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4:0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

第一篇: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

/有凤来仪

彩墨飞扬

——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

王炳学

2012年10月,在第五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期间,“古不乖时”天津六人书画展成为艺术节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得以比较全面地欣赏研读杨凤仪先生的书法艺术,其崇尚传统又不乏新意、个人特色鲜明的隶书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杨凤仪先生以隶书见长,初入《乙瑛碑》、《张迁碑》、《石门颂》,而后博取两汉碑刻汲取营养,上溯先秦古隶和简帛书,近窥清隶神奥,在艺术上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

其隶书植根传统、厚重朴茂、古风浓郁。从学习书法之初,杨凤仪先生就坚定了扎根传统的书学理念,遍临百家探源寻根,将自己的隶书创作深深植根在两汉碑刻丰厚的土壤里,然后选取三两种名碑作为自己主要的取法对象,深研细究,并逐渐深化个人审美追求,用笔墨阐释个人的艺术理想,师古而化,不断形成并完善自己的书写风格。在其作品中,传统的笔墨痕迹和岁月的风蚀剥落无处不在,从用笔到结体,再到气韵和章法布局,笔墨运行中更多是对传统的领会和悟化。

杨凤仪先生是一个非常善于思考的书家,他很注重化古为用,充分吸收两汉碑刻的艺术元素,然后巧妙糅合,使各种有益 艺术成分都自然地融汇到个人的书法创作中去,形成一个完美的、统一于个人审美取向框架下的艺术整体。张建会先生在谈到隶书创新时曾经说过:“我们无需奢谈隶书的创新,只有沉下心来,在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两汉刻石和墨迹面前,以多维视角和切入点去解读、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当代隶书发展的广阔空间就不言而喻了。”这是对当代隶书创作的一种很清醒的、很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杨凤仪先生的隶书创作深挖传统,从传统中来,与建会先生的隶书创新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植根传统,他的隶书多了一份沉着;因为善于借鉴和博取,并将稳健洒脱的个人性情融入创作,他的作品多了一些痛快。沉着痛快是书家梦寐以求的一种书写状态,清人朱履贞《书学辑要》云:“沉着痛快,书之本也。”但在书法学习和创作实践中,写篆隶往往沉着有余而痛快不足;而行草书又往往痛快易得,沉着难求。所以,做到沉着痛快兼顾是我们很多书家的毕生追求。杨凤仪先生的隶书既能沉着,笔墨沉实凝重、线条风姿飒爽,而又能将个人的性情和书写感觉较好地融入创作,在创作时充分调动激情,所以其隶书在努力诠释经典与传统的同时,能够做到融性情于笔墨,笔酣墨饱、痛快淋漓。如《毛泽东之沁园春.雪》六条屏,再如参加“古不乖时”六人书画展的《柳色》、《千里始足下》、《落花》小中堂,既沉着又痛快的书写感觉特别明显。沉着是书写功力和笔墨张力的体现,痛快则是性情挥洒的笔墨意趣。只有做到沉着,才能书写出经典的那种厚重、大气和庄严,特别是隶书,用心体会的主要着力点应该侧重于两汉至今2000余年岁月的沧桑和斑驳;痛快是心像的笔墨表现,是情绪、学识和兴之所至为书的心灵与纸墨的和鸣。

在隶书作品中,杨凤仪先生努力尝试创作风格的多样性,既有在沉浸传统后的酣畅淋漓和盈盈古意,又参以儒雅性格中的宁静和别致,其壬辰冬所书《梅兰竹菊》四条屏更多地是俊逸雅致的书生风范,读之如清风徐徐,书卷之气在纸牋中流动,这种雅俗共赏的作品更能给人以和畅的审美愉悦。此类作品在其创作中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横轴作品《钱起诗春郊》,再如《日暮》、《野幕》等扇面作品。

钟情汉隶,游艺于斑斓多彩的两汉碑刻,书法给杨凤仪先生带来了无尽的人生乐趣,每天在墨海砚田耕作,其乐也融融,生活更多了一些悠闲和从容。率真朴厚、洒脱自然,是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是其书法艺术鲜明的个性和落脚点,也是杨凤仪先生对自己生活状态的选择。

