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07:25: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

第一篇: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

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

摘要:人力资本定价是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所遇到的棘手问题,国外在基础理论上已经做好铺垫,但是在技术细节上分歧较大。国内在研究中和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仍取得了许多进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介绍及人力资本定价在国内的研究意义

人力资本(hcm – 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按照这种观点,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不间断地把大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制造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以各种形式来发展和提高人的智力、体力与道德素质等,以期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这一论点把人的生产能力的形成机制与物质资本等同,提倡将人力视为一种内含与人自身的资本——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

(一)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

(二)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三)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四)教育投资应

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宏观上来讲,人力资本定价对于国民经济核算及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从微观上来讲,对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对于用人单位制定薪酬政策、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整人力资源战略都具有指导性作用。人力资本定价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于90年代兴起。匆匆二十年,中国人力资本市场发展日趋成熟,与西方渐成一家;而理论上却相对滞后,面对中国国情下一些实务中的迫切问题,中国理论学界显然有着与西方学者不尽相同的使命,中国的理论学界需要在对西方现有成果消化吸收以及选择摒弃之后,需要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道路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及后续发展扫除障碍、铺垫道路。

总之,人力资本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把它运用到微观企业层次中,特别是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会起到预防国有资产流失,解决国家所有者虚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激励企业员工,最终会形成更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

二、基于直接法定价与间接发定价的国内研究成果概览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将人力资本的形成看做生成成本与使用价值(利润)的函数,然后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加以拓展,可以说是人力资本的“宏观”定价机制,而这对作为微观基础的企业在实践中的人力资本差异化需求不具有解释力和判断力。所以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无法解决人力资本的具体定价问题,故而我们首先要

明确的是,人力资本定价尤其是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定价应由市场进行。

人力资本具有普通资本要求增值的属性,故人力资本定价从人力资本的投资方来看并不能是简单的将人力资本的生产成本进行加总得到,它还要求有一定的增值,这部分增值由企业的效益及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供求决定。笔者认为,直接法计算所得的人力资本投入只能是人力资本价值的下限,只有人力资本价格超过其成本时,人力资本所有者才有动机进行投资;而从人力资本的需求者一方来看,必定是以人力资本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为基本出发点,这决定了人力资本价格的上限,超过此上限,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为零。所以人力资本的定价最终还是表现为对影响人力资本供求因素的考察。

人力资本定价,可以分为直接定价与间接定价。直接定价是指对人力资本从投入角度出发直接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核算法;间接定价是基于产出的定价,它考察人力资本在生产中对整体绩效的贡献,可以说是一种收益折现法。

直接法在计算人力资本价值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静态分析,与政治经济学有着很深的渊源,直接法经过拓展,可以加上一个资本增值部分,但是这并不改变其历史成本计价及静态分析的本质。但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着诸多不同,静态定价有其致命的缺陷。直接法所受的主要诘难来源于对人力资本一些特性的忽视。被忽视的特性主要有能动性、时效性、社会性和高增值性。忽视了人力

资本的这些特性也意味着忽视了人力资本的可激励性,而激励性是人力资本创造价值体现自我价值的前提、也是管理实务的出发点,故而直接法在企业实务中无法被接受,这也限制了它在微观领域的发展。

国内当前对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大都采用了间接法。间接法由杨小凯、黄有光提出,经过了西方学者十余年的发展。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当一部分是对既有的西方成果的拓展,还有一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成果之后进而拓展人力资本定价的尝试。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从微观层面获取信息。部分学者沿着制度经济学的路径尝试从契约设计上解决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这种尝试是对人力资本的细化,有助于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再进一步,人力资本定价回归到企业的科层结构中,将科层结构作为关键的企业型因素纳入人力资本定价之中,与人力资本自身差异性因素一并考虑。这些都体现了对企业微观结构的重视。

间接法除了重视企业微观结构之外,还特别关注人力资本的特性。现有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本定价计量模型基本上都是间接法定价的具体表现。这些模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

(一)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之间的关系;

(二)企业绩效与报酬敏感性之间的关系;

(三)人力资本定价与股票期权定价相结合;

