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州市王杰中学励志教育特色成果汇报材料(范文模版)
徐州市王杰中学励志教育特色成果汇报材料
徐州市王杰中学始创于1956年,与革命烈士王杰同志生前所在部队——王杰部队仅一墙之隔。1985年,为纪念英雄王杰烈士,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市王杰中学”。2006年8月以来,学校逐步确立了“弘扬王杰精神,践行励志教育,培养报国之才”的办学理念,并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工作为契机,努力形成学校励志教育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近两年的励志教育特色活动总结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一所合格学校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一所优秀学校的基本要求。“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怎样做人更为重要”,这个观点在我校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从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都把德育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且将初、高中三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为“千日工程”,常抓不懈。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高度重视王杰精神的浸润作用,大打“王杰牌”,形成了“王杰精神育人”的鲜明励志教育特色。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励志教育全员参与。
(一)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通过认真学习,明确了加强学生励志教育是提高未来公民道德和心理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因此学校把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摆上了重要位置,使全体教师形成共
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进而成为学校励志教育的推动者和励志资源的开发者。
(二)学校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把实施“师德工程”作为建设教师队伍、践行励志教育的战略核心。切实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弘扬王杰精神,认真开展了“师德师风大讨论”、“三风一训主题大讨论”,深入落实了“千校万师进家庭”、“党员五个一”等一系列活动,极大的提高了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加强法治,健全制度。制度建设是学校实施励志教育的有力保证,因此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励志教育制度。如励志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励志辅导员例会制度、励志成果奖励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二、拓展励志教育渠道,形成学校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励志教育特色。
(一)紧紧围绕“王杰精神”和学校优秀的革命传统开展教育。旨在通过励志教育,以王杰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学校优秀的革命传统,激发学生树立“理想愿景”,感召学生“让英雄走进心灵,用理想雕塑人生”。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励志主题,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如在起始年级除狠抓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三风一训”教育外,还具体指导新生进行三年高中自我励志;初
二、高二阶段,深入进行学风教育和感恩教育;初
三、高三阶段,结合中高考重任,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二)充分利用“王杰班”的品牌进行励志教育。学校在各个年
级遴选品学兼优的学生组建“王杰班”,并举行隆重的“王杰班”命名大会,与部队“王杰班”搞共建,王杰部队的历任“王杰班”班长均为我校“王杰班”校外辅导员,以此激励“王杰班”的学生,并进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校各年级、各班级,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积极组织以“王杰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如开展了 “王杰在我心中”、“王杰的枪我来扛”、“走近军营,感受军魂”、“励志教育”、“诚实守信”等主题活动。再如每年的军训、前往王杰部队等德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又如定人、定时、定点前往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这一活动已经坚持开展了十多年。
(四)积极利用特有的德育资源,努力拓展德育空间,注重德育课程的开发,并逐步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学校把《王杰的枪我们扛》作为校歌;先后开发了《王杰在我心中》、《励志教育系列》等特色性校本德育课程;顺利完成市级课题《中学生励志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立项研究任务,并以此课题为载体,把学校的励志教育推向深入;举办了励志教育成果展,励志教育进社区等活动,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组专程到我校进行以《奇异的书》为主题的拍摄。
(五)紧密围绕励志教育这一主题,做好校园(教室)的美化、亮化工作,做到“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校园环境布置力求人文化、生活化、个性化。同时,对学校的公共设施管理、绿化带的养护提倡集体或个人认领化。校园音响系统也力求配合励志教育,播放有关音
乐、介绍名人励志故事。
(六)建全有效的保障机制以确保励志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先后制定了《班主任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王杰奖学金”发放办法》,确保了励志教育的有效开展及形成。
三、构建励志课堂,实施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成长、成才。课堂是培养学生坚强人格的主阵地,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我们提出构建励志课堂的设想,设定了“励志课堂”的标准,即:
(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
(二)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健康有效的交流方式;
(三)教师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四)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自主权,教师应提供学生选择的机会,并让他们学会面对自己选择的结果。
(五)学生有健康的学习习惯、课堂常规和学习能力。
同时,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们对学生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注重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激励教育功能。总之,通过推行“励志课堂”,实现评价多元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以上是我校在实施励志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还不成熟,还较为粗浅,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
