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朋的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2 22:4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月朋的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月朋的文献综述》。

第一篇:王月朋的文献综述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第1页

文献综述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进程,劳动与劳动权、就业与就业权,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劳动安全卫生、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下岗人员的安置和生活保障,工资拖欠的法律制裁,未成年工和女工特权的特殊保护,都无时无刻地关系到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社会成员。这些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如何在发展经济中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劳动维权案件中怎样体现出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立法宗旨,如何实现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就业的法律原则,如何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等等,这些问题是劳动法律和劳动法学所必须关注和解决的。结合这些热点问题和法学家的各种观点,在此选取劳动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这一方面,笔者整理收集了最近相关的学术界文献资料,意在对该问题做一番有益探讨。

二、综述

(一)对劳动者权益的界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镇中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量过大,而且长期增长,远远超过了就业需求量,劳动就业压力非常大,并会长期存在。在这种形势下劳动者就业方面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直接使劳动者更加看重劳动机会,也间接导致了在劳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而放弃了合法权利的保护,这反而又放任了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使之有增无减。据统计,80%以上的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利造成的。可见在这种劳动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涉及劳动者不断增多的新趋势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问题,将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深的思考。

对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劳动法》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做了具体规定,包括:

1、平等就业权,包括平等就业权和自主择业权。

2、劳动报酬权。

3、劳动休息休假权。

4、劳动安全卫生权。

5、劳动者接受技能培训的权利。

6、劳动者社会保险方面权利。

7、劳动者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方面权利。

(二)学术界关于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各种观点

研究现状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一般认为,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用工制度逐渐从“固定工”过渡到“合同工”,1994年公布《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制度作了专章规定,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生活中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样式,《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的不完善之处也日益显现。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在招工时要求劳动者交纳押金或扣押证件,等等现象不断出现,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劳动合同争议急剧上升,劳动者权益受到极大损害。

有鉴于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把劳动合同法纳入立法规划,经过四次审议,广泛征求社会建议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于2008年1月1日实行。

第二,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为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在第一条中作了明确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学术界争论不止,焦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合同法是否偏袒地保护了劳动者单方利益,损害了用人单位方的利益,即所谓“单保护”和“双保护”之争。主要存在两类观点:

(1)认为劳动合同法只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而未顾及用人单位方的利益。此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宗旨中只提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相比劳动法关于劳

动合同一章的相关修改而言,很明显的加强了对劳动者方的保护。如此以来,可能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进一步加大了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用工责任,最终不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笔者则认为此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2)另一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虽然在表述上侧重对劳动者的保护,实质而言恰恰体现了双向保护的价值取向。

首先,劳动合同虽然具有民事合同的一般性质,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特殊性导致了劳动合同必然偏重保护劳动者的权利而限制过度的契约自由。其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即是利益矛盾双方,也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保护劳动者亦即保护了企业的劳动力资源,保障了企业的盈利。另外,高素质人员侵害企业利益的现象也只是个案,“强资本、弱劳工”依然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劳资格局。应该说,《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措施是适当的。相比较两种观点,笔者较为赞成第二种观点。

学术界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的各种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保护。从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学术界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较之前各种相关法律的保护力度会更大,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用人单位不得收押金,扣证件。

(2)试用期最长不超六个月,并进一步做细化规定。

(3)强制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加重其违法责任。

(4)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有特权。

(5)经济补偿金新规定。

(6)不缴保险可解除合同。

第二,保护力度不足的思考和改善。学术界在肯定劳动合同法新形势下对劳动者保护的积极方面,也就其颁布之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疑问,也对其不足与发展趋势做了有价值的探讨。

(1)不足方面的分析

首先,劳动者主体的界定不明,这样不利于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其次,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定义模糊、终止条件不明确并且缺乏可操作性,在执行的时候缺乏明确的界限。

最后,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试用期工资标准存在漏洞对劳动者不利。

(2)关于完善和实施的建议

学术界普遍认为,除了对相关条款在未来加以完善改进外,还应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中,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样,在现今的新形势下才能更加全面、积极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具体如下:

首先,引导用人单位积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其次,帮助劳动者学习了解《劳动合同法》。

最后,加强对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保障制度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三)关于研究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所涉及的层面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鉴于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效果来看,劳动合同法总体上对规范我国的劳动合同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学术界应就劳动者保护的层面,对该课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理论层面或应然层面。即分别从立法的背景,立法宗旨,规范内容,甚至通过对劳动合同法在劳动立法体系中的地位,等等方面研究探讨了该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总体认为,劳动合同法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规制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是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发展的重大突破。

