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十二五”期间玻璃钢管道市场信息
贵州省“十二五”期间玻璃钢管道市场信息
(一)201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主要任务
(1)基础设施建设
1、高速公路
完成交通投资843亿元。加快在建高速公路建设进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0公里,确保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420公里。
2、铁路建设
加快贵广、长昆等在建铁路建设,争取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织金至毕节铁路实质性开工;加快成贵铁路乐山至贵阳段和永州至兴义、昭通至黔江等铁路前期工作,建成六沾复线;加快铁路货场设施建设。
3、机场建设
完成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毕节机场主体工程,建成新舟机场,确保铜仁凤凰机场扩建和黄平机场开工,力争茅台机场开工,启动龙洞堡国际机场三期和威宁机场前期工作。加强基地航空公司建设,新开和加密22条国内国际航线。
4、水利建设
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完成水利投资170亿元。开工建设20个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加快毕节夹岩、安顺黄家湾水利枢纽等前期工作,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75座、烟水配套51万亩,基本建成“滋黔”一期工程,新增机井800口。继续开展大江大河提水和长距离管道输水试点。
(2)民生工程
1、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30所。
2、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40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100所,力争5所高校进入花溪高校聚集区办学。
3、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0万户。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9.93万套(户)。竣工城镇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7.83万套(户)。
4、以受旱严重地区、边远缺水山区和农村学校为重点,新增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5、建设、改造10千伏及以上线路2万公里,配变容量713万千伏安,贵州电网供电范围内行政村网改率达98%。
(3)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1、电源项目建设
着力推进桐梓电厂、福泉电厂和沙沱水电站等一批电源项目建设,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工作,新增投产电力装机392万千瓦。
2、煤矿行业
按照“煤电化、煤电磷、煤电铝、煤钢电一体化”思路要求,加快煤矿资源整合和大矿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盘县响水、织金肥田、水城发耳等一批大型煤矿建设,原煤产量达到1.7亿吨。
3、钢铁行业
重点推进首钢水钢结构调整异地建设和首钢贵阳钢厂搬迁、遵义务正道煤电铝一体化基地、织金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开磷集团精细磷化工等资源深加工项目建设。
4、装备制造业
加快推进中煤盘江煤矿机械成套装备、詹阳重工异地搬迁扩能等项目建设。
(4)文化产业
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六个一批”工程,积极推进“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贵州文化广场(贵州文化演艺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举办好“两赛一会”、首届中国(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等重大文化会展赛事活动。
(5)生产性服务业
推进重要工业品、大宗矿产品、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现代物流发展,加快贵州物流新城、毕节远航物流园区、东太农产品物流园等物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专业商品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6)污水处理
完善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加快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推进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加快
产业园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7)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建设
加快贵阳特大城市建设,加快贵安新区、双龙新区、贵阳北部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抓好贵阳至区域中心城市的城镇带建设,增强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六盘水、兴义、铜仁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8)教育建设
推进贵州大学花溪校园扩建工程二期艺术学科组团和贵州民族学院、遵义医学院新校区建设,加快组建贵州理工学院。
(9)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实施“八大科技工程”和“六大科技行动计划”,在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启动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30项;加快建设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等科技创业基地,组织实施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国家铝镁电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二)贵州省“十二五”规划项目
第二篇:玻璃钢管道性能简介
玻璃钢管道性能简介
玻璃钢又称作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其中的玻璃钢管道是由连续玻璃纤维、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填 料组成的新型复合管道。该产品主要采用计算机控制以连续缠绕和离心浇铸两种方法成型,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等优良的特性,在美欧等发达国家是应用相当广泛的工业管材之一,并制定了完善的管道产品标准 和工程设计、安装规范。50 年代中期问世的玻璃纤维缠绕夹砂管,是在玻璃钢管道制造过程中添 加一层或几层树脂砂浆层,使整个管壁成为夹层结构,成功的解决了纯纤维缠绕玻璃钢管壁结构的 刚度和强度不匹配的问题,提高了管道的刚度,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明显地提高玻璃钢的竞争 能力,给整个玻璃钢工业增添了新的增长点,迅速扩大了应用领域,尤其在市政供排水、各类污水 收集和输送管线以及农田灌溉引水管线、发电厂冷却水供排水系统、油气污水混输系统的应用越来 越广泛,为用户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十多年工程实践考核证明,这种玻璃钢夹砂 管的经济竞争能力强,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产品。我公司生产的玻璃钢管道是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采用计算机控制机械缠绕工艺制成。分为纯玻璃钢管道和玻璃钢夹砂管两大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为纤维缠绕实心玻璃钢结构,后者是采 用连续纤维缠绕和加砂工艺成型,而管壁中间区域做成树脂砂浆层以增加管壁厚 度,提高刚度,增强抗外载能力。
优异的性能
1、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轻质高强,玻璃钢管材的比重为 1.8-2.1,约为钢的 1/4,往复交叉缠 绕玻璃钢管道的重量一般不大于同规格钢管的 1/3,物理力学性能优异,此外,往复交叉缠绕玻 璃钢管道的膨胀系数与钢大体相当,热传导系数只有钢的 0.5%,是一种很好的热和电的绝缘体。在冰冻介质下,管道不会被冻裂。
2、耐化学腐蚀、使用寿命长,适合输送各种酸、碱、盐及有机溶剂等不同介质。可根据介质的 要求选择不同的耐腐蚀管道。
3、水力学特性优异,水力特性是往复交叉缠绕玻璃钢管道的重要特征之
一。水力特性优异意味 着在一定流量下,流体压头损失小,可以选用较小管径或功率较小的输送泵,从而减少管线工程初期投资、节省电能、降低运行成本。玻璃钢内表面相当光滑,一般表面粗糙率可达 0.008,几 乎可以认为是“水力学光滑管”,在实际运行中,钢管、铸铁管、水泥管等的内表面,经常发生局部腐蚀,变得越来越粗糙,而往复交叉缠绕玻璃钢管道始终保持着新生管表面光滑状态。
4、接头少、密封性好,由于每根管道可达 12 米长,减少了泄漏点,采用双“0”型密封圈,密封 可靠,也可做到边安装边试压。
5、长期输水不结垢,无须清污,使水质不受二次污染,无毒适合输送饮用水。
品牌名称:华强玻璃钢
联系人:沈学矫
电话:*** 0318-6878388
第三篇:浅谈玻璃钢管道的安装
浅谈玻璃钢管道的安装
摘 要: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进行安装的步骤非常繁琐,应用到的内容广泛。笔者长时间进行玻璃钢的管道铺设策划、安装熟悉程度以及进行管道的链接与维护等工作,对其在连接与防漏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述。文章重点讲述了怎样挑选管道连接的方式,对管道进行安全方面的设计,同时对安装过程中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管道;安装;玻璃钢
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因为包含质量轻、轻度高、抗腐蚀性与力学性都较高以及按章便捷等特点,使得人们在市政、化工、电力与石油等行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目前,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的制作技术也十分先进。不过玻璃钢管道在工程的实际运用中并不能独立完成工作,这个系统里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安装,假如安装不合理,再优质的产品也会因此成为废品,就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产品最后的使用情况。管路连接形式的选择
1.1 “O”型橡胶密封圈承插式连接
此连接有四种方式,分别有单双圈、单圈与双圈的锁紧。因为“O”型圈的连接的轴向伸缩的程度与两根管道之间都有角度较小的转动,这种偏转就叫做柔性接触,这个优点就是会自行进行消除温度在变化的时候造成的热胀冷缩与热应力,不必要进行手糊,安装的速度很快。与轴向符合比较小的中低压长距离管线适应,特别是在海底进行铺设或者是地下水没有办法手糊的情况下,不过对于淤积地域、起伏程度大与弯度较多的管道体系不适应。就单“O”形状进行管道连接,按头偏角必须大于一度。双“O”形状进行管道连接,接头偏角比较小于二点五度。“O’形状圈的径向的压缩程度为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通常邵氏硬度在五十五到六十五之间。
“O”形状钢圈进行连接的管道,能够在2个“O”形状钢圈里进行检测密封程度,不需要对整个管道加水,这样能够大幅度的减少试压的时间,也有效的节省了成本。
“O”形状钢圈在连接时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一般是承插口之间的缝隙与“O”形状钢圈硬度。缝隙太大或者是太高,都会使得压缩程度不够,硬度过小或者是缝隙小,会造成“O”形状钢圈的损坏。
1.2 锥度承插胶接
该连接是在锥度胶接面上刷上与内衬树脂相同的胶接剂,对正插入校直后,再在外面进行一定强度的包缠增强。其承插面的经验锥度一般为1/32,配合间隙1-2mm,最大偏转角1.5°,其特点是刚性好,抗径向剪切能力强,插接方便,手糊操作量少,密封可靠,适合于地上、地下、各种口径中的中高压长距离管路及各种地质状态。
1.3 对接
