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时间:2019-05-12 07:0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析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析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一篇:解析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内容提要: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将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的重要法律,为社会各界所关注。虽然这部法律的内容主要是道路交通安全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但其中也有交通事故的处理和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本报特约侵权法专家张新宝先生从侵权责任的角度对这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制度创新方面的规定进行分析,并对其适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一、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不同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之规定:“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交通事故可以是因为“过错或者意外”而产生;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则仅仅规定“过失”一种情形。由于后者的这一规定,过去有人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或者仅仅是过错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的原因规定为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不是仅仅指过失)和意外,确认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问题原则上应该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处理: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既不能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一概适用无过错或严格责任原则。它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1)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无过错责任(第七十六条);(2)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垫付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第十七条、第七十五条);(3)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七十六条第二款)。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前,有些地方出台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地方办法。例如,1999年8月30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沈阳市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年9月10日施行。其中第八条至第十三条这6条规定的主要精神是:在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如果机动车驾驶方无违章行为,行人负全部责任。这些规定被新闻媒体概括为“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由于此类规定事关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现行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以及能否切实贯彻保护弱者、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正义等基本法律理念,因此其一出台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道路交通安全法否定了“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确立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的原则,即使在受害人过失行为是引起损害发生全部原因的情况下,机动车一方也应承担部分损害赔偿责任(如10%的赔偿责任)。

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与保险人的责任

我国保险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依照责任保险合同,被保险人按照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被保险人致人损害而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给付保险赔偿金的义务。由于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以填补被保险人对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所受损失为目的,故可称为第三人保险或者第三者责任保险。机动车责任保险是指以汽车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汽车事故受害人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为标的的责任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汽车责任保险起源于德国、瑞典、挪威。对于机动车责任保险,有的国家实行相对强制保险,有些国家实行绝对强制保险。在美国,除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北卡罗来纳州以外的其他州以及加拿大的主要省份都实行相对强制保险。而在英国、新西兰、德国、法国、美国的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北卡罗来那州等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立法则实行绝对强制保险。实行绝对强制保险是各国的立法趋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顺应了这种立法趋势。其特殊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二是分担肇事者的责任。

我国目前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主要对象是个人保有的车辆以及在中国的一切外国人的机动车。而对于政府机关所有的车辆则并没有规定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由国务院对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做出具体规定,回避了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所有的车辆适用统一的规定,否则难免会出现对受害人不利的情形。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中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该条规定明确了保险公司的赔付义务:当被保险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时,保险公司在被保险人投保范围内对受害人予以赔偿,被保险人在该范围内的赔偿责任得以免除。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应该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付赔偿金,事故的受害人取得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保险公司有义务直接对受害人给付赔偿金。有人认为,机动车事故受害人的直接请求权是法定请求权、独立请求权,即受害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取得对保险公司的请求权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在强制保险场合),并且该请求权是一种独立的请求权,在程序意义上,受害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范围内可以直接以原告的身份对保险公司提起赔偿诉讼。笔者认为,在程序上将保险公司直接列为被告有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

三、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及其在损害赔偿中的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条规定意义重大,它将建立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从而对交通事

故中的受害人的权益进行更好地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前,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救济:受害人所受的损害超过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金;肇事者逃逸无法找到;肇事者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等等。在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之后,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二倍罚款。”第二款规定:“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对于未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罚款。笔者认为,值得考虑的是,仅仅依靠这些罚款是否能够满足垫付赔偿金的需要?是否还应该规定其他一些资金来源(如是否可以从其他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行为的罚款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资金来源、是否可以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资金来源)?国务院最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时可对这个问题予以考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用途是:当受害人不能从保险公司获得足额的赔偿、肇事者逃逸无法找到或者是无赔偿能力时,基金可以先行垫付全部或是部分抢救费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只是规定先行垫付抢救费用,那么受害人的其他损害能否要求先行垫付呢?笔者认为,为了充分保护受害人,在受害人不能从肇事者或者是保险公司获得充分救济时,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先行垫付受害人的其他人身或财产损害。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中规定:“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该条规定很明确,如果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肇事者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先行垫付抢救费用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法定用途或者说是功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先行垫付抢救费用后,取得对交通事故实际责任人的追偿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草案建议稿》专门设计了一个“肇事机动车逃逸情形的赔偿与追偿”的条款:“机动车在运行中造成损害后逃逸致受害人无法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受害人得向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基金请求赔偿。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基金向受害人赔偿后获得代位求偿权。”该条中规定的“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基金”和“代位求偿权”为立法机关所借鉴,并发展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法律起源,可以追溯到1959年4月20日的《关于有关机动车民事责任之强制保险的欧洲公约》。它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之情形,尽管没有履行投保义务的要求或者负有责任的人无法辨认,受害人也能得到赔偿。1990年5月14日的《关于成员国就使用机动车之民事责任之强制保险的法律协调的第3号理事会指令》规定保障基金必须运作。1990年11月8日的一项指令则决定“通过一个处于成员国之内的企业”提供机动车责任保险的公司必须向该成员国的保障基金缴费。欧盟通过一系列的指令和国内立法,欧洲各国建立起来了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险基金,在责任人没有购买强制保险、无法找到肇事者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从该基金得到人身损害赔偿。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借鉴了欧盟的这一制度。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完善,笔者建议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实行专款专用,基金可以作为财团法人(需要未来民法典在法人分类上做出规定)运作。在支付了赔偿金后,作为财团法人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取得对赔偿责任人的代位追偿权。如果将来查明肇事者,损害赔偿保障基金有权向其追偿,诉讼时效从发现或者应当发现实际肇事者的时候开始计算。

