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着公益事业在中国的普及
随着公益事业在中国的普及,理解和参与公益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助学助教一直以来都是公益的一个重点,多年来没有太多进展。
随着9年义务教育免费和希望工程的推进,山区学校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边缘地区不计)但教学质量和素质并没有随之提高,师资力量十分薄弱。(虽然有电脑,但是没有联网,学校老师也不会用。)
近几年素质教育、拖欠教师工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原因,现在大部分老师把教书看做一个饭碗而不是一份事业,以交愿了事。
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四川、贵州等地区部分学校高达90%),对学习的认知都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恶性循环致使大部分学生以完成义务教育为己任。(大部分学生交不起高中学费,认为好学奈学都一样不能读高中,所以放任自流。)
支教则以大学生暑假支教为主,时间短,绝大部分志愿者经验少,不能形成系统,有效的助教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支教人员得不到事后妥善安置,地方对助教人员漠不关心,助教待遇差,绝大部分人把助教当成跳板等致使助教形同鸡肋
者,不能引导他们学习和对他们以后提供参考,导致一旦帮助人无力再提供帮助时,被帮助人又陷入困境。
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公益团体:
随着公益事业在中国的普及,理解和参与公益事业的人也越来越多,虽然爱心人士甚多,但大部分民众不知道如何参与,没有很好的平台,对公益团体不信任。
而公众对公益团体的不信任主要在于对钱的不放心和对志愿者的行事曾在异议。
公益团体做事无疑需要资金,但是作为非盈利机构,钱从何来,谈何容易,致使很多团体死于腹中,志愿者的一腔热血也化为悲愤。
一个团队,我认为需要不同行业的人才,这样才能了解各种行业,协调各行业把活动做到更完美。
团队内部要积极发言,经常活动,也可以做除了公益以外的聚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长期不理会会是团队陷入冷淡的僵局。团队内部要有详细的分工,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分工合作,不笼络做事,这样会让事情事半功倍。积极发言可以完善团队的制度,可以发现每个人的特长和经验,这对搞活动有很大帮助。
对于资金的管理,需要做到细,准,所谓细,就是进账,出账都要有详细的记录。不能冤枉别人的钱。筹集来的钱要有详细的入账信息(捐款人姓名,地址,时间),花出去的钱也需要这样管理,这需要工作者有很大的耐心。准就是要钱用在口子上,用的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不把钱花在捐款者不愿意做的事情上。
在知名网站上以一个月或者一星期一次发帖公布。打消捐款人的疑虑。和捐款者要时常联系(比如说告诉他您的钱已经做某某某某用了),送礼物或者给个证书什么的,让他有一种回报和成就感。有的团队别人捐了就捐了,都不理会,让人产生一种被遗忘的感觉,下次就不会再出力。
一个公益团体,要有长远的打算,就要有长期的资金投入,所以要留有一定的储备金,志愿者可在当地不定期的举行义卖,捐款等(捐款要看做义卖),也可以对有的帮助者可以提出有偿帮助。(比如说资助某某完成大学学业,在他工作以后,必须偿还这一资助,因为他已经有能力生存甚至有富余)
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
在这里,我们只是一个联合体,你不是一只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的小白鼠,我们都一样,没有高低,没有界线,我们一起商讨,我们一起行动。在这里,没有人阻止你的爱心,没有人阻止你的才华。
第二篇: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普及
浅谈小学生挫折教育必要性及途径
湖北省红安县永河小学 刘昌华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普及,挫折教育已逐渐成为二十一世纪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经济虽然发达了,社会也进步了,作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越来越成为社会中被广泛关注的群体,社会中的成年成员普遍感受到,小学生面对挫折较之成年人反应更加强烈,却没有应对的能力与勇气,一些学生受挫后,缺乏正确的心理调试,自恨、自责。有的学生在考试、活动、竞选班干部失败后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轻生、自虐等极端行为;也有的学生因成绩较差,努力一段时间后,无法达到期待中的效果,就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从此对学习失去兴趣;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庭破裂心理扭曲,产生叛逆心理等。这与现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施行有针对性、有效果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二、挫折教育的意义
挫折教育,也称抗挫折教育、磨难教育,指教育者有意识地利用或创设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小学生挫折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对其进行初步的挫折认识、挫折策略和挫折预防的基础教育活动。其目标为建立从正确认知、合理制约情绪情感、调动良好意志品质到采取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积极连锁反应模式,即积极的动力定型系统。其核心是培养一种面对生活挫折的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从方式手段上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之说。我们从外延上来解释,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充分理解挫折教育的作用就是因为仅仅看到了狭义的挫折教育,把“教育者”片面地理解为学校,把挫折情境的产生片面理解为单纯的“ 创设”。一方面忽视了学校之外还有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另一方面忽视了挫折情境的主要来源--成长过程中现实的阶段性的日常生活挫折情景的合理充分利用,因而让人产生“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
笔者认为,挫折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挫折教育如果实行得适度和适量,对于孩子自我调节心态,克服困难,设定目标并且坚持追求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之,挫折设置过度过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损伤其自信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够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分析原因,使之规避类似问题才是教育工作者施行挫折教育时应尽的义务。
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已经开始面临升学压力,所以,高年级学生会为挫折产生更大的压力。面对挫折,高年级学生会表现出比低年级学生更积极应对的态度,综上,挫折教育应从低年级开始施行,对于低年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不同年级也应该根据其自身特点,展开不同的教育内容。
三、挫折教育的途径
