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区教育局调研总结

时间:2019-05-12 03:2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区教育局调研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区教育局调研总结》。

第一篇:营区教育局调研总结

迎区教育局调研总结

曹宝海

按学校统一安排在迎调研及准备工作中,我负责以下几项工作:

1、一楼大厅楼层分布图

2、印制会序安排表

3、准备会议发放的校报

4、小会议室迎检材料装订、摆放

5、协助校长制作汇报课件

6、多功能会议大厅布置、会标、音响设备

7、照相、摄像

8、功能室卫生及仪器器材整理

9、准备冰雪活动专题片

准备及调研过程中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表现突出的有以下人员:

单瑞宏、蔡清阳、李景华、尤宏颖、宁雨霞、吴晓辉、包轶娜、关璐、霍淑英。

单瑞红主任在多功能会议厅的准备工作中积极主动,准备到位,使会议期间灯光音响没有出现问题,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制作冰雪专题片及帮助校长制作汇报课件过程中加班加点,几宿没有睡觉。最让人感动的是十三日晚上发现学校的像机出现了问题,单主任二话没说从朋友借来了相机,保证了活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蔡清阳主任得知程明忙的不可开交,实在没有时间制作楼层分布导示牌,就主动要求承担任务。蔡主任、尤主任、李主任、宁主任在送交材料、协助装订、摆放等准备工作中都是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宁玉霞主任得知吴晓辉老师去市里参加活动,主动要求承担二楼综合实践活动室的整理、清扫任务。

包轶娜、关璐老师积极主动帮助打扫、整理二楼综合实践活动室及四楼电子备课室、微机教室卫生。

霍淑英带领本班学生及时打扫整理多功能大厅卫生。

由于以上老师的努力,给来客留下了干净整洁的印象。以上老师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认为小中见大,因为它们都是积极主动的。

由我负责的工作基本上完成了,反思一下,问题也不少。

1、工作还不够细致。比如:下发的会序表,表中的字有的居上,有的居下,当然居中最好。是我的责任。

2、“日事日毕、日清月结”的工作方法落实得不好。例如:冰雪活动专题片应该是假期完成的事情,结果拖到了现在,弄得很忙碌,片中也有一些问题来不及修改。是我督促不力。

3、任务完成不彻底。例如:二楼综合实践活动室扫除了,结果讲台留了死角。

总体感受:此次调研不亚于一次大检查,因为准备充分,因为通力协作,总体效果非常好。我这出现的小问题没有影响到大局,这次

活动为以后迎检也积累了经验,类似的问题我想不会再出现。

第二篇:营区内务讲话稿(推荐)

在民警营区规范化建设专题会议上的

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召开民警营区规范化建设专题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强监狱民警营区的规范化建设,使此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打造监狱工作的亮点,惠及广大民警的切身利益。

9月7日、8日,政治部主任工作会议,就第四季度的政治工作作出了具体的安排,我们单位是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制定了《警营文化、警务管理、五小工程建设工作的试点方案》,10月26日召开党委会,就如何配置民警营区物品召开了专题会议,并拿出资金,为民警宿舍购置衣柜、电视、饮水机等公共物品,同时还为民警个人购置了军用被、枕头、碗、洗漱用具、亲情寄语卡等物品,还制作了60幅警言警句,悬挂在民警营区的走廊,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这是为改善民警营区建设投资最大的一次,充分体现了党委对民警关心与体贴。下面就如何做好民警营区规范化建设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充分认识抓好民警营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上级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民警营区内务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党委高度重视,经过认真的摸底,下大决心为民警购置配备生活物品,这是稳定民警队伍、凝聚警心、提高战斗力的具体举措,这一点请各位领导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抓好民警营区建设十分必要,可以解决民警在监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下班后洗个热水澡,泡杯热茶,食堂清洁卫生,饭菜可口,让民警在紧张的监管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的环境,这对释放工作压力、缓解烦躁心情都是有益处的,这也是关心爱护民警的具体体现。上级将对此项工作在这个月中旬进行专项的检查,为民警购置了大量的物品需要发放到每间宿舍,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各监区回去后一定要抓紧时间去落实具体的工作。