四、赔偿范围与计算方法

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但是对于损害赔偿的范围与计算方法却没有规定。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六章“损害赔偿”中做出了规定。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关于赔偿范围与计算方法的规定有一些现在已不合时宜。例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对造成死亡的规定赔偿死亡补偿费,在后来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赔偿法中,规定的是死亡赔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法释7号)规定:“被他人侵害生命权的自然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方式为死亡赔偿金。”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制

定《关于审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很快会出台),其中也对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方法做出了全面规定。

国务院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一些规定不相一致,前者的存废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200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于这种情况没有做出规定。笔者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关于审理侵权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时应该参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关于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的规定,并结合新近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规定和精神,统一交通事故中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时的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这样既可以为各级法院审理案件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将来在民法典中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统一标准提供经验。

应该尽快统一人身损害的赔偿标准。在民法典颁布之前可以适用特别法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来民法典公布后应尽可能做到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的统一。侵权责任的主要功能是补偿受害人的损害,无论受害人因为何种原因受到人身损害,其补偿的请求权原则上是一样的,不应该由于法律规定之间的差异而导致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相一致。对此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未来的民法典责无旁贷。

第二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处理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交通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是由事故当事人或者旁人报警,由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事故双方的责任,那么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不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处理?赢了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浏览!

【交通事故律师解答】

这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情况下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0条规定解答如下:

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交通事故无法认定,民事赔偿仍然可以进行。

【原因分析】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何为交通事故无法认定?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0条: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其含义就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事故的任何一方对于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因此,无法对事故做出判断,究竟由谁承担事故责任。这是现代交通工具引发交通事故的突发性、复杂性决定的。

事故责任不认定不等于损害赔偿不能进行,因为交通事故责任不等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由此可见,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一方规定的是过错推定责任。因此,在该类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推定机动车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如机动车一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一方存在过错,则可以适当减轻机动车方的责任。如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一方故意造成事故,则机动车一方不承担事故责任。虽然交通事故无法认定责任,但赔偿责任不能免除。

【法律依据】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第一款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但侵权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受害人只有一般过失的,不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

3.《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一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4.《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五十条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分别送达当事人。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深度解答】

如何证明当事人在本次事故中的过错,是案件的一个难点,也是想打赢这场官司的难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受害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故意、过失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可以减轻或者免除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责任。”而《民法通则》第131条则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可以看出,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的责任分配过程中,只要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机动车一方减责的前提是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存在过错这样一个事实。由于受害人一方一般情况下仅就其受到的客观损害的结果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其不会表明自己在事故中存在过错,从而达到对自己有利的法律适用结果,这就产生了机动车一方的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机动车一方应当对受害人存在过错负举证责任。因此,对于减责事实,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其在一般情况下也会积极行使以减轻自己一方的民事责任,如果无法证明这些事实的存在,那就必然要承担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相对机动车,非机动车是弱者,对弱者人权的保护这大概也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本意吧。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交警在发生车祸后不能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该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发生车祸不能认定责任不代表无法获得赔偿。当事人应该多多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最大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还有其他想了解的,欢迎到赢了网网站进行咨询。

 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向哪提出

http://s.yingle.com/y/bs/1053155.html

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什么之前 http://s.yingle.com/y/bs/1053154.html

 刑法法律援助的条件主要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153.html

 怎样才能申请法律援助

http://s.yingle.com/y/bs/1053152.html

 法院指定法律援助律师进行辩护的对象 http://s.yingle.com/y/bs/1053151.html

 民事诉讼法电子送达适用范围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50.html

 民事诉讼杭州律师收费标准(2018年)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149.html

 民事诉讼案可以申诉到高院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48.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民事案件中民事诉讼一般怎么收费 http://s.yingle.com/y/bs/1053147.html

 不服信息公开诉讼时效是多久

http://s.yingle.com/y/bs/1053146.html

 诉讼后判决的内容应如何执行

http://s.yingle.com/y/bs/1053145.html

 民事诉讼上诉败诉后还可以再次上诉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44.html

 司法鉴定轻伤起诉后受害者能获得赔偿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43.html

 医患纠纷诉讼举证责任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142.html

 同一案件能否两次立案

http://s.yingle.com/y/bs/1053141.html

 我国民事诉讼法审理期限

http://s.yingle.com/y/bs/1053140.html

 哪些情况可以国家赔偿申请诉讼

http://s.yingle.com/y/bs/1053139.html

 在外地可以委托律师办理起诉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38.html

 刑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http://s.yingle.com/y/bs/1053137.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原审法院为什么要上诉费

http://s.yingle.com/y/bs/1053136.html

 诉讼上的抗辩和抗辩权有什么区别 http://s.yingle.com/y/bs/1053135.html

 劳动法法律援助的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34.html

 医疗纠纷立案后多久做司法鉴定

http://s.yingle.com/y/bs/1053133.html

 法律援助免交诉讼费的情况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32.html

 律师做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131.html

 个人在什么情况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http://s.yingle.com/y/bs/1053130.html

