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家庭劳动实践能力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小学生家庭劳动实践能力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年轻力壮,却闲逸在家,不仅不出门劳动挣钱养活自己,还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被称为“啃老族”。上海街头上演了这样一幕: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因为父亲不肯为自己多拿出一千元钱买中意的手机,竟当众撕毁了父亲辛辛苦苦赚取的、准备为他购买手机的一千元钱。且不论其中谁是谁非,这难道就是我们含辛茹苦把孩子抚养成人的家长们所希望的吗?郑板桥教育自己的孩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当今社会,父母们眼中的“好汉”,又都是怎样的呢?
常听一些家长议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不管大人多忙多累,他照旧当他的甩手掌柜;吃高档,穿名牌,花钱大手大脚,全然不懂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可贵。孩子们怎么会变成这样?漠视亲情,忽视劳动,重视享乐!其实这一切,与家长们缺乏对孩子必要的家庭劳动教育不无关系。恰当的家庭劳动教育,能更好的促进孩子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为孩子磨练出一副坚强的羽翼,帮助他们飞得更远更高。
一、家庭劳动教育现状
当今中国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望子成龙,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家庭劳动教育却漠不关心。调查显示,中国城市家庭独生子女每日平均劳动时 1
间仅为11.32分钟,不及美国孩子的1/6。超过60%的独生子女从未或很少做洗碗、洗衣服等家务。在家里,家长往往包办孩子的一切,使得孩子动手机会减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而美国孩子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是1.2小时,韩国孩子每天0.7小时,英国孩子每天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结果,致使许多中国孩子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较欠缺,甚至形成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的不良思想,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更谈不上爱惜劳动成果,更有甚者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讲求铺张浪费。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责任更多的在家长身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长思想上的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而产生的严重后果。现在的家庭劳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鄙视普通劳动者。一些家长经常这样教训孩子:“你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没出息,就让你去扫马路、当工人!”于是在孩子心目中,普通的体力劳动就成了“下贱”的代名词,躲避劳动、鄙视劳动成为必然。
2、“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幼儿园老师教孩子自己洗手、跟老师一起把小椅子摆好,把玩具刷洗干净,回到家里,孩子跟在大人身后,也想做点事。大人们却说:“一边去,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不少父母无意之中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
3、把劳动当负担,怕影响孩子学习。父母们常教导孩子:“只要
好好学习,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用你做。”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成才的唯一条件。
4、“现在生活富裕了,没必要让孩子劳动”。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每周用钱雇同学帮自己干值日。老师批评他时,他却振振有词:“我们家的活儿都是保姆干,我爸说了,咱家有钱,这些活儿用不着自己干。”花钱可以雇人干活,却剥夺了孩子的劳动体验,买不来孩子的劳动技能。
5、用劳动惩罚孩子。有的孩子平时根本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偶尔考试没考好或者在外面淘气了,家长就用干家务活儿作为惩罚手段,这样使孩子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定式,即使家长有心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很难调动起孩子对劳动的热情。
二、劳动对孩子的影响
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孩子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幸福环境里,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通过必要的劳动体验和磨练可以让他们体味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财富的创造凝聚着汗水。这样,就可以逐渐养成他们节约、朴素、勤快、吃苦的人格品质,对于全面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人格、意志品质大有益处。
劳动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与劳动并不互相排斥,反而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因为劳动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环,促进生理的新陈代谢过程,调节大脑疲劳,有利于大脑发育。在劳动中,孩子双手的活动有益于左右脑的开发,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自古就有“心灵手巧”的说法,“手巧”会促进“心灵”,“心灵”又带动“手巧”。国外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童年时劳动得分最高的人,成年后发展的可能性比得分低的人要高出10倍,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大4倍,失业的可能性小15倍;童年时很少劳动的人,精神不健全的可能性大10倍,犯罪的可能性也较高。那些代替孩子做一切事情的父母,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也指出:“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语言修养。”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三、家庭劳动教育策略
1、帮助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曾对女儿说:“劳动最光荣。”今天,有些孩子出现鄙视劳动的倾向,他们贪图安逸享受,害怕劳动锻炼。首先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对劳动教育要有一个正确地认识,然后要努力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价值;让孩子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小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并引导他们去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喜悦。
2、激发孩子劳动的欲望。
