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化道路网体系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市相关部门要认真吸收采纳专家意见,强调。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网改造建设方案,要深化、细化、优化设计,整合打造高效经济的城市快速交通网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便捷。
解决交通拥堵成为国内外大型城市普遍面临的课题。昨天上午,随着城市化程度快速提升。市长专题调研我市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建设,并主持召开咨询会,详细听取专家意见建议。要求,从城市发展整体和全局着眼,统筹规划,科学设计,不断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加快道路网路结构优化,加大拥堵节点改造力度,加强交通智能管理,有效提升城市交通路网承载功能,营造畅通、有序、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副市长陆冰参加调研。
市委市政府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年来。主城区以城市快速路、主干道路为骨架,次干道、支路为补充的多层次路网体系逐步形成,道路交通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城市交通总体保持畅通,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堵车成为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调研中,和城市规划交通等方面知名专家一起先后来到大街等城市交通重要路段、节点,查看道路交通现状,解全市道路体系建设、交通组织保障等情况。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所副所长、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市规划局高级规划师、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等专家从专业角度,随后召开的专家咨询会上。对城市交通快速路网规划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介绍了国内相近城市缓解交通拥堵,提升路网功能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说,认真听取专家发言后。市委市政府对城市道路交通建设高度关注,近年来不断加大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过江交通、干道交通建设力度,城市交通路网结构体系显著优化。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机动车辆日益增多,高峰时段、局部地区交通拥堵问题仍然突出。缓解交通拥堵,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需要着眼全局、系统谋划、整体考虑,创新城市交通发展理念思路,从科学规划设计入手,通过道路建设、路网改造、公交优先、综合管理等多种措施并举,实现标本兼治。
要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网络体系,指出。完善过江交通、环线交通、城区内主干道路和对外放射性道路体系,使快速路、主次干道、街巷支路等不同功能道路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高效,更好地发挥路网体系整体功能。要加快城市道路功能提升,从总体上加强研究设计,优化工程措施,发挥快速干路的功能作用,合理引导交通流量,减少平面交叉和流量冲突,提高路面通过能力。要针对易于发生拥堵的重点节点、交叉点、合流点,采取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综合性措施等手段,多管齐下排解交通拥堵,治理“堵点”上实现突破。要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政策,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推动公共交通资源有效整合,优化公交、地铁与快速路网线路配置,使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加便捷。要加强智能化交通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绿波控制、潮汐交通管理等技术,提高交通疏控、信息引导技术水平,提升路网运行效率。
第二篇:优化薪酬考核体系
一、项目背景
某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下属12家分子公司,业务经营领域涉及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物资供应、物业服务、汽车租赁、房地产开发、系统集成、消防工程安装等多个行业,不同分子公司的发展规模、盈利能力、价值贡献、竞争能力和管理模式等均有较大差异,业务类型上既存在面向国家计划的封闭式业务内容,又存在面向市场竞争的开放式业务内容。
随着国家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政策的实施,集团公司及各分子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化的薪酬考核体系来代替原有国企老体系。因此,集团公司决定聘请中华-博略咨询公司在下属10家成员企业中推行薪酬考核改革项目,希望以薪酬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各公司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二、项目目标及内容
在对集团管理现状进行了初步了解之后,项目双方就咨询服务的目标和内容达成了一致。项目目标是:优化组织架构,梳理岗位职责;构建符合各公司改制后业务特点的市场化的薪酬考核体系,提高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向员工明确改制后的薪酬激励方案,配合并促进改制进程推进。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组织架构方案设计”:以各公司改制后的业务规模及业务特点为基础,参照行业内组织架构的先进经验,提出适合各公司特点的组织设计方案,为薪酬和考核方案的有效建立奠定基础。
“薪酬激励方案设计”:结合改制思路和市场薪酬管理办法,制定10家公司各自的薪酬方案,将以行政级别为基础的薪酬转变为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搭建薪酬上升通道,提高薪酬激励机制,构建一套具有竞争力、市场化的薪酬体系。
“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构建以岗位为基础的KPI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有效衡量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员工的工作业绩,全面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约束和发展。
