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住宅产业化 调研
建筑工业化之住宅产业化在我地区的发展概况
——凝远公司考察报告
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是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可概括为“四化”:一是设计标准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构配件设计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化、通用化;二是构件部品化。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先在工厂生产出各种构配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混凝土构配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预制和工具式钢模板现浇相结合,发展构配件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预制装配程度。在建筑材料方面,积极发展经济适用的新型材料,重视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废料,节约能源,降低费用;三是施工机械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即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工具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四是管理信息化。这指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现场安装,全过程实行科学化组织管理,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与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大多数企业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施工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在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工程建设高潮的今天,建筑业企业必须从提高施工工效、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的角度出发,在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尽快接近和赶上国外先进施工技术水平。要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用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来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
一、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我国预制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一直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处于相对低潮阶段。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原来建立在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之上的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建筑产业的人均年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二是建造效率低。同样一栋18层的住宅,国内以毛坏房交付,需要13~14个月的建造时间,类似日本的发达国家以精装修房交付,仅需要9~10个月时间;三是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作业;四是质量稳定性差。传统施工方式容易受气候、人力、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五是劳动力紧缺。民工荒已成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六是劳动力素质及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
长,近十多年来,我国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多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1998年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2005年以来,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的“叠合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台湾润泰集团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等,陆续在工程中示范和应用。
2007年末,北京“榆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发中心”成立,开始了北京万科的住宅产业化之路。在推进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北京万科采取了建立技术研发、与建设试点工程同步推进的本土化举措,先后委托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进行相关的实验和研究工作,验证结构体系可靠性和施工可行性。通过系列科研论证和实验楼、工业化实体楼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从标准化、预制装配、全装修、部品集成、新技术应用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工业化,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产业化,并最终通过搭建平台实现绿色建筑。
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条件,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要求,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过程,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实现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目前,我国所发展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在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及结构受力分析、构件连接构造等方面均优于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的传统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建筑施工质量、节能减排效果、抗震性能、综合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具有等同或优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我国住宅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住宅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大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住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仅次于服务业和商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600万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的约束性指标。因此,住宅产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都将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