一、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持之以恒。

针对民警营区内务管理工作,制定《民警营区内务管理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民警营区内务的第一责任人为各单位的支部书记。通过这次科级竞争干部上岗和人事调整,配齐配强了各单位班子,监狱十个支部,七位是这次竞争上岗的支部书记,三位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支部书记,希望在民警营区内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中以及在今后的各项工作当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单位必须根据民警营区内务管理考核实施办法,拿出非常具体的实施细则,采取非常严格的办法措施,使每一件物品、每一个方落落实到每一位民警来管理,做到内务整洁规范,环境卫生优美,物品不丢失不损坏,并长期保持,持之以恒。

三、打造工作亮点,创造精品工程,惠及民警利益,彰显监狱力量。

在财力十分紧张而又艰难的情况之下,不惜拿出资金购置和整修营区设施,为的是使民警有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生活条件,体现以人为本,关心和爱护我们民警。要做——我们就要争取做的更好,但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在坐各位,要树立起高度事业感、责任感、紧迫感,不推卸、不妥协、不懈怠,把每一项工作做的认真、做的扎实、打造亮点、做出精品。我们以前所做的一些工作,如亮化、美化、工业化、网络信息化等工程都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好评。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和艰巨。比如营区的绿化,我们也要不惜一切代价将环境进行彻底整治。大兴植树造林,种花养草,美化监狱环境。话说“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何况我们占天时地利与人和,希望会有更多的企业家来投资合作,促进我们单位稳定与发展。

四、加强警队建设,强化警务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民警营区内务规范化建设要与司法部提出的“规范化管理年”活动要求和加强警务管理、进一步推进警队正规化建设等工作实际相结合,开展对《人民警察警务管理规定》、《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人民警察营区内务管理规定》和人民警察礼仪知识的学习活动。

警务管理工作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警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组织民警对《人民警察警务管理规定》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建立起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培养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同时,增强警队的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纪律性、保持警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要求民警进一步加深对《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的学习,深入领会和落实,保持良好的警容警姿,讲究文明礼貌,注意日常礼仪,树立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从我们规范民警营区内务管理着手,增强民警对职业的认知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努力做到同行不小看,自己不低看,社会不另看,重塑新时期人民警察良好形象。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三篇: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县乡村、工矿企业和学校,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职业教育发展概况。我市职业教育自开始创办至今已近30个春秋,发展历程波折起浮,曾有过“全国职业教育一面旗帜”的辉煌,有过“几近低谷”的尴尬,也有过“脚踩就业和升学两只船”的困惑。近几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势头,不少方面还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我市共有职业院校72(技工院校21所)所,其中公办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47所;民办高职院校2所、中职20所。初步形成了以5所高职院校为龙头,67所中职学校为主体,168所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全市中、高职招生规模达到1.43万人,在校生达到4.81万人。骨干院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得到加强,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院校13所、省级重点职业院校11所,省级教学示范学校7所;拥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专业38个。职业中专的机电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市技术学院的数控与机加工、机修钳加工等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各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路子,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十五”期间,各类职业院校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合格毕业生达到25万多人,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350万人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职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距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距群众的教育需求仍有较大差距。职业教育整体上仍然处在“蹒跚行进、奋力爬坡”的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扰,多年存在的“三难”现象仍然突出:职业教育招生难、职业学校办学难、培养学生就业难。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三难”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六个不适应”。

(一)认识不适应形势。当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首要的是各个层面的认识滞后、观念陈旧。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事关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战略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就业压力以及偏面的人才观、择业观影响,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仍然存有偏见。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从政府层面看,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认清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看到技能人才不足的矛盾,没有看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有的认为职业教育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不愿在这方面费力气;很多地方重眼前利益、轻人才培养,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有的县市区政府至今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从学生家长来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跳农门”、读书就是为了上大学。加之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部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致使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职校低人一等,让孩子上职校成了“无奈”的选择。从企业来看,很多企业经营者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工厂就是工厂,扯不到一块去”,致使“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和学校缺乏沟通、没有配合。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的社会意识尚未真正形成,观念更新的任务还相当繁重。

(二)规模不适应需求。与我市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明显偏小。据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市技能人才需求量(新增)38.4万人,年均7.6万人左右。而2006年全市高、中等职业院校年培养能力仅有1.43万人,有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在校生不足百人,办学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应当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我们在这方面差距更大,多年来我市职普比一直在20-40%之间徘徊,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5万人,职普比例只有26%,明显低于我省多数地市,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12个百分点。

