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新的体会

时间:2019-05-12 03:4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语文新的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语文新的体会》。

第一篇:大语文新的体会

让语文回家

——解读乐陵实验小学语文大课堂

王娜杨盘小学

俗话说:“墙内开花墙外香”,地处鲁西北欠发达地区的乐陵县实验小学,自2005年以来,开展语文大课堂教学实验,把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目标、大课程、大教材、大课堂体系,使语文教育走向朴实、简约,回归生活。而作为乐陵本土刚参加工作的一员,很荣幸参加这次的大语文培训,以下就是我的几点感触。

一、改革愿景——让语文回家

李升勇校长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始终是同祖国语言和文学创作的特点相伴而生的。汉语言及文字的突出特点是形象表意。中国古典文学的突出特点是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乐府,不仅充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还合辙押韵,语言美、节奏美、形象美、琅琅上口,极易背诵。扎根汉语言和文学创作土壤的传统语文教育,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了许多精华。表现在:

(一)以典型范文为基本教材和主要学习内容。中国历代语文教材,特别是蒙养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语文教材,都是经典范文。《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的许多名篇被选入教材。

(二)以熟读和背诵为基本学习途径。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读书有声,抑扬顿挫书声朗朗。

(三)以学习者自悟为主。正如刘勰所说:“披文以如情”,“披情以入境”,体味感悟,出乎意外。

(四)教学以点拨为主。从孔子的“杏坛”、齐国的“稷下学宫”到南北朝的“书院”,以及遍布乡里的私塾,其语文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同读、共同讨论问题,辅以点拨,主要让学生自己感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概括了古代语文教育传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让语文回家,意味着让语文教育反扑归真。“反朴”即让语文教育返回到语文固有的面目上来,“归真”,即让语文教育归到固有的规律

上来。以此为“原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而不是“离经叛道”、“离家出走”。

二、上下求索——走“回家”之路

语文改革总的路径是:以语文“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拓宽课程范畴,拓展教材内容,扩大课堂范围,使课程与课堂有效结合;引领学生鉴赏各种文体,用生活诠释文本,用文本提升生活,使文本与生活有效结合;引领学生观察生活、自主写作,使语文教育走向朴实、简约,让教育回归于生活。

(一)构建大课程体系

将学生生活的所有空间都变成教育的空间,将教材定位为:文本+生活;将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整理形成三大课程体系:1.基础性课程:包括字、词、句、诗文经典、朗读;2.文本性课程: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大系列;3.实践性课程:经过开发、实践之后进行筛选、合并,确立了20种实践性课型,分别是观察课、朗读课、时政课、礼仪课、民俗课、名画课、名曲课、戏曲课、影视课、经典课、历史课、地理课、规划课、科普课、体能课、家政课、棋艺课、文学课、特长课、书法课。

各种课程协调统一,课内与课外结合,自主与合作学习结合,积累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结合。

(二)拓展教材内容

将教材向其他学科内容延伸,向参考资料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学生的生活延伸。用文本拓展生活,用生活诠释文本。把教材分为文字版、电子版和生活版三种形式。文字版教材又包含生字、成语、名言警句、文本阅读、美文背诵、经典诗词等内容。其中文本阅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选自全国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另一部分选自选自各种书籍报刊中的精美时文。

(三)拓宽课堂范围

将“书本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将“学校课堂”变为“学校—家庭—社会”多方位的课堂。凡是生活所能触及的空间都是课堂。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与灌输,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地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共同分享智慧。

如对成语的学习与积累,课堂上只是展示,更多的学习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二年级的一个孩子学习了“人山人海”这个成语后,在跟

着妈妈去逛刚开业的超市时,自己悟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回来在日记本上写下“超市内人山人海,非常热闹”的句子;有个孩子学习了“不出所料”之后,自己在阅读中进一步领悟到成语的含义,就到学校告诉老师:“我昨天看一本故事书,猜到后来可能是怎么的结局,结果不出我所料„„”

三、三大“拐点”——为“回家”护航

“拐点”乃探求路上的关键点,最能引发量变到质变的要害部位,抓住它,突破它,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乐陵实验小学的语文大课堂改革,选准并较好地突破了三大“拐点”。

