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05:3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第一篇:《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

《湘西南民俗文化》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按内容划分,民俗有哪几种类型?

2、民俗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民俗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决定民俗产生发展和存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章生产民俗

1、农业生产民俗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

2、我国农谚有什么特征?农谚可分哪几类?

3、与农事活动相关的艺术活动有哪些?

4、什么叫商帮?我国十大商帮分别是哪些?

第三章饮食文化与民间习俗

1、我国汉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2、我国唐代饮食文化的特征?

3、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4、中国饮食文化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5、中国酒文化的内涵?

6、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哪些?

第四章服饰文化与民间习俗

1、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主要变化?

2、简述唐朝服饰的三个特点?

3、简述明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4、简述清代男女服装各有那些式样?

5、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特征?

第五章建筑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2、简述中国古代建筑有何特点?

3、中国古代建筑是怎样分类的?

4、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5、我国传统民居有何特征?

第六章节庆文化与民间习俗

1、什么叫节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2、中国传统节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怎样?

3、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什么叫假日经济?试谈谈你对假日经济的理解?

5、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6、清明节民间风俗有哪些?

7、试列举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节日?

第七章婚恋文化与民间习俗

1、关于婚姻的意义,现代的观念与古代的认识有何不同?

2、中国古代婚姻的变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在中国传统社会,历代政府对婚姻作出过哪些最基本的条文规定?

4、封建聘娶婚成立的必备条件和基本程序是什么?

5、何谓“七出”与“三不去”?

6、花瑶婚俗有何特征?

第八章生育文明与民间习俗

1、试析中国传统生育观?

2、中国传统生育观念形成的原因?

3、在现代文明社会,科学生育观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什么是产翁制度?

5、中国人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哪些?

第九章丧葬文化与民间习俗

1、中国古人的生死观念有什么内容?

2、试析民间丧葬风俗?

3、《仪礼·丧服》规定的五服之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章信仰民俗

1、什么叫信仰民俗?我国民间信仰主要有哪些?

2、什么叫图腾崇拜?图腾有何特征?

3、我国传统信仰习俗的基本特征?

4、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禁忌。结合本章的学习,思考哪些是原始民间禁忌的传承,哪些是在民间禁忌基础上的发展,从中理出民间禁忌的发展脉络。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25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要求按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授课结束后的第二周,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

二、课程小论文格式要求

按学位论文的形式撰写,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论证充分。

标题(三号居中)

姓名(五号,专业、学号)

空一行

[内容提要]

[关键词](3—5外)

空一行

正文(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

[1]

[2]

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

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湖南春节习俗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春节习俗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它作为东南内陆的一个省份,也呈现出一些地域性特征,具体而言有:鲜明的江南水稻文化特色,强烈的祈丰年目的,丰富多彩的游艺活动,同一民俗事象的外部形态具有多样性与变异性以及多民族的春节习俗相互辉映,相互影响等特点 关键词:湖南;春节;门俗特点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重要年节之一,是标志着年岁新旧交替的节日 作为新年的春节,在辛亥革命以前称为元旦 新正 元日 正旦 三元日等 我国自汉武帝颁行 太初历 开始,就将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后历代相沿 1911 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各省都督府召开会议讨论历法,达成了 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 的共识,决定将公历的 1 月 1 日定为 新年,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作春节。

参考文献:

[1][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修海林.宋代词乐的创作特点[ J].音乐研究, 2003,(1).

第二篇:湘西南民俗文化

《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考试规定

一、考核办法

采取随堂考试方法,期末成绩由下面内容构成:

(一)出勤占20%(缺课一次扣10分,迟到一次扣5分)

(二)作业20%,每章任选三题

(三)课程小论文60%

二、考核规定

1、请围绕你的家乡某一个方面的民俗文化展开调查,并撰写3000字以上的调查报告。

2、扫告格式要求按学位论文格式撰写。

3、严禁抄袭,杜绝雷同,凡抄袭一律不及格。

4、第15周由班级学习委员统一收交电子档和纸质文档上交。

三、调查报告格式参考

浅析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艺术特征[三号黑体居中]

[空一格]

魏潇(宋体小四号)

