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
《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
(一)《亡灵书》与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念
(二)【内容简介】
“通往冥世的旅途沿着太阳的轨迹,从日落后开始。当阳光渐渐消褪,太阳将世界留在自己的身后,把光线带到了看不见的深处;在穿过死亡之国后,它在每天早晨复出,重新充满活力。”――《亡灵书》
古埃及人认为生命就象日出日落一样循环往复,隔着地平线,人间与冥界在对称中共存共生。太阳在白天照耀人间,在夜晚光临冥界。死亡只是新生命的过渡阶段,生命可以穿越死亡的门槛。当物质的人体与尘土融为一体后,也遵循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最终战胜死亡。
相信身体在死后继续存在是古埃及人来世观中最突出的特点。除了把尸体加工成木乃伊之外,从新王国时期开始,他们还在墓中放置《亡灵书》,就是把原来写在金字塔墓室中或棺椁上的祈祷文、颂歌、咒语写在纸草纸上,作为死者的随葬品。由于体积小、价格便宜,多数埃及人都能买来放在自己的墓中。《亡灵书》的盛行对奥赛里斯神崇拜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相信借助《亡灵书》的指引,每个人死后都能成为奥赛里斯,享受永恒的来生。
作为关于来世的咒语的最完备的汇编,《亡灵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埃及人来世观念的详细证据。
在古埃及人精心准备的来世生活中,我们看到一种追求永恒的梦想。金字塔、神庙、画棺、随葬俑……,都是追逐这个梦想而留下的痕迹。
第二篇:古礼书
求财进财求丁(名字)保佑太阳星君清酌果品冥币精怪亡形囚有之不闻包罗天天地玄宗咒灾殃大岁星君岁星君推五行气降发光芒三咒天上日月有值年大岁星君降招财进宝聚奉请令大年大奉岁值岁请年三各星
上
大神各宫各子弟聪明智慧兴旺办厂发丁清酌各奉果品宫上冥各于币
官佛祖爷爷五王母仙娘满堂菜坑石古大王猪窝四姐仙娘母嶂万载仙娘拜请日值功曹一炉宝香是十二月廿四以及诸大岁统敬大岁许福只安奉大岁奉大岁
添平丁安大衣霹地万求家阴裳雳养气寿红娘奉雷育本男家南上神群根添旺斗于名生广百丁星玉洞庆修福兴君皇慧持万女财北大帝
交万却纳旺斗
彻遍证千五星五身我祥谷君雾有神样丰招腾光通样登财腾明三称六童金三界心畜子刚界内事兴进速侍外事旺宝现卫惟吉出郎玉五我祥入君皇帝独谨四各上同尊呈方位帝迎后表方大急万有意方神急神金降吉收如朝刚其利领律礼覆祥
歹祈令役映
人保勒使吾远祈虔雷身隔福具霆视贵弟清鬼之人子茶妖不时净丧风逢
××
酒胆
听
勒弟笔三保当大寄子神奇命明星藏姓在人护弟君神名扫间身子到兵三邪三镇一此火庚鬼奇宅心镇急镇此天大三七如符三地岁拜星律中笔人星请五令将用人君大雷火自笔得降岁护急己头长来星两如姓置生临君达律名三光急保六令及次明急安甲后生在在如宁神将年大天律镇将姓月岁天令宅到名日符明三光宫三时之点称明前庚安镇人一尊六之在宅人勒敬丁事大之长大合天上岁处生岁家兵用符弟一符平守笔之子笔镇安后九正与精命万营持中三气灵事天法保拜通正兴官圈命请灵咒当赐圆护拜光入今福念身请二符天神神退大笔瞻子共照符令天上日月来供应南斗北斗推五行庵佛显灵勒真令人封祖师其中形五旨殿名殿大标兴大神金财神各榜旺收归样百领原样业祈位称人有心车保宫事出祝堂事入福回吉四递宫祥方于有歹方殿人方(××回远吉名殿隔利字堂贵从)无人业、殿时办上逢事××
天男处等堂
添处合百顺家
福畅平女谋安纳官家千晋红祥职家又步旺五当步谷拜高丰请升收天
求六
学
畜
衣裳谷诸龙罗铁月二大佛王岗山值安
帝雪宫圩嶂史乾本中行天洞者坤家庵雨辉主传三祀观龙娘灵香通奉音王娘鉴童法观佛雪关公子界音母中圣王奏四娘徐庵帝高事海娘坑观君岭童岳伯村音梅寨郎文公观娘花上惟,伯音娘宫名还五婆亭佛梅山传念伯观母锦公奏山子音满侍王皇岳伯佛堂郎马天水孙母诸白子金远天满佛沙嶂阙六地堂步宫迎玉丁神诸雪观风皇六抵佛庵音接大甲日徐观娘雨帝威月坑音娘公王灵三社佛罗王母亡光福母浮下仙神虔主满司岚娘来具公堂城白又降临清王诸皇鹤当焚茶社佛大仙拜香净令甘王师请躬酒真村九野龙
身
日一用应早生果在晨日烛正用七香月香月用初烛十四选茶九色吉果日金日拜供币良谢奉(时三清黄最跪香青好九茶白配叩果红合并敬)本金谢设人币平台生数安
焚辰十
香八张礼字敬拜更谢
安佳
奉
大家岁合平安
第三篇: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
【收藏经典】
七月十五与亡灵祭祀礼俗
——七月半亡灵祭 为何这一天对孤魂野鬼最包容(图)
2016年08月15日 08:5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任雅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如何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问题,即通过自我身体和情感实践着对已故亡灵的敬畏。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人们体会着特定空间内的时间流逝,同时也体验着生命个体本身的循环往复,处理着个体与家族、个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把这种关于生与死的体验,放置在一定的时空之中,遂产生出一套规范制度,并且有选择性地传习至今。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表达生死观念的仪式和习俗中,比如丧葬礼俗、祖宗祭日和部分岁时节日的祭祀仪式等,既有对死后亡灵的安置,也有对故人年复一年的追思。