(一)周目标导航

乐陵实验小学的改革,首先在学习、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发现了课程标准的缺陷,认为知识、能力目标中缺少了兴趣的提法。如果只有知识和能力,而没有兴趣,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过程、方法目标中缺少了习惯的培养,因为学习成长是一个艰苦缓慢的过程,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的结果是良好习惯的形成。如果不能内化成习惯,再好的方法也只是工具,永远也不能变成品质,无法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过程体系,不是专指教材中存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是要求教师在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待学习、事物、生活、自然、人生的态度与情感,最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完善了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目标实施重心上移,由课堂目标上移到周目标,即把整个小学阶段的内容,分别分解到每个年级,然后分解到每个学期,再分解到每周,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具体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把学期的总目标分解到周,按照基础性课程、文本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具体落实各项学习目标。积累性课程如字词、成语、经典等,由小组负责过关检测,班级负责展示性检测或抽查。文本性课程分课内和课外两种情况,一个学期每组主要精读两篇,然后依次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实践性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课前收集资料(观察),课堂展示成果。

(二)前置性学习

周目标的确立,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必须自主独立地去面对一切,什么时间学,怎样学,学多少,都由学生自主决定,不受教科书和课堂的限

制。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进行前置性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是随机的,思想是多元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个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前置性学习,包括拓展阅读,搜集相关资料;标画字词,准备检测内容;分析文本,梳理多元话题;联系实际,预设流程和问题;整体把握,预设语言和升华。另外,文本是固化的生活,所表达的多是成年人的观点,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老师就要提前找到文本与生活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老师还要明确阅读要求,预设学生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等。

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则依据周目标要求,采用三步阅读法(第一,用生活解读文本,再现文本生活原景;第二、用文本拓展生活,学习积累文中的知识;第三、让文本服务生活,体会作者态度与情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分层次完成任务。

(三)学习型组织

如何监督、保证前置性学习的效果,仅凭教师一人是很难完成检查和指导的任务,尤其是当前班额远远超出常规(甚至是90多人的超大班额)的情况下,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教育势能场,就成为乐陵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大课堂”改革的关键。

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将个性不同、情感各异、知识水平和文化积淀各不相同的四个学生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明确分工又团结合作的集体。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组合作。我们以往所见到的小组合作通常是为了解决老师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的临时合作交流,这种合作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人员是流动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缺少实效。而乐陵实验小学的学习型组织,则是有目的、有预设的、有精心准备的一种组织,目标性强,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完成周目标的学习要求,并要将前置性学习的成果拿到课堂上来展示;成员也是固定的,分工明确,有首席发言人,有补充者、质疑者和记录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学习型组织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有自己的组织名称,有自己的组约、组训、主旨,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另外,他们还有自己的组织文化、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学习文化等。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效保证了前置性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加强同伴之间的互助与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语文“回家”——让教师上路

传统的课堂多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是教师将自己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这看似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实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严重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乐陵实验小学的大课堂改革,通过周目标导航,以前置性学习为基础,以学习型组织为保证,以课堂栏目展示为途径,真正让课堂教学回归到学生主体,这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历经3年多的改革之路,乐陵实验小学的老师们经历了“深怀疑虑——半信半疑——深信不疑”的心路历程。教材的外延和内涵,等于生活的外延和内涵。我开始走进学生,走向生活,不再满足于只作教书匠„„

2011.12.19

第二篇:学语文体会

我也谈学语文

阅读理解、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大头,而且拉分、波动幅度很大。

同样的水平、同样的题目,也可能相差好几分,胡乱写一通对付对付,跟静下心来认真抒写胸臆,得分绝对不一样。态度很重要。

不瞒你说,偶上中学那会(现在已上大三了),学得最好的、最得意的就是语文了。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两篇作文,结果两篇都被选作做范文,还拿去别的班读了,偶至今仍感自豪。

