习,来提高自己。
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是越来越广泛,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能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新闻快捷,是一些传统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不能比拟的,起到很快的宣传效果,但不是指商业等的宣传,而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虽然网络舆论对许多群体有许多障碍,如农民等。但相对于其他表达通道,它更开放、自由、快捷,增强了人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对国家各机关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使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有秩序。总的来说,网络舆论带来的利大于弊。一件事物的发展,必有它发展的必要因素,对世界有利多的得东西才能被社会所保留下来,不然就会被淘汰。
面对着网络舆论上的种种,我们有时可以保持沉默,而需要是我们付诸于行动,但一定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法律所允许的正确的行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管理和监督,及把网络舆论这个工具运用到正确的途径上,它将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我们一定要谨记:在不知道事情真相之前,不要随意听信别人、听信网络舆而妄加推断。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群体、祖国之栋梁,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上理应负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这一方面是因为,身为年轻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更为了解、与“网络化生存”的生活方式也更贴近。另一方面,基于较高水准的学识与素养,大学生群体对真伪、善恶具备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分辨能力。这种优势,若与青年“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的时代使命水乳交融,无疑将对遏制网络谣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转型期的社会中,各种诉求的表达具有高度复杂性,校园内外各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具有不对称性,一些谣言的生成、传播具有复杂的现实成因,其中有些带有造谣者不可告人的私利色彩,有些则属于传谣者起哄、围观心态使然。对此,广大青年朋友们应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更多地观察社会、更多地体验生活,更好地练就一双自觉辨识谣言、抵制谣言的“火眼金睛”。
作为现实世界的数字化投影、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是一片肥沃的田园,其中有充足的养分、阳光雨露、沁人花香、累累果实,也不可避免伴有杂草、噪音。网络谣言就是其中杂草和噪音的一种,它们或侵犯他人权益,影响他人声誉,或扰乱社会生活、破坏经济社会秩序,或危害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贻害无穷。依法查处并严惩造谣传谣者,维护互联网信息健康安全,既是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合乎绝大多数网民的根本利益。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青年学子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应当如是。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前进方向,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是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生力军与新鲜血液,更是打造讲正气、遵法纪、守底线的网络文化的生力军。每个大学生网民都应树立这种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自觉抵制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各类网络糟粕,携手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
第三篇:当今社会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顿德双
只有明白了某些社会真相才能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当今的社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我们可以简单的疏理一下:
毋庸置疑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无度、无序发展的浮华社会里,这里物欲横流、人情淡漠,被谎言和不信任所充斥,现在的年轻人早已没有了理想、没有了抱负、也就更谈不上信仰。空气中已嗅不出半点青春的气息,只有散之不去的铜臭,就算是有几个没有被扭曲心志的热血青年也会被这阵阵的铜臭味薰的晕头转向,不知所为。世界如此,中国更胜。
不是我要有意把现实社会批判的如此不堪,而是一个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我们大众的面前,让我们无法回避。不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可我们一开始就忽视了很多必然存在的问题,如果说这是时代的问题,那我们今天就不能为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蒙蔽了自己,更不要试图为现有社会辩解或开脱;
近年来所谓的“西方文明”严重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度让很多人失去了理智,迷失了自我,甚至丢掉了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操守。这让我们不得不从新审视或反思目前所奉行的一些价值观或发展观。
常言道:“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禁要问我们的正道究竟在哪?或许能从我们老子、孟子、孔子的道、义、儒中窥的一斑,甚至是知其全貌,这需要我们了解历史、掌握科学,读懂国学。
展开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的长卷,我们会发现历史的相似性和相通性。一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一定是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时期,比如中国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作为当时的外族人他们英勇善战、励精图治更重要的是他们尊重已有的传统文化,满汉一家取长补短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当然中国的近现代史用血泪和屈辱还告诉我们;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长补短的重要性,我们在尊重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懂得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否则单一的发展模式会让你变的孤立乃至灭亡。追根溯源我们已渐渐意识到中国的问题和症结需要的是“中医”的慢慢调理或温补,而不是“西医”的几剂猛药所能解决的。这从十七大提出的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不难看出。也许这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
既然历史有相似性和相通性,我们就要说说中国现在和历史的某种共性了;中国总喜欢拿自己的GDP说事,是的,中国的GDP已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在不久的将来甚至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们看看中国清晚期的GDP: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1/3,英国日不落帝国的GDP才占1/20,全部欧洲加起来也比中国差的多,可中国被欧洲瓜分了。衰落期1894年的时候,中国的GDP还是日本的9倍多,反而被日本打败,丢了台湾。