中元节放灯祭祖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等,是对亡灵进行性慎终追远的节日,也是很多地区民众生活中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不可忽略的途径之一。它作为我国传统的岁时节 日,融合了儒家、道教及佛教的思想,是三方共同影响的结果。虽然七月十五的节日习俗在各地有所差别,但节日主题和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追念先人与普度无主孤魂。民众根据自己的传统过节,在每年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一次与亡灵世界的接触。在这些仪式中,表达着生者对祖先亡灵的追念与敬畏,对孤魂野鬼的安抚与包容。
世俗与包容:祭祀亡灵主题的确立
早在先秦时期的岁时活动中,农历七月就有“天子迎秋于西郊”和“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等习俗([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467页)。随着佛教的兴盛,南朝时期开始出现盂兰盆会,并作为节庆活动为官方所接纳。道教将天、地、水三官与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相对应,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三个月圆之日组成了三元日,并且与三官信仰联系。正月十五日为上元日,对应天官;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对应地官;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日,对应水官。在“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中,地官即指中元大帝,他会在七月十五日这天普度众亡魂,为人间赦罪。
自南北朝的文献记载开始,七月十五祭祀亡灵的节日主题逐渐得到确立。在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第一次出现了佛、道、俗并存于七月十五节日的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岳麓书社1986年版,46页)唐代继承这一节俗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祀先、礼佛、敬道的节俗格局。至宋代,作为本土时序节日的道教名称“七月十五”逐渐取代了“盂兰盆节”,大量出现在宋代的文献记载中,如《岁时广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除盂兰盆会、祭祖、普度亡灵的祭祀活动之外,中元赏月、泛舟、演目连戏等娱乐活动也开始盛行。
元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唐宋时期的节俗主题,并且受到人们的极高重视。随着此时方志、文人笔记的兴起,关于七月十五的记述大量出现在各种地方志和文人笔记中,该时期文人将记述的目光更多投向了民间社会和民众自发的节俗活动,主要有祭祖、放河灯、水会、结鬼缘、烧冥衣、烧包、荐麻谷等,节日附会的意义不断丰富。民国时期,基本延续了此前的节俗活动,但由于历史战乱等原因,部分节俗活动有所衰落。
七月十五的节日活动较为丰富,在不同地域内的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总体说来,七月十五节俗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是祭祀活动,包括寺观、里社或街区的祭祀仪活动和家庭祭祖活动。
二是秋尝荐新活动,这是与农事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历七月一般是农事收获紧要的时刻,后代子孙希望通过让祖先尝到新的方式,向祖先预报收成的消息,以感谢其庇佑,这一习俗是上古荐新祭祖的遗续。三是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在后来节日俗化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了大量与节日本身内容相关的娱乐游艺活动,主要有演目连戏、结缘、斗灯会、放应景戏、莲花灯、荷叶灯、蒿子灯、唱灯歌、香瓜、中元赏月、泛舟、燃灯等。
这三大类节俗活动一般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以多种内容交叉的形式并存于某个地区。如云南大理白族村落龙龛村,当地的“七月十四”不仅有家庭的祭祀仪式,还有村落的“耍香龙”和莲池会(张翠霞《“七月十四”中元节节俗活动及其文化阐释——以云南大理龙龛村中元节为例》,《节日研究》,2012年第二期,155-176页)。节日参与者主要有僧尼、道士及百姓庶人,除此之外,文献中也有其他社会身份的记载,如官员、勾肆乐人等。在这三类节俗活动中,又以祭祀活动为核心内容。
七月十五节日习俗的多样呈现,体现了丰富的灵魂信仰来源。这里所说的灵魂信仰,即把生者所在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包含在内,是由生者想象出来的具有神秘力量的、不可知的世界,体现了生者的整个宇宙观。即人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单一存在于这个世界中,而是与自然、宇宙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来自想象的神秘力量,体现在七月十五的节日祭祀对象上,主要有神明、祖先和孤魂野鬼三类。在以佛、道二教为主的宗教祭祀仪式中,祭祀的对象主要是佛、道二教中的神明形象,如佛教中的佛祖、目连,道教中的地官、太上老君等。这种祭祀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佛教、道教的宗教人士。佛教经典教义《盂兰盆经》中所载的目连救母神话,契合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孝”文化,因此“俗众”也会前往参与。然而在民间社会进行的亡灵祭祀仪式中(包括家户内的祭祖仪式和普度孤魂野鬼的仪式两种),祭祀活动的对象主要是自家祖先和无主孤魂,参与者为普通民众。这种亡灵祭祀仪式,表现了民众的两大亡灵信仰,即祖先敬畏和对孤魂野鬼的恐惧。这是民众在与佛、道二教思想碰撞过程中,寻求自我精神世界寄托和实践的结果。