第二,实践层面或实然层面。唯物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说,劳动合同法是否真正加强了对劳动者的保护,是否能促进劳资关系的稳定协调发展,根本上就是要看其在实践中的实际效果如何。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今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萧条,连中国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使得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无论是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还是劳动者的权益的维护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成为当今我国关注的焦点。

三、简要评述

劳动法合同法的实施是为更好保护劳动者权利的科学之举,是在现实情况下为更好的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明智之举。理由如下:

1、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进程来看,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借鉴国外优秀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基础上,四次审议,最终实行。无疑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

2、从劳动合同法本身来看,无论是立

法宗旨,还是具体的法律规范,都做了突破性调整,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劳动合同制度。

当前形势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是日益凸显的问题。完善劳动立法、改善劳动保障制度、加强劳动监管,有助于规范用工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参阅了中外法学家的著作之后,笔者认为各国都十分重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因此劳动保障制度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也是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

四、应当深入研讨的几个问题

1、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应当怎样权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

2、对于劳动保障制度的改善,应当怎样借鉴适合于我国国情且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别国经验?

3、对于加强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当怎样协调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管部门、劳动监督检查部门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刘文华.WTO与中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冲突与规避[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2] 张立兴.企业如何建立劳动法律关系[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3] 漆浩.打工族权益保护手册[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4] 沈同仙,杨海燕.中国公民的劳动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 贾俊玲.劳动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关怀.劳动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王益主.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吴文芳,韦祎.论劳动合同中的附随义务[J].法商研究,2006,(04).[9] 黄蕾.论我国劳动者人权的法律保障[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2).[10] 周顺东,丁春荣.新形势下劳动者就业权利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1] 张荣芳.略论劳动合同法存在的几个问题[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04).[12] 李广瑞.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伞[J].山东劳动保障,2008,(07).[13] 杜新年.劳动合同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与劳动法之比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0).[14] 王徽.“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J].人民政坛, 2008,(05).[15] 徐建宇.劳动权的位阶与权利冲突[J].浙江大学学报,2005,(02).[16] 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6.[17] 罗毓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18] 张涤会.派遣劳动者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

第二篇:王彦朋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名:王彦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3年01月06号

学历:大专

毕业学校: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政治面貌:团员

健康状况:良好

手机:***

求职意向:汽车维修工

主修课程:大学英语、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维护保养、汽车配件营销、汽车底盘

获奖情况:获得校级二等奖学金获“优秀班干部”称号 实践与学习:假期从事汽车修理工实践与学习、在富士康实习自我评价:热情努力、,有较强的与人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能自觉遵守纪律,专业基础扎实,上进心强

第三篇:王永辉-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前言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二、正文

(一)、“80后”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年龄增大并逐步返乡,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亿万农民工的主力。国务院政策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全国2亿农民工中,16岁~30岁的占61%,31岁~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成为主体[1],他们亦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或新型农民工等。和老一辈打工者相比,新生代务工群体年轻、有知识、有想法,他们持手机、爱上网,在城市生活中格外活跃。他们的形象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农民工的旧有认知,以往皮肤黝黑、粗手粗脚的农民工形象渐渐被越来越多的时尚农村青年所代替。实际上,他们中的多数人从离开学校后就进城务工了,基本没有务农经历,他们的农业和农村特征减少,城市特征明显增加。因此,有人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除了户籍以外已经没有了农民的影子,他们没有农业技能,更不希望回到农村[2]。具体来讲,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第二,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第三,生活目标明显转移 第四,生活方式差别显著; 第五,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二)“80后”农民工存在的问题.1)、资源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目标的实现,其中,激励机制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管理界如何对症下药,采取激励政策,需清楚了解激励对象的所想所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29亿人,其中男性占65.1%,女性占34.9%。在全国农民工中,年龄在16岁至30岁占61.6%,总数高达1.41亿。显然,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其成长环境与50、60、70后截然不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也

有着巨大的差异,在职场上也产生一系列问题。

第一,他们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把打工作为寻求进城的机遇和途径。简而言之,他们出来打工,根本就不想再回农村。第二,这批人都念过书,具有初中文化,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具有高中文化。因为有文化,再加上他们是在电视机、手机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知道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城市文明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到城里不管干什么都比在农村好,是他们比较坚定的信念。

