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霞3000-5000字摘要(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22:1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红霞3000-5000字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红霞3000-5000字摘要》。

第一篇:常红霞3000-5000字摘要

摘要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兰西伟大的存在主义作家,也是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经被萨特高度地赞誉为“阐明法国当代人良心”的著名思想家。他生前遭受过贫困与苦难、误解与诽谤,也享受过阳光与欢乐、盛誉与荣光,用他仅有的四十余年的时间创造了存在主义理论的美学思想,阐明了在一个“异化”的时代人类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产生必然会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哲学思维范式的转换紧密联系在一起。

加缪思想的诞生是在经历了西方两次世纪大战之后逐渐形成的,当时的法国被德国占领,失败的情绪笼罩在整个法国上空。社会的动荡程度和人民的悲惨遭遇都异常显著。许多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生活状况极其悲惨。这种内外交困的处境使得当时的法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观主义情绪,虚无主义和盲目地从痛苦中求生的情绪也大为滋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思想不可能不受这么一个大的社会动荡的影响。因此他的美学思想中出现的烦恼、痛苦、厌倦等强烈的主观情绪也可以看作是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在其美学中的一个反映。在加缪的美学思想中,这种主观化的情绪表现出了较强烈的情感色彩,他将世界描述成一个无法理解的荒诞的没有目的也没有原因的存在。这个世界让人觉得厌烦、压抑,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其周围社会的关系是不可理解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而这种发自内心的悲剧性体验显然也是与当时法国这种极端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可见这种生存的荒诞感不是从思辨中凭空幻想出来的,而是作者亲身体验的结果。严格来说,这不是哲学本体论的变化,而是生存方式变化得来的结果。而面对这样一个世界,加缪并没有绝望,他认为世界虽然是荒诞的、不可认知的,但他主张用反抗的行动、自主选择来介入和改变这种状况,并在行动中不断使自己和世界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

从哲学思维范式上来看,加缪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是在继承了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化的荒诞—反抗美学思想。加缪继承了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的存在理论,尤其赞赏的是克尔凯郭尔对“绝望”的描绘,克尔凯郭尔认为绝望和死亡是贯穿人生各个阶段的情绪体验,也是人类“存在”最真实的表现,是人生最基本的内容,这种观点在加缪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与此同时加缪也继承了海德格尔对人类基本存在状态的理解,将人生的常态看作是日常机械化的“烦”、“畏”和“死”,但他批判了海德格尔对“诗意栖居”的精神逃避。他对雅斯贝尔斯的“临界处境”的大全样式也有所继承,他认为雅斯贝尔斯的“本真实存”是处在大全的“边缘处境”,使人感到存在于世的有限和无能为力,因此否

定了历史的进步,所以不要对未来抱幻想,把握住当下,这种进步的历史观在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鼠疫》、《反抗者》中可以探到回音,只是加缪不赞成雅斯贝尔斯的神秘主义。可以说加缪的思想是博采众说,同时又有自己的理论建树,在吸纳了以上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之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荒诞—反抗理论,并以他那严峻而又纯粹的学者态度,阐述了人类存在的基本话题。

在这里加缪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起源于对荒诞的理解,荒诞是加缪对人类生存现状思考的结果,是人类在面对非人性的世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他所关注的是人类在荒诞处境下对死亡的认知、对救世基督的怀疑,并从荒诞入手阐发了人在世界中的“自我放逐”和“被迫流亡”的生存状态,以及在现实处境中通过对荒诞人的描述来阐释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重新审视。

首先,加缪认为“人是必有一死的”,但“人却渴望着永生”,在生与死之间,如果从放大的角度来看的话,只隔有“荒诞的墙”那样的距离,肯定了生命的存在,就是肯定了死亡的必然。“死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连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加缪认为对死的认知表明了人的一种智慧,但对“死”的焦虑和绝望更加激发人类意识的觉醒,也激发了人类对生的渴求,使得人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千方百计地寻求着不死的可能,希望生命不朽,就是在这样一个必然与偶然的张力中构成了一种存在的悖论,那就是人生存在的荒诞。