一如既往的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扩大励志教育的辐射面,不仅对学生励志,对教师、对家长也要励志,弘扬英雄意志、毅力和理想,起到以励志影响人生的目的。为此,我们将继续打造“王杰”品牌,利用这一特有的的与资源,充分挖掘王杰精神的内涵,发掘王杰精神的时代特点,寻找历史和现代的结合点,以使王杰精神和励志教育更完美的融合,使我校的励志教育品牌化、特色化、精细化。谢谢大家。
2009年1月6日
第二篇:特色成果汇报材料
孝义市第十二中学特色建设成果汇报材料
走真实教育常态化之路,建素质教育特色化之校
孝义市第十二中学 武维茂
(2015年5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的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更渴望专家对我校的特色建设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先对各位真诚的指导,表示最真挚的谢意!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走真实教育常态化之路,建素质教育特色化之校》。汇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部分:
一、准确把握校情、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方向
1、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学校创建于1973年,至今建校已有42年的历史。2013年暑期,在市委、市政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对我校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了全面改造,拓展了教育场所、更新了教学设施、优化了教育环境,学校由原南阳初中、杜村初中、下堡初中三校合并而成,更名为孝义市第十二中学。现占地约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楼、学生餐厅、教师餐厅各一幢,为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目前学校教学相关设施设备基本齐全,拥有标准教室18间,都安装有标准化电子白板,计算机教室一间,装机45台,教师电子备课室与教师办公室网线相连,接有城域网;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一间,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体育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一应俱全,学生不论是课堂学习、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还是体育锻炼、艺术鉴赏,都有充足的活动场所和优质的教学资源,图书室藏书27350册,生均54册,能满足师生的课外阅读。
我校现有12教学班,在校学生530余人,住宿生295人,全校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教师29人,本科学历达95%以上。获各级省地市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模范称号、各类竞赛能手15人。
2、秉承“育人”理念,确立“孝”“真”主题
我校地处县城西20公里的下堡镇,2008年前,丰富的煤炭资源,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淡化了精神文明的延续,一味追求物质享受,感恩、孝亲、求真的意识淡薄,虚荣、浮躁心理日益加深,学生与家长不和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我们学校教育提出了警示和思考。我校顺应需求,在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办学理念,以“行孝”、“求真”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题,秉承“崇德善美、求真务实”的校训,强调学校教育以“德”为首,倡导师生“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掌握规律;时时处处重实际、说真话、务实事、求实效。注重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目标责任制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立足于学校发展,积极建设进取、和谐、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突出模范引领的人文内涵,促进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求真教育”特色内涵】“求真”是努力求获真理。它的含义,一是指探寻本原,即探求真理,按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这是科学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求真实、真诚,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就教育来说,“求真”既反映智育的要求,又反映德育的要求乃至整个人身体和心灵世界的发展与升华的要求。“求真”是“求善”、“求美”的基础。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没有真就没有善,也没有美。教育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事业,教育应在引导学生“求真”的过程中“求善”、“求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求真教育” 是指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本真,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有真知识、真才能、真道德的“真人”的教育。简言之,求真教育是尊重客观,适应规律,育人为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求真知、传真情、唤真心、育真人的教育。求真教育就是主张让教育返回原点、回归本真,不作秀、不功利、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虚假浮夸的事,真心真情办真教育,静心潜心育真人。
我校开展以“孝文化”为载体的“求真教育”,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人生观,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养成做事求实,做人求真的良好习惯。
二、德育、智育、美育齐头并进,扎实推进“求真”教育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扎实推进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校内各学科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我校充分认识到其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了特色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的特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办公室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设计和布置,由政教处负责学生“行孝”主题课外各项活动的实施,由教导处负责“求真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评价,全校教师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
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学校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是以班主任老师及艺体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组织编写《孝衍春秋》——对话名人名作校本教材,开设围绕特色主题的活动室,运用自编的校本教材,创建综合素质活动组,如器乐葫芦丝活动组、书法组、纸浆画、版刻组、工笔画、小合唱组等艺术组等,同时开辟邓小平陋居革命教育基地。二是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鼓励学生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成立卫生检查和纪律检查小组、板报专栏艺术小组,主体参与管理,为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做保证。