对接的好处就是便于进行施工,能够对管道所有部位进行切割与粘糊,不用考虑尺寸的问题,成本也较低,适用能力好。其密度与强度的多少与尺寸与成品有很大的关系,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封口没有密封还,出现渗漏的情况。
1.4 法兰连接
其优点是能够进行拆卸,同时还能够进行与另外材质相连接,通常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从底部出现渗漏导致封面出现渗漏。管路保护
2.1 埋地与架空
玻璃钢管属于柔性管范畴,埋地管的安装实际是一个管-土壤体系。其变形行为主要取决于管子自身刚度、载荷大小和管体周围土壤的约束作用。因此管沟形状、回填土性质及其密实度对保持管道长期性能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
在管道的末端位置如果有较坚固的石头,容易造成水土的流失与土壤湿度的转变,这个时候需要将之前提到的土壤挖掘出。基础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需要达到标准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与进行回填的材料必须有相等同的抗力。土壤必须使用相对来说较好的土壤,避免使用冻结的材料或者是垃圾材料。回填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层次,依次进行回填,避免使用渗水与较厚回填的厚度等方式进行密度的提高。埋地管道的安装出现的问题就是管沟在进行回填的过程中会出现约束力,对整个管道有着保护加固的作用。
地上的玻璃钢的安装,则是管-支架体系,其原则是避免管线因不合理支撑和锚固造成管体承受过大的应力或应变,保证长期挠度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支撑、导向、锚固应避免线接触和点荷载,其最小支撑面角度应不小于120°.支撑带宽度不少于公称直径的1/3,支架不能出现沉降,所有较重的部件(如阀门、泵)均应单独设立支承,凡是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部位,都应采取保护措施,其最大水平支承间距应按照计算或制造厂的建议设置。
2.2 热应力消除
在温差较大的长距离地上管线中,采用一定量的伸缩节,可以有效地消除热应力及热膨胀,防止管线无法自由伸长而产生弯曲变形,并隔断泵、阀的振动,防止个别支墩沉降引起管路破坏。
在伸缩量不大,走向多变的工艺管网中,其热应力可以靠设计自己端(如弯头、变形装置)及自然走势来消除,因为纤维缠绕玻璃钢管的弹性模量较低(一般只有钢管的4%左右),较低的弹性模量使端部热载荷显著减少,只占管材许用应力的5%~10%,管材本身完全可以承受,值得指出的是,此时,须采用滑动支撑或在固定支撑上加垫防磨垫块。
2.3 止推座与间距锚固
玻璃钢管道中,通常都不会采用底部的止推座,假如进行了这样的设置,管堵轴向转移遭到了限制,其受到的内压与热应力导致的轴向的应力会从拉应力变成压应力,其拉伸的功能是因玻璃纤维的运用,压缩的程度是因为基体的承受能力。
2.4 波动压力与水锤作用
管路系统内由于流体速度的不稳定而引起的压力变化成为波动压力。在某些情况下,如阀门快速启闭、停泵、突然的气体释放等,会引起流速的突然变化及水流量的急剧变化,而产生水锤作用。玻璃钢管道的弹性模量比钢管低得多,柔性好,对波动压力具有吸收和自阻尼作用,因而波动压力对管路的作用比金属管路低。玻璃钢管的允许波动压力值为1.4Pa(Pa为工作压力),但玻璃钢管的耐瞬时憋压能力较低,实践证明,对于耐压能力可达20Pa的管材(¢80),采用瞬时加压方式达2.0Pa时就有可能破坏,耐压能力仅为连续稳定加压工作状态的1/10,这是因为通常使用的聚酯玻璃钢管体积收缩较大,而且其基本材料和增强材料的体积收缩率、断裂延伸率、弹性模量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应变速率不能保持一致,存在滞后效应,当复合界面较差,应力的瞬时变化速率太高时,易导致界面散裂,并整个击破。因此,对可能产生水锤作用和瞬时憋压的管路,应进行水锤分析和计算。影响安装质量的常见原因
因为施工地段环境的影响,一些确保质量的技术并得不到好的实施条件,就玻璃钢的道路在安装方面来说,质量问题很难得到保证,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把质量关,做好现场的管制,精准的施工,每天做好施工的记录,对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进行分析,结合有关的经验,确保安装质量。
3.1 管体渗漏
在运输的时候卸装与排放的方式不符合标准,使得管道所受的冲击大,极易因碰撞而出现问题,最主要的现象就是部分出现白点,渗漏时的主要特点是水沫的冒出。
进行运输与铺放的时候,支点间的距离太大特别是刚度程度较小的中小径的管材,导致管体由于挠曲而改变形状导致损坏,主要的特征就是管体出现的裂缝都是有规律的。
3.2 接口渗漏
接口出现漏水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地域环境、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与负责任的程度。
操作过程中有水,中心层不牢固。接口的打磨达不到要求,有其他的物质黏附在上面。接口之间的缝隙太大,两个管道对不上位。进行手糊的时候,气泡多,气孔大。接口的密封时使用的腻子收缩情况大,使用的材料的含胶比例特别小。
3.3 “O”型密封接头渗漏
承口的圆形变形,在直径加大的角度的压缩不足。进行胶圈密封的层面有轴向的划痕、孔洞、凹凸的平面等外观的不足。“O”形状的橡胶圈会出现裂缝、不平整等质量问题。“O”形状的橡胶圈的硬度比较大,没有足够的压缩程度、存储时间太长没有弹性、插管与轴线之间的偏角过大。
3.4 法兰、三通渗漏
法兰没有垂直在管体垂直线上,所受的力不平衡,使得底部裂开。法兰没有均匀的厚薄程度,背面不平,螺帽没有全部解除法兰或者是螺帽没有上紧,使得法兰因所受力不平衡而裂开。垫片的材料没有良好的压缩性能,使用多层与双层的垫片。螺栓的松紧程度不一样,主管道与支管道的接口对不上,强度也达不到一定的要求。结束语
进行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安装非常复杂,但是很实用,现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需要人们一起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
第四篇: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11-04 09:25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实力增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2、“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省外力量加速发展;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贵州省201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4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17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改善,内生动力增强,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加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纵向比贵州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贵州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进入“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贵州省如不加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拉大差距。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既是贵州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贵州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贵州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贵州省经济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围绕科学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4、“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下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贵州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贵州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省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贵州省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6、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贵州省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调整存量,做大总量。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贵州省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贵州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7、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贵州省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贵州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贵州省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8、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
9、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
10、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退二进三”,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11、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切实消除阻碍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2、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把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党政领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村)推进、连片开发,以编制和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含麻山、瑶山地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为重点,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实行分类扶持和统计监测,统筹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和推广水平,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产业带,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加快山地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1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广泛推广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领办、补助资金扶持农民兴办和广泛动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保障机制。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素质。
17、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设连接长江上游和南中国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枢纽,打造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济。
