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思想汇报:素质教育在于创新
教师入党思想汇报:素质教育在于创新
尊敬的党组织:
教育是一个民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强对教育的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二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的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创新教育点燃学生智慧之光,焕发理想之光,从而做出创新之举,成长为创新之才,把素质教育推向最高境界。
素质教育形成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秩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须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把学生训成思想上墨守成规的顺服小绵羊,学习上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书呆子,生活上娇生惯养的寄生虫,身体上弱不经风的豆芽菜,心理上脆弱冷漠的胆小鬼的局面。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求实务新,实事求是,做敢创新天地的开拓者。提倡积极创造性思维,从接受性发展为发现性,从单一性发展为多元性,从同一性发展为求异性,独立思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不畏权威,不惧风险。注重学生的能力、独立个性和特长以及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
***同志讲“三个面向”,教导我们把目光应该盯着现代化先进水平,盯着未来的远大目标,盯着世界最前沿科学。这就要求我们用创新教育点燃学生智慧之火花,唤起学生想象之光辉,成长为创新之才,而不只是知识的瓶罐和考试的机器,书本的蛀虫和生活的书呆子。创新教育任重道远,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活力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素质教育就没有前途和生命。
在现实中我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校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搁在一边,随心所欲,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想开多少课时就开多少课时,想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成天管弦齐鸣,锣鼓喧天,鹰歌燕舞,五花八门;还有的学校办各种各类的培优班提高班特色班,选拔尖子,孕育明星,为学校争取名誉并创收,借素质教育之名,行名利双收之实;还有的搞走出去,请进来,成天热衷于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
而在我看来素质教育仍然应该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课堂教学为活动中心,首先要圆满完成国家设置的课程和设计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德智体美教育极其目标都应该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来进行和实现,渗透与各科教学之中,不能另搞一套,更不能乱套,甚至把学校变成创收的工具。
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搞满堂灌填鸭式,更不能放任自流甩手式,努力地科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对课堂教学要进行严格监督和科学检测评估,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我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蓬勃发展,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党员入党思想汇报: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入党思想汇报:党校培训心得总结
第二篇:2013年6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素质教育在于创新)
2013年6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素质教育在于创新
尊敬的党组织:
教育是一个民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强对教育的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二目前我国正在大力的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素质的发展。素质教育为创新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创新教育点燃学生智慧之光,焕发理想之光,从而做出创新之举,成长为创新之才,把素质教育推向最高境界。
素质教育形成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和秩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须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把学生训成思想上墨守成规的顺服小绵羊,学习上死记硬背“标准”答案的书呆子,生活上娇生惯养的寄生虫,身体上弱不经风的豆芽菜,心理上脆弱冷漠的胆小鬼的局面。
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求实务新,实事求是,做敢创新天地的开拓者。提倡积极创造性思维,从接受性发展为发现性,从单一性发展为多元性,从同一性发展为求异性,独立思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不畏权威,不惧风险。注重学生的能力、独立个性和特长以及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
***同志讲“三个面向”,教导我们把目光应该盯着现代化先进水平,盯着未来的远大目标,盯着世界最前沿科学。这就要求我们用创新教育点燃学生智慧之火花,唤起学生想象之光辉,成长为创新之才,而不只是知识的瓶罐和考试的机器,书本的蛀虫和生活的书呆子。创新教育任重道远,势在必行,素质教育的活力就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素质教育就没有前途和生命。
在现实中我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校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搁在一边,随心所欲,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想开多少课时就开多少课时,想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成天管弦齐鸣,锣鼓喧天,鹰歌燕舞,五花八门;还有的学校办各种各类的培优班提高班特色班,选拔尖子,孕育明星,为学校争取名誉并创收,借素质教育之名,行名利双收之实;还有的搞走出去,请进来,成天热衷于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
而在我看来素质教育仍然应该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课堂教学为活动中心,首先要圆满完成国家设置的课程和设计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德智体美教育极其目标都应该通过有计划的课堂教学来进行和实现,渗透与各科教学之中,不能另搞一套,更不能乱套,甚至把学校变成创收的工具。
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但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可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搞满堂灌填鸭式,更不能放任自流甩手式,努力地科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对课堂教学要进行严格监督和科学检测评估,加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我希望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蓬勃发展,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汇报人:XXX
第三篇: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在于创新范文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在于创新
姜兴宏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彻这些精神,我认为就是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十年,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企业生存发展面临新的社会环境。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拥有国际眼光。思想政治工作管用有效,才会有人听,有人信,才有公信力。
以人为本,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作为一个企业,就要坚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点点滴滴工作做到位,让人舒心,努力营造人和气顺的和谐氛围。以首钢搬迁为例。首钢搬迁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利益,推进中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工作复杂而又艰巨,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首先是思想问题。有的职工认为,企业为国家做出了
