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劳动法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劳动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劳动争议
答:劳动争议,亦称劳资争议或者劳资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2、劳动者
答:劳动者是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自然人)。
3、罢工权
答:罢工权是劳动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暂时停止其劳动的权利。
4、劳动安全卫生
答:劳动安全卫生是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或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
二、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劳动合同不得解除的条件
答:(1)劳动合同期限未满又不具备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条件的(2)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劳动者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答:(1)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的特征,劳动关系是按照平等协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种相互选择的关系可以说具有平等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同时也具有隶属性的特征,劳动关系一经建立,资方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也就成了劳动者的管理者。资方和劳动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这种从属性的管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隶属关系。
(2)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的特征,劳动如果撇开它的具体形式,无非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机能。劳动力存在于劳动者肌体内不能须臾分离,基于劳动力的使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是与劳动者的人身紧密相联的。劳动关系具有财产关系的特征。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人们还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取生活资料,由此缔结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财产关系。
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答:(1)劳动报酬权(2)休息权(3)劳动保护权(4)职业培训权(5)社会保险和福利权(6)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4、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答:(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5、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
答:(1)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2)增强个体维权意识
(3)发挥工会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的功能
(4)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5)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共50分)
1、这几年,各级部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治理高度重视,如农民工工会的成立、欠薪其他预警制度的出台、“一票否决”驱逐市场。但是这个问题总是屡禁不止。面对久拖不决的欠薪问题,民工们往往期望“外力”帮助自己,有的农民工甚至爬上高楼、塔吊以自杀来引起社会公众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在他们看来,只有把事情高大引起各界重视,才能达到解决欠薪问题的目的。一时间,“媒体讨薪”、“讨薪英雄”、“社会舆论”等成了讨薪主角。熊徳明这位42虽的农村妇女,在偶然的机缘下成为新闻人物后,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农民工维权的重任。请根据目前针对农民工维权问题出现的种种现象,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法律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论述。
答:农民工的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其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维权体系的缺失,在农民工中缺少一个普及维权的机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仅靠社会、媒体、公众等外力因素是不行的,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维权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高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信心,让更多的民工成为自己的“讨薪主体”,从而从根本上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的发生。目前存在的种种依靠某个人而不是法律来解决问题的现象,从根本上来说不利于我国法治进程的发展。
2、《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出现了一些企业用支付较优厚的经济补偿等方式促使员工主动辞职,或者用强制手段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虽然企业声称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企业更好地发展,但是社会舆论大多认为这是为规避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对这些企业的做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各有毁誉,有观点认为这些企业的做法是恶意规避法律,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有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有可商榷之处,也有观点认为难以简单地评判对错。请以掌握的法律和法学知识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答: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比一般处于弱势,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以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达到实质公平,第14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以及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条规定充分体现了保护劳动者利益这一立法宗旨。但是,正如有些人预测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很多企业采取了规避措施,使该规定成为具文。无可否认的是,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限制用人单位