说说语文的学习心得吧,也许没有教育家的那些宏伟理论,但都是真实感受。

最重要的,你要喜欢它。我天生就喜欢语文,喜欢读,喜欢看,小学的课文大部分都能背诵下来,现在都还能背下来入门的“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日月水火......”。如果你有兴趣,就把兴趣发扬光大;如果你没兴趣,就试着喜欢它,主动去接受它,千万不要有压力,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去藐视它,不过一个小泥丸而已。

专门说说“阅读”和“写作”:

这两项其实相通,都和你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和由此产生的纯熟语感有密切关系。我上中学那会儿,早读课都会选一些好文章读,认真地读,陶醉地读,感觉不是任务反而是一种享受......(如果你对语言达到这种热爱,语文成绩想不提高都难)......好文章不止一遍地读,包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培养语感,对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非常有帮助。

(1)阅读理解不过是对文章主旨、细节等的理解,没什么怕人的。可先把题目快速浏览一遍,看看问题问的是哪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再把文章大体通读一遍,粗略把握文章的内容。最后结合题目、对照课文(上下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2)记住作文千万不要为写作而写作,更不要为凑字数而写作,那样写出来的作文不过是干瘪瘪的拼凑...要做到主动流露、真情书写...拿到题目,先不要着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对这个题目,我有没有什么感触要抒发,我有没有什么真情要流露,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有时可由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引出主题,可由一句名言点出主旨,可穿插抒情、感悟、感想...题材不一,方法不一,但灵活处理、抒发感想是必不可少的,要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思想,你的感情。

另:可把平时看到的美妙句子、段落抄下来,集中在一个本本中,平时多看看,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能用得上,没有老师不喜欢美的语言.中考前如何进行文言文的复习

一、理解常用文言词的意义 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文言实词一向是文言文考试中较易得分的部分,一些同学已掌握了大多数的实词解释,可是还会在准确度上打折扣,不妨自己动手一课一课地整理归纳。首先,整理一些特殊的实词,如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性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其次,整理一些虽不特殊但却很重要的实词,在现代汉语中很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的实词。如:“濯清涟而不妖”的“濯”等。这一部分的整理很关键,不仅是读懂课内文言文所必需的,也是阅读课外文言文所必需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整理实词解释时,要依据课本中的注释为准,绝不能模棱两可。此外,考生还须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而、其、为、于、焉”等字。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本,借助课本例句,对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及意义进行归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关于文言语句的翻译 考纲要求:“能用现代汉语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中重要的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一是指集中反映文章主题、人物品格、作者感情、写作意图等内容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抓住了全文的总纲。二是指体现典型句式特点的句子,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翻译文言句子的基本原则是:联系上下文,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把握句子的特点。其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逐字解释,即把文言词语逐一解释为现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意思的落实。第二步,串词成句,即把词语的解释串结、连缀成句。如:“劳其筋骨”,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劳”,应译为“使……劳累”。全句可译为:“使他的筋骨劳累”。若译为“劳累他的筋骨”,那就错了。第三步,调整润色,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更应做到这一点,尽可能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此外翻译时,原文中的专用名词一般可以不译,照原文即可。

三、关于文言语段阅读的把握要注意四点意识:

1、整体意识 一般说来,提供的语段都是浅易的,我们要在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树立整体意识,首先从内容上分辨是记人,还是叙事,抑或写景;然后看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物与事件之间关系,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情节是怎样展开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利于抓住关键,浓缩全文,化繁为简,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和脉络结构。树立整体意识,还应将字、词、句、段和注释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语段与试题连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2、考点意识

考点意识,就是力求一见题目就对该题“考什么”和“怎么考”有一种“一呼即起”的意识。阅读文言文语段,其最终目的要归结到《考试说明》的具体考点上,要在考点的指导下洞察考试意图——“应该考什么”,揣摩出题方法——“可能怎么考”。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3、语境意识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有根据语境推测文意的功夫,可以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也可以根据下文的语脉、文意来逆推。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4、互参意识 阅读文言文语段,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帮助阅读,帮助答题。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A、新旧知识,化新为旧。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它往往和固有的旧知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甚至它的“影子”就在课本上。碰到某些字、词、句的陌生用法和意义时,不妨思考:这个字、词、句的这种用法和意义在课本上有没有出现过?在复习迎考的训练中有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具体语境中是如何理解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否用过去的思路、方法、技巧来解答?如果不能,那么,这个字、词、句的用法和课本中、训练时出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两者有没有