巨大贡献,在环保上做了很大投入,是多年来的花园工厂,为什么还要搬迁?有的职工对能否成功实现搬迁,能否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有疑虑,缺乏信心;有的职工担心搬迁到新地方,工作学习生活有诸多不便;有的职工担心会丢了岗位,有的职工则担心个人收入降低;有的职工有着浓厚的故土情结、企业情结,不愿离开北京,担心首钢更名;还有的职工认为改制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就是让领导发财、职工丢饭碗;等等。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极为尖锐的挑战。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我们在继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与探索实践,逐步探索了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态。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坚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坚持思想领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第一线的工作。三是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通过大政工体制,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区,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加强。四是积极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手段,形成覆盖全球的立体交叉的宣传网络体系。五是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有效载体。六是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途径。七是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八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次搬迁调整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今年1月,市委书记刘淇在首钢北京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停产仪式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企业全体职工授予“功勋首钢”牌匾,标志着首钢兑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做到了职工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认识误区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职工不是包袱,不是负担,而是改革发展、企业转型的主力军。职工不是工作的机器,劳动的工具,而是企业的主人,是转型的主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对象。
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大企业内部出现了多个地区、多种产业、多种体制、多种分配形式,职工队伍的构成非常复杂,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思想意识也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复杂性,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大拨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必须有所侧重,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具体,做到人的心坎上。在涉及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必须充分尊重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坚持自愿原则,尊重职工的选择。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职工素质,增加就业岗位;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帮助职工做出选择。特别是注重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认识误区。在首钢搬迁调整中,我们采取党委书记与职工互动交流、职工专题恳谈、工友沙龙、成长第二课堂等方法,细致解读分流安置政策。在交流中,一名职工情绪不稳定,说你们的11条渠道都不适合我,我是第12条渠道——跳楼。公司领导当即现场做工作,又安排专人帮助解决这个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我们高度关心分流人员的心理健康,讲究人性,尊重个性,虽是钢铁企业,但更有柔情。建立“职业发展辅导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结合职工在工作地点变化和职业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压抑、想家和人际关系等心理问题,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调适专题讲座,建立心理咨询热线,为有心理困惑的职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排解压力,以阳光心态面对新的工作和生活。
对于职工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不妥行为,我们采取包容、宽容的态度,不批评、不责怪、不刺激、不激化。牢骚里面有信息,怪话背后有诉求。我们十分重视从牢骚话怪话中发现工作不足之处,发现思想工作重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作为党的基层工作,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为企业经营生产服务,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服务,为企业的广大职工服务。生产稳定了,思想稳定了,队伍稳定了,企业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也就巩固了。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新理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存在物质利益导向的社会生活中,光靠精神和觉悟是不行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实现职工物质利益紧密结合,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必须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必须与企业战略决策紧密结合。为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新的理念:
目的先于目标。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要既见物又见人,物的背后是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注企业的发展目标,更要时刻牢记企业的发展目的,牢记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企业制定了发展目标,率领职工实现这一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实现这一目标的目的,是让职工增加更多的收入,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目的明确了、兑现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才能持续发展,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情商先于智商。在一线做实际工作的时候,面对面与职工讲大道理不如讲小道理,讲小道理不如办实事。办成一件事,解决
一个实际问题,让事实说话,胜过讲道理,胜过以理服人。春雨润物细无声,插柳不让春知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境界。
权利先于权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们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接受一种行政命令、采取一项公众行为的时候,他们首先要求自己的公民权利得到尊重。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只靠行政命令,用权力干预,从上级向下级传达文件,垂直灌输,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习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实际效果不一定好。我们要多用智慧、少用权力,多一份尊重、少一份命令。
第四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新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新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过20年历程,从分权让利,到两权分离,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办法点子想了不少,但似乎并未找到一条终极的解决方案。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和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国企改革的形势依然严峻。早期的承包制、租赁制短期内的确激发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但由于回避了所有权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现象。目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企分开的问题,但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公司制在组织设计上存在先天性缺陷,而且作为单纯的组织设计形式,公司制并不解决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问题,所以很多国有企业即使实行了公司制改造,照样是亏损严重,上市公司照样存在大量的ST板块。于是中央提出,国有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进有退。更有学者提出,国企改革的出路在于民营化。但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之后,即使交给民营企业或者混合制企业来经营,这个领域作为实体的企业依然存在,民营化、股份化就一定包治百病吗?显然不是。其实,在市场竞争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也好,私有企业也好,混合制企业也好,体制的变革只是外在的、显性的变化,它并不是决定企业生死成败的最根本性因素。在国民待遇的游戏规则下,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同台竞技,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发展,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最早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这两个美国人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协调各方面资源的知识和技能,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三个特征:
一、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扩展应用的潜力;
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相对于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不拘于形式和外在的东西,它更多地从企业内在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企业和市场。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被认为是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要
1想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获得超额的利润,就必须尽快培养影响顾客价值的核心竞争能力。