书法之外,杨凤仪先生在篆刻上下过很大功夫,其篆刻以汉印为宗,用心秦汉、上追三代,刀下功力自当不俗,而创作中又多以写意印为主,其在天津市篆刻提名展上的作品《心经》选印以汉官印意趣为主,而《不贪少虑》则完全是写意风格。喜刻壶,以刀代笔在紫砂壶上书写人生情怀,茶道书道自在胸中悟化成人生大道,岁月积淀的是一份悠闲和陶然的心境。

杨凤仪先生曾任天津市工会管理学院艺术系主任,1992年 创办书法篆刻专业,为全国各省市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有很多学生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大展中入展、获奖,令人瞩目。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不凡的业绩,也为他的书法人生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每每看到自己的学生在国展中有所斩获,其欣喜之情总会溢于言表,为学生、也为自己高兴。

《尚书.益稷》云:“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有凤来仪预示着吉祥,期待杨凤仪先生以笔砚为琴,弹奏出更加美妙的箫韶之音。

2013年10月20日于墨雨轩南窗

第二篇:杨绛先生经典语录

杨绛先生经典语录

杨绛先生经典语录1

1、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杨绛

2、”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从未后悔娶她”钱钟书与杨绛的一世情缘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inlove了。——杨绛

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杨绛

4、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

5、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杨绛

6、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杨绛

7、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得磕碰的。——杨绛

8、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杨绛

9、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杨绛

10、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杨绛

11、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杨绛

12、我是一个老人,尽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一个落队者,我没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现在的年轻人,男女结合的最最重要的是感情,是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和吸引,才能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才能两情相悦,门当户对以及其它,并不重要。——杨绛

13、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杨绛

14、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杨绛

15、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

16、“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杨绛《见她之前从未想结婚娶她之后我从未后悔》

17、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18、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杨绛《隐身衣》

杨绛先生经典语录2

1、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2、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这是一般人的常态。没经锻炼,信心是不会坚定的。

4、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5、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6、一个人有所不足,就要自欺欺人。一句谎言说过三次就自己也信以为真的。

7、爱情是不由自主的,得来容易就看得容易,没得到的,或者得不到的,才觉得稀罕珍贵。

8、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光点儿的大小。

9、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10、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11、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12、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

第三篇:瞿秋白先生作品赏析

瞿秋白先生作品赏析

瞿秋白,别名瞿霜、瞿爽、瞿双,号熊伯、雄魄。1899年1月29号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的主要作品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多余的话》;诗词作品有:《江南第一燕》、《卜算子·咏梅》、《咏菊》、《哭母诗》、《红梅阁》;翻译作品有:《高尔基创作选集》、《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等。

作品介绍:

《赤都心史》:作于1921年—1922年,长篇报告文学,为瞿秋白在莫斯科一年中的杂记,如实记录了当时的见闻及感想。俄国革命在瞿秋白的眼里和心里,是婴儿、新声与黎明,尽管他看到了这个浴血而生的新生儿所带来的阵痛、血污、丑陋和贫穷,可是他并没有失望,他抱着同情、理解和认可的态度深切而冷静地观察着他所信仰的主义在一个异国国度里被拿来所做的那一场大尝试,但同时他也尽可能地生活到那个布尔什维克社会的不同的人们的生活里,那是被赶上架、跟不上潮流的艰辛的农民,是被横扫了优越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的落魄的贵族,是信仰非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坚定的异见者和异教徒,悉心地发见和听闻他们的惊悸的、愤懑的、无奈的神色与灵魂,不是革命本身,不是它的制度与法律,而是严酷的革命风暴下的各色的人令《赤都心史》获得了它的文学魅力与价值。

《饿乡纪程》:亦名《新俄国游记》。瞿秋白的著名散文集,写于1920年10月至1921年10月,1922年出版。当时瞿秋白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本书即为自哈尔滨至莫斯科的游记。它拨开了国内外反动派所散布的“重障”,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无产阶级革命所引起的深刻变化,俄国劳动者以主人公的姿态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创造性劳动,以及革命后的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反映。苏俄的现实深深地触动了作者,促使他向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度迈进,因而,这部游记是一个伟大的心灵为了探索真理与祖国的光明未来而经过的一段艰苦历程的实路录,有着巨大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是“五四”运动时期优秀散文之一。