 法律援助其他情形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29.html

 不安抗辩权起诉范本介绍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128.html

 不予起诉国家赔偿的种类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27.html

 法律援助管辖原则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2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法院判决不公平我该怎么办

http://s.yingle.com/y/bs/1053125.html

 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拘留的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24.html

 法庭民事诉讼开庭程序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123.html

 刑事立案后多久采取强制措施

http://s.yingle.com/y/bs/1053122.html

 调解笔录可以反悔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21.html

 我国国家赔偿诉讼解释的内

http://s.yingle.com/y/bs/1053120.html

  如何起诉高利贷 http://s.yingle.com/y/bs/1053119.html 民事诉讼程序是指什么,包括什么程序2018最新 http://s.yingle.com/y/bs/1053118.html

 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违反职业道德的应依据什么处罚 http://s.yingle.com/y/bs/1053117.html

 我国律师法规定(2018)的法律援助的对象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16.html

 法律援助诉讼费申请减免的条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15.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异地怎么委托律师起诉

http://s.yingle.com/y/bs/1053114.html

 申请法律援助主体是指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113.html

 法律援助含义是什么,援助范围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12.html

 民间借款纠纷起诉书书写格式http://s.yingle.com/y/bs/1053111.html

2018  法律援助打官司要收费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10.html

 起诉打官司以后除了诉讼费还有什么收费 http://s.yingle.com/y/bs/1053109.html

 法院立案审核房产需要调查别人的婚姻状况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108.html

 民事诉讼做伪证,帮助伪造证据罪如何处罚 http://s.yingle.com/y/bs/1053107.html

 民事诉讼法中的举证期限限制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106.html

 民事诉讼终审判决申诉期限是多久 http://s.yingle.com/y/bs/1053105.html

 怎么向法院起诉追债

http://s.yingle.com/y/bs/1053104.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申请免费法律援助范围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103.html

 民事诉讼案件种类都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102.html

 高利转贷罪的起诉标准(2018年)http://s.yingle.com/y/bs/1053101.html

 民事诉讼不应诉会怎么样

http://s.yingle.com/y/bs/1053100.html

 相对不起诉的国家赔偿的适用条件 http://s.yingle.com/y/bs/1053099.html

 法律援助申请条件的详情

http://s.yingle.com/y/bs/1053098.html

 就赔偿部分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97.html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96.html

 申请刑事附带民事法律援助需要哪些条件 http://s.yingle.com/y/bs/1053095.html

 分割遗产民事诉讼请求是什么样子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094.html

 发现开发商欺诈行为诉讼时效

http://s.yingle.com/y/bs/1053093.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民事诉讼举证通知书要签名吗,举证通知书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92.html

 打欠条不还钱如何起诉

http://s.yingle.com/y/bs/1053091.html

 交通事故后续治疗诉状范本

http://s.yingle.com/y/bs/1053090.html

 遗嘱事实不清书写格式http://s.yingle.com/y/bs/1053089.html

2018起诉书

 欠薪投诉多久有回复

http://s.yingle.com/y/bs/1053088.html

 跨省起诉一定要本人去外省吗

http://s.yingle.com/y/bs/1053087.html

 贵州省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 http://s.yingle.com/y/bs/1053086.html

 我国法律援助形式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085.html

 开庭前撤诉诉讼费如何计算

http://s.yingle.com/y/bs/1053084.html

 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权指的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83.html

 免费法律援助律师援助工作的规定(2018)是如何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082.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法律援助的特别事项主要有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81.html

 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处分权限制原则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80.html

 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作假有什么后果 http://s.yingle.com/y/bs/1053079.html

 确认合同无效起诉书范文

http://s.yingle.com/y/bs/1053078.html

 打官司费用应该谁来出

http://s.yingle.com/y/bs/1053077.html

 环境污染诉讼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http://s.yingle.com/y/bs/1053076.html

 自动放弃抗辩权可以吗,抗辩权的特征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75.html

 律师接受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074.html

 民事诉讼结案陈词的范文

http://s.yingle.com/y/bs/1053073.html

 欠款诉讼到法院强制拍卖房产时效 http://s.yingle.com/y/bs/1053072.html

 申请法律援助要钱吗,援助范围是什么样的 http://s.yingle.com/y/bs/1053071.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应当指定法律援助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070.html

 民事诉讼程序及费用收取的标准(2018年)是什么 http://s.yingle.com/y/bs/1053069.html

 什么情况下律师费能退

http://s.yingle.com/y/bs/1053068.html

 民事诉讼撤诉法条都有哪些

http://s.yingle.com/y/bs/1053067.html

 民事诉讼需要哪些花费

http://s.yingle.com/y/bs/1053066.html

 民事判决和裁定之间有什么不同

http://s.yingle.com/y/bs/1053065.html

 找律师写劳动纠纷起诉书要多少钱 http://s.yingle.com/y/bs/1053064.html

 想寻求法律援助找哪个部门

http://s.yingle.com/y/bs/1053063.html

 利息是否单独适用诉讼时效

http://s.yingle.com/y/bs/1053062.html

 检察机关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程序

http://s.yingle.com/y/bs/1053061.html

 欠债民事诉讼书利息部分如何写

http://s.yingle.com/y/bs/1053060.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赢了网s.yingle.com