必然的联系、内在规律?……这样,就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牵了线、搭了桥,可以利用旧知识解答新知识,利用已知启发未知。B、语段试题,“研读语段,理解文意”—“阅读题干,把握要求”—“筛选信息,解答试题”,这是一般的正向的阅读和解题思路。逆向来看,由于高考文言文目前还是以客观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诸多选项(尤其是可以判断为表述正确无误的选项)对理解语段是有一种补充或验证作用的。C、试题之间,文言文综合阅读题几个题目之间不是孤立的,不但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在序列,也往往可以利用后面试题中可以判断的正确无误的信息,来解答前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验证前面没有把握的答案。D、阅读之间,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同作为文章的阅读,又有其相通之处,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把现代文阅读的某些思想、方法、技巧有意识地、巧妙地移植到文言文阅读上来,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篇:语文体会

读书,一个人的读书,也许能够体会很多。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唯有通过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再加上书本上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这本教材,设计得非常好,里面的内容,不像是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前后两篇文章,完全没有联系。在这本《大学语文》中,前后文章彼此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编者对诗歌、词、散文、戏剧以及译文进行分文别类,然后再以文章的作者为索引进行导读。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前后的几篇文章,能够更加全面以及深刻的了解文章作者当时所处在的年代,并更加了解文章作者不同的一面。

《大学语文》在这个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懂得很多,大学的语文,不同于高中的照本宣科,不同于高中的死记硬背。上《大学语文》,是要学习如何去欣赏语文,是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来到了这里,学了《大学语文》,让我明白了,原来诗词是可以这样去欣赏的,文言文是这样的去理解的。这些,在我没上《大学语文》以前,完全是一片空白。如今的我,爱上了平时没事就吟诵诗词,体会抑扬顿挫所带来别有一番的韵味。

以上的这些,都是我在上了《大学语文》后的心得体会,但是,我最重要的心得体会却是,让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去学习语文的,从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正是因为如此,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这个学期,我爱上了去图书馆,爱上了去看各种文学类的书籍。《大学语文》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我对语文的热爱。感谢有《大学语文》,让我体会到了书中世界的多姿多彩,让我通过书本体会了世界的不一般。不仅如此,我还觉得,因为我是学习服装设计的,将来是可能需要做文案的,那么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而《大学语文》的出现,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今的我,比起上个学期,驾驭文字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收获。

我真的是觉得《大学语文》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对我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四篇:新课改新体会

新 课 改 新 体 会

邻玉小学校:代洪春

每次听说课改,我都很茫然,认为只是说说而已,且也不知该如何下手。自从我这学期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的学习了课标以后,我才明白自己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让我明白课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师生观念

课改的教学理念是:教师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积极地学习;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以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释疑点拨的课堂。知道了课改的核心和课改的教学理念,又有幸亲临课改课堂,2012年3月26日到忠上小学听了3节“读练式”自主课。第一节课是徐敏老师上的《扇形统计图》、第二节课是黄泽平老师上的《认识三角形》、第三节课是喻利蓉老师上的《反比例》。他们的课堂就是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的课堂。他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各自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的课堂。我听着听着,心里感动起来,学生的大方让我感动;学生分析问题条理清晰、思维敏捷,让我感动;台下学生认真倾听,不断质疑,让我感动;老师们那恰到好处的引导、指点,让我感动。特别是喻老师更让我感动,她那样的年龄都积极投身于课改,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加入课改行列呢?想着想着,心里充满了希望,赶紧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学生也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善于思考、善于表达、敢于质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令人惊喜的成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请看我现在的课堂:先让学生边阅读教材,边积极开动脑筋思考教师出示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要求学生各抒已见。再由代表上台讲解,下面的学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想。把台上同学的问题用手指头记住,有一个问题就伸出1个指头,有两个问题就伸出2个指头,依次类推。等这位同学讲解完后,其他同学根据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进行必要的补充,更正和点评。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决不代劳,对于学生不能够解答的问题,我才给予启发、引导、讲解,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