其次,加缪反对众多存在主义理论家对宗教玄学的逃避,他认为宗教的希望就是把人类的死亡放在虚无飘渺的永恒之中,上帝的存在是不可靠的,他的所有冠冕堂皇的说辞证明了他本质的虚伪,他的降临根本就不是救人于火海,而是向人类撒播灾难,他是恶的代表。如果人类信仰上帝就代表了人类对恶的屈从,那些信仰上帝的人,也就是恶的帮凶。因为他们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上帝,而否定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说这是对现实生活的轻视和玷污。加缪声称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天神的宗教还是政治的宗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相干的,唯一信得过的真理就是手摸得着的真理,所有那些鼓吹永恒、幸福正义和报应的说教,对我们来说都是次要的结果。面对生存不断没落的社会,在现实中唯一适用的真理就是与宗教分离。

再次,宗教的殿堂退隐之后,作为唯一的现实——人类的存在,第一次看到了生存的虚无,看到了这种虚构的意义化的世界,也看到了人类行为的无所凭附,人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便“沉浸在这种无底的可靠之中,从此感到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是陌生的”,于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荒诞感便开始产生。加缪认为,荒诞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存在个体面对充满战争和杀戮的世界而产生的孤独、惶惑、焦虑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一个人在“突然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里,感到自己是局外人”,加缪说“这种人与生活的隔离,演员与舞台的分离”构成了荒诞感。

最后,在加缪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中,荒诞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人在认识论上要求对普遍的共有价值的明晰认识、对未来的统一的幻想同世界的存在不合理的背离,人的本质力量所换来的就是对自我的离弃,世界变成了一个封闭、无隙同时伴有偶然与神秘的存在,人即使掌握科学知识并懂得偶然现象的规律,也无法穷尽神秘的世界,人类对科学的认知换来的就是世界的非人性,因此审美主体力量的对象化不再是美的享受,而是在自我目的与规律的张立中构成了悖离,现实生活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界限变得模糊,社会普遍的现象性存在取代了人对社会本质的关怀,这一切在人类对理性追求与社会的感性突变中变得不可理喻,人们不再相信自我的理性对社会现实状况的把握,不再怀疑个人理性的良好动机会产生非理性的罪恶结果,不再怀疑符合社会运转的运动规律会远离人的自我创造目的,人于世界之间构成了荒诞。

但对于加缪来说尽管世界是荒诞的,但生存其中的“荒诞人”则要对荒诞说“不”,对自我的存在说“是”,肯定自我存在的尊严和权利,同时从肯定的角度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把握,因此加缪对“荒诞”的延续性思考就是对反抗的介入。“反抗”一词本意是指“反对并抵抗”,后引申为“反抗精神”。加缪认为合理的反抗既不应该是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的逃避同时也不应该是萨特的历史主义的革命暴力,他认为反抗应该是处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种适度的行为,也就是说反抗所要求的是一种限度,这种限度永远保持在“是与不”、“反与正”之间,既不造成对他者的伤害,也不应该是自我精神的逃避,反抗所体现的是人自身所具有的抗争权利和自我存在价值的均衡,目的就是要获得古希腊式的人性的存在,因此,加缪提倡建立一种以古希腊节制思想为基础,以地中海思想为原则的适度反抗。

这种适度反抗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意志。否定上帝作为神性的权威,反对绝对,提倡相对,其伦理道德观的要点是节制、平衡、中道,试图在充满暴力的社会里弘扬节制的思想,给暴力的行动设置界限,使得暴力成为创造性而不是毁灭性的行动,要求反抗必须以尊重人性为前提,同时将反抗也遵守节制的观念,因为无论是科学本身的突破,还是意识领域的思考,都揭示了事物皆需要有节制。在加缪看来,节制是指要成为某一类人,就必须坚持做某一类人所该做的事情。而不能超越这个限度。反抗者要成为“反抗者”就必须将反抗保持在说“不”的限度以内,而不是以其他名义取代这个限度。加缪认为革命之所以会走入歧途,关键在于它没有坚持那个与人的价值不可分割的限度。“如果反抗发现的限度会改

变一切,如果一切思想与行动超越某一限度后会自己否定自己,那么万物于人的确要有节制。”[80]

除了反抗要有节制之外,加缪还提出人类诗意存在的美好愿望:实现幸福与爱的和谐。“没有爱人类便不会存在”。爱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而不必受制于政治话语及意识形态志向的约束,应该承受生活内在动力的驱使。”同时也要在反抗的过程中确定一种价值的目标,把实现此在现世的幸福作为自我衡量的标准,将存在的主体完全地融汇到整个社会中,在社会中实现真理的自由表达,将自我的欲望回归到节制之中,爱与幸福在节制中得到身心的某种满足。