 因环境污染损害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几年 http://s.yingle.com/y/bs/1053059.html

 申请强制执行案件立案须知

http://s.yingle.com/y/bs/1053058.html

 诉讼费中民事诉讼立案金额是多少 http://s.yingle.com/y/bs/1053057.html

 外籍学生申请市法律援助的条件

http://s.yingle.com/y/bs/1053056.html

法律咨询s.yingle.com

第三篇:解析交通事故的防范与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的防范与损害赔偿

于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研究员

内容提要: 针对沈阳、上海出台的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肇事违章处罚的有关规定,以及最近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的案件,近日,各媒体掀起了“撞了是否白撞”这一话题的热烈讨论。沸沸扬扬之后,我们更应考虑的是如何认识交通事故、如何防范交通事故以及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进行损害赔偿。为此,一些专家呼吁我国应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专门立法,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本版约请侵权法专家于敏就此撰写文章,供大家参考。

1886年德国人研制出第一台内燃机汽车,标志着人类的交通工具开始从驾驭畜力向操纵机械产生的动力转变。机动车的广泛运用使人类的交通状况发生了质的变革,它不仅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而且使得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可能。但是,另一方面,机动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害也是惊人的。据统计,本世纪初至80年代,全世界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3000万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人数还多。可以说,人们在惬意地享受机动车这一精巧之物给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利益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恐惧地感受着这个机械怪物对自己进入道路交通时的威胁。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道路交通的现实。机动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而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永远不可能达到穷尽的地步。机动车作为一种人创造的机械,作为高速运输工具,它始终存在着受人的主客观方面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控制的一面,道路交通事故就是机动车这一先进科技成果的衍生物。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恐怕已经无法为回避衍生物而放弃科技成果本身。这样,人类就要对付这一“科技成果的衍生物”,减少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害。按照交通工程学的观点,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人、车、路三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失调,从而导致人、畜死伤和车、物损失的交通事件。我国的交通事故与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同样,呈快速增长趋势。有专家从宏观上列举了如下一些造成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即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度发展期,机动车辆拥有量增长快,车种复杂,交通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占了大部分,机动车生产增长快,道路交通设施及确保交通安全的交通管理与交通工程设施少,交通法制不严格不健全,交通教育不够深入,交通管理不够科学等。应该说这种分析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在这些原因中,除经济发展、机动车的增长及其安全性能差等因素之外,直接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是两类,一是道路交通设施及安全管理设施的建设,二是交通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早有专家指出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环节,并认为国家把用于交通安全的费用列入国家计划,支出一定费用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以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害是值得的。应该说,这种意见是颇有见地、非常中肯的。

二、交通事故的防范交通法规的制定与严格执行,是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首先,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应该受到尊重,任何利益均不得与生命尊重的原则相对抗。因此,尊重生命的原则是交通事故防范的最高原则。制定交通法规的目的,正是为了防范交通事故,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因为只有在人的生命安全无恙的前提下,才谈得上交通的便利与快捷。其次,既然我们利用机动车是为了交通的快捷与便利,那么在进行道路和安全管理设施的建设及制定交通法规时,首先就要考虑最广大交通参与者即步行者(包括非机动车)群体的方便和安全。必须改变道路建设不便步行者的现状。在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必须迅速改变行人由于飞驰的机动车接连不停而徘徊于斑马线前无法过路,右拐机动车辆与在绿灯情况下横过马路的行人抢道等危及步行者安全的现象。许多国家,在道路的斑马线前,即人行横道前,行人通行优先;在日本,如果司机使在绿灯时通行于人行横道上的行人受到惊吓就违反了交通法规。再次,使步行者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也是提高大众交通法规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人当然应该给予必要的处罚。但加重对行人违章的处罚,要讲究科学,不要无意中降低机动车的注意义务标准。例如,若规定“行人在设有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和人行横道处100米范围以内,不走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和人行横道而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不问个案的具体情况,免除所有机动车在此种条件下的全部责任,就可能会带来司机在行人容易违章的地点反而放松注意力的不良后果。总之,在我国当前道路建设存在缺陷,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尚不完善,机动车驾驶员的生命尊重意识薄弱,某些军警车辆无视交通法规,残疾人机动三轮摩托车以及私装助力车辆在自行车道上横冲直闯等现象

严重存在,行人和非机动车上路毫无安全感的现实条件下,不整改这些问题,而以牺牲最该在交通法规的执行和遵守中得到利益的行人的利益谋求减少交通事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也就是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没有交通安全感的症结之所在。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交通事故高发的阶段,其交通事故的减少和死伤人数的降低,都是通过实施以尊重生命、强化机动车驾驶人员的安全注意义务和照顾行人的意识等法制观念教育为中心的交通安全工程得以实现的。道理很简单,一个社会,如果不从考虑参与交通的大多数的行人的方便出发建设道路及交通安全设施,不从强化掌握危险工具的机动车驾驶人员的责任入手完善交通法规,就不会有社会的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日本虽然已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持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准上,但仍在组织道路交通工程专家、道路交通警察、法律专家等共同研究如何消灭“交通灾害”的问题。就我国的机动车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交通的状况而言,进行综合性的各学科共同研究扑灭“交通灾害”势在必行。

