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3:0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

临武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陈秀雨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简称“两城”),临武作为郴州“6+5”发展战略的方阵之一,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发展的目标,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临武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提出用3—5年时间把临武建设成为全市最开放县、特色县、全市一流宜居县。为加快推进“三县”建设,笔者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重要性

1.推进“两城三县”建设,是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受矿业秩序整顿、特大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武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减速,由一度的辉煌跌入现在的低迷。2008年,全县GDP为40.2亿元,下降6.9%(全市仅临武、汝城增幅下降),人均生产总值1.3万元,下降7.6%。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增加值185581万元,下降24.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4082万元,下降

38.3%;工业增加值66023万元,下降45.4%,从数据分析,不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投资增长速度,都明显减缓。

2009年是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发展目标上“跳起来摘桃子”,具体体现在“两个100亿和两个1000亿”(即两年内中心城市投资达100亿,财政总收入达100亿,GDP过1000亿,固定资产投资过1000亿)。各县市区积极响应、你追我赶,如桂阳提出“200亿投资计划”、嘉禾提出“百亿投资计划”、汝城提出“十百千”工程等。面对严峻形势,本已落后的临武如再不奋起直追,就会由交通“边缘区”再次沦为经济“落后区”。因此,加快推进“两城三县”建设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2.推进“两城三县”建设,是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郴州要建设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临武作为湘南大开发的“桥头堡”,必须勇立桥头,当好排头兵。从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发布了第五届(2007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报告看,2007年,临武县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名第32位(资兴排第2位,宜章排第24位,桂阳排第30位,永兴排名35位,嘉禾县排名第36位),我县综合实力排名比较靠后。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依靠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有色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只有把这两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两城三县”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带动、辐射、影响能力,是构建郴州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郴州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3.推进“两城三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拥有碧水、蓝天、绿地的人居环境,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生活。县委、县政府在科学发展的高度、顺应人们群众的愿望,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把临武建设成为最开放县、特色县、全市一流宜居县,其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城三县”战略目标的提出,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有利于优化结构、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有利于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有利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可行性

(一)从经济理论上分析,“两城三县”建设符合经济发展的理论要求

1.符合梯度发展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从总体上形成了由高到低的三个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创新活动都是东部领先,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梯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产业、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近几年,因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长都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跳过中部而直接聚集到西部,出现产业转移跳过中部而直接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现象,中部地区的承东启西的桥

梁和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中央、省先继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了中部地区“两个比照”,确定了中部六省实施比照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临武地处湖南南部,处在东部向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最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提出建设“两城三县”战略,是抢抓机遇、加速发展、顺势而为的科学决策。

2.符合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要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就全市而言,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从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角度看,需要有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区域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提出“4+2”、“6+5”区域发展格局,如果说“4+2”是郴州经济增长的大发动机,临武就应该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力争成为连接这台大发动机的最具活力的小发动机。

3.符合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随着衡武高速、桂临公路、临连公路和临嘉公路二期的建成,我县的人流、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明显降低,经济外向度将明显提高,为“最开放县”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从现实基础分析,“两城三县”建设具备推进实施的客观条件

1.从发展水平看,2008年我县城市化水平达35.5%,按照从城市化增长理论,已进入到国际公认的30%—70%城市加速发展阶段;人均GDP超过万元,达到1.3万元,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看,随着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功落户工业园,工业化来势较好,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将会更为显著,可为“两城三县”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

2.从区位优势看,临武处在郴州、永州、连州的交界地带,也是“心脏”地带,随着衡武高速、桂临公路、临连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县往返三地的时间均在1小时之内,必将成为三地的物流区、集聚区;国家商务部将郴州列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省委、省政府也启动了湘南大开发,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先行先试,建设“两城”,是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我们必须主动迎击,积极应对沿海产业内移和生产要素的流转,从而促进我县城乡建设,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

3.从产业特点看,我县基础原材料工业雄厚而中高端产业薄弱,为外部资本进入留下了产业拓展空间。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而低成本优势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核心内容。这对我们利用矿产业基础延伸发展精深加工;利用临武鸭、临武香芋、特色小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特的产业优势对“两城三县”建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从发展趋势分析,“两城三县”建设具备成型发展的充足条件

1.有发展大环境的外在拉力。首先,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按照中央政府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其中中央政府新增1.18万亿元,2009年将新增投资4875亿元。拉动增长的第二个力量是减税措施。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将使2009年经济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居民收入。2009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相当于增加农民收入1000亿元;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约1000亿元,两项措施将拉动居民消费和最终消费0.8和1个百分点。在整个经济大盘加速发展的强有力拉动下,将促进我县经济向前发展。

2.有本地市场要素的内在张力。为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历史机遇,我县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即3年内完成100个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如这些项目顺利完成,将直接带动GDP增长30亿元

以上。随着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农业发展担保公司等各种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健全,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和投资渠道的拓宽,社会就业和消费观念变化,各类市场要素正在被激活,将直接拉动GDP的增长。

3.有政府行政手段的强劲推力。经济发展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各个地方的第一要务。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绩驱动、财政压力等多重刺激下,促进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增加投资的力度将会有增无减,只要措施手段运用得当,将会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2008年,我县GDP为40.0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7.2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5亿元。在这一基础上,农业增加值按平均增速6.5%算,到2011年将达到9亿元,工业增加值如按平均增速18%计算,到2011年将达到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平均增速15%计算,到2011年将达到22亿元,以此计算,“两城三县”建设目标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三、我县“两城三县”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小。2008年我县GDP仅为40.0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214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558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60万元,经济总量处于全市中游水平,但与周边地区的嘉禾县相比,我县人口、面积比嘉禾县稍大,但经济总量低于嘉禾县。人均GDP处于中下游水平,与全市最开放县、特色县和一流宜居县经济富裕度指标相比差距还较大。

2.基础设施落后。从我县目前的现实基础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来看,还存在着诸多发展瓶颈:其一,交通干道南北不畅、东西受阻。其二,部分生产生活用电还相当紧缺,需从外地购入,导致电价偏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其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发展特色农业任重而道远。

3.抗风险较弱。由于我县交通、电力滞后,致使我县经济外向度低,主导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乏力。加上我县“资源路径依赖”严重,工业产品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少;传统产品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具有创汇能力的产品少,外贸“品种少、层次低、领域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导致经济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4.城市建设档次低。城市标志性建筑缺乏,城市景观不突出,小区档次不高,城市发展方向雷同化,缺乏城市特色。绿化面积严重不足,县城建成区仅为2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1平方米,与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相比分别差6.5%和3.9平方米。流经县城的武水河流量小、污染严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等问题突出。

5.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全县剩余劳动力7万多人,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3000多人,而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很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40%,私营企业只有29%,失业保险参保率仅为47%。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城镇低保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公众的安全感不强。