从人性、节制、爱与幸福的角度研究加缪的反抗思想可以说是对加缪美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同时也是对存在主义美学视野的一个补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角度来讲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上审视战争频临的现状,本篇论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加缪;荒诞;反抗;存在主义美学

第二篇:“得”字偏误分析摘要

“得”字偏误分析

罗丽雅

云南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摘要

本文将“得”字补语分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以北语语言资料库的“留学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语料为研究对象,根据作者不同的汉语水平分级,对其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具体的建议,以供对外汉语教学参考。

关键字:“得”字补语,偏误分析,启示

汉语“得”字补语句是指以助词“得”为形式标志的句子结构类型。该结构形式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包括以下几种:

(1)可能,例如:我认得他;

(2)程度,例如:那里冷得很;

(3)情状,例如:洗得很干净。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内,无论是概念的运用还是意义的界定,都还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得”字补语问题,因此就显得有些混乱。这对外国人学汉语是不利的。具体说来,分歧主要集中在除表可能以外的“得”字补语句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上,或概括为“情态”(刘月华等1986),或概括为“程度”或概括为“结果”(王还1994),或将其中的一部分表述为“状态”与“程度补语”分开(鲁健骥1992),(瓯齐1983)更细分为“结果”、“状态”、“比状”、“方式”、“时间”、“数量”、“判断”、“程度”等八种之多。

本文采取把“得”字补语分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其中状态补语中可以有表示程度的状态补语,有表示结果的状态补语,进行描述或评判的状态补语。

一、语料及分析的方法

本文是以北语语料库的“留学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为分析的对象,在提取语料时是根据作者所获得的不同等级的证书而进行分类分析,此语料库是将证书分为ABC和无证书四个等级。分别对这四个等级的作文中出现的“得”字补语进行偏误分析。偏误类型大致可分为遗漏、误代、误加杂糅和错位。

二、分析结果

(一)遗漏

1、状态补语前缺少状语

通过对语料库的错句分析发现,“得”字状态补语通常缺少的成分是“得”字后的形容词前缺少状语。一般来说如果“得”字补语句前后有其他成分或者一定的语境,在句子中可以不用完句成分,例如“她学习好,人长得也漂亮,大家都很喜欢她。”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时有一定的条件的,有些形容词前需要加上状语才能表示完整的意思或符合汉语的习惯。A、状态状况

例如:

①泰语的吸烟的广告得非常精彩,看了广告之后,觉得(很)“酷”。证书级别:无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想法越来越不一样,特别是对自己的生命的想法变化得(很)快。证书级别:无

③请您别担心,您的独生女日子过得(很)舒服。证书级别:C

④今晚是最后的一个晚上,你们的女儿会玩得(很)痛快的。证书级别:C ⑤以这种方式走过来的男男女女,在未来一同生活的日子中当然会比那些相亲相爱的伴侣来得(更)了解对方。证书级别:B ⑥我本来就会晕船,这样一来晕得(更)厉害了,直到到了上海才能吃下东西。证书级别:B 这几个句子都是在补语的形容词前缺少状语而使句子不完整,汉语中的形容词一般很少单用,要加上状语才能表示完整的意思。而且从语料库的语料中发现,留学生基本上都是遗漏了形容词前的状语“很”。对于其他的状语则使用的相对较少而且也不太容易出错。

对于状语缺失的偏误,我觉得主要是:

A、母语的迁移所造成的。因为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没有汉语中这种完整结构。

B、在有比较意义的句子中,“得”字补语后的形容词前通常要加状语来表示比较的意义。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比较句的认识尚浅,对于那些没有出现“比”字的比较句不熟悉,因此忽略了其比较的意义,从而造成上面的偏误。比如上面的例句⑥。(但是“多”字是例外,它在表示比较的时候不用“很多”或者“更多”之类而用“多一些”等。)

从分析的语料当中可以发现,偏误多出现在那些初中级阶段,而且随着水平的提高,这种类型的偏误逐渐减少,拿A级证书的学生已经没有此种偏误。

2、“得”字的缺失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我觉得还是吃“绿色食品”比不挨饿重要(得)多。国籍:韩国 证书级别:无