第三,他们中的很多人是独生子女,有些就是上一代农民工在城里生的孩子。他们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概念。因此,他们在城里打工,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第四,他们心理平衡度较差,难以接受被歧视。新一代农民工受现代开放社会影响,已经具有了朴素的但有时又有些盲目的平等和民主观念,对城乡差距、一城两制现象不认同。他们要求和城里人一样平等就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甚至得到平等的政治权利。现在开始增多的劳资矛盾以及农民工维权的呼声和事件,与此不无关系。

第五,心身失范加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新旧价值的撞击,经济性功利的强化,人际交往尤其是上下级关系、商业客户关系的功利化特别凸显。很多人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势利、越来越拜金主义。因此,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管理需求的碰撞,必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双方均感到疑惑或是无所是从。因此,探寻适合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对策显得迫切且至关重要 2)、工发展新阶段的新问题 从农民工发展的进程看,我国已进入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取代老一代农民工的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对整个经济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新问题。限于篇幅,不能过多论及,下面提出其中几点与新生代农民工直接有关的问题。

(一)城乡都存在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从总体上看,不论城乡都还没有改变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充分就业仍是一个大难题。在城镇,常规的产业工人会有新的增加,但不能满足就业者的需求,而熟练和高技能的工人却严重缺乏。另一方面,一些苦、累、脏的行业和工种,不仅城市新成长的劳力少有问津,就是新生代农民工积极性也不高。在农村,由于大批知识青年“出走”,后继乏人;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只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这种“多去少回”的状况,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衰败”的迹象。

(二)农民工缺乏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据统计和推算,陕西省300多万人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为36.9%,有近63%的人急需进一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多数人只能从事低端行业。对他们而言,这是很不愿意又无可奈何的事,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深感难有出头,内心很是迷茫。

(三)农民工自主创业难度很大。不甘于继续当“贫二代”的新生代农民工,有的人进城后希望自主创业。但由于体制制约和本人创业能力等原因,有的根本进不了门,有的屡遭失败。

(四)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能尽快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但在严酷的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许多困惑。诸如:

——追求高与就职岗位低引起职业心理反差过大,使他们觉得无所适从。——收入低与城市消费高引起生活心理反差过大,使他们觉得难于在城市呆下去,而又不愿回农村,成为城市社会的边缘人。在困惑、迷茫和失望中,有的人能正确对待,顽强挺过;多数人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少数人染上了不良习惯,有的人甚至走上了犯罪的泥淖。除上述主要几点,新生代农民工遇到的问题还很多。由于青年人的特点,普遍存在情感、精神诉求和婚姻等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则是他们的主要弱点。更存在整个农民工维权的老大难问题。(三、解决措施

(一)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

具备就业所需的良好的职业技能,是新生代农民工安身立命之本。政府、社会和企业都要积极地为他们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条件。除已进行多年的“阳光培训”一类应继续坚持之外,更需在制度上加以完善。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新生劳动力的预备制的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陕西有的农村,过去曾实行过“3+1”的办法,也叫农村初中“戴帽子”,即在初中毕业后在原校再学习一年的技术课。这个办法后来在正规化的口号下废弃了。建议在“生源”较多的乡镇重拾这个办法并加以改进,还要把它列入义务教育的系列。农村初中毕业生,凡是没有升入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的,都到这种学校再免费学习一年到一年半。除了实用的政策和法律外,还要开设若干大类的技术课,如机电、建筑、餐饮服务、宾馆服务以及农业等等。这样,就可以在源头上普遍地抓好农村知青的职业技术教育。

农民工较多的城市,要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设置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构。应建立正规、固定、长期的教育基地,以技能“考级”为目标,对青年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其中,有的可以采用“夜校”的培训方式。对没有找到工作或暂时失业的,可实行“半工半读”。“半工”主要是参加城市公益性劳动,由政府发给生活补贴。

以上应纳入有关部门的行业规划和经费预算。因为,这不仅是关怀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应及时、果断地作出决策,尽快实施。

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企业或行业工会,也可以兴办文化技术夜校,提供免费或低费培训。经费由企业承担。一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论那一类培训,都要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继承和发扬老

(二)放宽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落户政策。

现在一些城市实行的“积分制”落户规定,门槛太高,对新生代农民工尤其不利。我们认为,在县城和镇,应基本放开户籍限制,进城镇满1年的农民工就应允许落户。在大中城市,凡高中(职中)毕业进城满3年、初中毕业进城满5

年,有胜任工作的专门技能和常年工作岗位的(不宜强求“稳定的劳动关系”),应该允许他们落户。在大城市,进城满8年的,应无条件允许他们落户。只要求农民工长期为城市效劳,却不给予市民资格,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三)多渠道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政府已明确把农民工列为各类保障房的受益对象,这是一个迟到的好政策。但由于保障房的覆盖率很低,仍须采取多种渠道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1、大力建造农民工公寓。