三、组织架构设计方案
1、问题诊断
在本项目涉及的10家公司中,由于公司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的不同,各公司在组织架构设置方面情况各异,但问题总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需进一步调整岗位设置、优化人员编制,解决部分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甚至因人设事的现象,从而保证公司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员工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职责要求及任职资格等有待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对于部门间衔接的职责界面划分方面应进一步划分,从根本上解决员工之间、部门之间责任推诿的现象;
(3)改制后,部分公司的业务将扩张或发生变化,其相应的组织结构也将产生较大变动,需要新建或调整。
2、方案设计
(1)进一步精简优化部门及岗位设置
综合考虑10家公司各自改制后的业务规模及业务特点,参照行业内组织架构的先进经验,梳理、优化或新建改制公司组织架构,提出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建议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由于各公司的管理特点不同,本部分的设置思路也不尽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根据公司改制后的业务规模进行管理层级的调整和优化,明确各管理层级的职责;
② 精简、优化公司部门设置,对职责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明确各部门间的职责界面;
③ 依据管理流程对岗位职能的要求考虑岗位的设置,从公司业务需求的角度提出岗位设置和人员定编建议,减少因岗设人、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的现象;
④ 改变副职的行政角色定位,明确副职的岗位职责,从而为搭建员工整体上升通道奠定基础。
(2)编写岗位职责说明书,促进人职匹配
虽然10家公司在业务类型、业务规模等方面差距很大,但在本部分的设计思路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① 在深入了解各公司业务特点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明确部门及岗位工作职责,理顺各岗位上下级报告关系,从而优化管理流程;
② 提出各岗位任职资格建议,促进人职匹配;
③ 通过岗位职位管理,淡化和取消行政级别和身份差异。
组织架构方案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组织架构方案整体设计思路
四、薪酬体系设计方案
1、现时的薪酬状况
(1)多种用工形式(大帐员工、自聘员工、劳务工、返聘工等)造成公司薪酬体制不统一,同岗不同酬、保险福利不对等的矛盾随着公司改制进程的推进而日益激化;
(2)薪酬结构单一化,员工薪酬以固定收入为主,薪酬的差距主要由行政职位差别造成,不能公平体现不同岗位的价值贡献,同时造成晋升通道单一,这既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也不利于公司核心人才的稳定;
(3)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脱节,员工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对员工的业绩贡献起到激励作用;
(4)薪酬运作管理办法不完善,缺乏明确的关于薪酬确定、薪酬调整、薪酬发放等方面的制度性规定,薪酬确定与薪酬调整随意性强。
2、方案设计
(1)贯彻“以岗定薪”的原则
改变现行的行政级别确定薪酬的方式,薪酬级别的确定根据岗位价值评估的结果确定;岗位价值贡献大薪酬水平高,确保集团薪酬体系与市场发展相一致,有利于公司吸引高端人才。
(2)薪酬水平参考市场数据进行调整
参考市场上的先进水平进行公司薪酬水平设计,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简单调整,以确保各公司薪酬的竞争性;通过参考市场的薪酬数据,使得薪酬分配向重要岗位的倾斜有了充分的依据。
(3)宽带薪酬确保员工的发展空间
将现行单点工资改变为宽带薪酬体系,同时划分薪酬序列,体现不同序列薪资等级的对应关系,确保员工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也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宽带薪酬可以与绩效管理制度完美的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员工工作业绩的提高。如图2所示:
图2:宽带薪酬设计思路示意图
(4)真正实行薪酬与绩效的挂钩
调整薪酬结构,增加浮动薪酬比例,同时改变现行的绩效工资固定发放的做法,真正体现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5)补充完善薪酬运作管理办法
协助各公司完成薪酬确定、薪酬调整、岗位晋升、薪酬发放等方面的制度,使公司的薪酬管理管理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依。
五、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方案
1、问题诊断
(1)考核指标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有所欠缺,部分公司考核力度不够,往往是员工在全勤和无重大过失的情况下,考核结果趋同;
(2)考核标准需进一步明确,多数公司考核评价以领导打分为主,评价标准不统一且主观性强,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欠缺;
(3)在考核结果处置方面,奖惩力度不够,没有充分体现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业绩;
(4)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办法不明确,削弱了考核在激励体制方面的作用。
2、方案设计
(1)从公司战略出发,层层分解战略目标
以公司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分解考核指标,使绩效管理体系与集团发展战略相一致,体现战略意图,满足战略要求;将战略目标向下分解落实到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内,并继续向下为岗位指标提供依据。如图3所示:
图3:关键绩效指标分解思路
(2)建立部门与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以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为核心方法,坚持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公司部门、岗位的业务重点,并据此分别建立了部门及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3)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形成考核指标辞典