四、加快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要强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两城三县”是“外壳”,“内容”是经济,离开了繁荣活跃的经济,“两城三县”就是一个“空壳”,“两城三县”的存在和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据和活力。建设“两城三县”,必须靠产业聚集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一是要做强做大矿业。临武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成”也矿业,“败”也矿业,如果走乱开采、粗加工的老路,临武经济将逐步衰退,但如果迈上有序开采、精深加工的新路,临武经济将迅速复苏。发展好矿业必须规划好产业布局,要通过矿业秩序整顿,逐步打造出以通天庙为中心的采矿区、以土楼冲为中心的选矿区、以水东、汾市为中心的冶炼区、以工业园为中心的精深加工区,通过产业的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要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新机遇,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好产业特色鲜明的有色金属特色加工基地。当前,要建立和完善香锡、湘桂、香湘锡采选冶一条龙产业链条,力争新上2—3家投资过亿元、年产值过10亿元的精铅大型冶炼企业,配套新上钨矿、锌矿加工生产线和冶银技术生产线,打造好有色金属支柱产业。加快组建有色矿产品营销公司,支持有色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走出营销困境,缓解资金难题,促进企业增效、财政增收。二是要做优做特农业。要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

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突出抓好舜华鸭业公司第三期扩建工程,把公司打造成为集舜华鸭业、舜华鱼业、舜华牛业为一体的年总值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大型食品加工集团。继续发展临武香芋、大冲辣椒、临武红心桃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油茶、畜牧等新兴后续产业。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努力解决好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力争把临武打造成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三是要做好做活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开发以“湘粤古道”临武境内“古驿道”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以龙归坪为主的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以大西山为主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以东林庵、秀岩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以贝溪起义旧址、十八岿烈士墓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刺激大众旅游消费。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各商业银行拓展农村业务,增设农村经营网点,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功能。壮大临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好临武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做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申请组建村镇银行,实现本土金融机构零的突破,解决制约临武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提升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公司,做大做强矿产营销企业,组建好煤炭营销协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为企业赢利、财政增收提供保障。加快打造以同益为中心的物流园区建设,构筑好物流平台。

(二)要大力推进交通基础建设

开放的城市,首先要有发达的交通。多年来,对外交通不畅,使临武经济发展深受其害、饱受其苦。为此,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力争通过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构筑一个对外联通、对内循环的大交通格局。今后三年要以构筑“一高三干”为核心,着力实施大交通网络机制,全面实现公路等级提质,主要目标:修好一条高速公路,即衡武高速公路临武段建设,打通横贯南北通道;完成三条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即临嘉、临桂、临连三条二级公路,全面提升我县公路等级;通乡通村方面,抓好通乡公路扫尾工程,抓好43个行政村16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确保2010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目标任务,力争3年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40亿元。通过建设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大交通网络,使临武成为交通发达、区位优势凸现的内地通往沿海地区的黄金要地。

(三)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要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紧迫意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把我县建成产业转移的重要“先行先试”承接点。一是要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最大的优势,要坚持以资源带产业,发展下游产品,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依托产业优势,围绕矿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子、服装针织、能源电力等优势产业集群,引进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与我县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产业配套,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辐射一批的效果。二是要抓好项目包装推介和项目库建设。依据国家产业导向,立足本地资源,紧抓扩大内需、产业梯度转移机遇,有目的地跟踪东部地区的重点产业、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及时掌握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最新动态,从投资者的需求出发,各部门通力协作建好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库,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推介。要加强项目的基础工作和前期投入,力争发布项目要做到有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提高招商引资的项目命中率。三是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面对周边县市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激烈竞争态势,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有什么优势招什么商,有什么产业招什么商,有什么关系招什么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奖励力度,对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有功之臣,要不惜重金重奖,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当前,要突出抓好矿产品精深加工、尾砂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招商,以优势农产品为依托,重点引进一批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和带动能力、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加工项目。有选择的上一批外向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高度融合。四是要营造优势的承接环境。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为投资者营造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和舒心的人文环境。着力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在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着重抓好5万平方米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和其他配套服务体系设施。利用省委、省政府赋予郴

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为契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要素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营造临武承接产业转移洼地。

(四)要大幅提高城市品位

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以经营方式管理城市的办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作为我县来说,要在2010年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县城这一活动为载体,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多方面完成县城配套设施,提长城市品位。一是要扩大城市容量。按照我县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全市一流宜居县目标要求,通过2—3年努力,将县城建成区由5.6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为此,必须把扩容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继续深入实施“南提北拓西延”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一岭二河三重点四道路五场馆”(即:东塔岭,武水河、沙溪河,城区进出口、道路交叉点和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官山南路、晴岚南路、沙溪路、大武路;体育馆、东塔汽车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殡仪馆)的建设,加快推进东塔新区规划路、临武大道延伸工程、陶然北路、沿江北路等项目建设,打造好县城“四纵四横”路网骨架,突出抓好东塔新区建设、临武大酒店续建工程、城东学校建设和武装部搬迁等城市扩容提质项目。二是要提升城市功能。宜居县城不是简单地盖多少漂亮的房子,修多少宽敞的道路,建多少花园绿地,而是对城市的功能要求非常广泛,城市发展要从单纯考虑人的物质需求向逐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转变。按照这样的标准和要求,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将城市路网、给排水、供电、停车场、公厕、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医疗设施等纳入城市和居住小区开发的整体配套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努力塑造集建筑、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城市雕塑等新的自然、人文、城市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新形象。要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开展各种健康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动员社区力量开展各种公益性服务,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三是要创新建设模式。主要可采取BOT、BT两种模式。BOT模式,即由业主先投资建设,按照合同约定经营一定年限后移交,主要针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BT模式,即以财政或其他方式进行担保,由业主全资建设,计算利息和合理利润,由政府逐年回购,主要针对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目前,我县在武水大道改扩建上就采用BT模式,路由舜民公司修建,工业园区一段由工业园出资回购,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很有成效,在今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大力推介,完善规范这些模式,为“双百工程”提供有力保障。要做活土地文章,利用土地融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要采取科学的办法运作,对要开发的地块,将以前先出让、再修路的操作程序改为先由政府控制土地,再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土地升值后再出让的办法,确保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五)要精心培育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是一个城市品格的象征,城市发展只有注重文化的发掘和延伸,才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临武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关键是发掘不够。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培育城市的文化特色。一是全面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不断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弘扬“兼容和谐、诚信卓越”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等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宣传临武悠久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明和谐创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和谐程度。二是加快文化创新步伐。按照“开发、保护、研究、包装、展示”的总要求,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搞好知名景观、历史遗址、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的整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三是建立和完善城市信息导向系统。对县城各居民小区、主要街道等进行全面的科学规划,注重路标、楼牌、路灯、灯箱、广告等元素的运用,使城市信息标识元素明确规范,设置合理科学,从而营造浓厚的地名文化氛围。

(六)要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要坚持把高度关注民生、改善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作为临武宜居县建设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提高企业、个人参保率。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对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抓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实际困难,搭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就业创业平台。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城市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通过不断加大各方投入力度,统筹资金,整合资源,扩大城乡基本医保覆盖面,努力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七)要严格落实“两城三县”建设责任

建设“两城三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来谋划县城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落实部门责任,把建设“两城三县”的各项任务作为考核和评价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努力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科学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要出台“一把手”负总责文件,把“两城三县”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职责,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要出台“两城三县”建设总体规划文件,把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主要措施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确保“两城三县”建设总体规划可持续发展;三是出台部门联席协作文件,“两城三县”建设仅靠几个职能部门的力量无法实现,要将全县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两城三县”建设进程。

