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
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发布时间: 2009-5-20 8:18:32 启功(1912),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北京人。历任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有《古代字体论稿》、《启功丛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法选》、《启功书画作集》等。
笔者第一次见到启功先生的书法墨迹,是70年代末在一个翻译朋友家。这是一件意临董其昌书法的条幅,写得中正安舒,气古雅,当时令我激动不已。此后很多年来,这件书法的印象总是那么深刻,以至于每见到启先生的作品,总要不自觉地与那件作品发生“意象”上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却往往令我失望,因为先生的书法到80年代中期前后越写越“熟”了。
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批评,并不可能始终不变,其间的变化有时便是否定——肯定——否定,或者肯定——否定——肯定的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在现代书家中,我对于齐白石和启功的书法便都经历过类似的理解过程。
启功书法的成就主要在于行楷方面。先生于书法一直是沉浸在简牍一脉的“帖派”传统中。二王法帖、欧阳询《九成宫》、赵孟俯《胆巴碑》、柳公权《玄秘塔》、智永《千字文》以及宋之米、黄,明之董其昌,还有《淳化阁帖》等,便是先生学书的基础和几十年的主要值对象。以至有人称其书为“现代的馆阁体”,据说先生对此欣彩笑纳。众所周知,启先生书法在现代书坛始终以一种近乎固定冲式样面世,确实显得单调和缺少风格变化,体现了一种。动理上的趋稳定结构。先生书法历来主张师法墨迹反对取法碑版,对追求碑刻一脉的刀斧痕十分不以为然他有诗道:
少谈汉魏怕徒劳,简陵摩享未见遭;
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
在诗中,先生明确提出“师笔不师刀”,别诗中亦有“学书别确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名句,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先生的中法便保持了一种纯正的“帖”风。先生的人生智慧与文化眼光也此可见一斑。从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来看,先生对于传统审美的村验与理解主要是通过唐碑、《阁帖》来进行的,区别于前人的馆阁书的重要一点,就在于他还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不是只从梨枣间讨消息,同时要以帖解碑,来理解探寻笔法的真面目。这是启功中法高明于翁方纲等前人的地方。这种学习方法与创作观念当然自于先生精深的金石与碑帖学知识,也就是说身为著名学者、鉴定家的启先生,书法的观念与他的考证思想至为密切。这种别人雅以比肩的条件,对于启先生书法来说当然是极有好处的。它使先生的书法渊源有自,可以排除“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种种误入歧途,可以直追古人书法的真貌所在,可以不强柔毫之所难。事实上,这些可能性已经在启功书法中得到完善的体现。但是,这种过于视碑帖之学——考据意义的书法实践,同时也带来了书法审美视野上的某种局限性。对于一些后天因素造成的碑版效果,启功书法概不纳入,先生喜欢明洁干净顾不喜欢斑驳苍毛。如比,先生是黄牧父,而不是吴缶老。先生对于古典的沉涵与研究愈深,就愈是不可能接受新东西——我指的是新的审现在对于碑学传统和清人书论的成见。对于“美学”问题的讳莫如深,除了体现出先生的学者的谦虚胸怀,似乎也流露出先生对于陵术思潮和文艺理论的某种冷漠态度。这种态度来自于先生对睑文化的精深广博的理解,也来自于先生已然形成的文化心理习惯和审美定势——先生是由里到外的传统型文化人。
先生的主张与为人、治学都是极为传统的。先生的许多见解都与众不同,透机锋:“正如我不喜欢吃辣的,但并不反对别人吃辣的,因为辣是一种趣味。由此联想到先生的书法,与此口味不同的人可品出不同的道,或甜、或咸、或酸,就是没有辣味。人康德说“审美是超功的”,又说“趣味无争辩”。以启先生之谈饮食及于其书作,也不得不说,启功就是他自己。他实而圆融碍。
展和艺术主精神的创造性价值来看,启功书法是“书法”的典型代表,先生一惯主张的书法不能脱离汉字应该是正确的传统书法规,但是因此先生过于强调书写的技术性、熟练化,便使先生的书法缺少了一种宏深的美学追和更高旷的艺术品位,时有千篇一律之憾。在书法家自身和作这一载体的统一性与自我完善乃至完美化方面,启功书法取得相当的成功。那种纯推平和的艺术表现就像先生的品性为人一样,无疑是十分亲切的。亲切手和之中透着一种自我的高雅与夭矫不俗。
先生书法富于传统气息,但更具有翩翩自得的个人风范——文雅而娴熟、清冷而端丽,不不履而极儒雅。实际上先生之作,佳者远过明清馆阁体之上,而不佳者实在是平实得欠缺风韵气象。虽然如此,也不影响先生书法作为现代古典派的代表性的大家地位。那种清雅的文品格——书卷气息现当代书法没有几家。然而,启功先生书法的余韵实在有点过于直白有类白居易诗了?但不于我素所敬重的启先生而言,这苛求算不算堂突?