对定性和定量指标的衡量方法、数据来源、评价标准、考核周期进行详细界定,形成考核指标辞典;通过培训进行知识转移,使考评人员和被考评人员均了解指标概念和制定方法,为公司未来考核指标的选取和更新奠定基础。
(4)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管理流程
明确考核的组织机构、考核对象、考核周期等要素,完善绩效指标制定、实施、修订等管理流程,设计考核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表单,全面提高公司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
(5)对考核结果更有效的运用
设计绩效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方法,将绩效与薪酬真正挂钩;将考核结果应用于薪酬等级升降、职位升降、待岗、解聘等工作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方案。
六、实施效果
本项目在设计中引入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新的理念和方法,协助客户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组织、薪酬、考核体系。部分公司在其改制方案基本确定的前提下积极推动本方案的实施,推动进程顺利,薪酬考核方案所产生的管理效果、工作效率的提升作用已开始显现,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根据公司未来业务特点调整了管理层级,优化了部门及岗位设置,从而使公司内部资源的调配更顺畅,加强了公司对核心业务的组织管控力度,提升了公司的综合优势和专业化程度,公司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 建立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宽带薪酬体制,员工实现同岗同酬,晋升通道进一步拓宽和明确,公司薪酬的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尤其对于核心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稳定性进一步加强。
* 建立了以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让高层领导清晰的了解对公司价值创造最关键的环节,有利于管理者及时诊断经营中的问题并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实现了工作业绩与奖金发放、工资调整、职务升降、岗位调动等紧密挂钩,员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失误率明显降低。
第三篇:优化信访绩效考核体系
优化信访绩效考核体系
王浦劬 龚宏龄
2013-05-21 06:17:00
来源:学习时报 2013-05-20 第05版
国务院《信访条例》(2005年)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对信访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信访工作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这是我国行政信访责任追究机制的起始,其目的在于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使各级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自应当承担的任务,从而提高信访工作水平。
不过,在信访工作实践中,这一责任追究机制却被简单转化为各级政府管辖区域所谓“非正常上访信访人数”的“信访排名”。嗣后,这种“排名表”逐步成为信访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实际运行中,这一指标又进一步演化为衡量党政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各级党政领导成为信访责任人,他们的升迁直接与其辖区内访民进京上访人/次数量挂钩,即所谓的“一票否决制”。这一做法固然带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各地方党委和政府为了防止在排名榜上靠前,纷纷加大了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的化解。
但是,在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发展进度、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对行政信访工作具有深刻影响,比如以工业为主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第三产业、旧城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快速发展与缓慢推进,对行政信访的影响显然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性既体现为社会矛盾和信访内容的差异,也体现为信访量的差异,因此,单凭信访和上访数量的多少,实际上不仅很难准确衡量一个地方的社会矛盾状况,还容易导致地方政府为应对信访工作考核,过度重视减少上访数量,而忽略对上访矛盾和问题的真正化解,甚至奉行“截访”、强制“学习”、强制“精神病”、非法限制访民人身自由等极端做法,从而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进而激化干群矛盾。
所以,要使信访工作回归正常,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信访制度,尊重信访群众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给地方党政部门减压,给信访工作人员松绑。
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2013年5月7日,中纪委信访室副主任张少龙接受人民网采访表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错误做法,严禁到来访接待场所和公共场所拦截正常上访群众。与此同时,多地信访系统官员透露:自今年 3月至今,暂未收到国家信访局关于各省(市、区)“非正常上访”人次数的排名表,而部分地方政府也开始取消了以信访人数排名来考核官员政绩的做法。
应该说,严禁“拦卡堵截”上访群众,同时,取消各地区信访数量排名的做法,是积极优化行政信访体制机制的重要步骤,也是寻求及时有效解决化解社会矛盾。不过,从深层次考虑,改革信访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合理合法妥当解决信访问题和矛盾。那么,实现信访制度的改革与转型是否必须取消与对方政府责任挂钩的信访考核与排名?取消信访考核和排名制度能否开辟一个有效解决民众诉求的畅通的渠道?这一举措是否能成为信访改革的“成功的”第一步呢?