第二篇: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

‚我为‘三城四化’献一策‛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

作者: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何好生2013年4月18日

【摘要】笔者围绕汝城县委、县政府“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积极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调研,重点对该县城乡经济发展布局展开了综合分析,基本找准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推进“三城四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三城四化建设调研

1、发展现状及特点

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临近粤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处于内陆和沿海地区结合点的最前沿,在经济领域属于边缘发展区,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调整和扩张的梯度转移上有突出优势。近些年来,该县围绕“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加速交通、城镇及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矿产、水电、旅游、农业等产业,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凸显以下几大特点。

1.1区位交通突出。汝城地处相粤赣三省交界处,“内为衡宝门户,外抚粤赣咽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厦蓉、湘深两条高速公路成“十”字框架贯穿大部分乡镇,县内有多个互通口;

1.2政策环境看好。汝城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比照实施西部开发县、国家电气化建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困难县、罗霄山脉连片开发县等政策,有利于争资立项、加快发展;

1.3自然资源丰富。汝城森林覆盖率高达73.69%;县内水利资源、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已是全国小水电五强县之一,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县;境内以钨铁为主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有名的钨矿贸易集散地、铁矿储藏量居全省第二,在全国各地从事矿产开采、加工及贸易的能人众多;

1.4旅游产业独特。汝城位处湘粤赣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地带,自然风景,革命遗址和少数民族风情等多种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1.5农产品牌初成。汝城气候适应果蔬粮食种植,有盈洞金银花、延寿小米椒、文明水果、田庄蔬菜、大坪板鸭、岭秀生姜、旱塘硒山茶、马桥花豆等特优品牌,有金丰、深汝、双友、斌志、荣盛、龙丰等农业龙头企业,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2、存在的问题

2.1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重,生产技术滞后,造成资源严重流失、损耗和浪费;

2.2现代高效农业、优势农业产业抗灾抗病能力薄弱;

2.3工业发展链条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不足;

2.4自然资源整合开发利用还不够,应在创新和提升产业品牌上下功夫。

3、建议与对策

3.1以资源开发提升为重点,搭建新型工业化平台

3.1.1培育发展支柱产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型经济结构的转变,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聚集、规模效应突出的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开发创新,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争创名优品牌,形成“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名牌产品”的经济发展格局。

3.1.2搭建新型招商平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招商为补充,搭建“政策更优、发展更宽、环境更佳”的新型招商平台,健全媒体招商,发展旅游招商、突破“口碑”招商,实现后发赶超。招商部门要把重点放在引进工业项目和工业发展上,争取在引资数量和项目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实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不断提高招商效果,确保意向型项目顺利签约,及时开工投产。

3.1.3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大力扶持资源深加工型、高技术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形成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格局。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社会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3.1.4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要注重园区硬件建设,配套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支持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招商竞争力;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抓好项目引进工作,推进现有园区企业开工投产,真正使工业园区成为企业发展的龙头。

3.1.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保护生产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检查评比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事件,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项目代理制、公开测评制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3.2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2.1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突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3.2.2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养殖产业的培育,重点抓好卢该县东岗岭省级万亩茶叶生态观光基地,田庄大棚蔬菜、文明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注重引进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3.2.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搭建为民增收平台,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的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业科技人员牵头创办农业科技协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3.2.4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建立联合打假护农长效机制,加大农资市场治理整顿力度,加大非法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力度。

3.3以城区建设规划为驱动,拉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3.3.1推进城乡互动。加大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发挥城区人口聚集、物流畅通、产业扩张的特点,促进以城兴工、以工促农,推动城乡社会文化教育协调发展。

3.3.2拟定城区规划。编制和完善城区详细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监管,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实现依法规划建设管理。

3.3.3健全城市设施。加快县城提升扩容步伐,完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区品位,创造良好的宜居、宜商环境。

3.3.4优化融资渠道。完善城区土地储备与开发体系,努力盘活城区土地资源和无形资产,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股东、市民集资和吸引外资投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3.4以生态自然资源为品牌,发展地方旅游产业化

3.4.1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大生态观光景区的开发力度,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

3.4.2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利用本地气候特征和传统生产习惯,大力推广上档次的优质花卉、盘景、苗木育种产业,扶持发展高山无公害蔬果、畜牧养殖、中草药种植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热水温泉文化游、九龙江生态文化游、县城休闲文化游、少数民族风俗游等特色观光旅游产业,强力打造“中国养生之都”旅游精品。

3.4.3优化城乡宜居环境。着眼于未来交通枢纽地位,重点发展物流、房产、信息、餐饮、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引资建设星级酒店、高档宾馆、连锁超市或购物中心,繁荣城乡经济贸易,提升城乡宜商、宜居环境。

第三篇: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谋事要实之创新横店发展新方式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活力,和谐发展的模式。我街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优环境、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勇于担当大责任,勇于发挥大作用,勇于作出大贡献的工作精神,不断努力把横店建设成为‚空港经济的示范区、‘两城’崛起的领航区、产城融合的实验区、幸福美丽的先行区‛。

一、横店街产城融合建设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国地税收入11215.4万元,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34.3%,规模以上企业增加12家,内引外联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45.0%。2014年,横店街继续发扬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廉洁拆迁的成功做法,基本完成了20.9平方公里、17个自然湾的园区征地拆迁工作,再创新的‚横店速度‛。完成34万平方米还建房的收尾分配工作,空港花园二期18万平方米还建楼基本建成,― 1 ― 后湖人家34万平方米还建小区的征地和图审已完成。完成菜鸟项目一期、比亚迪一期、通用航空一期的征地场平工作,天河机场三期横店部分、范泗河改道工程、城际铁路项目有序推进。横店街机场三期的征地拆迁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肯定,被评为‚支持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跨越。横店工业园在发展目标上定位为市级千亩百亿园示范园区,现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4家,6家正在申报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34.3%。不断提升机械加工、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地位,打造了武汉华力铸造、正通传动等一批明星企业,释放产业集聚巨大潜能。同时,武汉英斯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峰美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市丰盛城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纳入了工业园发展规划,多元产业集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工业集聚态势明显增强。

(二)现代农业大增效

加快培育种养大户、专业户和农民合作社,在浒铺村、光明村和同合村培养发展10余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稳步发展同合村600亩荸荠基地。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样品快速检测60批次720余个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9%。32个村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已全部完成,建设7个生态村,栽树近3万株,对― 2 ― 12个村、12000米末端渠系进行建设、清淤整治、维修等。积极推广新技术,推广土配方施肥0.8万亩,推广新型农业机械160台套。在寅田村推广优质‚一菜两用‛油菜300亩,在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既收一茬优质油菜薹作为菜用,又收一季油菜籽,实现油菜‚一种双收‛,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并成立寅田村优质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94.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三)城镇环境大提升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为抓手,以临空产业园拆迁还建为契机,用足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村湾集并和布局调整,在镇区引进中仁集团等资金雄厚金融、商贸、特色餐饮企业,建成定位于原生态民俗时尚街区,传承和发展城市非物质文化的休闲、娱乐、美食一条街——今古城。连通华中铝厂与新老镇区,使之融为一体。完成编组站大通道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基础设施大改善

投资1800万元建成横店大道西延长线;投资1580万元建成中兴街延长线;会同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川龙大道横店段道路两侧原有企业华中铝加