《多余的话》:瞿秋白在就义前夕写下的遗文。此书把一个共产党人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心路历程,都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在两万多字的自白中。《多余的话》的独特价值就在于他的坦诚与真实。文中表达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的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给后人留下了不同解读的历史谜题,也曾给他身后造成了诸多误解与政治的余波。

诗词作品:

《卜算子·咏梅》:1935年,瞿秋白同志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敌后坚持斗争,不幸被俘,囚于福建长汀监狱。身陷魔窟,面对屠刀,备受屈辱,自知来日无多,写了些诗词以自遣,《卜算子·咏梅》一词被确认为其遗稿之一。原文为: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江南第一燕》:原是瞿秋白婚后寄给妻子王剑虹诗中的意象。诗云:“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诗歌明写新婚燕尔之余,也不忘“暗示”自己的凌云壮志。且别说整首诗能收能放,亦敛亦狂,一句“为衔春色上云梢”,声情已响彻碧空。正是豪气万丈,全都付笔端。

《咏菊》: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这是瞿秋白在十三岁前后,曾经写过一首咏菊诗,这首诗中,嵌入了他的名号:霜、秋、白三字。瞿秋白在三十六岁临难以前,在汀州狱中,又写了一阕《卜算子·咏梅》,有句云:一任风和雨,花落知春残;待到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到,瞿秋白喜爱傲霜的秋菊,也喜爱耐寒的春梅。他把原来的名字瞿双,改作瞿霜,即取菊花傲霜的精神;自署别号铁梅、涤梅,则取梅花耐寒的风格。《哭母诗》。因家贫被咄咄逼人的债主逼得痛苦不堪,瞿秋白的母亲金衡玉,在1916年农历正月自杀,享年41岁。母亲的死,极大地震撼着瞿秋白的心,为此,瞿秋白写下了《哭母诗》,他在诗中悲愤地写道:“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在斧钺交加的战场上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凌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面前,他却泪水涟涟,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完美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之楷模。

《红梅阁》瞿秋白嗜爱文学,仰慕先贤,也喜欢和欣赏那些能够反映自国历史和大自然风貌的文化古迹名声,红梅阁便为其一。红梅阁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区红梅公园东南隅。瞿秋白和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的张太雷早年经常到红梅阁攻读嬉戏,并作《红梅阁》:“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来记述儿时旧游的情景。翻译作品:

《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在三十年代初期,中国革命文学运动仍然处于幼稚的阶段,急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和借鉴苏俄作家与作品。因此,翻译介绍这类著作和作品,在瞿秋白看来,是中国革命文学运动的起点。1932年,瞿秋白编译了《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一书,译文有恩格斯论巴尔扎克和易卜生的两封信,普列汉诺夫的《论易卜生的成功》、《别林斯基的百年纪念》、《法国的戏剧文学和法国的绘画》、《唯物史观的艺术论》,拉法格的《左拉的“金钱”》。

《高尔基创作选集》:译于1932年,包含《高尔基自传》、《马克西谟·高尔基四十年的文学事业》、《作家与政治家原序-卢纳察尔斯基》、《马尔华》、《二十六个和一个》、《海燕》、《市僧颂》、《同志-故事》、《大灾星》、《坟场》、《莫尔多姑娘》、《笑话》、《不平常的故事》十三篇作品。同时,瞿秋白为《高尔基创作选集》写了长篇的前言和后记。瞿秋白与《国际歌》:

瞿秋白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1920年10月,瞿秋白在莫斯科参加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三周年的大会上,第一次听到了《国际歌》,并感到这支歌“声调雄壮”,决心把它介绍到中国来。1923年1月23日,瞿秋白回到北京便着手翻译歌词。他既会弹钢琴,又会谱曲,很快就把歌词译成中文并配到歌谱里。同年6月,瞿秋白把《国际歌》的中文译稿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新青年》的显要位置上,并加了按语,介绍《国际歌》的来历和意义。从此,《国际歌》便在中国传唱开了。

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中许多重要作品收入了《瞿秋白选集》、《瞿秋白文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的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第四篇: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朱自清先生散文赏析

古人们爱说“文如其人”,是指“为人与其文章之相似[①]”。文章归根结蒂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不同的文章彰显着不同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然而在纸醉金迷的当今盛世“文如其人”成了稀有物种。君不见在“作者不作,主编不编”的某些院校,在“小人物捉刀,大人物署名,总编总是不编”的某些社团,在盛行抄袭的学界,在“文字贿赂”盛行的某些官场,手与心分离,文与人无关,文如其人乎?至于网络,有[0]数字统计:“文如其人”的概率最多只有1%。

“文如其人”,我们呼唤着!