亦即是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对七月十五的节日内涵进行了选择,并做出本土性的改造,产生了以亡灵信仰为核心的祭祀仪式,使七月十五更适应本民族本地区的生存土壤,成为具有民间社会特征的民俗节日。祖先与孤魂野鬼两种亡灵信仰对象在七月十五这一节日中,共同存在。
《点石斋画报》上的《超度孤魂》:北京西直门外高粱桥,常有人来此投河自杀。七月十五,该处举行盂兰会,请和尚超度投水而死的孤魂。
祖先崇拜与祭祀仪式
对祖先的崇拜,是中华民族信仰体系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国人讲究“认祖归宗”。在每年的节日设置中,总有一些节日要涉及对祖先的祭祀。七月十五作为孟秋之月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同时也是秋收之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人们会格外思念已经故去的亲人,并希望将秋收的果实与祖先一同分享。先秦时期,天子有在孟秋之月向祖先告秋成的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礼记集解》卷十七《月令第六之三》,467页)《春秋繁露》中也有对四祭的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第十五卷《四祭第六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83页)此时的秋尝荐新祭祀仪式,时间为孟秋之月,但并未具体到七月十五日这天。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盂兰盆节。佛教经典《盂兰盆经》记载了目连救母的神话传说,南北朝时期已经有僧尼道俗于七月十五日在佛寺内举行盂兰盆会的佛教祭祀仪式。佛教目连救母的神话符合了中国自古就有的祭祖传统,满足了中国民众以祖先信仰为核心的伦理文化期待,普通民众参与到佛教寺院的祭祀活动中。因其祭祀主题是为现世父母祈福,救度七世父母超脱,普通民众也会于七月十五日这天,在自己祖庙或家庙内祭祀供奉祖先。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宋代及其之后的文献记载中。如《岁时广记》中引《岁时杂记》:“律院多依经教作盂兰盆斋。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略与七夕祭牛女同。”后又说:“孝子之心,不忍违众而忘亲,今定为斋享。”([宋]陈元靓编《岁时广记》,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版,341页)其中“人家”即指普通百姓,说明至宋朝时,民众的祭祀仪式已经从佛教、道教体系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祭祀自家祖先的 4习俗。又由于自古具有秋尝祭祖的传统,因此民众将祖先崇拜的信仰核心继续延续到这一节日中,遂形成了在七月十五日这一较为固定节日时期内祭祀祖先的仪式。
其后的文献中,七月十五祭祖仪式均为记载的重点。在这些记载中,有的祭祀仪式是为祖先上坟,而有的是将祖先请入家户内祭祀,说明祖先祭祀已经成为这一节日在民间社会中的主要核心内容。据《帝京景物略》记载:“上坟如清明时,或制小袋以往,祭甫讫。”([明]刘侗、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104页)记录了七月十五给祖先上坟的习俗。《五杂组》中也记载了闽人过七月十五的隆重场面和规矩习俗:“闽人最重七月十五,家家设楮陌冥衣,具列先人号位,祭而燎之。女家则具父母冠服袍笏之类,皆纸为者,笼之以纱,谓之‘纱箱’,送父母家,女死,婿亦代送。至莆中,则又清晨陈设甚严,子孙具冠服,出门望空揖让,罄折导神以入,祭毕,复送之出。”([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39页)可见福建地区七月十五的祭祖仪式要设冥衣、先人号位,并且有请祖先和送祖先的习俗。
《点石斋画报》上的《盂兰志盛》:苏州城的盂兰盆会,游行队伍由差役持牌开路,队伍中还有纸扎的鬼神。
孤魂野鬼与普度仪式
在人们的亡灵信仰体系中,还有一种不愿被人们提及,甚至想要避开的,那就是所谓没有归所的孤魂野鬼。通常人们会认为,孤魂野鬼的魂魄会对生者产生威胁,因此希望通过对这些无主孤魂的祭祀,达到对亡灵的安抚和对生人心理的抚慰。早在《礼记·祭法》中,就有“祭厉”的习俗,其中“厉”即为孤魂野鬼之意,“厉,主杀罚。”又曰:“泰厉,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好为民作祸,故祀之。”(《礼记集解》卷四十五《祭法第二十三》,1203页)在先秦时期人们的观念中,无后者去世的灵魂无所依归,也就是没有子孙的祭祀,这些灵魂就变成了“厉”。这种对待“厉”的态度,与道教地官赦罪的思想融 5 合,至唐宋时期,七月十五这天,道士做祭祀仪式普度孤魂野鬼。如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七月十五。各有斋醮等会。”([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91年版,53页)后来官员和普通百姓也参与到道教仪式中,扩大了祭祀仪式的范围。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就有对士庶参与道教中元祭祀仪式的记录:“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度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或拔孤魂。”([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版,24页)除了在道观及家中对孤魂野鬼进行祭祀之外,还有专门为战死的人们设孤魂道场、田间十字路口及河边放河灯进行普度亡魂的做法。