再让我们来看看GDP的结构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日本他们的GDP是用高科技、信息产业、航天产业、航空产业、航海产业、大型机械制造业、生物产业和现代农业所组成,他们的GDP全是这些军事工业拉动的。而中国的GDP是由茶叶、纺织、瓷器、低技术消费品和现在的房地产所组成,而且全是由政府投资拉动的。不用深入比较就能看出他们的GDP是扩张性的,而我们的GDP是被剥夺性的。(以上部分数据和观点摘自戴旭教授的《C形包围》)
揭开了让国人“引以自豪”的GDP,我还想说说中国的教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教育;国之基石之根本,我一直在倡导中国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说误国误民,中国目前这种畸形的应试教育体制才是一切祸患的源头,相比之下让所主导的GDP在此面前都逊色不少。
先谈义务教育:义务素质教育越来越不知芸芸,中小学生跳上了劲歌热舞,“懂得了谈情说爱”,也就自然远离了童真童趣的歌谣,老师告诉他们要爱祖国爱人民,却不告诉他们什么是祖国?什么是人民?为什么要爱祖国?又为什么要爱人民?当真正的素质内涵成为一种口号或形式,那现实的砂轮就会磨去孩子们那份应有的纯真。就像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回家告诉妈妈你明天给我们老师送个红包去吧,这样她就不会让我坐到最后面不理我了。
再说高中生活:据统计一次高考居然能撼动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当教育成为一种政绩工程、当学生成为“只看功率大小的机器”,这代表的不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而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不过分的讲是一种耻辱。
后观大学时代:“中国的大学生遍地走,中国的教授多如狗”怎么样?这句话很讽刺很伤感情吧!可这 就是事实,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为社会输送失业者,而不是人才。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成为高校谋利的工具。有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做法我不认为是一种与时俱进,反而是对这份伟大职业的一种亵渎。
总之:中国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要回答钱老的世纪之问?首先就要打破由政府主导或管理的格局,政府做好监督员就够了。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也都应该多问一些为什么?然后由政府和监管部门来回答。
看到以上这些你会不会为中国的未来感到焦虑或不安呢?有没有设身处地的想过怎样用实际行动去改善这一切呢?我希望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能从浮华的环境中清醒过来,为中国的未来好好想一想,俗语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的民族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不能总是被动的去迎接灾难。这也正是我们要谈论如何树立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无疑于行尸走肉一般,没有灵魂的四处游荡,自生自灭毫无意义。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可悲、可叹、可恨、可耻的事情。人生可以不美好,但一定要精彩或有意义。纪伯伦说过:一个人的意义不在于他的成就,而在于他所企求成就的东西。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矗立于东方,上下五千年文明兴衰沉浮。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又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历史性新阶段,不是信口开河,也决非危言耸听。这就需要我们一代代的去更好的承担、创造和传承。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国有几个这样的人?仰望星空的人,廖若晨星!中国太多的人,都在梦中。各有各的梦”。这是戴旭老师讲的,我很认同。
面对人生我们要立长志,而不常立志,我们一定要胸怀宽广、大志存心;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社会那怕是为了自己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周恩来12岁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他不仅是这么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当我们有了理想和好的想法就应该马上去做,否则永远只是脑袋里的东西,你所想的,就是你要去做的,也将是你成功的结果,但是我们要不断的去修正,敢想敢做成败不重要,做了就是一种进步,经历了就是一种享受,人生无非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第四篇: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的演讲稿
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代表应用化学2班第一组,为大家展示我组的ppt,我组的课题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首现,16世纪到18世纪的一两百年间,是所谓的―重商主义‖时代。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以盈利、掠夺殖民地为目的,不停地打仗,打得民穷财尽,不得已只有发行战争债券。但问题出来了,战争债券到期得还钱啊。如果还不起怎么办呢?那只有―打白条‖了。
当时有几个聪明人献计献策,要还掉―白条‖就得搞个―市场‖,所以就搞了一个stockmarket——―白条市场‖(我们翻译成―股票市场‖)。当时国王问,我怎么让人去买白条呢?聪明人说,―白条‖现在千万不能卖,因为它没价值。国王问,我怎么创造出白条的价值呢?聪明人说白条的价值是可以创造的,你就告诉他们这个―白条‖的价值是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国王说,这个未来的现金流用什么作担保呢?聪明人说用―东印度公司‖(一家以炮舰为前导、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未来掠夺的金银财宝来作担保。因为有未来现金流的保证,于是,gov-ern-ment将白条卖给第一批傻瓜,第一批傻瓜再给第二批、第三批傻瓜……最后―白条‖的价格被炒得无比之高。欧洲发生三次金融危机,是连续发生了三次股票市场大崩盘。包括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英国的“南海泡沫”。
而后。
1720年,英国、法国等国针对当时所发生的三次欧洲金融危机拟定了一个《泡沫法案》。
到这个时候,欧洲各国政府才理解了股票市场官商勾结、内幕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借钱炒股的本质。我们今天在中国股市上看到的不法事情,在当时都发生过,只是我们不了解这段历史。
1770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新思维,就是政府和国营企业分家,即国营企业民营化。个人总觉得这个怎么这么像我们的改革开放。
工业革命时期资本家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建立工厂,污染环境,现在的中国也有这样的情况,而且一样也不少。
从历史角度来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
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
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农民租地耕作并且交一定的税。资本主义制度在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出售劳动力。为什么劳动力可以出售呢?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是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根据李嘉图的著作,编写了《资本论》。
马克思说:资本的分布不公,原始资本主义受到挑战。以过去的历史来看,工业革命结束封建王朝,而工业革命之后,一个追求公平的共产主义诞生。而工业革命期间,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被资本家剥削的。
而什么是剩余价值你?