第二篇:启功先生谈书法的学习
启功先生谈书法的学习
记者:启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您是我们书法界的老前辈,学问、书法享誉海内外。能不能先清您谈谈您是怎样走上学书、治学这样一条道路的? 启功:感谢《书法》杂志和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老前辈,学问、书法如何如何,我不敢当。我一直认为,我够不上一个书法家,我的职业是教书,写字、画画都是业余爱好。怎么走上这条道路的?我祖父能画些写意花卉?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受了祖父的熏陶。因为常看到他老人家拿着笔,花鸟虫鱼,草草几笔而成,那时我想当个画家挺有意思的;后来就贾拜贾义民先生力师。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常带我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书画;后来又介绍我认识吴镜汀先生,跟吴先生学。学了一段,挺有长进。慢慢就有人求画来了。有一次,一位长亲命我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来,我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你不要落款,清你的老师题写。”那意思是说,我的字太差,这对我刺激很大。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写好字,给自己争口气。这样一辈子就跟书法结下的不解之缘。后来承恩师陈垣先生的提携,在辅仁大学教国文,研究诗词、韵律、文法。抗战胜利后当过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古文书和文物,也在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兼过教授。解放后又参加过《红楼梦》程乙本注释,《清史稿》标点,这些都是对我一生很有意义的经历。因为学海无涯,每一个工作都促使我去学习、研究,这样我也就在文史、文物、书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敢说有多少成就,一辈子都在学倒是真的、学
问方面是这样,书法方面也是这样。
记者:您学习书法是从哪里入手的?能不能请您在这方面具体谈一谈? 启功:关于这个问题,我写过一首诗,收在了前几年出的《论书绝句》里,第四首、诗是这样写的:“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诗后边我作了说明:我六岁入家塾,最早学的是先祖自临的欧阳询《九成官醴泉铭》,蒙着帖照着写。后来十一岁见到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略识其笔趣,但那时对笔法理解还很肤浅,谈不上学书。二十多岁时得到赵孟俯书《胆巴碑》,特别喜欢,学了一段时间,人说我的字像英煦斋。当时我学画,画画得还可以,题款字难看。于是学董其昌,得写字行气,但骨力不行。后来得到罗振玉藏《宋拓九成宫碑》精印本,不知是宋人重刻的,见它清润肥厚,认为不啻墨迹,于是逐字以蜡纸勾拓而影摹之,这是我学书的打筑基功夫。以后杂临碑帖以及历代名家墨迹,其中又以临习智永《千字文》墨迹时间最久,下功夫最深,学得也最苦。要说学习的经验,我觉得要做到写字要做到“骨肉不偏”,很难。为了增强字的骨力,又临《玄秘塔碑》若干通。这样经过几年努力,偶尔给人用楷字写对联,人见了就说我的书法是学乾隆时的成亲王的,实际上成亲王的帖我一次也没有临过。记者:清代书法家梁山舟与张芑堂沦书,曰“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晚清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又加以“二要”:“一要品高,二要学富。”您觉得一个人要在书法方面有所成就,应该怎样设计自己的道路?这“三要”、“二