(三)条件不适应办学。发展职业教育需要财力作支撑。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学校的创建、实训基地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目前我市职业教育的投入水平不高,现有投入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大部分县市区没有兑现;每年每班农村4000元、城市5000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经费,普遍没有达到。2006年,我市预算内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费为6920万元,仅占高中阶段经费总支出的22.9%,与我省先进市相比差距甚远。由于投入不足,直接制约了办学条件的改善。从学校办学设施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占地面积不足80亩,校均建筑面积不足1.5万平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大多数职校办学条件简陋,学校缺少基本的实验、实习场所和设备。市第一职业中专占地只有30多亩,在校生1500多人,生均占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生均占地18平方米的标准。从实习实训条件看,1/5的职业学校没有专业实习实训场所。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生均仪器设备总值最低应为3000元,而目前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仪器设备总值仅为2001元。从师资力量看,我市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编制是几年前核定的,随着近年来职校规模扩大和在校生的增加,专任教师总体数量明显偏少,专业水平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象兖州职业中专这样的省重点职业学校,竟有20多位体育教师改教专业课。再就是非教学人员过多,比例严重失调,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5.3%。在职业技术学院,二者的比例竟然达到1∶1。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高薪聘请校外技能型专家任教,难以保证教学时间和质量。“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匮乏,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3.9%,明显低于全省30.1%的平均水平。

(四)专业不适应市场。由于我市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侧重于升学(对口高职)或域外就业,和我市产业发展联系不紧,“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学校不是瞄准市场设置专业,而是依据现有师资确定专业,这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一是为农服务“脱节”。据劳动部门预测,到“十一五”末,我市第一产业各类技能人才总量应达到2.46万人,纯增量应达到1.88万人,年均应培养3700多人。而我市职业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年招生仅有80人,缺口高达46倍。另据调查,我市中职毕业生回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毕业生总数的5%。现在农民迫切需要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但如何发挥职业教育在农业技术中的作用,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二是为工服务“脱节”。从五大产业集群技能人才供求关系看,一般来说,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余有缺、供求之间适当不平衡是正常的。但我市的情况是,这种供求双方基本上处于无引导、无组织的自发状态,反映了我市职业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明显不衔接。三是为三产服务“脱节”。据统计,我市各类职业学校为第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只有商贸类的市场营销、餐饮两个专业,年培养能力不足500人。我市已确定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明确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四大重点产业,据测算,“十一五”末我市服务业中的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社区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以及饮食服务等传统服务行业,共需要各类技能人才总量应达到20万人,纯增量应达到16.8万人,年均需求量为3.4万人。从目前状况看,我市根本无力培养。以旅游业为例,我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对密集的景点景区,但全市竟然没有一个学校设置旅游或导游专业。实践证明,不与当地经济挂钩,职业教育不可能发展壮大;脱离现实经济生活和产业需求,职业教育肯定做不大,走不快、也走不远。

(五)政策不适应就业。我市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尚不能成为促进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我市各类经济组织中,普遍没有真正建立起技能人才从培养、使用到管理的规定和制度,技术岗位只有27%的人持证上岗,远没有达到全员持证上岗的要求。由于缺乏鼓励在本地就业的政策,目前我市一方面缺少大量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相当一部分职校毕业生大量流向沿海和发达地区。金乡县职业中专,每年的毕业生全部流向长三角地区;职业中专数年来每年80%以上的毕业生到无锡、昆山、青岛等地就业。调研发现,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域外就业率高达60%。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市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的技能人才,却走出去就业;而我市的一些企业又要拿出必要的成本,从外地引进技能人才。这“一出一进”背后,意味着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和人才成本的双重投入,确实值得深思。

(六)体制不适应统筹。我市中职学校隶属教育部门的有32所,其余15所则分别隶属于劳动、卫生、建设等部门。多头管理体制导致缺乏统筹协调、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表现为结构失调、资源不足、投入浪费等。各部门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各有权限,难免有部门利益、各自立场和自我保护倾向,因而出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难以互认、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难以融通、课程内容难以衔接、职业学校资源和社会企业培训机构的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显然,如果不能对职业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构建起大职教格局,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受到很大制约。

三、对策建议。综合分析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应确立以下基本思路: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围绕建设新的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寻求新突破,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着力建构立足经济、面向社会、服务各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在整体工作摆布上,应做到“三增”、“三创”、“三强化”。