三、机动车损害赔偿法填补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国际上的通例是:发展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事业;制定专门的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适用特殊的损害赔偿原则;作为机动车损害赔偿制度的一部分建立政府的保障事业等。新西兰还曾做过将“交通灾害”与其他所有事故合在一起建立一揽子事故补偿基金的尝试,这一尝试又被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所借鉴。我国民法通则将高速运输工具列为高度危险作业的一种,在基本法中指出了其特殊性。梁慧星教授曾在1991年呼吁过制定机动车损害赔偿法,遗憾的是未能引起重视。随着机动车的增多和司机的大众化,交通事故这一社会问题会日趋严重。我国的机动车损害赔偿问题的最终解决,恐怕也只能走“与国际接轨”的制定专门法律之路。以下两点要特别注意:其一,机动车的损害赔偿,不能与一般人等同而论。无论交通警察在行政法上的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民事的损害赔偿上,根据利益之所生亦为损害之所归的报偿主义原则、危险工具的所有者对其工具的使用造成的损害负责的危险制造者承担原则等理论,机动车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必须承担较重的赔偿责任。而且,机动车通过保险分散其事故风险,已将一部分损害赔偿成本摊给了社会。因此,试图以减轻机动车的赔偿责任,牺牲对受害者的赔偿为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对机动车驾驶人员事故防止意识的强化不利。其二,公平概念在民法中一般是以具体标准体现的,就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的事故而言,法律对双方注意义务的要求标准是不同的。因为从事机动车驾驶职业者,要接受严格的训练经考核取得驾驶执照,机动车驾驶员所承担的是业务上的注意义务,业务上的注意义务

是比一般人高的注意义务,高速运输工具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注意义务又高于其他的一般职业。总之,所从事职业的危险性越大,对从事该职业者的要求越严格,该从业者的注意义务标准就越高。违反这种业务上的高度注意义务当然要承担较重责任。如果在赔偿上将应该承担高度注意义务者与一般人同等对待,不仅不利于受害者损害的填补,也不利于机动车驾驶人员业务上注意义务的履行。就以最近深圳的小轿车在高架桥底的辅路将7岁男童撞伤致死的事故为例。除了交警部门认定的主、次要原因外,还有一个“突然,该男童向右欲穿过马路,小轿车紧急避让不及”的情节。司机驾驶机动车时负有“前方注意义务”,当进入辅路时,他是否发现了该男童,如果没发现,他就懈怠了这一义务,是有过失的;如果他发现了该男童,但仍未警觉准备采取制动措施(案中未涉及如果制动器完好是否可以将车刹住),没有想到男童突然右拐,就是判断有误处理不当,仍然是有过失的。而且,车辆的制动器不符合安全标准,这是重大的安全隐患,作为从事高度危险作业者,这是重大的业务上的注意义务违反行为。在进行损害赔偿额的算定时,是必须给予考虑的要素。此外,解决交通事故这一社会问题,填补受害者的损害是国家的责任。在这方面,欧美及日本机动车损害赔偿法中的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希望我们的机动车损害赔偿法尽早出台,以避免在我国机动车大爆发般地发展之时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四篇:交通事故与工伤赔偿之解析论文

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之讨论

内容提要: 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赔偿责任上有两个法律关系,分别为民事侵权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两种法律责任。在民事侵权赔偿工伤与保险待遇之间劳动者如何取得救济、获得赔偿,在法学理论界、司法机关、律师行业以及社会公众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及其竞合的现实案例和法学理论等多个方面讨论,分析因交通事故而导致工伤事故赔偿这一法律制度。文中归纳了两种赔偿责任的概念和主要区别以及列举法学理论中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主要观点。分析了我国相关规定的历史沿革及赔偿模式的发展演变;重点论证了现行规定的弊端与缺陷并提出了完相应建议。旨在加强和完善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充分法律保护,以体现以人为本,公正公平的法治理念。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导致 工伤事故 赔偿

一、交通事故导致工伤案例

2013年3月,张某某到x煤矿有限公司工作,工作属性为安全监控操作员,2013年6月30日下午,张某某在下班时乘坐同煤矿职工张某的二轮摩托车回家,在回家途中,张某的摩托车与黄某驾驶的低速自卸货车相撞,双方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坐在摩托车后面的张某某受重伤。事发后,张某某被送往市医院抢救,治疗期间被诊断为:左上肢毁损伤,在医院行截肢手术。2013年12月五日,某县人民法院判决黄某某及所属公司和车的保险公司承担因交通事故所发生的损失,2013年11月15日经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张某某受到伤害为工伤。2014年2月20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张某某为劳动能力功能障碍叁级,生活需要部分护理依赖。后张某某为了治疗自己因工伤导致损失,向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XX煤矿有限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等共计170万元,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调解,双方因诉求差距过大未能当即调解成功,现本案仍在调解当中。本案即为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典型案例,因此,我们将从本案来分析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赔偿竞合的有关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是两类不同性质法律关系所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交通事故侵权人如何对交通事故受害人进行赔偿,用人单位如何向因遭受工伤事故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承担责任,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已分别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和侵权之间的责任赔偿竞合,法律并未作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二、什么事交通事故及其交通事故赔偿、工伤及其赔偿以及它们的成因。