②日子过得真快,有一天我听说他病了,我一直以为病(得)不太严重,谁知道一天上班从电话里听说他死了呢。证书级别:无

③妈妈一听这句话,就高兴(得)不得了。证书级别:无 ④我在这儿生活(得)非常好,交了很多朋友,他们对我都很好。证书级别:C ⑤目的地还没决定,可是备选地还是海边,不是夏威夷那样游客很多的地方,而是人少(得)令人感到寂寞的地方。证书级别:B ⑥爸爸以礼待人的处事原则也让我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记得我的前任主管在我离开公司的那一天告诉我,他对于我那种孜孜不倦,对人有礼貌的工作态度很赞赏,我想这也是从小就被爸爸训练的吧!证书级别:A

这类偏误主要是由母语迁移引起的,因为在其他很多国家没有“得”字补语的形式。

例如:小王篮球打得很棒。

泰语: เสียว หวาง เล่น บาสเก็ตบอล เก่ง มาก.小

篮球

棒。

这种类型的偏误通常也是集中在无证书或者是C级证书的作文里,在AB级证书的作文中就比较少,即使有,我觉得应该是笔误之类的,并非是因为不懂而造成的。

3、在动宾结构或离合词中缺少重动词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泰语的吸烟的广告(拍)得非常精彩。国籍:泰国

证书级别:无

②我作文(写)得不好。证书级别:无

③老爸您夏天流汗(流)得特别多。证书级别:C ④自己有这样的感受的话,平时跟别人打交道(打)得不好,容易得罪人。证书级别:C

这类偏误在语料中出现的很少,因为一方面这种重动句的形式较难,学生实行回避策略,很少使用,所以较少出现偏误;另一方面日汉学生使用的较多,是因为他们的母语中有相应的形式,受语际迁移的影响较小,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和使用,因此出现的错误率也比较低。

此类型的偏误也是多出现在无证书和C级证书的作文中,汉语等级较高的作文中基本上没有这种偏误。

4、缺失补语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他们的家庭能够过得(好)。证书级别:无

②我看到你和你妈妈吵架以后,你在房中哭得很(伤心)。证书级别:无

③所以我认为有这样的措施的话,至少在公共场所吸烟吸得(少点),这一点对烟民有一定好处。证书级别:C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想法变得很(不同)。证书级别:C ⑤现代社会发展得很(快),可是各种道理和生活上的基础是要听古人说的。证书级别:C B、可能补语 例句:

①这一点我自己也没有把握我会做得(到)。证书级别:C ②水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不能不喝水,因此人们开始想得(到)水的办法。证书级别:C ③抽烟不仅仅是对个人健康有害,而且还对周围的的人也有很大坏处。如果危害了别人的身体健康,他怎么能负得(起)责任。证书级别:C ④如果没钱,比较穷的家庭会很难买(得起)农作物,这样会引起挨饿人数的增加,甚至是饿死。证书级别:C

此种偏误出现很少,而且集中错误是“V+得很”,这是因为学生把“V+得很”当做是程度补语,是目的语规则泛化造成的,因此,在

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将清楚表示程度高的“V+得很”的用法,避免泛化。

(二)误代

1、“的”、“地”与“得”的误代

从语料库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的”、“地”、“得”的误代大量的存在,尤其是无证书、C级、B级证书的留学生,此种偏误尤为突出。A、状态补语 例句:

①明天我要考试,我现在担心死了,因为准备得(的)不好。证书级别:无

②我突然伤心得(的)不得了。证书级别:无

③下课了,我就跟朋友们玩一玩,玩得(地)很痛快。证书级别:C ④如果你想跟她相处得(的)好,你应该先好好的考虑她,帮助她。证书级别:C ⑤那年的春节过得(的)很愉快,证书级别:B ⑥课外时间我们搞有趣的活动,大家相处得(地)很和睦,证书级别:B

B、可能补语 例句:

①有的生词不练习也能看得(的)懂。证书级别:无

②现代人不只要求要吃得(的)饱,更要吃得(的)健康。证书级别:B ③流行歌曲总是有着非常多的听众,而且是我们的身边非常轻易

就能听得(的)到的音乐。证书级别:B 上面的六个句子的错误引起的原因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很多国家对于“de”的用法只有一个,是表示归属的意思,例如英语中表示的有“of”、“’s”,在印尼语种只有一个表示归属的“de”。所以留学生在学习“得”字补语句中,就容易搞混;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关于这三个词语的讲解不是很多,而且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也经常地搞混,所以留学生在这上面的偏误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2、“得”与“了”、“着”、“到”的混用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这样下去城市变得(了)很不整洁。证书级别:无