一般商品的流通形式:商品1—货币—商品2。一般商品流通中,货币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资本的流通公式:货币1—商品—货币2。
资本流通的目的在于货币量的改变,即实现价值增值。剩余价值=货币2 – 货币1。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流通公式中,由于有增值,可是这却不违等价交换的原则。
无论是在购买阶段还是在售卖阶段,交换都严格遵循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否则交易就不可能成功,这说明,单纯的交换和流通本身并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而在流通之外,资本家知同属于自己的东西打交道,资本家把自己的钱从一个口袋拿到另一个口袋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价值的增值既不能脱离流通过程,而又不能完全在流通之外发生。要实现价值的增值,资本家就必须购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能在流通之外的使用本身就能够创造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而它就是劳动力。
而这也是资本家的手段,就是把劳动力变成商品,并且想尽一切方法榨取更多的劳动力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一般商品一样有生产或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而资本家通过(1)增加工人劳动时间,(2)加大工人的工作强度来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举一个例子。
关于棉纱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现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但生产使用价值不是目的,资本家的目的在于获得使用价值为物质载体的商品价值,尤其包括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的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了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个一定点,那就是价值增值的过程。马克思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账主义生产过程。
所以,劳动过程只是表现为价值增值的手段,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表现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所谓的剩余价值,就是有雇佣工人在剩余时间里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
资本作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规律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以及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
剩余价值规律还贯穿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历史趋势。
这里以及以上所说的资本主义指的是原始资本主义。
第五篇: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
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看“富士康”现象《剩余价值理论》是《资本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经典著作。马克思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所运用的方法论,以及评价各个学派、各个代表人物的原则和依据,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剩余价值理马克思创立的。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马克思科学地揭示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关键在于把“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并且依据价值规律阐明了劳动力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质。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于是,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性质也就昭然若揭了,剩余价值无非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马克思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之后,又考察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马克思根据他创立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即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和剩余价值,即价值增殖过程。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科学论断。进而通过对劳动过程中不同要素的不同作用的分析,又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而称之为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价值量,因此叫可变资本。由于代替可变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力,以其具体的有用劳动创造出有用产品,把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同时由于支出了抽象劳动,它再生产出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即剩余价值。资本自身内部的这种区别,反映了不同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突出了可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特殊作用。科学地阐明了这个问题之后,才有可能考察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剩余价值率,即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或称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揭示了劳动力受资本的剥削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剩余价值率就是资本榨取工人血汗的测量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 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特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深圳富士康员工已发生“13跳”,10人死亡、3人重伤,全国工友、农友和其他任何一个略有良知的朋友闻此噩耗,无不为之痛心疾首,无不感到心惊肉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在众目睽睽之下接二连三刷新员工跳楼纪录,必有其不可告人的企业“黑幕”。