交通事故一般是指机动车辆驾驶人员或者与驾驶车辆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使用车辆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而发生的事故。而交通事故赔偿是建立在交通事故的基础上产生的赔偿制度。它一般应当具备以下要素,即:在道路上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已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交通事故的行为与人身或者财产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没有免责事由。

工伤事故和工伤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赔偿是基于劳动法而建立的一种为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而建立的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受伤导致损失的补偿。什么是工伤事故?工伤事故是指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及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者直接作用,而使执行职务的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的所发生事故。而相应工伤事故赔偿是指用人单位对因发生工伤事故而造成伤残或者死亡的劳动者或者其亲属依法给予的补偿。目前,因现在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是通过投工伤保险的方式来处理工伤赔偿。因而,工伤故赔偿一般又称工伤赔偿或工伤保险赔偿。它应当备以下要素,即: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发生了事故;事故造成了劳动者人身伤亡;遭受人身伤亡的劳动者在执行工作职责之中。

三、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事故赔偿的二者主要区别 交通事故为民事侵权行为,交通事故赔偿本质上属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范畴,因此交通事故赔偿具有民事侵权赔偿的一般特征。工伤事故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因而工伤事故赔偿具有劳动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两者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不同点:

1、法律关系主体不同工伤事故赔偿产生于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获得赔偿的权利人是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的劳动者,赔偿义务人是与劳动者具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因此,工伤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具有劳动关系、为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其显著特征。而交通事故赔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则无此特殊要求。

2、适用法律不同 交通事故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责任,适用《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工伤事故赔偿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工伤保险责任范畴,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3、主张权利的时效不同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赔偿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为1年,根据《劳动法》第82条规定,应当自争议发生后60日内申请劳动仲裁,逾期劳动者即丧失了主张权利的胜诉权。

4、归责原则不同 交通事故赔偿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即对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才承担赔偿责任,工伤事故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不论劳动者对工伤事故的发生是否具有过错,用人单位均承担完全的赔偿责任。

5、主张权利的程序不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法》规定,工伤事故赔偿应当先行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交通事故赔偿则无此前置程序,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做出《事故认定书》后,如双方当事人未申请调解或调解未能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未履行的,即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6、赔偿项目、内容不同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两者分别获得不同的赔偿项目及内容。

三、关于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竞合时法律适用的主要观点

在工伤赔偿问题上,世界各国经历了由传统侵权行为法一元调整机制到多元调整机制的演变。那么在不同的损害赔偿或补偿机制之间,尤其是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发生竞合时到底该怎样适用法律?这个问题不仅在法理上很有研究必要,在现实中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纵观世界各国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归纳言之,主要有下列四种观点。

(一)选择模式

选择模式是指在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发生后,受害者只能在侵权行为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给付之间选择其一,即要么选择侵权民事赔偿,要么选择工伤保险给付。在此模式下,受害者有选择的权利,但这种选择是排他的,不存在两种方式同时适用的情形,两者模式只能选其一

(二)相加模式

相加模式是指在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发生后,受害者有获得双份赔偿的权利,即既可以请求侵权民事赔偿,同时也可以请求工伤保险给付。在这种模式下,受害者可以获得双重救济,对受害者的保护力度最大。

(三)取代模式

取代模式是指在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发生后,受害者只能获得工伤保险给付,而不能依据侵权行为法请求民事赔偿,即以工伤保险取代民事赔偿。在这种模式下,剥夺了受害者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对受害者利益的保障极为不利。

(四)补充模式

补充模式是指在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发生后,受害者可同时主张侵权民事赔偿和工伤保险给付,但其最终获得的赔偿或补偿,不得超过其实际遭受之损害。一般情况下,都是首先领到工伤保险给付,然后依侵权行为法主张民事赔偿,但应当扣除其已经获得的工伤保险补偿。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避免受害者获得双份利益,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受害者获得完全赔偿。

四、我国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立法现状。

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即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两种责任竞合受害人如何获得赔偿,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均未作规定,相关规定主要散见于一些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之中且前后规定之间也不一致。

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可见对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事故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基本采纳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规定;但对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的,《工伤保险条例》则取消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所规定的限制条件。

从以上立法具体规定看,立法对工伤事故的认定范围、认定条件对劳动者法律保护的加大的趋势。

关于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赔偿模式,2004年1月1日,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宣告了劳动部《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废止,但是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对职工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如何获得赔偿却没有作出规定。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该司法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重新确定了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职工工伤赔偿采取的是混合模式。

由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职工如何获得赔偿,事关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有关立法尚处于不断探索、不断调整、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之中,由法律或行政法规作出规定的时机尚不成熟,只能暂由规章或司法解释作出规定,待通过一定时期充分的实践并反复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后,为将来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立法提供依据。

三、现行因交通事故导致工伤事故赔偿规定的弊端及立法完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目前,在我国由于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民事侵权与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竞合,受害人如何获得赔偿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因而最高人民法院这一司法解释成为现阶段以及将来一定时期内处理民事侵权与工伤保险责任竞合,包括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事故赔偿的唯一“法律”依据。但这中立法有其相应的弊端。