二、转变师生的角色

自从我在教学中,实现教师“学生观”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后,收获了很多感动。你看,五(3)班的讲台上执教的常常是学生,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46人,人人都当过“老师”,不管是新课,还是练习课、复习课,五(3)班的讲台都是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的平台:台上的“老师”时而边读边勾,时而边讲边写,时而边讲边画、时而边讲边问„„你再看台下的同学,他们专注地听分析,边听边比出了1个指头,2个指头„„等台上的同学刚讲完,有的同学说:“我对你的讲解有疑问,你可以给我补充说明一下吗?”有的同学说:“你的讲解思路不清晰,把我搅晕了,你愿意听听我的讲解吗?”有的同学说:“我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一个问题,有时会有3-4个同学讲出三、四种不同的方法。他们的方法常常让我感动,因为有的方法我都未趁想到。

比如:在教学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解决问题的例3时,学生就从不同角度得出了多种解答方法。

例3:小丽买蘑菇。叔叔的菜摊上还剩6千克蘑菇,27元就全部卖;阿姨菜摊上还有12千克蘑菇,52元就全部卖。如果两个菜摊上的蘑菇质量是一样的,哪个的更优惠?

学生一:我用每千克蘑菇的价格来进行比较。(1)叔叔的蘑菇每千克的价格是:27÷6=4.5(元)(2)阿姨的蘑菇每千克的价格是:52÷12≈4.3(元)因为4.5元>4.3元,所以小丽买阿姨的更优惠。

学生甲质疑:你为什么算阿姨的蘑菇每千克的价格时,要保留一位小数呢? 学生一:叔叔的蘑菇的单价只有一位小数,我算阿姨的蘑菇的单价时,也只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可以比较了。

学生甲:你的解释我很满意,谢谢。学生二:我用6千克蘑菇的价格来进行比较。

(1)叔叔6千克蘑菇的价格是:27元。(2)阿姨6千克蘑菇的价格是:52÷2=26(元)

因为27元>26元,所以小丽买阿姨的更优惠。学生乙质疑:你为什么用6千克蘑菇的价格来进行比较

学生二:叔叔菜摊上的6千克蘑菇刚好是阿姨菜摊上12千克蘑菇的一半。12÷2=6(千克)

学生三;我用12千克蘑菇的价格进行比较。

(1)阿姨12千克蘑菇的价格是:52元。(2)叔叔12千克蘑菇的价格是:27×2=54(元)

因为54元>52元,所以小丽买阿姨的更优惠。

学生丙质疑:你为什么要用12千克蘑菇的价格进行比较。

学生三:阿姨菜摊上12千克蘑菇刚好是叔叔菜摊上的6千克蘑菇的2倍。6×2=12(千克)。

教师:你们能给这些方法取上好记的名称吗?

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分别取名为:一份数法、扩倍法、缩倍法。教师: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交流后,达成共识,用6千克蘑菇的价格和用12千克蘑菇的价格来比较简便。

教师: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五:我的最大收获是,解决问题时,不能看到信息和问题就开始解答,要分析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而简便些的方法,这样才能又对又快的解决问题。

学生六:我最大的收获是,这类问题中,如果信息与信息之间成倍数关系,选择“扩倍法”或“缩倍法”更简便些,今后在遇到问题时,要多分析、多思考。

教师:对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全面分析,就会找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都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三、转变评价方式

教师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应该在正确处激发潜力,在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学生由于提前预习了,题做得非常正确,我们学校一位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的太棒了,老师知道你一定回家预习了,对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给大家树立了很好 3 的榜样,以后要继续坚持。”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肯定。再例如:“这个小组长真不错,已经把小组的工分好了。”这是对合作学习的方法的介绍。用这些贴切的激励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要做好这点,我们认为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只有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及时觉察学生发言的准确性,了解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即时评价。学生讲得好地方教师应该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使其他学生懂得欣赏别人,从中得到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其独特的道路,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其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 所以新课改的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承认与肯定。这样的课堂常常会给我们很多感动,很多新的体会。