权利的宗旨并无错误,但是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应结合中国国情,不能盲目借鉴,并且在立法程序上,应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充分听取相关各方意见,否则,貌似先进的法律规定可能不仅不能发挥积极的干预作用,反而带来较大的消极作用。当然,这些企业规避法律的做法并不是无可指摘,相反体现了企业对法律一定程度上的误读,也体现了企业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的缺乏。同时,这些事件反映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紧张对立的社会现状,以及“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需要经济、社会、民众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协作配合等问题。
第二篇:东师2018年春季《劳动法》期末考核答案
《劳动法》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劳动法律关系
答: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形成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劳动关系被劳动法调整的结果。而广义的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指所有的劳动法主体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年休假
答:年休假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工作满一定的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原工作并带薪连续休息的假日。
3、劳动安全卫生
答:劳动安全卫生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制 定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4、休息休假
答: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外自行支配的时间,包括劳动者每天休息的时数、每周休息的天数、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等。
二、简述题
1、现存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及构建原则。
答:处理原则:我国现实中劳动争议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所谓合法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争议处理过程中要依据现行法律规范的规定,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2)、公正原则:所谓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前提下,秉公执法,正确处理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3)、及时处理原则:所谓及时处理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时候,不能违反法律关于时限的要求,应当尽快处理的原则。
4)、调解原则:所谓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时候,对能够以调解结案的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以说服劝导的方式,促使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劳动争议的调解包括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的调解和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及法院调解几个层次。5)、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所谓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在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双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6)、三方原则:所谓三方原则,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行政部门、企业用工方和工会作为不同利益的代表,应当共同协调处理劳动争议。构建原则:
1)、资方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平衡原则。2)、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原则。
3)、纠纷处理的意思自治原则:所谓意思自治,又称为私权自治,是指个人的依其意思形成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2、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缺陷。
答:我国目前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缺陷: 1)、集体合同形式化问题严重。集体表现为:(1)主体错位。(2)程序简化。(3)内容空洞。2)、集体合同立法滞后。(1)相关法规之间缺乏一致性。(2)立法层次低。(3)实施范围狭窄。(4)缺乏强制性规定
3、工作环境权的内容。
答:关于工作环境权的内容,理论上并无通说可以采用,立法规范上也只是就劳动者的安全卫生和劳动监 督检查等具体方面的内容,没有抽象出其上位的工作环境权的权利内容。
(一)参与企业安全卫生改善决策权
国际劳工组织与欧盟均已确立雇主对保护劳动者安全卫生应负主要责任。国际劳工组织在第15
5号公约中即规定:雇主应确保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对于工作场所机械、设备及生产程序,均应在合乎安全卫生。欧盟所颁布的安全卫生有关指令中也有类似规定。
(二)充分获得信息权
劳工参与企业卫生的机构或人员,如安全卫生代表、委员会或其他机构等,要能有效发挥其功能,必需能获得雇主有关安全卫生及工作环境的计划或决策构想的充分信息。
(三)安全卫生代表在特殊危险状况发生时的处置权
由劳动者选出的安全卫生代表,在用人单位遇到有特殊危险状况发生时,具有特别的处置权限。例如,用人单位有安全卫生问题发生,对于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有权要求停工。
(四)个别劳动者拒绝危险工作权
个别劳动者在工作场所中,遇有对其安全与健康有立即危害之虞时,可以自行停止工作。
(五)接受咨询与训练权
劳动者参与安全卫生改善措施有关决策,经常面临一些关于工作流程所牵涉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例如新型机械、化学或生物性物质的使用及现代生产科技日益精进所带来更为复杂的安全卫生问题等。
(六)安全卫生代表权
劳动者代表想在员工代表会、安全卫生委员会或其他类似机构,扮演好参与安全、卫生及工作环境有关决策的角色,必须能够获得使用一切必要设施及其本身工作职位的保障权。
4、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措施。答:
一、完善《劳动法》
《劳动法》在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上出现了不足,针对这些缺陷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完善:
(一)用人单位因拖欠农民工工资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偏轻,应当加大惩罚力度。
(二)工会组织不足以担负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使命,应当建立一个为农民工权益提供保护的专门组织。
(三)现有法律援助的方式只能帮助到个别的农民工,必须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
