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时间:2019-05-12 05:58: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凝式书法艺术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第一篇: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萧散冲淡,胜似闲庭散步

---五代杨凝式《韭花帖》的书法艺术美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音乐等有着相同之处,即采用以形传神的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并把意境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书法艺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它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及自然事物的形貌,而是以书法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融合中所营构出来的简逸旨丰的线条来展示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书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虚实相生、章法的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韭花帖》线条结体章法意境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众所周知,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是通过毛笔书写汉字来表情达意的,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如诗歌、绘画、音乐等有着相同之处,即采用以形传神的手法来创造艺术形象,并把意境作为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书法艺术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它不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及自然事物的形貌,而是以书法家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融合中所营构出来的简逸旨丰的线条来展示大自然之美和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书法家将自己的诗意憧憬、情感意绪倾注在笔墨之中,通过线条的枯润浓淡和结体虚实相生、章法的起伏迭宕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趣味及书法艺术的意境之美。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人格的化身,是情感的真诚流露,是思想的物化。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王羲之在《记白云先生书诀》中阐述了天台子真对书法的理解:“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名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从这种意义上说,书法的艺术美不是直接描绘出来的,而是通过书法的线条、结构、章法、意境等来表现的。即在勾勒整幅作品时,表现出对人生、宇宙的理解,这就是书法的艺术美所在。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阳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一度在洛阳过着一种佯狂的生活,因此时人还给他“杨风(疯)子”这么一个雅号。杨凝式的书法在唐时受欧阳询、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人影响较大,后上溯魏晋,于二王处得其风神,形成自己多变的风格,自由抒写性灵,开创有宋一代尚意书风。苏轼曾高度评价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又云,凝式书颇类颜行。”作为一个深藏超人智慧的天才书法家,杨凝式以书法艺术来反思人生,自由地抒写着自己的性灵。其中成就最为著名的公推以行楷写成的《韭花帖》。此帖的内容写他昼寝之后,腹中甚饥,得韭花珍馐而食的惬意心情。

杨凝式《韭花帖》继承了二王的魏晋风骨,在帖学正统的基础上,发展了二王妍美流变的书风,颇多新意创造。他的这幅《韭花帖》以行楷书作之,写得很随便,却笔力稳健,于不经意处见其功力。结体别具匠心,空灵而不失温厚,萧散舒朗的空间,产生了淡雅、洁净平柔的风格,给人一种“疏星朗月”的幽雅气息,颇似微醉之人,随意游走,忘了道路远近与时辰早晚,或走或停,随意所适,树立了一种别样的审美范式。

一、书法的线条美

书法艺术美的创造离不开笔法,同样的书体,却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原因即在于笔法表现形式的不一致。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是书法艺术作品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书法的线条就是“点画”,两者是一致的。线条在作品中不仅是构造字形的基本素材,同时还表现出字形的质感、量感和动感。书法线条的立体感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书法艺术作品中的线条随着浓淡、干湿的墨色和轻重、疾涩的用笔变化造成的节律,让人产生了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形成多种视觉效应。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这枝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了人心之美,也流出了万象之美。”多样化的线条语言为书法艺术意境的创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的气势奔放,情感激越,令人振奋;有的笔墨散淡,意趣悠然,使人安怡等。杨凝式的《韭花帖》则属于后面的一种。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杨凝式《韭花帖》的用笔出于颜而秀于颜,自颜入二王,从二王尤其是王羲之当中汲取营养,但他一改王羲之温柔俊雅的线条,用墨稍淡且略枯,因而线条略带枯涩,迟重又不失通畅。起笔有藏有露,并融入方笔、侧锋以取势,笔画轻重对比强烈,淳厚不失灵动,笔画收敛蓄力,放纵有度,不急不厉,笔断意连,立体感极强,营造出空间的变化美。如“忽”、“盤”、“味”、“佟”、“鍳”等字,较之王羲之的行书,强化了粗细、方圆、浓淡、枯干的对比关系,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空间表现力。在俊雅秀美之间多了些淳厚和凝重,营造出一种有别于魏晋风度的书风新天地。

二、书法的结体美

在书法艺术作品中,线条和结体经过疏密和繁简的搭配组合成字的形体,字与字和行与行的排列构成其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即实象,表现作品的筋骨和血肉,即作品生命的物化实体,构成了作品的笔墨意象。如果说,西方绘画精意刻画人体是为了歌颂大自然造物的形体美的话,那么,中国书法运用点画组合成的文字结构,则表现的是一种近乎抽象,展现多姿多式的结体美,其疏密辑让和虚实相生体现了生命运动的节奏。