1、寓耐挫折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尔提出:挫折效应理论。他认为,人在受到挫折后,可以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一线教师因为与学生正面接触频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是非常实用和有效的途径。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比较聪明,家庭状况也比较好,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机会可能会很少。这种状况决定了很多小学生在顺境中能够正常面对,而一旦遇到困难和障碍,便从此一蹶不振,失去继续学生、生活的信心。针对此类学生,在实施挫折教育是应科学引导,完成对其忍耐能力的启发教育。如结合学科教学,教育学生以中外著名人物战胜挫折以典型事例为榜样,司马迁遭宫刑之苦而著《史记》,韩信受胯下之辱而统百万大军,屈原被流放而赋《离骚》,勾践卧薪尝胆而成大业,曲啸含冤方著《犯罪心理学》,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而写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贝多芬双耳失聪,穷困潦倒谱下《月光曲》„„通过树立榜样,使学生从中吸取积极向上的力量,增添战胜挫折的能力和信心。
2、寓耐挫折教育于活动课程中。
活动课程是小学教育部中重要的教学途径,如果设计得当,适合的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磨练了意志。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挫折教育内容和抗挫折目标。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教师、定辅导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利用板报、墙报、广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等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挫折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如在橱窗里设立挫折教育专栏,展示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挫折教育立体网络 首先要发挥教育委员会、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请老同志讲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请劳模、企业家介绍他们的创业之路,使学生从小培养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精神。其次,要把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家长学校教学和研究范畴,使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创造抗挫折教育的氛围及和谐的家庭环境,配合学校实施挫折教育。第三,要设立家庭劳动岗,通过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挫折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教育形式,而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它的实现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挫折教育注意积累,单凭偶尔的挫折教育,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挫折教育还应渗透在学科教育中,并且结合实践课、班会与课外活动进行。在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排解挫折的一些方法,如学会倾诉,学会控制,学会正确对待自我等。这样,学生既具备挫折的适应能力,又具备挫折的排解能力。在教育中,学生需要克服一定困难后,实现既定目标,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果。
第三篇: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目前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展示,或是听课时或是教学评比中的装点和砝码,而应该是真正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即用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获得发展。怎样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如何使其有效地辅助教学,是我们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下面我对怎样使用课件上好课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一、选择合适的制作课件的途径
对于多媒体课件,它的结果要力求让学生接受,而它的制作过程应该说也要让教师能够承受得起。试想,为了一堂课用一周的时间做课件,如何能持久 ? 因此在保证课件能够辅教的前提下,还须选择一种较省时省力的课件制作途径。制作课件应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目前在教师中使用较多的有 PowerPoint。PowerPoint 易学易用,操作流畅,教师很容易掌握,效果显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合理选取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教师应当精于一种,略知其他。课件制作时,教师尽量自己动手,认真编写课件脚本,切忌全盘托付给计算机专业人员。选择不适宜自己能力的创作工具,一味追求所谓的高水准,费时费力,教学效果也时常事与愿违。2.恰当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习者的精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一个好的课件应该布局合理,体现简洁性。课件的页面应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将主要教学信息放在页面的中间位置,和教学内容关联不大或是无关的冗余信息尽量不要展现在页面上,必须使用的也要放置在边、角位置。
在制作课件时,制作者要遵循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所使用的图片、动画、音乐等多媒体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同时,也应善于采用软件所提供的功能来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适当的色彩搭配、不同的字体、字号、闪烁等手段。应该注意的是,颜色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四种,同时注意背景色和前景颜色的对比,使整个课件看起来简洁,美观,重点突出。
在多媒体课件编辑合成过程中,还可以对现成的课件资源(网上下载,、教学光盘)进行筛选,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改编,将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有机统一,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最后制作成“为我所用”的教学课件。