18、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贵州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贵州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1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六、以黔中经济区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黔中经济区作为“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和支持,科学制定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准确定位区域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中部崛起、带动全省和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以贵阳为中心,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根据黔中经济区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河运码头、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健全黔中经济区领导、协调、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重大问题。搭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积极筹集开发建设资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政工程。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赋予黔中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权利。
21、统筹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共建黔中、融入成渝、参与泛珠,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根据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细化和完善“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形成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统筹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的相关区域,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加速发展。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铜仁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贵州省建立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22、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强镇扩权。制定和实行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与邻省接壤的县市加速发展。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
24、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水利是支撑一个地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要按照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以微型水利工程为补充,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走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2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应用。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八、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开发之路,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26、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采取优惠政策,配置资源条件,以重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中央企业和省外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合作开发。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及工作方案,通过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规划、政策优先扶持和兼并重组、产能扩张、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一批上市公司。
2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制定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目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电力,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8、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9、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迅速扩大直接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对口帮扶城市以及苏州市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黔投资。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争取国家赋予贵州省“口岸签证权”,支持贵州省建立“综合保税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无水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和教育、科技、文化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外经贸规模。
30、下硬功夫改善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沉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缩短办事期限,节约时间成本。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定期曝光政府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事例,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建设“诚信贵州”、“法制贵州”。
九、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3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工程、城市优质基础教育拓展工程和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工程,按照新标准抓好一批试点县义务教育提高工作。坚持自办和引进名校办分校相结合,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城镇高中教育。在巩固、提高现有省属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扩大办学资源与教育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建适应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3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贵州省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广泛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33、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坚决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协调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整合计生、妇幼资源,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35、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围绕“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全面保护重要天然湿地,推进重要人工湿地建设。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培植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盘水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工作。以铝及铝工业、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一体化为重点,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37、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施清洁生产。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完善节能政策,健全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38、切实加强保护环境。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抓好气象预警工作,加快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9、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水利建设、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各类社会扶贫行动,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广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林下经济增收工程、生态扶贫产业建设工程,为稳定脱贫提供可靠的增收保障。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0、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促进就业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逐步形成城市平等就业的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1、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2、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43、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廉租房建设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4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搞好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进户率。