邓石如指出:“一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墨,奇趣乃出。”不疏,就没有空间美,不密,就没有实体美。一个字的结构,跟一幢房屋的建筑一样,实体空间,高低欹正的巧妙结合,才算得上结体美。杨凝式《韭花帖》中的结体端秀而略有欹侧,是其产生独特韵致的重要因素。正如董其昌所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其结体总体上是端秀的但又是形态多变,略有欹侧,较明显的如“兴”、“正”、“味”、“羞”、等字。另外,为了造就丰富的形态,突出疏朗的特点,在结体上还“善移部位”,如“寝”、“实”的宝盖头,高高悬起,下面故意留出一段空间,给了被覆盖的部位以充分活动的自由。全篇字的姿态欹正相映,动中有静,左右摇摆,东顾西盼,尽在有意无意之间,使人想起书法家那怡然自得的情态。午睡乍起,似乎还带着点睡眼朦胧;友人馈赠,更增添了内心的惬意。这些,都通过手中的笔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让我们也得以分享其中的乐趣。

三、书法的章法美

章法,指整幅作品的布局安排,是书法艺术的重要因素。在书法艺术中,线条美、结体美属于局部美,章法美则是整体美。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重要。书法的章法是包孕意境的主要形式,又是创造意境的主要手段。《韭花帖》意蕴萧散,情味冲

淡,就得益于章法的疏朗自然上。它一改唐代尚法书风的森严茂密,也没有一般行书波澜起伏的行气,字字独立,上下字与字之间,左右行与行之间拉开了明显的远距离,而且越到后面,距离越远。各自距离又是大小不等,富有变化。宽阔的外部空间与紧密的内部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了整体的虚实、黑白、疏密的对比。在大块空白的衬托下文字主体显得更加空灵秀美、淡雅平静。前两行的字距较小,连接紧密,但相互有穿插。从第三行开始行距越来越大,逐步开阔,节奏越来越舒缓,形成层层推进之势,犹如天上的幕布徐徐拉开,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云淡风清的天空。这一层次推进,很好地表现出杨凝式书写时的闲适畅然之情,犹如闲庭信步,有意无意,走走停停,逍遥自在,尽情享受着自然的恩赐。

宽阔疏朗的空间处理不是杨凝式本人的独辟蹊径,钟明善教授在他的《中国书法史》中说:“《韭花帖》章法疏朗,后世也很推崇。其实杨凝式在这里是以法古为开新的。这种行距、字距都很宽的章法,我们从甲骨文、两周金文和汉隶中都能找到源头。„„杨凝式一反常态,把字距、行距都拉开,就给人以爽朗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韭花帖》成功借鉴以往其他书体的章法美,将其运用到行书的章法中来,丰富了行书的表现手法,这不能不说是杨凝式的匠心独用。

四、书法的意境美

在艺术创作中,技巧是肉体,意境是灵魂。没有技巧,意境则无处依附,没有意境,技巧则是一堆“肉”而已!所谓意境,指艺术家的主观情绪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所达成的艺术境界。它是书法作品中“形质”与“神采”、“情感”与“理趣”的有机结合。书法意境是书法家心灵的外化,它折射着书法家的人格、情性及理想追求。宗白华说:“艺术境界主于美。”书法的意境也是如此,它是书法艺术赖以生存和永葆魅力的根本所在。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意境,都会在欣赏者眼前展开一片美妙的天地,欣赏者就是通过领悟和置身这样的境界,得到愉悦,接受书法艺术美的熏陶。

《韭花帖》在结体和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充分利用虚与实的关系,移易位置,使字在疏密强烈反差的组合下,展现出深邃的意境。如帖中“寝”“实”字,上面的宝盖头与下面的字适当挪移位置,拉开间距,笔画少的显得十分宽松,笔画多的反而紧密,这种一反均衡匀称的排列组合形式,使字愈益臻于天趣盎然神行天下的境界。读者似乎能通过这种舒敛反差所透出的虚白中,生发出不知多少神奇的遐想。此帖对疏密关系的处理,形成于有意无意之间,存在于抽象的感悟之中,充满自然的情性。