要”,应该以哪个为先? 启功:这五种啊,后两种我都不配。“品高”我不配,我不配谈品高,我也不配谈学术有什么收获。那前三种我是这么想:多看、多写是真的。张芑堂说第一要天分。这个天分就很难说了?有人很笨,写久了也能成他一个规格、体势。多看是重要的,多 写也是重要的。无论如何,眼睛老看,手老写,看得丰富极了,他也就可以随便批评淮对淮不对了。当然那个对不对的内容,他说的就未必对了。你想想,各人一个手法,各人一个习惯,他说不合他那个习惯,就不对,那恐怕也不合适。所以我觉得还是得多看多写。多写多看这才重要;但是只多看多写还是不行,我觉得还得多临。拿那个古代某一家的方法,他那个结构、位置很重要、我是这么 想的。这是我个人一个不成熟的感觉。所以我曾想,写字有三个次序。把一个字拿来,鉴赏一个字,比如是“天”或者是“三”,简单的笔画。眼睛看着,手底下笔写着,写完了并不好看。第二就摹着写。薄纸铺在帖上头,现在更方便了,有塑料薄膜,蒙在帖上,不致泅到帖上,按着笔画写。第三,就对着字帖再写。经过这三个,就截然不同了。我是笨办法。我觉得临也很重要,光看恐怕不解决问题。另外,我觉得梁山舟、张芑堂、杨惺吾三家论学书入门,有一个不足的地方,都是偏向“神”,这是不全面的。如果一个学书的人对字的“形”尚不熟练,怎么能看其“神”?所以我以为,学书入门似宜先熟记其“形”。记“形”的方法,应该先记其形状、长短。如某字某笔长、某笔短,什么角度,什么方向,等等,实际上书法问题,在基础阶段,都是很细碎具体的东西,你会了就有模样,不会就没模样。所以初学的儿童,应该先写“照格”,蒙着写;后写“背格”。熟悉了,再看帖写字。如果初学的识字不多,即要求其看其“神”,问其神要行要坐,还是要飞,恐怕未必能说得出来。拙见以为,入门者(只论初学,不论年龄),先看帖上一个字,即仿写一个字;二用透明纸罩在帖上描写一次;三,再对帖临写次。如此写上一段时间,而逐渐记住某字某笔长、某笔弯弯曲,字的形状逐渐熟悉记住,这样入门,从“形”到“神”(全貌)就逐渐可以了然。
记者:古代书家谈学书、临帖,很多人说先要“入帖”,然后再“出帖”,您对这
个问题怎么看? 启功:“入帖”、“出帖”前人确实谈得很多,但有些说法过于绝对化。我觉得“临帖”如同写静物、画石膏像、画模特儿,没有什么秘密。眼手相应,日久熟练,并无神秘可言。一个文盲,签字时他只能画“十”字。三个文盲同时各画一个“十”字,一定是既有相同,也都互相不一样:他们三人都能写出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十”,是因为有一个标准的“十”在大家心中,大家都照着心中的这个标准写,这就是“入帖”,但每个人总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互相不一样,有个性风格,所以“出帖”也是自然的。我过去曾讲过,“临帖”要完全达到和古人一样是很难的,不“出”也得“出”。学一点古人的,在达不到的地方,自己想办法变通解决,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慢慢地个人的特点也就有了。很
多书家的风格实际上就是这样形成的。
记者:您的《论书绝句》里面还有两句诗,说“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这里的“师笔”、“师刀”怎么理解,您能否作一些解释? 启功:“师笔”、“师刀”不是什么“神话”。从前没有摄影、影印,碑上、帖上的字都是刻出来、拓出来的。一个笔画,至少要上下左右四下而刻成,让人看了觉得是方块,实际上在写者只是一抹而成。近人便说古人用“方笔”,不用“圆笔”。又说古人用笔按“八卦”方向,有“始艮终乾”之说。(见图)这是用锥形毛笔画出方形笔画,这样写字,每笔描成方形,不应是运笔写字的常道: 一块碑上几千个字,如果每笔都这样画。那多么久远才能写完呢?我们看古碑“笔道”刻成方块形状的字,要看笔道之间的关系、方向、斜正、距离,把它们背后的笔法看出来,它们多属一挥而成的一笔,而不是一个方块。这就是我的“师笔”不“师刀”的意思。我以为书法是毛笔书写的艺术,刀刻是不得已的变通手法。所以说“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正确的笔法,应该在笔写的书迹中找;看刀刻的碑刻,要透过刀法看笔法。而不要见了矫揉造作、毫不自然的刀刻效果,以力这就是古人笔法。
记者:赵孟頫有一个著名观点,即“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您怎么