邵阳学院音乐系2009级 舞蹈学专业(五号宋体)

[空一格]

摘要(150—300字,小三黑体)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地都将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表示庆祝,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年俗文化。在全国各地在春节年俗中,山东章丘的年俗深具特色。春节期间,章丘各地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人们扭秧歌、舞狮、耍龙、跑旱船、踩高跷等等,以此来祭礼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收。本文通过对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艺术特征的分析,使更多的人去欣赏这种秧歌的艺术美,对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年文化;秧歌;艺术特征

[空一格]

一、山东章丘“年文化”中秧歌的背景(小三黑体)

(一)章丘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小四号黑体)

山东章丘市地处鲁中地区,是省会济南最东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著有“小泉城”的称号。章丘境内有许多的旅游胜地,如:百脉泉、白云湖、七星台、齐长城遗迹等。章丘历史名人众多,比如宋代著名宰相房玄龄和宋代的著名词人李清照的家乡都在此处。(小四宋体)

[空一格]

参考文献(1—3个,小三黑体)

[1]金秋.中国汉族舞蹈艺术欣赏[J].舞蹈欣赏,2010,(02): 85-101.(五号宋体)

[2]赵铁春, 田露.山东鼓子秧歌[J].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 2004,(09):173-184.[3]章丘县志编篡委员.章丘县志[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133-157.

第三篇:试论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

试论湘西南麻阳苗族民俗文化

地处五溪腹地的麻阳,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自然环境良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民淳朴善良。而形成于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的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一、麻阳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阳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们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在求生存的狩猎与征战需要下,在对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产生了民俗文化的雏形。有历史见证,古代的图腾文化、盘瓠文化、是麻阳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所谓“图腾”本意为“他的家族”,在辞海中批注为:原始部落以动物或植物作为种族血统的标志并将之绘成图案,当成祖先来崇拜,这种当成崇拜对象或符合者,即是“图腾”。它是人们用原始的图文形式开始对“福”、“禄”、“寿”的追求,史书记载,它主要是源于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乡土习性。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便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传说。譬如,“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山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车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等等,这些传说与神话都说明了古麻阳人对吉祥富贵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时期,以吉祥富贵为主题内容的节日和吉祥物等也开始以文字形式记载。譬如,在麻阳上山区称为“过时节”,在下山区称为“过月半”,就是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祈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这个风俗现在依然盛行。到了现代,麻阳人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贴上倒“福”字画,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在麻阳苗乡的石门柱上,路边、河边的耀眼处都可以看见雕有“福”、“寿”等石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富贵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来,麻阳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开始对其深入研究、整理和开发,其中,“傩文化”、“盘瓠文化”等一些乡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媒体、在民间作为热点被推介和传播。

二、麻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麻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秦朝时千里只为一次分享 我的泪水 你的喜悦

期就已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历史。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神奇独特、古朴神秘,它集对神的敬仰和对福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阳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阳,“节”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过节,在上三区称为“过时节”,在下三区称为“过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企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概括起来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盘瓠龙舟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六月第二个卯日的“吃新节”、十月初二的“过苗年”等等。http:// 只为你分享

丰富的节日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角度来看,无不体现了麻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祈祷健康长寿、怀念先人的优良传统。

正月跳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出行时,2人先行开路,1人举姓氏灯,灯上书写堂号:张姓“清河堂”、滕姓“南阳堂”、黄姓“江夏堂”、刘姓“彭城堂”、田姓“雁门堂”或“紫荆堂”、陈姓“颖川堂”、谭姓“弘农堂”,李姓“陇西堂”等。1人下贴,通知村寨,灯班即至。灯班进寨,神灯放下,谓之扎营。诸灯聚汇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谓之打栾。打栾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为星宿,群星聚会,吉星高照。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灯活动停止。即日,杀猪宰羊敬神灯,烧掉神灯和花灯,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灯活动结束。

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

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三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差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文基础和特定的历史变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阳苗族人们形成了古朴厚道、勤劳善良、思想淳朴的性格,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会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满和富贵吉祥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谁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满好风俗就会受到村民的鄙视和谴责,会被当作没有“家教”,不孝敬长辈的例子教育幼辈。这样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其乐融融,形成了独特的“锦江