(四)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优先权制度。二)、制订《农民工权益保护法》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除了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加大舆论宣传监督的力度之外,就是要把解决农民工问题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而单靠修改《劳动法》《建筑法》等实体法来解决农民工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有学者提出加快制定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的建议。
三)、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二)增强个体维权意识。
(三)发挥工会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的功能。
(四)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
(五)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5、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以下情形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2、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3、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4、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其中,第一种为双方协商一致方可签订。而2-4中情形只要劳动者提出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权,就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签订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种情形是法律直接推定用人单位已经与劳动者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直接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
三、论述题
1、试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答:答: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使得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具法律效力的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在实际操作中困 难重重。无论在实体性法律还是在程序性法律上都存在立法不足的问题,由于无法可依而给案件处理带来困难,间接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有效调节。突出表现为:
(一)实体法问题
1)、由于历史原因,《劳动法》法只是确立了劳动争议案件的一般原则,可操作性差,尤其没有对外商投资企业等特殊用人单位作出专门规定,不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争议多并且复杂的现状。2)、我国的劳动法规范多为授权性条款和义务性条款,缺少对于违反规定该如何追究责任的条款,即使有这样的条款,一般规定也比较原则,执行过程中也难以操作。例如,国家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中对工资支付的时限、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标准作了规定,但却没有就企业不遵守工资支付时限应承担的责任作出规定,也没有规定支付补偿金的时限以及不遵守该时限应承担的责任。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只规定了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主要是仲裁程序,缺乏规范劳动关系的实体性法规。而且,《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一些司法解释中对现行劳动争议受案范围的规定形式过于松散,其内容自身与其他法规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有些劳资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但是上述法律规定的范围中没有包括的,如何处理?还有一些保险、福利的问题不属于劳资争议,而是国家政策或者行政处理机制的范围,是按照法条中规定的以劳动争议处理,还是走行政程序呢?这些困惑直接导致了司法适用上的混乱和相关机构相互推诿,劳动者维权无门的现象产生。
4)、我国现行调整企业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法规,参照的有《条例》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对具体的仲裁程序和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并未加以规定或规定得粗糙、泛化,使得操作起来很难。2001年4月16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情况,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因用人单位做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这样的规定虽然保护了劳动者,有利于实现实质正义,但是过于简单,不利于实践中的操作。
5)、有关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及时效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条例》、《劳动法》、《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条例》中,但以上规范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方式在解决争议中的效力、时效的确认、协调,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为实践带来诸多不便。(二)程序法问题
1)、根据《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处理适用调解、仲裁、起诉,体现了多层次性、多渠道性的优点。但这种“调、裁、审”依次进行的争议处理程序,其弊端是明显的:
时间拖得过长。这不仅无法体现法律的效率,而且很可能使矛盾双方积怨加深,特别是不利于给外商投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且,仲裁、诉讼必须依次进行,也违背了仲裁的自愿精神,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心理负担。另外,现行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中涉及的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之间的区别、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制度与诉讼时效制度的关系问题,均未做明确的规定,造成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无法可依,严重损害了劳动争议双方的权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2)、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建设问题。目前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不具备专门处理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争议的人才,不适应劳动争议数量急剧上升的需要,增加了案件的处理难度。