②我的部分同学,他们一经转学去读泰文,就把中文忘得(了)干干净净。证书级别:无

③在纽约的地铁里,有一个人被坏人打得(了)很惨。证书级别:C ④我在他的旁边看他那被晒得(了)焦黑的脸孔,心里很不好受。证书级别:C ⑤亲爱的父亲、母亲时间过得(了)那么快!证书级别:C ⑥但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的,有这样的人,流行歌曲的品质变得(了)越来越不好。证书级别:无

⑦青年时体型大多健美,很多青年人认为应在年轻时快快穿了,因为老了穿着(得)不好看。证书级别:B

这种偏误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这几个词都表示进行着或者已经结束完成。这与“得”字补语有些相似,因为“得”字补语通常也是表示一种结果,或者状态,因此学生会对这几个词的用法感到混乱。另外,汉语中表达时态是通过个别虚词来表现的,而其他国家大部分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因此会受到母语的时态迁移的影响而发生误代现象。而且预料表明此类错误在汉语水平较高的学生中很少发生。

3、“得”与“成”的误代,尤其是“变得”与“变成”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这项规定可以为提高社会道德起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会帮助社会里抽烟、不抽烟的人变得(变成)更健康,停止抽烟的“时髦”。证书级别:无

②比如,以前并没有吸烟区和禁烟区分别,但随着人们把健康看得(成)非常重要,而且考虑到公众利益,现在整个社会地区分为吸烟区和禁烟区。证书级别:无

③一个人闹得(成)像个疯子一样,可第二天我仍然发现我还在活着。证书级别:无

④我想两次说能够着我养得(成)这么漂亮,真的谢谢您们。证书级别:C

“成”与“得”的混用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两者都可以表示结果或者一种状态但是两者之间的用法是有区别的。“成”或“变成”后面跟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具有代表的某一类型失误或者人的词,是动作产生的结果,而“得”字后面则是放形容词或者动词之类,是对前面实施者、动词或者受事者的补充说明。

(三)、误加

“V+得”结构后面多加形容词或者“得”后的形容词多加状语

“V+得很”本身就是表示程度高,可以单用,但是在留学生中却出现后面再多形容词之类。例如: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他会感觉到孤独得(很)要命。证书级别:无

②因为我们比别的生物想得(很)多。证书级别:无

③自从来中国留学以后,这个去旅游的愿望更强烈(得多)了。证书级别:C ④但汉城离我家远得很(多),我们三个不得已离开你们。证书级别:C

⑤走路找吃的东西,累得(几乎)要拿。证书级别:B

例①②④⑤是“得”后形容词多加状语,这可能是“V+得很”规则的泛化,例③则是补语的误加,这可能是在教课中教师反复让学生机械的练习“得”字补语句而造成的泛化的结果。

这种偏误在无证书或者C级证书的学生作文中有出现,而AB级证书的学生则基本没有此种偏误。

(四)、杂糅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爸爸在四月份开始开药店,整天都在药店里忙活,妈妈也在爸爸旁边帮他的忙。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十一点左右才回来。看他们累的样子,抽不出时间而没给他们什么帮助的我,觉得很对不起(得很)。证书级别:无

②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回答(得)不容易呢?证书级别 ③甚至非吸烟者受更深(得)的伤。证书级别:无

④我觉得这个问题回答(得)很难,不容易回答。证书级别:无 此种类型的偏误一方面是由于在上课时过多的操练“得”字补语句,造成的规则泛化,另一方面母语的迁移也会影响,例如日语、韩语中通常谓词性的词语放在句末,这样受母语的影响就容易造成了句子的杂糅。

根据语料库表明,此种偏误也多出现在那些无证书或者是C级证

书的学生的作文中。

(五)、错位

1、“得”字补语的否定句序 A、状态补语 例句:

①这种阻止公共场所吸烟的规定也能使得很多的年轻人对是否开始吸烟做出多次的考虑,因为这种规定使吸烟(未)显得(不)那么流行。证书级别:无

②所以好多的歌手只是长相不错,(没有)唱得(不)好。证书级别:无

④他个子一般,体型较壮,但因为他从容不迫,所以我有点儿(觉得)压抑。

⑤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变得)怎么了。证书级别:C ⑥我认为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甚至还有人说“地球村”。证书级别:无