愈是如此,愈觉得“文如其人”的珍贵,不由想到朱老先生那样老一辈知识分子。为人,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永恒的“人类的精神”,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一种对血肉乃至灵魂的影响,为民族、为国家命运而奉献一生的精神;为文,绝对没有背离生命感的浮华的技巧,表里如

一、性格坚强,一生没有背叛纯正的艺术,没有放弃对真正的文学的追求。读先生文章,更觉“拂去尘世间的功利与俗气”的可贵,真可谓文如其人。

正是这种散文的魅力,才吸引我去欣赏他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美不胜收的文字。

朱老先生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那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自由的追求为散文开拓了崭新的境界,不仅建构了现代散文的艺术大厦,也成为后代散文家学习和借鉴的珍贵遗产。

一 文中有画,画中有情

《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

在朱老先生的笔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每每掩卷,使人们好像看见朱老先生刚刚放下画笔,将一幅描绘生机盎然的迎春图展示在读者面前。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

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反复咀嚼后,心里满是遐想,好像看到遥远的将来也这样鲜艳夺目。

《春》是热烈欢快的。由于“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便不觉时间的珍贵,整天醉心于“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直到欣赏了《匆匆》,才第一次感到迷茫,“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感叹先生善于从一闪即逝的现象中捕捉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却又常常疏漏的现象,“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欣赏之余,忍不住扪心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掩卷深思,优美、生动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淌于纸上却有如此的震撼力。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震撼力源于什么?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高度的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先生对人生高度的责任感与读者的沟通。

我之所以对朱老先生的散文几近痴迷的程度,是因为他以肺腑之言感染着我。的确,朱老先生是一位功力很深的散文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他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首名曲,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耳畔。

如果说《春》的内心世界是欢快的,朝气蓬勃的;那《绿》和《威尼斯》则是他色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

让我们先看看《绿》是怎样铺开的吧?在梅雨潭所见到的景物是“微微的云”、“飞花碎玉的瀑布”、“小小的梅雨似的”水花,这里的景物,色绎晶莹,色调淡雅;而梅雨潭呢?却又是“满眼醉人的绿色”,它柔和、明亮、纯洁。它绿得“浓淡得宜”,既不像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鹅黄的底子显得太淡,又不像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碧——似乎太浓。这样的描写,不尽使人想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于美女的描写:“东家有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绿》中对梅雨潭的描写和《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美女的描写,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处吗?她们的美不都是恰到好处吗?难怪作者在篇末写道“我不禁惊诧于梅雨谭的绿了”,这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啊!

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形容朱老先生的散文一点儿都不为过。当欣赏《威尼斯》的时候,仿佛一组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描绘威尼斯的风光用的是浓墨重彩。请看:“在圣马克

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了”。“江南的水乡’是什么景象?是“日出江花红似火”的浓艳,是“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澄清。红得热烈,绿得醉人,作者以此来比喻威尼斯的风光,使读者不仅领略到威尼斯的明媚亮丽,而且领略到这座古城焕发的勃勃生机、文化之城呢?其颜色也自然是绝而不俗的了。你看,圣马克方场是“伟丽”的,公爷府的墙面上用白色和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的方纹,“在阳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而威尼斯唱夜曲的歌女们“微微摇摆在红绿灯球下,颤动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的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这些描写,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威尼斯“华妙庄严兼而有之”的特点。

朱老先生写叙事的主要代表作是《背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质朴中见深情。作者并不正面写父亲的肖像表情、青布马褂的“背影”,而是通过几句简短的叮嘱之语、送儿子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几个动作,尤其是手脚并用、努力攀登、不辞辛劳地为儿子的背影刻画,便把父亲对儿子的怜惜体贴、牵肠挂肚、依依不舍的不可言说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们从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马褂的背影”上,可以体味出人生的悲凉,概叹社会的不公。同时,人们又从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愤懑中,激起对象父亲这样的旧知识分子的怜惜、恻隐之心。真挚的父子之情与冷漠的世态人情形成强烈而又鲜明的对照,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平实中潜存着愤意,素朴中含有激情,这便是《背影》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朱老先生散文共同的艺术特色。