3)、劳动争议仲裁的实际效用问题。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与实际意义上的仲裁是完全不同的,是由国家强制力确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双方自愿选择,实际上它更接近国家行政机关的一种行政决定。对于这种裁决,只要一方当事人不服,就可通过起诉的方式使裁决归于无效,实际上劳动仲裁的作用并未得以充分发挥。
2、论述我国目前的集体协商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措施。
答: 市场经济国家的劳资关系,在其运行的技术层面上,是指契约化劳资关系的运行规则和程序。而契 约化的劳资关系在我国城镇企业中已经建立起初步的框架。根据社会调查,市场契约化劳资关系正在逐步取代原来的计划行政化劳动关系,在我国的传统企业管理关系中引发了根本性变革,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和权利矛盾。因此,在我国建立和推行有效的劳资关系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通过集体谈判解决劳资关系中的利益和冲突问题,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目的都是相同,但是,同样是市场化劳资关系的市场机制,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约条件,进而形成各自的特点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美国是一种自愿的、分散的、民间为主的解决争议机制,日本具有折衷、协调和互相理解来解决争议的普遍倾向。有关资料表明,在日本提交到类似法院或劳资关系委员会等公共争议解决程序的劳动案件的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工业化国家。这也许是因为在工会与管理方之间关系较为融洽的企业中,他们同意避免不必要的和无用的对抗。在我国,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的争议解决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私营与国营企业不同,事业部门与企业部门不同,行业与地区不同,但基本上是一种自愿、民主协商、在政府调解下解决争议的机制。这就说明建立和推行市场化劳资关系处理机制应当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简单照搬。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劳动关系主体
逐步确立,其利益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化的发展态势,从而使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任务也日益繁重和艰巨。但是,集体协商相关立法的出台仅仅为集体协商谈判确立了谈判如何进行的操作规程,决不意味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得到了尊重和体现。它的真正实现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还取决于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主张和争取,特别是政府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监管者,其责任是否到位。
我国目前有很多的城市开始以集体协商的模式解决劳资冲突,例如深圳福城投资公司的员工代表与企业代表经过两个多月的平等协商,于2000年12月28日签署了深圳市第一个工资集体协议,就2001年企业员工工资水平、工资增长率、工资支付办法和支付时间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工资多少,老板说了算”,将被“工资多少,员工老板商量着办”所取代。目前,全国从公有制企业、外资企业到私营企业,都在积极开展集体协商的谈判,以规范劳资之间的冲突。但是我国目前的集体协商制度并不完善,影响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发展的主要有如下几个障碍:
1、立法上不完备
我国现行关于集体协商制度的立法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是没有专门的关于集体协商的立法规定,都规定在集体合同中,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只是关于工资制度协商的规定;其次是立法层次低;三是法条少;四是规定简单,不利于实践中的操作。
2、集体协商的层次低
目前立法规定的集体协商代表仅是企业工会或者职工代表,没有行业和区域集体协商制度的规定。集体协商的层次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不具有足够强的力量,不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使集体协商不能发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平衡利益的功能。
3、工会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由于我国的劳动者没有自由结社的权利,不能自发组织工会,工会附属于企业,包括经费、人员、职能都附属于企业。因此工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的代表。
4、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集体协商过程中,如果用人单位有侵害劳动者的行为或者在集体协商过程中有不符合程序规定的地方,如何监督?侵害方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在我国立法中没有规定,实践中也没有施行,这显然不利于集体协商的合法开展。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集体谈判制度中规定了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以有利于集体协商机制的实施。
既然集体协商谈判是确定劳资关系的主要方式,而且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易方式,那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各种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涌现,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势在必行。因此,对集体协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建立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参与的集体协商谈判机制。
由于劳资关系受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文化背景、政府宏观目标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与企业规模、行业及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劳动者的多方面需求相关,它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所形成的一个合约。所以,劳资关系从客观上需要三方参与,形成一个在集体协商中有效的三方机制。即一方是宏观层次上的政府;一方是企业,企业方包括单个企业、行业、区域性的企业群体、全国范围内的所有企业;第三方是雇员方或劳动者方面,包括单个企业中的劳动者群体、行业劳动者群体、区域性的劳动者群体、全国性的劳动者群体。其中企业方与雇员方是进行集体协商谈判的主体,是形成谈判约定的主体,通过集体协商谈判,形成并规范劳动合同。而政府主要是监管和帮助劳资双方进行谈判,并进行协调。
2、建立集体协商谈判的组织。
要建立有效的集体协商谈判的组织体系,明确各组织间的关系,明确全国性的工会、行业工会、区域性工会、行业雇主协会、区域性的雇主协会、全国雇主协会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协调原则。但是,如何建立这些组织并规范其相互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不仅是立法层面要解决的问题,还涉及到司法、行政执法和国家政策协调等。
3、制定劳资协商的办法和程序。