五、《韭花帖》的书法价值

杨凝式的书法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笔笔顿挫有序的线条,疏朗而秀逸的整体布局,略有欹侧而不失平衡的间架,在向我们提示出一种时空交错,但又趣味十分内敛精警的审美态势。既没有前它的颜真卿开拓时所呈现出的磅礴气势,也没有后它的苏东坡开拓时具备的随意性格——工稳的、含蓄的、精警的趣味,在五代是最应运而生并且必有大成的审美形态。他的《韭花帖》摆脱了庙堂碑石那种由于森严惊心而导致的人格异化,它清挺疏淡而更接近人生,传达给人们的是对人生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世界的珍惜,婉约深沉的艺术语言,把人们引进了亲切而略带伤感的真实情绪之中。正如王文治在《论书绝句》中所赞道:“韭花一帖重球琳,千古华亭最赏音。”

【参考书目】:

①、韩盼山著《书法艺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②、吴国平主编《现代教师读本:艺术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③、藤守尧主编《书法艺术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美学作业:

萧散冲淡,胜似闲庭散步

---五代杨凝式《韭花

帖》的书法艺术美

姓名:李东容(200710100096)

学院:文学院

年级:2007级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二篇:杨再春书法

楊 再 春 先生 作品

杨再春(墨人),1943年8月8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原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教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美术家”荣誉称号,北京海淀慈善协会授予其“爱心市民奖”。1985年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书法展,得到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和著名书法家肖劳先生等老一辈书法家的高度评价。1990年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中国书法系列讲座》,并担任主讲,同时配合电视播讲出版四本教材,对书法的普及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受其影响,中国中央电视台再度拍摄电视专题片《墨人——杨再春》,并介绍其百米长卷——诗词歌赋。

杨再春的作品被国内外各界人士广为收藏,有的作品被我国领导人及使节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1985年至今,他先后出版《行草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草书笔法与符号》《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下册)《字的结构与章法》等。杨再春曾多次应邀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士、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台湾讲学并举办个人书法展。国内在北京、青岛、辽宁、唐山、连云港、宝鸡、威海、兰州、天水、徐州等地讲学并举办个人展览。

第三篇:2013杨华书法教学工作总结

巴南区惠民中心小学校2012-2013学下期

书法教学工作总结

杨 华

结合上期所制订书法教学计划完成此总结。

一、我校学生实际书法学习情况

二、书法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三、书法教学计划中的软肋

一、我校学生实际书法学习情况

我校1-6年级共15个班,共有学生近700人。在本期的书法教学中,我还是待续上期的教学安排,六年级两个班硬笔,五年级一班硬笔,其余年级均为软笔教学。从教学情况来看,练习硬笔的班级效果还是不错,能做到下笔收笔有一定笔锋,注重字的结构磨练和整体效果的发挥。软笔的训练情况一般,主要是每周一课时的时间远远不够,当然这得看达到什么效果。总体来说,全校学生的书法学习水平均不高,这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下期的教学中,当从不足处找问题,并力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好中的愿望)。

二、书法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纪律的强调

通过本期的纪律强调,比上期有一定好转,但还是有少数班存在较大问题,比如声音的嘈杂和风气的定向,习惯的培养-1-

和学习的劲头等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加强书写的规范

这个问题比上期有明显进步,最大的表现地方就是软笔的握笔姿势,当然,从整体水平上看,还包括书写的美观与标准程度,这涉及到硬笔的范畴,很难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

(三)计划中的目标完成率

在本期的软笔教学计划中,我制定的目标是力争让五年级学生40%完成基本笔画的训练并达到能单勾的水平,40%的学生完成基本笔画的训练并能临摹字帖,剩余20%的学生基本完成笔画训练。

一学期结束了,回头来看这计划,各有千秋。

从问题找原因,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经过长期性的训练,不吃苦想把字写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具体地说,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非常浓厚的学习书法的兴趣,因此,他们不会在课余时间花大量精力和时间来进行书法的学习。布置一个简单的双勾任务作为家庭作业,他们是不会完成的,试想,在这样一种学习环境里,去指望学生的书法水平有多大提高,有多大的把握?