看这两者的关系? 启功: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用笔与结字,哪个重要?我认为结字重于用笔。理由很简单,“用笔”管的是笔画的形状问题,“结字”管的是整体的效果问题。一个字笔画不够标准优美,但摆好了,这个形象还能凑合过得去;如果笔画局部都很优美,但摆得东倒西歪,那能不能成字都将成为问题,还谈得上什么美?王羲之的书法是历史公认好的,但如果我们把帖里的字剪一个出来,把笔画分别铰开,随便一摆,那还能是王
义之吗?所以“用笔”和“结字”问题,虽说两者不可偏废,对书法学习来说,我认为还是应该以“结字”为先。尤其是初学者、以我个人的体会,“结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一是宇的比例,漂亮的字几乎都存在一个五比八的规还是应该以“结字”为先。尤其是初学者、以我个人的体会,“结字”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一是宇的比例,漂亮的字几乎都存在一个五比八的规
律,这正好和西方艺术理沦中的所谓“黄金分割率”相合。这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指导每个字的书写,二是注意字的重心,一般说来,造型优美的字,重心不在字的正中间,而在中间偏左上方一点的位置,这是因为人们的视觉误差和审 美习惯造成的。这一规律也非常重要,决定汉字形象最终能否写得优美。
记者:启先生,以前我在报章上曾看到,说您谈到书法学习,曾提出学书要有“三问”,对初学者很重要。这是您个人学习心得的总结吧!启功:其实也是前辈的教训。“三问”是“问人”、“问己”还有“问墙”。所渭“问人”就是在初学的时候,要经常找机会向身边的前辈或书家请教,问一问他们的心得,吸收他们的经验。尤其是那些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老前辈,他们的活语重心长,要认真地领会、严格地执行,不要马虎、随意,自作主张。随着时间的推移,问的人多了,见的广了。过个三五年,自己的认识也提高了。这时就要多动脑筋,问一下自己该怎么写,自己感觉怎样好就怎样写,即所渭的“问己”。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当 把字放在墙上看看,看看能不能撑得住墙,有句老活,叫「字怕悬」,在下面写的时候看着挺好,放在墙上看就不大好啦,这时候你就要想法纠正这种差别、此后,你还要经常请
别人看看墙上的字如何,是否符合大众的
审美要求,大家说好的地方可考虑保留,大家说不好的地方就应该考虑修改。这样反复地修改练习,就会和书法应有的规律相吻合,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字的规律写,慢慢走向成熟,成为有造诣的书家。这就是“问墙”。
记者:书法史上很多书家把“德”、“学”作为书法艺术的内在要求,但历史上确实不少大学者、儒学大师书法一般。怎么理解这一矛盾现象?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社会条
件下,书法家应该怎样立身处世? 启功:“德”和“学”每个人都要讲求,但这是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与艺术方法不是一回事。末代的蔡京、秦桧是坏人,他们的字写得很好、后来的朱元璋、袁世凯,写得也不坏、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大家也向他们歌功颂德。假如拿出他们写的残纸片,大家不知是淮写的,那又怎么评论写这字的人是好是坏呢?写字的人,多半是知识分子。既是知识分子,就要知道仁义道德。所以书家讲道德,理所应当,现代社会竞争激 烈,但做人的基本原则总述是不能丢、总不能把礼义廉耻都扔一边。这不仅仅是对书法家的要求,对整个社会都应如此。写字与德、学是两个问题。这好比我们世俗的人见一个僧人,先问他是否吃肉喝酒。如吃肉喝酒就认为他不算好和尚。其实佛释迦牟尼出家后,每天挨家乞食,也没听说佛乞素食。佛不专乞素食,难道就是假佛吗?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启先生,能否请您谈淡对近二十年书法发展的看法? 启功:近二十年书法的发展,我不知道。通行篆书时代的人,无法预知汉隶的通行,汉代的人无法预见真书、草书的流行。五十年前的人无法知道今天的规花字、我们不是神
仙,不能知道未来的字体!