45、大力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2015年3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实现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46、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7、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增加公共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重大疾病防控,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48、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大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二、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领导作用。实现“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中央的精神与贵州的省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服务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实现发展中提升素质,鼓励闯、鼓励试、鼓励干,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干事识人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评优秀,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建设项目调查研究,多到条件差、矛盾多、发展难度大的地方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建立贯穿省、市、县、乡和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目标分解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执行文化,形成一抓到底、层层见效的工作链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意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立法、监督和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省情。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和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共同创造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52、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部署和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建立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为全面完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实现赶超进位、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贵州省十二五规划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04日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实力增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2、“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省外力量加速发展;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我省201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4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17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改善,内生动力增强,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加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纵向比我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我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进入“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我省如不加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拉大差距。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既是我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我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省经济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围绕科学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4、“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下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我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我省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我省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6、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我省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调整存量,做大总量。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我省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我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7、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我省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我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我省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8、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
9、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
10、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退二进三”,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11、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切实消除阻碍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2、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把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党政领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村)推进、连片开发,以编制和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含麻山、瑶山地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为重点,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实行分类扶持和统计监测,统筹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和推广水平,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产业带,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加快山地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1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广泛推广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领办、补助资金扶持农民兴办和广泛动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保障机制。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素质。
17、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设连接长江上游和南中国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枢纽,打造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济。
18、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我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1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六、以黔中经济区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黔中经济区作为“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和支持,科学制定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准确定位区域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中部崛起、带动全省和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以贵阳为中心,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根据黔中经济区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河运码头、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健全黔中经济区领导、协调、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重大问题。搭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积极筹集开发建设资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政工程。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赋予黔中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权利。
21、统筹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共建黔中、融入成渝、参与泛珠,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根据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细化和完善“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形成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统筹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的相关区域,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加速发展。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铜仁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建立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22、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强镇扩权。制定和实行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与邻省接壤的县市加速发展。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