第四篇: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接触到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无论从种类还是功能都比之前有更多的样式,并具有更快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硬件有关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具有明显的日常化、集成化、工具化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硬件新的发展阶段,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原理,熟悉各类硬件接口技术,懂得计算机硬件产品的基本运行方式,是各学科各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个教学和实践环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公共基础课程,也适合非理工科的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该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熟悉硬件原理及接口技术的主要课程。1课程现状和问题分析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将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微机接口技术等课程精简整合为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并明确提出了该课程是针对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本科生设置的6门典型核心课程之一。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确定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建议面向电类专业授课70学时,实验20学时;面向
第五篇:浅谈中国法律意识的普及(本站推荐)
浅谈中国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普及
法律是社会产物,是规范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器物。从中国古代管子所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到如今法治社会,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要求,法律的一路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似乎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谁也不能否认在过去的多少年里,法律的逐步完善和进步,而这些几乎算得上是硕果累累,但在这法律似乎繁华的背景之后,却又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在法律不断完善的今天,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却滞后难前。
卢梭说:“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法律信仰是人类走向法治和秩序的必由之路。可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建立法治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建设现代的法治国家,不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当做根基,那所谓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便成为了一句空洞的口号,真正法治社会的建设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是无法成为现实的,至多成为梦中的桃花源和乌托邦。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社会中开展的广泛的普法活动,这些活动纷纷取得了成功,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它使人民群众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是这对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又似乎是杯水车薪。这种不能满足需要使得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仍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
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阶段缺乏的原因。
(一)封建历史意识的遗留
法律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的法律也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拥有长达千年的封建文化,长期的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人心中刻了相对难以磨灭的臣民意识的痕迹。而在中国探索之路上,几次思想启蒙运动因为种种原因,也只是昙花一现,太匆匆。新中国成立后,思想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但众多政治运动阻碍其深入的发展,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许多关于人权、自由和平等的东西被认作资本主义而被压制和抛弃。改革开放以后,人民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公民教育和法制教育,许多历史上如臣民意识等都得到了保留,甚至在边远地区部分人群中达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而这些残留的封建意识制约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损害了其成长。
(二)权利意识的淡薄
作为公民意识的核心,权利意识本身尤为重要。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作为基础长期存在发展的,而长时间的自然经济统治下,商品经济举步维艰。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权利、平等等意识长期得不到发展和提倡,这为后来中国公民形成权利意识增加的相对较大的困难。而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儒家文化更是长期占据了其中主导地位,但是在这种倡导舍利取义的价值导向下,中国人大多羞于谈利,进而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合法权利去争取,当利益受到损害时,也大都愿意选择通过别的途径解决问题。老百姓“屈死不告状”的行为和在争取自身合法权利时纷纷选择成为君子的取向,是公民权利意识缺乏的佐证。
(三)教育的滞后
思想的改变和解放离不开教育体统的完善和相关知识的普及。我国的教育系统长期维持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对法律及其相关知识普及并不重视,而更加偏重于政治思想的引导和其他实用学科的教育。所谓拥有高学历的部分人尚且公民意识不强,基础法律知识储备不足,这从时不时出现的大学生犯罪等可见一斑,而遑论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多数。可见如今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仍然和现实脱节,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完全转变的需要,这需要长期的调整和改善。