明清时期,百姓参与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更加普遍,河灯不仅仅是一种超度亡魂的道具,也成了具有审美观赏性的工艺品。如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中元黄昏以后,街巷儿童以荷叶燃灯,沿街唱曰:‘荷叶灯,荷叶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又以青蒿粘香而燃之,恍如万点流萤,谓之蒿子灯。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75页)除此之外,随着明清商业的发展,中元放河灯活动也带动了游船业的发展,据《燕京岁时记》载:“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燕京岁时记》,76页)可见,此时的中元普度孤魂野鬼的习俗,普通民众参与性更强,并且有娱乐化和商业化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此时民众内心对待孤魂野鬼的态度是:畏惧心理逐渐减弱,更多的是一种怜悯、包容和安抚,同时也有将中元普度亡魂仪式娱乐化的心理。
荷叶灯 在节日中处理生者与亡灵的关系
七月十五节日的祭祀活动是民众将亡灵信仰付诸身体和情感双重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该节日的祭祀仪式主要有两种:宗教祭祀仪式和乡土的亡灵祭祀仪式。其中乡土的亡灵祭祀仪式,又包括祭祖仪式和普度孤魂野鬼。就两种主要的亡灵祭祀礼俗来看,具有乡土化的祭祖仪式是核心,而普度亡魂的仪式又丰富了普通民众的亡灵观念。民众在七月十五中,将记忆中的祖先形象化到具体仪式过程中,把对待死亡的恐惧转化为对孤魂野鬼的安抚和包容。
人们在节日中处理生者与亡灵的关系时,一方面,将祖先看作是与自己最亲近的、联系密切的亡灵,把已故的亲人,与现世世界中的子孙后代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祭祀仪式细节,打通了生者与亡者之间的界限,共同实现着中国亲属制度的延续。亦即是说,中国亲属制度的传袭,从来不是只由现世世界中的人们所建立的一套老幼长序、家族记忆的存在,同样在节日中亡灵参与的仪式中体现。另一方面,普度孤魂野鬼,丰富和扩展了这一节日的内涵,同时产生了更为广泛的个人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的作用。用一种包容、怜悯的心对待孤魂野鬼,淡化了人们对“厉鬼”的恐惧心理,通过放河灯或烧冥钱的方式,给予这些亡灵以安抚,实现了对社会道德的规范。
所以说,亡灵信仰在七月十五中的具体表现,即为祭祀礼俗的形成和传续。通过一套仪式性的民俗活动,民众的亡灵信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范畴内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自身在这种体验中也获得了时间感和空间感,同时实践了生者与死亡之间的一次对话。
第四篇:观念与能力
日常生活中,观念和能力是人们常说的两个词。观念和能力都是外来语。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人们脑海里形成的概括形象,也就是说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总结。这个总结正确与否,是否有足够的高度、深度以及广度,决定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再说能力,有解释说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究其主观条件应该包括观念和具体方法两个方面。而具体方法就是平常所说的能力了,或者说就是指在具体操作方面所能达到的力度。
要想干成一番事业,或者一项工作做得比别人好,必须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观念,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能力,观念与能力是同时存在的,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包括决策和运作两个方面,在决策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而在运作方面则主要体现能力,体现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比如该不该开展某项活动,该不该研发某种产品,是观念问题;而能不能研发得出来,能不能推广得好就是能力问题了。