1、法律不能得到充分实施

从本质上看司法解释这一规定采取的是目前多数国家实行的“混合模式”,其实质就是用人单位在责任范围内以完全的工伤保险取代民事侵权赔偿,但如果劳动者遭受工伤是由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的,第三人不能免除民事赔偿责任。也即因第三人侵权行为造成的劳动者工伤,劳动者既能获得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也能获得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赔偿,即双份赔偿;但是,如果是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工伤,用人单位只能承担工伤保险赔偿而不承担民事侵权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规定固然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即在因第三人侵权导致工伤的状况下劳动者可以同时获得民事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双份赔偿;但是,在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伤事故时,解释规定用人单位只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不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此规定却不利于对劳动者获得赔偿权利的充分保护,应当修正和完善。工伤事故兼有工伤保险关系和侵权行为关系双重性质,劳动法从工伤保险角度加以规范,民法从工业事故的特殊侵权行为加以规范,因此,对于工伤事故既可按侵权行为进行处理,也可以按工伤保险处理。当事人既可选择依工伤保险救济,也可以按侵权损害赔偿加以救济⑤。解释却规定为因用人单位原因而导致的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只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不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按此规定,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而引发的工伤,劳动者只能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险赔偿,却不能向用人单位主张交通事故侵权赔偿。解释如此规定片面地强调了工伤事故是工伤保险关系的性质,却忽视了工伤事故同时也是侵权行为关系的性质,着实有失偏颇。司法解释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立法本意是考虑工伤保险实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和社会统筹,有利于劳动者及时获得赔偿救济。但是,司法解释在作此规定时却忽视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即尽管职工工伤保险制度在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即已确立,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工伤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之中,但是由于用人单位主体的多元化、民营化和工伤保险制度监管措施、力度欠完善,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均未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因此,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劳动者在无第三人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的情况下,仍旧依靠用人单位自身经济条件来按照工伤保险的规定进行赔偿,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淡化甚至违背司法解释规定的本意。因而,司法解释的规定从理论上立意可褒,但因其缺乏广泛的现实基础,显得过于理想化和简单化,实践中未必切实可行。

2、区域经济差异,异地事故赔偿使得解释陷入尴尬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均由用人单位住所地工伤保险机构办理,并按照用人单位住所地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具体赔偿标准和数额;而按照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一般由事故发生地(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或者由事故受害人按照有利于自己充分获得相对高额赔偿的原则,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选择管辖,以确保自己尽可能获得多的赔偿。

由于交通事故时常在用人单位住所地以外异地发生,并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的区域经济差异,按不同地区的标准所获得的赔偿数额明显不同,有时甚至是成几倍的差异。在此状况下,异地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而引发工伤,如果是发达地区的职工在欠发达地区发生交通事故,依工伤保险其获赔则高,依交通事故其获赔则低,按司法解释规定其尚可获得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工伤保险赔偿,尚能保障其获得相对高额的赔偿。但是,如果是欠发达地区职工在发达地区发生交通事故,如依事发地标准其侵权赔偿数额则高,如依用人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其赔偿数额则低,如此这样,依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只能获得低额的工伤保险赔偿而无法主张高额的民事侵权赔偿,不利于对劳动者获得赔偿权的充分保护,违背了充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使其获得充分赔偿的初衷。司法解释的缺陷显而易见,难言公平、公正!

3、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衔接也不明确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确立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2006年7月1日,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依据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受害人可以主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优先予以赔偿。如此,在发生因用人单位原因的交通事故而导致的工伤并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竞合的情形下,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工伤保险责任、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三者之间关系如何,劳动者如何获得赔偿,解释未作规定。

因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引发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遭受人身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是如果按照民事侵权责任计算,民事侵权赔偿数额高于工伤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民事侵权获得赔偿的标准将差额补足。在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事故时,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要求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用人单位或者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公司已经赔偿的数额应当扣除;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只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保险公司已经赔偿的数额不作扣除”。转

长期以来我国的司法实践表明,在处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案件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各法院或同一法院在处理案件时裁决不一。有优先适用工伤保险法规定的,也有优先适用民法及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有支持双份赔偿的,有不支持双份赔偿的,有支持补足差额的。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法官都是根据自己对法律精神的理解,行使法律赋予的自由裁量权。支持双份赔偿的主要考虑的是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赔偿属于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且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标准均较低,因此,在二者竞合时,为了充分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允许其获得双重救济。不支持双份赔偿的认为,因同一事件造成法律关系的竞合,受害者有选择的权利,但不允许同时适用,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侵权与违约竞合时,法律适用的立法规定是一致的。支持补足差额的则认为,根据《民法》所规定的填平原则,一方面要让受害者的损害获得完全的赔偿,一方面也使得受害者不因受到侵害而获得意外收益。

三、关于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竞合时法律适用的建议

虽然1996年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处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工伤事故有所规定,但鉴于该《办法》已经废止,而《工伤保险条例》对这一问题没有具体规定,因而造成了司法混乱的局面。在2003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规定。但就如何理解该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和第十三条规定的精神,仍然有不同意见。但争议的焦点集中体现在究竟是采用“相加模式”还是“补充模式”上。

笔者认为,我国在处理工伤赔偿和交通事故赔偿法律适用问题上,采取“相加模式”不失为合理的选择。理由如下:

(一)工伤保险的性质。

工伤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强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合同关系。因为工伤职工在公法上的社会保障权利,只是一种可能的权利,只有通过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才能将法律赋予的可能权利变为现实工伤保险。可见,缴纳作为《劳动合同法》的一项法定义务,只要用人单位跟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在工伤保险关系中,工伤职工只享受劳动保险待遇,而无对应义务,相当于商业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是基于法律赋予的特殊权利。既然法律已经规定劳动者作为工伤保险的受益人,那么,参照商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在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再请求民事赔偿是没有法律障碍的。