(四)资本资产定价与人力资本定价相结合;

(五)信息论与人力资本定价相结合等。这些模型不同程度地考察了人力资本的“无形性、能动性、异质性、时效性、两重性、社会性和高增值性”,不同程度地强调了人力资

本定价的几个原则,即“激励原则、公平原则、弹性原则、补偿原则、分享原则、多元化原则等”。

一种更为大胆的尝试是在人力资本定价的方法论上的革新,当前的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方法轮是还原论,方法论的革新给人力资本的量化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但是其这种突破前途未卜。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基于系统论的人力资本定价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定价的统计学原理及对应模型。

也有文章在分析现代企业制度由“股东至上”演进到“共同治理”之后给出基于分享企业剩余的人力资本间接定价的理论依据。在这一尝试中布莱克舒尔茨模型被引入到人力资本的定价中,将人力资本定价转化为欧式期权定价问题,该模型的补充修正可以解决其面临的长短期不一致等问题,但是人力资本定价的复杂性显然被作者低谷了,无法如其所说“只要不断完善股票期权契约,就能克服其缺点,发扬其优点”。

虽然关于人力资本定价的理论并不匮乏,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诸多悖论,比如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两者之间并不总是呈现正相关关系。

三、理论及实践的概括及展望

总起来讲,国内对于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国外相比,国内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西方既有的人力资本理论学习领会和介绍推广的阶段,众多学者选取的研究角度差异很大,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另外,现有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在定性上做的功课不少,而在定量上始终难以给出满意的答案,常见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由于假设的严格性以及输入变量的争议性,使得其定性方面的成分多而定量方面的成分少,定量分析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即对于哪些要素会影响人力资本定价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因素究竟如何量化却只停留在各种“假设”之上的模型之上。

另外,直接定价法并非毫无用武之地,相反,它在宏观领域,尤其是牵扯到一国经济体制的时候具有重大影响力,可以指导最低工资的设定,也可以作为工具引导人才流动并促成产业结构调整。间接法则主要针对微观实务,即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扩展开来也可以指导事业单位人力资本定价。定量分析方面,目前常见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由于假设的严格性以及输入变量的争议性,使得其定性方面的成分多而定量方面的成分少,定量分析未来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第二篇:人力资本定价与收益实现研究

人力资本定价与收益实现研究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学者在破解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本这一发现。西方关于人力资本理论定量与定性、规范与实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公认为是内生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人力资本投资成为理论界进行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的热点,而股票期权和以CEO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激励人力资本能量发挥的有效举措。因此,人力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如何进行剩余价值控制权和索取权的匹配,人力资本如何合理定价等成为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人力资本经济理论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工人技能的提升视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提高的源泉,并论证了人力资源投资和劳动者技能如何影响收入。舒尔茨提出“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中阐述了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类型及其收益实现,并围绕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构建了财富和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罗默在《递增报酬与长期增长》中提出了完全内生化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认为长期增长主要由知识积累推动。卢卡斯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出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认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还可使其他投入要素收益递增,从而实现动态经济增长。

二、人力资本的特点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有其共性,更有其差异性。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时,应注重人力资本的特殊性。

1.人力资本与其载体具有不可分离性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活性资本,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其主体。给人力资本定价就是为了合理地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模式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几率,确保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

2.人力资本价值的主观能动性

物质资本在交易完毕得到所有权后就可以自由支配,而人力资本在被雇佣后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依赖于其所有者的努力程度。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大的差异性在于,人力资本是能动性的资本,因此人力资本的价值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有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其对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3.人力资本的异质性

物质资本具有同质性和可替代性的特点,而人力资本则存在异质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从而决定了人力资本的不可替代性。企业人力资本是企业内部不同员工个体协同与合作的“整合”,不同个体所具有的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互补、协同、替代等多重关系,最终对企业的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是企业人力资本合力。

4.人力资本难以精确计量

由于人力资本价值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易甄别且不易获取,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会出现隐藏信息或释放虚假信息的可能,这些都给人力资本的定价带来了难度。