2、加强培训与学习,“真实”提高教师素养
培训方面,我们主要针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方向与定位问题,以及北师大项目组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尽的学习培训,不断科学规范我们的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北师大骨干教师研修学习,返校后进行交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三年来共有 名教师参加了北师大高级研修、有 名教师参加了“国培”、“网上教育培训”,同时学校根据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校本培训,如“电子白板的使用”、“如何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班主任主题交流”、“怎样减负增效”。
学习方面,我校组织教师开展《弟子规》、《高效课堂1333课改模式》,《如何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一名四有教师》,同时与时俱进,每学期初认真学习市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教育形势和要求,综合提升教师素养。
3、做好环境建设,优化“真”“孝”育人环境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环境氛围的营造对师生积极参与特色学校建设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将常规制度和养成教育要求装裱上墙,以此规范师生行为。活动以来对校园文化版面进行了进一步改进,(1)校园内进行整体设计,扩大绿化面积,种植草坪及各种观赏树木,修建文化墙,设计符合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国学“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文化橱窗,创建优美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2)在教学楼的每层增设了近五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版面;在教学楼梯增设了“二十四孝”图文解说及现实意义评价版面,让学生在学习古代“孝”行的同时,体会现代的现实意义与做法,让“孝”“真”的含义在学生心中得到拓展和升华;连续2年学生评选“最喜欢的老师”并撰写评语,在校园中宣传优秀教师;(3)教师办公室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板,激励规范教师从教行为;(4)在学生宿舍楼设计“弟子规”、“三字经”等符合学生生活的内容,净化学生心灵;各寝室同学们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己动脑设计寝室名和文化标语,布置自己的“小家”。“快乐屋”、“清闲居”等各具特色的寝室名,体现了同学们健康向上,温馨和谐的心态;(5)综合楼每层设计符合主题的展板,规范学生操作,拓展学生视野;工会和政教处联合提出“师生践行孝真的倡议活动”,班级、宿舍、办公室围绕特色主题进行文化建设,教师、学生立足生活小事,从小事做起,在“行孝”“求真”的特色方向上进行践行。
4、树立师生楷模,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教学楼开辟专栏 “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学期优秀教师展板”;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特色校园。三年的努力,我校涌现出一批“孝亲敬老”道德模范学生,我校“王爱”同学带着两个弟弟上学,照顾弟弟的生活学习,被评为“孝亲敬老”孝义好人,入选中国文明网;家境贫寒的“魏星”同学带着双目失明的母亲上学,在市电视台“民生零距离”栏目多次报道,多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帮助。
5、丰富课外活动,拓展“求真”教育空间
三学年中,我校围绕主题,开展了“行孝道,知感恩”主题演讲比赛、“感恩奋进,展我风采”元旦文艺汇演、“探秘绿军营,激发爱国情”“家风家训大家谈”等社会实践活动。校园主题教育,我校摒弃以往教育形式,努力争取创设真实情景,营造真实氛围,如“交通安全教育”、教师“消防知识讲座”、师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科技知识讲座”等,我们聘请职能机构,以身边真实的事例描绘真实的情景,触动学生内心真情实感,增强了学生认识。
“探秘绿军营,激发爱国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亲身对老红军、老战士、退伍军人的采访,真实了解他们所在部队的日常纪律、做出的贡献、赢得的荣誉及对当代学生的期望,以实现学校对学生的“真”教育,让学生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懂得纪律是成功的保障,感恩老一辈是我们的责任;同时学校也拓展了教育资源。
《知恩·感恩·报恩》的励志演讲会,以真实情境的创设、深层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明白一定要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学校顺势而为,设计了“感恩要行动·青春共圆梦”的系列活动,为学生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搭建连心桥,扎实推进“求真”教育。
《家风家训大家谈》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调查,与家长的交流,促进家校合作,继承传统文化,树立做人准则,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准则意识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强化学生“行孝”观念。
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活动,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参与,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动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在校尊师守纪、在家孝亲敬老、在社会诚信文明的良好习惯,学生各类不文明行为逐步减少,学习兴趣进一步浓厚,三、聚焦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强化“真实”课堂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态度是“求真”。打造“求真”课堂,是我校特色建设的主阵地。所谓“求真”课堂是指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的课堂。扎实是指学生的学习是有目标有意义的,标准是看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否有了变化,有多大变化;充实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看多少学生有效,效率有多高;丰实是指课堂是生成互动的过程,课堂中有师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平实是指课堂的常态性,低耗高效,一课一得;真实是指不做作、非表演、能抓住课堂生成问题而以学定教有待完善的课。