时间的局限性也是导致书法水平进步缓慢的瓶颈。每周一次的书法课,有时还得因其它原因放飞了,一期学习书法的时间很难保证15次,而且是每次40分钟(其实是达不到的),如果说能利用这15次教学就能把学生的书法水平搞得有好好,我想我是做不到的。

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我在计划中的笔画训练和双勾等进行了调整——采用集体式临摹训练。全部采用灯片教学进行临

摹,这是黔驴技穷的表现,没有办法,上面的诸多问题限制了我的发挥,只有舍本逐末、椽木求鱼了。

从实际情况来看,本期的书法学习,全校只有四年级一班的学生学得最好,而上期这顶贵冠是属于三年级的。四年级一班在最开始的学习中曾被我骂得狗血淋头,差点放弃了对该班的软笔教学而改为硬笔,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突然之间有改变了。该班学生四十几名,有16个可以单独临摹而且非常像,远超过我计划中的百分之四十的四十。直接达到了全班临帖人数的近百分之四十,是计划目标的两倍。

其余年级的教学只有在下期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并修整,多找问题尔后进行改进了。

二、书法教学计划中的软肋

这个问题看来是没指望解决了。狭窄的书法室让人有一种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2013年 6 月 19 日

第四篇:杨式太极拳修习程序

杨式太极拳修习程序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站桩开合功、起式、猫行步等每式单练盘架子推手、单操亚散手散手。

站桩:杨式太极拳的站桩以无极式等为入门桩法。无极桩练“松静”,内养为其桩效。因劳作习惯使人们的“身弓(脊柱)”变形,用力时局部为多,久之,则身弓变为S形,使力击打时有力无劲。为获得技击所需且合生理卫生的“身弓”、拳打脚踢时的劲力“均整”,必须对不合理的习惯进行全面否定,无极桩等是实施的第一步。练无极式桩等要求关节似曲非直、静心体会放松状态下的身体情况,实质是从“本体感受器”入手,对其产生的“感受性冲动”进行改造或重建,是“复归于婴,还天籁”的过程。将本体感受器材放在身体和意识都处于“松静”的状态下——除基本的维持正确身姿的弱刺激外,不受其它外部或内部造成身心紧张的刺激,身体处于近似“空”的体感中,本体感受性冲动“近似于零”。“舒适”与“得保持身姿最小之力”是“松静”的标志。“松静”且能“舒适”的久站无极桩,则本体感受性的改造初成(要求修习者每次站桩不少于20分钟)。

杨式太极拳的修炼程序都是交叉渐进式的,前一程序修炼达到一定程度并得到巩固后,再逐渐加入后一程序的修炼内容(减少动作学习的泛化过程,加快动作学习的分化过程)。因此,在继续维持修炼桩功的“质、量”外,要加入新的后一程序的修炼内容:开合功等。

开合功。起式、猫行步:起式是原地位置不动的动功,此程序主要修炼在小动或微动情况下,本体感受器对身体如何保持“松静、舒适”的感受性的确认,初步建立在运动条件下。本体感受器怎样做到减少外部或内部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影响,如何继续维持身体近似“空”的体感,初步学会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内容的“用空”,是进一步改造和重建新本体感受性冲动的开始,也是上肢去僵入柔的过渡过程。通过开合功起式的修炼,上肢可学会“松静”,在动的情况下强化本体感受器对“松静”的感受,产生正确的“松静”感受性冲动。这种“松静的感受性冲动”是意识对神经激发的前提条件,因为身体无论处在相对静止或运动下,如何保持用刺激的强度和刺激的“纯度”,提高产生正确冲动的效率,都需要整个身体“松静”的支持。否则因内外相对因素与意识混合而干扰意识对神经的正确激发及效率,因此,“松静”在修习中的始终保持是内家拳修炼成功与否的关键。

如果说开合功起式是对上肢在动或微动下的“松静感受性”的培养,那么同理,猫行步则是对下肢及腰胯“松静感受性”的培养,也是下肢及腰胯去僵入柔的初步过渡性过程。这一步法也有上肢不动及下肢、上肢配合的开合伏按全身性的猫行步等。由于拳架中的行走转化多以猫行步变化而来(散手也不例外),因此,前辈们十分重视此内容的修炼。

每式单练:据前辈们说,最初的太极拳叫老三刀,只有十三式。而十三式是十三种劲力,后来才衍变为现在的太极拳。太极拳尚劲不尚招,其修炼的内容当以劲力为主,修习程序中每式单练,即是各种劲力训练上身的法门。由于练劲力及换劲,很多动作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合规矩,因此上身较慢(动作的泛化和分化过程较长),所以,先辈们在教授时甚至几月才教授一式,今人修炼也不可贪多。