信访责任追究机制是在信访洪峰的背景下产生,信访考核与排名机制的最初意图是为了减少“非正常上访”人次数,促使基层政府加大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力度,从而促进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如果简单取消地方政府的信访考核和排名,那么,各地上访人数将不再与当地政府信访工作评价以及党政干部的政绩直接挂钩,这一举措的后果可能导致上访群众大量涌向上级政府甚至中央部门,而地方相关机构却冷冷清清,并且导致上访问题在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从而使信访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了原点。
由此可见,“信访排名”制度在存废之间陷入两难:单纯地以“信访排名”为标准对信访工作进行考核,或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党政干部的政绩非但没有缓解严峻的信访形势,还使信访制度及信访工作本身陷入困境。然而,如果就此简单取消“信访排名”,又会使信访工作陷入另一种形式的地方政府“无人负责”的局面。
为避免和消除这种两难境况,应该切实转变信访工作思路,一方面,仍然坚持信访工作的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和问责制度,以坚持责任政府和领导干部问责制。另一方面,完善这种考核和问责制度,尤其应该立足于“坚决纠正‘重数量,轻解决,重稳控,轻化解’的考核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信访问题的解决和化解上”。由此出发改进信访工作考核的标准和方法,促使单纯以“非正常上访”人次数为基础的信访责任追究机制向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转变。
在信访体制机制和考核体系完善方面,可以在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发展速度等因素对群众信访以及信访工作影响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调整绩效考核中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为代价的信访工作简单数量评价指标,降低政绩值与信访情况之间的对立性,变“堵”为“疏”,变减少上访“数量”地方政府责任为增加解决信访问题“质量”地方政府责任,从而为信访工作营造宽松有利的社会综合治理环境。
具体就完善信访考核和问责制度而言,可以综合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并且经过试点和检验,逐步将这些因素转变为信访工作的考核和问责指标,从而通过优化信访考核指标体系,推动信访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信访人次数或信访问题的发生数量。信访人次数或信访问题的发生数量应该只是一个整体上了解社会矛盾和发展状况的考察指标,而不应该简单地成为其核心考核指标,尤其不能简单地以信访量的排名来衡量地方政府工作的好坏,甚至决定党政干部的升迁。针对这些因素,可以考虑在信访工作考核制度中,把信访人次数或信访问题的发生数量考核指标改变设定为两个方面指标:其一,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件数;其二,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人数。
二是对信访矛盾和问题的化解数量和质量。解决问题是信访的最终目的,也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努力方向。在信访考核指标中之所以着力于设置信访矛盾的化解数量和质量指标,主旨在于引导和促进各级政府及信访机关工作人员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信访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围堵和隐瞒事态来减少上访数量,从而致使问题一再拖延,矛盾越积越深。根据以上考虑,可以在信访工作考核指标中设定如下指标:其一,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消案总件数;其二,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消案所涉总人数;其三,同一问题在信访部门信访的件数;其四,信访部门接待的重复信访数量。
三是因信访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将“因信访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社会矛盾”这一情况转变为考核指标,纳入信访工作考核范围,主要是为了端正各级政府信访工作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态度,纠正不恰当的信访工作行为,以此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防止出现各种各样的次生矛盾。据此,可以在信访工作考核体系中设定的考核指标为:其一,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案件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其二,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案件转化至网络曝光的数量;其三,信访部门接待后因问题未解决造成人员伤亡的件数;其四,信访部门接待后因信访问题未解决造成的伤亡人员数。
四是信访矛盾化解量在信访人次数或者发生数量中所占的比重。按照信访制度设计和运行的根本出发点,“信访矛盾化解量在信访人次数或者发生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应当是衡量信访工作绩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可以在信访工作考核中设定如下考核指标:其一,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消案总件数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量的比重;其二,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消案所涉总人数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人总人数的比重;其三,信访部门接待的重复信访数量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量的比重;其四,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问题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件数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件数的比重;其五,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问题转化至网络曝光的件数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件数的比重;其六,信访部门接待后因信访问题未解决造成人员伤亡的件数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件数的比重;其七,信访部门接待后因信访问题未解决造成的伤亡人员数占信访部门接待的信访总人数的比重。