根据统计,通过住宅产业化的途径,可以使住宅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更合理,与现浇技术相比,现场建筑垃圾减少80%,材料损耗减少60%,建筑节能65%以上,住宅的性能更优,质量品质更佳。同时项目开发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75%,大大缩短了住宅的建造周期。
中国的住宅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现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上升阶段。如何摆脱现有的土地本位和规模型的单一开发模式,使住宅产业更加理性和有序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品质和质量,这是关系到中国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各国的经验表明,根本的出路是实现住宅工业化,使住宅产业形成一个完整、配套的工业生产系统。
二、预制PC在陕西的发展条件已经成熟
住宅产业化是建筑工业化(2013年国务院一号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产业化的成熟标志是“工厂化制造房屋”,将传统建筑业的“建造方式”变革为“制造方式”。它是通过设计的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采
用新科技、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住宅建设整体质量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贯彻节能、环保理念,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地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住宅。其中预制混凝土制品(Precast Concrete)即P.C构件是住宅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生产工业化、施工的装配化的前提
(一)、住宅产业化在陕西发展符合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1、1999年<<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若干意见>>(国办发【72】号文)。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2011年,国家将保障房建设提高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国策高度,提出年度建设1000万套、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宏伟目标。
3、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关于转发发改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建设工程预制和装配技术,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开展工业化建筑示范试点。
4、2013年7月陕西省政府发布《陕西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九)推动建筑工业化。修改完善建设工程标准体系,促进建筑业化的设计、施工和部品生产,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持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工业化基地建设…”
(二)国内外的现有经验十分丰富
1、日本的成功经验:
自1960年以来,为缓解低收入家庭住房紧张状况,日本政府开始采用工厂化生产住宅的方式进行大规模住宅建造,制定了一系列的有效政策措施,将住宅产业化引入公营住宅建设中,提升公营住宅的建设数量和质量,为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香港的成功经验:
从2001年2月开始,香港屋宇署等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预制装配住宅产业化,大大加快了住宅产业化在香港的的发展;
3、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和沈阳等地区经验:
2010年3月北京市建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广州在2011年4月发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试行)>>要求在保障房建设中,工业化产品所占比例不低于25%;
4、万科房地产公司从2004年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产业化技术研究,在新加坡、美国、香港和日本等国的技术上进行技术创新,其开发的第一个住宅产业化项目(新里程)于2008年在上海竣工。其后万科将这一技术推向全国分公司,分别在北京、天津、深圳、杭州进行试点,获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并宣布到2014年万科开发的项目90%都采用产业化技术建设。
(三)其他城市的发展为陕西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经验
1、预制构件的种类:
复合外墙板、复合隔墙板、阳台、飘窗、剪刀梯、楼梯隔板、空调板;叠合板;
2、深化设计形式:
预制构件厂自行深化再由设计单位盖章确认或由专业设计单位直接深化设计;
3、北京每年预制PC 的用量大约13万m³,而实际目前的4家只能提供10万m³左右,北京市鼓励在郊区在发展几家构件预制企业。另有沈阳等城市发展的速度较快。
三、完善的技术规程和产业链1、2014年之前,由于没有相关的技术规程,万科等企业的产业化项目多是通过专家论证的形式获得“合法的身份”,而《技术规程》的出台可有效解决由于相关技术规程缺失,导致很多产业化项目无法立项、施工、验收的尴尬局面。
2、缺失的标准成为了中国住宅产业化“成长的烦恼”。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出台,“烦恼”将被解决。