从法律方面保护协商双方以及协商代表的利益,避免在谈判过程中采用不合法的方法来干预和破坏谈判的进行;避免雇主和雇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垄断,保护企业间和劳动力之间的平等竞争关系。雇主联合或雇员联合起来垄断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或需求,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保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对于理性的雇主和雇员来说,是实现他们效用最大化的最有效方式。
4、明确集体协商谈判中的雇主责任。
在我国劳资力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如果对企业在集体谈判中的行为不加以约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力量失衡的状况。可以借鉴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法律责任上作出如下规定:首先,对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如工资、工时、劳动条件等事项上,企业必须与工会进行谈判,对工会提出的谈判要求必须回应,不得单方或私下决定或改变。其次,企业在谈判过程中必须向工会或工人代表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信息,并在集体谈判的全过程中承担向工会提供资料的责任,如违反即意味着拒绝谈判需承担法律责任。第三,明确规定违约责任,不仅应规定违约行为,而且应明确规定处罚的办法,包括处罚的量化标准、执行机构以及相关程序等。
5、在现实条件下,应主要采取以行业工会代表企业劳方进行集体谈判的操作方式。
由于劳资双方的追求目标和利益诉求不同,在任何国家,劳资双方进行集体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都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是双方实力和技巧的较量。即使有了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保障,要达成比较公平的协议,仍需要双方地位、实力和谈判技巧大致对等这样的基础性条件。在市场经济发育初期,由于劳动者民主意识和权益观念的提高、工会力量的壮大和谈判经验的成熟尚需一个较长过程,因而
劳资力量对比不平衡甚至极为悬殊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企业工会在许多非公经济中缺位以及在国有企业中功能错位,致使在多数情况下很难担负集体谈判的重任,我国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十年来的现实状况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点。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在集体谈判的具体操作上,应大力推行由行业工会代表企业劳动者一方进行集体谈判的方式。该方式有如下几个好处:一是在大量的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中,由于职工人数少,从技术上讲很难建立有效率的企业工会,但在这些地方,劳工权益的保障也不能成为死角。由所属行业工会代表小企业职工与雇主谈判,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二是在大中型企业中推行由行业工会代表企业职工进行集体谈判,可以大大加强劳方的谈判地位和力量。因为行业工会的代表与谈判对象不具有雇佣关系,没有被解雇的风险和个人利益受损的压力,因而更能够真正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代表劳工利益与雇主进行讨价还价。三是在外资、合资企业中,与资方的谈判更需要很强的能力和技巧,目前那些初建不久的企业工会,其成员同时是雇员,即使不考虑作为雇员的心理压力和谈判技术,仅是集体谈判所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使其难以全力以赴进行谈判。而行业工会则可提供劳资谈判的专业技术人才,由行业工会代表企业劳方进行谈判,效果会更好。此外,行业工会所处的位置使其具有一定的第三方视角,能够在代表企业劳工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雇主方面的处境和利益,因而更能够在坚持谈判条件的底线上灵活而合理地运用力争、让步、妥协等谈判技巧,以达成双赢、比较合理或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第三篇: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领导科学》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领导科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领导权力:领导权力是指领导者的职位权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组织里因占有领导职位而形成的权力,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施行的强制性支配和控制力量。
2.战略决策: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一般多由高层次决策者作出。战略决策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
3.引导:是采用循循善诱,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4.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单概括现代领导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1)领导特质理论时期。该时期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适合当领导。
(2)领导行为理论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早期,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领导行为,探讨什么样的领导行为模式或风格有助于提高领导绩效。
(3)领导权变理论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重点研究影响领导绩效的情境因素,研究的范式从研究静态的领导主体即领导者转移到研究动态的领导活动。
(4)新领导理论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从更多的方面和更多的角度来研究影响领导成效的各种因素。
2.简述领导作风的含义和本质。
答:(1)领导作风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具有一贯性的态度和行为。
(2)领导作风是领导者及其阶级的世界观的反映。
(3)领导作风是领导活动本质属性的体现。
(4)领导作风是领导者思想文化素养的综合反映。
3.为了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应该怎样实施激励?
答:激励可以分为正负两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奖罚分明。对优秀员工一定要激励,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断为其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对于有错误、有失误,给企业造成损失和影响的员工,也要坚决的实施“负激励”,从而保证整个员工队伍的责任感。肯定与赞美是最强有力的激励方式,而且不花钱。连拿破仑都震惊于肯定与赞美的效果,有人告诉他,为了得到这位皇帝的一枚勋章,他的士兵是什么英勇行为都可以做出来的。
领导就是激励。领导者要先自我激励,后激励他人。只有首先把自己发动、激励起来,才可能把下属也发动、激励起来。要先“激”,后“励”。“激”是指激发积极的动机,“励”是指一种反馈,待下属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行为符合领导者的意图和决策目标,方对其行为进行鼓励、奖励。
4.简要说明领导目标在领导活动中起到哪些作用?
(一)领导目标对领导活动具有定向作用。
(二)领导目标对领导主体具有激励作用。
(二)领导目标对领导主体具有激励作用。
(四)领导目标对领导决策具有选择作用。
三、论述题(共20分)
1.试论论述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与联系。