― 3 ― 工厂迁出,投入4000万元,对路面进行拓宽、维修、刷黑等工程,预计春节前完工。对全街600余盏路灯进行维修更换,维修道路4处,铺设彩砖4000余平方米。

(五)城乡管理大进步

持续强力推进‚城管革命‛,不断加大镇区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改革范围,完善相关机制,优化资源配臵,保洁效果进一步明显。保洁工作时间延长至18个小时(早6点至零点),全年节假日不休息。在区级部门的支持下,投入180万元专项资金整治村湾环境,公开招聘环境管理人员3名,各村根据村湾面积选聘数名保洁员,购臵专业控管设备,开展环卫精细化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保洁标准。进一步完善控制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强力开展集中大拆违行动,依法拆除存量及新增违法建设约3万平方米,拆除乱搭棚盖80余处,清理‚三乱‛1800余处,拆除道杆旗广告40余块,暂扣活动招牌200余块。截止10月中旬涉及到违法建设、市容环境类、门前三包类等事件,共计立案126起,结案118起,结案率93.6%。

二、目前横店产城融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与街道缺乏合理统一的规划。经济(产业)、社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间缺乏有机联系与协调;产业功能的差异性不显著;产业园区、商务区和居住区功能分离。

― 4 ―

二、居住、工业和商业三类用地分布不均,导致土地资源不能有效配臵;土地用途管理细碎,不符合用地综合发展趋势;城乡结合部占用大量土地,被低端利用。

三、低密度发展模式阻碍了服务业及低碳化发展。各类新城都存在低密度模式,导致土地使用不集约,缺乏当地就业,对服务业需求不足,不利于形成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服务价格高,便利性不足;前往中心城区的消费模式则导致出行成本上升,交通拥堵,不利于低碳化发展。

四、新城的公共服务资源满足不了当地需求。导致新城区域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生活不便,运行成本高企,同时也无法支撑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把我省建成富裕、和谐、美丽新陕西,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规划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于此同时,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结合实际下基层调查研究,真正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产业城融合。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准确定位、充分论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并强化执行刚性。切实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

― 5 ― 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尤其要推进产业和城镇规划深度融合,探索编制覆盖城乡全域的总体规划,加快构建统筹推进产城融合的规划体系。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

二是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与城镇的带动作用。按照有利用于产业发展的原则,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城镇功能,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发展,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按照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要避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盲目发展工业,扩大城镇规模。

三是大力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一要坚持‚产业兴镇‛战略。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以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服务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引导重点项目和工业项目向园区布局,向小城镇靠拢。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第三产业,使进镇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策划包装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 6 ― 式,鼓励小城镇参与各类招商引资会,通过小城镇较低的土地成本、劳动成本和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同时,注重城镇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三要适应小城镇发展的需求,把小城镇的住房建设纳入全省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各地小城镇的实际需求量,下达各类保障房计划指标,满足进镇居民服务产业居住的需求。

四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当前我省城镇化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今后要加大财政资金引导的同时,充分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城镇建设的引导撬动作用,建立财政支持城镇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刚性考核指标。省财政设立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对市县财政投入力度大、建设成交显著的小城镇,省上按项目实施以奖代补,有效引导激发调动各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二要整合落实配套资金。抢抓国家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在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中,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捆绑整合发改、交通、建设、环保、扶贫、水利、教育、文化、体育、旅游、文物、民政等部门

― 7 ― 各类资金,向小城镇集中投入。三要创新投资体制机制。在全省重点示范镇中,选择人口规模大、产业基础强、发展后劲足的建制镇,建立镇级财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和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地方税费,除上缴省级以上的规费外,其余部分全额留镇用于小城镇建设,适当返还省级规费。四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融社会资本用于小城镇建设。完善银企合作机制,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产业集聚区大项目和大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对于学校、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可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补助财政投入的不足。

目前,横店街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强、发展后劲足,为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要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未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 8 ―

第四篇:关于发展壮大临武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壮大临武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现代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根据县委批转的《政协临武县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今年5月—9月,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全县22个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一)我县旅游资源状况及基本特征

在国家规范列明的8种主类31种亚类旅游资源中,我县八大主类齐全,并有15种亚类、24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楚南郡邑之最古者,莫如临武”。早在远古时代,我县就有人类活动,舜帝南巡抚《南风操》;战国时,楚设临武邑,汉高祖5年置县,至今有近2400年悠久历史。临武自古为中原南下必经之道,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出巡湘江、征南越国曾屯兵临武;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南宋岳飞等历史名将先后带兵驻扎临武;晚唐黄巢、南宋曹成、清末洪宣娇等农民起义军都在临武与朝廷军队进行过激战。历史上,临武县先后出现过战国临武君,汉廉吏唐羌,唐都统大将军武陵侯黄师浩,明兵部、户部尚书刘尧诲、礼部尚书曾朝节、农民起义军首领刘新宇,还有革命先烈林树成、名将杜从戎、唐鞠庵等历史名人。唐韩愈、张署、刘禹锡,宋米芾,明徐霞客,清纪晓岚等都曾在临武咏诗赋词,留下墨宝。

2.人文景观令人瞩目。据统计,我县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32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汉唐“西京古道”,陶家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汾市渡头秦汉古城遗址及汉墓群,金江金仙寨、岚桥四方寨和古桑寨、土地马侯岭、双溪黄巢坪(今黄沙坪)、万水烽火台,以麦市上乔、花塘石门、武水尧丰、石灰窑、土地龙归坪和同益唐家等为典型的古村落,以武水玉屏义门、邝家世科亭、尧丰太邱第、同益唐家更楼和万水上潢楚进士第为典型的古门楼群,以汾市南福朝泉阁、土地书楼碉楼、玉美碉楼和武源大塘水楼为典型的古碉楼,分布在南强、土地、双溪、同益等乡镇的摩崖石刻、封荫碑、神道碑和禁碑,土地中校、城关杜家隐园、武水沙市邝氏大院、镇南人民公社等具有时代特色的近现代建筑。

3.自然风光秀丽宜人。我县居南岭北麓,自然景观众多,融山、水、洞、泉于一身,集秀、美、奇、幽于一体。县内有世界奇观——仰天巨佛,有西山霁雪等气象景观;有长河涟漪等山水景观;还有龙洞烟云等令世人称奇的洞穴景观; 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原始次森林面积达4000多公顷,风景如画,物种丰富,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一级保护动物各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5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古红豆杉以群体的形式在我县大冲乡多处生长。

4.民间文艺独树一帜。我县民间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唱小调、观祁剧、走马灯、抬故事、舞龙耍狮等热闹非凡。临武傩戏、祁剧、小调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临武古民居木雕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另有13项民俗文化活动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临武民间原创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世人皆知临武方言多而各具特色,1988年,湘潭大学教授李永明专题研究并出版《临武方言——土话与官话的区别》;2002年,湖南师大教授陈晖专门对临武麦市方言进行深入研究,并出版著作。5.地方特产品种繁多。我县地阜物华,特产丰富。有以中国八大名鸭之一的“临武鸭”,清朝贡品 “香塘鱼”,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银质奖的“龙须草席”,获巴拿马博览会银质奖的“武蜡”,享有国宝之誉的“香花石”以及东山云雾茶、临武冬醐酒、大冲魔芋、朝天椒等代表的传统地方特产;以临武空心糍粑、城关网油卷、麦市油茶、武源豆腐、沙田牛巴为代表的民间风味美食;以乌梅、红心桃、蜜枣、蜜柚、蜜梨等为代表的小水果。