三、人力资本价值的收益实现机制

综上所述,由于人力资本存在于人体内,难以估量和定价。人力资本的使用过程是一种动态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不可静态衡量,其价值只能通过对其绩效评估加以确定。

可以将人力资本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显性价值(工资报酬)、潜在价值和累积性价值。

1.显性价值

………①

其中:――该人在i年的显性收入 ――该人在企业工作的时间 ――显性价值

2.潜在价值

一般而言,个人的创造性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下降,随着受教育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潜在价值的函数关系:

………②

其中:――系数

――该人的年龄

――受教育的时间

――潜在价值

3.累积性价值

人的工作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丰富,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附加值;随着个人知识的更新和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不断“补充”,人对企业所做贡献的大小与本企业对该人的投资成正比,累积性价值的函数关系:

…………③

其中:

――系数

――补充投资费用

――该人的年龄

――累积性价值

初期受教育投资费用:

其中:――第 i 年的教育费用

――受教育的年数

――该人在该企业的工作年数

――初期受教育投资费用

假设该人总的工作时间为N2,为了计算方便,现按平均摊销的方法分配 Vj,可以计算该人在本企业服务应摊销的费用:

…………

由①②③④可以得出人力资源的价值:

四、我国人力资本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1.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管理的现状可概括如下:

其一,人力资源管理仍多处于人事管理阶段。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主要着眼于招聘、薪资、培训等浅层次的管理。而人才选聘、绩效评估、价值分配及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而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这四个环节缺乏系统思考和足够的重视,从而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价值的合理分配。

其二,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国企业过多地将人、财、物联系在一起,将人简单地当成一般性成本看待,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未有效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

其三,人力资源价值定位偏离。我国长期以来对人力资本的计价都是采用显性收入法,从而导致对员工的潜在价值激励不足。相对重视对员工的显性激励,对员工的潜在价值和积累性价值的激励不足。

2.启示

第一,以“价值观”作为选聘人才的首要标准。对于任何类型的企业,人员的选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影响企业人力资本合力的形成,所以在选拔人才时要重视对员工价值观的考察。

第二,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一,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为广大员工创造并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为人才发挥潜力和提高员工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在创造性价值和累积性价值。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来保障“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推行。

第三,建立合力的价值评估和分配机制。第一,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将员工的收入与业绩贡献度关联,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第二,实施股票期权等动态薪酬激励机制,确保人力资本在企业成长中实现同步增值。第三,重视诱因机制,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态度,对人力资本应采取事业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价值。

第三篇:国内外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综述

作者: 王新华 孙剑平

人力资本定价理论是目前经济学前沿的尖端课题之一。自上世纪中叶起,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在各方面就已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与收益分析、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及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等领域成果丰硕,但在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近几年,国内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研究。这对于丰富和完善人力资本理论,推动人力资本其他相关理论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人力资本定价的研究成果,将直接为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为员工薪酬的界定和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和员工持股计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客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的实际价值,使人力资本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剩余分配,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一、经济学者的研究综述

经济学者对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人力资本的专门计量研究,始于20世纪的30年代。1930年,达布林和洛特卡合作进行了人力资本的计量研究,估算了人力资本的个人收益现值,以此作为人寿保险合理购买量的衡量指标。1935年,沃尔什首次对人力资本价值进行了成本估算。1944年,奈特集中考察了经济增长中生产知识的社会存量的增进对克服收益递减的作用。但作为完整的理论分支、并对西方经济学界产生持续影响的人力资本理论,则是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解释“增长剩余”的难题时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次大战以后,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兴起和统计数据资料的丰富和完善,丹尼森等人对若干国家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详细估算,结果发现产出总量除了(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贡献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未能清楚地解释其“增长剩余”。对于这种“增长剩余”的解释与争论就成为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一个基本背景和动因。这也从剩余贡献率角度为人力资本的定价研究提供了一条思路。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舒尔茨、贝克尔、明塞尔、阿罗等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们的著作中,都对人力资本的定价理论有了初步的研究。其中贝克尔的最大贡献在于为这项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微观经济分析基础,并使之数学化、精细化和一般化。新古典人力资本模型研究者,运用边际决策准则,以边际工人为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对象,得出了要不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投资数量多少的决定因素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而以哈西摩多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交易费用模型研究者,以企业契约理论为支撑,揭示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有利性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成为对新古典人力资本理论的重要补充。由此,信息经济学和博弈理论被逐渐应用到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中来。