每式单练是产生劲力技能的本体感受性的重要阶段。劲力的产生是“起于足根、传于腰胯、形于手指”的,就劲力内部形成而言:“以骨骼为刚架,骨骼与关节一起传导肌肉产生的动力,肌肉为动力源泉。中枢神经为指挥,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及协调肌肉收缩、关节传导、骨骼刚件撞击先后次序,并将肌肉、关节、骨骼穿联形成“节节贯通,完整一气”的具有流动性的劲力统筹官能。而“坐镇”于各部肌肉中的本体感受器,则起着不断向神经中枢传递,劲力产生过程中的肌肉动力及肌肉群运动顺序的信息。并监督肌肉收缩或伸长是否达标的信息,同时还为保持肩架结构的完整性向中枢神经组织发出是否到位信息等。劲力由试而知,每式单练是“试”劲力的具体实作过程。知劲力才能用劲力,才能变劲力,组合不同的劲,才能劲变人不知。试劲的过程就是劲力上身的过程,也是劲力在身上产生、定型的过程。劲力在身上的定型就是“连锁的、复杂的本体感受性”劲力产生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杨式太极拳初修单练时,由于运行方式与习惯不合,加之动作的学习,“松静”不易做到,只要勤修前面两程序,将其中‘“松静”的体感在每式单练时自然体会出来,并在老师指导下,将劲力运行线路在身体上表达好,动作慢慢就会合规矩(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等)„„动作能做得既合规矩又感觉舒适,就表明产生劲力的本体感受性初具规模,内动产生,初步知力。

杨式太极拳外形动作运行较缓慢,这样运行作用有二:一是在缓慢中“用空”。既在“空”的体感中加入新的动作内容,又在运行中柔化肌肉,增大对本体感受器的绝对刺激量,慢慢定位各本体的正确感受性及其先后次序等。二是“意识对神经的激发,以及神经对气血的支配,通过长期反复地意识对神经的激发,内动就会产生,通过内动带动外动,外动在被带动中与内动的磨合,以及外动反馈被带动的信息都能对本体感受器产生有效用的刺激,内动带动外动的过程是内动运行的过程,因此也是产生劲力的正确本体感受性的过程。应注意的是,内动得来往往是在“被动”中,在若即若离中(与婴儿条件反射的建立相似,见前),因此,稍有执着,则不见“内动”踪迹,只有当身体保持“松静”,并寻求“舒适”自然时,即内外相对因素最小时,内动才会产生,身体才会渐渐感觉到,并且内动也会因此而壮大,此即所谓摸劲——感觉到(摸到)劲这种东西了。出现摸劲的感觉就是知劲的开始。如何保持身体的稳静是杨式太极拳内动的产生关键。

盘架子:将每式单练穿联起来即将各种劲法穿联起来修炼就是盘架子。盘架子虽说有高、中、低、左右互换及回复到桩功中“意炼”的修习法,但其修习目的不外柔化以换劲和完成本体感受器的变劲,运化劲力正确感受性的建立。太极拳在技击运用中要求意在人先,劲变人前;劲力运行无凸凹、断续处,力断意接等。盘架子的修炼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之一。柔化可解决“意接”及“劲力运行无凸凹处”,而每式单练的穿联则模拟不同情况下身体如何解决劲力的内生、劲力间的内换、内转,即怎样完善本体感受器的“应变”能力和劲力感受性在运化中的定型问题。盘架子仍然要求维持身体的“稳静”,特别强调减少内、外因素对“稳静”的干扰。因为只有在“稳静”的状态下,才能得内动产生之力,并在得内动产生之力后柔化运行,换劲才成为可能。在换劲中找出化生不同劲力的不同本体感受性及其之间的联络途径,才能渐渐定型之。盘架子的最初阶段尤重“默识揣摩”——用身体去感悟——内动的生化。当内动产生,内劲形成由无到有,由有到强时,意识才能由最初的“仅仅完成动作之意”渐转为意识诱导为主的“意气君来骨肉臣”,也就是实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有了物质保障。内劲的强弱是意识激发动神经产生效应作用程度的标志。“有感而应,一触即发”,有赖于此程度的大小。前辈的每日十数遍地盘架子正是为了强化“激发”、增大“程度”。

推手、单操:上述修炼过程是修己身知己的过程。虽然其间也加入些“练时无人似有人”的攻防意识,实际真正用起来,由于敌之高矮肥瘦及功夫的好坏皆不是“意”得出来的。解决此不足,则是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阶段——推手。在“温柔”中舍己从人探敌劲向,造人背或顺之势,寻得发劲击打之机,是知彼、控彼的修习过程。