6.红色旅游内涵丰富。我县是革命老区县。肖克上将早期曾在我县进行革命活动;1934年冬,中央红军长征分3次经过临武; 1948年,毛泽东弟媳王淑兰与范卓同志受命以夫妻名义在临武开展地下组织活动,建立中共湘粤边联络站。县内至今仍留存贝溪起义旧址、秀龙岩起义旧址、十八岿烈士陵园、零散烈士墓和长征标语等红色遗迹。

(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成立了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投巨资加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衡武高速和临嘉、临桂、临连高等级公路建设,并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全县旅游产业初具雏形。目前,我县已有私人旅游公司2家,(秀岩风月旅游开发公司、舜源生态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1家(临武舜峰旅行社)和旅行社营业部2家(郴州大众旅行社临武营业部、郴州阳光青年旅行社临武营业部),旅游从业人员800余人;上网旅游景点5处;宾馆酒店86家,其中准星级宾馆2家;休闲山庄12家;生态特色休闲旅游食品厂家6家,特产店9家。据统计,2010年,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 55.8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8亿元。

二、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分析

1.旅游强县意识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经济长期以来靠小有色和煤炭业支撑,缺乏“旅游产业化”和“旅游强县”意识,思想上存在“临武旅游没有什么看头”的认识误区。其次是常因人事变动,出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人事脱节、工作脱节的现象。再是硬件设施滞后,我县尚无一家挂牌星级宾馆、酒店,旅行社(营业部)、农家乐休闲山庄和娱乐中心经营规模小,接待能力明显不足;景点交通滞后,通往大景区的主干道虽然有较大改善,但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道路状况仍然较差;现有景点内容单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不齐全,缺少留住游客的硬件依托。

2.旅游规划起点不高,保护开发监管乏力。相关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战略布局、规划设计、发展目标等略显小气,整合全县小且分散的旅游景点打造旅游精品和拳头产品方面的措施乏力。如对于“大西山”的开发,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开发一块,双溪乡滴水岩开发一块,位于岚桥镇、武源乡境内的部分景点开发又是另一块。相关部门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监管欠到位,致使我县一些旅游资源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龙洞烟云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私企老板只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不仅开发未成反而使洞中多处景点被人为损坏。

3.文化遗产保护不力,自然生态环境堪忧。我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体制落后于形势发展需要,县内没有一家博物馆或纪念馆,文物所至今没有一间专用库房,多年来收集、整理和抢救出来的各类文物标本两千余件无处存放,三级文物以上藏品只能寄存省市博物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大部分古建筑、古石碑刻都年久失修,存在腐朽、倒塌和失盗的隐患;相当一部分文物在现代化进程中被破坏,如位于汾市乡数公里长的秦汉古道在土地整理项目中毁坏,楚江鳌头村、土地龙归坪村、武水邝家社区推倒古建筑以新材料重建“文物”,历史积淀荡然无存;散落在民间的重要文物已有相当一部分流失出县境(调查发现,广西兴安县“水街”摆饰的古木雕和石刻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我县)。临武傩戏、祁剧、小调、哭嫁(离娘)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龙须草席、武蜡制作、土法榨油等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濒临失传。受矿山采选污染、乱砍滥伐和人为破坏等影响,历史上被称为“临武八景”的秀岩风月、龙洞烟云、西山霁雪、挂榜晴岚、舜峰晚眺、武水拖蓝、韩山遗迹、仙境春游等自然风光已失去往日的光彩,其中,韩山遗迹破坏严重,武水拖蓝、仙境春游已是昨日黄花。

4.宣传推介形式单一,秀丽风光知名度低。多年来,我县旅游在对外宣传方面极度乏力,形式单一,影响小,缺乏利用大型文化活动、节庆活动、名人效应、媒体促销等立体形式宣传临武,仅有的一张临武旅行地图和宣传图册,不仅内容单薄,发行量也很小,县内各大小宾馆都没有临武的宣传图册。由于缺少宣传,外人对临武知之甚少,出了郴州,讲“临武鸭”很多人知道,说“临武县”则知之甚少,临武的美丽风光长久以来都“养在深闺人未识”。

5.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生产规模亟待扩大。我县旅游产品除“临武鸭”、“沙田牛巴”、“大冲辣椒”的生产有一定的规模外,舜丰源芋业和金福薯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小打小闹,时不时停产;没有一家企业对县内丰富的特色小水果进行加工,销路不好的时候,这些水果只能挂在树上烂进泥里。县内无旅游特色购物市场,仅有的几家“特产店”零星散落,不上档次也不成规模,销售上各自为政。除舜华鸭业公司对外宣传较为成功之外,我县缺乏对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推介,地方特产得不到有效开发,有待整合策划并扩大生产规模。

6.部门协作差强人意,工作合力难以形成。一是在思想上存在“旅游工作是旅游局和分管领导的事,与己无关”的认识误区。二是在规划中未能广集民意民智,缺乏长远考虑。三是外宣上没有形成部门联动,旅游、文化、宣传等部门各拜自家佛,各念自家经。四是在建设中存在部门推诿扯皮现象,统一调度难以执行到位。如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项目,规划上缺乏“大西山”意识;外宣中至今没有统一筹备大型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对瑶族文化也没有深挖;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进园公路勉强完成西瑶乡至桃园坪的路基工程,公园大门建设刚刚启动,其余基础设施均处于未动状态,游道过于简陋且欠安全保障,与景点相匹配的宾馆住宿档次低且家数少,旅游购物点为零。

7.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我县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旅游局专业人才、酒店管理人才、旅行社管理人才、景区(点)管理人才都比较缺乏。在服务管理上,有关单位欠规范,导致诚信经营、服务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存在宰客现象,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

三、对策与建议

旅游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好的自然生态和山水风光,还有独特的瑶族风情和湘南民俗,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随着我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外交通环境的极大改善,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需求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依托资源优势,明确旅游产业作为我县主导产业的战略定位,抓住机遇,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扩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临武“三县”建设,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全民认识,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旅游产业作为我县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计划、商业、工商、财政、税务、城建、环保、交通、教育、文化、新闻、公安、宗教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运作,推动我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各重点乡镇要建立健全发展旅游产业领导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努力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认真解决好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旅游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形成高效、创新、务实、廉洁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旅游工作的水平。

二是要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根据上级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出台《临武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决定》和《临武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择适当时机,召开全县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大会,明确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

三是要加强部门联系协调。县政府要适时召开专门的协调会议,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将发展旅游的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负责人。旅游部门负总责,从规划到建设到促销到管理到服务要一抓到底;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指导和协调做好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把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宣传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新闻单位要适时开辟旅游专栏专版,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古邑”文化,不断推陈出新民间特色文艺及经典剧目;财政部门要将发展旅产游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力度;相关单位在交通主干线设置主要旅游景点标识标牌,并将其纳入相关市政建设规划;交通、建设、园林、物价、公安、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都要制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举措。