第三篇:读启功书法有感
读启功书法有感
前些日子从网上下了七十八张启功的优秀书法作品,感触很深后。我是从上学期开时关注启功的,启功过世几年了,他1912年出生,满洲人,爱新觉罗氏。他的书法作品可谓是当代中国典范。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他的真迹是在乐山师范学院沫若图书馆办公室,用三尺宣纸写的“学而不怨,悔人不倦”,落款启功,还有他的章。这副字,包括我在网上看到的都透露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和渊博学识。他的书法大多数用墨很浓,但书写很流畅。这正是我欠缺的,因为我每次比赛时墨汁都没调好,到最近我才明白,应该备一点清水。
启功的书法以中锋行笔,“笔要以中锋为第一,中锋乃藏锋,藏锋乃古,古乃疏,乃细,乃圆活,自无刻、结、板之病”。他的作品无不透露出这些,在千锤百炼之后可以把这些处理得很恰当,很和谐。他的结字非常讲究,粗细变化大,但都有个度。整个章法都显得严谨,每一纵向分布都像流水一样,整体看去很有气势,横向是密不透风的,而且穿插让位都很舒展,舒展中有狂野的博大气势,但在狂野之时又能收回来。他的落款都很简明,一般他都落启功二字,再加盖一个或两个章。
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对联。可谓是把每个字都写活了,把每句话的意思也写活了。在他的对联中每个字都有变化,但上下联都很对称,真是绝啊!要细细品味!说到书法,我也有点自己愚薄的观点。很多人都认为练书法要从笔画练起,其实不然,试问“一个连笔都握不好的人怎么会吧字写好?”,所以握笔的姿势很重要,握笔分为龙眼和凤眼,大多数很都用龙眼,因为长时用凤眼大拇指的第二指关节很痛,我用的是凤凰,因为可以偷懒。笔握好了不一定字写得好,下一步呢,就要学会怎样控制好用笔的力量和手感,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时间原因,今晚就写到这里)在我的理解中,中国书法就是线条,而这线条就千变万化。而要控制这线条就非常难,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个体育中运动技能的行成,简而言之,书法也是体育运动。我们练字要用到手掌肌群,前臂,上臂甚至全身肌肉,还有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灵活性也至关重要,而我们的大脑就必须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促进大脑对肌肉的控制。运动技能的形成分为分化、泛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我们之前的不断练习都为了达到自动化阶段,也就是出贴。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先要练线条,可以先练横,一条横要粗细一样,起笔和收笔都要藏锋,再写下一条横时要比前一条粗或细。然后可以写竖,转折等等,这样对你的书法很有效,广大书法朋友们可以试试。当然,我们不能只练,要多看多交流,海纳百川,共同进步。这是我练书法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希望得到你们的指点,谢谢哈!
第四篇:学习《启功教你学书法》体会
学习《启功给你讲书法》体会
一、不用指导,古代碑帖是最好的老师,买本好字贴,最好不是现代XX仿写的,而是碑帖拓本的影印本,而且拓的越早越好。
二、利用好米字格,帮助摆好笔画的位置,字好看不,就2点,一是大的结构漂亮,二是每一笔都漂亮。
三、不想写莫强写,兴趣不能扼杀,在家里角落铺个摊子,笔墨纸砚都现成,想写不用麻烦立刻就写,不想写的时候,放着,没准哪天再写时候,发现自己进步了。
四、每次少练几个字,挑些常用的字,循环只练这些。
五、写完了和原贴比较下,发现不足,找出原帖笔画的特点,尽量要模仿的像。
六、即便不练字的时候,可以拿碑帖看,不吃猪肉,也可以看看猪跑,不拘看啥,看多了感觉就出来了。
七、书法不神秘,就是用比较特殊的笔写字而已。
第五篇:让启功先生推崇备至的憨山大师,其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让启功先生推崇备至的憨山大师,其书法到底有多厉害?
让启功先生推崇备至的憨山大师,其书法到底有多厉害?惊龙轩