在“五实”理念引领下,我校实行“1333”的学校课改模式。“1333”课堂教学流程:即一份学案三步骤三环节三课型。一份学案是指教师与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资料。三步骤是指每一堂课包括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延伸三个步骤。三环节是指课内探究过程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三个环节。三课型是指每个学科根据学科自身特点,设计出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个基本课型。“学、展、点、练”是每种课型坚持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学:即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在学案导学的帮助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学案提前下发,学生根据学案,自主解读文本,初步学习,完成基础知识、基础题目,从主体上对教材文本有初步把握,完成基础性目标,从而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即以导学案为线路图,对小组成员之间、组际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问题解决的顺序依次是:自学解决——小组成员解决——组际之间解决——教师解决。
展:即展示交流分享共赢
展示以学生的“说、写、讲、演”等形式进行。一是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主要展示个人自学和小组内合学的成果,暴露存在的问题,由学习组长负责将学习成果和暴露问题汇报给教师,便于教师掌握学情。二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全班范围内的展示。
通过展示交流可以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沟通,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在分享中实现共赢。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注重适时、中肯的评价,学生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学生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在班内形成兵教兵的浓厚学习氛围。教师要汇总交流展示中的问题,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易错点等,为下一步点拨做好准备。
点:即精讲点拨解决困惑提升能力
精讲主要体现教师要抓住知识的关键点、易错点、疑惑点等,讲出知识的精华,课堂的精彩。原则上教师一节课最多讲15分钟。
练:即有效训练知识落实
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训练题组,并通过教师抽查、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班级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当堂检测中巩固所学知识,找到知识的遗漏点,在矫正、总结中提升素质,形成能力,实现堂堂清。
“学、展、点、练”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转变了知识呈现方式、教学服务方式、经验积累方式和质量评价方式,营造“问题探究、自主质疑”“多元互动、大胆创新”、“理解沟通、共同成长”的“求真”课堂环境。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这一模式的运用体现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导向,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真正走一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之路。全体教师课堂实践,课堂教学改革迈出了扎实的步伐,通过了市局“课堂教学改革合格校”验收。
在“聚焦课堂”中,提出打造“真实有效课堂”,狠抓“五实”,强化“求真”,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全员教师“求真有效课堂”的评比;二是依托市局千名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契机,开展青年教师“求真有效课堂”大比武;三是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学五环节检查评比工作。此外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积极投入教学改革,承担教研课题,总结教研成果,撰写教学论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扩大,巩固学生校园学习成果,我们利用周末双休时间,各学科根据每周学习内容设计周强化训练,由学生家长督促完成,并把学生完成情况和在家表现加以说明,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发现问题,及早与家长沟通,拓宽家校共育渠道,这样,多渠道、多空间跟踪学生的行为,使学生逐步由“他律”转向“自律”,学生在学习、生活习惯上有了很大改善。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教育“求真“的思想
健全各项制度。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教导处到总务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既有人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后勤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又有家长委员会制度等对外关系方面的制度,既有约束性制度,又有引导、激励性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学校章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等标志着我校已进入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新时代。
五、创建实绩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校获得“课堂教学改革合格校”“十二五国家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基地”等光荣称号,入选“中国名校成功之路”期刊;各种兴趣小组有序开展,在市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获得各类奖项,合唱组的《卢沟谣》《小杜鹃》获三等奖、葫芦丝组的《婚誓》获二等奖、田巧梅的剪纸作品获二等奖;“张世彪”等同学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张佳丽”等同学在全国英语口语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张福礼”等老师的课件制作获省级“三等奖”。
六、特色建设展望
创建特色学校至今,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挫折的辛酸,我们有信心一直走下去。下一步我们以“传统经典文化教育、学生价值观教育、‘孝’心教育”为基准点,在师生的“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让教育者本着“务实”的工作作风,把“真实”课堂、“真实”生活带给学生,让教师在学生的进步中体现价值,让教师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享受“求真”带来的快乐。学校将整合有效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调动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人尽其用,使学校制度达到最优化,为提升教育水平,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求真”是一种态度,“求真”也是一种心境,“求真”更是一种工作作风,“求真”还是一种财富和享受。宽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做事,真心行孝,培育健康心态,践行务实作风。在社会日益浮躁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求真、务实”,因为有教师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使千万名学生感受到求真务实的实效,感受到求真务实中带来的快乐与平和,只有让更多的人做到求真务实,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快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
谢谢大家!