设法使孩子从劳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肯定。不要让孩子做力不从心的事,不好做的事家长可以示范,不要对孩子劳动中的事情责备太多,同时克服物质刺激的负面影响。
3、指导孩子的劳动技能。
由于孩子在体力和技巧方面有差距,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劳动家长应进行具体
指导,传授一些小“窍门”,帮助孩子改进劳动技能。同时孩子技能的形成都要经过一次次地尝试,逐步从失败中走向成功,这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精力。开始时,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不要紧,只要孩子肯做,多做几次就会成功的。家长适时的鼓励和指导是雪中送炭,会结出累累硕果。
4、要为孩子参加劳动创造机会。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特征进行恰当的安排,引导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要舍得放手,有时候应该给孩子机会
来参与家庭事务,让他感觉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增强他的责任感,培养他“以服务于他人为快乐,并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也是十分必要的。
现在的孩子养尊处优,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变得越来越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吹日晒,更难抗御各种挫折和困难。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应重视家庭劳动教育,让他们更多地接受磨练,树立健康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竞争,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才。
第二篇:2012初中生家庭劳动实践能力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初中生家庭劳动实践能力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桥南中学
调查背景:
劳动实践活动是中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以来,绝大多数家庭、学校十分重视和关心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而忽视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致使许多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很差。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独流镇中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化教育结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意识的培养,特此组织了这次劳动实践情况调查活动。调查对象:
独流镇中学全体学生
调查内容:
家庭学生劳动实践情况
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劳动实践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掌握第一材料。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座谈交流
调查时间:
2012年10月9日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活动的对象涉及到了独流镇中学13个教学班级的学生。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具体劳动实践情况,调查过程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准确把握学生在家庭、学校的劳动实践情况,为学校实施科学的教
育管理方针,掌握第一手的准备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家庭劳动。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劳动实践情况,劳动实践调查小组分别随机和各年级20名同学进行座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声。通过交流发现,九年级92%的学生希望适度做些家务劳动,以便为父母减负。全校学生85%的学生认为参加学校劳动和公益劳动,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68%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家务劳动理所当然,而有近23%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现在的年龄还小,主要的事情是学知识、长身体,家中的体力劳动是父母的事情。90%的学生认为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劳动有利于自己成长,仅9%的人认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影响自己的学习。
通过抽取60分样品对学生问卷调查表的整合分析,其具体情况如下:
1.你愿意做家务吗?
A.愿意B.还可以C.不太情愿做D.根本就不想做
结果: A.15人B 31人C 12人D 2人
分析:25%的同学对从事家务劳动认识清楚,目的明确。52%的同学对劳动的目的性不强。以后需强化认识,巩固现有的劳动热情。20%的同学对是被动的做家务。4%的同学已有明显的懒惰习惯。
2.你做家务的时间每天平均
A.5分钟以下 B.5-10分钟 C.10-20分钟 D.20钟以上E.偶尔做F.从不做 结果:A 4 人B 25人C 15人D.3人E.13人F.无
分析:37%的同学答C/D.说明这些同学在家里能够真正的替父母分担一点点辛苦。40%的同学是流于形式。15%的同学只是为了学校留给他们的作业。无论是家长孩子都没有认识到劳动究竟对这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3.你在什么情况下做家务
A.主动做B.家长摧了做C.不催就不做
结果:A.24B.31C.5分析:40%的同学已经有了主动做家务的意识和行动。坚持下去对孩子的良好促进作用会很好。51%的同学还介于主动和被动的争夺中。老师和家长要多教育影响使之进步为第一种学生。8%的同学有明显的懒习惯。要引起我们和家长的足够重视。
4.做了家务后的感觉
A.轻松B.没感觉C.烦
结果:A.20B.40C.无
分析:答A的33%的同学已经养成了热爱劳动,从事劳动的好习惯。67%的同学还需努力。虽然很令人高兴的是C 没有人选。说明这一年多的劳动教育已经得到了全体同学的认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
5.你愿意做家务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有24位同学回答可总结为两条:
1.为家人和父母减轻负担,为了让父母得到休息。
2.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分析:第一类孩子知道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第二类层次更高,从认识上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随着年龄成长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
有23位同学的回答也可总结为两条:
1.不太想做家务,认为做家务很辛苦。但还是能替父母着想。在父母的要求下去做家务。
2.或在家里很乱的时候自己看不下去,会去打扫卫生。
分析:第一类是拥有善良心和孝心的孩子。第二类是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
有13位同学。认为不想做家务。做家务很辛苦,很累。自己学习一天了,累得什么都不想干。
分析:这部分孩子是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注意的群体。他们已经显现出自私,不为他人着想的迹象。这部分孩子占到了班中人数的21%。现在就明显的显示这部分孩子,在班里表现的打扫卫生偷懒,对自己不负责任。不认真完成作业,不认真改错。等看似常见的小问题。这些孩子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父母也是工作一天也很累。
6.你认为在你现有的能力范围内,你在家里应当承担些什么?