3、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万科参与编制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已发布,将于201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4、在国内从设计、软件、咨询、构件加工、生产辅材、施工、施工辅材、设备供应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四、西安凝远公司住宅产业化预制PC考察概况
西安凝远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占地530余亩(其中三桥占地140亩,咸阳390余),产品涵盖市政、工民建、水工等领域;拥有年产1.5万环地铁盾构砼管片自动生产线一条(另一条在建);年产150万米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线一条(另两条在建);西北首家30万m³蒸压砂加气砼砌块及板材生产线-条(2014年5月投产);住宅产业化预制构件生产线一条(在建)。
1、2009年,凝远公司到北京、深圳等地考察住宅产业化发展项目;并规划在咸阳筹建20多万平米的水泥制品(含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
2、2011年,凝远公司与万科企业集团签订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共同推动住宅产业化在西安的发展;
3、2012年3月开始为万科的实验楼预制PC构件;
4、2012年5月正式为万科廉租房(位于长安区一幢32层剪力墙结构)批量提供预制叠合板和楼梯;
5、2012年8月,凝远公司水泥制品基地正式奠基,预留住宅产业化生产线一条,预计2014年下半年可正式投入生产;
五、我省发展预制PC所需的支持
1、行政部门发布有关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或实施细则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性政策;
2、政府倡导率先实施住宅产业化试点;并确定在未来的几年里,住宅产业化的预估建筑面积,所应用的PC构件类型(复合内墙、复合内墙、叠合板、楼梯、阳台等),3、建立推广体制和优选试点单位及项目,形成政府、开发商、设计单位、科研院所、总包、监理、预制厂、物流等单位全产业链联盟体系。
第二篇:住宅产业化调研报告
住宅产业化调研报告
房地产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近十几年来,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大背景下,我省房地产业正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促进我省“三量齐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强大助推作用。为此,我室与省住建厅组成联合调研组,赴XX、上海、沈阳等地开展调研,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住宅产业化发展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整理,供领导参阅。
一、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住宅产业化主要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建筑空间健康指数和舒适程度,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住宅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湖南作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尤显必要和紧迫。
住宅产业化是实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传统住宅产业科技含量低,费时费力,作业艰苦,加上资源日益紧缺、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质量通病 无法根除、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频发等现状,必然要求以现代制造的生产方式对整个住宅产业进行工业化革命和产业链重构,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确保提升住宅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住宅产业化是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和绿色建筑的迫切需要。我省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1.3%和46.65%,正处于住宅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住宅产业化为城镇化带来了新的产业支撑,通过工厂化生产可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转型。并由此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和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我省“四化两型”建设。
住宅产业化是发挥我省基础优势,打造战略型支柱产业的重要方向。在国家推进中部崛起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省正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培育发展新型产业的压力。随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为核心的传统工程机械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增长放缓的现状,我省急需培育发展以信息化、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制造业。同 时,强大的产学研基础和远大住工世界级水平的住宅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我省发展住宅产业化,打造产值过数千亿元的新型战略型支柱产业提供了优势条件和历史机遇。
第三篇:万科住宅产业化调研报告
关键词: 住宅产业化、万科、PC、王石、上海新里程 正文 本人有幸在2009年4月参观了东莞的万科住宅 产业化研究基地,第一次接触到准成品的工业化住宅,了解到它的设计生产过程。作为建筑师,我近两年的 专业工作以住宅设计为主,其间也参与过武汉万科高 尔夫花园项目的设计。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也可称之为工业化建房。联合国经济委员会给其下的定义是:生产的连续性;生产物的标准化;生产过程的集成化;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生产的机械化;技术生产科研一体化。住宅产业化具有“资金和技术的高度集中、大规模生产、社会化供应”三个特征。住宅产业化1910年,瓦尔特??罗皮斯向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提交了一份合理化生产住宅建筑的备忘录,对标准化住宅单元的预制、装配和分布的先决条件透彻的阐述《住宅产业化》。包豪斯学校(图片:来源网络)瓦尔特??格罗皮斯1928年第一届《国际现代建筑会议》强调了建筑产业化的必要性,认为“建筑质量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工匠们的手艺,而在于要普遍地采用合理化的生产方法”。指出“建筑产业化首先应该是尺寸规格化,并采用有效的生产方法”。