朱老先生的写景散文,细腻秀丽,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这种“贮满诗意”的文字,所构筑的“文中有画,画中有情”的境界,才使他的散文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 语言凝练,精雕细琢

散文与人的世界的同构,使阅读者可以从自己的视角,从不同的维度去解悟它的真谛,寻求其美的内涵而获得艺术的享受。《绿》仿佛一组颜色明丽的水彩;而《威尼斯》却又如同一幅颇具西洋风格的油画;《荷塘月色》又宛如一幅色调朦胧的水墨风景。三篇散文,给人的审美感受不同:《绿》描绘的是鲜丽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勃勃的生机和作者对生命的由衷赞美;《威尼斯》写的是异国风光之美,画中充满了浓浓的北欧情调和作者对威尼斯古老文明的咏叹;《荷塘月色》表现的是朦胧之美,文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这些

都令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这篇散文是抒写作者心境的一个名篇,作于1927年7月。作品开头就是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好的艺术作品”,多是“不顾厉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①]”在《荷塘月色》里,“心里颇不宁静”聚焦成一束“凝光点”,使作品能够“贮满诗意”的内核。有了它,作者主观世界的情和客观世界的景就能够得到高度的统一,意境的开拓就有了逐层转深的“神经”。有了它,诗意才能传出熠熠的神采。

朱老先生散文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大家”早有高论,我只想在品味一幅幅优美的画卷的同时,去倾听他字里行间搏动着“自己的声音”。

“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先生借着小路的“静”,抒发自己踽踽独行郁闷。随后,写荷塘景色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这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和《春》里“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是多么明显的不同。最后,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老先生,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看、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彷徨。由此提纲携领,“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赋予了特有的音调和色彩。

朱老先生很重视语言锤炼,一词一句都要经过反复周密的推敲才写定。他的文章绘形表物、表情达意,都做到了准确生动、亲切自然。特别是他对动词的使用,往往表现出他造句时追求诗意的生动。比如,写月光照在叶和花上,本来是一般化的。他却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

如,叶子和花在风中“颤动”,树缝里“漏”出一两点灯光,也都是用词不同凡响之处。

叠字、叠词的运用,是朱老先生散文中常见的。他注意语言的音乐美,词句流畅、和谐、琅琅上口。叠字的艺术效果在于“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增大语调的和谐。”同时,还可以使语言的行进速度放慢,使文章柔美、平稳、舒缓,这是朱老先生的散文艺术特点。例如他散文作品中的“蓊蓊郁郁”、“迷迷糊糊”、“曲曲折折”、“田田”、“层层”、“密密”、“静静”、“弯弯”、“重重”等等,虽然形式不同,但都运用得恰到好处。

三平淡质朴 凸现人格魅力

朱老先生的散文“文字越见得周密妥帖,可是,读下去真个像跟他面对面坐着,听他亲亲切切的谈话[②]”。他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但是他能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会,善于捕捉一闪即逝的现象,并挖掘其内在的深远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使读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事物中,从自然景色的描绘中窥见当时黑暗的社会风貌,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感、内在的思绪和潜在的情感细流。纵观朱老先生一生的散文创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论,都在真诚地“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个侧面②”,体现他作为“大时代一名小卒”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生”的特色。

我之所以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不仅仅因为其作品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他用自己独具的人格魅力,一笔笔勾勒出一个个人情美、人性美的活脱脱的形象。