民俗现象”。

三、麻阳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归宿。

在湘西南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麻阳民俗文化,与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麻阳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满的鲜明主题,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

麻阳人民古朴简单。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麻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盖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花草相伴,与鸟兽为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他们过着古朴简单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杂念牵挂,平平淡淡,宽宏温和,正应了“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的真理。

麻阳人民思想淳朴。孔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阳人民淳朴的思想里贯穿着“和”的社会理念,“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都是注重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现。淳朴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福音,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亲朋和睦,产生了淳朴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http:// 只为你分享

麻阳人民勤劳善良。“质之善良者寿”。麻阳人民十分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拥有了健康的基础。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生活质量。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为幸福、健康、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四、麻阳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与发扬光大

独树一帜的麻阳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县域经济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丰富麻阳民俗文化的内涵,将麻阳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麻阳苗乡37.3万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谐、美满是湘西南麻阳苗族人们美好的夙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麻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符合麻阳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资源,有很多潜力等待我们去利用与开发。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还有曾被列为贡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寿延年的松花养身酒和雄山长寿矿泉水等特产,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无公害农产品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但满足了麻阳人们生活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储备等待外销。

这是一番喜人的景象,苗乡人们正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创造条件,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有苗乡37.3万人民的积极参与,麻阳人民离富裕的生活已经指日可待了。

麻阳民俗文化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一定能进一步发扬光大。

http:// 只为你分享

第四篇:民俗文化作业

盐城民风民俗

学习了民俗文化这门课,了解了很多,对于我的家乡的民风民俗也做了一个统一的介绍:

开船习俗

满载会与满载酒旧时,渔民,们在汛期出海之前,要举行贡会,贡会的宗旨是“龙王保佑,满载而归”。因此又叫满载会。下海若能满载而归,便认为是龙王发了慈悲,船主须备足酒菜,拜谢龙王。然后全船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称之为满载酒。此俗已延续许多年,直至现在,渔船出海归来,家家都有饮酒放鞭炮的习俗。开网门每年的正月初,渔民出海之前,都要举行开网仪式。这天船主装点香烛、恭奉三牲(猪头、鸡、鱼),船主领头,阖船渔夫人人跪拜海神,祈求出海平安,然后,众船民在船主家吃“满载酒。酒后,由船老大主持祭网仪式:敲锣鸣炮,将渔网平放海滩上,请一孕妇在网上剪2--3个眼,然后再拖网上船,起锚开航。开船是,先将船调个头,谓之“攘风”。无风是,船老大站立船头,领头高喊“哦嗬嗬哦嗬---嗬”,叫做唤风,说是风在天上转,船上要人唤。

三月踏青

农历三月,平原水乡已是草长莺飞,水和土柔。丽日春风之下,桃花绿水之间,度过了严冬的人们纷纷来到郊外田野,嬉戏闲游,踏青漫步。三月三,晋化称上已节。《周礼春官》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衅浴,就是用香草熏汤沐浴。春秋时,郑国于三月上旬之“已”日,男女偕同来水边,执兰招魂,戏谑恋慕。到汉朝,官吏定于上已之日,“皆禊于东流水上,日洗濯 祓除,去宿垢疾”。上已节由此而形成。晋代以后,这一节日改为固定日期,“多用三月三日,不复用已日”。过去,三月三这天,盐平原的百姓们,无论男女老 幼均可携手至河边举柳枝洒水嬉戏。有的带着风筝去郊外放飞,或在乡间野外拔茅 针,采野花,挖荠菜。尽情娱乐一天之后,夕阳西下时才带着大地的芬芳返回家门。如今三月三踏青的习俗虽已部分消失,但人们在三月三前后去郊外春游的却日 益增多。春日郊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大乐事了。美丽的三月三,源远流长,令人神往。