2015年5月20日
第三篇: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学案
《散步》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学习重点:
1、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学生自学
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
分歧()shà()时chāi()散()各得qí()所委屈()...
水波lín lín()()嫩()芽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
二、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圈画错误并积极发表意见。
三、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为什么?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
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四、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本文记叙了„„,表现了„„)
课堂导学
一、人物分析:通过文章第段句的描写,我看出(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环境,烘托人物心情)
三、精彩语句赏析
我喜欢第段句话(或者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因为
四、问题研究
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
世界。”?
课堂检测
1、课文第一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和。
2、第四段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第六段中的“强壮”和“高大”这两个词语的位置可以交换吗?为什么?
4、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我说:“走大路。”
(母亲)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5、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拓展延伸: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一整晚他都睡不好,第二天一上班匆匆往深圳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
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冷空气南下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答道:“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他絮絮不休,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马上就买。啰唆。”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天气预报说,你们那儿今天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
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里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嗨!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老人答:“还不是下雪。”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南国,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地残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来临时,他仍会赶在北风之前,向深圳投去问候和叮嘱,可是他的第一个电话,应该是往哈尔滨去的。
1.请用简短的话概括小说中这两种亲情的特点。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语句?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亲情应该是双向的、交互的,可小说中的亲情却严重失衡,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对此你有何想法,请写一段有观点有论析,言之成理的话。
作业:同学们,你们一定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品尝过亲情的甜美。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两件蕴含亲情的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份亲情。(400字左右)
1、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注意“熬”字)(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 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
情。
3、分歧是如何解决的?(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3)“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4)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答案:1.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关怀备至;儿子对父亲、儿子对母亲却“不耐烦”“忘了问”,漠不关心。
2.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天气变冷时,自己过多地关心了儿子,却忘记了更需要关爱的母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作用是表达内心的自责,为主题的揭示张本。
3.表现手法: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晚辈对长辈的冷漠和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进行对比,表达了深深的自责,并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结构技巧:文章从特定的视角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截面,用简短的语言,巧妙地将“老王”给儿子打电话和他接听母亲打来的电话这两件事串联在一起,让读者在前后情节的对比中有所悟、有所得。
4.示例一:“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板上。”这句俗语的含义在故事中得到了形象的印证。“老王”因惦记北风尚未抵达处的儿子而声声叮嘱,却没给北风已起、雪花飘落处的老母亲一声问候,而他儿子恐怕连电话问候的念头都没有闪过。这种失衡的亲情表现了“慈爱”的过剩,“孝心”的缺失。
示例二:人口数量的“倒金字塔”形,导致了亲情的失衡。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老人的数量超过了儿女,这就使人们慢慢把情感更多地倾向于关爱儿女,而忽视了孝敬老人。这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和关注。
第四篇:特色办学成果汇报1
特色办学成果汇报材料