结果:扫地,刷碗,抹桌之类的家务。
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我能料想到这些。但是我很希望看到,父母累的时候我为父母捶捶背,父母下班回来我为父母端杯茶。父母感冒不舒服是我为父母做顿饭。很可惜,没有一个孩子有这样的答案。
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
新中国建立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近儿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学校和家庭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有关青少年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的调查显示,由于家庭劳动教育缺失,当代青少年劳动观念淡薄,除了追求学习成绩外,不善于料理自己生活,生活自理能力比较欠缺,人际沟通能力较差。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缺失带来的社会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据近几年我们对录取的新生调查,多数学生不会自己挂蚊帐,许多学生在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从家庭教育视角看,一些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教观念影响下,认为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不做家务最多变成懒虫,而分数上不去则不能成龙”,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是没正事。正是由于家庭忽视了劳动教育,致使孩子缺少参加劳动的机会,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差,影响健全人格的发展。
1、一些孩子不珍爱劳动成果,感情扭曲。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民大众的辛勤劳动,我们理应对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抱着一种感恩的情感,去尊重劳动人民,珍爱劳动成果。但是由于劳动教育缺失,一些孩子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没有经历过劳动体验,不懂得劳动的苦累,他们甚至在感情上蔑视劳动人民,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某中学校的儿名学生下课后在走廊里边走边嗑瓜子,当清洁工上前劝阻时,一名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你不就是扫地的嘛,我们不扔点垃圾,你没活干,不就下岗了吗?。”
2、一些孩子缺少爱心,人格不健全。
劳动是付出汗水,与人合作的过程,热爱劳动的人才会有奉献精神,马克思曾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消毒剂”。现在有些孩子表现出自私、缺少爱心,不懂得谦让,怕苦怕累、厌恶劳动、贪图享乐的不良倾向,常常向父母提出种种物资上的要求,伸手要零花钱,却不愿劳动。大多数孩子对家里的日常事务、经济状况、父母的身体状况都不曾关心过。不少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一位家长对我们说:“我有病倒在床上,让孩子倒杯水,孩子都觉得厌烦。家里什么事都不管不问。”缺乏家庭责任感是现在许多孩子的共性,这是人格不健全的一种表现。
3、一些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经不起挫折。学会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社会化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现在大多数孩子不爱做家务,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改进意见
劳动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使他们在家庭劳动的潜移默化中增长才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这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针对当前青少年劳动教育的现状,我们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更新家长观念,走出劳动教育误区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开展劳动教育关键是家长要走出认识上的识区,树立家教新理念。家长对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三怕”的思想误区:一怕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二怕孩子不会做家务,反倒添乱;三怕孩子吃苦受累。解决家长认识上的误区,首先要打破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观,不要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唯一的标准。其次要树立以孩子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家庭劳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道德,有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劳动教育,从小培养孩予独立的生活能力。
2、放手让孩子做事,从小培养劳动行为习惯
为孩子创设劳动实践机会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从小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劳动的意义,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炼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将使他们终身受用。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活动能力,放手让孩子做事,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机会:一是从娃娃抓起,进行劳动启蒙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让三四岁的幼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树立劳动意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如父母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拿块抹布擦擦桌椅或倒垃圾等。二是孩子稍长大点后,要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树立“自己的事自己来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劳动观念。克服依赖父母的惰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料理生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衣服等,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三是通过劳动进行家庭责任教育。要让孩子经常帮父母打扫环境卫生,收拾屋子、清洗厕所,为家人做饭做菜,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磨炼吃苦精神,学会社会生存技能,通过家务劳动让孩子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是一种责任。
3、创建劳动教育大环境,让孩子有更多参与劳动的机会
近些年,轻视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些教师和家长甚至把劳动作为一种惩戒的手段,“不听话就罚你劳动”,错误地把劳动教育当作“劳动改造”,使学生鄙视、厌恶劳动。青少年教育不是靠学校或家庭单方面能解决的,要依靠全社会力量的参与。应树立以“勤劳”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荣辱观,创建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孩子们自觉地参加劳动,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自我生存能力,能为家庭和社会服务,有责任感的公民。
桥南中学
二O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第三篇:关于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确保经济效益、政治稳定和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和各类督查以及各类专项整治,各企业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更新安全生产装备技术、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继续加大安全投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全市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我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新中国成立后建市较早的工业城市,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不同性质的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相继在我市落户,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冶炼、建筑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其中:有化工企业26户,清洁能源企业37户,建筑建材企业41户,选矿冶炼企业33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9户,煤矿、非煤矿山20户,其它生产经营企业147户。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为私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致使安全投入跟不上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状况相对较差,事故隐患大量存在,事故多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小,安全投入不足,设备陈旧,安全基础薄弱。这些企业大多是民间投资或改制的中小型企业,资金匮乏,生产设备落后,安全性差,普遍存在着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经营者抱着侥幸心理,违章指挥,冒险蛮干,隐患得不到全面整治。