⑦以后呢,就这个(长得)在我们三个人中最不好看的和尚,就让他挑水喝吧。证书级别:无

错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汉语语句顺序的掌握不牢固,对“得”字补语的前后的修饰成分的排列不清楚。

三、教学启示

(一)总的来讲,留学生在学习“得”字补语出现的偏误不是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从语料库的数据表明,可能补语出现的偏误很少,这说明可能补语对于学生来说简单易懂,很容易掌握,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较频繁,学生容易接触。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不作为难点。

(三)学生在使用“得”字补语通常有一定的规律,通常是用在最常用最生活化的词语,还有形式特征明显的句子中。

(四)母语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及在学习中规则的泛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干扰因素,适当的改变教学的策略。

(五)我们还可以发现,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此类偏语逐渐减少。

第三篇:王红霞反思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王红霞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友谊,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鸥有义,读之令人动容。全文以爱为主线,课文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上。

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出两个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通过与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当学生交流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小结:爱是十多年的坚持!当学生交流“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此外,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并让学生想象老人与海鸥会亲昵的说些什么……,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第二幅画面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此。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朗读后,这应该是学生们思维和感情澎湃的时刻。之后再让学生互动,我充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悟、体验、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体会自己在失去亲人的那一刻的情感,使之与文本产生同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海鸥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海鸥对老人的那份情感,和文本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我紧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这条线索,从两幅画面入手,让学生从文中画出海鸥表现的语句,并试着分析、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因为故事生动感人,海鸥也具有像人一样的情感,所以,学生被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另外,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深刻理解海鸥的种种表现,更利于学生认知的提升,感情的升华。

当然,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

(一)教学时,我既想竭力追求完美,又想有所创新,突出亮点,可课文的容量很大,短短的四十分钟是难以达成的,为把握时间而去进行的教学,多少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有些词句学生体会的不够到位,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给一些中等偏下的学生留下很充裕的时间去思考,给课堂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还不够,课堂中引导学生读的时间比较少,学生的情感没有全部被激发起来。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对老人的敬仰之中。

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反思

王红霞

通过在网上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专家讲座,我觉得构建有效课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无论是对于教材的分析,还是对学生的了解,通过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一)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信心。一个学生无论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都有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让他们自由发展。

(二)要以学生为主体,用真情打动学生。

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存在,以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承担主人的角色。学生的学习就像一个孩子在母亲爱的呵护下,才能舒服地、放心地、好好地睡上一觉,身体的各个部位才能放松的好好的休息。所以用真爱营造课堂,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的思考,想象才能更丰富,各种隐藏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使学生自由发展,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去感悟知识,积极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交流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学的轻松,都能感受到学习的愉快,真正体验到学习是一个多么快乐的幸福的事情。从而去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灵感,激发学生潜在的潜能,最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三)赏识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中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

他承认的尊重与赏识,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学会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一丁点值得你赏识的地方也不要放过。

(四)了解分析学生特点,让每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所谓的“差等生”并不是天生的,只要你善于抓住孩子的学习密码,引导孩子的长处,那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也就是说,所谓的好、中、差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人为的划分。正确的做法是要充分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快乐,树立自信,这样才能得到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获得成功。

(六)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

“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成长”。课堂是学生习得知识、锻炼能力、启迪智慧的主阵地,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课堂。课堂教学没有效益,学生发展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设置的各种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即使在精彩学生也不会有很多话说,即使说了也不会很深刻,很到位。如果我们设置的情境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事件,这样学生才有的说,才深刻,因为这是来自他们身边的真实生活,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提升出来的,是感性到理性认识的一种质的升华。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的欲望。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以及知识的有效生成,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和谐运转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反思

摩配园区阜草中心校——王红霞

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4人一组,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组长。上课时,先由老师导入,提出问题,然后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讨论,组长整理归纳,形成小组意见后在全班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残疾青年是一个怎样的人?各小组展开讨论,纷纷发表见解。最后,我综合大家的意见,使同学们对残疾青年的形象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理解了课文深刻的主题。

二、让学生在品读中学习。

全文描写细腻、情真意切。我在教学上力图让学生自读自悟,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读敏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语言的精妙处驻足。