富士康在我国台湾被称为鸿海集团,1988年投资祖国大陆,是专业生产6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多年来集团杰出的营运成绩和扎根大陆、深耕科技的投资策略,深为国家与地方领导肯定: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瑞环、李长春、吴仪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莅临集团视察,给集团“扎根中国,运筹全球”以巨力支持。只是显得另类的是,以富士康这样的企业规模、企业名气、企业实力,员工的收入居然还只能无限接近最低收入线。当然,这与富士康“代加工大王”的企业定位有关,富士康为国际很多知名电子品牌生产产品,但它从来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出厂后,被贴上惠普、苹果等著名品牌后,高价卖出,而富士康没有自己的品牌价值,它所能做的只是榨取自己工厂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像建筑工地的包工头,虽然是他们带着广大的建筑农民工盖起了高楼大厦,但这些永远不属于他们,包工头们所能攫取的也只是这些最底层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马克思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说“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劳动者在劳动中感到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只有在不劳动时才感到自由,感到舒畅。这种劳动制度使人扭曲成为机器,人沦为了物。80后女孩青桐毕业后进入富士康做一名基层员,亲历过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和职场斗争,2009年辞职。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富士康工作期间,我也曾想自杀。”她说,自己进入富士康的第一年,每天穿着一件白白厚厚的只能看见眼睛的无尘衣,埋头工作12小时,出现一点差错,面临的是上级主管的批评,还要扣工资。工作时,有巡视人员突然出现在你背后,面无表情的看着你,吓你一大跳。除了工作就是吃饭、睡觉,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与外界是一种隔绝的状态,即使住在同一宿舍,大家也不怎么说话。那些试图或成功自杀的员工在劳资博弈中处于极端弱势地位,有时需要遵守种种不合理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规章制度,必须用透支自己的时间和体力来换取勉强糊口的薪水,不少时候还被克扣拖欠。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主眼里,他们和冰冷的机器设备别无二致,都是换取利润的工具,都叫成本。在泰罗制的劳动过程中,人被异化为兽,这样的劳动活动被异化为痛苦的折磨,幸福指数几乎为零。连以后一月为主管的青桐姑娘就几乎自杀,更何况挣扎在一线的工人呢?难怪当青桐的自传体小说《毕业出狼窝,工作入虎穴》一书刚上市就反映强烈。
一个员工跳楼,可能是个体的原因,如果连续有员工跳楼,那么显然富士康有问题。富士康的员工以80后、90后为主力,必须认识到,新一代打工者和他们的前辈不一样了。虽然报酬是重要的考量,但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不再只满足于报酬,他们更关心发展空间和人的自由与尊严。上升通道被堵塞,对未来的想象被挤压,头顶看得见而冲不破“玻璃天花板”,就会产生形而上的绝望。前员工马丽群,有一个特别身份,她是今年1月富士康跳楼员工马向前的姐姐。马丽群介绍:“我们的基层员工很辛苦,每天就像机器一样做来做去,可以说被训练成了一台机器。另一方面,基层干部不尊重我们员工的自尊心。有的时间,说不好就骂,有时候骂你都很正常。”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富士康基层员工的生存境况。据称,富士康十分重视成本控制。2008年,深圳市把最低工资标准从750元增长到900元,这就让富士康感到受不了。为此,特地把手机生产基地转移到河北廊坊等地区。
在一份名为《富士康调研报告》中,专门讲述了富士康工作时间的“超现实主义”。调查报告中对富士康工人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5%的工人“月平均休息天数”为4天,8%的工人“月平均休息天数”少于4天。此外,73.3%的工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工人月平均累计加班时间为83.2小时。“每条生产线都有生产指标,如果完不成任务,大家都要加班,在下班的晚课上,我们还要自我检讨。”仔细算算,每天工作10小时,每月只休息4天,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富士康工人,一个月的上班时间要达到260个小时,甚至更多!260个小时里,一个工人可以创造多少的价值!但是,再看看每个工人实际得到的工资,作为普通工人,即使算上全部加班费,每月也只能拿到一千五百元至一千六百元的工资,而这还是富士康针对连环跳事件推出“加薪30%”举措后的数字。甚至有工人透露,在上调工资后,原先的奖金被取消或减少,实际上收入“明升暗降”。由此可见,资本家从这些工人身上榨取了多少剩余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日益紧张的就业趋势,我们不得不过早的作好就业规划。或许你想过进入外企或国企,每月领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资,对外称这是一份稳定的收入;或许你已将目光投向海外,指望着出国深造,做一个海归或争取一张绿卡;或许你下决心自主创业,创办自己的公司。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我们将在自己的公司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让我们看到,我们中的大多数可能会领着满意的工资,多年以后甚至可能在公司有自己的团队,在某些方面不可替代,但却始终摆脱不了被剥削者这一角色。随着科学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我们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我们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我们领着工资,却也在无偿地为公司创造着不可计数的剩余价值。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真正价值,不能被职位和工资衡量。或许我们中有少数会坚持自主创业,扮演剥削者的角色,这也是摆脱被剥削身份的有效途径,自主创业的成功无疑能更好实现自身价值,吸取富士康现象的教训,我们不应被利润蒙蔽良心,忽视员工的感受,无论在何时何地凝聚力对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到企业文化中去,才能使企业更有活力和创造力。当然,作为有理想有目标的新一代青年,当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残酷地摆在眼前,如果不能适应就应该尝试着去改变,这个时代,还不需要我们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去反抗去斥责。面对多变的社会,我们应保持思考,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指导实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