创新管理机制,推动科学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市教育局给我校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就水城县营盘中心小学的发展状况向大家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自2008年以来,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确保安全稳定为前提,一心一意搞教学,千方百计抓质量,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长足发展。
一、全面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注重培养团队的政治素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一个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是一个学校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没有团结意识、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学校将是一盘散沙,难以凝聚力量,更谈不上科学发展。我校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严格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学习,深化认识合作,有效提高了管理团队的综合素养,形成了团结、求实、奋进的工作局面,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管理
人管人的陈旧管理模式在今天已难以适应瞬息变化的教育发展形势。只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才能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科学运行。这几年以来,我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建立了严格的考情制度。我校安排了专门的人负责考勤。在打考勤的过程中,摈弃人情味和麻皮大意思想,始终以考勤制度为准绳,严格对全体教师进行考勤,全面扭转了过去那种上班的不正之风。为规范校风校纪和树立学校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
2、建立了教师聘用制度。每年秋季学期进行一次优化组合,有效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竞聘和组合,优化了教师结构,全面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坚强保障。
3、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制度。国家出台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就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吃大锅饭”的被动局面。我校抓住这一根本宗旨,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绩效考核方案。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4、建立了严格的教职工工作奖励制度。在各项制度的有力推动下,广大教师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了及时肯定教师的工作成绩,我校出台了教职工工作奖励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有效提振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民主决策机制,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每一项制度的制定,每一项建设的实施,每一个岗位人员的聘用,每一分经费的使用,都要及时召开校务会议研究讨论,然后提交全体教师会议通过。有效践行了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推动发展的管理理念。
四、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全面培养学生素养,我校借助每年的“六一”活动和创造性提出的“双十一”活动,在全校开展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排练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开展趣味性很强的各种竞赛活动,丰厚了校园文化氛围,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校取得的这点成绩,是仅有的,是初步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很希望得到各兄弟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为推动我校的跨域发展提供宝贵的管理经验。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的优良作风,虚心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力争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谢谢大家!
第五篇: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成果汇报
“儿童•世界”
——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特色文化建设成果汇报
南京市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以下简称金陵小学),又名南京大学仙林实验学校,被称为“最像小学的学校”。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是由南京大学、南京市教育局、栖霞区人民政府和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四方联合创办的一所现代化的公办学校。学校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在南京市名校长林慧敏的领衔下,学校以“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为理念,以“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为宗旨,努力培养一代具有中国胸怀、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建设一所具有南京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性学校。2014年,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南京市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近一年的行程中,学校以“儿童•世界”为抓手,实现新的发展和提升。
【项目简介】