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罗默、卢卡斯、斯科特等一批经济学家的努力,形成了以构建技术内生化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因素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这时期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上。他们运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作了一系列实证研究。

二、管理学者的研究综述

管理学者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倾向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与此同时,传统的会计学主要倾向于核算物质资源,而忽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这种情况显然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自从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崭新分支诞生以来,西方国家管理学者们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研究逐步深入。

从计量的时间角度,可分为成本法、折现法、期望价值法、现值法以及其他若干方法。其中,成本法又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机会成本法”三种。有关折现方法研究的最多,包括有“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弗兰霍尔茨提出的“随机报酬折现法”等。期望价值法包括弗兰霍尔茨提出的“经济价值法”、“完全价值测定法”等。其他影响较大的方法还有赫曼奇和琼斯提出的“内部竞标法”、赫曼森提出的“商誉评价法” 等。

从计量的对象角度,可分为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模型和人力资源群体价值计量模型两大类。(1)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模型。主张该模型的人认为,组织的人力资源是个人价值的总和,只有先求出个人的价值,才有可能求得组织的价值,而且企业的许多决策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取得个人价值的信息对企业的决策更具相关性。上文中提到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内部竞标法、随机报酬法等方法就是人力资源个体价值模型常用的方法。(2)人力资源群体价值计量模型。主张该模型的人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是指人力资源会计在组织中的价值,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人力资源离开了组织就无法衡量其价值,而且,个人价值的总计不一定等于组织的价值。所以,他们认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所计量的应是群体的价值,而非个人的价值,为此他们提出了上文提到的商誉评价法和经济价值法等方法来测定群体价值。

三、国内学者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而人力资本定价理论研究是近两年来才逐渐出现于相关文献的一个前沿课题,思路上也大致沿袭国外学者。从经济理论上分析的有汪丁丁、张维迎、周其仁、方竹兰、李宝元、冯子标、李建民、张广科、焦斌龙、程承坪等专家,他们的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企业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角度探索企业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实现;(2)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角度寻找人力资本定价的理论源泉;(3)人力资本股权化角度提出人力资本运营论;(4)通过企业绩效和报酬敏感性分析建立人力资本定价模型;(5)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进行人力资本股票期权定价;(6)通过博弈模型从雇主和员工双方博弈决定人力资本的均衡价格;(7)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推导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等等。这些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本定价在理论上作了一番探讨。

我国的管理学者在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其中尤其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张文贤教授、湖南长沙交通学院财经研究所所长李世聪为代表。前者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贡献的确认与计量这一“支点”,采用管理入股、技术入股等手段,对人力资本进行定价。而后者在总结分析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研究现状和测算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人力资源当期群体、个体、效绩、分配价值和未来群体、个体价值等一系列计量模式,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群体价值、个体价值、效绩价值、分配价值的四位一体化,并经过多家企业应用验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其他学者还有:徐国君提出的“完全价值测定法”;文善恩提出的“未来净资产折现法”;樊培银、徐凤霞提出的“调整后的完全价值法”等等。

尽管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定价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国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基本上还主要集中在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介绍和推广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者对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的研究角度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从各个角度挖了许多“坑”,但是“坑”普遍挖得不深,更没有形成一条通道向前延伸。理论研究在深入,但理论上和实践应用上存在重大脱节,如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理论研究已不断走向成熟,但要真正付诸企业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四篇:物资部门管理型人力资本的定价模型

物资部门管理型人力资本的定价模型 才子城相关毕业论文这样描述:人力资本定价要建立定价模型,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估。在人力资本定价方法中有很多基于不同视角的定价方法。例如,基于期权定价的人力资本定价、基于复杂性观点的人力资本定价、基于贡献的人力资本定价、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人力资本绩效定价、基于契约属性的人力资本定价、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FM)的入力资本定价。