外界环境的改变,外力的作用,都会使身体的“稳静”,劲力产生的本体感受性等出现紊乱,实践证明,推手的修炼可以过渡性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因为修习推手的作用在于慢动中让身体适应变化,渐渐恢复身体的“稳静”,练成不受外界干扰的“平常心”。前几程序修出的关于劲力的本体感受性等也能在推手运用中得到确认、修改和巩固,劲力也能在实用中运行通畅,同时增添了身体对机势的识别与运用等。即强化训练了在“知彼”情况下对相关内容的感受,是本体感受器建立“以不变应万变”的过程,也是切实修出“一触即发”的感觉,彻底完成劲力产生到发放的本体感受性的条件反射(劲力的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

太极拳有自身的规律和规范,我们习练太极拳必须遵守规范,循拳之规律行动。在训练中严格规范动作,绝对不能有随意性。太极拳的规范和规律是怎样的呢?

1.不应单单将太极拳看成是单纯的拳套。太极拳讲究阴阳变化,举动轻灵,动分虚实,松肩垂肘,空腰松胯,展指舒腕。还须合乎动静开合、脚虚松趾、立柱身形、以意行功、不用劲力、安舒中正等规范。要按太极拳的规范习练,则没有不成功的。但太极拳的规范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论,操作中不规范、功夫仍难以上身。如太极起式(4动)。一般人练起式,首先松左腿,重心移到右腿,为右腿重心。左腿向左开步。然后,左腿落实,右腿重心移成为左右腿双重。这是不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不规范操作。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操练下去,练拳者向右移动重心时,你轻推他的左胯,对方绝对站立不稳向右跌出,因为他的动意是右去,身形向右,向右推他当然站立不稳。

按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规范行功的操作如下:1.动松左右脚,左脚意达顶,从顶下到右脚,完成了左腿重心移向右腿重心的全过程。左脚自然左移,出左腿。随之松右腿,左脚松落地,右脚松到顶,下到左脚,完成右脚向左脚重心的转移。如此操作,日久则太极功夫上身。轻推他的左胯,对方稳如泰山,脚与地融为一体,推之不动。

第五篇:杨式太极拳九节功

杨式太极拳九节功 1 摇膀子

(一)右势

动作一:下、提右膝,右腿前迈,落步弓膝成右弓步。上、身形前送,右手从右身边右胯侧翻腕掌心朝外,摇臂向前向上递掌前送,就而抄起至提头面前于下颌相平,掌心向上,指尖斜朝前上成托掌。

动作二:下、下盘保持原有姿势基本不变,只是上体右转,并右扭头眼神随右掌动作运视。

上、左臂姿势倒背在左侧腰后,掌背贴腰,掌心朝后;右掌拇指内旋就势抡臂顺走画弧从上向下向身后展臂。

动作三:下、身形回撤,座蹲左腿,左腿实、右腿虚,右手收合在右胯侧,身体回返右转,再而弓右膝,又重成右弓步。

动作四:重复动作一右弓步以后全部动作。动作五:重复动作二

动作六:重复动作三,就此做一次又一次的循环演练。

(二)左势

左势动作过程同右势基本没大的区别,唯为左转体,左弓步,左臂左手运动。可从左势返回右势,就这样直到自己认为适可而止。整体动作要点提示:

轻练、也可顺步,也可拗步,所谓摇膀即活肩,动作可松练,即动作豪不加力,身体各部尽在松透的情况下活动,纯属自然,没有半点吃力状态下练习,动作的源泉动力在丹田,单田是发动机,步步动作为着单田来服务。

重练,劲走四稍,往掌上足底贯力贯气,掌上有多大的力,足上要求就要同具多大的力,全身透空,鼓动丹田,身体转换起伏幅度很大,也自然相比之下显得很费劲,无形增加了一定难度。前腿弓,后脚蹬转换成后腿坐实前脚虚,就像丫丫版一样两足轮换翘起落下,就而身体重心中线如钟摆一般前后荡悠变换重心。腰为车轴,尾闾为身体转向的舵。身形不偏不倚。