一篇课文真正精妙的语言表达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与品味。如果作为教师缺乏审读教材的独特慧眼,就难以发现有核心教学价值的精妙之处,教学就流于面面俱到,走马观花,似乎什么都教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给学生留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集中有限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在语言精妙之处驻足鉴赏,细心揣摩,反复吟诵,直至领悟其中滋味,这才是语文教师的为师之道。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语言细腻精美,不可不读,不可不品。于是,我引领学生去认真品读残疾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去感受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学生通过自己的潜心揣摩、反复吟诵,从文中的一句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品读出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人间有真情,细节见真心。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感受到文章的精妙之处。

最后,通过故事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

第四篇:红霞村观后感

红霞村观后感

首先,感到很幸运,自己能抽到去参观红霞村,期待已久。今天终于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红霞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或谈论一些有关家乡的变化。

我们大概坐了半个小时的车,就到达了。进了红霞村,顿时间,真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是一个村么?”完全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就像一个很高档的小区,建立了高楼的居民房,再加上刚刚下过一场下雨,路上没有什么人,风景秀丽,空气新鲜,又像是一个清幽的公园。不禁感叹:要是能住在这里就好了。很难想象,1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片的农田,这里的村民都是靠种田维持生活或是做一些吃苦有不赚钱的工作。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公告栏,这是村里做活动时,所有的通知都在公告栏上通知的。上面写有党组织网络,首先是社区党委员会,然后是四个社党支部:社区党支部,物流党支部,集团党支部,老年党支部,在下面就是党小组的分配。用图形写得简单明了,看来要建设好一个新农村,一个有组织有能力的党领导是不能缺少的。上面还有群众言论,按小区的结构分的,并由每一个区,选出一名代表统一表达意见。如:三区徐居民反映,二区许居民提议等等。这反映了有了党的组织的领导,还得以民主自由的原则,结合民众的意见,才能不脱离现实,真正的做到为居民服务,走在正确的道理上。公告栏上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服务理

——红霞村观后感

1念、承诺,“五议”“五公开”以及红霞村简介等等。从全方面的展示了红霞村的特点和特色。

接着老师带我们参观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里面有物业经理办公室,文体办公室,红霞妇联、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办公室等等。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图书馆,老年人活动中心和文体中心,图书馆的名字叫做“百姓书屋”门上挂着一条横匾“红霞书屋”。百姓书屋顾名思义这就是属于老百姓的图书馆,每一位喜欢读书的居民都可以来这里品味自己喜爱的书籍。而红霞书屋四个大字,则体现了红霞村人的一种骄傲自豪的感觉,我们曾经的贫穷,经过我们双手的努力,在党的带领下,富裕起来了,并且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更是精神上的提高,这就是我们的红霞书屋。

红霞书屋

在文体中心里,一群阿姨在练瑜伽,看着她们满怀自信的微

笑与站姿,整个中心室里都充满了快乐、幸福与青春的活力。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怕打扰到他们就没有进去,但是一阵阵欢声笑语不停的从活动室里传出。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开怀大笑?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红霞幼儿园,有桔子班,苹果班,草莓班,看着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拍着手练顺口溜;下课了还可以在幼儿园的小游乐场里,玩滑滑梯,玩一些我都叫不出名字的小玩具,真是让人羡慕呀。

红霞村幼儿园

听老师介绍,红霞村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由村里负担。为此,红霞村每年将支付近10万元。村里利用多年积累和村集体土地补偿金,着力解决老人、小孩、失地劳动力的困难:老人领退休金,学生免书杂费,劳力变上班族等等措施,解决村里人的困难。

2002年起,红霞村给男年满60岁、女年满50岁的老人每月发放210元的退休金。2006年,村里将退休金标准提高到260元。红霞村300余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

红霞村的400名中小学生每学期入学前,凭户口本报名,可不交书杂费。

高校落户前,红霞村都要与之签订优先安置村民协议。目前,两所大学的后勤岗位已安置村民200多人。后期,这里还将有两所大学入驻,村里把安置村民作为“第一条件”。红霞村正在规划建设工业园,失地农民将全部得到安置。

为解决农民因病返贫现象,村里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础上,设立了大病救助公积金,农民大病报销比例达85%

终于能明白从老年人活动中心里传来的笑声为什么如此爽朗清脆了,那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满足和安详,因为红霞村有了新的面貌、新的改变,因为他们奔上了小康的生活,孩子能上学了,年轻人有稳定的工作,老年人可以还有退休金,如此和谐的生活,怎能不让人开怀大笑呢。