管理型人力资本的价值具有高收益性,通常,一般型人力资本使用效率提高l%,则生产增加0.75%,而管理型人力资本使用效率提高l%,则生产增加

1.8%。

在人力资本定价研究中,学者们一般将管理型人力资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操作管理型人力资本、协调管理型人力资本和决策创新管理型人力资本。

操作管理型人力资本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为简单。且其使用过程易于监督评价,在企业中一般集中在班组长、文秘、机关各类干事等这些管理岗位,此类型人力资本可以假定其同质性、市场的完全竞争性和使用过程的完全信息性。其定价依据为市场均衡原则.定价方法为完全市场定价法。协调执行管理型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较高的管理索质和技能,同时最关键的是其在管理过程中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企业中,主要集中在生产车间、机关职能部门、各种保证服务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岗位,此类型人力资本可以假定其具有同质性,但是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不完全信息性,其定价依据为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委托代理原则.定价方法为激励性定价法。

决策创薪管理层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价值创造以及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企业中主要集中在企业高层管理岗位、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部门的主要负责岗位,该类型人力资本可以假定为不同质性、完全市场垄断和信息完全不对称性。其定价依据应该是互补性要索联合生产的协同原则,定价方法应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动态博弈合约定价法。对物资部门人力资本来说,比较偏向于协调执行层管理型人力资本,其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技能,有其专门负责的管理部门,需要特定的管理能力,对此类人力资本我们借鉴了国外的定价方法模型。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研究

贷款定价

作为一个金融企业,盈利能力始终是衡量银行经营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银行的所有决策活动都应该以能否为银行带来盈利为目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收入主要依赖各种利息收入和其他中间业务产生的收入。其中,各项贷款利息的收入占据了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比例,有些好一点的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比例会高一点,但是还是不能替代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而在农村信用社,由于金融产品单一,中间业务收入比较低,贷款利息收入占银行的全部收入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九十。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是一旦贷款出现了坏账或者是放贷能力出现波动,银行的收入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这种情况是完全不能避免的。随着邮政银行对贷款的开放,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贷款市场正面临挑战。如何才能使得信用社在这轮竞争中取得胜利,贷款的合理价格定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过高的价格会直接导致客户的流失,而过低的价格就会导致银行收入的减少,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定价机制就势在必行。

一、贷款定价的基本内涵

(一)贷款定价的定义。所谓贷款的定价是指如何确定贷款的利率、确定补偿余额、以及对某些贷款收取手续费。在国外,银行的贷款价格一般由贷款产生的利息和收费两部分构成。而在我国,贷款是不能收手续费的。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在从事贷款业务时,“自营贷款和特定贷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计收利息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委托贷款除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收取手续费之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贷款的价格就主要表现为贷款的利息。

(二)贷款定价的基本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贷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贷款定价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商业银行主要是靠负债来经营,即主要靠存款来经营,其自有资本一般只占全部经营资金的8%左右。而客户的存款随时有提取的要求,银行必须保证及时足额地提取,如果无力应付提存,就等于宣告破产倒闭。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讲,最重要的是资金的安全。商业银行必须保证贷款的及时足收回,保证本金安全;否则出现呆帐,就会影响银行的清偿能力,损失银行的资金,动摇银行的信用,甚至可能无力应付提存而宣告破产。所以,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对贷款的严格审查和管理。此外,银行必须安排好贷款的种类和期限,做到保持贷款的流动性。盈利性是银行贷款的最终目标。因此,银行在放款时要确保合理的利息收入,既要盈利最大化,同时也要让客户能够盈利,从而达到银行和客户的双赢。

二、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定价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放开贷款利率上浮限制,赋予银行一定的贷款定价权力,从而贷款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市场化。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实行贷款利率市场化操作上起步较晚,经验缺少。在仿照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和模式的基础上,中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定价一般采取三种方式,即“成本加成定价”、“基准利率定价”、“综合收益定价”。