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考核办法都具有双重效应。信访工作考核和问责制度同样如此,信访考核制度的优化及由此带来的信访工作改进,在使得群众对政府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怀有更大信心的同时,也更加依赖和期望信访制度和信访工作。在社会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或矛盾,更加趋向首先诉诸信访,通过信访渠道来主张和实现其权益,信访机构和相关部门也许会由此面临超负荷工作量。就此而言,信访制度改革和完善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不单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考核体系,还须多管齐下,尤其需要从民意通达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整体体系,包括建立多元化的民意表达渠道,以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上达和民主参与需求,真正使民意畅通,努力强化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和信任,让遇到问题的公民能够积极使用法律武器,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如此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信访制度切实实施其本质功能,使民众的政治表达、民意诉求和权益救济更有尊严、有效率地达成。
第四篇:市场营销体系优化整合
市场营销体系优化整合电信产业是变化最快、变化最大、变化最多的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各运营商以不同的方式蚕食着我们固有的市场份额;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减缓速度;同质、异质产品的竞争,使得我们的业务收入不断被分流;庞大的运行机构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使得我们的运营费用有增无减;更重要的是日益发达的通信行业正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飞速变化,用户的需求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
以上种种,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一种怎样的营销体系才能适应当今市场竞争新的需求?如何形成“狼”性的营销团队?在此背景下,为了最大化的获取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XX市分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XX等市分公司聘请深圳市麦特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市场营销体系优化整合,通过导入科学的营销方法,建立大量的模型,用最低的营销成本进行交叉式向上营销,理清组织保障界面,加强营销策划、产品管理、销售与渠道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功能模块,确保一个反应灵活、决策高效、运转顺畅、管理规范、职责分明、执行坚决的市场营销体系的高效运作。现对市场营销体系优化整合项目介绍如下:
一、深入的现场调研,分析市场营销服务管理现状通过现场的实地调研,对影响市场营销因素的组织架构、营销策划、产品管理、销售与渠道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组织架构组织层次多,市场响应速度慢,信息传递失真产品策划、经营策划力量薄弱部门间职责不明确 营销策划售前:营销策划未与产品有机结合、数据分析和挖掘未有效展开售中:后端支撑部门不到位、协议的管控未得到保障售后:营销活动效果评估不足、客户关怀工作单一新型营销模式:营销工单、交叉营销、顾问式营销等产品管理产品分类不清晰,未能体现产品优势产品策划、捆绑组合及包装能力体现较弱产品品牌意识、宣传力度较弱产品管理未能借鉴科学的方法 渠道管理渠道职责重叠;渠道之间存在冲突渠道间联合向上交叉营销空白各渠道的评价体系不科学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确定;客户细分模型未建立;客户关怀不足;细分客户的针对性营销不足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
建立“二级组织,三层管控”的前端组织架构 “二级组织”将营销体系划分为营销策划管理层和营销执行层的两级组织;“三层管控”是将营销活动分为营销策划、产品管理
和营销执行三个层面后,明确整个市场前端的组织定位,各层级之间的职能和规范管理的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前端组织架构 清晰营销界面,强化在销售战术层面的策划能力,加强“指挥”团队的建 设,确保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在销售团队层面得以充分实施 优化营销策划管理功能加强营销策划售前、售中、售后的管控能力,确保销售政策和促销方案贴近市场,且有力地执行,形成科学的、适宜的、系统的端到端的市场营销体系。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建立数据模型,提升企业市场分析和客户洞察的能力应用客户生命周期理论和多渠道的优势展开向上交叉营销导入成功的营销模式,营销工单、交叉营销、顾问式营销和针对性营销建立营销活动的销售模版,并通过培训减少产品推广期的失误建立营销方案库,将营销策划活动全过程的经验进行积累建立营销策划方案、执行力度、市场效果的考核机制优化产品管理功能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加强针对性客户的集成产品策划,建立集成产品销售模板和集成技术方案销售模板在细分客户群和产品市场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针对性销售,实现产品与渠道销售的整合,最终实现产品与渠道、价格相匹配的营销模式产品市场绩效评估模版优化渠道管理功能导入联合向上交叉营销模式和方法模版化管理方法强化渠道产品策划,建立产品与渠道的匹配模版建立渠道KPI指标,结合运用渠道绩效评估模版,全面评估各个渠道绩效建立销售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整合 客户细分模型导入客户生命周期管理,针对不同时期客户采用对应策略客户价值提升支撑数据模型、分析体系及提升方法
三、全面提升市场营销能力,三个方面重点突破