(四)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期。在这种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存在着种种过渡,因此制度无法避免的存在缝隙,但这些缝隙被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做出侵犯其他公民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但又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惩治,从而使公民的利益得不到对应的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还表现在规范的滞后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行为逐步出现,而相应的规则和制度并没有随之更新,还有很多法律上的空白并没有得到填补。而现行制定的规则中有些规则有急于求成或者形式主义的嫌疑,并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并表现出制度的效率不高或者无效。随之而来的是国家运行的不流畅和部分不正常的运转,而国家的不能正常运转严重的抑制了公民意识的形成。
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一)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从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中可以得知,法治社会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即公民的法律意识。只有将法律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身的意识时,公民才能在遇事时首先选择法律的途径解决问题,才能将社会规范的实施落到实处。而这里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是要在全民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作为一个社会的思想昂基础,才能将社会对于人们思想的导向固定,使法律和规则得到广泛的遵从和认可。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条件
法治的本质是崇尚法律的权威,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本来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中间环节和落脚点。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政策是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促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进步、文化教育发展。比如,我国的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等法律,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把道德义务转化为公民的法律义务,从而增加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这无疑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改善。又如,我国刑法、行政法等法律把严重破坏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或行政违法行为,并对违反者施以不同程度的制裁和处罚,直接保证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依法治国的要求之一就是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因为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在人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的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国的根本问题是提高人的法制观念。正如邓小平强调的:“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只有在广泛而被认可的法律意识形成时,才能是人民自觉的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迈进法治社会。
(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左传·襄》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而“和谐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中国有句话,叫做“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社会的规矩是社会行为的准则。人生在世,无不需要制衡。“有条”则“不紊”。有轨才会减少越轨。磁悬浮也不是悬在天上的,那里有能够让列车浮起来的轨道。天上的飞机,海里的船,都有航道。有了交通规则,故意闯红灯的人便会大幅度减少。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社会就会井然有序。在当今社会,道德的最低要求即是对法律的遵守,而在其过程中,需要人们广泛的法律意识的提高,才能有效的减少社会的动荡,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从而走向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保证
市场经济是一个众多人广泛参与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对人们的种种行为作出规范,使其成为一个规范化的过程。而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就要求市场经济的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广泛的提高,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市场竞争的有序和市场交易的规范性。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司需要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操纵才能保证其秩序化和良性的循环及竞争;消费者群体的法律意识的
提高才能更好保证其权益,优化市场秩序;而国家只有在法制的轨道上,才能合理加强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更好保证市场的运行。
(五)道德的奠基
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个惩恶扬善的过程,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不但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也帮助人们形成法律意识,从而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法律作为国家评价的标准,是一种导向性的,对于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有这统一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往往和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一致的。所以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道德提高的基础。道德对人们又不同层次的要求,而法律本身就包含了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无疑会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固定,在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中不断形成新的道德起点,从而将人们的道德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三、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一)优化我国法治环境