儿童立场,是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特色文化建设中遵循的基本视角。儿童是什么?儿童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儿童•世界”包含着两个概念——“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告诉我们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出发点是基于儿童,归宿点是发展儿童,这是学校秉持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要有小学样”,特色文化建设要努力营造适合儿童的、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为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儿童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这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具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的世界小公民的主要着力点。
作为人类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校园,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是反映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反复“对话”中不断得到塑造,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拓展了自身的生活视野。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儿童•世界”特色文化建设力求在环境熏染和内涵打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真正落实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饱含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世界小公民的培养目标。【项目进展】
一、空间设计:理念统摄下的环境表述
一所学校要有文化作为基石,师生的成长更要有一处坚韧而富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特色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发展愿景和办学理念的支撑。校园环境建设初期,设计小组即以“儿童世界 世界儿童”为根本,进行整体规划,融合民族文化特色和世界文化经典,从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家乡情结三个维度建构,依据儿童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原则,谱写成校园四十八景中动人的旋律。
从学校大门拾级而上,艺体楼、行政楼、生活区呈“品”字形布局、开放而包容。位于楼群的中央,鲜红色“learning from life ”英文语句与碧绿如毯的草地,加上草地中栩栩如生的三位音乐家铜雕像,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这就是校园中的“国际广场”。“learning from life”,意思是从生活中学习,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一脉相承。草地两侧的地面上嵌有铜板,铜板上镌刻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言;体育馆前的世界风情与对面的西餐体验区遥遥相对,打开一扇世界之窗。踏入“智慧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三角形立体管柱沿着走廊向前延伸,印刻其中的古典诗词、励志故事、校园生活,伴随着英语译文,在抬手转动时悄然浸润;左侧 的“诚真勤仁”四园描绘出做人的底色;向右延伸的一路胜景从北方的“长城烽火”穿行至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方堂”建筑群,延伸至教育历史、学校历史兼具的“逸少苑”。听雨廊侧的碑文赏鉴、梨园风华中的名剧荟萃、绘就着金陵小学的古典风貌,校园的一墙一壁、跨过中外文化的长流,润化为无声的心间启迪。
二、书韵飘香:阅享生活里的心灵浸润
如果说校园是一本大书,漫步其间,掩映其中的每一朵花都绽开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教育的幸福与喜悦。踏入国际广场,不经意的俯首间,雕刻的警世名句催人奋进;徜徉于智慧彩虹,七彩旋转中,中外小故事发人深省;徐行在四个园中,密密排列的不同字体,让人领略着独一处的书法文化,再回首,“诚真
勤仁”描晕的竟是做人的底色;沿着绿荫小道,目之所及,无不沁透着书香。清晨,当第一抹阳光照进校园的时候,你会看到,华林桥上,蓝的衣,红的裙,捧着书本,高声吟诵,置身于青山碧水间,宁静致远的心境油然而生;中午,热闹的校园中总有一处安静的角落,偌大的阅览室,一张张专注的神情,谱写出一个个最美的瞬间;傍晚,夕阳的余晖下,还在“亲近母语吧”前留驻的小小身影,和着橘黄的温柔光线,让人倍觉温暖;即使在雨天,滴答的雨点,落在迂回流连的听雨廊上,随着风声雨声一起入耳的读书声,也是别有一番意境。都说“万物总关情”,校园的一砖一瓦,穿越过岁月的风尘,低低吟诉的是历史的兴衰荣败;校园的一景一画,敌过时光风霜的打磨,浅唱着枯木逢春的惊艳;校园的一墙一壁,跨过传统文化的长流,润化为无声的心间启迪。
学校立足办学特色,依托教师、家长、社会三大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地进行资源开发,成立了由儿童阅读专家、全体语文教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者及爱好阅读的家长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开发“金陵书韵”课程资源。
首先,捕捉机遇,成为儿童母语教育品牌——亲近母语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长期培训,在教师中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开发氛围,在此基础上,由语文教研组牵头,各年级组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年龄特点、金陵文化特色,开发书韵系列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其次,取得家长支持,建立校园图书漂流中心,定期邀约家长进行儿童阅读的交流和研讨,面向全校进行开放。学校还拟定与社区密切联系,引入南大阅读资源,带领孩子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了解阅读、感受书韵。具体实施中,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分解、落实课程目标,多元的开发为书香课程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和源泉。
让读书成为一种呼吸、一种自然,在专项课程设计中,我们打造专属于学生的一周经典诵读“浪漫四步曲”:首曲——晨间轻音乐,每天早读十分钟,诵读年级推荐古典诗词;次曲——午间协奏曲,中午半小时,阅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续曲——每周畅想曲,在诵读指导课上与老师同学畅谈一周阅读收获;尾曲——双休交响乐,精读经典名著,自由品读,书写感受。我们强调,儿童的阅读要合乎童心,唤醒体验,要在活动中实现滋润丰盈。
三、童化课堂:儿童立场下的智慧成长
来到课堂,就像来到舞池,课堂是师生心灵、智慧共舞的地方!实践证明了课堂教学一切模式的改革,都应该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当家作主”,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的主人,教学的主人。学生变被“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各自为战的独立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习;变消极完成作业为主动积极快乐学习。在南京市新三基的理念引领下,立足学校的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情况,提出站在儿童的立场构建课堂,真正从儿童本位出发,关注儿童视角,研究儿童学习特征,着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质和生态持续发展特征的童化课堂。