2、经营者素质不高、员工流动性大。被调查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懂安全、会管理的业主不足20%,对国家在安全生产上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应遵循哪些安全标准一无所知,对如何防止事故知之甚少。此外,这些企业用工灵活,员工流动性大,使得业主大多不愿意在财力和精力上对从业人员进行必不可少的安全技能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和群体保护能力。
3、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现代安全管理意识,采用的是经验型管理,部分企业法人或经营者法冶观念淡薄,搞以包代管,有的相当规模的企业并没有按要求成立安全管理机构,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整改隐患,不为员工提供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4、具有高危性和分散性,管理难度大。我市企业大多分布冶炼、化工、建材、煤炭生产、机械加工、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点多、面广,分散在乡镇、园区或山区,市安全监管部门和乡一级政府苦于人力少、资金少,难以对所有企业实行有效监管,使不少小企业成为安全监管的“真空”和“盲区”。
二、我市企业安全生产及政府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熟悉,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80%以上的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法规、标准不了解,在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上,大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初期,经营者安全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安全,重发展、轻投入。形成规模大的企业比规模小的重视,改制后的企业比改制前的企业重视。
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中小型企业由于用工形式灵活,员工流动性大,且大量招收的是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大多未经过安全培训就上岗,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3、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手段。由于企业点多面广,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所辖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管,个别乡镇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因无人员而处于被动工作状态,相关政策法规、文件要求贯彻落实不力,安全生产情况统计不到位,对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三、抓好我市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中小型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新思维、新办法去解决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监管措施和手段,加快工作方式方法的新转变,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
1、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准入制。
要强化源头管理,把好准入关,加快实现从事后查处向本质安全转变。一是严把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关。严格实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对安全投入不到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隐患没有彻底整改的,不得通过审查。同时,加强对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控。二是严格实行各类建设项目“三同时”。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有关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严格履行“三同时”,达到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并具备达到和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能力,以及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事故的防范能力和灾害事故处置能力。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积极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注重安全技术改造,积极采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旧工艺、旧设备的淘汰进度,从源头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2、强化教育培训,加快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从近几年我市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绝大部分事故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类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素质偏低、“三违”现象严重等造成的。为此,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坚持依法建立并严格执行特种行业、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市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防范和职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监管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上岗一线工人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三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注重发挥乡镇、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3、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实现从集中专项整治逐步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
要着力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完善以行政一把手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体系,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二是要逐级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各基层,落实到每位员工,并进行严格考核管理,形成完整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保证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始终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四是要依照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查处,严肃处理,并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有关领导的责任和相关部门人员的连带责任。五是安全投入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加快我市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风险抵押金缴存,为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进度。
4、引导企业走安全标准化之路。
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取得成效的经验表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今后,将在近年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一步制定安全管理标准,着力抓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选矿冶炼、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力争用今明两年时间,确保重点行业及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5、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安监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始终抓好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学习考核机制,努力形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长效机制。二是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充分体现“公正、严明、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塑造成为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三是抓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严明执法纪律,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自律意识,健全监管机制,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互相联系制约,建立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形成“谁的权力谁行使,谁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追究谁”的预防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做好执法的各项工作。