(一)“三增”:就是增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增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既是较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又是人口资源大市,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把发展由依靠资源优势为主,转变到依靠人才、技术和劳动者素质为主上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可以肯定地说,我市成为人力资源强市之时,就是我市经济腾飞之日。因此,必须从战略和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职业教育,打破“就教育论教育”、“为抓职教而抓职教”的封闭狭隘的思维方式,纠正各种忽视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破除各种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经济、抓民生”的观念,强化抓职教就是“打基础、谋长远、创优势”的意识,真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的总体规划,做到工作上优先研究、发展上优先安排、政策上优先落实。其次,要广开渠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认真落实政策,保证职业教育的财政性拨款。市、县两级政府都应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骨干示范学校建设、师资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和农村职业学校建设。支持鼓励新建或扩建职业学校,借鉴外地的经验,凡新建职业学校,市政府可一次性提供启动资金100万元;扩建职业学校,提供启动资金50万元;创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市政府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县级政府予以配套。改革财政投入制度,建立按生均培养经费拨款的新机制,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投入不低于普通高中的水平。拓宽职教经费筹措渠道,市、县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费及扶贫资金中,应安排一定比例(10-20%)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应安排不低于5%的资金作为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建设经费。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按照2.5%足额提取职工培训经费,列入企业成本费用。第三,动员各种力量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国家提出“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对我市来说任务相当艰巨,扩大职业教育培养能力是当务之急。市县两级都要加大职业学校建设力度,在全市大力实施“2531”工程,确保2010年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完善一所高标准的职教中心,“达到占地2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在校生3000人以上、实习实训设备1000万元以上”的要求。要改革职业学校招生办法,在计划指导下尽量放权给职业学校,让其自主考试、自主招生。要挖掘办学潜力,改变传统的正规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式,将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生源空间,通过政策引导,让最应成为职业教育对象的中考高考落榜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民等群体,能够“无门槛”或“低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达到“让最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到最需要生源的职业学校培训”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二)“三创”:就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创新用工就业制度。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方面,重点是突破体制性障碍。除劳动部门举办的技工学校外,其他行业企业所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层次的资源整合,切实改变目前多头办学、分散管理、资源浪费的状况。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构建“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政府在重点办好一批骨干示范院校的同时,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各种形式的民间职业教育机构发展;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一些职业教育特别是培训机构直接进入市场;要制定专门政策,引导企业强化职业培训,明文规定“办企必联校,建企先选校”,即凡在职职工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的企业,均应建立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者委托一所职业学校承担企业培训任务;凡不足3000人规模的新建企业应事先选择合作的职业学校。积极推进多形式合作办学,支持成立以骨干院校为龙头、若干学校和效益好的企业为依托的职教集团;实施“名牌带动”,积极创建“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名牌基地”,走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的发展之路;以争创“全国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全国千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为抓手,实现我市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当前,要突出办好市区三所高职院校,按照“保持优势、突出特色、适度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合理定位,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办强办大“龙头”,发挥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重点是强化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紧紧围绕我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先定专业、后聘教师”。我们通过调查认为,今后五年我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当重点建设培育8类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即机械加工、煤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服装、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围绕这8类基地建设,重点培育80个骨干示范专业,力争30个专业进入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序列,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做到长短结合,以“长”促稳、以“短”促活,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创新用工就业制度方面,重点是推行职工持证上岗。要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职工进入企业之前的必经之路,以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鼓励企业在本地职业院校中进行招工,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尽可能在当地就业,推进“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共建共赢。认真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进行纠正并依法给予处罚。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培训制度、学历文凭和职业能力并重的用人制度,经人事、教育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不受工作年限限制,可直接申请参加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考试。