(一)成本加成定价。成本加成定价是最基本的贷款定价方法,由管理大师彼得-s-罗斯创立,其基本公式是“贷款利率=筹措贷款资金的成本+银行非资金经营成本+补偿银行预期违约风险的资金+银行期望的利润”。例如,假设某一公司客户要求10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如果银行为了筹资必须在货币市场上以10%的利率卖出可转让存单,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就是10%。分析、发放及监管这项贷款的非资金性经营成本大约为1000万美元的2%,银行的信贷部门可能建议为了补偿贷款不能及时全额偿付的风险再加上1000万美元的2%,最后,银行可能要求在该项贷款的财务、经营和风险成本之上再加上l%的利润水平,这样,根据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出银行以15%的利率水平(=10%+2%+2%+1%)发放该笔贷款。

成本加成定价模型要求银行必须具备精确的核算能力,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资金来源的成本,包括筹措贷款资金的成本,而非资金的经营成本更是难以核实。因为每一笔贷款的费用包含了信贷人员的劳务费,材料费等费用,而这是十分难以计算的。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十分粗放的,同时,由于“成本加成定价”本身是从银行自我经营角度出发,忽略了

客户要求,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尽可能弥补信贷成本的上升导致的收益减少,使得贷款定价高于企业所能接受的范围和幅度,所以不易使处于市场经济下平等互利这一“自选商场”中的企业所接受,推行的广度和力度都很有限。

(二)基准利率定价。基准利率定价脱胎于彼得·s-罗斯的价格领导定价法,其实质就是在“基准或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加成,基本公式是“贷款利率=基准或优惠利率+非优惠利率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金费率+长期贷款借款人支付的长期风险金费率”。由于中国央行制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于国外央行所制定基准利率,这就使“基准利率定价”缺少合理可行的基准利率。因此,中国商业银行采用的基准利率就是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所有的贷款利率都是围绕着央行的基准利率上下浮动。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衡量点,银行和客户都乐于接受。着也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采用最多的贷款定价方式。

(三)综合收益定价。这种模式的出发点是,银行在为每笔贷款定价时,应考虑客户与本行的整体关系,即应全面考虑客户与银行各种业务往来的成本和收益,在此基础上根据银行目标利润给客户贷款定价,因而可称为“以银一客整体关系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模式”。“综合收益定价”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追求和试图逐步实现的最佳贷款定价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客户与银行经营中各个环节给银行带来的成本和收益,通过综合考虑后,依据法定贷款利率,给出贷款客户适当的浮动点数,对收益大于成本的客户给予优惠,而对综合收益较差的客户执行上浮利率。这种方法虽然是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合理定价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还仅仅只是个雏形,因为它受约束的因素较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全面地、精打细算地衡量内部整体成本与收益状况,而目前各家商业银行还没有一个高效全面的数据库信息支持系统,因此,这种成本与收益的核算也仅仅是粗略的概算,很难做到精打细算。

三、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定价上取得的成效

从200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两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由【1,1.5〕扩大到[0.9,2.3〕,实行上限管理。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信用社贷款定价能力逐渐成熟,贷款定价机制进一步确立,大大巩固了信用社的贷款领地和提升了盈利能力。

(一)逐步建立了利率管理架构。2003年6月国务院确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在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基本都建立了由贷审会、业务管理部以及稽核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决策、执行、监督架构。联社(或合作银行本部,下同)贷审会在理事会确定的目标利润基础上,负责审定贷款定价政策,制定和修改贷款管理办法及转授权方案,并组织实施。业务管理部(或资产管理部等)负责日常利率管理工作,稽核监察部门则负责对利率制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审计。

(二)初步建成了信用风险评价体系。为了支持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农村金融的特点,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多为小额信用贷款。无需任何抵押,凭着贷款人的信用就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贷款。无可质疑,这些举措在支农上曾经是取得过巨大的成功。然而,这也蕴含了巨大的信用风险。近年来,信用社在对客户的信用评价上取得了进展。通过信贷员实地走访,建立了客户的第一手资料,对客户的经济状况、偿债能力、信用情况等都由了更加清晰地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央行征信系统进一步核查客户的历史信用记录,这样就能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级。对于评分较高的客户,授信额度就会相应地得以提高,而对于评分较低的客户,则降低授信额度,甚至不予受理贷款。通过这些举措,信用社的贷款风险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三)差别化的原则有了初步的体现。对于信誉度较高的客户,办理贷款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优惠,贷款金额比较高的客户也能够给予适当的优惠利率。此外,对于持有股金的客户,视其持股金额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