新农村示范村的参观,让我深刻的领悟到了:贫穷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的。并且坚定了对党的信心,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会越来越繁荣富强。

姓名:

学号:

2011年6月5日

第五篇:杨红霞心得体会(精选)

学习梁滨《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七期贫困村大学生

村官培训班上的报告》心得体会

祁羊店村官:杨红霞 在学习完梁滨同志的讲话之后,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触动。坦白地说,我在就任村官这一岗位之初,心里是有一定的落差感和失落感,觉得自己在基层发挥不出自己的才能、实现不了自身的价值。但是,在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将近一年之后,我的心态逐渐有了转变,开始慢慢接受这一角色,力图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全身心地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去。在学习了梁滨同志的讲话之后,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念和信心。

梁滨同志的讲话,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村官如何面对自身成长的问题,一是大学生村官如何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的问题。在他的讲话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最发人省醒的地方主要有如下几处。其一,梁滨同志在谈到大学生村官成长问题时,强调了伟大精神的重要性。他说到,村官要成长,离不开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报效祖国。作为处在这一社会变革时代的我们,无论在各行各业从事何种的工作,如果不能秉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精神为人生指导,很容易迷失工作的方向,终将无所作为。这种精神,指引着我们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地方就是农村。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基层要艰苦奋斗,奉献青春,为群众谋福祉,为群众造幸福。这种精神,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抛弃的,这种精神是联结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 之间的纽带,是我们在基层为群众工作的动力源泉。其二,梁

滨同 志在谈到大学生村官如何开展本职工作的问题时,强调了“地”的问题,就是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这是总理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告诫。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这深刻的哲理。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工作的成效。在基层工作,村官面对的是村里的广大农民,村民对我们工作的满意程度是评价我们工作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因此,树立好群众观念,接好农村这块地气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社会上普遍充斥着浮躁的社会风气,但是作为当代的青年,当代的大学生村官,我们要以先进模范为榜样,向模范看齐,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自己,以踏实务实的态度开着农村的工作,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踏踏实实为农民工作,让农民真真正正看到我们的付出。

梁滨同志是组织部的领导,也是我的人生导师,他的讲话精神,点醒了处在彷徨困惑中的我,为我指明了村官工作的正确方向、指点了村官工作的有效方法、指出了村官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作为祁羊店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虽然深入农村基层,协助村委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习了不少农村基础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但同时也看到了农村工作中的盲点和自身的不足。在2014年里,我将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以梁滨同志的讲话为指导,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再接再厉,以更加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为民谋利益为根本,拟好新的一年工作计划。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村民服务。

1、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向镇、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

2、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

二、要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和村委会日常事务,推进村务信息公开,贴近村民,打好群众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树立村干部良好的形象,构建和谐的政民关系,以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要更好的融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们打成一片。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 我将谨记梁滨同志的讲话精神,充实我自己的价值观和工作观,坚定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伟大时代精神,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踏实务实的工作态度,坚持群众路线为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下载常红霞3000-5000字摘要(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红霞3000-5000字摘要(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韩红霞主要事迹

    韩红霞,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东阿镇劳动保障所所长。工作中,她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

    常科字[1998]第 号 - 武进区科学技术局[合集]

    附件: 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实施管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和结题验收,依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三笔字常考理论[优秀范文5篇]

    三笔字常考理论知识 一, 填空题 1 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汉书的构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2“五字执笔法”指按,押,钩,格,抵, 3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

    张根字知常文言文翻译

    张根字知常是考试常考的文章,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张根字知常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查看!文言文阅读(19分)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

    湟人大常办字(2008)42号(解放思想总结)

    湟人大常办字„2008‟42号湟中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的报告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随文呈上,请......

    教育学常考题之“最”字题5篇

    教育学常考之最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 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

    高校干部要把六个“常”字挂心头

    高校干部要把六个“常”字挂心头1、“常”发扬“甘当学生、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 2、“常”胸怀“放在心上、当作亲人”的师生情感; 3、“常”记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

    白红霞师德演讲稿

    用爱谱写无悔的青春 马庄镇回民中学 白红霞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叫白红霞,来自马庄镇回民中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谱写无悔的青春》。从我第一次踏上三尺讲台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