文化问答达人03-04 23:4717赞踩在我的印象当中,启功先生用诗文的方式积极推崇的书家并不太多,其中有两位书家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两位书法家并不被广泛认同,或者说如果没有启功先生的倾心赞誉,其书名在书法史上很容易被忽视。这两人一个是大家熟知,但是不乏争议的郑板桥;另一个就是被称为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说起憨山大师,似乎在书法史上籍籍无名,一般书法爱好者更是很少看到过他的书法作品。但是启功先生却对其书法水准评价颇高,并受其书风影响很大。启功先生为何会对憨山大师的书法情有独钟?憨山大师的书法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在启功先生盛赞憨山大师的诗文中有这么两句: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对于素来谨言慎行的启功先生来说,竟然评价一位书法名气并不太大的高僧书法水准超过同朝书法大师文徵明和董其昌,不能不让人惊讶。憨山大师12岁寻佛金陵报恩寺,19岁削发为僧,终成一代宗师。当然,启功先生并非佛教中人,对他来说,完全是因为憨山大师的书法水准让其一见倾心。鉴于启功先生在当代书坛的影响力,受其极力推崇的憨山大师书法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书法爱好者的关注。我特别留意了憨山大师的书法,并且很快被其淡雅、舒朗的书风所折服。纵观憨山大师的行书书法作品,明显受到二王书风影响极大。但是与其它源自晋唐书风的明末书法家作品不同的是,憨山大师的行书并不采用连笔顺带的行笔方式,基本上字字独立,并不趋于当时流行的章法。憨山大师的书法特点很明显,静穆中时有灵动,严谨中气韵流畅。联想到启功先生的书法风格,的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当然,我个人认为,启功先生的书法更加注重力度的展现,憨山大师的书法还是有些地方稍显柔弱。不管怎么说,启功先生对憨山大师书法的推崇的确是慧眼识珠。建议大家花些时间用心品读或研习一下憨山大师的书法作品,一定会受益匪浅。6评论梁宇航
文化问答达人03-05 13:0130赞踩憨山书作,不急不躁,很稳。多字与圣教序中类似,得中和之气,又有秀润之神。明清尚态,尤其晚明,书家之作大多以顺势为主,连绵不绝。鲜有如此安静的小行书,大小错落,偶有重墨突显章法。很难看清憨山字中有多少前人影子,好像谁的都有一点,又好像跟谁都多大没关系,很个性。就此点来说,跟启老是有类似处的,都有中和秀润之资,取法诸家,又有新意。无论是在心态上,还是学书追求上,好像都有共通之处。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启老推崇憨山了。憨山字转折的时候很“肉”,没有火气,很温润。点画中可能有一些我们看来类似于“笔病”的细节,其实在整体上是调整了通篇的“火气”的,让章法显得更“柔和”。字中还偶有“隶意”可见憨山是悟性非常高的,对动静对比,古拙意味的把控能力非常高。把字写好了不难,如要在通篇中把握神韵,那是需要一定能力的,非大家不能得其妙。观识容易,做到难,难如登天。感觉用笔没火气,少硬折~~说句玩笑话,与之对比的张瑞图金刚杵应该是上火上大了~明显可以感觉到通篇受董其昌影响,同样修禅,都有空灵感。担当破山明其实高僧用笔,都有类似之处,少硬折,多圆转,可能跟礼佛修禅有关系,多了一股和气。只不过性格有差异,担当还好,破山明一眼望去就知道火气很大,用笔飞动。跟谁抢了他的经书一样~ 3评论一人笔记
文化问答达人13小时前2赞踩我是一人。憨山大师的字没有启功先生说的那么好历史上没有过,字迹已经存在500多年,他在书法史地位还是没有受到认可的人。字要经受时间的验证,都几百年过去,憨山大师的字,没被认可就是不够好。为什么启功先生这么说
1、启功先生真的是喜欢,符合启功先生的审美。
2、启功先生的字,憨山大师的字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先看看启功先生是如何夸憨山大师的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原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其实启功先生夸了两个人,清明二僧:憨山德清和破山海明大概意思呢,我翻译的保守点,虽然启功先生书论文字中有一些是过于自信的。憨山大师和破山禅师的字,有晋唐风貌,某些方面比文徴明和董其昌好。文徴明和董其昌,学习过书法的基本上都认识。他们两的书法史的地位,比憨山大师高,也比启功先生高。看看憨山大师的字憨山大师的字,显然没有到晋唐大家的水平憨山的字,字形多趋向正方形,并不是很舒展,和明清馆阁体确实有区别。但是笔画和结构,相比晋唐大家相差很远。不需要学过书法,就阿鼻这两个字,笔画和结构到了晋唐了吗?为什么启功先生要夸憨山大师肯定有一些书法无关的原因,那个时间就不要花了。启功的字,尤其是启功体成形。稍微大点的字,字写快一点。就需要靠墨来平衡了。有些笔画特别粗,有些笔画特别细。显然启功先生是知道自己启功体的问题的。不能写大,不能写快,那怎么办,靠墨,有些笔画特别粗。再看一看憨山大师启功先生是可能喜欢,这样,笔画比较弱,不太讲究。有些字特别轻,特别淡,有些却特别浓重。这样的方法确实让观感上好一些,但是实际是在掩饰缺点。看看启功先生的字就知道了,他也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掩饰自己字的不足。但是启功先生,比憨山要高明有天赋。