(三)“三强化”:就是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差已成为困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就没出路。建议今后市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重点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可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即县市区和学校先拿出资金购买设备、建设基地,然后由市财政奖励其价值的2/3,直到该校实训基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为止。同时,应当明确规定,新建职业学校,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必须达到设置标准,否则不予审批;现有职业院校,凡实习实训条件不达标的,原则上不审批新的基建项目。要探索实习实训的新路子,在全市职业学校推行“顶岗实习”模式,并使之制度化。“最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线上、最新的农业技术在大田里”,因此,要想让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管打实用”,就必须让学生走进工厂车间、走向田间地头。要深入探索“企校合作、村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在全市开展“一企联一校,一村联一校”试点工作。同时,设立“市职业教育年会”,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做到“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使之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走向社会的平台。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认定一批以校长为主的职教专家队伍,打造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导团队;培养认定一批专业带头人,打造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认定一批骨干教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力争“十一五”末,全市“双师型”教师要占到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要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全面实施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教师职务聘约管理制度,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启动师资培训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对专业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改革职业院校用人制度,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技能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人事部门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聘用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对学校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待遇。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尽快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管理全市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其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依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建立职业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职业教育列入政府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网络人才信息公布制度,搭建全市统一的人才供需“平台”,促进各企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的信息共享。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倡树正确的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崇尚技能、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教育局关工委调研方案

教育局关工委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

体质健康专题调研的方案

(2014年5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上级关工委开展调研的有关要求,局关工委决定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活动,以全面了解我市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调研目的

一是促进各级党委、政府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增强青少年体质纳入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配齐体育卫生设施,配足体育教师,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加强体育师资建设,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通过调研,呼吁全社会和学生家长同时行动起来,同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一道共同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的体魄,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其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之才。

二、调研课题的承担机构

本次调研由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实施,各学校关工委组织具体负责实施普查和填报基础数据工作。本次调研分测试组和问卷调查组两个小组,测试组主要负责对反映学生体质状况的指标进行现场测试,作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整理;问卷调查组主要负责对体育课程开设、体育设施、学生运动锻炼及休息睡眠、学生营养及体育卫生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了解、实地查看等,并负责汇总整理好问卷调查等基础记录。

三、调研课题主要内容

1、对学生体质状况的指标(身高、体重、速度、力量、肺活量等)进行测试。详细的项目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和中小学评分表(标准)。

2、对本学校体育教师配备及体育课程开设进行问卷调查。

3、对本学校体育运动设施状况及体育经费投入进行问卷调查。

4、对学生运动锻炼及休息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5、对学生营养及体育卫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研对象范围 全市各学校全体学生。

五、调研方式和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测试、座谈了解、实地查看等方式方法,主要偏重于前两个方面。调查问卷环节由各学校关工委组织具体负责。现场测试环节由学校关工委组织协调学校体育组教师参照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选择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进行测试。要求在调查问卷和现场测试环节过程中,各学校都要在每一个年级中至少抽样一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请注意,抽样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群体为同一个班级),调查和测试结束后,请各学校关工委组织负责将调查问卷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统计表》收齐并一并上报到教育局关工委办公室。由局关工委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市关工委。

六、调研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设计调查表格,组织普查。(5月-6月)

根据调研内容,设计调查表格,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如实认真的测试。

第二阶段:进行基础数据填报(7月)

填写、上报、回收调查问卷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统计表》,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阶段:汇总分析,形成报告阶段(8月—9月)

调研完成后,对调研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撰写调研报告。附件:

附件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附件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 附件三:《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附件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统计表》

第五篇:教育局职业教育调研报告

职业教育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级关注的“焦点”。最近,市委政研室会同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县乡村、工矿企业和学校,走访座谈、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全市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国家

三、对策建议。综合分析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困难和问题,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发展应确立以下基本思路:坚持“大力发展”的方针,围绕建设新的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寻求新突破,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着力建构立足经济、面向社会、服务各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新格局。按照这一思路,在整体工作摆布上,应做到“三增”、“三创”、“三强化”。