美国的结构学家巴克敏斯特??富勒,为了使住宅构件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2世纪20年代发明了“轻质金属房屋”,在1927年设计出了代多边形“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法国工程师琼??普鲁维率先使用了产业化生产钢材构件的方法。1949年法国重建和规划部长富勒委托设计一种新型的大批量生产的住宅,成本不超过当时现有的最便宜的住宅。在1950年,法国政府采购了25套,这些住宅都安装在Meudon实验住宅项目里这些不动产现在仍然状况良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英国、美国和法国开发了以钢材为基础工业化住宅系统组装百分比平均在65%产业化,日本住宅产业化1932年,一批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日本建筑系教授创办了“新建筑工艺学院”,少量的实验性工业化住宅的研发。由于早期西方的钢结构住宅都提倡大跨度、可分隔,基本上都采用热轧型钢的梁柱结构体系。而日本住宅建筑又一直是采用中国古代的梁柱结构体系,所以日本住宅产业化起始阶段梁柱建筑体系。日本产业化住宅(图片:来源网络)日本的住宅产业化是从一砖一瓦的部件入手,成千上万的住宅部品认证然后把这些部件归拢到一套住宅里住宅系统并且还非常的复杂和难以控制。欧美产业化住宅(图片:来源网络)而西方国家的住宅产业化思想是基于一种开放式系统,政府做的是提纲挈领的工作,所有的行业参与者和部件都是以进入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开放式系统为终极目标,是从住宅系统性能的高度入手,再去抓各种配套部件的产业化,因而就显得简单易行和高效了。住宅产业化国家政策的引导质量上的提高工程质量一直是客户最不满意的地方达到70%的客户满意度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因为质量问题带来的维修费用是非常大的数字设计施工过程当中,因为设计和工程变更的洽商所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2%,非常的数字现在施工方法的质量误差普遍是厘米计的,而产业化的质量误差是毫米,这提高质量。产业化住宅楼的外墙面板在工厂预制的过程中,外墙窗框是在浇PC混凝土之前就安装在钢模中的,这样浇捣混凝土时框和混凝土能够很好地啮合在一起,避免了易渗水的缝隙。此外,由于PC板与板之间留有20~25毫米宽的缝隙,能及时释放应力,从而避免了由于热胀冷缩、地震、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的外墙裂缝。PC是英语词组Prefabricated Concrete的缩写,是英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称。即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结合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PC构件是以构件加工单位工厂化制作而形成的成品混凝土构件。在国际建筑领域,PC项目的运用形式各国和各地区均有所不同,在国内尚属开发研究阶段产业化住宅楼效率的提高由于工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工程进度也随之加快。常规楼在结构施工后,外墙还须利用外脚手架做粉刷、装窗、贴面砖等,就10~18层的住宅楼而言须4~5个月才能拆除外脚手架。PC则因为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构件,外墙的装窗、贴面砖等在工厂里完成,结构封顶后很快可以拆除外脚手架,仅此一项就可节省工期3~4个月。其次则是施工快,原来一层楼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建好,现在只需要一天。因为湿式养护,而产业化则是已经生产好,运到现场就拼装焊接,决了房地产建造过程中资金流转的问题。钢筋混凝土的构件用的是“干式施工方法”,这是相对于传统的“湿式施工方法“(所谓湿式施工方法,就是在现场灌钢筋水泥,需要养护再往上灌钢筋水泥)而言的。据介绍,“干式施工方法”是在工厂里面用模板一块一块生产出来以后,再运到施工现场组装。外墙施工(图片:万科内部资料)王石表示,从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住宅产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例如日本、美国等。从生产方式来看,一次性设计、作坊式生产曾经是地产行业的常规,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带来了难以克服的质量通病和企业资产的慢速周转。而随着品质导向、规模效应和周转要求等一系列生存法则的变迁,“未来我们看到的,将主要是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的住宅产品。” 可持续发展
种种优势使得上述方法被称为“绿色施工”。数据也支持了这一论断:实现大面积工厂化作业后,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建筑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可回收材料增加66%,建筑节能达50%以上;而由于传统的砌装隔墙改为轻钢龙骨隔墙,则扩大了房屋的使用面积(每70平方米可增加约0.6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施工现场的工人明显少了,原来需要几百人,现在只需要20-30人。另外,与以往相比,建筑垃圾。
住宅产业化 万科客户体验中心(摄影:高洵)就在年月上海“万科新里程”开盘的20、21号楼,是走出实验室、走出车间,在公众关注下拼装起来的工厂化住宅。用造汽车的方式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搭高楼„„这是万科历时多年住宅产业化研究的成果,第一次推向市场销售。
万科最开始的时间是从单项技术开始入手的,像雨水再利用等等,到现在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化的产业化的认识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我们也借鉴了产业化中心和国外的关于产业化的描述在这个基础之上,万科对于产业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设计标准化,第二是生产过程要工厂化,还有一个是现场的装配化,还有一个产业链的整合,这是万科在谈到产业化的时候意味着的四个方面。栏杆的不同部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装配式,底下有几个角,可以在现场安装,而不是电焊。从客户需求出发,未来工厂化生产的住宅设计体系。大致分了三个部分,一是外挂的模块,一是核心模块,一是交通模块。外挂的模块这部分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住宅的多样性,这模块里面包括橱窗、阳台等等栏板等等这些支架可变换的、可选择的外挂构建。核心模块是通过对客户的细分和客户对生活需求非常详细的研究,我们得出来的对客户生活最基本影响的部分到底意味着什么,举一个例子,三房两个吸收间,110平米,我们可以定这样的客户是什么样的人买,他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多大的房,有多大的储物空间等等,橱窗、窗台根据不同的客户喜好不同可以做选择。??交通模块是一个通透,是一个可装电梯或者是不装电梯的选择,装不装电梯对交通都没有影响,这是6住、9住或者是12住的框架式的体系,这为将来工厂化的施工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是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产品的标准化的进展情况。