启功的字,看上去,较为连贯。刻意把墨迹加重的时候,整篇不显得十分的突兀。但是很多人学启功先生的字尤其是大字,会刻意加重字的一部分,让整幅字平衡,因为笔画特别简略,不用重墨,整幅字就不好看了。这是在画画啊,不是写字。书法这样写,我觉得是不好的。启功只有一个人啊,他这么做,是他。但如果启功体,通篇没有哪个字,墨迹特别重,笔画特别厚。如下这一篇字,如果启功体,写成这样,是不是就没有生趣了。启功喜欢用墨迹来平衡整个字,看着憨山字的,启功肯定是喜欢的。但是,憨山的字500多年历史过去了,一直评价是普通。我个人觉得学书法,如果不为了生存,吃饭,启功体千万不要练得太多。启功先生的书论,也还没经历过历史的考验,不要都信。如果很喜欢书法,可以练练经过历史考验人的字。以我仅有的知识,尽可能的客观求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评论大成国学23小时前2赞踩我是大成,我爱国学。首先要说,启功先生这个人,别看他终生一团和气、气质高远、襟怀坦荡,在书法上能让他致诚推崇的人并不多,皆因人善不代表无原则,有胸怀不代表阿谀不诚实。近代书坛上,能做到陈寅恪先生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启老可算第一名家。启功先生对憨山大师书法评价极高,曾赞曰:“憨山清后破山明,五百年来见几曾,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文征明、董其昌是明代颇具影响的大书家,在中国书法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席位,而当时身居国务院文物委员会主任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启功先生,写诗赞扬憨山书超文、董,必出于鉴赏研究的角度,可见憨山大师的书法价值极高。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1、功夫憨山大师在诗文书法方面造诣皆深,善行草,下笔平稳、含蓄凝炼、秀润中和,于平淡中见功力,这与他参禅净业有极大关联。他在《梦游集》的《杂说》中叙述自己的书法:“余生平爱书晋唐诸帖,或雅事之。宋之四家(即苏、黄、米、蔡)犹未经思。及被放海外,每想东坡居像耳时桄榔庵中风味,不觉书法近之。”憨山大师在海南想起的是有类似经历的苏东坡,事实上,憨山大师的书法与苏东坡真有前后辉映之感。苏四家中,黄、蔡(如果是蔡襄,假如是蔡京,嘿嘿,可能未必)不论,不如苏轼铁板钉钉,但米芾技艺高超,其八面锋即比之右军也不遑多让,但依然苏高居榜首,原因何在?书法的隽永飘逸、彻彻底底的文人气、高境界加之诗、词、书、画四绝的联动效应。憨山大师的书法,恰恰也是隽永飘逸、天赋自然,这些也许来源于深厚的禅宗修炼,也许只是境界到了就该如此。
2、境界作为一个高僧,其书法完全不是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师那种遁世的天然、慈悲的清淡,就是彻彻底底的“尚意”的文人书法,比较董的技法纯熟和文征明的点画飞动,憨山大师于无意技法中展现技法,有法和无法完全兴之所至、就该如此。恰恰,启功先生书法也有此特点。
3、惺惺相惜憨山大师书法只是玩票,其在禅宗中兴中所处的超擢地位和佛学造诣的精湛才是真正值得人推崇之处。启功先生的金石学、文物鉴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近代史上超擢地位。二者何其相似。所以,启功先生盛赞憨山大师,有后者的确书法高妙之故,恐也有审美一致、惺惺相惜之感。我是大成,我爱国学。敬请点赞关注,为了国学、为了书法。深夜码字,顿感温情!2评论左笔书法钱诗贵
北京宣和书画艺术研究院南京分院副院长03-05 08:3814赞踩这个问题问的好。严格来讲,憨山大师的书法得空灵、静穆之气,不输颜柳欧赵也。为什么憨山大师藉藉无名呢?这才是我们关注的话题。能流传下来的名家,诸如二王以降,莫不是高官,或者与权贵往来密切之徒。因为历史是官方所写,老百姓根本不入流,本领再大,也无人记载,就难以流传下来。社会在进步,我们应该感谢自媒体时代,有了让我们每个人自由展示才华的平台。否则,谁能任意在报刊上发表言论呢?我干过二十年记者,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不敢保证稿子被选用,枪毙率很高。因为得看方方面面的脸色。由此可知,憨山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少人知晓是正常的事。再细读他的书法,恐怕也是喜欢的人喜欢不得了,不喜欢的人讨厌不得了一类的书法。其实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憨山大师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只要有人喜欢就行,哪怕只有启功一个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