(二)科学修编规划,明确发展思路,策划旅游线路

1.正确定位。随着我县交通瓶颈的突破,大交通局面逐渐形成,尤其贯穿我县全境的京珠复线衡武高速公路的建成,把旅游“处女地”临武推向了全国。要把“楚南第一古邑”、“生态珠江源”临武打造成国人的“文化之旅”、“心愿之旅”、“生态之旅”,尤其是要把与我县相邻、居民出游率居全国最高的广东省当成临武旅游开放的第一市场,把临武这个“珠江源”打造成为广东人的“小躺椅”、“小盆景”、“小轩窗”,使之成为广东人双休日、长假日、黄金周的阳光之旅、休闲之地、健身之所。

2.规范开发。实行旅游资源开发许可制度,由县人民政府审核报批,严格执行先策划、再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坚决杜绝乱开发、低水平开发和过度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旅游资源的破坏。对暂无条件开发建设的景区景点,可先保护起来,有条件开发的景点,要努力做成精品。要从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出发,力求把所有景点做成高品位、优品质、精品牌,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建议将停滞不前的秀岩风月和龙洞烟云景区的开发权收归,重新招标,有效开发。

3.合理布局。结合我县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地方风情优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打造临武特色旅游品牌:

一是“楚南第一古邑”寻幽游。以汾市乡渡头秦汉古城遗址为基础,以方圆数里的汉代文物古迹为辅,形成大遗址公园。清除园内杂草和有碍观瞻的果木园地,恢复“古城”和护城河遗址真貌,修复横跨武水河的“五拱青石桥”和西京古官道石板路,将公园内十余处汉朝巨型土堆墓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为三大墓区,择数座典型汉墓(尤其被盗过的)进行抢救性挖掘,请国家文物专家对汉城及汉墓进行研究,并建馆对研究成果及出土文物进行展示,尽显“古城、古墓、古桥、古道”的厚重历史。另,以南福“朝泉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碉楼为主,连串电影《浴血罗霄》拍摄地南福、竹树脚古村落,综合佛教圣地东林庵、十八岿烈士陵园等地,形成“碉楼、古村、古宅、寺观”以及“红色印迹”的特色旅游景点。

二是“西京古道”风情游。西京古道在我县境内现总存近百公里,其中四段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①县城老街至岚桥段。景点:老街风情——杜家隐园——武水邝家社区“古道、更楼、戏台、祠堂、伙铺”——“挂榜晴岚”——沙市“古道、古桥、古亭、邝家大院”——双溪深井坪松林骡马蹬古道——南强“秀岩风月”之凤岩摩崖石刻、千年古刹同心寺及高安水古桥古渡口神道碑——岚桥洪宣娇营地四方寨、血灌塘古战场及茅结岭古道古铺古亭、欹眠馆。其中含临武古八景“挂榜晴岚”“秀岩风月”,开发旅游时可结合舜峰公园、舜峰广场、东塔公园、武水河、沙溪河风光带一并建设。特色餐饮:临武鸭、香塘鱼、全鹅宴、酿豆腐、网油卷、空心糍粑。

②花塘、麦市段——石门龙洞、上乔古村。景点:东山古樟林——石门古村——神奇石门——龙洞烟云——上乔古村。以徐霞客盛赞之临武古八景“龙洞烟云”为主。特色餐饮:麦市油茶。此景点潜力巨大,投资最小,见效最快,综合价值最大,可谓“临武名片”。

③武水、土地、大冲段。景点:尧丰古村——龙归坪古村——黎家坪武水河岸回音壁——枫桥“湖南第二松”——横圳“马侯庙”遗址、马侯岭古骡马蹬道、双凉亭——大冲长竹园古红豆杉群,整个景区突出一个原滋原味的“古”字。特色餐:土地全牛宴。

④金江段。景点:解秽堂——金仙寨——仰天巨佛——梯田——仰天湖——温泉村,休闲:温泉村泡温泉;特色餐:沙田牛巴、冰糖猪脚、黑饭。

三是“西瑶绿谷”生态游。目前,我县西山境内有两处旅游区正在运作,一为西瑶绿谷森林公园,由政府投资,呼声大动作大;二为双溪滴水岩生态风景区,投资系私人旅游开发公司,正处规划中。前者以原始次森林、动植物种类繁多、山谷幽深及瑶族风情吸引人,而后者则以众多瀑布奇观、人文景观、名人(黄巢)效应及近城为优势,开发潜力均较大。

4.明确目标。将西瑶绿谷、石门龙洞、秀岩风月作近期规划,“西京古道”风情游作中期规划,“楚南第一古邑”遗址公园作长远规划,坚持政府投入基础建设、市场运作景点建设的原则,用5—10年不等的时间,稳步推进我县旅游事业的发展。

5.打造精品。一是打造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精品。明确定位:瑶族文化之旅和绿色生态之旅。西瑶绿谷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起步较慢,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充分保持旅游资源的原生态,这种原生态是西瑶绿谷旅游最大的后发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在开发方面,应继续加大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与发现,同时加大对瑶族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将少数民族文化与西瑶绿谷的美景紧相结合起来,让西瑶绿谷的魅力大放异彩。在规划方面,应立足“大西山”,着眼长远和全局,分期分批规划。要与广东瑶安景区、县内双溪滴水崖风景区和蓝山县国家森林公园对接开发;将岚桥镇板桥村、双溪乡滴水岩、武源乡华阴瑶村等景区逐步融入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共同开发旅游;景区内应规划设计以瑶族文化为主的“临武民俗风情”一条街,主要包括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商铺和演艺中心。在硬件方面,要开发与保护并重,绿色环保和人文关怀并重。由县城至西瑶绿谷的公路应对接和拉通东云路。景点开发应先近后远,在已建一条绿谷风光带的基础上,先桑水,再分水坳,再桃园坪......依次建设。在建设中应多植树少砍伐,多用天然木材、石材,少用塑料、水泥,尽量保持景区原有的自然风貌和瑶民居住特色,勿使人为景观与自然风景和瑶族文化格格不入。人员配置方面,除旅游专业人员外,应充分考虑熟悉西瑶绿谷环境的瑶族同胞和林场工人,上岗服装应统一为瑶族服饰。二是打造石门龙洞旅游精品。该处景点有景观、有故事、有人物、有历史。“龙洞烟云”历来被誉为“临武八景”之一,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徐霞客曾慕名来我县游览,在《徐霞客游记》中大加赞叹:“从来所历诸洞,有此曲折者,无此明爽,有此宏丽者,无此玲珑,即此已足压倒众奇矣。” 龙洞附近的“天下石门”奇绝:高近30米,宽近20米,长100余米,两侧怪石嶙峋,当中溪水潺潺,门外参天古树成林,风景秀丽壮观,如对小溪稍作改造,两岸再种上桃李等果木,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眼前;龙洞所在地石门古村内明清建筑至今保存良好,村口有碉楼,村内有昭王庙和蒋氏宗祠,尽显厚重历史。另外,该景区距县城仅十公里,交通非常便利。鉴于石门龙洞旅游资源的开发曾有过经验教训,我县应将该景点的开发权收归,以县政府的名义对“天下石门”、“龙洞烟云”和“石门古村” 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在以上两大景点的布局和规划中,我们要借鉴外地对细散旅游资源整合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如广西兴安的水街和湖南凤凰的杨家祠堂便是其中成功的典范。我县可以将万水松石亭、上潢石狮、土地十里茅坪凉亭、小湾龟趺神道碑、花塘老东村龙纹石雕和楚江乡莲塘惜字炉等零散景点能移则移,不能移则复制至石门古村及西瑶绿谷风景区内,并将临武傩戏、小调、祁剧、竹马和杂技等民间文艺置身于石门古村的舞台或西瑶绿谷的综艺舞台上去。通过“文化移动”集中体现我县的风俗民情和远古文化,提升景区的品味,从而将两大景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旅游精品,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我县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6.科学设计旅游线路。从临武县的旅游资源情况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可规划开辟三条一、二日游的精品线路。东线一日游:登金仙寨——瞻仰天大佛——泡康体温泉——品沙田牛巴。北线一日游:龙洞烟云看龙舞烟飞——石门古村访古庙旧厅——泡金山矿赏奇石异宝——上乔古村饮麦市油茶。西线两日游:西瑶绿谷听林涛——森林公园看傩戏听小调——风情瑶寨赏民俗——滴水岩下观瀑布——秀岩风月祈福运——西京古道望长安——南强香塘品贡鱼——舜华鸭业尝名鸭。