观念错了,不要怨能力不济,同样即使观念正确,也不等于同时就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有时我们遇到一些事情,有人说是观念问题,其实可能有观念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往往可能是能力问题。再比如,转变政府职能,这是一个新观念,人们常说要转变观念,但观念转变了,长期形成的操作方法能否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需要呢?观念转变了还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机制、配套的政策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予以保障,有了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才能把转变政府职能这件事做好,才能真正提高执政能力。就好像人们都知道要好好干,但并不是都知道应该如何干,如何干才能干好,只有会干才能干好。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如何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放眼长远?如何既要坚持多劳多得,又要防止拜金主义?如此等等,整个社会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无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求既要有正确的观念,同时又要有具体的操作能力。
观念与能力是相互依存的,同时也会相互影响。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下形成的观念,可以扩展个人能力的不足。反之,心胸狭窄,心态不好,往往会制约能力的发挥,影响个人的成长,进而影响事业的发展。
观念来源于实践。观念的形成与从事的事业大小有关,与所处环境也有关。人们常说要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狭小的舞台难免形成局限的甚至是狭隘的观念,但博大的胸怀会促进形成广阔的舞台。正确的观念依赖于广泛的实践和正确的总结。可以说观念是经验的提高和升华,但提高和升华的过程往大里说制约于胸怀和志向,往小里说牵扯到心态。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结论。
观念可以影响能力,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下形成的正确观念,可以扩展个人能力的不足。反之,心胸狭窄,心态不好,往往会制约能力的发挥,影响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能力的局限也会影响观念。观念的局限会影响能力的发挥,反之发展到能力的局限也会影响胸怀和心态,进而影响观念。以往在推行一种新机制、新技术、新工艺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表面上看是观念陈旧,是对新事物的观念问题,但实质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没有适应能力的表现。能力的不足表现成了观念上的不同。能够这样思考问题,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切中要害,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形成正确的观念,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上所述,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胸怀可以影响观念的正确形成,观念可以影响能力,能力又反过来可以影响胸怀和观念,这个循环链既可以是良性的,又可以是恶性的。剖析某些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企业发展的兴衰,往往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结论。那么如何能使这个循环链成为良性循环呢?答案很明确——学习是第一要务。
是否重视学习也是个观念问题,然而学习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应视为最重要的能力。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之中,处于一个知识爆炸和富于挑战的年代。是否重视学习,是否具备学习的能力,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适应新形势,必须提升观念,提高能力。必须有超前的意识去预见新形势的发展,用崭新的观念去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逼迫我们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实实在在地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从而形成与时俱进的观念和与之适应的能力,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学习是第一要务,对观念和能力来说同样重要。
第五篇:空间观念与阅读教学
空间观念与阅读教学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能促进其想像力的发展,促使他们对课文的感知和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同时也使个人的思维更活跃更创新。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方位等关系开始阅读训练