由于法律是民主的基础上产生,因此从政治上要加强民主,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完善民主政治体制。而法律意识是民主意识上产生的,在文化方面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为法律意识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需要依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并且国家要帮助创造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帮助保障法律意识形成的順承性。又由于法律意识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因此从经济上,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加强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化。
(二)坚持和加强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依法治国的要求概括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正如伯尔曼所说的,“确保遵从规则的因素如信任、公正、可靠性的归属感,远比强制力更为重要。法律只在受到信任,并且因而并不要求强力制裁的时候,才是有效的,依法统治者无须处处都仰赖警察。”当国家和社会以一个守法尊法的形象出现时,法律的权威便凸显无疑,进而是法律得到大家的遵守,在反复如此的实践后,法律意识也就逐步形成。
(三)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加强媒体运用
以我国现阶段的情况为基准,公民广泛掌握法律常识,增强法制观念和拥有正确的法律观点是需要依靠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来完成的。要坚定的实施普法活动,不断将法律意识灌输给人民群众,将最新,最基本,最平易近人的法律常识带给人民群众。不断改善法制宣传的方式和内容,用亲和力抹除法律的过分威严和疏离感,让人民深
刻感受,法律就在生活之中,法律无处不在,从而使公民的法律意识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成形。
在现代社会中,舆论和媒体是一种大众化而具有相当广泛性的宣传方式,我们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对媒体的运用。无论是纸质媒体或者电视媒体,都能对人们产生迅速而广泛的影响,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涵盖不同文化和经济层次,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人参与到法律生活中,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法律观点和判断,了解法律,懂得法律和运用法律,形成强大的舆论和氛围,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
(四)重视基础阶段的法学教育
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基础阶段加强法学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日后长时间法治社会建设的延续性和有效性。而在人们某种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从其萌芽状态给予其引导,更能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在我国,中小学生的法律观念相对薄弱,与其他国家水平相较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无疑更需要我们加强基础阶段对于基础法律知识的教育,我们必须教导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将维权意识固定下来。同时也能监督和指导青少年犯罪问题,帮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五)开展法律研究,培养法律人才
法律研究是培养健全法律意识的重要条件,在当今社会中,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完善的法律去监督,法律本身也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法律也应该随之进步,而法律进步的一大推动就是法律的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不断的法律实践中,不断有新的问题被提出,也不断有新的经验,新思想需要被总结和推广,而不论是对新问题的解答和新经验新思想的总结,都需要法律工作者对其研究和探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法律意识的普及工作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正如经济上有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先富带动后富,在法律意识的普及工作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此种方法。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培养法律人才,由他们逐级下推,逐渐完成法律的宣传和法律意识的普及。因此,培养法律人才是我国正在进行也需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工作。无论是司法制度的改革,还是对法律职业人的高要求,都是基于对高素质法律人才的渴望,虽然有急功近利之嫌,但其初衷是值得坚持的。
(六)加强法律援助
在人们法律观点初步形成的今天,人们已经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的观点看待问题,也明白法律途径的可行和有效性,但是由于诉讼观念的错误,使人们还是愿意选择避开法律的途径。如何将人们把诉讼和受罚联系在一起的观念转变,逐渐消除人们对于诉讼的偏见,寻求法律 的保护,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之一。而可以帮助其境况改变而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法律援助的加强,通过法律援助,使老百姓得到实惠,使其更愿意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纠纷时争端,从而既维护了法律的秩序,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又使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的保证,从此形成良性循环,帮助法制化,秩序化,从而促进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结语
人民的意识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产生不断的变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各种意识思想制约和影响着人们法律意识。虽然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我们遇见了种种困难,部分障碍的影响更是需要长期的调整才能消除。而在我国现阶段,又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法律意识便显得复杂许多,但这就更需要我们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普及之路,深入到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种群体之中,倾听他们的声音,收集各方意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再通过事后的分析,总结,归纳和概括,去粗取精,辨僞伪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中有用的主张看法收纳推广,运用多种手段,用更加具有亲和力的方式,到群众中去,不断推进公民法律意识的进步,而在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