(三)深挖文史资源,整合地方优势,打造特色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县历史悠久,但县人多认为“临武有历史而无文化”,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正是长期以来阻碍临武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临武并不缺乏文化,相反各种文化在临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以“百花齐放”的形式生长着,之所以“不见文化”,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临武文化了解太少,挖掘太浅。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班子,挖掘临武作为“楚南第一古邑”的历史文化。对我县的屯兵、戏曲、饮食、方言、宗教、建筑、古墓、民族、土著居民、民俗风情等文化,临武君、唐羌、黄师浩、刘新宇、杜从戎等本土历史人物,以及陶家新石器时代遗址、渡头古城遗址等作深入的挖掘、探究和整理。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将临武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强力整合,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专业村和多个精品旅游景点。条件成熟的时候,可将研究成果整理成书籍,编成剧本,搬上舞台甚至银幕,让临武旅游插上文化的翅膀后发赶超。

(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力投入,夯实旅游基础

一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瓶颈。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发展扶持资金,并随着收入状况的好转逐年增加。同时,要积极跑“部”进“厅”,申报各类项目,向上级发改委和旅游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推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激活民间资本,鼓励企业、乡镇、村、社区和个体参与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好县域外资金。精心编制好《临武县旅游招商手册》,用最好的项目,提供最好的服务,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临武景区景点开发,兴建旅游宾馆饭店、开办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形成企业财团、私营业主、港澳台及海外商人等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掀起社会投资办旅游的高潮,达到“你发财我发展”的目的;成熟时机可考虑用景区门票收入或景区经营权限作抵押争取金融信贷,筹集急需的资金投资旅游业,支持旅游景区做大做强。

二是整体推进,完善配套设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大要素,我县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吃——让游客回味无穷。进一步挖掘以“临武鸭”、“香塘鱼”、“沙田牛巴”、“麦市油茶”为代表的传统饮食文化内涵,继续加大临武鸭、沙田牛巴、大冲辣椒的生产规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将“香塘鱼”和“麦市油茶”进行加工生产,推向市场;在南强建立“香塘鱼”养殖基地;在县城和各景区打造数条有规模、上档次、有特色、服务好的“临武美食街”,汇集临武鸭、香塘鱼、沙田牛巴、麦市油茶、酿豆腐、空心糍、网油卷等特色食品,供游客品尝邮购。

行——让游客安全顺畅。依照“舒适、便捷、顺畅、安全”的要求,在进入临武县旅游景区的道路上设置导游图标,实现无障碍旅游;要加快景区内公路建设,重点修好临武县西瑶至广东省连州市瑶安镇的公路,打通西山绿谷国家森林公园至广东的通道;对外,要加快衡武高速、临宜、临嘉、临连公路的建设,对内,对各旅游景点内循环车道、旅游通道以及环保措施要科学规划和设置,确保旅行畅通安全。

游——让游客流连忘返。首先,在重点加快开发西瑶绿谷国家森林公园和石门龙洞的同时,整合县内旅游资源,打造“珠江源”旅游品牌。其次,完善东林庵、秀岩风月园、舜峰寨等宗教寺院设施,吸引各方香客。第三,建设好金江温泉度假村,争取近年内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上乘,特色鲜明的温泉度假休闲乐园。第四,利用我县小水果面积广、品种多、品质优的特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使之成为我县特色旅游的一部分,不断丰富特色旅游内容。第五,筹建临武文物展览馆。收集、整理、展览临武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彰显临武的悠久历史和发展节奏。第六,将“楚南第一古邑”遗址园的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打造湘南旅游重大历史文化品牌。

购——让游客称心如意。在县城和重点景区分别开辟旅游商贸特色街,对街区的装饰风格、经营内容、经营秩序进行指导和规范,并给以税收优惠、降低准入门槛等相应的扶持政策。可结合延伸东云路的拆迁安置,在环城西路进入西瑶公路两旁打造购物一条街,专营以临武鸭、沙田牛巴、香塘鱼、大冲辣椒、麦市油茶、东山云雾茶、冬醐酒、香芋片为代表的农特产品,以龙须草席、武蜡为代表的老字号工艺产品,以乌梅、红心桃、蜜枣为代表的时鲜小水果。同时,在购物街设立邮寄代办点,方便游客购物邮寄。

住——让游客舒适安逸。依照“山上游,山下住”的原则,在县城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和特色星级农家饭店。首先,要加快五星级标准的临武国际大酒店的后续建设工程,加快天喜大酒店四星级宾馆的申报工作,以提高宾馆饭店接待档次;其次,要鼓励民间投资宾馆设施建设,利用民资在县城周边的三角坪、蓬水头、太阳岛、桑水兴建一批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钓农家鱼”于一体的特色星级农家旅馆,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第三,要积极鼓励中环国际、海悦、县迎宾馆、千禧、天和、金融、芙蓉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大酒店投入资金,改善住宿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创建星级宾馆。娱——让游客喜笑颜开。要尽快启动并加速临武文体中心建设,进一步挖掘临武独特的民间文化,把富有临武地方特色的傩戏、小调、祁剧、杂技及瑶族长鼓舞等民间文艺移植到景区搬上舞台,供游客欣赏。