首先,朱老先生的全部思想感情、人格,表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自尊意识。“五四”退潮以后,朱老先生动摇了他最初建造“光明”的信念,产生了孤独和彷徨,出现了他的第一次心理危机,也就随之产生了他的“刹那主义”的哲学。为了摆脱自身的孤独和彷徨,不至于使自己沉沦颓废下去,他努力以积极态度看待人生,使自己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有独立之意义和价值”。他说:“因怅惆而感到空虚,在还有残存的生活时所不能堪的!我不堪这空虚,便觉得飘飘然终是不成,只有转向才可能较安心——比较能使感情平静。于是我的生活里便起了一个转机„„便决定了我的刹那主义。③”十分清楚,朱老先生的“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为平复个人的心理危机,求得个人生命意义的充实和实现自我的价值,其实这正是他痛苦的自尊意识。他的理想幻灭之后,自尊、自重、自强、自爱是这时期他个人的强烈的精神需求。他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气节观来约束、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求得自我人格的自洁和自尊。因此,强烈的自尊意义也就充溢流贯于他的一些散文之中。

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所作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在《荷塘月色》中“偷得片刻宁静”时剖示内心的“现代的懊悔”。秦淮歌妓来与他俩纠缠不休,对此,俞平伯依照“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的逻辑,持同情、超脱态度,所以事后还“怡然自若”;朱老先生却十分认真、拘谨和自尊,既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不幸,又受到内心“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的诱惑和卖唱,陷入了理智和情感的“争斗”之中,一时竟然难以排解这袭上心头的苦恼,“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自尊意识流贯全文,并构成了这篇游记中矜持笃诚的人格色彩。其次,朱老先生在强化自尊意识的同时,也强化着他的博爱意识。自尊是爱自己,博爱是爱他人。从“五四”退潮到大革命失败,他的心一直受磨受难,感到在大时代里,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是“寻常人所难堪”的“苦在话外”。唯其一直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所以就需要用爱的琼浆玉液来滋润一颗寂寞、枯竭的心,用爱和泪广施于人,以排解自己的内心痛苦,以求得心理平衡。因此,他在他的散文天地里筑起了一个“爱”的天国。一方面,从人性、伦理、道德上,抒写自己博爱意识。这一组散文多写于大革命失败的前前后后,如《背影》、《儿女》、《给亡妇》、《冬天》、《哀韦杰三君》、《我所见到的叶圣陶》、《怀魏握青君》等多表现父子、夫妻、师生、朋友间的感情。朱老先生从作为儿子、丈夫、父亲、老师、朋友所应有的伦理、道德及仁爱之心出发,检点自己在人伦关系中的生活细节,对自己的粗疏、随便、懈怠,表示深深的自责和无尽的悔恨。愈是自责自悔,愈是表示修善补过,便愈是宛然托出一颗诚挚、广博的爱心。特别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更从字里行间里发现了他带给我们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背影》是朱老先生收到父亲那封“„„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投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的信后萌动创作契机,文章通过当年父亲为自己买桔子的背影的忆念,倾吐了今天儿子对父亲的感恩图报之情。作者不是正面地、直接地评说这种感情,而是自审那时自己对父亲送行过程中不敬的思绪,——总觉得父亲与搬行李的脚夫讲价时“说

话不漂亮”;他又是叮咛又是嘱咐茶房,“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太聪明了”,自责自悔是出于作者为人的人性、伦理、道德,更是出于自己对父亲的一片挚爱深情。灵魂的自尊更加反衬出对父亲的情之切切,爱之深深,反衬出远在他乡的儿子对父亲健康状况的忧愁,以及自己不能守在老人身边尽孝的痛苦。

另一方面,用悲剧心理观照和描写人生,伴随着他“爱”的饮泣,使散文散发着人道主义的温馨气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哀伤沦落风尘的歌妓;《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忧思五岁小女孩将一生失去“生命的自由”;《阿河》哀惜一位被社会遗弃而被卖来卖去的青年女子„„最让人震撼的还是《执政府大屠杀记》,该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揭露了段祺瑞执政府有预谋、有组织地屠杀爱国群众的血腥罪行,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留下了详尽的珍贵记录,并启示人们向反动政府讨还血债,哀痛被无辜杀害的爱国学生和民众;自尊和博爱,是朱老先生早期散文的两种主要形态,也是他思想、感情、人格的具体表现。他怀着悲剧性的心理为现代散文美学弹奏着美丽的心曲,淋漓尽致地披露了他的主观深层世界,裸露地再现他全部的生命空间,从而为现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审美内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朱老先生用自己的散文创作实践在散文美学范畴提出了“意在表现自己”的命题,这是他对现代散文的突出贡献。