答:(1)领导与管理的联系
①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
②领导和管理在社会活动的实践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容性和交叉性。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②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合理性。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
一定风险性的战略。③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④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他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
拉甲坡矿难背后的真相
2001年7月17日凌晨3时许,南丹龙泉矿冶总厂拉甲坡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致使在拉甲坡、龙山和田角锌矿井下作业的81名矿工遇难。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连日来开庭审理,这起特大事故被隐瞒不报的过程和真相大白于天下。
2001年7月17日早晨7时许,拉甲坡矿矿长黎家西打电话给龙泉矿冶总厂总经理黎东明,说矿下出了很大的透水事故,估计死了很多人。然而,直到下 午17时,黎东明才第一次把事故情况报告给当时分管南丹矿业的县委副书记莫壮龙。此时,距事故发生时间已过了14个小时。他请求县里不要上报,由龙泉自己 处理,保证不会出事。莫壮龙对黎东明说:“此事报告到我这里就到此为止,不要再向任何人报告”。
莫壮龙当即向县委书记万瑞忠汇报,而万瑞忠并没有表示立即组织排险抢救,只是说“你们搞清楚情况,我先跟唐县长商量一下再说”。尔后,万瑞忠当面告 诉了县长唐毓盛有关事故的情况,二人深感事故重大,一是弄不好大家都死定了,二是如果龙泉被查封,南丹县的财政收入受极大影响,于是都流露出瞒报的意思。万瑞忠交代交代县长,了解清楚龙泉矿是否有把握做好内部封锁消息的工作再做决定。22时,唐毓盛打电话给莫壮龙,要他复杂详细打探有关情况。一天过去了,县委领导竟没有任何人提议组织排险抢救,而是忙着策划怎么瞒报。
7月18日一上班,万瑞忠和唐毓盛就通了电话,约定晚上4人秘密商量有关事故处理的事情。晚上经过秘密商量,万瑞忠最后“拍板”:一是事故由龙泉自 己处理,县里不往上报;二是由莫壮龙等协调,主
要任务是防止消息泄露,同时密切关注社会上的议论;三是如果上级机关知道了,就说龙泉从没有正式的事故书面 报告,把责任全推给龙泉,责任由黎东明自己承担。由此,“里应外合”的瞒报计划全面制定并迅速实施。
从7月下旬道德8月初,万瑞忠等人多次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上级汇报调查结果时,一
直称发生了严重透水,但是没有事实和迹象证明有人员伤亡,传为造成 重大伤亡事故是没有事实依据的。之后,黎东明等人在县主要领导的默许甚至授意下,不择手段、绞尽脑汁封锁消息,企图将事故真相与81名死难矿工的冤魂一道 埋进漆黑的矿井。
法庭上,万瑞忠用几乎呜咽的声音交代了瞒报动机:“我首先没有处理好党和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当事故发生后,先想到的是个人利益,丧失了一个 党员干部的根本立场。之前南丹矿区已经发生特大事故,这次如果报上去大家肯定都死定了。所以我们抱着侥幸、投机心理瞒报。其次没有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 系,我担心上报后,上级要大力治理整顿查处矿山,这回影响南丹的经济发展。”
其实,他们“不敢上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据公诉人指控,万瑞忠在担任南丹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18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合计人民币320多万元,并为他人谋取利益,涉嫌受贿罪。如果把事故报上去,上级机关查下来,他们害怕所有真相曝光。
结合以上案例请分析论述:
1、本案例中政府官员面对突发的公共事件采取了什么样的处理办法?请运用有关的领导原则分析其原因。
答:本案中的政府官员知道案情后没有组织积极抢救,反而想到的是个人利益会不会得到损害,采取封锁消息,隐瞒事实,不上报的态度。
现在领导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民主集中原则、效率与效益原则、辩证发展原则。本案的政府官员的做法违背领导的实事求是的作用和民主公开的原则,也违背了依法治国的领导观念。官员们怕自己的官职受到影响,怕自己的所管辖区域业绩受到影响,怕承担法律责任。顾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2、请结合上述案例谈谈领导原则在领导工作中的作用。
答:上述案例说明,坚持正确的领导原则和现代领导观念意义重大。领导原则是领导活动必须遵循的标准或者法则,是领导活动的指导思想,它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立场和方向。
上述案例说明,没有正确的领导原则和领导观念作指导,领导活动就会迷失方向,违背宗旨。所以领导者必须坚持正确的领导原则和领导观念。
第四篇: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作业答案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现代教育技术》
一、名词解释
1、网络教室
答:网络教室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通常又称网络教室。
2、电子邮件
答:子邮件(E-mail:Electronic mail)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联系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它是Internet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Internet最重要、最基本的应用
3、研究性学习
答:研究性学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但可以在研究型课程中运用,也可以在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中运用;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单指研究型课程,指“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索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
4、教育技术
答: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5、教学媒体
答:教学媒体包括教与学两方面的媒体,它是在教/学活动中,传递、承载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文件传送协议FTP
答:文件传送协议FTP是Internet的一种标准协议。这一协议使用户能在联网的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使用FTP几乎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正文文件、二进制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数据压缩文件等,因此FTP文件传输已成为Internet上传递文件的最主要方法。
二、简答题
1、电视的制式是如何划分的?我国采用什么制式?
答:电视制式是指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方式,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同时使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采用NTSC制;前苏联、法国和东欧一些国家采用SECAM制;我国(包括香港)和德国、英国及非洲一
些国家采用PAL制。
2、我国的教育类网站有哪几类?
答;从教育网站的功能不同,可以将教育网站划分为学历类高等教育网站、外活动类教育网站、教育服务类网站
3、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4、简述电视教材的开发过程?