“可能住宅”竞赛的主题是“没什么不能打破80平方米的可能性”,把22~29岁的潜在购房群体分为四大类:居家族、至享族、乐游族和喧哗族,专门为他们度身定造8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拿如厕这件小事为例,从走进厕所开始,参观者可能会产生许多想法:闻到的空气是否清新?坐下后人体感觉是否舒适?如厕过程中如何打发时间?如果看报纸的话,可以把报纸随手放在哪里?手纸盒在哪个位置最方便使用?如何能将马桶冲洗得最干净?如何神清气爽地走出厕所?„„对于用户提出的这些问题,万科体验中心会形成解决方案。万科很清楚:产品好不好用,客户最有发言权。卫生间内的装修一切如常,但是掀开地板砖,一个有卫生间面积大小的下嵌的水泥“盒子”露了出来。这个10多厘米高的地下乾坤中,排水管、给水管、给水增压系统有序排列,那种在楼下住户才能看到和检修的下水道,被巧妙地挪在这同一层,楼下住户不用再忍受楼上排水系统的噪音,楼上住户也不会在检修时再麻烦楼下邻居。客户关心的厕所会不会有臭气,冲水的时候是否流畅,厕所会不会堵塞,如果厕所坏了是否方便修理等等问题,从此一并解决。工业化、标准化对于客户来说并不是所关心的内容,他们最关心的东西,不是“技术”这个名词本身,而是可以使用“技术”解决的“事件”。住宅产业化 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摄影:高洵)1.成本的提高 在日本做住宅产业化的企业,他们组装百分比平均在65%,这亦是产业化的最低线,如果达不到是无法真正做到产业化的。但是,日本住宅产业化企业组装的百分比最高也就在80%左右,超出了上限或者达不到下限,企业搞产业化的成本就很不合算了。住宅产业化未形成规模化发展之前,成本增加是必然。据王石透露,在上海“新里程”工业化建房试验中,土建成本在原本基础上的增加达到了40%,“但如果规模做出来以后,比例将会从40%下降到25%左右。按照最新的建筑指标,普通住宅的钢筋混凝土的建安成本(不包括拿地成本和管理成本)一般维持在1800元至2200元/平米的水平。这样一来,万科在的住宅产业化楼建安成本比业内平均成本高出40%,即意味着每平方米成本要高出720元至880元。而要将成本增加幅度从40%降到25%,按照王石的说法,产业化标准最少要达到10万平方米。由于PC板与板之间留有20~25毫米宽的缝隙 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地(摄影:高洵)而非直接外墙、楼梯间墙、分户墙则采用ALC墙板,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双面石膏板系统。这些墙体可以满足隔音保温要求,但无法承重,这对二次装修是个很大的问题。难点实际上是处于墙面夹角处的柱子,由于是采用产业化进行建造,所以每间房子室内都会有这些夹角处的柱子,而对一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说,这样的柱子就不怎么让人喜欢了。
另外,产业化的住宅基本上都是以装修房面市,如果购房者需要进行二次装修的话,这就比较麻烦了,墙体的牢固程度甚至比夹角处的柱子更大。
一般的冲击钻是很难打进去的。试想一下,在墙上打洞进行装修很多时候是为了装空调和挂上装饰物和管线重排,冲击钻可以打入内保温层,却很难打入预制板,而打入到内保温层的深度承受得住被挂上的物品另外,排线基本上会暗藏于内保温层内,如若为追求个性化装修居所而进行二次装修,这样一来可能就会得不偿失。不过,这样建造的房子内的隔墙都是可以重新布局的,也就是说,房间里如何分割布局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工业化建房不是单凭某个地产公司一家的力量就能做得起来的。虽然住宅产业化是一种趋势,但由于国内在设计施工及部品生产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住宅产业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还需要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以及建筑设计、施工、建材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这两栋PC楼万科采用的施工模式并不一样,20号楼效法香港,21号楼则
第四篇: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
王芳洁
今日,由建设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下称“住博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化住宅体系成为本届住博会重点推广技术。从万科的新里程工程动工,到今天工业化住宅体系的推广,住宅产业化、工业化日益被中国国内接受和熟悉。作为最早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国家,日本一直成为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的范本。但是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史与日本不尽相同,因此在推动住宅产业化时不应完全参照日本,更应多参考欧美国家的经验。
住宅产业化的定义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的副总工程师,你认为什么是住宅产业化?
孙克放:住宅产业化实际上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由日本最先提出的。在当时的日本,电视机和汽车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制造。另外,在当时2~3层的独立住宅占据了整个国家的67%。于是人们想到了用生产电视机和汽车的方式生产住宅。但是日本住宅的生产方式不是由开发商来完成的,而是制造商打入了住宅建设领域。例如三井重工,原先的主业为钢铁铸造;积水则为供水管道生产商;大和则是施工企业和临时工棚的生产商等。
日本住宅产业化的标志是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住宅,而这是由生产小住宅开始的。一方面当时日本的房地产有大量需求。人力已经盖不过来。第二,经济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力量。20年前在中国,住宅产业化根本无法提起来,经济力量还没有达到。第三,社会化大生产的实现,制造业进入房地产领域。这其中还包括社会化大流通的实现。
因此在日本,虽然有住宅产业化的说法,但并没有独立的住宅产业,因此这个行业涵盖了所有产业层次,既包括钢铁制造等第一产业,也包括第二、第三产业。在中国我们称之为带动上下游的产业链。
但是,住宅产业化也仅是在日本提出的,在英语词典中,产业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单词,因此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将之称为工业化。实际上都是一样的。联合国对于产业化有六点定义,其中包括用工业生产来代替手工操作,标准化问题,现代化管理问题,科研一体化问题。
也就是说,住宅产业化或者工业化改变的是一种生产方式,因为按照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产品的质量也不高。工业化避免了这种问题。使住宅的质量实现均衡。将住宅产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来看,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在推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应该效仿日本?