(二)工伤保险赔偿和民事赔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互不排斥。基于工伤事故的发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工伤保险赔偿关系。国家设置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伤职工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工伤职工有权获得工伤保险赔偿、享受工伤待遇。因此,只要客观上存在工伤事故,就会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产生工伤保险赔偿关系,而不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其次,基于交通事故侵权事实的存在,受伤职工作为被侵权人,与肇事司机之间形成了侵权之债的法律关系。作为被侵权人,有权向侵权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由于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即使劳动者已经获得了工伤保险赔偿,也不能免除侵权人的责任。可见,劳动者之所以能够获得双份救济是基于双重主体身份,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和肇事司机应当依法承担各自所负的赔偿责任,不因受伤职工(受害者)先行获得了一方赔偿、实际损失已得到全部补偿而免除或减轻;另一方的责任。

t因此,建议在民事侵权立法或者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修正时作出以下规定:

“因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同时使劳动者构成工伤事故的或者其他非因用人单位原因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1、.王文海:“工伤保险立法应区分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作用范围”,载《中国劳动》2003年第3期。

2.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11期。

3.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李理:“论工伤事故多种补偿机制的适用关系”,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喜佳:“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载《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第12期。

第五篇:解析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管理的通知

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关于加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管理的通知

(京保监发[2006]177号)

各财产保险公司在京分公司,北京保险行业协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制度实施以来,北京交强险市场整体运行平稳。但也发现部分公司贯彻落实交强险监管政策不到位、宣传不全面、培训不扎实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交强险经营行为,确保交强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交强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交强险是一项全新的保险制度。交强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维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交强险的实施有利于普及保险知识,增强全民保险意识。通过实施交强险制度,可以促进财产险公司加强内控,提升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各公司要充分认识交强险制度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交强险的经营管理工作,保证交强险制度的有效落实。

二、严格执行交强险监管政策

(一)各公司应选择经保险监管部门核准的中介机构代理交强险业务。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交强险业务。

(二)在交强险费率浮动办法实施前,实行全国统一的条款和费率,严禁擅自变更保险条款,擅自提高或降低费率。

(三)交强险业务代理手续费比例每单不得超过4%。支付手续费必须计入“手续费支出”科目。各公司应严格区分交强险直接业务和中介业务,直接业务不得支付手续费;不得向任何未取得中介资格的单位或个人支付手续费、佣金或者类似的费用。支付保险中介机构手续费必须取得“保险中介服务统一发票”。

(四)各公司应按《关于规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证和标志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6〕60号)的规定指定专人负责交强险单证和交强险标志的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交强险单证与商业保险单证不得混用,签发、批改、补发交强险单证或交强险标志的,应遵守公司内控管理制度要求,并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交强险保险单和交强险批单必须通过计算机系统出单;空白交

强险单证或交强险标志遗失,应将遗失的单证或标志的印刷流水号及数量向我局报告。各公司应建立交强险单证和交强险标志的销毁登记制度,销毁前应征得其总公司同意,并向我局报告。

(五)各公司应严格执行我局制定的交强险投保提示制度,在营业场所(含所有的出单点)张贴本公司的交强险单证、交强险标志的内容和格式。提示被保险人妥善保管交强险单证,按规定张贴或携带交强险标志,在公安交管部门注册登记或检验机动车时,将保单的“公安交管部门留存联”交公安交管部门留存。

(六)各公司应按《关于印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单独核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保监发[2006]74号)要求,遵循“准确、公平、透明”的基本原则,将交强险业务和其它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核算交强险损益时,不得挤占其他保险业务的成本,不得随意分摊费用,不得用经营费用挤占赔款性支出。

(七)各公司应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责任准备金评估有关要求的通知》(保监产险[2006]680号)的要求评估交强险准备金,确保交强险核算科学合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按照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计提。

(八)各公司在交强险保单和理赔通知书上应分别打印承保和理赔确认码,并按照要求准确实时上传信息,及时将信息库使用过程中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向北京保险行业协会进行报告,配合协会及时解决问题。协会应建立信息库应急处理机制,成立信息库应急工作处理小组,完善应急处理预案,针对信息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明确职责和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库稳定运行。

三、落实要求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各公司应加强对《条例》、交强险条款、监管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做好公司员工和代理机构的培训工作,以实施交强险为契机,提高车险管理水平,促进产险业健康发展。

(二)做好社会宣传。各公司应严格按照保监会的宣传口径,加大交强险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交强险实施意义、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保障范围和承保理赔流程等内容。严禁误导和附条件承保。

(三)加强经营管理。各公司要严格执行交强险监管政策,加强经营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按照中国保监会规定的条款费率、手续费支付比例和方式,做好交强险的承保理赔工作,不得随意拒保、拖赔。

(四)及时报告。各公司应关注交强险的运行情况,掌握和研究市场变化及社会反映,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我局。

下半年,我局将按照中国保监会要求,加强检查各公司执行交强险有关规定的情况,对各种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

附件:交强险有关监管规定及政策目录

二OO六年八月十五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下载解析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析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