四、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灵活的贷款定价机制不仅需要决策层的制定,同时更加需要信

贷人员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巧妙地运用。信贷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有的甚至连简单的计算机技能都没有,主观能动性低。有部分人只知道如何完成季度任务,在如何提高追讨坏账、开拓新业务的能力方面不够积极,更不用说会思考如何提高贷款的盈利,减少贷款的风险。

(二)利率优惠对象不明确。目前,信用社只对股东和少数大额贷款实施优惠利率,很明显这样是不能满足其他优质客户的需求,进而影响这部分优质客户的流失。对于一些信用评级好,偿债意愿强,偿债能力高的客户,由于他们不是股东,无法满足信用社利率优惠的条件,可是如果他们的贷款利率也和那些信誉度不好的客户一样的话,这样是很容易造成这部分客户的流失的。其次,对于借新还旧的客户,在利率方面不能单纯和一般贷款利率等同,而是应该有所提高,减低贷款违约风险。

(三)利率风险考核指标缺失,贷款定价授权制度巫待完善。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定价权集中于县(市)联社,层信用社及信贷员严格按照联社的浮动办法和浮动标准执行利率,没有定价的自主权。定价权力简单上收造成的后果:一是联社决策层无法对客户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利率在覆盖风险溢价方面作用有限。二是利率浮动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差,导致信用社根据成本和风险进行区别定价的能力不足,不同客户利率趋同。

(四)利率执行水平仍然偏高,掩盖了贷款成本高等问题。信用社贷款定价办法中,按照差别化原则,对于人股农户和信用户、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均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利率下浮,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符合优惠利率条件的客户较少,贷款的实际水平仍然偏高。如某联社对企业贷款根据信用等级和风险缓释工具的不同实行差别优惠利率,但其A级以上企业客户只占客户总数的8.4%,大部分客户执行上浮利率。

五、关于改进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的建议

目前,外围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受到的挑战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这种局面既是信用社的一种危机,同时更加是改革贷款定价机制的一次机会。如果信用社还是固步自封,那么面临的必然是被激烈竞争的市场抛弃。要进一步改革贷款价格定价机制,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重视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完善的贷款定价机制,必须先组建在专业的相关人才队伍。信用社可以从两方面构建自己的人才团队:一是从外引进专业人才,这是最便捷有效的方法。要吸引优秀的人才,信用社要改革自身的体制,努力建立创新的公司文化,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二是培养自己的优秀员工,使之成为合乎要求的人才。这几年信用社面向社会招聘了一大批新员工,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比较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接受领悟能力强。只要挑选一部分出来加以培训,假以时日,他们必将能撑起贷款定价机制改革的大旗的。

(二)

下载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力资本定价研究述评(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论述 作者:贺骁 金毅 雷淼 李广宇 李元锋 朱思潼 摘要:从2003年起,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侯贤磊 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资本主义生产......

    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田义贵 黎光容 农村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这是从影片本身所涉猎的生活内容来界定的;广义的农村电影,相对于......

    幼小衔接研究述评

    合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幼小衔接研究 学 院:2010 教 育 系 姓 名:孙培霞 幼小衔接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 本文从幼......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摘要】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详细阐述了幸福的结构,从描述比较阶段、理论构建阶段和测量发展阶段总结了幸福的研究进程,最后提出幸福感的研......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摘要:泰戈尔一生创作的诗集多达五十余部,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其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本文旨在对泰戈尔抒情诗歌的创作主题做简单分析。 关......

    《受戒》研究述评[推荐5篇]

    《受戒》研究述评 【摘要】谈中国文学史,避不开汪曾祺;走近汪曾祺,当绕不过作品《受戒》。小说初发在《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随即引起文界轰动,直至今日,仍行情看涨。本文就试......

    邓小平领导艺术研究述评(精选)

    邓小平领导艺术研究述评 周发源 王国宇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 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我国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 设实践中,形成了卓越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