磨肩 3 右势

下、两腿成左右开步站立。上、左臂松肩右手成掌,掌心向里顺胸体中线向下伸插至裆前;左手成掌,掌面贴左肋边屈臂弯肘上提至左臂腋窝,拇指内旋变掌心朝后舒臂后展。

(二)左势

上、绕揉两肩,左掌上提到身前左臂松肩左手成掌,掌心向里顺胸体中线向下伸插至裆前;右手成掌,掌面贴右肋边屈臂弯肘上提至左臂腋窝,拇指内旋变掌心朝后舒臂后展。下接循环右和左做连续动作,直到换势或停势为止。

三、猫洗脸

也成左、右势,下、或马步或左弓步或右弓步。上、身形右旋,左手弯臂横肘掌心向里贴肋。右臂屈臂立肘,掌心朝里如美人照镜向左肩前平摆运臂,到位在头部左脸侧外带抹带拉向下收于左肋处,掌心向里横掌贴肋;上、身形左旋,右手弯臂横肘掌心向里贴肋。左臂屈臂立肘,掌心朝里如美人照镜向右肩前平摆运臂,到位在头部右脸侧外带抹带拉向下收于右肋处,掌心向里横掌贴肋。狠天无环:仍以左右势展现,又名摘星换斗先右臂直臂如上天揽日月,够星星

五、野马奔槽

两腿左右一前一后,座蹲后腿,前步以脚掌为轴座左右蹍步动作,两臂左右分展向身后摆臂,再而

六、扁担功;右臂舒臂向前平伸,左臂舒臂后展,动作形如担扁担。

七、搓草绳

左弓步,弯腰两臂在身前左侧下伸,两掌心相对一合,左掌下插,右掌上提,就而形成搓掌的动作,接着左掌上提,右掌下插,即刻右掌上提,就而右掌指尖顺左臂外侧擦左臂外表面过左肩前右行,再经右肩前折臂折腕右展。

身形后撤,坐蹲右腿,左脚虚步,头右拧,眼视右手指尖。

右掌回腕成掌心向里轻擦右肩左行,过左肩擦左臂外侧轻抹而下,两臂同时舒臂在左腿左外侧顺左脚面右摸,然后弓左膝成左弓步,从而又恢复开始的姿势,重新做下一轮的动作。

八、磨豆腐抬臂身前,臂基本不动,只是腰旋动,俗称拐小磨,也为左右势。

九、乌牛摆尾、收势弯腰,拧腰两掌阴阳掌翻掌互换,以尾椎骨为舵左摆右摆,或左或右拧头找已翻成掌心朝外的那个手心。

拍打功:旋腰甩臂左手以掌心上拍右肩前,右臂后甩以手背击拍后腰,再而换手用右掌以掌心拍左肩前,左手背在身后拍击后腰。

调整动作,每一节后以调整动作连接,步为双跨步,身体后仰,两臂后展,两掌同时逆势走势走圈,高举过头,再而再身前下按,调正身形,两掌自然松沉左右两胯侧,再起做循环,落势两手一掌心贴丹田揉动。

下载杨凝式书法艺术美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凝式书法艺术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式太极拳答问读后感

    《杨式太极拳答问》读后感 自开始学习传统杨式太极拳以来,对太极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杨式太极拳答问读后感。特别是奚桂忠先生的《杨式太极拳答问》一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2012秋书法教学工作总结(杨敏)

    2012秋六(4)班书法教学工作总结 杨敏 本学期我担任六.4班的书法课。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本期的书法教学工作,成绩是主流的,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完成下学期......

    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精选五篇)

    /有凤来仪彩墨飞扬 ——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 王炳学 2012年10月,在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期间,“古不乖时”天津六人书画展成为艺术节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得以比较全面地欣赏研......

    书法伴我成长(杨心蕊)

    书法伴我成长 叙永县水尾中心校 六三班 杨心蕊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弹琴、书法、绘画、朗诵……我也喜欢其中一门艺术——书法。因为书法能练得一手好字,还能锻炼你的耐力。记......

    杨式太极拳图解分解教学大全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简介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 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

    【杨小平】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书法教学的策略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书法教学的策略 营盘中学 杨小平摘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书法教学,因为文化的落差,生活环境比较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书法教育教学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

    杨武中心校少年宫书法教学工作计划

    杨武中心校少年宫书法班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杨武中心校2016年9月 杨武中心校少年宫书法班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指导教师:罗锦明 胡清贵 一、......

    杨华2013-2014上期书法教学计划(精选5篇)

    巴南区惠民中心小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上期 书法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期所教学2、3、4年级中,共有学生约300人,通过上期的书法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书法学习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