第四篇:(006)学生家庭劳动实践能力总结
学生家庭劳动实践能力总结
一、存在问题
1,学生普遍参与家庭劳动实践的时间较短,内容不多,而且劳动的强度不大,劳动能力缺乏锻炼。
2,相对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各种劳动实践活动的时间要高于做家务的时间,而学生在学校、家庭中的劳动实践活动多于参加公益性劳动的时间。学生在校的劳动实践能力要比在家的劳动实践能力要强。
3,部分学生对家庭劳动实践活动的认识不够,认为劳动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尤其是那些家庭宠儿或父母是国家公职人员的子女,对劳动实践活动的价值缺乏认识,造成劳动实践能力低下。
4,部分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怕脏、怕累,劳动缺乏坚强的信念和持久的意志力。
二、改进建议
1、学校、家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劳动,尤其是多参与一些大型的公益劳动,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生价值观,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2、学校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家庭应该与时俱进,在家里多给孩子劳动的机会,不能一切包办,改变狭隘、落后的价值观。
3、学生应该克服自身的弱点,积极投身于劳动实践的大潮中去,争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方位发展的新型人才。
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应该常抓不懈,力争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学生家庭劳动实践能力总结
杨成庄中学 2011年7月
第五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对策
团溪小学 尹开维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 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忽略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数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度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确立了《如是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如何在平进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证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三、本课题灵活使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二年级学生体现:(1)学生算理不明,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方法,部分同学在计算时的错误是由于不明算理,没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造成的。比如多位数的除法,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列竖式。再如,简便运算,对运算定律的不掌握导致步骤错误。(2)教师轻视口算,不能正确看待估算。由于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削弱了计算的教学,老师也相应降低了要求。很多老师不在进行持之以恒的口算训练。只有教材涉及到时,教师才会进行偶尔的训练,口算完全依靠教材。甚至还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正确率,向学生提出口算题也可以列竖式解决。虽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但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教材上有估算才教估算,遇到估算题时才让学生进行估算。对估算认识不到位,为“估算”而“估算”,把估算看做是求近似数,估算脱离实际,起不到它的作用,无实际意义。(3)课堂教学重视了算法多样化,而忽略了算法最优化。由于新课程强调“算法多样化”,那么很多老师一直重视算法多样化,从而不注意算法的最优化,导致学生不能正确选择最合适方便的方法。(4)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在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上采用了:(1)课堂上加强学往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课标》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难以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是“怎么算”的问题,即是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比如学习“连除的简便运算”时,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组数据的观察对比,总结出方法是20 ÷5÷2=20÷(5×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为什么可以这样?”我们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看出二者最终平均分的份数相同,这样,从除法的意义出发解决“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2)加强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基础。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务必让学生熟练计算,表内乘法更应该熟背于心,这是小学阶段计算的基础的知识。到中高年级还要让学生利用简算提高能力。
口算训练要坚持,时间不长,最好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安排5分钟或者2-3分钟进行联系,关键是要持之以恒,长此以往,才能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口算的练习题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技巧。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是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与旧教材的计算教学最大的区别,但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忽视对算法的优化,使学生难以把握好的算法,而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有弱化趋势。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因此,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从而确定一此简便、快捷的方法。在算法多样化中倡导和推荐一种最优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及计算技巧。如听课一年级教学进位加法,7+6,学生想到了多种算法:(1)用小捧一根一根的数出来;(2)把7放在心里,然后再数6得到13;(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4)7分成5和2,6分成5和1,5+5=10,2+1=3,10+3=13;(5)把7看作10,10+6=16,16-3=13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算法,如果老师不及时与学生一起选择最优的算法,那么,有的学生会模糊,不知该用那种方法好,有的学生会用他们自已想到的较复杂的方法。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最简单最优的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4)、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提高计算效率;而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比如54×99,有人是采用笔算方法,有人会利用简算这样想:100个54减去一个54,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直接能口算出来,用时较短。
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
(5)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要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以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要认真动笔计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演练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成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五、重视错题分析,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怕见到错题,学生也怕见到错题,错题是一个很好的例题,只要把握好,反而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与计算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错题分析,对症下药。对学生的错题,应该专门用一节课来分析,让学生学会自已观察与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错误,引导学生自已总结今后的计算时,要注意那些地方。改错题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采取小医师找病因的比赛形式,也可以是看哪位小老师最认真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巩固自身的计算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