答:电视教材的开发过程:选题、设计、编写稿本、制作、评价
三、论述题
1、论述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答:微格教室的功能(1)教室内除授课的教师和学生外,没有其他摄制和听课人员,整套工作是通过安装在墙上的摄像机及高灵敏拾音器完成的,上课人员感觉不到任何干扰;(2)控制人员可对教室内教师的教态、语态、板书以及学生活动进行全方位拍摄和录像;(3)控制人员可控制电台云台、多倍变焦镜头对教师动作、学生回答、板书内容拍摄特写镜头;(4)可对教室内的声音进行同期录音;
(5)控制人员通过操作录像机制作成品教学录像带,课后教师本人和教学管理人员通过成品带进行对比、提高。
2、简要论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答:加涅的学习论体系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学习结果分类论、学习层次论、学习过程论及学习条件论。其中,在学习结果的分类上,他从人类习得的性能中区分了五种学习的结果,这种学习的结果也称为五种习得的性能。
①.智慧技能
智慧技能使个体应用符号或概念与他们的环境相互作用,也就是人们应用符号办事的能力。例如,低年级的读、写、算的学习,就是智慧技能的早期形式。学习智慧技能,意味着学习“如何完成”某种智慧行为,它是一种“怎么样”的知识,一般说来,被称为“程序性知识”。个体在学校中所习得的智慧技能是非常多的,但可以根据其心理过程的不同复杂程度进行分类。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五个亚类: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辨别是能区分不同的刺激,对不同的刺激进行不同的反应。形成概念是在一系列事物中找出共同属性并给同类事物赋予同一名称,有对事物分类的能力,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反映具体事物的概念是具体概念,反映对象各种属性及关系的概念
是定义性概念。规则揭示了两个或更多概念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则指能够运用规则进行操作,作出正确的反应。高级规则是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规则,是更复杂的规则。每一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特性,即都有不同的外在行为表现、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可以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高级规则来进行问题解决。
②.认知策略
如果说,智慧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那么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是一种支配个体自身的学习、记忆和思维行动的技能。它可以包括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认知策略的把握对于学生学会如何思维、如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是一种特别的非常重要的技能,学习者可以选择认知策略作为解决新异问题的模式。③.动作技能
在加涅看来,技能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智慧技能,即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另一类是认知策略,即一种特殊的智慧技能;第三类为动作技能,即身体和肌肉协调的能力。动作技能可分解为构成整个操作的“部分技能”,学会将已习得的部分技能综合起来,对整体动作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动作技能的学习最好是通过重复练习来完成。
④.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一种我们能够“陈述”的知识,它是“知道什么”或“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由于在数量和组织上有所不同,可分为三种学习情境:学习名称、学习事实和学习有组织的信息。掌握言语信息的外部条件要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同时,信息的重复听和读对学习也是必要的。
⑤.态度
加涅将人类在“情感领域”习得的性能称为态度,它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状态。既然是内部状态,所以,它不是行为本身,而是从对个体行为的观察中推论出来的。由此,可根据个体的行为选择来测量态度。同时,在态度学习和改变中,仅凭言语说教是不起作用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就是呈现榜样。
以上,就是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在对学习结果分类详述的同时,加涅还对五类学习的条件进行了阐述。这些构成了加涅学习论的主要内容,对于教学设计也有着重要影响。
第五篇:劳动法作业
下列对劳动法地位的表述 , 正确的是
A、劳动法是民商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具有独立的部门法地位
B、劳动法是经济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C、劳动法有其独特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D、劳动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仅具有独立学科的研究价值
劳动法的空间范围是指。
A、劳动法所造用的地域范围 B、劳动法适用的管辖范围 C、劳动法的生效和失效时间
D、劳动法对境内与境外本国公民的适用范围
下列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 B、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宪法
C、劳动法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
D、我国劳动法学界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已经达成了一致的共识
中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国的时间是。
A、1900年 B、1906年 C、1919 年 D、1944 年 具体而言,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A、劳动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B、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共同指向的劳动活动
C、劳动者通过用人单位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D、用人单位的组织生产
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事实不包括()
A、合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事件
D、非法行为
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年以上,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A、5 B、8 C、10 D、12 属于我国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职业介绍机构是_____。
A、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
B、境外就业中介机构
C、公共职业介绍机构
D、其他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
从事矿山井下以及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劳动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
A、5年 B、8 年 C、10年 D、12年
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承包经营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但是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法人名称也维持原来的法人的名称,则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是()
A、该企业 B、原来的承包人 C、现任的承包人 D、B或者C 劳动者可以同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是()
A、劳动合同期限不包括试用期 B、劳动合同期限可以约定包括试用期
C、劳动合同期限就是试用期
D、劳动合同期限应当包括试用期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B、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C、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应当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D、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无关
劳动者的以下收入属于工资范围的是()
A、津贴和补贴
B、单位支付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 C、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D、科学技术进步奖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工作时间制度是劳动者()
A、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B、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C、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6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D、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
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A、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B、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C、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50%的工资报酬 D、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是()