爆谷卜年华

时近春节,盐城的街头巷尾不时传出炸米的爆谷声。成群的孩子提篮挂兜争着炸炒米,主妇和老人也不甘落后,凑合其中。他们兴奋的脸庞和欢声笑语,使人已 置身于春意的氛围之中。春节爆米花、卜年华的习俗不知源于何时。相传这是一个泊来品,由“洪武赶 散”时从江南传入境内的。明人笔记中曾有诗曰:“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 年华。就锅抛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粉红佳人觇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装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各人所卜之事是否验灵,过后谁也不再去追问。年复一年,代代相传,爆米花卜年成了过年期间的一桩趣事。人们见到这好似报 春的点点小花,无穷的乐趣便在其中了。

端午节吃红萝卜

东台民间有端午节吃红萝卜的习俗。相传,此俗源于清同治元年的端午节农民起义。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收编了原太平军林凤翔部下的一支叛军,其中有一 个叫詹以安的七品武官,自恃降叛有功,到处横行无忌,军纪极坏。同治二年,李鸿章派他带领200多人,分乘10余条船到东台大丰一带收购军粮,船只停泊在“三 昧寺”码头。这些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所到之处,无恶不作。东台地方官也畏 之如虎,小心恭维,不敢有一点怠慢。东台知县高风清,泰州盐运分司(驻东台)萧风孙,都不敢受理控告詹军的案件,老百姓讽刺他们叫“高(风清)枕无忧,萧(风孙)遥自在”。詹军因此更加肆无忌惮。一天,詹以安在东台十字街游荡,瞧见“沈记”熟食店有个姑娘长得美丽俊俏,顿时心生歹念,命其爪牙将沈姑娘抢上船,肆意蹂躏。沈老汉与詹贼理,惨遭毒 打,一命归天。沈女悲愤交加,趁清兵不备,纵身投河自尽。沈女的母亲见状,痛 不欲生,一头撞向三昧寺石碑。这家4口人,只剩一个14岁的女儿。她来到县衙击 鼓鸣冤,知县官官相护,非但不主持公道,反将她投入监牢。这起冤案,激起了东台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相约在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以 “关帝显灵”为掩护,数十万民众,一手拿钉耙大锹,一手举着红萝卜头为起义标志,纵火焚烧詹军的兵船。这次起义,詹以安被起义军打死,兵船全部焚尽,知县 吓得望风而逃,人们打开监狱,救出了告状的民女。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胜利,每年五朋初五,东台民间都要吃红萝卜此俗至今仍然存在。

清明门前插柳枝

盐阜农村历史上曾流传着清明门前插柳枝的习俗。相传此习俗源于唐代。那时,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阜宁喻口(今施庄境内)筑城安寨,到处攻城夺地,斩杀贪 官污吏。土匪恶霸对他恨之入骨,造谣煽动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有一次 黄巢起义军在追杀一个贪官时,途中遇一妇女背着个10来岁的大男孩,搀着个5-6 岁的小男孩,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黄巢感到纳闷,心想,这人要是背着小的,搀着大的,不是省力吗?于是下马问道:“你这个嫂子,为何不背小的搀大的,那样不跑得快吗?”妇人答道:“背上的大孩是前母生所生,手中的小孩是亲生。前 娘只有这么一条根,我以后还能再生,要是黄巢追来,我就丢下手里小的,背上大 的好逃命哪!”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便如实告诉妇人:“我就是黄巢,专杀坏人,像你这样有 德有义的好心人,我决不杀你!”妇人一听说面前这个人就是黄巢,连忙下跪,哀 求道:“你不杀我,你手下人也不杀我吗?”黄巢扶起妇人叫她放心回家。第二天就是清明节,为防止部下误杀,黄巢对那妇人说:“你在家门前插上柳枝作为记号,我手下人见插柳枝的人家决不搔扰。”