孙克放: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日本确实有相近之处。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矮房子逐渐
减少了,人口密度变高了。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直至今天,矮层小建筑还在日本市场占据了40%左右份额,而中国现在面临的是解决高层建筑的产业化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参考德国、荷兰以及一些北欧国家的经验。
中国模式
《第一财经日报》:你刚刚提到了,住宅产业化就是要由原先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科技密集型,但是在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情况下,上述转变能否实现?
孙克放:确实,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很便宜,所以住宅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实际上,这在很多其他国家也是一样的,当劳动力成本便宜时,工业化程度都不高。开发商在选择生产方式时没有理由会选择贵的那种。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万科为什么会提出搞住宅产业化呢?
孙克放:万科提出住宅产业化无论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还是企业自身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万科为何搞住宅产业化,朴素一点讲,就是原先手工生产的方式盖房子太慢了,推动住宅产业化,可以缩短工程周期,原先需要一年盖完的房子现在八个月就可以完成了,开发商就可以早一点卖房子,早一点实现利润。而且,产业化住宅的质量也明显有优势。
同时,住宅产业化,一定是当国家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方可提出的。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这个时候万科提出搞住宅产业化,这条道路是对的。因此建设部对这件事非常重视,已经将万科的新里程项目定为住宅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目的和方向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在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目的是什么?
孙克放:无论在哪个国家,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目的都是三点,第一提高生产率,第二降低劳动成本,第三是提高质量。现在日本已经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盖完六层楼,可以在工厂中生产出全装修的厨房、卫生间,德国生产的房子甚至可以用集装箱出口,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在中国推动住宅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孙克放:中国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力成本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研究方向问题。我认为在中国,应该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中不仅有开发商,使施工企业和制造业都参与进来,研究机构也参与进来。因为产学联各有各的强项,大家一起做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工业化的,住宅产业化才可能大力推进。
这其中,开发商所必须承担的是组织者的角色,因为制造单位是没有地的,施工单位又依附于开发商。在过去,科研单位的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实际应用很少。
《第一财经日报》:实际上,我们知道中国在很多年前已经搞过一次住宅工业化,但是后
来又被摒弃不用了,现在重新拾起的难度为什么那么大?