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语文开始,就渗透了不少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这些内容大都有的是从大小、长短、高低的关系方面安排的,如《骆驼和羊》;有的是从方向位置上安排的,如《三味书屋》等;还有的是从事物间的各部分关系安排的。例如《冀中的地道战》中的:“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针对性的运用图片感知和操作实践直观活动,启发引导学生从阅读分析理解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开始,进而研究分析语言叙述的方位顺序及其他相互关系,促使学生从语言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形成与语言描绘的内容相一致的空间知觉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之目的。在阅读学习《祖国多么广大》时,我先让学生对照中国地图和三幅插图感知理解“鲜花盛开”、“柳树发芽”、“雪花飘舞”的含义,再从季节的不同特点上思考这三个词语的内在联系,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季节里出现的三种景象上,了解和赞美自己祖国是多么广大,然后诱导学生进行幅员辽阔、海阔天空的联想。从“鲜花盛开”想到海南岛,从“柳树发芽”想到长江两岸,从“雪花飘舞”想到大兴安岭,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从事物间的联系开始阅读训练
从此物联系到彼物,从而引发出事与事、物与物的相互联系,这类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里相当普遍。不少从仿生学的方面编排的,如“大象卷起一根木材,起重机可以吊起一堆钢材”;通过青娃的眼睛特点制成“电子娃眼”等。一要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认真阅读感知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努力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空间想像的启迪,例如在阅读学习《称象》时,通过阅读感知课文,学生就会把石头、水、船、象四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抽象分析弄清楚关系,诱导学生从多种事物的相互联系中通过探索研究,可以寻找相关联的事物来。二要教师从教学实际内容介绍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为切入点,诱导启发学生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从各种互不相关的事物中探求出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
三.从观察图画阅开始阅读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提高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画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精心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认读插图画面,一方面要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是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还要教会学生会用表示方位关系的词语表示自己的感知和理解。例如在课文《虹》的插图中,既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观察,还要引导学生能说出:天上有一条彩虹,远处有宏伟的大山,地上近处有茂密的花草树木。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了表达观察结果的准确性,也同时渗透了空间观念的培养。同时,既要重视正面观察,也要注意到侧面观察;既要让学生抬头向上观察,也要让学生低头向下观察;既要让学生坐着观察,也要让学生站着观察;这样不同形式和方位的观察,更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空间观念能力。
四.从课文的空白处开始阅读训练
教材课文都是以简洁精辟的形式反映作者所认识的生活实际,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物,在认真阅读的同时去审视和思考,这是作者认识的广泛事物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努力寻求作者留下的空白处,并能通过自己的想像和思维去填补和充实。例如五年级《丰碑》,课文是这样结尾的: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阅读中抓住这句话诱导启发学生从各方面进行想像思维和联想,用以训练其空间想像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激发诱导学生的想像和思考,充分使学生已有的表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像,在空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填补和充实,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从理解词语的广义和建立正确的表象等方法上进行。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到阅读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达到最佳的实际效果。
聂慧,聂晓晓,教师,现居山东莒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