祭张王

元末,大丰白驹场的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率领起义军,爱护百姓是有中皆碑的起义军所到之处,对民众秋毫无犯。每攻下一座城府,便开仓济赈,除留军需之外,其余财物均分发给贫苦的农民,因此,民间流传有“死不怨泰州(士诚),生不 谢宝应杨(完者)"的民谣。后来,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建立了明王朝。但是张 士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是抹不掉的,人们想方设法纪念他,为掩人耳目,西团.白驹.草埝一带民间将历史上沿袭的七月三十祭地藏 王的习俗,改为明祭“王”暗 祭“张王”。这一天晚,家家户户的门槛外摆一张祭桌,上置一盏用蛤蜊壳做成的 香油灯,内浸几根灯芯,两边各置一支蜡烛,前面点香。一时,光影摇曳,香烟 萦红,男女老少磕头跪拜.祈祷:“惩奸除恶,普渡众生,家家祭祀,张王安康。” 祭祀完毕,人们便相约来到一处预先搭好的员门下,手持枝蔓芦柴,在顶端缚上一柱香,香的末端系上一束鞭炮,待香慢慢燃 尽后点着鞭炮,须叟间,火花四溅,像夜空繁星闪烁。据说,这便是“张王睁眼观察人世。”

第五篇:海南民俗文化作业

《海南民俗文化》考查试题(公选课)学院:理工学院专业: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许玲

一、请你列举海南黎族的5种民俗,并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答:

1、千人织黎锦。4月13日,2013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暨第二届海南东方黄花梨文化节正在海南省东方市举行。当日,来自东方6个民族乡镇的1000位黎锦技艺传承人,集中展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方位呈现黎锦传承盛况。

存在的价值: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有悠久的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意义:神秘的黎锦技艺是黎族人民留存至今的一大瑰宝。黎锦是纺、织、染、绣工艺的统称,古称“吉贝布”,因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和做工精细而闻名于世。

2、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螺壳烧成的灰)浸泡晒干而成。存在的价值:黎族服饰属于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义:黎族服饰不论在审美和实用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的。它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黎族服饰是黎族人民喜爱的服饰之一,需要保留其民族风情习俗和服饰特点。

3、海南黎族妇女纹身。

存在的价值:黎族妇女文身是该民族“刻于血肉之躯的古老文化遗存”,这独特的民俗中含有黎族先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意义:文身是黎族妇女的一种独特民俗,历史悠久。文身图案丰富多彩,与自然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丰富多彩的文身图案中蕴含了黎族先民古朴的生态理念。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黎族妇女文身图案中折射的这一古朴生态理念对促进海南人与自然的和谐、启迪和引导人们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

4、海南黎族民谣。海南黎族民谣多是独唱、对唱,用黎特有的民乐伴奏,往往和音乐、舞蹈连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三者一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讲究节奏韵律,易于上口传颂。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韵调唱的,它是随着黎族社会的发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来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为一首,称为“四句歌仔”。较长的叙事诗即四句一节,多节续唱下去。除了独唱、对唱之外,还有齐虽、轮唱、合唱,并有乐器伴奏。黎族歌谣关于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形象,结构严谨,意境深远,生动活泼。情歌在黎族民歌中为数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谣,主要在喜庆的日子里,如建新房、举行婚礼、节日戏会、访亲会友等场合,一般是男女对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这个黎族传统佳节,青年男女聚会在山间坡野,以歌为媒,交流感情,吐倾爱意,寻找情侣。平时在生产劳动中,也因兴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怀。在一些家族性的庆典上,德高望重的长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罗万象的“经典”性黎歌,这种吟唱通霄达旦。

存在的价值:在革命战争时期,黎族歌谣又有新的发展。它以革命的内容和昂扬的格调,取代了原来歌谣中的落后、消极部分和如泣如诉的吟叹,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如<五指山上五条河>,坚定乐观的情绪,欣喜深情的唱词,表达了黎族人民坚强的革命信念,听后使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黎族歌手层出不穷,成批涌现,最知名的有符其贤等。

意义:黎族歌谣,以其内容丰富的歌词配以形式多样的曲调,有优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和刚毅的性格。

5、海南黎族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

存在的价值: 随着海南经济文化的发展,竹竿舞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它不仅被文艺工作者搬上了艺术舞台,而且还成为海南欢迎中外来宾和游客的一种礼节和仪式。如今,小小的竹竿,俨然已经成为海南旅游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一种象征符号。

意义:造型多样、舞姿优美和难度极高而独树一帜。

二、请列举5种你所在的地区的民俗活动,并分析其存在的价值及意义?