孙克放:确实,很多年前我们已经开始采用预制装配等工业化技术,但是当时的技术还不过关,后来就被放弃了。很多年大家都没有人再研究,也就荒废了。现在,中国是完全有能力做的,只是房子盖得太快了,快得让人来不及想。今天盖,明天就卖了。这在很多国家也是一样的,需求量太大时,人们往往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将房子盖得更好。只有当将来需求相对平稳时,我们才能稳下来思考这个问题。
例如钢筋的预用力技术,可以省钢筋,将板做薄,做出的房子没有梁。这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在美国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国内懂这个技术的人很少,开发商又不相信。由此可见,在中国,全面认识住宅产业化还需要一个过程。万科提出搞住宅产业化,其精神应该得到鼓励。开发商就应该做出一个平台来,使大家一起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第五篇:关于我省住宅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住宅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 更新时间:2013-11-22 浏览次数:
184 快捷操作:【打印】【收藏】【关闭】
房地产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近十几年来,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大背景下,湖南省房地产业正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是房地产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促进全省“三量齐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强大助推作用。为此,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与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北京、上海、沈阳等地开展调研,并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住宅产业化发展建议。
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住宅产业化主要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建筑空间健康指数和舒适程度,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住宅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湖南作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尤显必要和紧迫。
住宅产业化是实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传统住宅产业科技含量低,费时费力,作业艰苦,加上资源日益紧缺、成本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质量通病无法根除、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频发等现状,必然要求以现代制造的生产方式对整个住宅产业进行工业化革命和产业链重构,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确保提升住宅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住宅产业化是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和绿色建筑的迫切需要。湖南省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1.3%和46.65%,正处于住宅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住宅产业化为城镇化带来了新的产业支撑,通过工厂化生产可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转型。由此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和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本省“四化两型”建设。
住宅产业化是发挥湖南省基础优势,打造战略型支柱产业的重要方向。在国家推进中部崛起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湖南省正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培育发展新型产业的压力。
我国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
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晚,实际运用操作案例是香港从1953年开始启动以建造公屋为代表的住宅工业化项目。目前香港近1/3的居民都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屋中,而这其中有近50%的公屋是香港房委会建造的标准化住宅,即工业化住宅。
内陆地区,1992年正式提出迈向住宅产业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出台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
和《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已在沈阳、大连、深圳、济南、合肥建立了5个综合试点城市,山东、北京、江苏等34个住宅产业化基地以及12家开发企业联盟和22家部品生产企业。同时,各地相继出台了支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如北京,到2015年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住宅达到当年开工建筑面积30%以上,累计示范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建产业化住宅,奖励3%建筑面积。在上海,整体装配式住宅预制装配率大于25%及以上的项目提供100元/平方米的补贴。
湖南省住宅产业化的现实基础与薄弱环节
湖南省的住宅产业化实践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是国内较早发展住宅产业化的省市之一,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强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一)有发展强势的生产企业。以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住工,主要为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体系)和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可建,主要为装配式斜支撑钢结构建筑技术)为代表的住宅产业化企业,已成为全国住宅工业化领军企业。其工业化PC(指用工厂化预制构件拼装)构件产能已达到800万平方米,远高于具有现代建筑产业之乡沈阳340万平方米的产量。
(二)有良好的产业技术支持。湖南省住宅产业化技术研发水平领先全国,引领行业发展。“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工业化制造体系已形成;并以信息化仿真技术(BIM技术)作为可持续、科学设计和管理工具,已形成完整的工业化生产体系、标准化设计体系、装配化施工体系、规范化管理体系、“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技术和成套部品应用体系、一体化装修体系。科研实力不断加强。湖南省已申请并通过了超过100项与住宅产业化有关联的专利,形成成套厨具、整体厨房、整体浴室、模板、PC构件等住宅产业化成果,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超过82%;已组建绿色建筑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地源热泵建筑应用产学研创新平台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学研创新平台。