企业、社会和政府,都要积极行动,使得每一个农民工至少能住上有利于工

2、强制实行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和生活的集体宿舍,还应该有“夫妻房”。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农民工也要同国家正式职工一样,薪酬中应有住房补贴。建议政府作出强制性规定。这种补贴不直接发给个人。可以建立个人的住房基金(住房公积金)帐户,专项用于租房或买房。这种基金应该可以跨省市转移,也可以带回农村建房。应该把这看作是改革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收入比重的一项具体措施;还有利于促进住房建设、扩大内需。是一举多得的重大制度建设。

3、允许农民工组建住房合作社。

住房合作社在国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我国,由于“土地财政”等多种原因,一直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建议政府能网开一面,允许农民工组建住房合作社(建房合作社)。建房用地由政府提供。由政府提供的用地,改一次性收取出让金为逐年收“地租”。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还有利于抑制城市的房价。

(四)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工作的新机制

建立健全党政主导、相关部门和组织协作的社会化维权工作体制。按照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把农民工就业培训、收入增长、居住、就医、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条件改善,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农民工信息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和农民工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农民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程度,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地区之间农民工工作机构的协作机制,使之在劳务对接、权益维护、信息沟通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农民工维权中的作用。要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组建包括农民工的工会和青年团组织。加强乡镇(街道)工青妇组织同农民工的联系,以维权为重点,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五)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

加大对农民工的舆论宣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农民工所作的重大贡献,引导用工单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营造关心、尊重和爱护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保障农民工参与管

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逐步提高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各级党代会、人大和工青妇代表大会及企业职代会中的比例。

有关组织和单位要积极开展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业余生活。注意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开展社会关怀活动,帮助他们搞好自我管理、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耐挫能力,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婚姻问题,为他们组织开展交友联谊活动。

(六)进一步做好进城创业者跟踪服务。

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政府各有关部门,一是要具体了解创业者的情况和困难;二是要搞好服务,特别要创新服务的体制和机制;三是组织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组成的创业服务志愿团,为创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解决创业人员的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希望在税收减免及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在用工社保方面采取更为灵活的政策,以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

(七)积极创造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

市县和乡镇政府要象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好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工作。要看到和开辟一种前景,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见识”几年之后,回乡村发展,可能比留在城市更有前途。这里说的回乡村,包括县内的小城镇,包括创办非农产业。特别要把引导农民工回乡创办现代农业的规模经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三、小结。

争对以上的分析,我初步暂定一套对当代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方式。

1.领导者对新生代员工进行激励时,首要问题是自身要转变思维方式。1.1淡化等级观念。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突出特点是敏感而脆弱,管理者应树立起平等心态,改变高高在上的命令式领导方式,可采用商量方式去解决问题和布置任务。能够营造出彼此平等、宽松、的公司文化氛围。1.2抛开成见。尽管管理者对80后、90后员工已有许多成见,如不能吃苦、眼高手低、合作性差等。而新生代员工也有埋怨:为什么没遇到能懂我的上司。面对80后员工,管理者需要抛开成见与认知误区,用心去读懂新生代员工的真正需求,而不是一上来就把他们标签化。2.领导者在激励重点上,企业对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激励不再以金钱刺激为主,而是发展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综合激励模式。2.1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物质需要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要,是人们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企业可以尝试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激励对象传统意义上一般仅限定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但企业不妨采取此种形式用在普通员工身上,股份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股份的单位量,做到人人皆股这种方式可以迅速缓解员工流动率高、所有者责任缺位现象,减少员工的过客心理,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加牢固、更加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2.2、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普遍接受的文化程度较高,对期望价值的要求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要高。企业可以通过在制定宏观发展计划时带领员工作个人职业规划,根据每人的实际能力及潜力,量体裁衣。这无疑是新生代农民工感到自身受到重视,也体现的管理十分民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4-5.[2]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EB/OL].中国青少年研究网,2008-08-03.[3]谢小蓉,王征.广东新生代民工荒的根源与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8.[4]董碧水.务工青年的心声:我们不想再成为城市的过客[EB/OL].中国文明网,http://,2007-09-17.[5]刘成斌.生存理性及其更替——两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132.[6]农民工群体出现分化:新生代不想再是城市“过客”[EB/OL].中国新闻网,2007-09-17.[7]张玲.从“精英”到“大众”——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解读[J].大学生就业,2008,(4):24.[8]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4.[9]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7.[10]丁建定,孙键.从社会分层到社会冲突[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1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81.[12]胡冶岩.行为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91.^ [13]符平,2006a,《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第2期。