答:

1、海南儋州调声。

存在的价值: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

格的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民间文化优秀遗产。2006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义:儋州调声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过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曾获得美国、加拿大等国际音乐专家和国内音乐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儋州调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是海南文化的重要品牌之一。调声歌会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儋州市政府已决定将每年的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调声节”,用以全面保护调声。

2、海南儋州孔明灯,在我家乡那里也可以叫天灯。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所说的“鬼神节”。在我们的家乡都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放——孔明灯。

存在的价值:相传它是由大陆流传到海南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

意义: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文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点燃文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天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

3、海南儋州人的结婚风俗。过去儋州男女的婚配起始于两种原因:一是父母包办、媒妁之约,这与其它无异;二是野游对歌、自由恋爱,这就极具儋州特色——趁集日歌墟,抢个“手信”<手绢等小信物>,夜里相约以歌传情,若鸾心遂凤意,再行媒妁,便成良缘。

存在的价值:儋州人审势处事大处与其它地方无异,但细节自成一格,也便成就了儋州独特的风土人情。

意义:成婚之前,无论自由恋爱抑或是父母之命,须有送聘礼之举。就算是两人情意相悦私订了终身,那男方也还得请个挂名媒人,带上三五个亲友,拎鸡,扛酒,挑着一担的包子<如路途较远也可让亲家那边备着,到那里后再挑上>,还得有人抱了一捆甘蔗,不知是否有生活甜美的寓意,沿海的渔民,那还要提着一条上好的红鱼干,也不知是否带着红火有余的祝愿。一行中得有一人是男方认为有福气的人,如是人财兴旺最好,但起码也是家里人丁兴旺的——可别以有多子多福观念斥之,这乃千年遗风,4、海南儋州的清明节。后人到先人的墓地上去拜祭打扫,会获得一年的心灵平安。

存在的价值:先人的陵墓在清明节经过后人的打扫修理和添土护坡,可以防止杂草蔓延和水土流失,使墓地气象一新,生机勃勃。

意义:人们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抽空回乡和家人一起到祖先墓地拜祭,以追念祖先功德,同时表达对先人的缅怀思念之情,这两天,海南儋州的节日气氛甚至比春节、中秋还要浓烈。

5、海南儋州山歌剧。

存在的价值:儋州山歌剧虽说是个地方小剧种,却也有八十年历史了。在有着“诗乡歌海”之称的儋州,山歌剧曾有过一段最活跃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儋州城乡共有十几支山歌剧团(队),那时一次全县

调演,就一连上演十几出剧目。这个散发着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种,是那样吸引人们的目光,不管是来自大城市的学者专家,还是采风猎奇的旅行者,更不要说对它如痴如狂的本地民众,儋州山歌剧奇异的芳香,使儋州这块土地增添了迷人魅力。

意义:儋州山歌剧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四个地方剧种之一,它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随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而兴起,伴随新中国的脚步成长。在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很多有才华爱艺术的人对它倾注过心血与汗水,它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戏剧特征。

下载《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西南民俗文化》课程作业(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 —作业

    社会发展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会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影响。我认为对于社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种为民俗文......

    2012下半年西南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论》作业答案

    2012下半年西南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一个和课程设计或者课程革新相关、牵扯到不同层次人员的概念。以下三个隐喻可以反映出人......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春应用文课程作业

    1、关于合同作用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有利于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有利于加强企业对国家的监督和管理 利于商品生产的专业化和相互之间的协作......

    西南大学鲁迅研究作业[范文大全]

    鲁迅研究 一1.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B:厦门大学 2.鲁迅曾把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各种文学主张归结为四大派,他自己属于。B:为......

    西南交大工程力学A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8道小题) 15. 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参考答案: 16. 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磨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

    西南大学本科作业《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一、填空题 1、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牛郎织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2、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三个原则是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2012年西南国际私法作业

    国际私法 一、单选题 1、日本一航空公司所有的一架波音777客机,飞行于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之间。因日本该航空公司所欠中国某航空公司债务到期无力偿还,日本公司遂将这架飞机抵押......

    2012年西南国际私法作业

    国际私法 一、单选题 1、日本一航空公司所有的一架波音777客机,飞行于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之间。因日本该航空公司所欠中国某航空公司债务到期无力偿还,日本公司遂将这架飞机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