中国近两年开始引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便很快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并接受。但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则没有固定模式。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什么是创新呢?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1911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把创划分为五种:一是生产新品种,二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拓新市场,四是利用新原料,五是实施新的组织方式。我们可以将以上五种创新方式归于两个方面:技术进步引起的创新和管理变革引起的创新。
为什么说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呢?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志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从而在竞争中优势明显。而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处于这种优势,除了自然垄断,就只剩下创新这条路了。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认为,就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企业已经走出了投资推进型增长方式,并开始从投资推进型向创新推进型转变,这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思路不谋而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具体表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决策、反应能力、产品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而这几方面除了通过经验积累之外,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熊彼特甚至认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经营者才有资格叫企业家。江泽民同志在科技创新大会上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创新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希望。2
第五篇: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
我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简称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xx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技术、资源和资本等都不是企业的灵魂,人才是可流动的,技术迟早要被突破,资源是可分享的,资金是有限的。唯有企业的灵魂是别人学不去拿不走的,唯有创新力形成的竞争力是独有且长久的,因此说,创新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的是用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通过提高质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经济技术活动。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以获得企业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有人说,企业经营是龙头、管理是基础、技术是工具,把企业分成了若干个子系统。技术创新不是企业的了系统,而是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机连结并高效运转,从而实现企业利益。必须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概念,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工具,而不等同于技术进步。但是有些人却没有搞清楚,错误地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发明新技术等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码事。技术进步是技术概念,是以技术为导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利益,追求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切中市场,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哪怕获得了诺贝尔奖项也不能算技术创新。
创新力是企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并且取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能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如何培育创新力?
一、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创新是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观念存在于人脑之中,是无形的,但时刻影响着人的言行。什么人的观念要创新?怎么创新?企业领导者实践技术创新后再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企业领导者的事。其次,实施技术创新要求企业领导者要切合实际地分配适宜的人、财、物资源,需要领导者进行组织和推进。因为,技术创新是贯穿企业全过程的经济活动,必须领导者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追求经济利益、解决核心竞争力,这等大事应该由领导者亲自抓。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往往在谈到技术创新时,任务就交给了技术部门,其结果自然是流于形式和浪费人力物力。可以这样回答上述两个问题:谁的观念要创新?——企业领导者;怎么创新?——身体力行去实践技术创新。
二、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
传统企业的经营要领是供销做买卖,根据生产需要去采购物资——即供应,工厂生产什么就卖什么——即销售。这种供销式的经营模式在新中国的企业盛行几十年,目前仍然存在。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这种模式在人们的观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经营是占据市场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经营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关键。企业经营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两大问题,具体来说:一是要掌握市场需求,不但要掌握现实的需求,更要捕捉潜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机,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动地影响市场需求,这是经营创新的要点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竞争对手,发现对手优势和劣势,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参与竞争。这就要求经营与技术有机结合,但现实中,企业往往人为地将管理、经营和技术分割开来,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经营,有人搞技术,人马都齐全就是拢不到一块,形成不了合力。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技术创新的模式去组织企业的经济技术活动,企业的关键部位脱节所致。试想,工程师蹲在厂里不去研究市场、不去研究竞争对手,而是习惯于技术导向,搞了半天的技术进步,结果还是脱离市场的技术;经销人员不懂技术,只管推销,销售业绩稀里糊涂的好起来,又稀里糊涂的滑下去,卖不出去了,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价格问题还是服务问题,搞得清楚吗?
经营创新要求我们先研究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市场今天要什么现在就做什么,市场明天要什么现在就储备什么。欧美国家企业的策划部门和商业工程师负责提出“做什么”,管理部门和工业工程师负责提出“怎么做”,企业领导者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决策,屡屡成功。巴西铌公司的商业部最初进入中国大陆的时候,先不谈商业问题,而是与钢厂进行铌铁合金化应用技术的交流,教会了许多钢厂使用铌铁合金,获得了可观的铌铁市场份额,这就是能动地影响了市场需求。可见,经营创新不仅仅是经营模式的转变,还要将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三、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障
管理的任务是解决秩序、纪律和积极性,而调动积极性则是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要以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为核心,要建立并有效地运行三大机制:
1.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一方面,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没有产出的投入则是浪费。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就是要辩证地解决好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技术创新约束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则落后,没有创新的企业终将被淘汰。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成果应纳入考核范围,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形成约束力。
3.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一是用好现有的人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强自身人才培养,造就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积极引进有用之才;四是制定激励政策,奖励有功之臣。
总之,技术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正确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是企业领导者推动技术创新活动,扎扎实实做好观念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境界的提高,企业的发展也才获得永恒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