第五篇:新军训体会

谨记要诀,时刻准备

2010年5月10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同事们一起踏上开往婺源的大客车,之所以说“忐忑”,那是因为我知道此行的目的是军训。“军训”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五年前,就已经与它有过一次亲密接触,时长20天。那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严格的训练,超强度的锻炼,让我们体会到当一名军人的辛苦。从此,更是一度谈“军训”色变。没错,我害怕军训,这是不可逃避的事实。来之前,曾做过强烈的思想斗争。一路上,没有太多的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也没有心情与大家谈笑,脑海中,一直猜想着,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会有一个怎样的训练„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为了能准时集合,第二天便早早地起床准备,随着一声哨响和警报声,我的军训生涯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说也奇怪,军训就像是一个火热的熔炉,懒散的我们很快就融入了进来,少了许多娇嫩多了份吃苦耐劳,少了许多松弛,多了份紧张。训练场上,头顶烈日,站立军姿,满身大汗,纹丝不动;队列操练,停止间、行进间,动作、步伐规范;文体活动竞赛紧张激烈,口号声、军歌声声声震耳。处处展示出我们的飒爽英姿。虽然达不到一名真正军人的训练标准,但能感受出大家的努力,我们的要求并不多,动作规范、有力、整齐、不怕晒、不怕累,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休息之余,大家相互打趣着,说的最多的就是那句老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困乏其身”,我们现在受了江阀委以的重任,虽然没有饿着,但是却磨练了我们的体力,也磨练了我们意志,更磨练了我们的集体凝聚力。一个集体,只有有了共同的荣辱观,才会强大,才会走得更远。

为期五天的军训已经圆满落幕,虽然真正意义上只有三天,但它同样已化为丰硕的成果,变成美好的回忆。几天的磨练让我们褪去了心灵的脆弱,换上了不懈的坚强,虽然每一天的生活都让我们筋疲力尽,但在筋疲力尽中学会成长。躺在床上,“恒以兴业,信以致强”的口号一次次在耳边回响,反复思考,从未有过这种强烈的感觉,此时此刻,突然觉得渺小的我的担子并不轻,必须时刻准备着,为生活、为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时刻准备着,这是次挑战,是次锻炼,更是对人生的反思,这是江阀厂教给我们又一堂特别的、难忘的一课,留给我们的是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是坚强的意志和不懈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它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得到了全面锻炼,使我们获得了新的人生境界,有了更广阔的视角。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学会了如何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用修养来规范自己,这不平凡的五天将会成为我们成长历程中闪光的一页,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我的心得体会:训练场上的严格规范、一丝不苟、知难而上、百折不回,勤学苦练、甘洒汗水的训练要诀,同样也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法宝、努力工作的武器。

下载大语文新的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语文新的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发展体会(新)

    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使我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对照自身在解放思想和统计调查工作中的情况,制定了进一步学习贯......

    新训体会

    新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四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学习了《走进教育科研》、《教学基本规范和教学技巧》,《校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班级管理策略》等讲座,这些学习都使我对教......

    新基础教育体会

    《新基础教育》学习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新基础教育以它独特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脚步,给我带来了积极向上,走教育改革之路的良方,让我经历了迷茫摸索、反思......

    新八德体会

    学习“新八德”心得体会双岔河中学 韦安庆通过学习,我对“新八德”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知道了“新八德”是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

    兼职新体会

    兼职新体会 与以往国庆不同,这次没有回家,和几个哥们儿在松下专卖店找了份家店促销的兼职做。虽然只有两天,但有与以往不同的体会! 以前就只觉得认真,对自己做的要有所了解,对顾客......

    新班主任体会大全

    新班主任心得体会张家港市港区小学 沙静 刚知道要做班主任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但我知道这是学校和领导对我的信任和肯定,同时,也感到了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

    新的体会

    新旧社会对比心得体会 2014年3月28日曲珍 “通过这次学校办的活动,让我们想起了旧西藏的残酷和压迫,感受到了新西藏的美好幸福,党和政府对农牧民的关怀让我们心里暖意浓浓。......

    新教育体会[定稿]

    新教育学习体会新教育的四大改变,(改变教育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