[14]符平,2006b,《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调研世界》第9期。[15]江立华等著,2008,《中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6]刘雅萍,2008,《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18] Granovetter, M.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6).[19]Sewell, William H.1992, “A Theory of Structure: Duality, Agency, and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8(1).王永辉 工商N081 2008451090635

第四篇:纪念白求恩教案-王朋勃

《纪念白求恩》教案

相公中学王朋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

2.提高学生议论文阅读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熟悉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目的,结合文章使学生掌握议论文文体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

2.掌握议论文三要素。

教学难点:

事实论据的论述和正反对比的作用。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影《白求恩大夫》片段。

二、解题,质疑: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标题提出疑问:

1.白求恩是谁?

2.为什么要纪念白求恩?

3.怎样纪念白求恩?

三、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教师点评,补充: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多伦多大学医科大学毕业,曾任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医师和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1936年德意志法西斯武装侵略西班牙时,他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晋察冀边区是我党新开辟的抗日根据地,战斗频繁,条件艰苦,医疗工作的任务很繁重。白求恩同志夜以继日的投身于为八路军伤病员医疗的工作中去。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同时为我党培养了大批医务工作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2.学生根据以上知识找出本文的论点,论据及论证结构、论证方法。教师点评,明确:本文的结构是由分到总,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完成练习册

第五篇:走访商学院王朋书记 通讯稿(推荐)

传承党建风范,迎接亚运风采

——记党建理论研究会走访优秀党员活动

文字:唐会芳(党研会)摄影:李水源(党研会)编辑:XXX

本站讯11月2日下午4点30分,广州大学党建理论研究会(以下简称党研会)走访小组在行政东楼四楼会议室走访了商学院党委书记王朋教授。王朋书记,博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自1991年起在广州大学任教,兼任广州大学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副主任、文化与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首先,我们针对商学院党委的一些工作情况、工作计划以及特色党日活动对王朋书记进行了访问。面对现今党员(老师)先进性逐渐淡化的现象,王朋书记强调的一点是做好本职工作,即教育科研工作,要求党员从本职工作开始树立先进的模范作用。与此同时,也要在积极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培养出党委的鲜明特色。在谈及开展有特色的党日活动时,王朋书记表示:“我们是积极地邀请家属参加并希望得到他们支持的,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个活动促进党员家庭的和谐。”书记诚恳而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时俱进的进取心以及以人为本、关爱他人的生活理念。其次,我们还与王书记探讨了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合格党员的一些标准。最后,王书记就如何看待2010年广州亚运给广州带来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先给我们分析了广州举办亚运会的深层含义,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亚运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更要看到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因此对于广州亚运,我们一定是全心全力支持的!”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走访,我们不仅对学院党委的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加深了对王朋书记的认识,充分感受到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相信大家的思想境界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并学会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重新规划自己以后的生活。请记住: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下载王月朋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月朋的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6王满朋学习心得2(精选合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为一名教龄27年的小学数学老师,从中师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伴随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每一次作业、每一回师生谈话成就了无数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

    王月 说课稿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说课人:王 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叫王月,是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政治教师。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程是《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我......

    王雷外文文献翻译

    三连杆铰接式机器手臂的设计控制和实施 毕业论文 提交 阿克伦大学研究生学院 申请学位 理学硕士 Donald R. Dentler II 2008.8月 摘要 在自动进行的最重复的和最复杂的任务......

    学习“271”高效课堂心得体会——王小朋大全

    学习“271”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政治教研组 王小朋 我校在8月10号至12号,聘请山东昌乐二中各位专家来我校进行“271”高效课堂培训,向我校教师介绍了“271”高效课堂经验。在三......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王学朋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年轻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确实受益匪浅,读了这本书,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断冲击着我的头脑,让我的思想在不断的撞击中......

    王月——师德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

    《俄狄浦斯王》文献综述(优秀范文五篇)

    关于《俄狄浦斯王》悲剧的文献综述 《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戏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它叙述了一个杀父娶母的曲折的故事,在希腊悲剧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一、 研究范围近两......

    后评估:文献综述(王萌)(大全五篇)

    后评估方法探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后评估方法研究多采用联合使用、优势互补的方式,并针对不同领域发展针对性方法,依照研究步骤,现状如下: (1)模块划分 后评估在强调实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