建立市场营销模型开展数据挖掘,建立客户信息分析模型,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将大量的企业数据变成企业的资源和财富,提升企业市场分析和客户洞察的能力。根据收集的各类客户信息和客户消费的历史记录,选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客户群和不同业务,对客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建立客户数据模型。客户行为特征分析首先要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对客户进行细致、合理的分类,然后,利用大量的历史消费数据挖掘各类客户的行为特征,建立客户数据模型,针对不同的数据模型,拟定相应的营销方案。客户行为特征分析是企业更进一步了解客户的有力手段,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的基础。渠道整合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公司的内部渠道优势,实现多渠道的交叉营销,实行全面整合,提升营销能力,以实现降低营销成本的目标。多渠道联合向上交叉营销,是指在向客户营销某种产品、产品组合、促销活动时,或者是零次户唤醒、欠费追缴时,都应发挥关联渠道的比较优势,联合作战,实现渠道的交叉和优势互补。开展多渠道联合向上交叉营销时,一是要明确目标客户群。二是要发挥各个渠道优势,明确关联渠道的职责。三是制定渠道向上交叉营销方案,协同作战。
两个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导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导入,是精细化营销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已有部分本地网在应用两个方法成绩显著,为全年经营任务的完成起到很大的作用。产品生命周期就是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进人和退出市场标志着周期的开始和结束。其管理要求是负责引入新产品,并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客户,对产品性能进行评估和采取行动。市场人员掌握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和新产品(包括捆绑业务)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市场目标的方法。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导入是在收入压力加大、发展开始饱和、竞争加剧、客户流失加大的情况下的,运用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对各类客户进行针对性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不同客户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获取、提升、成熟、衰退、离网(A/B/C/D/E)的全方位管理,客户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电信的价值及其需求均有所不同,也意味着电信对其管理、销售及服务方式的不同,对客户的销售与服务应基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特别在公众客户流失情况下,充分应用此方法,成功地在社区经理营销方面,采取营销工单的销售模式,对不同阶段的公众客户进行了针对性的销售和客户关怀,这种销售方式很适应各区/县营销中心现行的销售团队(客户经理或社区经理团队),为经营任务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四、市场营销体系优化整合总体效果
1、建立了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型,将营销活动分为营销策划、营销管控和营销执行三个层面,科学地划分营和销的界面;
2、完善了端到端的市场营销体系,导入产品生命周期和客户周期管理的科学方法,构建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营销体系运行框架和运行模式,该模型由三个核心部份组成,第一部分为市场营销模块,第二部分为产品管理模块,第三部分为销售与渠道管理模块。如图一
3、优化和重组了大量的模板和流程,如营销策划模板、产品绩效评估模版、各渠道绩效评估评模板、多渠道向上交叉营销模板、营销活动销售模版、客户细分模型、客户预警模型、营销策划流程、产品管理流程、客户价值提升流程、产品销售流程等;
4、更大的贡献是培训了一批优秀营销管理团队,提升了市场线各级管理者的市场统策、策划、管控能力,将这些年打拼市场的各种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能清晰地握在市场营销策划和销售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角色,以及如何进行营销、如何带团队及应用科学方法为有效地完成经营目标和各项任务,这也是关乎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的一步棋。
第五篇:统计体系优化方案[范文]
1、把外部统计报表纳入统计体系管理中来
2、内部统计制度的优化
统计人员变化时,必须要给经营管理部备案,把相关的统计人员及相关报表制度交
代完毕,做好交接。
统计报表各表每个部门重新修订自己的 报表时间,在不影响外部报表报送的前提
下,相关时间点内,各部门相关统计人员必须自动报送,不需再催收,定点报不上的,列示好原因,每个月经营管理部门做统计分析评价会议后,列示公布!
各部门各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由各部门负责人负总责,并纳入经营管理考核
指标中!
报表的准确性和相关性:财务报表,既要对外的掺水的报表,因为统计对外报表需
要口径一致;又要真实的合理的准确报表,因为要作为经营管理部对公司的数据分析作出准确的分析数字来源。
当前的报表体系是作为今后集团化的模板,以后将应用到黄骅、西安、山东等各自
事业部,所以,李总和苏部长辛苦建立起来的这套体系,在今后应该更加强化其的实用性和可利用性。当前的统计工作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把现在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东西,或者可以更加强化的东西,希望通过与各部门沟通找到一些症结,今后在统计报表中会加入公式,对于公式中超出额定的,即使是准确 的,也要寻找根结,找出原因。以后的统计分析会议将主要针对真实数字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而不应该是为了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纠结。
强化统计分析会议流程:涉及人员、相关报表、问题等等,都要做好会前准备。
3、外部统计相关报表
要分配至个部门,现在是一个人满盘抓,给各部门要数字,还像是帮忙的,从根本上讲,经营管理部不负责做这些原始数字的报表制作,经营管理部会结合部分内部统计体系的相关报表查找部分数据,但是外部统计报表强调的是数据来源的根结,所以,当统计局等相关单位来查找时,依旧是需要原始的凭证单号或者发票号做支撑,所以,下一步我将会把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分解,实际上这些数字管理也属于各部门的职责,只是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分出对内和对外而已。强化此点,对统计外报工作的有很大作用。报表还是经营管理部来填列,但是相关部门的报表及时准确提供,将是下一步的工作要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