(三)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示范项目。2011年起,包括长沙、张家界、岳阳、株洲、湘潭等部分市州先后试点住宅产业化项目,至目前为止,湖南全省已建设了约130万平方米的产业化住宅。产业化项目涵盖了保障房、商品房、酒店、写字楼、别墅等类型,已有株洲云龙行政园、岳阳凌泊湖保障房、长沙旺宁新村等十余个项目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实施项目。其中宁乡和张家界蓝色港湾两个商品房住宅项目被列入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保利·麓谷林语”等4个项目获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以PC结构体系为代表的远大住工和以钢结构体系为代表的远大可建均通过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评审,成为国内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龙头企业。
(四)住宅产业化市场消费前景乐观。目前,市场上建设的住宅产业化开发项目多为精装修房,销售价格与同地段、同品质的住宅价格相对平衡,建安成本因规模增加和技术创新而逐步减少,综合性价比逐步提高,消费群体较为看好。如远大住工在我省宁乡县和张家界市开发建设的蓝色港湾项目,深受消费者青睐。
湖南省住宅产业化发展虽然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与薄弱环节:
(一)缺乏产业政策扶持。2011年以来,北京、上海、沈阳、浙江、安徽等12个省市先后出台多个支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沿海部分省市正在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大力引导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已将住宅产业化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出台多项推广措施和支持政策,着力推进住宅产业化集群式发展。作为国家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的沈阳、深圳,则将产业化作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并在土地、税收、标准政策、产业链布局等多方面引导发展。而我省各级政府尚未配套出台相应支持政策,住宅产业化宏观政策环境欠优,完全依靠企业的自主发展,导致阻力大、速度慢、规模小、成本高。如我省住宅产业化企业仅为2家,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仅为2个,与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220家建筑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相差甚远。
(二)产业化程度低。一是发展规模占比小,市场占有率低。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湖南省传统的粗放型住宅建设模式仍然占据市场实施主体。据统计,湖南省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住房还不到1%,湖南省PC率达到15%的项目累计面积还不到总施工面积的0.1%,市场规模发展不足,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二是发展区域性受限,未形成完全竞争市场。建设产业化基地投资较大,受产业化基地条件的限制,我省住宅产业化建设项目仅在5个市州开展,推广面占35%,尚未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住宅产业化完全竞争市场。三是规模效应未完全释放,单位面积成本相对偏高。由于受住宅产业化规模效应限制,产业化企业未能从规模化发展中获得成本补偿。按万科标准,PC率在30%以内,每平方米住宅建筑新增成本在300元左右,而如果超过60%,则每平方米新增成本就超过600元。同时,与现浇模式相比,增加的构件生产环节还有17%的增值税,导致住宅产业化单位面积成本偏高。四是配套产品供应不足,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住宅产业装配式住宅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前期施工机械设备需要大笔投资,规模化生产、社会化供应程度低,部品、材料以及配套产品不能跟进,未能形成完整产业链。
(三)缺乏市场培育。一是缺乏统筹规划。未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未建立湖南省住宅建设的中长期专项规划,使住宅产业化建设及推广缺乏指导性、目的性和系统性。二是缺乏对优势企业重点培育。调研得知,远大住工和远大可建两家企业在外省的品牌影响力及市场占有率均高于省内。据远大住工统计,2012年5月份以来,该公司已先后接待考察客户1000余批次,共1.5万余人次,其中90%为外省考察团,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汉、潍坊、成都、青岛等区域的地方政府均给出相当的优惠条件邀请远大住工进驻当地市场。湖南省对于住宅产业化的培育、扶持,应用推广力度不如其他省市,对企业优势的培育利用不够。三是推广机制不健全。北京、安徽等省市也相应成立住宅产业化推广机构,明确专人,专项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工作。而湖南省各级层面尚未成立相应的管理或推广机构。四是舆论宣传缺位。据最近新华网的调查显示,有60.5%的人尚不知晓住宅产业化概念,社会舆论宣传缺位,未形成良好的市场发展氛围。
推进湖南省住宅产业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质监局等为成员单位的湖南省住宅产业化领导机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负责人,省政府办公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整体推进全产业链的发展培育工作。各级政府应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全面提高我省住宅产业化发展水平。
(二)制定扶持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以省地节能环保和发展绿色建筑为目标,以城镇住宅产业化为核心,以国家康居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为突破口,依托现代化的工业技术,着力推动住宅建设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住宅建设质量和性能,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政府引导,整体推进,科技创新,促进转型,统筹规划,示范推广”为基本原则,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标准技术体系,培育市场实施主体。从土地供应,税收减免、容积率奖励、工程总承包建设、财政补贴、绿色审批、信贷支持等方面研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给予大力度支持。为此,建议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住宅产业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代拟稿)》。
(三)完善标准技术体系。一是加快完善湖南全省住宅产业化认定标准制度体系建设。要参照国际先进技术,加快完善模数协调标准、制造技术标准、建设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安全操作标准和质量体系标准。二是加快住宅部品部件和整体住宅认证体系建设。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升级、信用等级评定、商品房预售、竣工验收备案、评优评先等环节开展住宅性能和绿色建筑性能认定。三是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包括保温、装饰、围护与防水的预制外墙等新型墙体围护结构和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实现住宅的产业化集成建设。四是支持技术改造、工法工艺创新,提高住宅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力开展住宅产业化企业和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的分类培训,落实人才激励机制,整合相关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四)加强宣传引导。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提高公众对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及绿色建筑的认识,增强住宅产业化社会认知度。扩大市场需求,促进产业规模发展,催生一批材料工业、制造工业、家具家居、物流工业、电子工业、环境工程等住宅产业化配套企业,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形成综合产值过千亿元、完整、标准、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住宅产业化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