24、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水利是支撑一个地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要按照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以微型水利工程为补充,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走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2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应用。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八、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开发之路,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26、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采取优惠政策,配置资源条件,以重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中央企业和省外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合作开发。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及工作方案,通过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规划、政策优先扶持和兼并重组、产能扩张、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一批上市公司。
2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制定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目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电力,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8、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9、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迅速扩大直接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对口帮扶城市以及苏州市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黔投资。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争取国家赋予我省“口岸签证权”,支持我省建立“综合保税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无水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和教育、科技、文化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外经贸规模。
30、下硬功夫改善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沉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缩短办事期限,节约时间成本。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定期曝光政府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事例,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建设“诚信贵州”、“法制贵州”。
九、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3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工程、城市优质基础教育拓展工程和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工程,按照新标准抓好一批试点县义务教育提高工作。坚持自办和引进名校办分校相结合,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城镇高中教育。在巩固、提高现有省属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扩大办学资源与教育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建适应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3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我省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广泛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33、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坚决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协调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整合计生、妇幼资源,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35、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围绕“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全面保护重要天然湿地,推进重要人工湿地建设。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培植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盘水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工作。以铝及铝工业、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一体化为重点,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37、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施清洁生产。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完善节能政策,健全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38、切实加强保护环境。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抓好气象预警工作,加快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9、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水利建设、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各类社会扶贫行动,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广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林下经济增收工程、生态扶贫产业建设工程,为稳定脱贫提供可靠的增收保障。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0、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促进就业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逐步形成城市平等就业的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1、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2、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43、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廉租房建设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4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搞好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进户率。
45、大力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2015年3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实现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46、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7、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增加公共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重大疾病防控,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48、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大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二、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领导作用。实现“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中央的精神与贵州的省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服务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实现发展中提升素质,鼓励闯、鼓励试、鼓励干,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干事识人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评优秀,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建设项目调查研究,多到条件差、矛盾多、发展难度大的地方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建立贯穿省、市、县、乡和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目标分解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执行文化,形成一抓到底、层层见效的工作链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意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立法、监督和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省情。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和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共同创造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52、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部署和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建立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为全面完成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实现赶超进位、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