(一)“三增”:就是增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加职业教育投入,增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既是较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又是人口资源大市,推进经济战略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区域竞争力,必须把发展由依靠资源优势为主,转变到依靠人才、技术和劳动者素质为主上来,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可以肯定地说,我市成为人力资源工资考试、自主招生。要挖掘办学潜力,改变传统的正规学历教育的思维定式,将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生源空间,通过政策引导,让最应成为职业教育对象的中考高考落榜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民等群体,能够“无门槛”或“低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达到“让最需要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到最需要生源的职业学校培训”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二)“三创”:就是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创新用工就业制度。创新教育发展模式方面,重点是突破体制性障碍。除劳动部门举办的技工学校外,其他行业企业所办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均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层次的资源整合,切实改变目前多头办学、分散管理、资源浪费的状况。积极创新办学体制,构建“政府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政府在重点办好一批骨干示范院校的同时,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各种形式的民间职业教育机构发展;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一些职业教育特别是培训机构直接进入市场;要制定专门政策,引导企业强化职业培训,明文规定“办企必联校,建企先选校”,即凡在职职工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的企业,均应建立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或者委托一所职业学校承担企业培训任务;凡不足3000人规模的新建企业应事先选择合作的职业学校。积极推进多形式合作办学,支持成立以骨干院校为龙头、若干学校和效益好的企业为依托的职教集团;实施“名牌带动”,积极创建“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名牌基地”,走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的发展之路;以争创“全国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全国千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为抓手,实现我市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当前,要突出办好市区三所高职院校,按照“保持优势、突出特色、适度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合理定位,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办强办大“龙头”,发挥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创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重点是强化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紧紧围绕我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先定专业、后聘教师”。我们通过调查认为,今后五年我市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应当重点建设培育8类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即机械加工、煤化工、医药食品、纺织服装、商贸流通、旅游服务、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围绕这8类基地建设,重点培育80个骨干示范专业,力争30个专业进入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序列,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做到长短结合,以“长”促稳、以“短”促活,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创新用工就业制度方面,重点是推行职工持证上岗。要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职工进入企业之前的必经之路,以此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鼓励企业在本地职业院校中进行招工,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尽可能在当地就业,推进“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共建共赢。认真落实《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进行纠正并依法给予处罚。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培训制度、学历文凭和职业能力并重的用人制度,经人事、教育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不受工作年限限制,可直接申请参加专业技术从业资格考试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三)“三强化”:就是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差已成为困扰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就没出路。建议今后市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重点用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可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即县市区和学校先拿出资金购买设备、建设基地,然后由市财政奖励其价值的2/3,直到该校实训基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为止。同时,应当明确规定,新建职业学校,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必须达到设置标准,否则不予审批;现有职业院校,凡实习实训条件不达标的,原则上不审批新的基建项目。要探索实习实训的新路子,在全市职业学校推行“顶岗实习”模式,并使之制度化。“最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线上、最新的农业技术在大田里”,因此,要想让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管打实用”,就必须让学生走进工厂车间、走向田间地头。要深入探索“企校合作、村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在全市开展“一企联一校,一村联一校”试点工作。同时,设立“市职业教育年会”,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做到“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使之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展示能力的舞台、走向社会的平台。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认定一批以校长为主的职教专家队伍,打造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导团队;培养认定一批专业带头人,打造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认定一批骨干教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力争“十一五”末,全市“双师型”教师要占到专业教师总数的60%以上。要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全面实施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教师职务聘约管理制度,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启动师资培训工程,安排专项资金,对专业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改革职业院校用人制度,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技能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人事部门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的聘用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对学校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可以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待遇。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组织领导。尽快成立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职业教育综合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管理全市职业教育。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其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依法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建立职业教育考核评估机制,把职业教育列入政府考核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网络人才信息公布制度,搭建全市统一的人才供需“平台”,促进各企事业单位与职业院校的信息共享。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倡树正确的求学观、择业观和人才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崇尚技能、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下载营区教育局调研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区教育局调研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局美术调研小结

    教育局美术调研小结 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在教育局领导们的带领下,来自不同兄弟学校的相关学科负责人到××小学和××小学开展教育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由××老......

    教育局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教育局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教育局李局长、孟局长好!学区各位领导好! 非常感谢局领导亲临我校指导工作!我谨就四年工作回顾、我的个人工作、三年工作目标和工作中的难处和困惑四个......

    教育局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关于教育脱贫攻坚的实践和思考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积极履行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职责,既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也是“扶贫先扶智”,阻......

    教育局妇女儿童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上级指导下,县教育局采取措施,认真落实“两法”和“两规划”,在妇女儿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0所,其中教师进修......

    XXX教育局电子政务调研汇报材料

    XXX教育局 电子政务工作调研汇报材料近年来,XXX教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府办公室的关心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着提......

    教育局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教育局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力唱响“引领,服务,创新,提质”的机关建设主旋律,以创建“五......

    教育局年检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在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通力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我校的成人学历教育、会计培训等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展开,现将这一年工作总......

    消防大队:员工培训“热”营区

    消防大队:员工培训“热”营区 进入4月份以来,消防大队以“春季岗位练兵活动”为工作重点,以强化全员培训,夯实培训基础为纽带,狠抓员工培训,创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机制,优化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