A、在半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 B、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 C、在两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 D、在三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A、10% B、20% C、30% D、40%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A、行政 B、经济 C、刑事 D、民事
用人单位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以()元以下罚款。
A、50000 B、20000 C、10000 D、5000 用人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卫生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应责令改正,并可处以()元以下罚款。
A、1万 B、2万 C、5万 D、5千
根据《劳动法》第59条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体力劳动强度是()
A、第二级 B、第三级 C、第四级 D、第五级
《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不少于()
A、45天 B、60天
C、75天
D、90天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
A、10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
A、40 B、50 C、60 D、70 在我国,未成年工是()
A、指未满满14周岁的劳动者
B、指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C、指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D、指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
A、30天 B、40天 C、45天 D、60天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有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
A、2至5倍 B、1至5倍 C、3至6倍 D、4至7倍
《劳动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责任。
A、行政 B、经济 C、刑事 D、民事
劳动法中的劳动安全卫生产生于()
A、劳动关系 B、社会保险关系 C、社会保障关系 D、保护关系 劳动法中劳动关系的特征有_______。
A、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B、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C、劳动关系主体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D、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双方之间存在从属关系 E、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是平等互利的关系
可以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的是()
A、具有劳动能力的外国人
B、与国家机关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C、事业单位中的合同聘用人员 D、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E、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下列哪些情况下,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B、劳动者被除名、开除、劳动教养或判刑 C、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D、劳动者死亡 E、用人单位破产
1.劳动就业所具有的特征是()
A、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B、公民在主观上具有就业的愿望
C、劳动者必须从事法律允许的有益于社会的社会劳动
D、劳动者必须通过劳动就业获得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
E、是政府的单方面行为
协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应符合国家有关工资分配的宏观调控政策,并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A、地区、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B、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C、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E、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哪些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
A、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因企业开除、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C、因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D、因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的争议 E、因执行国家有关培训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造成职工急性中毒事故或伤亡事故的,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其采取的措施包括()
A、责令制定整改措施 B、罚款 C、吊销营业执照
D、责令停产整顿
E、提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停产整顿
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关系的三方主体指()
A、劳动安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B、职工代表大会 C、工会组织 D、用人单位 E、劳动者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具体赔偿内容包括()
A、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B、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C、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D、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E、因为泄漏 商业秘密而对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具体是(A、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D、发生地震,需紧急救援的)E、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
以下社会关系 , 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 ______。
A、某作家将其书稿交出版社形成的出版关系
B、个体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共有关系 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补发津贴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D、劳动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查处个体餐馆非法雇工的关系 E、某个体劳动者与某企业签订的加工合同的关系
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B、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
排的工作的 D、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E、劳动者在工作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A、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C、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D、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E、用人单位代扣个人所得税 企业经济性裁员时,下列哪些人员属于不得裁减的()
A、患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C、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的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E、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同时原来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提供就业服务的对象是()
A、各级政府 B、职业介绍机构
C、有劳动力供给愿望的各种劳动者 D、需求劳动力的各种用人单位 E、所有企业、事业单位
劳动安全教育制度中的三级安全教育指对新上岗的工人实()
A、入厂教育
B、车间教育
C、劳动安全与卫生法规教育
D、政治思想教育
E、班组教育
下列各项制度中,属于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的有()
A、最低就业年龄制度 B、未成年禁忌劳动范围制度 C、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D、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登记制度 E、用人单位的责任制度
根据1999年颁布执行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在下列节日、纪念日中,不放假的有()
A、教师节
B、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C、植树节 D、新年 E、九一八纪念日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A、克扣劳动者工资的
B、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C、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D、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E、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劳动就业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A、失业登记 B、职业指导 C、职业介绍 D、就业训练
E、失业保障和生产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