目前,学校的各门学科正在努力形成自身的“童化”特色。语文学科的“主题式阅读”,数学学科的“构建模型思想与小学数学实验研究”,英语学科的“小班模式下生活化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学科的“平板实验”项目,体育学科的“阳光体育和科技体育”,品德学科的“回归儿童本真,培养儿童品德”„„
各门学科利用自身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各自选择独特的切入点展开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实践、积累、反思、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科的特色逐步形成,为学校“童化课堂”的构筑提供了丰富的学科资源。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大力研发校本课程,开设了以科技体育为着力点的金色阳光课程、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橙色创新课程、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方向的蓝色国际课程、以山水城林浸润儿童身心的绿色环境课程、以提升儿童公民素养为着力点的红色礼仪课程、以打好人生底色为方向的多元阅读课程和以审美铸就雅士风范的紫色艺术课程。七彩课程铸就七彩童年:校本化的课程体育,让运动提升学生生存能力;游泳、攀爬、校园主题定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存技能;创意拼装、纸飞机、模型操控,智慧的火花不停闪现;游泳课,学生畅游在水中释放活力;帆船课,孩子们驾驶帆船体验勇敢者的快乐;电钢琴室中,小小的心灵在黑白键的起伏中,感受着音乐的美妙;科技拼装课上,于动手动脑中体悟“小创意,大世界”的幸福。先进的数字化资源,互动式学习的平台,平板学习实验,充分满足每个学生一专多能的发展需求。每项课程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教学、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于专注中获取知识、合作中碰撞思想;置情境中唤醒热情、体验中张扬个性;在开放中迸发创意、实践中收获成功。校园真正成了孩子的乐园,全面而多元的体验为“世界儿童”积蓄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资源整合:社会场域中的文化行动
一个班、一群兵,班级是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共同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社会化生活体验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我们致力学校、家庭、社区、社会资源多元融合,全面推进学生社会化进程。
学校为班级和学生提供网络展示平台。每个班级都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校园网开通了班级博客,班主任为本班博客写一段寄语,作为博客开通贺词。各个班级及时更新班级日志,每周至少发布一次班级活动。教育学生文明上网,班主任和信息技术课任课教师相互配合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博客操作方式,掌握基本技能。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日记和学习、生活心得在班级博客展示,老师、同学可以在网络上跟帖,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各班还充分调动本班家长全员参与、共同经营,让班级博客成为全班学生和家长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各班级在博客上开辟专题栏目,如班级人物介绍、新闻广角、阅读故事、班级生活叙事等专栏,学期结束将发布的内容自编成班级文集,在学校“魅力班级”评比时进行展示。
各班定期更换教室内板报,教师放手,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亲自动手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了为班级服务,为建设完美教室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用自己的作品(含植物)装饰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成为文化气息浓厚又绿意盎然的场所。
学校将家长、社区、社会与学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分年段、分时间开展全面而联动的实践体验。与家长资源整合,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在进行常态化的家校沟通之外邀请家长定期走入班级,进行多元班队活动体验;与社区资源整合,立体化开展南大志愿者进校园,引入特色化的社区活动;与社会资源整合,加强与南京日报、南京晨报等媒体资源联系,让社会化活动校园式展开;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仪式之礼的认识,学校邀请了临汾旅官兵,举行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在学生心中重下对国家、对民族的敬仰之情。
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金小的学子不仅要有一颗纯粹的中国心,更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在交流与共享中塑造文明的世界小公民形象。2014年10月上旬,“汉语桥”项目培训中,五十余名澳大利亚师生与学校师生共学共乐,中外学生在中华文化课堂中讨论,在结业汇演中成长;;12月下旬,香港师生交流访问团深入教室,感受科学探究、交流母语体验,走进传统文化,共品友好课堂。一次次的友好往来,学生们学会了“待人之礼”,懂得与人交往的诚信、宽容,更学会了团队合作、相互欣赏。
【项目影响】
先进的办学理念,开放的教育方式,吸引了更多关注的目光:英国和澳大利亚代表团先后来访,学校和苏曼国际联合连续举办了两届呼吸英语夏令营,并组队到美国、英国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学校先后荣获了“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青奥示范校”、“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等多项殊荣;学校承办了全国科技体育校长培训班活动、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全国科技体育管理者培训班、省体育工作研讨会、迎接全国各地代表团参观学习;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少儿频道、中国体育报、科技日报、少年文摘、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伴随着国际班的开设,外籍教师走入课堂,来自美、英、德、意等十几个国家的外籍学生和家长加入到学校前进的行列中。在感受国际课程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学生和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着力强化“现代公民、一精多能、国际通用”的特征培养,在“儿童•世界”特色文化建设进程中真正落实“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的办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