(五)实行立体宣传,多管齐下促销,做大旅游品牌

一是精心包装。投入专项资金,鼓励和激发县内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县内主流媒体和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民间团体的积极作用,认真组织创作出版有关临武旅游宣传促销的歌曲、画册、文化丛书、光碟,精心包装旅游产品。二是充分利用网络阵地。构建和完善临武旅游电子信息网、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立与全国各省市联网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服务信息,实行网上旅游服务交易。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强力推介。通过举办旅游推介会,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流会、展销会、博览会,邀请旅游商洽谈、新闻媒体采访,利用电视、广播、报刊、音像制品、宣传资料等手段,广泛宣传景区形象,积极推介特色产品。充分利用政协联谊会宣传推介临武。尤其是2012年上半年“湘粤桂三省(区)毗邻县(市、区)政协联系协作会第45次会议”、2014年“全国十一省(区)十七县(市、区)政协横向联谊会第24次会议”将在我县召开,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宣传推介临武旅游。四是隆重举办节会活动。成立临武县节庆活动办公室,实行“以节促旅”、“以节兴旅”,定期举办有影响力、具地方特色的节会活动。比如,可以在农特产品丰收季节举办“红心桃节”、“乌梅节”、“蜜枣节”、“香芋节”、“脐橙节”;在每年农历10月16日举办“盘王节”等节会;我县历来是军事重地,可以举办“古邑临武屯兵文化研讨会”;目前,“临武傩”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举办一次“国际或国家级别的傩文化研讨会”,既助申“国保”成功,又借机宣传临武。还可以在西瑶绿谷等景区举办一些市级以上的体育赛事,例如骑行赛、徒步赛、长跑赛、攀岩等赛事,或者承接一些军事化的野外拓展训练,以扩大景区影响,吸引游客眼球。五是广邀名人到景区开展采风活动。可以邀请国家、省、市知名报刊杂志的主编、名记以及文人学者、摄影家、艺术家来我县采风,举办相关的文艺赛事及联谊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借助名人效应宣传推荐我们的旅游特色,二来也可以提高我县文艺爱好者的素养,让他们创作出更多讴歌美丽临武的文艺作品。

(六)加强沟通联系,实行区域合作,推动旅游发展

一是与广东连州瑶安和蓝山板塘携手合作开发旅游。三地同属瑶族聚居区,山水相依,民族文化和风俗相近。可以联合打造“八百里生态瑶乡”、“瑶族民俗风情线”、“千里追寻珠(湘)江源”等观光项目。二是与郴州市北湖区携手连片开发温泉、金仙寨、仰天湖风景区。仰天湖位于我县与北湖区交界处,已先行开发且初具规模,拥有较高的人气。我县可与北湖结成精品旅游战略联盟,依托仰天湖景点和本县优势,进行连片开发。三是加强与宜章、嘉禾、桂阳、蓝山四县的红色旅游项目合作。五县都是革命老区,保存了大量革命遗址遗迹,而我县处于五县中心位置,可以与兄弟县合作打造红色旅游专线。

(七)加大打击力度,狠抓环境治理,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

县政府要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条例规定,强化部门职责,提高全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的意识。禁止在生态建设区乱采滥挖、乱捕滥猎以及在周边开办对生态环境有污染和影响的企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和不利于野生动植物生长的行为。强力打击烧山毁林及肆意毁坏文物的违法行为。对于非法盗窃、买卖文物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文化遗产不受破坏和侵害。目前我县有众多的文物古迹需要修缮、恢复,相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古迹档案,有效指导、规范修缮恢复工作。我县应成立文物保护执法大队,从严打击偷盗贩卖文物的违法行为。

(八)广纳社会贤才,配强管理队伍,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出台实质性的旅游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在配齐配强旅游主管部门公务员队伍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向各专业院校选聘旅游专业人才,向社会广纳贤才。联系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对旅游业行政领导和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二是在县职中开设旅游专业课程。每年至少培训一批旅游策划管理人员和导游员,为临武各个景区服务。三是健全旅游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对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对员工培训工作中取得卓越成效的优秀企业予以奖励。

第五篇:“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三化”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省政协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在××秘书长领导下,由办公厅、研究室和专门委员会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10月28日至11月11日,就如何进一步抓好“三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切实搞好这次调研,推动省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调

研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认真制定了调研方案,明确了调研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调研参考题目、调研方式等,把调研题目细化分解成4个方面12个问题。采取5种方式开展调研:一是进行了座谈调研。调研组分别在邯郸、邢台市政协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市政协关于抓“三化”建设的情况汇报,征求了23位驻市省政协常(委)员和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各民主党派、县(区、市)政协负责同志对抓好“三化”建设的意见建议,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二是进行了通讯调研。以电话联系的形式向全国政协有关部门和四川、北京市等10个兄弟省、区、市政协了解他们抓“三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体会,并请山东、大连等省、市政协提供了有关资料;三是进行了问卷调研。以传真电报的形式向除邯郸、邢台以外的9个市政协发出调查问卷,请他们以答卷方式反馈了16份调研材料,征求了意见建议;四是进行了网络调研。在互联网上查询近年来一些省、区、市政协抓“三化”建设的情况及具体做法,搜集了19份材料;五是进行了资料调研。认真查阅了近年来党中央、全国政协和省政协领导关于加强“三化”建设的讲话,以及我省参加全国政协和部分省、区、市政协有关会议的经验交流与研讨会材料各10余篇。经过广泛、深入、细致地调研和认真分析、研究、讨论,使我们看到了省政协在抓“三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一些不足,学到了兄弟省、区、市政协在抓“三化”建设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达到了学习调研的预期目的。

一、省政协“三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政协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为依据,着眼于提高履行职能的实效,努力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依靠制度约束行为,进一步提高了“三化”建设水平。总的看,省政协在“三化”建设上的势头是好的,取得的成绩也是十分明显的。

1、注重抓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保证政协委员作用的充分发挥。省政协认真学习借鉴全国政协和兄弟省、区、市政协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先后制定了加强对委员自身管理、委员联系和广泛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意见》、《〈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加强与省政协委员联系的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加强与港澳委员联系的办法》、《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在各市建立省政协委员活动小组的意见》等制度,使委员履行职责的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主动性。

2、完善各种会议制度,保证政协职能的有效履行。省政协始终将保证有效履行职能作为“三化”建设的着眼点,通过修订《政协××省委员会全体会议规则》、专门制定《政协××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省委员会主席会议工作规则》、《政协××省委员会秘书长会议工作规则》、《政协××省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室委主任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等制度,不仅使政协例会制度更加规范、更加严密、更加符合政协工作的实际,而且防止了随意性,减少了盲目性,有效地提高了政协例会的质量。

3、修订创新机关内部规章制度,保证机关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了做好机关“三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省政协把机关的制度建设作为政协工作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始终抓在手上。在对公文处理、财务管理、保密工作管理等20多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的同时,还出台了《政协××省委员会关于创建学习型政协组织的意见(试行)》,制定了关于机关信息化网络管理方面的制度,以及规范各种会议的工作制度。5月份以来,通过开展“制度建设年”活动,目前已梳理、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50多项,进一步推进了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省政协在“三化”建设上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适应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完善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推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中共中央文件和胡锦涛同志

下载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网络建设,为......

    市政府两型建设调研报告

    12月3日至6日,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专题调研组一行赴同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湖南省发改委、“两型办”、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就“两型......

    市政府两型建设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12月3日至6日,省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专题调研组一行赴同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湖南省发改委、“两型办”、政府研究室等部门就“两型......

    大力推进“三深入两服务”和“四大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三深入两服务”和“四大体系”建设 为促进辽宁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 ——李铁民同志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过去五年和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

    **县两区“三新”调研报告

    **县两区“三新”情况调研报告产业集聚区“三新”调研情况情况一、产业集聚区“三新”的现状及发展亮点(一)产业集聚区“三新”的现状1、企业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改......

    县政府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历史机遇期。为抓住和用好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形成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县上下大力精心谋划......

    推进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在领导力度、工作深度、覆盖广度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县先后被评为“六五”普法中期验收全国先进......

    推进法治建设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推进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的 ?调研报告 ?最近几年来,xx 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法治建设,在领导力度、工作深度、覆盖广度上都上了 1 个新的台阶。xx 县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