四 结论

我喜欢朱老先生的散文,因为其作品语句优美、生动,很深入人心,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其作品凸现出独立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不仅如此,更因为他有骨气。是他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真诚的、高尚的、执着的追求;书写了老一辈知识分子那个大写的“人”。在40年代,“一身重病,宁可挨饿,也不吃美国‘救济粮’[③]”。朱老先生无论为文为人都浓墨重彩地实践了他特立独行,直面人生,哪怕惨淡的人生态度。

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正是这种魅力吸引我去注意他那些用心用情构叙出来的文字。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②”从朱老先生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越到后来,他越追求这种朴素自然的境界。这种境界体现的是一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是一种“大巧若拙”的艺术风格,是博大精深后的平易浅近。朱老先生的两种不同文采、风格的散文可以说大致反映了他散文发展变化的过程。绚丽之极乃有平淡,朴素从风华中来,自然由雕饰脱胎,终于达到炉火纯青、自成高

格的境界。

是夜,春夜淅淅沥沥,润物无声。我又一次翻开了朱老先生先生散文集。每当心烦意乱的时候,品一品朱老先生的散文,如品味一杯香茗,如欣赏一段古乐,烦躁的心被朱老恬淡的文字所浸润,渐渐变得平和安详。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③”把真诚的心捧献给读者,正是朱老先生的为人为文之所在。

我看重朱老先生的美文。更看重朱老先生的人格。

或许,朱老先生的散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

参考文献

[1]郭沫若.《沫若自传?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 宋?苏轼.《唐宋八大家之苏轼散文卷》,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5]朱自清.《背影?序》,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5

第五篇:杨再春书法

楊 再 春 先生 作品

杨再春(墨人),1943年8月8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原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教授,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美术家”荣誉称号,北京海淀慈善协会授予其“爱心市民奖”。1985年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书法展,得到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和著名书法家肖劳先生等老一辈书法家的高度评价。1990年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中国书法系列讲座》,并担任主讲,同时配合电视播讲出版四本教材,对书法的普及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受其影响,中国中央电视台再度拍摄电视专题片《墨人——杨再春》,并介绍其百米长卷——诗词歌赋。

杨再春的作品被国内外各界人士广为收藏,有的作品被我国领导人及使节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1985年至今,他先后出版《行草章法》《行书笔法与兰亭序帖》《草书笔法与符号》《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下册)《字的结构与章法》等。杨再春曾多次应邀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士、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台湾讲学并举办个人书法展。国内在北京、青岛、辽宁、唐山、连云港、宝鸡、威海、兰州、天水、徐州等地讲学并举办个人展览。

下载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凤仪先生书法赏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书法闲章短句赏析书法闲章短句赏析

    书法闲章短句赏析书法闲章短句赏析 二字 B 抱朴百忍博雅步月奔腾补勤 C 畅神畅怀苍润传神粹美翠微澄怀藏珍长乐长庆春归 D 独醒独乐顿悟滴翠多福达观达智 F 飞雪飞霜扶......

    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

    雨夜书香——杨绛先生《我们仨》读后感宫佳夜色笼上来的时候,下雨了。今年北方的雨水不多,一场雨尤其珍贵。路灯下,斜斜的雨丝雀跃着落地生花,远望,真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呀!雨夜寂......

    成清先生谈新时代书法

    成清先生谈新时代书法 书法艺术包括创作、理论、教育、活动等许多方面,而书法家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部书法史就是书家的历史,而书法大家无疑又是书法史的灵魂。一个时代......

    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

    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发布时间: 2009-5-20 8:18:32 启功(1912),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北京人。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全国......

    杨凝式书法艺术美

    萧散冲淡,胜似闲庭散步---五代杨凝式《韭花帖》的书法艺术美【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艺术化了的汉字形象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

    吴昌硕书法赏析(精选5篇)

    吴昌硕的绘画艺术: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有开拓性业绩的、承先启后的一代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海派”大家......

    杨爱国先生六十寿辰主持词

    杨爱国先生六十寿辰主持词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歌曲悠扬,传来声声祝福语, 亲朋满堂,道出句句真情话。 甲子重启,寿比南山松不老, 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长流。 今天是一个非常吉祥......

    杨绛先生经典短文两篇

    《走到人生边上》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